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发展史及比较翻译,一种表达方式的转换过程。

无论中西都已有悠久历史。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

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5次高潮。

而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可分为六个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高潮约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又出现不同的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等。

这些代表人物对那时的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约公元前3世纪,主要以翻译圣经为主。

这些可能是因为区域、文化而致。

其次中国的翻译第二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此期间除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上影响很大外。

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则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在甲午战争之后,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海,变法自强。

在此期间翻译受到很大重视,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代表。

其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影响至今。

第四次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

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有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第五次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此期间,翻译理论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完善,上面已经提及到西方翻译史的第一次高潮,下面我们就了解下西方的其他几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以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为拉丁语。

浅谈中西方翻译史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浅谈中西方翻译史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作者简介:陈靖芝,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量法义》和《几何原本》等著作中出现的一些音译术语至今还在广泛使用,比如“图腾”“逻辑”“乌托邦”等。

在五四运动过后,西欧文化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大量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汉语,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翻译时期,大大拓展了翻译领域,而且译文的语体由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张瑜,2013)。

因此,汉语白话文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书面语,汉译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艺作品与西方学术著作被大量翻译为汉语,国外的文化成就与科技得以介绍和引进,推动中国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语言的融合与碰撞在所难免。

汉语欧化现象就是现代翻译带来的后果之一,同时现代汉语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

1.1.2英语国家翻译史简介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在英语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不一样。

在古英语时期,艾尔弗雷德大帝参加并组织翻译了外国学术论著以及文学作品,这样的举动对英国早期散文的发展与形成以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拯救英国国语有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圣经》的翻译也开始发展。

《圣经》在中古英语时期不断被翻译。

1382年,《圣经》被约翰·威克里夫翻译成英文,对英国散文创作以及英语规范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英国民族语言特点。

另外,马洛里和乔叟的文学翻译也开始兴起,他们的创作与翻译对标准英语的形成以及英语地位的确立有着促进作用(张玉娟,2018)。

17世纪初,英国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对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研究和学习的热潮,也提高了人们对欧洲文学作品英译本的阅读兴趣。

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仅将英语向规范化推动,还促进了英国文学发展。

同时期许多关于科学、天文、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希腊语和拉丁语单词进入英语,同时许多英国作家灵活运用了希腊语与拉丁语的词缀,导致大量新的英语词汇出现,并且沿用至今。

英语因外来词汇的增多,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增强(金瑞等,2018)。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西方翻译简史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对比和沟通的桥梁。

西方翻译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为今天全球翻译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是西方翻译的发源地之一。

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开始将古代希伯来语的经文翻译成希腊语,这使得希伯来教派的主要经典《圣经》得以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

这种翻译活动为后来的翻译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罗马帝国时期,古希腊文化的翻译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罗马人开始翻译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将这些作品传播到罗马以及整个帝国。

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古代知识的积累,也对欧洲的中世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是翻译活动相对减少的时期。

由于各国间的政治和文化隔离,翻译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

然而,在此期间,阿拉伯世界的学者通过翻译,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和医学著作传入欧洲,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翻译的高潮期。

在这一时期,伟大的文艺复兴人物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等被热烈翻译成各国语言,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也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西方翻译得以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需要不断增长,翻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翻译软件和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当今西方翻译行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和专业化的体系。

翻译机构、翻译公司以及自由翻译者纷纷涌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各种翻译培训机构也积极地培养了大量专业翻译人才,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专业水平。

总结起来,西方翻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再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每个时期都为翻译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如今,西方翻译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翻译市场的重要一部分,为全球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引言中西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探讨其中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翻译在古代,中西翻译主要以佛教为主要内容。

公元2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也是中西翻译的起源。

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由汉语和梵语之间的翻译完成,这种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中西翻译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翻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唐代(618-907年)是中西翻译的繁荣时期,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和科技以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例如,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最早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中西翻译文献。

然而,古代的中西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以及技术限制,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和完整。

