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方法,是编写的语文教学论教材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教学论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任务是:探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等内容。

4.课程结构。

本课程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5.课程实施。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进行实施。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案例分析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教学见习包括观摩教学和实习教学。

6.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内容;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和实习报告等内容。

语文教学大纲是谁写的《语文教学大纲》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是指针对学前班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的下册内容而制定的一份教学指导文件。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提高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提高教学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增强语文教学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与性质2. 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3.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4. 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5. 语文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2. 难点:语文教学原则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设计语文教学方案,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模板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作用是什么?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等基本概念。

2. 分析典型的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设计实践】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个语文教学方案。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爱。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教学设计作业,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纲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纲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纲要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概念2.了解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3.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二、学习建议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这对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概念有一定促进作用;注意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通过比较研究,树立科学的语文课程性质观。

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概念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含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中,所使用的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式不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有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与建构,由此导致人们在认识课程并对课程做出界定时,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各种取向的课程概念。

二、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并重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一)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观点(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工具性”思想初步形成(三)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60年代初: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五)1966—1976年:语文课程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六)1978后: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七)80年代中期以来: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概括来说,就外部语言而言,主要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内部语言而言,主要是思维的工具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实施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学生要多一点人文关怀1.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1.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美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关注人性美,培养健全人格。

3.探索人生价值,唤醒生命意识。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问题与研讨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概念的认识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如何实施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五、学习参考书目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2.张志公,《提倡两个“全面发展”——答〈语文学习〉记者》,《语文学习》1996年第2期3.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第二章、语文学科课程的目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了解拟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2.掌握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3. 了解语文新程目标的三维度和五领域4.领会普通高中阶段语文必修和选修目标的基本要求二、学习建议结合本章的学习,研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15106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开课单位:文学院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以语文教育现象和语文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它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学校的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将来做好语文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目的:认识和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学习和探究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规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学习掌握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和课件制作;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改革和实施方法;明确现代语文教师的素养;通过备课、试讲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坚定从事语文教育的事业心。

本课程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观摩教学实录、研究语文教材,认识语文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通过反复训练与实践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从事任教能力;树立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高教研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等。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源于并依赖教育学和心理学;从语文学科角度,语言与文学等课程承担着提升未来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任务,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的与方法,理解教学与课程、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概念、联系与区别,掌握相关概念。

2.本章重点: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难点:教学与课程、教学论与看出来的联系与区别。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辅助教材:相关论文、书籍、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2. 第3-4周: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第5-6周:讲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4. 第7-8周: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适应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育理论更新,实现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艺术化而建立起的一门学科。

作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不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就缺少了一门最能体现示范性特点的专业课程,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会出现不平衡,不利于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就是要深入到语文教育内部的领域,从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和探讨语文教育问题,从而揭示语文教育内部的特殊规律。

如语文教育的性质、目标、原则、内容、过程、方法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重视语文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又重视语文教育技术的研究,联结了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给理论提出发展方向的相互作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虽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但它并非是经验性学科,它同样非常重视科学的理论建构。

从总的来说,本课程的核心应该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探究。

就这个核心部分来说,探讨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体系、教材编写原理、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

在这些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探讨语文教学技艺。

使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形成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服务,为师范生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绪论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和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应用理论学科,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它的建立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古代语文教育时期(从夏商周到清朝末年)(二)近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时期(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49年)(三)当代语文教育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浪潮的现实之需。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与基本特征(一)学科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这一学科群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语文教育现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也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课程概述解释语文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如语言性、人文性、工具性等讨论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2.1 教学目标的确立阐述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分析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选择标准讨论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第三章: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3.2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分析教学策略的含义和作用讨论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第四章: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阐述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等探讨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考试、测验、观察等4.2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方法强调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五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1 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种类,如教材、网络资源、教师自编资源等讨论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5.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介绍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第六章:语文课堂教学设计6.1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探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学习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6.2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介绍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如引入新知识、开展讨论、进行练习等分析如何将教学活动与语文课程目标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第七章:语文课外活动与实践7.1 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类型讨论课外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如阅读俱乐部、写作工作坊、语文角等7.2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阐述如何有效组织课外活动探讨实施课外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活动评价等第八章: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8.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8.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途径,如培训、教研、学术交流等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第九章: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9.1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趋势探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特点9.2 课程创新的理念与实践阐述课程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十章: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0.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10.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讨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重点解析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全面覆盖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信息技术整合等关键领域。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100914英文名称: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学分: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教育概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单位:人文学院修读学期:第3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它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密切关注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上的综合性与实践上的应用性特征。

本课程主要研究的是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本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其他课程一起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文化底蕴,扎实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修养,过硬的师德践行能力、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高素质语文教师。

本课程主要包含语文课程论、语文教学论和语文教师论等三块内容。

本课程是《教育概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先修课程在语文课程教学方向的深化和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与微格训练》等后修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

本课程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旨在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1: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论。

能够清晰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目标,初步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类型和功能,熟练掌握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语文课程观、科学的语文素养观和教学观。

课程目标2:初步具备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能立足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发展实际和语文核心素养,运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初步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方案并尝试指导学生开展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是:1301,开课专业: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包括课堂讲授54学时,研讨与实践18学时。

