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1).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 总科、对虾科(Family Penaeidae)、对虾属(Genus Penaeus)、白对虾亚属(Subgenus Litopenaeus
种群分布及活动
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 太平洋沿岸海域,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
南美白对虾体长(L)-体重(W)可采用中国对虾体长体重公式:W=0.012 L3计算
表 南美白对虾(A)和中国对虾(B)的体长和体重关系 种类 (cm) 1.2 2.7 4.0 5.1 6.0 6.7 8.0 9.0 10.0 11.0 12.1
A (g) 0.025 0.237 1.2 1.8 2.9 4.3 6.2 7.7 12.3 14.7 19.8 B (g) 0.020 0.236 0.768 1.59 2.6 3.6 6.1 8.7 12.0 16.0 20.7
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可在盐度2‰的淡水中生长,但口味略有下 降,所以,在收虾前1~2周,应逐渐提高盐度
仔虾PL4前对低盐环境比较敏感,之后耐低盐能力增强
pH值
7.5~8.5的弱碱性水中生活较好,低于7时生长受限制
适宜SD 30~40 cm
DO
6~8 mg/L时,南美白对虾生长较快;在粗养池塘中,DO 可在4 mg/L,但勿低于2 mg/L
连续充氧能增加产量,但也增加成本
氨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盐度的增加,南美白对虾对总氨的耐受力 增强,而对非离子氨的耐受力降低
表 南美白对虾对总氨、非离子氨(NH3-N)半致死浓度 (水温 23℃,pH 值 8.05 时,全长 22±2.4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繁殖
繁殖期较长,在主要分布区周年可见怀卵亲虾,但不 同分布区的繁殖期不同
多在产卵前二~十几 h的日落时交配 成熟卵巢为红色,呈簇状分布于头胸部 体长14 cm左右的对虾怀卵量10~15万粒 卵巢产空后再次成熟,两次产卵间隔2~3 d;连续产
3~4次卵要蜕皮一次 对虾科:受精卵近正淡橙黄色→散落浅海海底→发育
出塘规格 (尾/kg)
70 76 63 66 51 58 62 128 —
产量 kg/hm2 2600.7 3882.0 5509.7 3234.0 2678.0 7343.1 1759.5 391.5 2700.0
注:放养规格:体长 1.0 cm 左右的仔虾。
成活率(%)
80.8 73.2 73.8 78.3 — 95.7 50.9 52.7 90.0
5. 生活习性
水温
生存水温13~40℃,生长水温18~32℃;最适23~30℃;低于16℃时 停止摄食,长期低于13℃出现昏迷,低于7~9℃死亡
个体越小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弱
盐度
生存盐度0.5~60,适应盐度2~34,最适10~20,与中国对虾 (10~20)相似,而低于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20~25)
卵呈豆绿色,直径0.28 mm
水温28~31℃、盐度29时,12 h受精卵发育成Ⅰ期无节幼 体(Nauplius larva ),再经6次蜕皮(N1~ N6 )发育成 Ⅰ期蚤状幼体(Zoea larva),蚤状幼体蜕皮3次(Z1~ Z3 )变态为糠虾幼体(Mysis larva),再经3次蜕皮 (M1~ M3 )变为仔虾(共历时12 d) (Postlarvae,PL)
新鲜的精荚在海水中粘性较强,交配中很容易粘贴到 雌体身上;养殖条件下自然交配的机率较低,其原因 尚待研究
亲虾多在21∶00~3∶00时产卵,1~2 min即可产空; 雄虾精荚可反复形成,精荚排出到新精荚成熟一般需 要20 d;摘除雄虾单侧眼柄可加速精荚发育
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Mysis larva)或叶状 幼体→后期幼体或十足幼体(即仔虾)
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
南美白对虾(Penaeus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1931)又名万氏对虾、凡纳对虾或白脚对虾,英文名称 为Whiteleg shrimp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语名)或 Pacific white shrimp (美国用名),或泛称白虾(white shrimp),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 (中国对虾,斑节对虾)
肉质鲜美,头胸甲较小,含肉率高,加工出肉率可高 达67%,体内具虾肽(Penacidins),故抗病力强, 生长快,相互残杀性小,离水存活时间长
2. 食性
杂食性,偏动物性,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 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 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可食池中的有机碎屑,对饲 料的固化率要求较高
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 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 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 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 度达30~70 m,栖息海域的常年水温维持在20℃以上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外形酷似中国对虾,正常虾体浅青灰色,甲壳薄而透
明,身体不具颜色斑纹,但密布细小斑点,尤其2~5 cm的幼虾更为明显 额角短,第一~三对步足的上肢十分 发达,第四~五对步足无上肢 最大体长可达23 cm 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 头胸甲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 额角的齿式,上缘8~9齿,下缘1~2齿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 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
营养需求方面,饲料蛋白质要求相对较低(28~32%)
3. 生长
生长速度取决于蜕皮频率和增长率:水温28℃时,仔虾、 1~5 g幼虾、15 g以上幼虾蜕皮的间隔时间分别为30~40 h、4~6 d和2周
表 南美白对虾在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下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养殖方式 饲养条件
海水 池塘 精养
海水水泥池
淡水 池塘 精养
0.53~0.67 hm2 低盐水 s=5 滩涂,10 hm2 海南,0.4 hm2 广东,s=1 福建,稻田 山东,s=5
饲养天数
62 60 84 82 90~120 82 94 69 90
