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_再谈_红色经典_改编电视剧的英雄人物
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
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摘要】当代红色影视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在审美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本文将从红色影视的兴起和英雄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在将探讨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的审美特点、塑造技巧、与美学的关系,以及其在当代影视中的影响力和美学视角下的意义。
结论部分将总结红色影视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美学研究对红色影视的启示,以及英雄人物形象对审美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特点,并从中发现对审美观念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当代红色影视, 英雄人物形象, 美学研究, 审美特点, 塑造技巧, 美学关系, 影响力, 美学视角, 美学价值, 启示, 审美影响1. 引言1.1 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在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往往是影片的核心和灵魂。
他们不仅担负着振兴民族的使命,而且代表着一种正义和勇气的象征。
这些英雄人物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在时代的浪潮中傲然立足,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当代红色影视通过塑造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形象,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和情感,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
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不仅为中国电影行业注入了活力,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中国,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风采和自信。
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深刻体现。
1.2 英雄人物形象的重要性英雄人物是当代红色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形象的塑造不仅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更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英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可以引发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在当代社会,英雄人物形象承载了人们对正义、勇气、拼搏精神等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
2. 正文2.1 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的审美特点首先是英雄人物的形象设计。
在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往往具有英雄气概和正义感,他们通常身披红色衣服或者头戴红色帽子,象征着他们的勇敢和坚毅。
我对改编“红色经典”的想法——导演访谈录
我对改编“红色经典”的想法——导演访谈录我对改编"红色经典"——导演访谈录WhatIThinktoAdaptTheRedClassics一,《吕梁英雄传》受访者:何群(电视剧《吕梁英雄传))导演)采访者:梁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刘芳(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I'.-1:您当年为什么会改编《吕梁英雄传))这个小说,是否源于您对战争题材一向的热爱?何_抗日战争,我原来拍过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我觉得从题材上来讲,抗日战争是一段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而且抗日"红色经典小说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打下了比较深的烙印.吕梁英雄传))问:那您的改编原则基本是以尊重原着为主是吗?何:对,但人物做了调整.在看原着的过程中,我会把第一遍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人物划分出来,把一些多余人物的性格特点都集中在这些印象比较深的人物当中,比如小说里面写了很多的地主,我就把所有地主的性格特征都集中体现在康锡雪的身上.小说里有很多汉奸,我就把汉奸的性格特征集中在翻译官王怀当身上,这样就把众多的人物当中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典型人物上,而不把人物的戏份散掉."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我改编过两个,一个是红岩》,一个是《吕梁英雄传)).我个人认为首先得尊重小说,尊重原着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能过多地去"编,"编就显得假了.并不是由于时代变了,我们就都要用崭新的视角去理解过去.要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众有一种由衷的尊敬和崇敬之情,如果没有这种东西,改编出来就很假,很不到位.问:那也就是说您并没有对原着做很大的改动?何:这里面当然也有一些完全脱离小说的东西,比如说吃狗肉,把日本人的狗给杀了,然后反过来叫翻译官王怀当来吃,这个小说里没有,是编剧后期创作衍生的.另外,翻译官利用日本人听不懂中国话,中国人听不懂日本话,在那里胡翻一气,也是改编中创造出来的.与原着相86懿辩2007年第t期的想法比,我们把一些有戏的元素在人物身上扩大出来,但在逻辑上还是一致的.问:在故事上与原小说相比,您做了一些什么调整?何:调整主要体现在细节上.比如说打仗的手段,不见得就是用枪打,没有那么多子弹啊.在黄土高原,把土扬起来也是战斗的一种方式.比如说邱得士迎亲那场戏, 一扬土,然后一下子什么都看不见了,抢亲于是就失败了.我觉得在视觉手段上还得想想办法,不能老跟以前一样, 这毕竟是一个农民的战争,不是一个大规模军队的作战, 要有一些智慧和农民的土办法在里面.问:您当时把目标观众定位在什么人群?您有没有担心小众化?何.我觉得不会.考虑得太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我这里面没有太多的大牌明星,只是用了一些有较好表演能力的演员.如果说有观众定位的话,就是那些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了解的人,因为他有情感倾注在这段历史中.没想到后来收视率还比较高,有点出乎我意料,但在拍摄中我也想过,这个戏还是会有人看的,最起码它真实吧.问:那您觉得吕最吸引观众的元素就在于真实吗?是否还运用了别的元素来吸引观众?何:真实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喜剧因素,我希望这部戏能带一点轻喜剧的风格.当然原着本身也有较强的幽默感,但不是特别明显的.在原着基础上,我做了一些强化.问:你拍完以后最有感触的地方在哪?何:就是对于那段历史的深刻性和真实感的体验,一种由衷的崇敬之情.问:那您觉得"红色经典"的改编最重要的是什么?何:最重要的就是你对"红色经典要有一定的感情和一定的理解.还有就是这个故事是否能够改成一个长篇电视连续剧,有的东西它篇幅不够,改不了.素材本身提供不到位的话,靠凭空去想是很虚假的.现在一些作品过多地融入了商业因素,这是对"红色经典和那个时期的作品的一种不尊重.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当下的观点去理解过去的那个年代,那种情感,这是很不好的一种理解方式. 【访后感】《吕梁英雄传))是"红色经典改编中的一个有特色的文本.与某些对红色原着加以所谓"娱乐化,通俗化的改编策略相比,该剧的改编回归了本真,即是:对多重自由的民间土壤中成长的"山药蛋文学内在意趣的传承.具体来说,不再强调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而力求"真字,力求营造淳厚的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情调,通过一系列看似琐碎的小故事,完成农民抗日英雄的群像塑造.比如说雷石柱杀狗,比如说康天成带羊群闯雷区等等,这些细节建构了一个亲切可信的叙述空间,沿袭了"山药蛋" 文学的乡土文化韵味.在人物塑造上,除了一些主要角色的二元对立,还精心刻画了几个活灵活现的具有小农意识的群众,比如自私的"小算盘",比如撒气不干革命的民兵李有红……这些人物由于没有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和认知局限而显得真实可信,这不仅有别于过去"红色经典~高, 大,全"人物的单向面塑造,也迥异于时下"红色经典"改编中对一些主要人物增编过多的爱情戏的做法,本原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立体的精神世界.作品倒是有意识地强化了原着中恢谐俏皮的风格,把悲壮的历史厚重感通过富含喜剧元素的叙述方式渗透出来,实属一种"大巧若拙"的手法,其中暗含着对比式的反衬架构,这与原着的叙事特性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对照原着解读电视版((吕梁英雄传)),是不是能给那些过多地迎合"消费主义"需求而与原着走神的"红色经典"改编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呢?二,《沙家浜》受访者:沈星浩(电视剧((沙家浜))导演)采访者:梁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刘芳(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问:您为什么想到要改编((沙家浜》这个剧目?沈:我小时候也一直就挺喜欢看样板戏的,考虑到能让50—60来岁的人对以前的生活有一种回味,然后几个人就开始商量怎么做这个样板戏.怎么改好这个戏,怎么能把一个半小时的样板戏变成一个30集的电视剧是最大的困难.你想加情节进去,使每集都有很好看的看点,而又不损害原剧,原剧的人物还不走形,这是困难吧.还有,智斗这场戏是沙家浜》的精髓,这场戏对于一个30集的戏来说如何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网上有些观众评论说,阿庆嫂没有更多的改变,可能是显得平了一点,但是我是尊重原着.我听一个比我年纪更大些的行内人说,样板戏,是没有真正的爱情故事在里面的,这个特征不能改.比如说((白毛女)),喜儿和大春是一个爱情的关系,但是在一开始,他们被坏人一逼,大春就走了,喜儿就进了山洞了,他们是没有感情戏的.阿庆嫂也是,只有阿庆嫂,阿庆在哪儿,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实际上是样板戏的一个特征,不能有爱情..