尽管如此,中西翻译在古代依然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近代翻译近代,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国侵略和列强入侵的压力,这也促使了对西方知识的更多需求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重要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近代中西翻译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翻译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辅助翻译工具和在线翻译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

当代中西翻译在当代,中西翻译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西翻译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普及。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电影、学术论文和商业文件等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经典的中文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阐释。

这种交流和理解对于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加深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中西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成绩:评语:(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

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

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

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

)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2.3厘米。

页眉为1.5厘米。

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

页面行间距为1.5倍。

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 。

装订 线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

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

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一、引言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

对比中西方翻译历史

对比中西方翻译历史

中西方翻译简史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前后共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由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最具权威性。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出现在11世纪至12 世纪之间。

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

”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

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

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

55语言研究从中西翻译史看翻译的发展胡雅文河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2016MTI摘要:自历史记载以来,就存在翻译。

翻译与人类的历史并道而驰,甚至先于历史记载。

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悠久的翻译传统俨然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颗最别致、耀眼的明珠。

它照亮中世纪的黑暗,见证历史的演进,一次次地开启人类社会互通有无,往来交流的新篇章。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翻译史料的分析与比较,不仅可以清晰明了的认识翻译进程,与此同时,对促进翻译发展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类文明;翻译史;翻译进程;发展;借鉴如果说中国的翻译史是一幅细腻精致的刺绣,那么西方的翻译史便是多元交织的映画。

过渡到对西方国家悠久翻译传统的窥探,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

从古罗马帝国到欧洲联盟,从民族国家的建立到联合国组织的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包括哲学、文艺、科学、技术等)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交往和沟通,无不通过翻译人员而日益扩大和加强的。

论及翻译发展的历史,谭载喜先生的《西方翻译简史》考量了西方翻译进程,此外,不得不提马祖毅先生的《中西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这两部史书巨著互为补充,向读者完整地展示了人类翻译发展的历史,是中西翻译认识与翻译研究的重要记载,同时也是进一步进行中西翻译认识与研究的重要辅助。

通过这两部横贯中西的翻译巨著,可见谭载喜先生在史书的行文上更加灵活,涉及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分类明晰,成书的框架条理性更强,总结评述往往发人深省,《西方翻译简史》一书在对史料的归纳整理上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当然,行文灵活往往造成对史料考据的严谨性有待考察,书中涉及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影响翻译发展大环境的客观考察乏陈可数,而过多地引用翻译研究者的结论性、总结性的的评述介绍翻译的历史进程,以此作为翻译历史的呈现,是否略显主观?而马祖毅先生的《简史》对史料的考察则更为严谨,每有不确定之处,便拿出与大家共同讨论不草率定论,也不轻易略过,这也是马祖毅先生严肃认真治学的充分体现。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史复习重点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宗教典籍翻译开启了中西翻译史的帷幕。

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文学翻译丰富、深化了对翻译的认识。

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P45~53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此时翻译阶段为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

译者多为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包括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

此时多采用直译法。

2.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逐渐接受,佛经翻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由私译转为官译,由个人翻译转为大规模的集体翻译。

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整理应运而生。

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的总结与整理。

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

彦宗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

译文质量较前一阶段有多提高。

此时多采用意译。

3.隋唐北宋时期:此时的翻译活动与之前有明显不同,译场较大程度缩小规模,译场在参加人员方面极为挑剔,只有具备特殊能力的僧人或世俗官员才能参加,除工作人员,其它人禁止入内。

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为培养新一代译者,各地僧院设立翻译学校。

然而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导致中国佛经翻译活动从公元11世纪迅速衰落,译场时代随之结束。

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响?P56~571.印度语支的文本给中文带来大量陌生的语言形式:名词三个数格和三个人称的复杂语法结构,过去时和现在时等。

2.影响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佛教的激发。

3.佛教理论武装当时学术名流的思想,研究佛学蔚然成风。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从《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姓名柯熙杨年级2010级班级9班学号20100512250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4 日从《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摘要:翻译之中存在的所谓“异化”与“归化”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原著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在翻译之中译者往往因原著和读者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而面临两难的境地:要么尽力保有原著的本色,要么倾向迎合读者的理解,这样不免顾此失彼。

