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发展史及比较翻译,一种表达方式的转换过程。
无论中西都已有悠久历史。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
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5次高潮。
而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可分为六个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高潮约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又出现不同的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等。
这些代表人物对那时的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约公元前3世纪,主要以翻译圣经为主。
这些可能是因为区域、文化而致。
其次中国的翻译第二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此期间除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上影响很大外。
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则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在甲午战争之后,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海,变法自强。
在此期间翻译受到很大重视,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代表。
其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影响至今。
第四次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
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有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第五次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此期间,翻译理论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完善,上面已经提及到西方翻译史的第一次高潮,下面我们就了解下西方的其他几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以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为拉丁语。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全
“英最伟大译著”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
唐代(全盛时期)
➢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奈达(Nida)
• 理论原则:
•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 翻译的性质
• 翻译的功能
•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 的标志。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参考格式(正文部分)
所在学期 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论雅各布森姓名李飒飒年级 2010级大三班级英语(IT)2班学号 20100511922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6 日论雅各布森摘要: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通过发表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
在此从雅各布森此篇论文出发,对其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与解析,包括语言的符号事实、翻译分类、符号信息对等及可译性的研究,并主要从“创造性的移位”问题发现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翻译理论雅各布森符号学对等可译性不可译论引言在中西翻译史上,罗曼·雅各布森专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
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不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因此,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
一.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理论思想的概述雅各布森站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立场上讨论了翻译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所有语词都是确定的语言学或符号学事实,并将语言符号的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基本上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概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进而解释了语言符号的对等:语内翻译使用近义词或迂回表达法,语际翻译使用译语的完整信息取代原文信息,然后探讨了翻译可译性问题。
雅各布森是语言共性论者,认为现存语言都是可以表达的,并分别从词汇空缺和语法范畴空缺两方面进行分述。
最后对于语法范畴相当重要的翻译进行了详述,说明了其不可译性。
有关英汉翻译论文
有关英汉翻译论文范文一:生态学视域下的英汉翻译一、引言:英汉翻译研究生态学视域的成立生态学是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发轫之初很长时间里被用于自然科学研究。
而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交叉、跨学科研究日趋成熟,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容性,认为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一样,事物与事物、事物与环境间都发生着联系,没有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故而认为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遂真正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文本的认识由仅仅关注认识文本内部自足性问题发展到研究文本内外部关联问题,研究的视野也随之由微观文字向宏观文化转向,人们对文本的认识,已无法将文本语言与该语言所蕴含或显现的某国或某民族的文化相割断。
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他不仅要作为两种语言的专家,还要是两种语言各自代表的文化的熟知者。
对于英汉翻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探寻着解释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形成文化差异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社会各层面因素影响文本文字的关系。
生态学强调事物与其环境协调、互动、互相促进。
在英汉翻译领域,一个成功或优秀的译作应当是不仅内部自足和谐发展,而且内部与外部互惠互利、共生共栖的文本。
其动态性体现在这种交互作用是永无止息、不断旋螺式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或者无意义的重复。
用生态学视角看待英汉翻译,为的是建立一种整体性思维。
有学者为“整体性”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整体性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整体性不是部分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由外力推动而形成的原子集合体,它有着超越部分之和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属性。
”对翻译及其研究工作来说,把握“整体性”是关键。
