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数学教育中游戏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中游戏教学策略【摘要】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小班幼儿一般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为主,通过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角色的安排展现所要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将数学渗透在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使幼儿易于接受。那么,怎样在数学教育中有效地发挥游戏的作用呢?
一、不同的数学内容用不同的游戏来建构
不同功能与特点的游戏,所针对使用的数学内容大不相同,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也有所不同。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游戏时,不仅要根据内容选择游戏,还应考虑到游戏与教学之间内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否有趣合理。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常常涉及到的游戏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等等。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们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把平时所闻所见表现出来,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中,都不同程度的运用数知识和技能。如小班“银行”游戏。让幼儿说说领取的金额,所记忆的密码;中班“自选火锅城”结合分类教学,让幼儿将物品分类摆放;复习基数教学,让幼儿说说点餐的数量,支付的金额;
“服装店”中,结合量的比较教学,对顾客形体的“高矮”、“胖瘦”腰围的“粗细”的判断,衣服的“大小”、“长短”、“厚薄”的判断等在每次游戏中引导幼儿分析、判断、记忆、思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将学会的知识内化为生活的经验。
建构游戏是通过建构材料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的渠道,建构材料本身就是形、量的再现,在建构的过程中幼儿必须经过判断、比较才能将所需的材料组合成形,如建构“飞机场”的跑道,幼儿必须选择同色、同大小、同粗细的材料才能组合成跑道;建构“步行街”长廊的柱子选择的材料是单数,还是双数,色彩搭配的规律是怎样的,结构时柱子并列结构还背对背的建构、长廊的顶是三角形,还是长方形,休闲椅的宽窄、高矮、都必须经过孩子的仔细比较,反复的实践,才可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已经将有关的形体组合、规律排序、空间方位及量的判断等知识完全掌握,使数、量、形的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智力游戏以发展幼儿的智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为目的。常见的游戏有:接龙游戏、拼图游戏等。
娱乐游戏因其简单、易行、有趣的特点,常被教师在正规课堂渗透使用,以巩固加强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可以通过认识动物来复习序数,老师分别出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要求幼儿按老师说出的顺序将动物排好队。
二、游戏情节的设置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
要在游戏中构建数学教育,那么,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如请幼儿按所穿鞋的种类(皮鞋、运动鞋、布鞋)排队,按照鞋号大小进行排序、计数的训练;在“模拟招待客人”中使幼儿在摆放茶具、点心的过程中积累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量比较中的相对性是对幼儿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我设计了“逛商场购物”和“汉堡老板”等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参与中,不知不觉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掌握了每个物体的量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其他物而言。在数活动中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易于感知的形象或情节,更能引起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参与活动。如电脑ibm的系列数学游戏,让幼儿掌握数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心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三、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游戏来教学
幼儿园的数学游戏多为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要求,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自行编制的。如果选择的游戏过难或过易,就很难体现出教育的价值,也很难完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小班幼儿一般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为主,通过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角色的安排展现所要学的数学知识。
四、不同的游戏形式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在数学教育游戏活动中,幼儿处于显性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
隐形辅导地位,根据不同的游戏形式教师要用不同的身份巧妙地对活动进行指导。在集体进行的游戏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主要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组织幼儿讨论数学游戏中看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或解决的办法;在小组玩的游戏中,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动的旁观者,起观察与鼓励合作的作用;在情境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是参与者,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在操作性、竞赛性的游戏中,教师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游戏形式。如中班数学“学习5的序数”中,既有幼儿单独的操作游戏“送动物回家”,又有集体参与的游戏“找朋友排队”,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整个数学活动可以用一个主题贯穿始终,也可以在各个环节运用不同形式的游戏。
五、增强游戏材料的趣味性
在数学教育中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游戏材料的提供也很重要。教师应从生活中挖掘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材料的选择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各种物品都可以投放利用。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贝壳、花生、绿豆、黄豆、瓜子等;成品材料:数学卡片,珠算器,木珠、七巧板、扑克牌、时钟模型、棋类等;废旧物品类材料:饮料瓶、毛线头、冰棒棍、吸管、布条、废旧盒子、小木块、包装条等。这些材料只要安全、卫生均可使用。当幼儿看见这些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跃跃欲试的念头也就产生了。如冰棒棍可以拼图,各种豆子可
以分类、排序、数数;各种饮料瓶可以比高矮粗细等。当幼儿对操作材料感兴趣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被调动,大大地提高数学活动的教学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材料,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轻松、愉悦的游戏,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融于各种游戏中,使原本单调、抽象的数学活动,变成一种有趣味、生动的学习,才能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