课程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中学语文教育学是一门以语言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理论学科,属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范畴。

中学语文教育学是直接为实现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服务的一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具有总归作用,占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

(三)教学目的中学语文教育学的教学目标是给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指出一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途径,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获得驾驭分析教材、组织教学、研究教学的实际能力。

具体目标为:1.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总结概括出来,又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原理,是成功地开展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向高师中文系学生系统传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学语文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能力中学语文教育能力包括:(1)听说、读、写的能力;(2)分析驾驭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的能力;(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不具备这些能力就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使高师中文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具有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和其他学科配合,在语文教育学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念,树立当语文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决心和信心是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又一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2010年12月修订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际,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绪论第一节课程论与教学论一、课程与课程论二、教学与教学论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教授法”阶段二、“教学法”阶段三、“教材教法”阶段四、“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五、“教学论”阶段六、“教育学”阶段七、“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本章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含义一、“语文”概念辨析二、语文课程的内涵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特点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二、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几个层面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价值一、人的发展价值二、提升素养的价值三、文化传承的价值四、审美陶冶的价值本章重点: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文课程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第一节语文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简述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与启示三、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析第三节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高中语文必修课课程目标简析三、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目标简析本章重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素养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一、20世纪前期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二、20世纪后期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外国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结构比较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比较三、比较中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章重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概述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三、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四、教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成第二节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二、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三、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五章语文教材的编制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一、语文教材的内涵二、语文教材的功能第二节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及构成要素一、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三、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第三节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一、分编型语文教材二、合编型语文教材本章重点: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的价值第六章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第一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二节初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三节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人教版二、语文版三、苏教版四、粤教版五、鲁人版六、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本章重点:中小学语文新教科书的价值追求第七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概述一、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别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筛选机制及原则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宏观开发和利用四、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第三节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语文地方课程二、语文校本课程本章重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八章识字写字教学第一节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确定二、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内容第二节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一、识字写字教学的历史发展二、识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三、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四、写字教学策略五、书法教学策略本章重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第九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二、阅读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阅读教学方法一、朗读二、默读三、讲述四、问答五、讨论六、提要七、阅读教学方法的辩证性第三节阅读教学过程一、探究阅读教学过程的意义二、阅读教学过程模式的历史发展三、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四、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几对辩证关系本章重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章写作教学第一节写作教学的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写作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写作教学的方法一、写作教学的原则二、写作教学的一般方法三、供料式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教学方法第三节写作教学过程一、审题二、选材三、立意四、谋篇布局五、批改六、讲评本章重点: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一章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一、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二、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三、开展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四、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本章重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二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其目标二、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及其目标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设计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本章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第十三章语文教学评价第一节语文教学评价概述一、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二、语文教学评价的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第二节语文学习评价一、语文学习评价的特点二、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三、语文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第三节语文教师评价一、语文教师评价的原则二、语文教师评价的内容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四、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第四节语文考试一、考试类型二、语文考试的题型三、语文试卷编制本章重点:语文教师评价语文学习评价第十四章语文学习心理第一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一、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二、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育第三节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二、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三、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本章重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第十五章语文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第一节语文学习方式一、学习方式的一般认识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节语文学习方法一、语文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特征二、语文学习方法的作用和系统三、语文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三节语文学习习惯一、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二、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思考与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十六章课外语文学习第一节课外语文学习的价值一、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推动课堂语文教学改革三、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二节课外语文学习的特点一、实践性二、自主性三、综合性四、开放性第三节课外语文学习指导一、课外阅读指导二、课外写作指导三、课外口语交际指导四、课外综合性学习指导本章重点: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的关系课外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指导第十七章语文教师第一节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一、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二、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五、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第二节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二、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三、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四、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第三节说课与评课一、说课二、评课第四节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第十八章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一、远古至西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六、宋元时期七、明代八、清代第二节中国古代语文教材一、蒙学教材二、经学教材三、文选教材四、诗选教材五、作文教材第三节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二、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弊端第四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一、孔子二、孟子三、荀子四、韩愈五、胡瑗六、朱熹七、王守仁八、曾国藩第五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著一、《学记》二、《颜氏家训》三、《朱子读书法》四、《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五、《家塾教学法》六、《教童子法》本章重点: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问题和弊端第十九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现代语文课程一、清末民初的语文课程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课程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课程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课程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课程六、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第二节中国现代语文教材一、清末民初的语文教材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教材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教材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教材六、21世纪初的语文新课程教材第三节中国现代语文教学一、清末民初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法时期二、“五四”前后学习欧美教学方法时期三、20世纪30至40年代“精读”、“略读”时期四、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时期五、20世纪60年代“精讲”、“多练”时期六、“文革”以后多元探索时期七、21世纪初新课程语文教学第四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一、蔡元培二、夏丏尊三、叶圣陶四、朱自清五、吕叔湘六、张志公第五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论著一、《新著国语教学法》二、《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三、《中学国文教学法》四、《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五、《美日苏语文教学》六、《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七、《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八、《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九、《顾黄初语文教育论集》本章重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对当今语文课改的启示教材: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林祥、张中原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教学参考书: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