翻译活动涵盖原文本和译文本,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3方,包括语言和文化2个层面,同时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梳理和廓清这些形成翻译活动的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有助于建构英汉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域。
翻译简史论文
LinShu and His Translation林纾和他的翻译班级:师范五班姓名:尹婷婷学号:200914030508摘要:在世纪之交,更多的学者开始肯定林纾的爱国精神和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政治热情,尤其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贡献,虽不懂外语,却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bstrac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begins to confirm the patriotism of LinShu and throw himself to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Weinxin, especially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cause. Even though not knowing foreign language, he play a indelible role in introducing western literary.关键词:生活背景; 古文翻译; 意识形态Keyword:life background ;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 ideology 作为近代著名翻译家的林纾,虽不懂外文的林纾却能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这除了他本人的努力,还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家庭背景的影响。
今天就来浅谈他的生活背景和翻译。
1852年11月8日林纾出生在福建闽县(今福州市)的一个小商家庭,幼名群玉、徽、秉辉等,年长后正式取字琴南,自号畏庐,别署冷红生。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西方翻译简史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对比和沟通的桥梁。
西方翻译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为今天全球翻译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是西方翻译的发源地之一。
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开始将古代希伯来语的经文翻译成希腊语,这使得希伯来教派的主要经典《圣经》得以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
这种翻译活动为后来的翻译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罗马帝国时期,古希腊文化的翻译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罗马人开始翻译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将这些作品传播到罗马以及整个帝国。
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古代知识的积累,也对欧洲的中世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是翻译活动相对减少的时期。
由于各国间的政治和文化隔离,翻译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
然而,在此期间,阿拉伯世界的学者通过翻译,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和医学著作传入欧洲,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翻译的高潮期。
在这一时期,伟大的文艺复兴人物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等被热烈翻译成各国语言,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也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西方翻译得以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需要不断增长,翻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翻译软件和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当今西方翻译行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和专业化的体系。
翻译机构、翻译公司以及自由翻译者纷纷涌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各种翻译培训机构也积极地培养了大量专业翻译人才,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专业水平。
总结起来,西方翻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再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每个时期都为翻译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如今,西方翻译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翻译市场的重要一部分,为全球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引言中西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探讨其中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翻译在古代,中西翻译主要以佛教为主要内容。
公元2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也是中西翻译的起源。
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由汉语和梵语之间的翻译完成,这种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中西翻译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翻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唐代(618-907年)是中西翻译的繁荣时期,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和科技以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例如,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最早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中西翻译文献。
然而,古代的中西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以及技术限制,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和完整。
尽管如此,中西翻译在古代依然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近代翻译近代,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国侵略和列强入侵的压力,这也促使了对西方知识的更多需求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重要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近代中西翻译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翻译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辅助翻译工具和在线翻译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