电视文化批评TvCultureCr{tcisin问:您有没有觉得,当时没有爱情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不敢表现?沈:你表现了爱情,这个特定的人物就走样了.我仔细看了样板戏,确确实实没有一个提到爱情的.现在说起一个故事里没有爱情可能就过不去,我就试着把这个突破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够跨过这一步.我们避开爱情不谈,因为,很可能表现了以后就损害了原着人物的形象,而且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就像阿庆嫂,她的爱情朝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有问题的.问:有一种说法,说((沙家浜))之所以在当时受欢迎.是因为表现了阿庆嫂和三个男人之间的周旋,也可能观众很期待看到在爱情方面的戏呢?沈:对,老板娘的周旋,就是不能有爱情偏差她才能周旋,如果爱上一个人了她就显得不玲珑了,她就会偏一方.她跟敌人之间是不可能产生爱情的,她和战友之间只应该存在战友情.所以我们就没有设计阿庆嫂的任何的爱情情节,她对丈夫的思念也是像样板戏里那样一带而过.问:那您在尊重样板戏的前提下拍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沈:我觉得创新是字里行间里的,我并不想发展很多东西,使它看上去不像原来的样板戏.只是拉得非常长,又要让大家有不走出原来沙家浜))的故事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没办法,我们就增加了一些边缘人物,这些人物在原来的沙家浜》唱词里都是有的,比如原来京剧里面对新四军18个伤病员实际上没有过多的描写,现在我们设计了小护士啊,小战士啊,老兵啊,实际上是想表现一些友情,在别的方面填补一下,充实一下新四军的内容.原来样板戏里,新四军郭建光有一个唱段,是唱他在芦苇荡里坚持,是个很精彩的唱段,我们现在把这个唱段作为片尾曲来进行.其实也是想让人听到音乐以后,认可沙家浜)),是对过去的一种怀旧感受的渲染.问:那听您的意思,是把观众群定义在原先看过样板戏的观众群上面.沈:我想是这样,我是想抓住五六十岁的人对以前的怀旧感.至于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样板戏,但是卡拉0k里面有"智斗"的唱段,他们也许对这个还是多少有点认识的,可能他们也会好奇,也会去看.问:您有没有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娱乐性元素)来吸引观众?沈:我用了音乐元素,一些京剧的变奏,这些能让人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与京剧《沙家浜))是有联系的.智斗里, 刁德一一出现,西皮流水那个调式就出来,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就用了西皮流水这么一个调式,时常出现,哎,这就变成一个主题了.我们在剧中设计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主题,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这三个人出现的时候,音乐就在后面淡淡的起,这实际上都是京剧那种程式化的东西.只要让人家感觉到这是原着经典的一个表现,我觉得这就是成功了.问:那您原来对这个剧的想法和您拍出来的有没有什么差距,或者说不满意的地方?N0j3600NTE酗0RARYl蠡87沈:当然有了,有很多遗憾.当时担心是害怕坏人的戏太好看了,胡传魁,刁德一,还有小野,他们的阴谋很有戏,这样的话,显得新四军这边的戏就比较弱,没事情.他们是被日本人赶到芦苇荡的,所以他们很被动.而且他们是伤病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养伤而不是打仗,总是被动挨打,所以英雄人物或者是正面人物在故事情节上相对弱.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当时只好忍痛割爱,把反面人物比较精彩的戏慢慢削弱一些,因为不想太偏离,形成坏人很强,好人很弱这样一个情况.问:有人觉得"红色经典"改编缺乏原创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沈: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翻拍经典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们看过好多个版本的(《雾都孤儿》,现在俄国人又在拍(《白夜》,拍得非常好,这实际上是用一个新时代的眼光和现代的语言手法来感受名着.每个改编者都会注入他新的活力,或者有他自己的见解进入,不可能跟原来一样,总有些新鲜的时代烙印打在上面,它不是静止的.[访后感】电视版(《沙家浜》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蒿子下去搅动起了江南水乡里的红色激情.平静的芦苇荡里暗潮涌动, 导演沈星浩坐看风云变幻.想当初"凡有井处,皆能歌柳词",这句话套用一下,在当代中国,凡有井处,皆能歌《沙家浜》.以京剧(《沙家浜》在中国的普及程度看,想要把一个半小时的戏曲原汁原味地兑换成30集电视剧,个中难度可想而知.导演并没有知难而退,随便倒入各种桃色添加剂,端出一盘杂味儿食品,而是根据原着,为我们炮制了一席流动的盛宴.编导采用增加新的次要人物(如小野),丰富主要情节线索(智斗);增加次要情节线索(如胡传魁和陈丽丽,黄春的三角关系)等方式来完成一个多姿多彩的调制过程.在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三角关系满天飞,英雄解构为狗熊,仿佛一切都要走下神坛,腰弯得比常人还低才能算是人性.该片并没有和时髦潮流一起下沉,而是坚守住原着的纯净阵地,实为不易.其实,导演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原着,毕竟当年的那张旧船票需要登上的是今天观众的新客船.导演希望这一把怀旧之火不仅仅燃烧在老同志的心上,也能让年轻的观众眼前一亮,于是审时度势地增加了很多的音乐元素,为(《沙家浜》的改编打上了新的烙印.用导演自己的话说,经典"不是静止的","红色经典"亦然.三,《苦菜花》受访者:王冀邢(电视剧(《苦菜花》导演)采访者:梁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高志丹(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问:能谈一下您创作的初衷吗?王:在创作初期,我们又十分仔细地看了一遍冯老(原着作者冯德英)的原着,觉得小说比电影要丰富得多.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把小说中的许多内容砍掉了,就留下了一个对敌斗争的线索,情节线比较单一.在电视剧里我们不仅保留了小说的原貌,并对情节进行了加工与丰富, 88艘惫2007年第l期让它的生活面更丰富多彩.我是在60年代看到这个作品, 小说相当有震撼力,有很独特的东西.一个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描写,另一个是对扭曲和复杂的人性有所揭露,甚至涉及到性爱方面的描写.这是一般的"红色经典"小说里没有的,所以这部小说在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物形象也比较鲜活,就一直想拍这个作品.问:把小说《苦菜花》改编成2o集的电视剧.在艺术处理上主要有哪些呢?王:小说(《苦菜花》只把情节线集中在冯大娘一个人身上,故事内容相对单一.我们需要加戏,我跟编剧兰之花针对小说的线索进行了大量扩充,丰满了人物情感线. 让故事不仅好看,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永泉与娟子,星梅与德刚,杏莉与德强,杏莉娘与长锁等人物的爱情关系.这些情感的介入,可以让人物更加丰富,立体,可以将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赋予这些人物,使之更鲜活,具有生命力.这样的加戏,同时也有助于凸现人物在两难境地时的勇气和高尚情操.这个改编冯老也很满意. 电影《苦菜花》是在极左环境下拍摄的,所以人物性格显得相对单一,脸谱化.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大的改进.问:能具体到一两个人物来谈谈这种改进吗?王:比如说王柬之这个人物.电影里的王柬之性格比较单一,就是一个特务,一个坏人.而我们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加了一些导致他变坏的原因:比如他戴了绿帽子,比如他在家里的地位……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的挣扎和扭曲,一个人不是一生下来就坏,而是由诸多原因渐渐形成的.我们的考虑是王柬之应该成为一个更具复杂人性的艺术形象,他甚至曾经是一个有一定革命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王柬之成为"汉奸"也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源,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信仰和理想的破灭,思想和情操的堕落,使其最终成为民族的敌人.这样的处理会比电影里的王柬之的性格立体,多面.另外就是冯大娘,电影(《苦菜花》里的母亲是一个革命老大娘的形象,没有任何缺点和成长过程,因此也可以说是一个符号性的形象,实际上冯大娘身上也有人性,也有复杂的情感需求,我们之所以把冯大娘变回原小说里的39岁的生理年龄,就是为了塑造一个有血有肉,并有真实感人成长过程的革命母亲形象.问:许多评论认为这些情感戏的加入会使"红色经典"庸俗化.您认为呢?王:见仁见智,一部作品出来,肯定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对于创作者而言,我们认为已经弥补了原先电影里所欠缺的东西.而且前面我说到,原着有关情感部分的描写是非常大胆的,我做的是还原,不存在任何歪曲.问:同您以前的作品((焦裕禄》,((共和国之旗等作品相比,((苦菜花在导演手法上有没有一些新的突破,在形式上是不是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王: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更为节制了.我想让整个片子看起来很朴素,很朴实.一些煽情的场景我在处理上故意压,不要让情绪太过张扬.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拍摄时我们甚至很少用摇臂.我认为风格是与内容紧密相连,我们就是想要一种朴实的风格,让观众自己被人物感动,而不是通过手法迫使观众被感动.我个人也喜欢朴实一点的东西.问:在影像上有没有更多的考虑?王:为了完成深沉,凝重,悲壮,质朴的总体艺术风格,我要求摄影师找到屏幕造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把山清水秀的胶东山区转换为贫瘠苍凉的黄土高原,是为了有利于表现历史,时代背景与故事和人物的特殊关系.另外, 为了突出画面的凝重感和油画感,选择全剧在秋,冬两季节进行外景拍摄,以黄,黑,红三色为色彩基调,使全剧的影像基调与总体艺术风格相吻合.无论画面的构图,运动,光影,还是场面调度,都力求朴实而沉稳.照明设计追求自然光效,室内和夜景均要求模仿自然光的效果,对人物用光也力求真实自然,无需进行刻意地修饰.问:您认为和电影版相比,电视剧的特点在哪些方面?王:电影版的((苦菜花受拍摄时代的限制,实际上并没有全面展示原着内容.这次重拍电视剧,是在冯老的具体指导下,重新组织了剧本,让剧情围绕着小说中出现的八个女性形象展开,通过讲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故事,构成一组女性群像图,并借此反映革命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冯老也称赞说电视剧和小说原着的精神是一致的.问:那您认为超越的地方呢?