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_再谈_红色经典_改编电视剧的英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中州学刊July,2008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 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4

【文艺研究】

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

———再谈“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英雄人物

韩婷婷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摘 要:电影和电视剧的商业化运作是中国影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因此,中国影视的商业化环境和制作也处在一个过渡和完善的阶段。于是,影视创作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浮躁、生硬和幼稚的现象,“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中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就是一个例证。“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潮的掀起除却“红色”招牌、经济利益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那就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一些不成功的“红色经典”改编在审美文化判断上出现失误,把商业化运作和英雄形象对立起来,伤害了观众的感情。事实上,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英雄形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荣关系,“红色经典”的英雄神话带有一定的商业类型特征,完全有可能把“红色经典”中英雄人物的政治神话成功置换为商业神话。从影视商业化的规律看,商业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从来不违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而是巧妙地包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关键词:影视商业化;英雄情结;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影视商业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235—05

当今的中国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电影、电视剧都逐渐转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学术界普遍地认为,中国电视剧的商业环境要优于电影的商业环境,电视剧的商业化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境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已经很好地把握了商业化的规律。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包括电影的创作,都存在着对于影视商业美学的肤浅理解。譬如“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初期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折射出了这一现状。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是近几年电视剧领域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潮流,它始自2002年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这部国外“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成功,所以,从2004年初开始,《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冰山上的来客》、《烈火金刚》、《红旗谱》、《苦菜花》、《红色娘子军》、《地道战》、《敌后武工队》、《沙家浜》、《小兵张嘎》、《51号兵站》、《铁道游击队》等一系列著名的中国本土的“红色经典”作品陆续被改编成长篇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掀起了“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热潮,直到今天还未停息。但除了少数“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受到好评外,大部分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都平淡收场,电视剧《林海雪原》还遭禁播。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改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4月9日、5月25日分别下发《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与

收稿日期:2008—04—29

作者简介:韩婷婷,女,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532

《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简称两个《通知》),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剧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杜撰亵渎,确保“红色经典”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种相关评论,绝大多数与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两个《通知》持有一致的观点:“红色经典”可以改编,但是改编应当尊重原著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事实。撇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不谈,已经有学者对此做出了详尽而有力的论述,例如《革命与商业的夹缝中的“红色经典”》、《剩余权力文化资本的争夺与红色民族国家神话的终结———消费时代红色经典改编的文化阐释》等。单从影视商业化的角度来讲,“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文化、艺术、意识形态和观众等方面的得失颇有值得探究之处。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潮的掀起除却“红色”招牌、经济利益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简单地说,就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作为一种商业化制作,需要对这一审美文化市场做出准确判断。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发生剧烈的变化,当人们再回首“红色经典”电影的时候,它们已成为历史的一种标志性记忆。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里,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连同意识形态的权力诉求都导致大众文化不由自主地缅怀那一段曾为信仰奋斗的激情岁月,并试图在今天重构,遂滥觞出一种怀旧和眷恋的文化潮流,波及音乐、电影、电视剧等领域,被学者被所关注与描述。例如戴锦华曾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对权威、信念的不无深情的追忆,以及

实用主义、商业大潮和消费主义即将全线获胜

之前,对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不无戏谑、亦不无

感伤的回首,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来自民间的

对英雄与神话的呼唤,一个正在丧失神圣与禁

忌的民族,对最后一个神圣与禁忌象征的依

恋。①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兴起与这种怀旧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遗憾的是,“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伊始,某些作品所采取的策略恰恰与观众尤其是中老年目标观众的审美期待背道而驰。这里面也有特定的文化支持。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新时期之前过度政治化的文化体系逐步解体,与之相伴涌现了一股较为普泛的“去英雄化”的文化潮流。比如世俗对于雷锋精神的怀疑,网络关于雷锋女友和恋情的种种言说,都是转型期大众文化的一种表层的逆反性冲动。这是对于“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一种后现代性的解构,其中蕴含合理的文化诉求。但是,这种解构仅针对过去“高度政治化”的英雄,摒弃“假、大、空”,并不是真的不需要英雄,抛弃英雄。“红色经典”的英雄们是“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形象代言人,或者套用马克斯・韦伯的术语,他们是所谓的“卡里斯玛”(chris ma),象征着秩序、信仰和价值的中心。虽然“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已经解体,英雄的政治神话已成为过去,但英雄的“神话”内核依然延续,感动着曾被红色激情点燃的中老年观众。毕竟,英雄是人类一种古老的心理需求,是人类关于完美自身的最高显现,具有原型的意义。所以,怀旧的文化心理在“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里,集中映射在英雄人物身上,凝聚成一种浓厚的英雄情结。

可惜,《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部分“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它们嗅到了这种“去英雄化”的潮流,却忽视了它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核,结果在浮躁俗杂的商业语境里采取了一种非常庸俗的方式来满足对于“前高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逆反需求:即让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肆意谈情说爱,让简明的人物关系添加上私人情感的复杂纠葛。当英雄沦为多角恋爱的小丑,与当代都市剧中平庸做作的人物毫无差别时,目标观众群对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文化需求就落空了,引起的只有反感和指责。以电视剧《林海雪原》为例,40岁以上熟悉“红色经典”小说和电影的观众都不能接受“这一个”往别人饭里下巴豆的“伙夫”杨子荣,因为在这一代人心目中,杨子荣永远是智慧、英勇的英雄。同样的,电视剧版《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过于漂亮,不符合抗战危急、民生困顿情势下江南小镇女老板娘的身份。许晴的表演也偏妩媚轻浮,欠缺地下党员沉着冷静、机智敏捷、风火干练的特质,分量明显不足。这些“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

632

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