当代中西翻译在当代,中西翻译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西翻译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普及。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电影、学术论文和商业文件等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经典的中文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阐释。
这种交流和理解对于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加深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中西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成绩:评语:(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
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
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
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
)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2.3厘米。
页眉为1.5厘米。
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
页面行间距为1.5倍。
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 。
装订 线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
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
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一、引言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
中外翻译简史 第一章
(1) 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白孔雀与周公,因语言不通,经多次
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2) 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出于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笔译作
品: 公元前528年楚国鄂君子皙乘船夜游。驾船越女为其唱歌一首,因为唱时用粤语,
六、翻译中的许多理论问题的提出与讨论都是文学翻译引发的,或是以文学 翻译为对象;正是文学翻译加深了翻译家们对翻译的认识,使得他们将自己 的翻译经验提升为理论。 七、二次大战结束后,文学翻译逐渐退出翻译的中心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 用性文献翻译。
第四节 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一、非文学翻译 或称实用翻译、应用翻译、语用翻译,是指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一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 (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非文学翻译”包括除文学以外的一切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 的各种文本的翻译,涉及政府公文、对外宣传、科技文献、商业经贸、社会文化等有关生活、 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二战前非文学翻译的历史发展 1、非文学翻译历史悠久 波斯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阿拉伯帝国时期 16世纪到二战结束 中国汉代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郑和七下西洋
三、二战之后非文学翻译飞速发展 1、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手段; (2)各种促销文献、技术手册及其他各种交际方式,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 更专业的人员翻译为更多的语种; (3)产品的国际化凸显了翻译的重要性。 2、翻译的庞大规模 1999年104亿美元;2003年172亿美元;2005年227亿美元; 3、辅助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四、职业翻译形成之前的兼职翻译 中国的“象胥”、“舌人”; 古罗马俘获来的希腊奴隶翻译; 僧侣翻译; 作家翻译;
西方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doc
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翻译史约两千年。
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
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一)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肇始阶段。
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
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
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
《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姓名: 卜发荣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65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4 日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摘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古代的翻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所以理所当然地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起源、发展、思维论述等方面对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古代翻译;基本特点1.中西方古代翻译起源的对比翻译的历史,可以说从各地的原始人类开始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时九百余年。
而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是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至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的翻译,因此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宗教方面;而西方古代的翻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的战争,因此其影响包含了文学、戏剧等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圣经》翻译带来的宗教方面。
2.中西方古代翻译发展的对比从发展的过程和大体走向上看,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所走的道路不一,但都大致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相辅相成三个阶段。
2.1 中国古代的翻译发展在明代以前,翻译虽未十分盛行,但也有发展。
从有记录开始看,“象胥”是用来称呼译者的第一个名称,而后又有了“舌人”这一叫法,而对应地,翻译活动就被称为“反舌”。
此时译者的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历史行至东汉至唐宋时期,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佛经翻译。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
中外翻译简史