本文从《红楼梦》的两大翻译版本既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与其女婿合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从长远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相较霍克斯的“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更为有利于保有我国宝贵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使其不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结论。

关键词:“异化”与“归化”;杨宪益,霍克斯;《红楼梦》;文化1.引言: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

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语言以其最典型的形式用语言本身的转换, 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学作品来源于特定文化,并反映这一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存在文化差异,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当今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中似乎处于不怎么得力的局势,中国的文学著作从古至今有成千上万部,然而外国人只能探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神秘,而对大多数我们的国粹表示看不懂,难以理解。

中国文化的神秘之处我推测可能还在于我们的翻译暂时还不能难达到两种文化自由无阻的交流的境地,当然其他国家翻译家也尚未能到达这中程度,我们只能尽力往其靠拢以达到不失本我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我们现在普遍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导致很多汉语表达方式都英式化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醒,在翻译之中不要让外国的读者觉得中国文化边缘模糊化,觉得中国文化很多都不西不中,亦不要一味保有原汁原味,而忘却了它的流畅性和可理解性,让中国文化难以被人认知,理解和接受。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汉语版)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

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一)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肇始阶段。

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

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吴家龙 1805080915历史的印记——汉译名称【Abstract】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其创造了许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带来了多少的精神财富。

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外来的文化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唐宋年间的佛经翻译为我们带来了精神的源泉,明清时代的科技翻译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清末的文学翻译为我们带来了西方的浪漫文化,给予我们精神的洗礼;五四前后,大量西方政治思想的翻译为我们的革命提供了思想支撑;改革开放之后的翻译则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向前发展。

汉译名称深深地印刻在中国历史之中,透过中国的历史看汉译名称,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

【Keywords】历史翻译发展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译很早就出现在其历史长河之中。

细细推究,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就开始设有译官。

因此要了解汉译名称的发展,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翻译的历史。

总结经验,中国历史上出现在了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开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从一开始,佛经翻译就表现出相当的规模,到魏晋南北朝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从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唐宋时期,由于中国的繁荣兴盛,中国和阿拉伯诸伊斯兰国家展开了频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交流。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阿拉伯民族的东来,许多国外的农业和药业品种源源不断的传入我国,因此这一历史时期,农作物产品名称的翻译也是主要的翻译之一。

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清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峰是指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二次翻译高潮的兴起,是与欧洲一批耶稣会士来华有关的。

当时,他们肩负罗马教廷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的使命而来,为了打开远东古老中华帝国关闭的大门,又不让中国人感到他们又侵略扩张的意图,利玛窦等人逐步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来扩大其影响,抬高天主教的地位。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论文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论文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翻译摘要: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文化现象的载体之一。

虽然人类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但因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不尽相同,译者要想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必须熟谙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掌握语言的差异之处和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让翻译成为促进各国交流,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真正的“介质”。

关键词: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相关概念所谓文化,笼统地说,即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劳动创造所形成的一种产物,同时还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历史、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观、思维观等的总和。

由此可见,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必定存在着各种差异。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语言的发展又必须接受文化的制约,二者相辅相成。

要想理解和学习语言,首先必须了解其所在的环境及所反映的文化。

而翻译则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外一种语言形式中的内容重新组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涉及语言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活动。

它包含着不同使用者对不同背景文化的理解过程,所以翻译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均受限于译语和源语各自的社会背景文化。

翻译中理解的目的也即是为获得源语意义及所包含的相关文化信息,要求它不能脱离源语言社会文化相关因素的制约;而后是译语的表达环节,要求以符合译语的规则为前提,并在理解源语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要与译语所属的社会背景文化相关联。