王:创作初期,我们希望对原着和剧本至少在以下方面能有新的超越:一是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思想性,使人性,爱情,伦理,情操等层面的表现给观众以更多的收获; 二是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思维的快感和艺术的熏陶;三是确保作品的观赏性和收视率,使观众耳熟能详的旧题材,旧故事,旧人物,旧观念翻出新意来.作品出来以后,我认为这些都做到了. 问:你能不能对"红色经典"改编系列作品做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您自己的((苦菜花》.王:前两年翻拍得比较多,但是整体好的并不多.拍出来都觉得不如原来的好.我想这是由于创作者要顾及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作品跟原着符合的东西太少.苦菜花)), 我个人对它比较满意,因为很真实地还原了那个年代,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而且一直被贯穿下来了,比较完整. 【访后感]电影苦菜花诞生于倡导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极左年代,其影像具有一种表现主义的倾向,比如仰俯角度的极致运用,人物光影造型的强烈标示性,黑白摄影的强烈电视文化批评TVCUlturecriticism反差呈现的非此即彼的质感,等等.这种模式化,规范化的形成是由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干预决定的,有利于正, 反二元对立人物的塑造,折射出特定历史情境下集体无意识的审美需求.今天,面对"红色经典"改编,创作者掌握了话语权,无论在美学诉求上,还是在叙事策略,影像构成上都可以突破经典模式.电视剧((苦菜花》的创作者认识到沉稳,朴实,自然的影像更加符合"红色经典"题材的表达.这种追求生活真实感的风格是对"高,大,全"单一造型手法的反拨,便于表现出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靠拢.由此说明,"红色经典"改编大概有一条是不该违背的,即:真实还原的创作原则,其中包含着爱国主义价值观重塑的导向.至于表现风格,倒不一定非得写实,完全可做多向选择.四,《林海雪原》受访者:李文岐(电视剧((林海雪原》导演)采访者:梁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高志丹(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问:您选择((林海雪原》作为改编对象,初衷是什么?李:首先,((林海雪原的故事背景是关于黑土地的.作为东北人,一方面,从情感上来说我愿意拍自己家乡的戏;另外,处理自己所熟悉的题材,我认为自己更好把握;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上中学时第一次看((林海雪原》,这个故事对少年的我影响极大.问:在((林海雪原》产生的时期,由于时代原因,革命崇拜,英雄情节是这类影片的灵魂;而现在由于时代大众化的需求,把英雄平民化,人性化,您觉得这样会消解"红色经典"作品最重要的意义吗?李:以往对英雄的形象塑造流于表面化,过分"高,大,全".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从仰视英雄到平视英雄.每个人心目当中都有自己对英雄的一个定义,英雄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我认为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英雄形象才是真正鲜活可信的英雄形象.一个让人有亲切感的英雄难道就不能称为英雄吗?从改编的立场上讲,我就是要把自己对英雄的理解融入我的创作当中.英雄是一种情结,不管时代怎么改变,这种情结都不会改变,我认为我们所做的尝试,只会让英雄的形象更立体,更可信,而不是要消解或摧毁大众的英雄情结.问:有人认为"红色经典"只是特殊社会条件下的产Nol36e0NTE麓P鼗A建Cl麓麓蠡89物,因为色别而成为经典,其实并不能算上真正的经典.对这您又是怎么看的?李:我认为过分追究某个概念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至于经典,我认为《战争与和平》是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经典,经典无须被冠以任何颜色,经典就是多年之后当你回想起它时仍然会被感动.问:作品拍出来以后,您觉得和您最初的想法有什么出入?是否达到了让您满意的效果?李:总体说有很多的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在诠释杨子荣这个人物的同时,可能忽略了他的对立面人物, 比如座山雕等土匪的形象塑造,有些太单薄.另外,观众对于我作品的曲解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比如老北风的媳妇和杨子荣的情感诠释,我想表达的是他们之间的乡情以及超脱了的男女之情,而观众却理解为三角恋.最后就是制作公司对我作品的一些修改,也是让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比如对结尾的设置,原本我考虑的是另外一个版本.问:对一些原着里没有的新人物的设置您作何考虑?李:老北风,槐花,蝴蝶迷,这些人物的设置是从多方面考虑的.一个就是从推动故事情节上来考虑,比如老北风这个人物的存在,对于后来的智取威虎山的可信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女性形象的设置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剧作内容更丰富,色彩上更饱满.问:您认为您这个版本的林海雪原》创新在哪里?李:我认为最大的创新就是,我们"蹲"下来了.所谓"蹲"下来,指的就是创作者力求将英雄还原于生活,而这样贴近生活的尝试并非是对艺术的一种背离,相反,恰恰是更贴近艺术本身,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英雄也需要成长过程,成长空间,需要一个"呼吸"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是他周遭的生活.我们考虑生活化的元素更多。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英雄与反英雄形象塑造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英雄与反英雄形象塑造【正文】戏剧、影视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与反英雄形象塑造一直是吸引读者、观众的关键元素之一。
通过对英雄与反英雄形象的巧妙塑造,作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角色,丰富了故事情节和情感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视角探讨戏剧、影视和文学中英雄与反英雄形象的塑造。
英雄形象是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角色之一。
英雄一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面的行为准则,他们经历着特殊的历险和挑战,在困境中展现出勇敢、机智和智慧。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就是一个经典的英雄形象。
他在战胜邪恶势力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代表了正义和正能量。
然而,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反英雄形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英雄相比,反英雄通常具有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有时会展现出一些负面的品质。
他们可能是道德观念模糊的人物,也可能追求自身私利而不顾他人利益。
反英雄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既能引起观众的恶意,同时也能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就是一个反英雄形象,他在初次亮相时傲慢冷漠,但最终在主角伊丽莎白的改变下展现出了真正的善良。
除了英雄和反英雄形象外,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还存在一些比较模糊的角色,既有英雄的光辉,又有反英雄的负面特征。
这些角色被称为“复合型角色”,他们具备着多重特质和矛盾的行为方式。
这种塑造方式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更加真实。
比如,《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朱尔先生就是一个复合型角色,他既有英雄的勇敢和才智,同时也有反英雄的自私和狡诈。
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英雄与反英雄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创作者的巧妙设计和表现手法。
创作者通过对角色的言行举止、独白和人物关系的描绘,以及剧情发展上的设置,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英雄与反英雄形象。
通过选用不同的情节发展路径、人物关系的变化和语言的运用,创作者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角色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英雄与反英雄形象的塑造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还“英雄”以本色——当前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浅析
委不让他 多喝酒,他也毫不掩饰 自己的不悦 ,立刻勃然大 怒: “ 闹个 屁 l都 给 老 子 滚 !”于 是 所 有 战 士 还 没 来 得 及 屹 饭 就 被 从 婚 宴 上 赶 走 了 。帮 国军 清 除 了 叛 乱 之 后 ,就 势 夺 走 了其 部 下 的所 有 武 器 装 备 ,并 振 振 有 词 地 说 这 是 应 得 的跑腿费 、工钱 。农 民式的狡黠毕露无疑 。在会 意的笑声 中,观众才觉得这个英 雄是真实的 。再如 ,建 国后李云龙 和妻子 田雨搬到 了别墅式的小楼里 。坐在沙 发上的他极不 舒服 于沙发的松软 ,又 觉得脚上奇痒 ,于是他脱 下鞋袜抠 起 脚 来 ,在 田雨 沉 醉 于 列 维 坦 的 风景 画 时 ,他 又 说 : 后 来 那 几 幅 画 被 我 们 擦 了屁 股 ,连 擦 屁 股 都 嫌 硌 … … ”不 只是 田雨第 一次发 现 自 己倾 慕 的英雄 没有 教
带来的后果及麻烦 ,他连想都不去 想。在这里 ,我们看到 英雄 和常人一样拥有 的义 气与冲动 ,同时 也看 到 “ 英雄 ”
如常 人 的 复 仇 心 理 。 李云龙具备粗野 直率 、经常发脾气 、讲粗话 等这些普 通农 民身上具有 的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使在 自己的婚宴上 ,当赵 刚政
二、 “ 英雄”是 “ 英雄 "
然,艺术来源于我们 的生活 ,带有浓郁 的生活气息、生活 在 我 们 中 间 的英 雄 才 具 有 了更 为 观 众 所 接 近 、 认 同 的 心 灵
空间。
甚至下令把前来劝 阻的新二 团团长孔捷 和警卫员缴械并关 了起来 ,最后一 意孤 行地率领部 队血洗 黑云寨,亲手用大 刀砍掉 了二 当家 的脑 袋,痛快淋漓地报 了仇。而如此可能
影视文艺中的英雄人物
影视文艺中的英雄人物当文学创作自“85新潮”之后,从“新英雄主义”思潮传承的改革文学、反思文学退潮,反英雄的“新写实”思潮涌起,文学愈加边缘化。