天文学方面,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的《乾坤体译》 天文学方面,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的《乾坤体译》是最早 介绍西方普通天文学著作之一, 介绍西方普通天文学著作之一,较好的反映了当时入传西方天文 学的实际水平。 学的实际水平。 数学方面,慕凤泎与波兰耶稣会士通过合译书, 数学方面,慕凤泎与波兰耶稣会士通过合译书,最早将当时 为世界最先进数学知识之一的对数术传入我国。 为世界最先进数学知识之一的对数术传入我国。等等一系列的数 学方面的引入。农也水利方面,徐光启与熊三拔合一《泰西水 学方面的引入。农也水利方面,徐光启与熊三拔合一《 此书是徐启光从利玛窦处得知“水利” 法》,此书是徐启光从利玛窦处得知“水利”对改善农业十分有 益后,想尽许多办法才与熊三拨合译的。 益后,想尽许多办法才与熊三拨合译的。
有的西人认为:“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 即通之亦难将西书之 有的西人认为 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即通之亦难将西书之 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 精奥译至中国。盖中国文字最生而最硬,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 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几 精奥译至中国。盖中国文字最生而最硬 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 几 成笑谈。 傅兰雅则认为其“实有不然” 因为 因为“ 成笑谈。”傅兰雅则认为其“实有不然”,因为“明时利马窦诸人及今 各译之人,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 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 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 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西 各译之人 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 西 方科学就会顺利翻译成中文。他又说:“二三百年前 二三百年前,英国多藉希腊与罗 方科学就会顺利翻译成中文。他又说 二三百年前 英国多藉希腊与罗 马等国文字以作致与制造内之新名,后则渐除不用 或换以更妥者,而中国 后则渐除不用,或换以更妥者 马等国文字以作致与制造内之新名 后则渐除不用 或换以更妥者 而中国 亦难免此举” 指出 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 指出“ 亦难免此举”,指出“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 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 之字义,不可另有解释 则译事永不能成” 不可另有解释,则译事永不能成 之字义 不可另有解释 则译事永不能成”。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从《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姓名柯熙杨年级2010级班级9班学号20100512250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4 日从《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摘要:翻译之中存在的所谓“异化”与“归化”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原著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在翻译之中译者往往因原著和读者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而面临两难的境地:要么尽力保有原著的本色,要么倾向迎合读者的理解,这样不免顾此失彼。
本文从《红楼梦》的两大翻译版本既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与其女婿合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从长远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相较霍克斯的“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更为有利于保有我国宝贵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使其不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结论。
关键词:“异化”与“归化”;杨宪益,霍克斯;《红楼梦》;文化1.引言: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
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语言以其最典型的形式用语言本身的转换, 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学作品来源于特定文化,并反映这一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存在文化差异,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当今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中似乎处于不怎么得力的局势,中国的文学著作从古至今有成千上万部,然而外国人只能探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神秘,而对大多数我们的国粹表示看不懂,难以理解。
中国文化的神秘之处我推测可能还在于我们的翻译暂时还不能难达到两种文化自由无阻的交流的境地,当然其他国家翻译家也尚未能到达这中程度,我们只能尽力往其靠拢以达到不失本我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我们现在普遍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导致很多汉语表达方式都英式化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醒,在翻译之中不要让外国的读者觉得中国文化边缘模糊化,觉得中国文化很多都不西不中,亦不要一味保有原汁原味,而忘却了它的流畅性和可理解性,让中国文化难以被人认知,理解和接受。
中西翻译史论文1
课程名:中西翻译史学生名:夏菱凉学号:201310810099任课教师:何绍斌佛学汉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引语“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莲花高台之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吟诵道诗。
诗里有连绵起伏的青山,有日光铺满的古城,有巍峨雄壮的宝殿,有圣洁如雪的安宫花。
莲花台下,是虔诚敬拜的万千子民。
时光荏苒,数百年后,我们所潜心传唱其佛学情诗佳句的魅力所在,实在离不了众多翻译学者的沥血耕耘。
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包含万千的哲学。
梁启超研究统计日本学者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汉语佛教词汇,佛教汉译词汇不仅占据汉语词库一个大部分,还大量包括了深刻内敛的行而上的词汇,从广度和深度上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灿烂缤纷的汉译佛学充实,就没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成熟。
二.汉译佛经背景东汉明帝派使者不远万里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他们带来了佛像及佛经。
史料记载,第一部传入中国的佛经名叫为《浮屠经》。
所谓“浮屠”,乃是梵文中Buddha的音译,后世译作“佛陀”,就是人们常说的“佛”,所谓《浮屠经》,转言之也就是《佛经》。
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开始将梵文经书翻译成汉文。
自此以后,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近十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
(陈百琴 2012:2)而按确切可考的时间,汉译佛经的出现乃是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算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惟净和孔道辅先后奏请朝廷解散翻经院,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延续了近九百年。
在这期间,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
