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4a4c3f0e14791711cc791773.png)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有线电视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线电视如何发展,先期建成的有线电视网络如何升级与改造,是这两年全国有线电视业同仁最为关心的。
为此,本文针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与完善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造要求目标实施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有线电视网络。
为了我国的有线电视事业能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需要对传统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1.网络改造的要求1.1网络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时,应将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放在首位。
这是因为双向有线电视网络不是单一的、广播形式的网络,而是一个交互式的综合信息网络,其可靠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网络运营的成败。
在进行双向网络改造时,首先必须遵循高可靠性、高稳定的原则。
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网络设备、部件的稳定性要有显著的提高。
(2)设备内关键部件应有冗余备份,因为部件的冗余备份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3)必须建立高效的网管系统。
真正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有效监控,充分满足网络可靠性要求。
(4)网络设备的安全性(接地、防雷、抗浪涌)与系统安全性(主机、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也是可靠性改造中的重要内容。
(5)网络建设和施工要做到低故障、易维护、易管理。
1.2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的设计要适应技术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明确网络改造的目标。
应和其他网络有很好的互联互通性。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要有能力和将来的技术融合,网络系统中要能随时加入新的设备,有关软件能够顺利升级。
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是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方向。
因此,网络改造必须做到既满足近期需要,又能满足未来数字电视对于网络的技术要求。
所以在网络改造中,我们应合理规划光网络、分配电缆网络,使网络能保证数字电视的发展。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b79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e.png)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广电有线网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推动广电有线网络的升级和整改,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提升广电有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2. 提升广电有线网络对高清电视、互联网电视、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支持能力;3. 提升广电有线网络的管理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三、重点任务1. 网络升级:对广电有线网络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提升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带宽,并增加网络的鲁棒性,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资源整合:优化广电有线网络资源的配置,整合传输节点和配套设备,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与内容提供方和终端设备方的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3. 节目传送优化:优化广电有线网络的传送方案,提高节目传送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节目加密和授权管理,保护版权商的权益。
4. 互联网电视支持:在广电有线网络中加强对互联网电视的支持能力,提供更多的互联网电视应用和服务。
同时,加强对多屏互动和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的支持,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满意度。
5. 视频直播支持:加强对视频直播的支持能力,提供更多的视频直播频道和服务。
建立高品质的视频直播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直播内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6. 网络安全保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同时,加强对网络攻击和非法内容的监测和防范,维护广电有线网络的良好秩序。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整改计划: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
确定时间表、任务清单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2. 技术升级:对广电有线网络进行技术升级,包括硬件设备的升级、软件系统的优化等。
引入新的技术和标准,提升网络的性能和功能。
3. 资源整合:对广电有线网络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试析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改造
![试析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506161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e.png)
试析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改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改造已经成为了当前电视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网络的升级与硬件改造将会有助于提升有线电视的质量和效率,为观众呈现更加高清晰、稳定的电视享受。
首先,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的升级意味着有线电视将从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这将会大大提升信号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将会采用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和数据传输方式,使得传输速度更快,清晰度更高。
同时数字化网络还将支持视频点播、互动电视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电视资源。
其次,硬件设备的更换也是数字化网络升级的重要步骤。
将老旧设备更换为先进的设备,能够提高设备性能和功能,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一些最新的硬件设备能够支持高清晰度的视频播放,同时还具备更高的运算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这对于开展电视直播和点播服务非常重要。
最后,数字化网络和硬件设备的改造还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法。
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可以帮助有线电视提高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强与其他新媒体的竞争。
另外,使用新硬件设备还可以帮助有线电视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电视体验。
总之,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改造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数字化网络的升级和硬件设备的更换,有线电视将能
够面对当前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提升其竞争力,并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观赏体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b985b1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公布日期】2019.09.26
•【文号】广电发〔2019〕82号
•【施行日期】2019.09.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广播影视
正文
总局关于印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的通
知
广电发〔2019〕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总局国网公司、无线局、监管中心、卫星直播中心、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为加快推进和积极引导全国各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升级改造,总局组织编制了《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升级改造的规划和实施。
附件:《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19年9月26日。
2023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
![2023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7b2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6.png)