而影视文艺及时充当了“讲述神话”的主角,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当代社会新型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价值的建构,显示出生产“主流化”与“共鸣”的超凡能力。
一面是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世俗化,另一面是影视艺术主导精神的脱俗化,这一“二项对立”的结构模式,彰显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龃龉与对峙,构成了世俗与理想、鄙陋与崇高、平庸与超越、沉沦与救赎、反英雄与英雄主义之间强劲的文化张力,让世纪之交的国人在迷惘失途之时翘首期冀未来。
难以“告别”的“革命英雄”或许正是历史这一巨大的开放性文本将历史回瞻的目光再次接续,在80年代“告别革命”的话语过后,革命英雄的幽灵在激情沉寂的大地上“春风吹又生”。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成为90年代以来“红色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时的影像序列中,有关革命历史表述与革命英雄形象塑造的重要影片,当推被誉为“主流电影”的《红色恋人》《国歌》《黄河绝恋》《我的1919》《英雄无语》等。
同时,电视剧也“杨柳翻新枝”掀起“红色经典”热潮,制作了电视连续剧《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兵张嘎》等。
在权威意识形态强调整合力量,形塑国家/民族主体身份的时候,这一革命历史叙述成为关于历史或现实的宏大叙事的一部分。
90年代以来有关革命历史的重述必定运用了新的表象与修辞,隐蔽着历史重新编码的意识形态和话语陈述。
从“十七年”的“三红”,到90年代的“恋曲”,在叙事策略上必然与时俱进。
儿女情与英雄气的结合使英雄与情色并行不悖,将英雄豪杰定义为刚柔兼济的人格典型;叙事视角由“全知叙事视角”向”多元叙事视角”转换,叙事修辞由国家/集体叙事向个人/情感叙事转换,“革命伦理”与“个人伦理”在“叙事伦理”的调停下得到了平衡。
革命英雄终于走下了的神坛,亲近了平民百姓,形成观众接受心理上的认同感。
红色经典的改编
浅谈红色经典改编中英雄人物形象影视界正出现了一股红色经典改编的的热潮。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首先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红色经典改编存在着很大的商业价值。
其次是,红色经典本身存在着特殊的价值,承载者我们历史的记忆。
再次,是为了满足是当下普遍的怀旧心理。
那么,今天我就简要谈谈当前红色经典改编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我们都知道,在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威严,健壮挺拔的,即使是女性也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
我们通常都会一下子就看出这些英雄超乎普通人的高尚品质。
但是这种英雄在现代看来却是脱离了普通大众的,感觉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
鉴于此,影视改编时,通常会将原本的“红色英雄”更加的“平凡化”。
赋予了他们更为真实的历史面貌。
或许剧中的英雄人物一出场就是穿着破烂或甚至带有一些痞子模样。
但是那的确是更为真实的回归。
然而,当前不少的人却认为,对英雄的“平凡化”是对英雄的彻底颠覆。
在这些人眼里,这不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认为英雄还是应该和大众保持一些距离。
而我想说的是,英雄也是人。
他从一出生开始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所以,我觉得不管他的出场时怎样的,他都是为了让英雄人物以更加真实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的审美感受。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英雄”有一些固定的英雄人物“成长模式”,总是要经历许多的政治斗争,群众的考验以及爱情的舍弃等等。
在原剧中总是压抑自我真实的情感,服从党组织,服从集体利益。
即使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毫不犹豫。
塑造的都是性格单一,线条扁平的人物。
当前影视改编时则进行了英雄人物的“人性化”。
比如说,在影视剧中,英雄的感情问题被拿到了荧幕前。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英雄的人性化不可缺少的一面。
“情”本来就是人一生中不可却少也不可缺少的东西。
试问有谁能逃脱过感情呢。
试想伟大的毛主席在革命的年代不也有几段爱情莫,生中也有挚爱。
如果编剧进行二度创造,在剧中深入挖掘英雄的感情,也尝不可。
毕竟它适合了当前的大众文化消费倾向。
浅谈红色经典影视剧及其传播
浅谈红色经典影视剧及其传播红色经典影视剧是指那些以革命斗争、英雄人物、典型事件为题材,通过明确的革命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塑造了一系列永不过时、深受人民喜爱的经典作品。
这类影视剧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传承了革命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观众,成为中国影视剧史上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红色经典影视剧及其传播进行浅谈。
红色经典影视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这些成为了红色经典影视剧创作的源泉。
比如《沙家浜》、《林则徐》、《红岩》等作品,都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革命斗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
红色经典影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价值观念上有着显著的特点。
在这类影视剧中,英雄人物往往是伟大的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将领、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的价值观念,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在塑造反面人物时,也往往描绘他们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他们的丑恶本性,为观众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红色经典影视剧在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这些影视剧可以迅速传递给观众,观众可以在家中就可以接触到这些影视剧,为他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这些影视剧还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比如网络平台、DVD、VCD等,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加深了这些经典影视剧的影响力。
这些影视剧在海外也受到了一定的欢迎,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国外,为全球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做出了贡献。
红色经典影视剧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部分影视剧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剪辑、变形、失真,导致观众无法全面地了解影视剧的内容和价值。
一些影视剧在海外传播时也会遇到诸多困难,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导致影视剧的传播受限。
红色经典影视剧作为中国影视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塑造观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影视剧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影视剧的保护、修复和推广,让更多的观众受益、了解、喜爱这些红色经典影视剧。
“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中人物形象的再塑造——以《红色娘子军》为例
“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中人物形象的再塑造——以《红色娘子军》为例作者:张瑜,彭在钦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6期张瑜,彭在钦(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以“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中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来的电影文本与改编后的电视剧文本的比较研究,厘清两个时代不同文本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审美诉求,以此探寻“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时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改编;形象塑造中图分类号:I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6-0142-03“红色经典”改编堪称近年电视荧屏的一大气象,《林海雪原》、《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一大批红色经典被改编为电视剧。
电视剧《红色娘子军》改编自1961年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
初登荧屏便在第二届“南方盛典:2005年度颁奖礼”上,以4.9%的收视率获得了“最受欢迎电视剧奖”。
获得受众这样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视剧在人物形象上的成功再塑造。
一个体与群像相对于同名电影,电视剧《红色娘子军》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个体的描写到“红色娘子军”一个群像的表现。
1961年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描绘了主人公吴琼花在党的指引下,从一个女奴逐渐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并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过程。
影片主要塑造了娘子军吴琼花这个形象以及党代表洪常青这个人物。
而对于娘子军其他人物的描绘则相对甚少。
相对于电影,改编后的电视剧《红色娘子军》,则在塑造吴琼花这个典型人物的同时,还描绘了洪常青、连长、红莲、黎妹、小光头、南洋女、大个子、海草等人物,让观众真切地看到了娘子军这一个群体形象。
这样从总体上丰满了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人物形象上的厚实感。
人物对白是电视剧承载信息的重要表现方式。
对于对白的积极作用,卢蓉认为,“对白的积极性和结构性对于场景是不可缺少的,而这种对白对情节的积极建构可以毫不费力地超越试听具象的局限,依靠语言内在的戏剧性张力推动故事和行动。
