《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1.当海口(20°N)阳光直射井底时,该日
( )
A.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
C.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D.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2.读下图,太阳能热水器有一活动支架(在下图的右侧),可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随季节进行调整,假如此太阳能热水器在北京(40°N)。12月22日α度数应为( )
A.23°26′ B.26°26′C.63°26′
D.66°34′
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4~5题。
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
时间
5小时30
分
9小时09
分
11小时25
分
13小时56
分
4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C.丙地D.丁地
5.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C点的昼长为
( )
A.24小时B.12小时C.10小时 D.20小时
7.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
A.太原B.长春C.南昌 D.昆明8.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点,昼长是____________小时。
(3)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小时。[能力提升]
9.某地有一栋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该地的纬度是( )
①23°26′N②21°34′N③25°34′N④68°26′S
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 D.②或④10.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据此回答下题。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11.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
A. 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
D.14小时
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回答12~13题。
12.该图反映的地点是
( )
A.北极点B.北极圈C.南极点 D.南极
圈
13.下列日照图所示日期与上图中B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图中阴影处表示黑夜)( )
14.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角α,如甲图。乙图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
(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α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 )
A.南回归线以南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0° B.25° C.45° D.90°15.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并开始向______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双选)
(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答案
1.B 2.C 3.B 4.D 5.B 6.D 7.B
8.(1)6 22 (2)15 C 12 (3)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12 0
9.D 10.D 11.C 12.B 13.B
14.(1)②(2)先逐日变短,夏至日后逐日变长先逐日变大,夏至日后逐日变小(3)C (4)C
15.(1)冬至极昼(2)23°26′S(南回归线) 北
(3)66°34′8 16 (4)小昼夜等长(5)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