2023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广电有线网络是我国最大的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广泛服务于广大用户。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广电有线网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提升广电有线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需要进行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针对2023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技术升级、内容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等方面。
一、技术升级1.1 网络架构升级广电有线网络应引入更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升网络的带宽和传输速度。
采用光纤覆盖更广的区域,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和质量。
1.2 改善传输质量提升信号传输质量,减少信号干扰和传输损耗,确保用户获得更清晰稳定的画面和声音。
1.3 推广IP协议广电有线网络应向IP网络迁移,推广使用互联网协议(IP)进行传输和通信。
这样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如点播、互动等。
1.4 引入高清、超高清技术广电有线网络应引入高清(HD)和超高清(UHD)技术,提供更高质量的影音内容,满足用户对高清影音的需求。
二、内容优化2.1 融合传统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内容广电有线网络应加大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力度,引入更多优质的互联网内容,如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以丰富用户的观看选择。
2.2 加强原创内容制作广电有线网络应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原创节目的品质和数量。
通过原创内容的创新和差异化,提升用户对广电有线网络的认可度和粘性。
2.3 引入互动内容广电有线网络应引入互动内容,如游戏、社交等,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与用户之间建立更密切的互动关系,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三、用户体验提升3.1 提供个性化服务广电有线网络应根据用户的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通过用户喜好的记录和分析,推荐更符合用户口味的内容,提高用户的观看满意度。
3.2 完善用户界面广电有线网络应优化用户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简化操作流程,提供简洁直观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并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走好新型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路
![走好新型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路](https://img.taocdn.com/s3/m/d02377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8.png)
信运营商水平,有线网络光纤化升级迫在眉睫。在网络光 得到有效保障,广电和其它业务平台之间才能完成无缝连
为平台业务技术迭代等原因被迫更换或升级,大家深陷财 目标,提出了网络新建、网络改造、网络优化的三种方案,
务陷阱难以脱身。从技术角度讲,机顶盒和电视机、手机 明确了应选用 PON/FTTH 作为接入网的最终方式,网络新
等终端均属于用户侧设备,所完成的功能都是从信道获取 建和网络改造坚决实施光纤入户,对于已有同轴双向网络
电视基础网络的升级改造已经成为关乎广电网络运营商生 网络的生存根基就是“专用通道”和“广播特性”,采用
存发展、赢得未来的重大课题。随着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全 FTTH 双纤入户方式可以确保一根独立光纤通道承载广播
论 面成熟,“光进铜退”已经成为基础网络升级改造的基本
共识和理念。纵观国际国内,网络运营商都把基础网络光 纤化升级作为业务发展的先行条件。全球网络光纤化升级 从 2010 年至 2015 年陆续开始加速,发达国家如韩国和日 本分别于 2007 年、2003 年启动光纤到户(FTTH)商用, 光纤到户渗透率在 2019 年分别达到 76.8% 和 76.7%。我国 电信、联通、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于 2007 年启动 FTTH 商 用,2019 年光纤接入(FTTH/O)用户已达 4.17 亿户,占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 92.9%。反观有线电视网 络,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标准不统一,出现了网络 形态繁多、网络性能低下、业务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目前, 全国 2.07 亿有线电视用户中,光纤到户数只有 3500 万左右, 占比远低于 65% 的全球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国内三大电
阜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方案
![阜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18b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c.png)
阜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方案一、阜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必要性:阜新有线电视原有的有线电视网大多是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建设的。
当时的建网目标只是用于传送模拟电视信号。
并于2000至2002年进行了一次全网络的光缆改造,建立了以六个分前端为基础的可以支持A、B两个平台业务的环型网络系统。
该网络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A平台为单向广播式的传输方式,开展业务比较单一,只开展模拟电视及基于广播式的业务,所以网络收入主要来自有线电视的传统业务。
部分光点位置设计不合理,频带宽度全网不完全统一,局部还有550MHz的网络系统不能开展大量统一的综合业务。
现有的简单的环型网络结构也已经不适合开展全新的双向数据业务,所以必须进行新的环型网络改造。
原有的分配网络是以同轴电缆网为主的,经过近十年的使用,原有的器件老化,电视信号质量下降,收费困难,维护量增加,相对投入产出比下降。
B平台是网络拓扑结构为树型的10M/100M自适应的共享式以太网络,只开展宽带上网业务。
由于原有共享式以太网络自身的特点,造成在传输实时业务时,对于迟延、时延抖动带宽等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网络利用率较低。
并且原有网络管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开放性和安全性差,无法满足一些对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集团用户(如政府机构、银行、证券、电视支付等)的服务质量要求。
基于现在有线网络A、B平台的上述特点,结合广电总局2009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来看。
加快有线数字电视双向互动性改造应该作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到2010年年底,全国大中城市城区有线网络的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11年年底,大中城市城区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其他城市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12年年底,全国城市有线网络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力争达到80%以上。
所以只有进行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才可以满足广播电视数字化、信息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总局文件-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
![总局文件-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4fe87c5577232f60ddcca183.png)
附件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二〇〇七年十二月目录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 (1)1.1 有线电视网络现状 (1)1.2 国家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1.3 双向化改造是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二、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任务目标 (3)2.1 指导思想 (3)2.2 实施原则 (3)2.3 任务目标 (3)三、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应用技术 (4)3.1 有线电视网络基本结构 (4)3.2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 (5)四、网络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7)五、引用标准与参考文件 (7)六、缩略语 (8)附录A 无源光网络技术 (1)附录B 用户接入改造技术 (7)B.1 HFC网络用户接入技术 (7)B.2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 (12)B.3其他用户接入技术 (19)B.4 部分用户接入技术对比 (28)附录C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32)C.1 基本质量要求 (32)C.2 前端和分前端(不含信号源)质量要求 (33)C.3 传输网络质量要求 (33)C.4 用户终端质量要求 (41)C.5 技术指标要求 (42)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1.1 有线电视网络现状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