从电影到电视剧《党的女儿》人物形象评析
从电影到电视剧:《党的女儿》人物形象评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始,“红色经典”改编的电影再度被陆续搬上荧屏,如《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党的女儿》、《小兵张嘎》、《苦菜花》等,如此红色经典电视剧热潮既是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文艺形态,也是商业利益下对红色文化的再消费,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勾起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浓浓的怀旧情结。
如果说“红色经典”是诞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张扬的是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当下,“红色文化”不再是尘封在特定年代的历史记忆,而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被重视,被挖掘,被推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不仅仅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投射的产物,更成为文学、影视剧、动画、歌曲、旅游等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江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八一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红色政权、赣南游击队等红色资源数不胜数。
老电影《党的女儿》就是江西革命历史题材的代表作,虽然其原作小说《党费》讲述的是山东老根据地的故事,但是改编后的电影《党的女儿》注入了浓郁的江西本土地域色彩,编剧林杉也到瑞金老区走访收集素材,以红军长征北上、革命遭受严重挫败的时间段为背景,塑造了党的女儿玉梅的光辉形象。
茅盾曾评价道:“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
没有她的杰出的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电影版《党的女儿》在《北京日报》等十几家单位联合组织的“1958年观众最喜爱的国产影片”的评选中名列榜首,第二年在苏联放映时亦盛况空前。
英雄李玉梅形象深入人心。
此后,《党的女儿》也被改编为歌剧、京剧等艺术形式。
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由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手打造,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党的女儿》登陆荧屏。
本文以红色经典作品《党的女儿》的影视剧改编为实例,探讨“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中,人物形象塑造变化的得与失。
一、正面人物形象的成长史电影《党的女儿》剧情很简单,线索也比较单一,主要情节时间宽度很短,因此,要将其改编为30集的长篇电视剧,需要对原作人物和情节进行相应的增添改动,同名电视剧开头是白狗子围剿兵工厂,抓捕红军战士,意外抓了正在山上砍柴的李玉梅母女,而后李父被白狗子杀害,玉梅一心报仇,由此引出故事――李玉梅如何由一个有勇无谋,只知寻仇的农村妇女转变为有胆有识,信仰坚定的党的女儿,电视剧结尾是李玉梅壮烈牺牲,她的女儿小妞在秀英和二魁的带领下终于找到部队中的父亲王杰,也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浅谈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塑造
内容摘要:如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一直是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李向阳和李云龙这两个英雄人物的对比为切入口,兼顾同类题材其他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共同探讨了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塑造理念的嬗变以及笔者对此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抗战题材英雄人物塑造嬗变戴珂浅谈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塑造2006年30集抗战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央视热播,剧中那个智勇双全而有个性十足的英雄———李云龙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李云龙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但是他却没多少文化,更没多少涵养。
桀骜不驯的他让人不得不说,这个英雄有点“另类”。
多少年来,但凡提到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便习惯性地举出那些高大全的英雄,如李向阳、杨子荣,他们用兵如神,为人处世近乎完美。
我们不容置疑地认为英雄就是用来景仰和崇拜的。
但是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另类英雄”让人们耳目一新———原来有这样一种人,他的缺点不胜枚举,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的英雄气概。
这一类英雄人物形象引人深思。
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关于另类英雄的特点笔者姑且将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划分为完美英雄和另类英雄两大类。
这种划分虽然有些粗略,但是却能反映出观众观影过程中的直观印象。
1955年的电影《平原游击队》让李向阳这个人物家喻户晓,1974年对这一经典进行了翻拍①。
1960年的电影《林海雪原》也让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大放异彩。
还有1955年的电影《董存瑞》,1963年的电影《红日》,2001年的电影《平原枪声》让董存瑞、沈振新、马英等一系列英雄闪耀在观众心中。
“高大全”应当是对以李向阳为代表的这类完美英雄的精准概括。
相比完美英雄,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另类英雄可就陋习缠身了。
我们不妨把他们看作走下神坛的英雄。
其实第一个走下神坛的并非李云龙,而是2001年上映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
这个人物打破了银幕上公式化、概念化的英雄形象,成为了独特鲜活的“这一个”。
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
当代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摘要】当代红色影视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和英雄形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历史演变和美学要素的运用,以及其对观众心理构建的影响和社会文化的塑造作用。
结合审美标准,揭示了红色影视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价值。
最后展望了当代红色影视英雄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未来发展,呼吁弘扬红色精神,传承英雄光荣。
通过对红色影视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进行美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现代社会和观众的影响,帮助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当代红色影视、英雄人物、美学研究、历史演变、美学要素、心理构建、社会文化、塑造作用、审美标准、展望、红色精神、英雄光荣。
1. 引言1.1 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也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红色影视在表现手法和制作质量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这类影视作品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也为红色影视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和了解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形式。
当代红色影视的兴起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文化多样性的有益补充。
在当代社会中,红色影视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更是一种文化责任,它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和传递正能量,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革命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2 英雄人物形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英雄人物形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英雄的追求和崇拜始终是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英雄人物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具有无限的勇气、智慧和正义感,能够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和胜利。
通过英雄人物,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榜样和梦想,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英雄人物不仅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中的宝贵财富。
他们所展现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能够影响和引导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激励人们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塑造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54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除了为建立新国家而高兴外还为我们坚持多年的抗战胜利而感到激动,在这种乐观主义的情绪引导下,人们对艺术的表现也溢满了乐观精神。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创作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时,往往将明确的正与邪、善与恶表达出来,利用夸张的手法,展现战争时抗战英雄和敌军的区别,形成明显的二元对立面。