特别是在禅宗出现以后,以禅入诗、以佛理入文的现象蔚为大观,中国文学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
我国古代的翻译史即佛经翻译史,同样,我国的翻译活动起于佛经翻译。
中西翻译史
吴家龙 1805080915历史的印记——汉译名称【Abstract】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其创造了许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带来了多少的精神财富。
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外来的文化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唐宋年间的佛经翻译为我们带来了精神的源泉,明清时代的科技翻译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清末的文学翻译为我们带来了西方的浪漫文化,给予我们精神的洗礼;五四前后,大量西方政治思想的翻译为我们的革命提供了思想支撑;改革开放之后的翻译则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向前发展。
汉译名称深深地印刻在中国历史之中,透过中国的历史看汉译名称,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
【Keywords】历史翻译发展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译很早就出现在其历史长河之中。
细细推究,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就开始设有译官。
因此要了解汉译名称的发展,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翻译的历史。
总结经验,中国历史上出现在了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开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从一开始,佛经翻译就表现出相当的规模,到魏晋南北朝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从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唐宋时期,由于中国的繁荣兴盛,中国和阿拉伯诸伊斯兰国家展开了频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交流。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阿拉伯民族的东来,许多国外的农业和药业品种源源不断的传入我国,因此这一历史时期,农作物产品名称的翻译也是主要的翻译之一。
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清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峰是指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二次翻译高潮的兴起,是与欧洲一批耶稣会士来华有关的。
当时,他们肩负罗马教廷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的使命而来,为了打开远东古老中华帝国关闭的大门,又不让中国人感到他们又侵略扩张的意图,利玛窦等人逐步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来扩大其影响,抬高天主教的地位。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论⽞奘“五不翻”原则姓名: 熊⼩康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55重庆师范⼤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28 ⽇论⽞奘之“五不翻”原则摘要:佛教经典⾃汉代传⼊我国,由于⽂化差异常碰到难译的词汇,勉强翻译容易曲解原⽂的意思,造成理解错误,导致交流的失败。
本⽂就着重分析⽞奘⼤师在佛经翻译中提出的“五不翻”原则。
结合其译作分析“五不翻”理论的内容要点,以及探讨“五不翻’理论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经翻译;五不翻;⾳译1.引⾔在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 鸠摩罗什、真谛、⽞奘、不空被称为四⼤译经师。
⽽其中, ⽞奘的译经被称为“新译”, 开创了译经史上的新格局。
( 陈福康, 2000: 29) 对于⽞奘的翻译, 梁启超曾给予⾼度的赞誉: “若⽞奘者, 则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罗新璋, 1984: 62)。
⽞奘的译经有75部1335卷,但是译经理论极少,以“五不翻”理论最为系统和著名。
佛教经典在两汉时期传⼊我国,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先后采⽤过多种翻译⽅法。
其中⾳译⽅法出现较早, 持续时间较长, 在从汉代到唐代的汉译佛教经典中存在着⼤量的⾳译词。
在这样的背景下, ⽞奘提出“五不翻”理论。
本⽂结合其译作分析“五不翻”理论的内容要点,以及探讨“五不翻’理论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2.⽞奘“五不翻”理论的提出所谓“不翻”并不是照抄过来。
⽞奘⼤师的“不翻”是⾳译,⽽⾮普通的⾳译;是介于翻与不翻之间的翻译;是具有很深的佛理理据和译理可⾏性;是再现佛经语词神秘性的理想译法。
⽞奘的“五不翻”译论记载在宋代⾼僧法云⼤师编纂的《翻译名义集》中, 在书中的“翻译名义序”和“⼗种通号第⼀”中均有记载。
⽞奘的这段“五不翻”译论本⽆标点符号,其正确断句是解读的关键。
⽞奘法师的五不翻理论:(⼀)、秘密故不翻。
中外翻译简史 第一章
(6)印地语“口译”dubhasiya意为讲两种语言的人。 4.乌拉尔语系中的匈牙利语“翻译”forditanni意为“把……翻到另一面”, 强调差异;“口译”tolmacsolni, “协调”。 5.阿尔泰语系中的土耳其语“翻译”的字面意思是cevirmek字面意思“改变”, 强调调停。 6.日语中“翻译”honyaku中hon意为“”翻转、翻飞“,yaku意为替换词; 口译“tsuuyaku suru,tsuu”指 “通过、传输、交际”其显著特征是保存相似 性。 7.韩语中”翻译“tong yeok hada 与”口译“dong si tong yeok hada都强调 调停。 8.阿拉伯语中的 “翻译”与“调停、引导”接近。 9.南亚语系中越南语中 “翻译” 强调差异;”口译“强调调停。 10.印尼语中 “翻译” menterjemahkan,也使用 (manyalin)强调调停与相似。 11.泰米尔语中的“翻译”与“口译”使用相同的术语molipeyarkka,强调差异、 语言的改变。 12.汉语中的翻译:汉魏时代称翻译为“译”;东晋时期用“翻”指翻译。
(1) 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白孔雀与周公,因语言不通,经多次
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2) 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出于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笔译作
品: 公元前528年楚国鄂君子皙乘船夜游。驾船越女为其唱歌一首,因为唱时用粤语,
D.考古发现与《圣经》研究促进了新版本的修订与翻译; E.时代变迁,语言老化使得原版本不适应新读者的需求。 (5)《圣经》翻译目前依然活跃,每14天就出现一种新语言的《圣经》版本。 2.佛经在中国的译介 (1) 从汉哀帝元E即公元前2年至宋代即公元1111年约1100年历史; (2) 佛教的传入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宗教、哲学、文学、艺 术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 中国的汉译佛教典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 (4) 1100年的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翻译活 动,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翻译时期。 3.《古兰经》的译介 (1) 从公元7世纪至今约1300年的历史 (2) 宗教学者主张《古兰经》不可译;主张读经文原文及听宗教学者的口头译讲; (3) 伊斯兰教信众的发展壮大促使《古兰经》的翻译的发展;
《中西翻译简史》述评-4页精选文档
《中西翻译简史》述评《中国翻译简史》是由谢天振等人共同编纂的一部有关中西方翻译史的著作。
它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9年10月第一次出版,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之一。
