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
习题部分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十二章
1、西方各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翻译对象和翻译特点是什么?
1、18世纪以前,法国是汉学研究中心,主要的翻译对象是儒家经典。特点法国的汉学研究和汉籍翻译的发达和普及程度很高。1876年法兰西学院还专门设立了儒莲国际汉籍翻译奖,用以表彰为汉籍外译作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翻译家。
2、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注重实用主义,儒家经典翻译更系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
3、20世纪上半页,儒家经典翻译走向欧美,融入欧美文化,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等。
4、20世纪下半页,儒家经典翻译全译本多,汉语热逐渐慢下来,只有专家还在从事此方面的翻译。
3、试分析理雅各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成就以及亚瑟韦利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特点?
自1843年起,19世纪最着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开始主持《中国经典》的翻译工作,涉及儒家经典九种和道家经典2种,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结论撰写到出版均成体系,并安排多人参与助译。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字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子啊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在当时国际汉学的中心巴黎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可以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经典译着。据统计,《中国经典》牛津大学修订版至少有9次重印,“四书”和《论语》一单行本付印也各有11次和6次。理雅各所翻译的儒家着作至今仍被奉为标准译本。
亚瑟.韦利的《论语》译文比较具有现代气息,晓畅易读,文学性较强,期影响超越了汉学研究群体,影响了普通的读者群。
5、西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相对薄弱,这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西方
译者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1、合集多,专集少;
2、西方汉语机构少;
3、研究古代的多,研究当代的少。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国外译者将不会再仅仅关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而会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西方和东方会越来越多地相逢在同一个时空,感受彼此的呼吸,体会彼此的脉动,相互理解,相互阐释,相互借鉴。
第十四章
1、简要叙述施莱尔马赫和洪堡的翻译思想?
施莱尔马赫成功创立视界融合学说,他的翻译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莱尔马赫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纯粹的口译”。他认为“纯粹的口
译”主要指从事商业翻译活动,是一种十分机械的活动,可以实践,但不值得为之付出特别的学术关注。
2、施莱尔马赫将真正的翻译进一步区分为“翻译”和“模仿”前者主要指翻译
科学或学术类文本;后者主要指处理文学艺术作品。
3、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
4、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有两种不同的途径,要么使作者向读者靠拢,要么使读
者向作者靠拢。他的这一思想后来被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所采用,发展出了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
洪堡:
1、语言和人类思维、民族精神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虽然语言的不同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时可能的,
而且翻译对丰富译入语民族文学和语言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3、译者应竭尽全力避免译文中出现意思的含糊不清,忠实于原文的真正特点,
在必要的时候,译者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原文。
2、简要叙述傅雷与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及对当代中国翻译建设的意义?
傅雷的翻译思想中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的“神似”说。此说源自在《高老头》重译本的续中写道“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以实际工作论,翻译比临画更难。译本与原文,文字既不侔,规则又大异。各种文字各有特色,开个有无可模仿的优点,各有无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
钱钟书的“化境”说,在《林纾的翻译》这篇文章中他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是“化境”了。这样的译本,按照钱钟书的看法,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想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3、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有哪些代表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位简要介绍
其基本翻译观点。
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埃文-左哈、图里、勒菲弗尔等
霍尔姆斯于1972年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翻译的名与实》(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在该文中,霍尔姆斯着意要解决三个重大翻译理论问题,首先是非学科命名;其次是规划学科的蓝图;最后是预测学科未来的发展任务。这篇论文发表后没有立即得到广泛关注,也没有引起相应的学术反馈,但他对翻译学学科建设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学科框架图后来在图里所着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中得到了具体的补充、说明和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