纵观这段时期的影视作品,大多敌我关系明朗,好坏鲜明。
重点在于宣扬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走向全球,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对人的认知更加全面了,才开始用另外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抗战和抗战英雄,认识到他们不是完美形象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会有各个方面的缺点。
因此,影视制作人开始意识到,只有贴近生活的英雄才最打动 人心。
一、抗战影片中英雄形象塑造的形成与转变抗战题材影片的制作对国人而言是精神文明的传播,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我国的影视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不同导演对抗战精神的领悟不同,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不同,所塑造的抗战英雄形象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希望以抗战影视中的英雄塑造来激发人民内心高尚的情感,进而提醒国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我国的第一部抗战影视作品叫《风云儿女》,是在1953年拍摄的,当时作品中的主要英雄人物是辛白华和梁质甫,其中的人物形象简单,主要体现他们身上的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
自那以后,更多优秀的抗战题材影片出现了,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更加多元,但是逃不脱完美的人设原理,没有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结合,人物形象并不饱满。
例如于1965年拍摄的抗战题材电影《地道战》里面的英雄人物高传宝,1956年拍摄的《铁道游击队》中的队长刘洪等,这些人物都正面地传达了抗战的伟大精神,但是其人物形象并不鲜活。
然而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意识到这一点问题后,影视制作时,努力将抗战英雄塑造的更加有血有肉,贴近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思路,将富有情感的英雄人物展现 出来。
浅析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价值取向
浅析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价值取向作者:刘艳豪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0期摘要:红色经典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道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的精神气质、崇高的思想内涵,但是近几年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存在着娱乐化、商业化、市场化以及历史虚无主义和过渡追求浪漫主义的问题,为此在以后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我们必须坚持真实性、时代性和艺术性原则,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价值取向一、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及其存在的问题红色经典诞生于20世纪,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色经典被改编成为影视剧出现在观众面前,红色经典热现象也显现出来。
比如《小兵张嘎》、《林海雪原》、《刘胡兰》、等,逐渐被人们熟知和喜爱。
但在改编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渡娱乐化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作为记录革命史实的红色经典也存在泛娱乐化的问题。
《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机智勇敢的侦查排长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但在电视剧进行拍摄时候,导演李文歧却说,革命英雄也是人。
所以在电视剧中杨子荣由机智勇敢的侦查排长变为了一介伙夫。
不仅如此,还加入了娱乐化的喜剧情节:杨子荣与战友闹了矛盾,往战友的饭里下巴豆。
这些情节的出现虽然提高了趣味性,但是却破坏了本来的英雄形象。
(二)商业化与市场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一些导演和影视公司,将原著中的主要思想与情感弃之不顾,对于平民人物的塑造也加入了传奇色彩,比如《小兵张嘎》中嘎子在奶奶被杀、老钟叔被抓的情况之下,还能缴获敌人的手枪,就算是被敌人抓起来也能够设法防火,死里逃生。
此种情况下的嘎子,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
破坏了红色经典的思想性和其精神内涵,扭曲了红色经典的思想文化,使得红色经典充满浓厚的“铜臭味”。
(三)历史虚无主义与浪漫主义众所周知,红色经典在原著中的故事大都是取材于现实世界的。
红色经典故事在影视作品中如何再现
红色经典故事在影视作品中如何再现红色经典故事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记忆,传递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观念。
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如何真实、生动、深刻地再现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要在影视作品中成功再现红色经典故事,首先要深入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红色经典故事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这些时期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影视创作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才能准确把握故事的时代背景。
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这些内涵是红色经典故事的灵魂所在。
真实的人物塑造是再现红色经典故事的关键。
红色经典故事中的人物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坚定的信仰。
在影视作品中,不能将这些人物简单地脸谱化或概念化,而要展现出他们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比如,英雄人物也会有恐惧、困惑和矛盾的时候,但正是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勇敢行动,才更加凸显出他们的伟大。
通过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情节,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连接。
在剧情编排方面,要尊重历史事实,同时注重故事的逻辑性和观赏性。
不能为了追求戏剧性而随意篡改历史,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合理的情节设置和冲突安排,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比如,可以在故事中加入一些小人物的视角和经历,以展现革命的广泛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
同时,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等,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场景和道具的还原也是至关重要的。
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和道具能够直观地展现历史的风貌。
为了再现红色经典故事中的时代氛围,需要精心打造符合历史背景的场景,包括建筑、街道、服装等。
道具的选择也要严格遵循历史,从枪支弹药到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力求真实。
这样的细节处理能够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增强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再现
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再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历史意识的觉醒与人们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形象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广泛的再现。
这些电视剧以其生动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九一八事变期间英勇抗日的英雄们的壮举,既展示了他们的无畏精神,也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本文将从几个经典电视剧中选取几位著名的抗日英雄形象进行探讨,并分析他们在电视剧中的再现情况。
首先,电视剧《大秧歌》中的潘汉年形象是九一八事变中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抗日英雄。
在该剧中,潘汉年饱含激情的表演以及刚毅坚定的形象让观众深受感动。
潘汉年忍辱负重,坚持抗日斗争,不畏强敌,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真正的抗日英雄该有的品质。
电视剧通过重现潘汉年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艰辛奋斗和牺牲精神,将观众带入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唤起了人们对那段战争岁月的记忆和思考。
其次,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形象也是九一八事变中的一个典型抗日英雄形象的再现。
纪晓岚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女性角色,她善于运用智慧化解危机,并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坚韧和智慧,也激发了人们对女性在历史中的独特贡献的认识。
通过再现纪晓岚在九一八事变中的种种举动,电视剧让观众对这位抗日英雄形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反思了当时女性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电视剧《雪豹》中的朱德形象也是九一八事变中抗日英雄形象的一次成功再现。