放养密度 (万/hm2)
22.5 40.5 42.6 27.0 30.0 44.1 21.5 9.4 15.0~22.5
种群分布及活动
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 太平洋沿岸海域,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
南美白对虾体长(L)-体重(W)可采用中国对虾体长体重公式:W=0.012 L3计算
表 南美白对虾(A)和中国对虾(B)的体长和体重关系 种类 (cm) 1.2 2.7 4.0 5.1 6.0 6.7 8.0 9.0 10.0 11.0 12.1
A (g) 0.025 0.237 1.2 1.8 2.9 4.3 6.2 7.7 12.3 14.7 19.8 B (g) 0.020 0.236 0.768 1.59 2.6 3.6 6.1 8.7 12.0 16.0 20.7
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可在盐度2‰的淡水中生长,但口味略有下 降,所以,在收虾前1~2周,应逐渐提高盐度
仔虾PL4前对低盐环境比较敏感,之后耐低盐能力增强
pH值
7.5~8.5的弱碱性水中生活较好,低于7时生长受限制
适宜SD 30~40 cm
DO
6~8 mg/L时,南美白对虾生长较快;在粗养池塘中,DO 可在4 mg/L,但勿低于2 mg/L
连续充氧能增加产量,但也增加成本
氨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盐度的增加,南美白对虾对总氨的耐受力 增强,而对非离子氨的耐受力降低
表 南美白对虾对总氨、非离子氨(NH3-N)半致死浓度 (水温 23℃,pH 值 8.05 时,全长 22±2.4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繁殖
繁殖期较长,在主要分布区周年可见怀卵亲虾,但不 同分布区的繁殖期不同
多在产卵前二~十几 h的日落时交配 成熟卵巢为红色,呈簇状分布于头胸部 体长14 cm左右的对虾怀卵量10~15万粒 卵巢产空后再次成熟,两次产卵间隔2~3 d;连续产
3~4次卵要蜕皮一次 对虾科:受精卵近正淡橙黄色→散落浅海海底→发育
出塘规格 (尾/kg)
70 76 63 66 51 58 62 128 —
产量 kg/hm2 2600.7 3882.0 5509.7 3234.0 2678.0 7343.1 1759.5 391.5 2700.0
注:放养规格:体长 1.0 cm 左右的仔虾。
成活率(%)
80.8 73.2 73.8 78.3 — 95.7 50.9 52.7 90.0
5. 生活习性
水温
生存水温13~40℃,生长水温18~32℃;最适23~30℃;低于16℃时 停止摄食,长期低于13℃出现昏迷,低于7~9℃死亡
个体越小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弱
盐度
生存盐度0.5~60,适应盐度2~34,最适10~20,与中国对虾 (10~20)相似,而低于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20~25)
卵呈豆绿色,直径0.28 mm
水温28~31℃、盐度29时,12 h受精卵发育成Ⅰ期无节幼 体(Nauplius larva ),再经6次蜕皮(N1~ N6 )发育成 Ⅰ期蚤状幼体(Zoea larva),蚤状幼体蜕皮3次(Z1~ Z3 )变态为糠虾幼体(Mysis larva),再经3次蜕皮 (M1~ M3 )变为仔虾(共历时12 d) (Postlarvae,PL)
新鲜的精荚在海水中粘性较强,交配中很容易粘贴到 雌体身上;养殖条件下自然交配的机率较低,其原因 尚待研究
亲虾多在21∶00~3∶00时产卵,1~2 min即可产空; 雄虾精荚可反复形成,精荚排出到新精荚成熟一般需 要20 d;摘除雄虾单侧眼柄可加速精荚发育
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Mysis larva)或叶状 幼体→后期幼体或十足幼体(即仔虾)
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
南美白对虾(Penaeus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1931)又名万氏对虾、凡纳对虾或白脚对虾,英文名称 为Whiteleg shrimp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语名)或 Pacific white shrimp (美国用名),或泛称白虾(white shrimp),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 (中国对虾,斑节对虾)
肉质鲜美,头胸甲较小,含肉率高,加工出肉率可高 达67%,体内具虾肽(Penacidins),故抗病力强, 生长快,相互残杀性小,离水存活时间长
2. 食性
杂食性,偏动物性,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 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 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可食池中的有机碎屑,对饲 料的固化率要求较高
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 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 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 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 度达30~70 m,栖息海域的常年水温维持在20℃以上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外形酷似中国对虾,正常虾体浅青灰色,甲壳薄而透
明,身体不具颜色斑纹,但密布细小斑点,尤其2~5 cm的幼虾更为明显 额角短,第一~三对步足的上肢十分 发达,第四~五对步足无上肢 最大体长可达23 cm 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 头胸甲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 额角的齿式,上缘8~9齿,下缘1~2齿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 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
营养需求方面,饲料蛋白质要求相对较低(28~32%)
3. 生长
生长速度取决于蜕皮频率和增长率:水温28℃时,仔虾、 1~5 g幼虾、15 g以上幼虾蜕皮的间隔时间分别为30~40 h、4~6 d和2周
表 南美白对虾在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下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养殖方式 饲养条件
海水 池塘 精养
海水水泥池
淡水 池塘 精养
0.53~0.67 hm2 低盐水 s=5 滩涂,10 hm2 海南,0.4 hm2 广东,s=1 福建,稻田 山东,s=5
饲养天数
62 60 84 82 90~120 82 94 69 90
放养密度 (万/hm2)
22.5 40.5 42.6 27.0 30.0 44.1 21.5 9.4 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