由此看来,“翻译”的使命亦即走出源语的社会文化语境,然后再进入译语的社会文化语境,表面看来是实现两种语言的交换过程,而实质则是两种文化交融的过程。

所以翻译的过程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属于跨文化的交流。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论⽞奘“五不翻”原则姓名: 熊⼩康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55重庆师范⼤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28 ⽇论⽞奘之“五不翻”原则摘要:佛教经典⾃汉代传⼊我国,由于⽂化差异常碰到难译的词汇,勉强翻译容易曲解原⽂的意思,造成理解错误,导致交流的失败。

本⽂就着重分析⽞奘⼤师在佛经翻译中提出的“五不翻”原则。

结合其译作分析“五不翻”理论的内容要点,以及探讨“五不翻’理论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经翻译;五不翻;⾳译1.引⾔在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 鸠摩罗什、真谛、⽞奘、不空被称为四⼤译经师。

⽽其中, ⽞奘的译经被称为“新译”, 开创了译经史上的新格局。

( 陈福康, 2000: 29) 对于⽞奘的翻译, 梁启超曾给予⾼度的赞誉: “若⽞奘者, 则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罗新璋, 1984: 62)。

⽞奘的译经有75部1335卷,但是译经理论极少,以“五不翻”理论最为系统和著名。

佛教经典在两汉时期传⼊我国,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先后采⽤过多种翻译⽅法。

其中⾳译⽅法出现较早, 持续时间较长, 在从汉代到唐代的汉译佛教经典中存在着⼤量的⾳译词。

在这样的背景下, ⽞奘提出“五不翻”理论。

本⽂结合其译作分析“五不翻”理论的内容要点,以及探讨“五不翻’理论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2.⽞奘“五不翻”理论的提出所谓“不翻”并不是照抄过来。

⽞奘⼤师的“不翻”是⾳译,⽽⾮普通的⾳译;是介于翻与不翻之间的翻译;是具有很深的佛理理据和译理可⾏性;是再现佛经语词神秘性的理想译法。

⽞奘的“五不翻”译论记载在宋代⾼僧法云⼤师编纂的《翻译名义集》中, 在书中的“翻译名义序”和“⼗种通号第⼀”中均有记载。

⽞奘的这段“五不翻”译论本⽆标点符号,其正确断句是解读的关键。

⽞奘法师的五不翻理论:(⼀)、秘密故不翻。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参考格式(正文部分)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参考格式(正文部分)

所在学期 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论雅各布森姓名李飒飒年级 2010级大三班级英语(IT)2班学号 20100511922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6 日论雅各布森摘要: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通过发表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

在此从雅各布森此篇论文出发,对其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与解析,包括语言的符号事实、翻译分类、符号信息对等及可译性的研究,并主要从“创造性的移位”问题发现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翻译理论雅各布森符号学对等可译性不可译论引言在中西翻译史上,罗曼·雅各布森专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

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不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因此,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

一.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理论思想的概述雅各布森站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立场上讨论了翻译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所有语词都是确定的语言学或符号学事实,并将语言符号的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基本上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概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进而解释了语言符号的对等:语内翻译使用近义词或迂回表达法,语际翻译使用译语的完整信息取代原文信息,然后探讨了翻译可译性问题。

雅各布森是语言共性论者,认为现存语言都是可以表达的,并分别从词汇空缺和语法范畴空缺两方面进行分述。

最后对于语法范畴相当重要的翻译进行了详述,说明了其不可译性。

中西翻译史论文1

中西翻译史论文1

课程名:中西翻译史学生名:夏菱凉学号:201310810099任课教师:何绍斌佛学汉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引语“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莲花高台之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吟诵道诗。

诗里有连绵起伏的青山,有日光铺满的古城,有巍峨雄壮的宝殿,有圣洁如雪的安宫花。

莲花台下,是虔诚敬拜的万千子民。

时光荏苒,数百年后,我们所潜心传唱其佛学情诗佳句的魅力所在,实在离不了众多翻译学者的沥血耕耘。

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包含万千的哲学。

梁启超研究统计日本学者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汉语佛教词汇,佛教汉译词汇不仅占据汉语词库一个大部分,还大量包括了深刻内敛的行而上的词汇,从广度和深度上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灿烂缤纷的汉译佛学充实,就没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成熟。