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战争的伟大领军人物,在九一八事变期间,他率领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
电视剧通过再现朱德在九一八事变中领导红军打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他的坚定信念和不畏强敌的勇气。
观众们通过这一形象的再现,进一步认识到了朱德这位伟大领袖的伟大历史贡献。
最后,电视剧《战长沙》中的谢晋元形象则是九一八事变抗日英雄形象的又一例子。
谢晋元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在九一八事变中与侵略者浴血奋斗,最终壮烈牺牲。
电视剧通过再现谢晋元的抗战经历和牺牲精神,向观众展示了普通人在那个困难的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什么英雄常被改编
为什么英雄常被改编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英雄的形象始终熠熠生辉。
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影视作品,英雄们的故事被不断传颂和演绎。
然而,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英雄常被改编。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首先,时代的变迁是导致英雄被改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需求。
例如,在古代,英雄可能更多地被描绘为武力高强、英勇无畏的战士,因为那个时代战争频繁,人们渴望有强大的保护者。
而在现代社会,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英雄的形象可能更侧重于智慧、勇气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英雄的形象与当代社会相契合,满足人们当下的精神需求,对其进行改编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再者,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也促使了英雄的改编。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英雄观念和审美标准。
当一种文化中的英雄故事传播到另一种文化中时,为了使其能够被新的受众理解和接受,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改编。
比如,中国的孙悟空形象在传入西方后,可能会在某些作品中被赋予更多西方文化元素,以适应西方观众的口味。
这种跨文化的改编不仅丰富了英雄的形象,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商业利益也是推动英雄改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都需要追求商业价值。
而改编经典的英雄故事往往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创作者们会对英雄的故事进行创新和改编,加入更多的刺激元素、情感冲突和视觉效果,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娱乐需求。
此外,观众的心理需求也是英雄被改编的原因之一。
人们对于熟悉的英雄故事往往有着一定的期待和想象。
通过改编,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惊喜,满足他们对于英雄的不同幻想和解读。
同时,观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对英雄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改编后的英雄故事可以更好地与观众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
从创作角度来看,改编英雄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经典的英雄故事往往具有一定的框架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不能在其中注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再谈“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英雄人物
作者: 韩婷婷[1]
作者机构: [1]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出版物刊名: 中州学刊
页码: 235-239页
主题词: 影视商业化;英雄情结;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影视商业美学
摘要:电影和电视剧的商业化运作是中国影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因此,中国影视的商业化环境和制作也处在一个过渡和完善的阶段。
于是,影视创作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浮躁、生硬和幼稚的现象,“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中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就是一个例证。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潮的掀起除却“红色”招牌、经济利益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那就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
一些不成功的“红色经典”改编在审美文化判断上出现失误,把商业化运作和英雄形象对立起来,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事实上,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英雄形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荣关系,“红色经典”的英雄神话带有一定的商业类型特征,完全有可能把“红色经典”中英雄人物的政治神话成功置换为商业神话。
从影视商业化的规律看,商业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从来不违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而是巧妙地包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中州学刊July,2008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 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4【文艺研究】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再谈“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英雄人物韩婷婷(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100024)摘 要:电影和电视剧的商业化运作是中国影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因此,中国影视的商业化环境和制作也处在一个过渡和完善的阶段。
于是,影视创作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浮躁、生硬和幼稚的现象,“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中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就是一个例证。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潮的掀起除却“红色”招牌、经济利益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那就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
一些不成功的“红色经典”改编在审美文化判断上出现失误,把商业化运作和英雄形象对立起来,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事实上,影视商业化与英雄情结、英雄形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荣关系,“红色经典”的英雄神话带有一定的商业类型特征,完全有可能把“红色经典”中英雄人物的政治神话成功置换为商业神话。
从影视商业化的规律看,商业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从来不违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而是巧妙地包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关键词:影视商业化;英雄情结;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影视商业美学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235—05 当今的中国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电影、电视剧都逐渐转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
学术界普遍地认为,中国电视剧的商业环境要优于电影的商业环境,电视剧的商业化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境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已经很好地把握了商业化的规律。
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包括电影的创作,都存在着对于影视商业美学的肤浅理解。
譬如“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初期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折射出了这一现状。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是近几年电视剧领域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潮流,它始自2002年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由于这部国外“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成功,所以,从2004年初开始,《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冰山上的来客》、《烈火金刚》、《红旗谱》、《苦菜花》、《红色娘子军》、《地道战》、《敌后武工队》、《沙家浜》、《小兵张嘎》、《51号兵站》、《铁道游击队》等一系列著名的中国本土的“红色经典”作品陆续被改编成长篇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掀起了“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热潮,直到今天还未停息。