本文作者之所以选此文本,是因为在与其它同类著作进行对比后发现,所有文本都只是单方面地谈论中国或者西方的翻译发展史,而只有《中西方翻译简史》是将两种不同文化的翻译发展史以平行式的结构呈现。
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将它们进行对比学习,成果会更加突出。
一、内容简介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指出翻译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翻译研究的必要性,进而说明翻译史对翻译研究的作用,更新对翻译的观念。
第二章提出作者以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为依据,将中西方翻译史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宗教翻译阶段、文学翻译阶段和非文学翻译。
从第三章至第十三章这十二章的内容以平行交互式结构进行论述。
第三、四、五章回顾了中西方宗教典籍的翻译。
第三章讲述中国的佛教典籍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北宋时期三个阶段的翻译活动。
第四章主要讲述早期圣经翻译与基督教的传播及其权威地位的建立;宗教改革和圣经翻译以及圣经译本随时代的需要不断涌现。
第五章梳理了圣经中译的发展,包括不同时期翻译特点、译名之争、圣经的官话和合译本三项内容。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的科技文献翻译。
第六章首先论述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的翻译对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然后提到中世纪巴格达翻译中心对阿拉伯文献的翻译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重要因素。
第九章主要提及明末清初徐光启等人和意大利的利玛窦通过翻译将西方科学技术传入我国。
此外,清末民初洋务派和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阐述翻译对近代欧洲各国民族语形成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首先提出翻译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其次,德语的发展受拉丁语和许多欧洲语言的影响。
一些欧洲民族语,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的形成和发展多受拉丁语的影响。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2-2013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姓名颜兴侠年级 2010级班级英语信息1班学号 20100511909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12 月22 日浅谈翻译标准中的“信、达、雅”摘要:自从清末明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这“三难”后来也成为了很有影响的翻译标准。
本文结合时间跨度近百年的我国翻译研究资料,简述“信、达、雅”翻译标准的提出,“信、达、雅”之解读,“信、达、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信、达、雅”三原则的影响,以及信雅和西方翻译理论之比较,最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研究现状解读三原则一、“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提出信达雅最早见于之谦的《法句经序》,另外梁启超在1896 年所谈的“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失西文而梗华读”,实际上已含有“信、达”难于兼顾之意。
但作为一种翻译理论长期流传,却无疑是源自严复的“三难说”。
1898 年,严复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倡“信、达、雅”为译事楷模。
《严复传》作者王经过考证,认为《天演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开始翻译,初稿至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译成。
《天演论》是严译第一本书,翻译时有很多感想,所以书刻出后,提笔写《译例言》,兴发“译事三难”之叹!何谓“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即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语言通顺畅达,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文字古雅,即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信、达、雅”之解读第一,严复本人并不以《天演论》汉语文本为翻译,而称之为“达旨”;而其所以求“信”而外更求“达”、“雅”,是由于需要取得当时的读书人社会认可,以便向专制主义的中国宣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浅析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浅析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摘要: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是说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的内涵,“三不易”是说有三种情况造成佛典汉译的不容易。
这一翻译思想在中国的翻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主要立足于对“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在哪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内涵和有哪三种情况造成佛经翻译的不容易的具体阐释,从而使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一翻译思想。
关键词:五失本;三不易;佛经翻译;翻译思想一、释道安及“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的提出“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是东晋·前秦时高僧、般若六家七宗之一‘本无宗’的代表”(陈福康2000:9)。
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僧侣的最高戒律)后,二十四岁至邺城(河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
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后在襄阳,长安等地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他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佛典汉译所作的序言中。
在苻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释道安撰写了《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这一翻译思想的提出,引起了众多学者,名家,翻译家的关注。
其中,钱锺书先生对此评价颇高:“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钱锺书 2008:1262)。
释彦琮在《辩证论》中完整地引用了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内容,认为其“详梵典之难易,铨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释彦琮 1991:118)。
梁启超论及“五失本、三不易”时指出:“后世谈译学者,咸征引焉。
要之翻译文学程式,成为学界一问题,自安公始也”(梁启超 2005:145)。
曹明伦认为“道安此序之重要性非同一般,‘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
”(曹明伦 2006:51-54)。
这些皆说明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