二.汉译佛经背景东汉明帝派使者不远万里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他们带来了佛像及佛经。

史料记载,第一部传入中国的佛经名叫为《浮屠经》。

所谓“浮屠”,乃是梵文中Buddha的音译,后世译作“佛陀”,就是人们常说的“佛”,所谓《浮屠经》,转言之也就是《佛经》。

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开始将梵文经书翻译成汉文。

自此以后,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近十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

(陈百琴 2012:2)而按确切可考的时间,汉译佛经的出现乃是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算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惟净和孔道辅先后奏请朝廷解散翻经院,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延续了近九百年。

在这期间,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

特别是在禅宗出现以后,以禅入诗、以佛理入文的现象蔚为大观,中国文学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

我国古代的翻译史即佛经翻译史,同样,我国的翻译活动起于佛经翻译。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姓名: 卜发荣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65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4 日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摘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古代的翻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所以理所当然地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起源、发展、思维论述等方面对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古代翻译;基本特点1.中西方古代翻译起源的对比翻译的历史,可以说从各地的原始人类开始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时九百余年。

而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是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至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的翻译,因此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宗教方面;而西方古代的翻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的战争,因此其影响包含了文学、戏剧等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圣经》翻译带来的宗教方面。

2.中西方古代翻译发展的对比从发展的过程和大体走向上看,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所走的道路不一,但都大致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相辅相成三个阶段。

2.1 中国古代的翻译发展在明代以前,翻译虽未十分盛行,但也有发展。

从有记录开始看,“象胥”是用来称呼译者的第一个名称,而后又有了“舌人”这一叫法,而对应地,翻译活动就被称为“反舌”。

此时译者的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历史行至东汉至唐宋时期,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佛经翻译。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

翻译简史论文

翻译简史论文

LinShu and His Translation林纾和他的翻译班级:师范五班姓名:尹婷婷学号:200914030508摘要:在世纪之交,更多的学者开始肯定林纾的爱国精神和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政治热情,尤其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贡献,虽不懂外语,却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bstrac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begins to confirm the patriotism of LinShu and throw himself to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Weinxin, especially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ause. Even though not knowing foreign language, he play a indelible role in introducing western literary.关键词:生活背景; 古文翻译; 意识形态Keyword:life background ;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 ideology 作为近代著名翻译家的林纾,虽不懂外文的林纾却能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这除了他本人的努力,还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家庭背景的影响。

今天就来浅谈他的生活背景和翻译。

1852年11月8日林纾出生在福建闽县(今福州市)的一个小商家庭,幼名群玉、徽、秉辉等,年长后正式取字琴南,自号畏庐,别署冷红生。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姓名颜兴侠年级 2010级班级英语信息1班学号 20100511909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2 日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摘要:自从清末明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这“三难”后来也成为了很有影响的翻译标准。

本文结合时间跨度近百年的我国翻译研究资料,简述“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提出,“信、达、雅”之解读,“信、达、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信、达、雅”三原则的影响,以及信雅和西方翻译理论之比较,最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研究现状解读三原则一、“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提出信达雅最早见于之谦的《法句经序》,另外梁启超在1896 年所谈的“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失西文而梗华读”,实际上已含有“信、达”难于兼顾之意。

但作为一种翻译理论长期流传,却无疑是源自严复的“三难说”。

1898 年,严复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倡“信、达、雅”为译事楷模。

《严复传》作者王经过考证,认为《天演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开始翻译,初稿至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译成。

《天演论》是严译第一本书,翻译时有很多感想,所以书刻出后,提笔写《译例言》,兴发“译事三难”之叹!何谓“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即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语言通顺畅达,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文字古雅,即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信、达、雅”之解读第一,严复本人并不以《天演论》汉语文本为翻译,而称之为“达旨”;而其所以求“信”而外更求“达”、“雅”,是由于需要取得当时的读书人社会认可,以便向专制主义的中国宣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