但除了少数“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受到好评外,大部分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都平淡收场,电视剧《林海雪原》还遭禁播。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改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4月9日、5月25日分别下发《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与收稿日期:2008—04—29作者简介:韩婷婷,女,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532《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简称两个《通知》),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剧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杜撰亵渎,确保“红色经典”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
应运而生的各种相关评论,绝大多数与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两个《通知》持有一致的观点:“红色经典”可以改编,但是改编应当尊重原著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事实。
撇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不谈,已经有学者对此做出了详尽而有力的论述,例如《革命与商业的夹缝中的“红色经典”》、《剩余权力文化资本的争夺与红色民族国家神话的终结———消费时代红色经典改编的文化阐释》等。
单从影视商业化的角度来讲,“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文化、艺术、意识形态和观众等方面的得失颇有值得探究之处。
一“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潮的掀起除却“红色”招牌、经济利益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简单地说,就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
“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作为一种商业化制作,需要对这一审美文化市场做出准确判断。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发生剧烈的变化,当人们再回首“红色经典”电影的时候,它们已成为历史的一种标志性记忆。
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里,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连同意识形态的权力诉求都导致大众文化不由自主地缅怀那一段曾为信仰奋斗的激情岁月,并试图在今天重构,遂滥觞出一种怀旧和眷恋的文化潮流,波及音乐、电影、电视剧等领域,被学者被所关注与描述。
例如戴锦华曾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对权威、信念的不无深情的追忆,以及实用主义、商业大潮和消费主义即将全线获胜之前,对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不无戏谑、亦不无感伤的回首,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来自民间的对英雄与神话的呼唤,一个正在丧失神圣与禁忌的民族,对最后一个神圣与禁忌象征的依恋。
①“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兴起与这种怀旧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遗憾的是,“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伊始,某些作品所采取的策略恰恰与观众尤其是中老年目标观众的审美期待背道而驰。
这里面也有特定的文化支持。
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新时期之前过度政治化的文化体系逐步解体,与之相伴涌现了一股较为普泛的“去英雄化”的文化潮流。
比如世俗对于雷锋精神的怀疑,网络关于雷锋女友和恋情的种种言说,都是转型期大众文化的一种表层的逆反性冲动。
这是对于“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一种后现代性的解构,其中蕴含合理的文化诉求。
但是,这种解构仅针对过去“高度政治化”的英雄,摒弃“假、大、空”,并不是真的不需要英雄,抛弃英雄。
“红色经典”的英雄们是“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形象代言人,或者套用马克斯・韦伯的术语,他们是所谓的“卡里斯玛”(chris ma),象征着秩序、信仰和价值的中心。
虽然“前过度政治化文化体系”已经解体,英雄的政治神话已成为过去,但英雄的“神话”内核依然延续,感动着曾被红色激情点燃的中老年观众。
毕竟,英雄是人类一种古老的心理需求,是人类关于完美自身的最高显现,具有原型的意义。
所以,怀旧的文化心理在“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里,集中映射在英雄人物身上,凝聚成一种浓厚的英雄情结。
可惜,《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部分“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它们嗅到了这种“去英雄化”的潮流,却忽视了它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核,结果在浮躁俗杂的商业语境里采取了一种非常庸俗的方式来满足对于“前高度政治化文化体系”的逆反需求:即让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肆意谈情说爱,让简明的人物关系添加上私人情感的复杂纠葛。
当英雄沦为多角恋爱的小丑,与当代都市剧中平庸做作的人物毫无差别时,目标观众群对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文化需求就落空了,引起的只有反感和指责。
以电视剧《林海雪原》为例,40岁以上熟悉“红色经典”小说和电影的观众都不能接受“这一个”往别人饭里下巴豆的“伙夫”杨子荣,因为在这一代人心目中,杨子荣永远是智慧、英勇的英雄。
同样的,电视剧版《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过于漂亮,不符合抗战危急、民生困顿情势下江南小镇女老板娘的身份。
许晴的表演也偏妩媚轻浮,欠缺地下党员沉着冷静、机智敏捷、风火干练的特质,分量明显不足。
这些“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632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在审美文化判断上出现失误,把商业化运作和英雄形象对立起来,是影视商业化低水平运作的表现。
这样不但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反而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幸好,后来大多数的红色电视剧回馈了观众的英雄情结。
二时代的变迁和艺术的规则都要求“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必须“改”,改得必须合理,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如何把“红色经典”中英雄人物的“政治神话”置换为当代影视里的“商业神话”。
根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红色经典”电影在美学上具有商业类型片的特征。
丘静美指出: 1999—2005年间出版的史学专著、评论文章不少以类型研究的另种眼光检阅“十七年”电影。
胡克、孟犁野、郦苏元和李道新等弃置纯由意识形态或政治、大众文化向度楔入的旧有治学方法,重申戏剧和惊险样式的类型存在。
电影类型在论述中成了调解融合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论者更自觉地采纳类型概念、类型范式和观众接受学……类型研究与导演研究成为对“十七年”历史重新表述的方式之一。
②撇开历史的原因譬如单一封闭的文化语境,“红色经典”电影所采取的准类型化的艺术手段是铸造它们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类型研究指出,成功的类型片必须理解产销双方所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与文化情绪,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回应历史与文化背景。
”③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电影,比如《林海雪原》、《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等剿匪反特、游击队题材、地下斗争题材的影片,在场面调度、摄影、配乐、剪辑、叙事、人物、主题等方面都表现出程式化的美学特征:第一,“红色经典”电影树立了完美的红色英雄形象,符合新中国工农兵为主体的大众的审美标准,符合权利话语的意识形态诉求,符合人类关于“英雄”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红色英雄们具有如下特征:1.坚定的人生信仰。
这里表现为坚定的红色信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从未怀疑和动摇。
2.信仰形而上化。
也就是说,红色信仰及其行动成为英雄人物生活的主体或全部,几乎没有私情即爱情的抒写,即使有也是非常模糊的暗示;取而代之的,是战友之情、同志之情、军民之情、爱国之情、阶级之情、敌我仇恨之情等与革命紧密相关的人类情感得到放大抒写。
3.道德品质完美,智慧能力超群。
红色英雄人物仿佛“天人”,在道德伦理和工作能力上都无可挑剔,他们总能或者注定是胜利者,虽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在事业上成就了灿烂的红色果实。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等都是如此。
4.外貌形象出众,男子英俊高大,女子端庄美丽。
第二,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征,这不仅仅指性格上的特征,还包括视像上的特征。
“十七年”的创作方法非常讲究现实主义的典型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每一部“红色经典”电影的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光荣事业。
例如,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动人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烈场景、李向阳的智勇双全、吴琼花的深仇大恨、张嘎的嘎劲和天真烂漫的孩童气等,放在银幕上,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深深地烙刻在观众的心里。
而在每位英雄的光荣历程中,影片都设置了特别出彩的细节和场面,例如董存瑞炸碉堡的场面,杨子荣智斗坐山雕的场面,吴琼花的充满仇恨的大眼睛,等等,都成为该部影片的华表持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