二、“五失本、三不易”的内容及其阐释“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出自释道安撰写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二段,内容如下: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从秦,一失本也;二者, 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 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 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 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陈福康 1992: 18-19)。
(一)对“五失本”内容的阐释从原文来看,“五失本”中的“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和基础。
即原文的本来面目。
那么,所谓的“五失本”,就是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的内涵。
梁启超对道安之说概括为当时的佛经译文有五种情况是不能与原文保持一致的:“(一)谓句法倒装;(二)谓好用文言;(三)谓删削反复咏叹之语;(四)谓删削一段中释之语;(五)谓删削后段复牒之语”(罗新璋 1984:59-60)。
1.“一失本”即是语序问题“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是说胡语佛经原文采用倒装语序,翻译为汉语,译文要遵从汉语习惯顺装过来,这是有失原文的第一个地方,谓之“一失本”。
如果保留胡语的倒装语序虽不会失本,但翻译成汉语时,就会不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读者也会感到困惑;如果按照汉语习惯来翻译,译文虽会失本,但至少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读者能看懂译文。
钱锺书先生谈到“一失本”时也说过:“‘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钱锺书 2008:1262)。
2.“二失本”即是文质问题“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是说经文质朴,汉文文采好,翻译时加以修饰,谓之“二失本”。
这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翻译中的文质观,“道安认为将‘质’译成‘文’是失本”(陈福康 2000:13) 。
道安认为用胡语写的佛经语言质朴,但考虑到汉人喜好文丽,译文要“可读者的意”需要采用文丽的语言。
对待“二失本”的文质问题,他的态度比较含糊,没有像对待“一失本”那样坚决。
道安对文派译本和质派译本的评价比较客观,本着一分为二的态度,明确指出了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的优点和缺点。
认为最好的翻译就是把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合二为一,互相补充订正,以便读者可以择善而从,最后的结论是主张融合文、质两派的优点,提倡“合本”,《合放光光赞》就是《放光》与《光赞》的合本(汪东萍,方瑞芬 2012: 338)。
3.“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即是详略问题“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
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
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其中第三点是说删略佛经中反复出现的颂文;第四点是说删掉梵文经文在长行之后的偈颂复述(类似汉人韵文最后总结的“乱辞”);最后一点则是说经文中讲完一事,告一段落,要转说他事时,又将前话重提,然后再往下说,这些话也被删除(陈福康 2000:11)。
道安之前的佛典汉译比较混乱,对待繁复详尽的佛典原文,什么地方可以删?删去多少?译者皆自行其是,随意增删,并无标准可言。
到了道安时代,开始有了官方译场,为了大规模翻译的顺利进行,道安制定了删减的标准,认为对于一般佛典而言,反复叮咛、啰唆琐碎的颂文、义辞和反腾都应删去(汪东萍,方瑞芬 2012: 338)。
(二)“三不易”内容的阐释所谓的“三不易”是说三种情况造成佛典汉译的不容易。
关于“三不易”,梁启超概括为:“(一)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二)谓佛智悬隔,契合实难。
(三)谓去古久远,无从询证(梁启超 2005:145)。
而马祖毅是这样解释“三不易”的:“圣人是以当时的习俗来谈话的,古今世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应今时,很不容易,此其一;把古圣先贤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后世的浅识者,很不容易,此其二;释迦牟尼死后,弟子阿难造经时尚且非常慎重,现在却要有平凡人来传译,也很不容易,此其三”(马祖毅 2006:60)。
1.“一不易”即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三达之心,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 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是说佛祖所言必定根据当时的情况,如今时过境迁,时俗已变,翻译不得不删掉雅古以适应当今形势,此为翻译的一不易。
道安意识到要改古以适今很不容易,但又要努力做,这显然是考虑到译本读者的接受性(李青 2012: 16)。
2.“二不易”即受读者方面的影响“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是说我们平民百姓愚钝,圣人聪慧,相差甚远如同天隔,要想把千年之前佛祖的微言大义翻译得让W我们这些普通人明白,符合时俗,这是翻译的二不易。
也就是说,现在读者的智力和理解力并不能达到昔日佛陀的水平,所以通过翻译把古代圣贤的微言大义、聪明智慧让当今的读者明白是不容易的。
这就是说在译文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力和知识文化水平。
3.“三不易”即受译者方面的影响“阿难出经, 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是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阿难造经非常审慎,后人以今度古,任意揣测,还有像阿罗汉那样杰出者尚且如此兢兢业业,何况我等智力平平、未脱生死的凡人岂敢对佛典翻译有丝毫懈怠,否则岂不成了“不知法者为勇乎”?此为翻译的三不易(汪东萍,方瑞芬 2012: 338)。
这也就对译者的智力,文化水平,鉴赏力和理解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译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学识都会影响译文,翻译时要谨慎。
三、结语总之,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解决了困惑佛典汉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繁简问题,探讨了有关造成佛经汉译的三种不容易的影响因素,即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为当时大规模的翻译有序地进行准备了前提和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翻译思想的提出也标志着我国佛经翻译理论从此步入成熟阶段;此翻译思想更是开宗明义,对后人的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的研究予以启示并影响深远,在我国翻译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钱锺书.管锥编[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3]释彦琮.辩证论[C]∥释慧皎.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C]∥佛学研究十八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5]曹明伦.“五失本" 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J].中国翻译,2006,(1).[6]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7] 罗新璋. 翻译论集[C].商务印书馆,1984.[8]汪东萍,方瑞芬,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9] 马祖毅. 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0]李青.“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内涵文学语言学研究考试周刊 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