论析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论析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论析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论文关键词]翻译流派;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西方当代翻译理论;差异性[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成绩:评语:(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

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

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

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

)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2.3厘米。

页眉为1.5厘米。

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

页面行间距为1.5倍。

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 。

装订 线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

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

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一、引言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

在佛经翻译方面,虽然道安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对佛经的翻译却有着很大的贡献。

他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经录”——《众经目录》,这为后来系统翻译佛经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了这样的注疏和经录,佛经翻译才能承前启后,循着正规发展。

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

原文如下:“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2013)以下将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二、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的由来(一)社会历史背景西汉末年,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由于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和隔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形式上以中国的道术为媒介,内容上以“格义”为手段。

格义可以被解释为“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

”也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概念和术语,如老、庄《周易》中的名词去比拟或者比配佛典中难以理解的名词和术语,从而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得到理解。

(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2006)道安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一生都致力于佛教经典的传播与研究,立志将佛典义理的真实面貌传入中土,“惟惧失实”。

但是当时,佛经传入中原的时间还不长,佛经译者对佛教经典的透彻领悟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同译者对同一佛典义理的领悟可能深浅不一,同时对翻译过程本身也缺乏认识。

所以导致佛经翻译质量层次不齐,甚至有不少误译之处,道安也深为当时佛经翻译质量担忧。

身处以上历史社会背景,加之他本人翻译佛经的亲身经历,以及其入世的禅学思想和政治抱负,道安有感于佛经翻译之难,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

(二)前人的翻译经验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到道安所生活的东晋,佛典的翻译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其间著名的佛经译家也不少,如安世高、朱士行、支谦等,他们提出过不少翻译主张,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安世高,西域安息人,通晓汉语,所以经论的主要内容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

《高僧传》对其译本的评价是“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但他的翻译不足在于过分拘泥于原文的语法结构,以至有的地方欠准确,甚至令人费解。

同时他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口授笔录、与人合作完成方式,难免会导致所翻译的经文部分失实。

朱士行翻译的《放光般若经》虽“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但道安认为“从约必有所遗”,未免删削过多,有遗漏之处。

(罗新璋《翻译论集》1984)同样,支谦的翻译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文辞华丽简约,却过分追求美巧,不免偏离原著。

道安在总结前人翻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以“五失梵本”为前提,对翻译的增删进行了量的限制性规定,对当时的佛经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的内涵所谓“五失本”,指的是在将佛经翻译为汉语时,有五种情况是不能与原文一致的:第一,语法上应该适应中文的结构;第二,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文字上必须做一定的修饰;第三,对于颂文的重复句子,要加以删略;第四,删掉连篇累牍的重颂;第五,已经说过了,到另说一问题时却又重复前面的部分,这也要删除。

“三不易”是三种不易于翻译的情况:第一,经籍本是佛因时而说的,古今时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合今时,很不容易;第二,要把圣智说的微言深义传给凡愚的人理解,时间距离又这么远,这也不容易;第三,当时编经的人都是大智有神通的,现在却要一般平常人来传译,这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五失本”的第一“失”是关于语法的问题。

道安关注到了胡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提出翻译中只有按照汉文的语法习惯,使译文顺从译入语,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否则就不称其为翻译。

“五失本”的第二“失”是关于文与质的问题。

道安对于文与质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有他辨证的看法的。

他认为“文”和“质”与时代有关,曾经为“文”的,现在可以变为“质”。

“五失本”的后三“失”实际上涉及到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四、结语道安时期佛典汉译尚处于无序状态,译本质量参差不齐,对此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解决了困惑佛典汉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繁简问题,探讨了影响佛典汉译的三种不易因素,为当时大规模译场翻译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

钱钟书先生对此评价颇高:“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

(《管锥编》1979)可以说,“五失本、三不易”很好地体现了道安的翻译辩证思想,对现代翻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谢天振.《中国翻译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外语研究,2006[3]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