2006年底,全国拥有1.39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其中农村用户约为4600多万户),近 3300个有线电视前端;国家级光缆线路4万公里,省级及地市光缆线路超过10万公里,地市、县分配网近300万公里;百余家有线网络公司开始播出有线数字电视,截止到2007年第一季度,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1500万户,多个城市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用户提供多种广播式业务,部分网络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率先实现了宽带数据接入、视频点播等双向功能业务。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2篇)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f343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9.png)
2024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____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广电有线网络是我国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广电有线网络正在进行全面整改。
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对网络建设、内容管理和服务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____年是广电有线网络整改的重要一年,各地广电有线网络将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案进行全面改革,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和服务升级。
二、整改目标1. 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在____年底前,全面完成广电有线网络的升级改造,实现所有用户的数字化接入,提升网络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
2. 提高内容传输质量:加强内容管理,优化频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传输质量和观看体验。
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超高清视频的广播传输和点播服务。
3. 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频道包和节目推荐。
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展互动直播和社交媒体营销,提升用户参与度。
4. 增强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益,降低用户成本。
加强与其他网络媒体的合作与竞争,实现优势互补。
三、整改方案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广电有线网络的覆盖能力和传输能力,提升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
推广光纤到户和DOCSIS 3.1等技术,实现全面数字化接入。
(2)改造和升级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提供更多的高清频道和超高清频道。
升级目前的模拟频道和标清频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
(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建立网络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2. 内容管理与服务提升(1)建立内容审核制度,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监管。
加强对低俗、暴力、违法和不良广告等内容的过滤和审查,确保节目的健康向上。
(2)改进广电有线网络的节目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观看习惯,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节目。
开展大数据分析,进行用户画像和兴趣标签的挖掘。
(3)推出全新的互动节目和互动直播服务,提供用户参与和讨论的平台,增加用户粘性和互动性。
桐柏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分析与探讨
![桐柏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分析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89ada1f0b4e767f5acfcee4.png)
科技7钉捌刎晒觌桐柏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分析与探讨石红欣李凡阁梁刚(桐柏县广电中心,河南桐柏474750),g’‘脯耍]柏l柏县有线电视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干路放大嚣以下的部分带宽已不能满足用户收看高清电视的需要,为有效解决用户收看高清电视、实现激字化平移、解决收费难等问题,桐柏县决定对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络进行升级改i屯j,日期]传输带宽;同轴电缆;干路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数字电视;网络结构;升级改造1桐柏县有线电视系统的现状我县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0年,经过十多年的网络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入网用户数达到6000余户。
2002年对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及主干传输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同轴电缆网改造成H FC网络,实现了光缆传输,设置了133年光工作站,主干网的传输带宽已达750M H zo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升级时网络改造仅仅到干路放大器(而且干路放大器也只换了—部分,大部分的放大器还停留在550M H z的能力上),干路放大器以下的用户分配网络基本上没有进行改造,还绍菊在网络初期采用的V频段系统——-230M H z带宽的水平。
2分配网络改造的必要性我县有线电视系统包括前端设备、主干传输光缆、光工作站、千路放大器及用户分配网络。
而用户分配网络自建网至今,已运行十多年,从未改造过。
虽然已完成了前端和主干网的升级,如果不对用户分配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就会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用户分配系统输出口的各项指标也将明显低于国标,那么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县有线电视系统的完善势在必行。
随着网络不断扩展,用户分配网的同轴电缆逐步老化,部分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已威古董,但还在小马拉大车地坚持运行,故障报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年来我们的广大维护人员只能靠缝缝补补过日子,而且也仅能满足用户的最低收视要求,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缴纳收视费的积极性,而目严重制约了我县有线电视的发展和损伤了用户对企业的信誉度。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https://img.taocdn.com/s3/m/bc5df7d7a32d7375a5178058.png)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新模式可寻址双向可分段宽带接入网◎戴卫平广东~l'-J有线广电网络中心1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目前面临的问题为了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尽快实现整体转换.很多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抓紧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如何根据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地建设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网络建设模式:单向还是双向.环型还是星树型,系统带宽采用750MHz还是860MHz,每个光节点覆盖多少用户,每个光节点采用几芯光纤等等.(2)采用何种宽带接入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局域网接入(LAN),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或CableModem+LAN.(3)分配网采用何种接入方式:如何解决网络回传漏斗噪声和汇聚均衡噪声,采用高通滤波器.还是可寻址可分段集线器(注:可寻址是指前端机房计算机可以通过寻址方式管理集线器的每一个端口,可分段是指前端机房计算机可以对集线器的上下行通道分段控制管理,集线器指集中式的分支分配器).(4)分配接入网集线器位置设计和入户电缆选型.(5)建设可寻址可分段双向宽带网络资金如何解决.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所面Ila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是上述五个方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具体个案进行分析.2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建设方案2.1网络建设模式2.1.1单向还是双向自从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战略政策后,在过去的七八年里,Internet技术迅猛发展,2O世纪9O年代后期,"流媒体技术诞生,通过Internet可以双向传送图像,声音.这一切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将不能够只满足于单向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建设双向网,通过Internet接入,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视频点播,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会议电视,网上证券等一系列多功能业务,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双向宽带网.2.1.2光纤干线网采用"星树型"还是"环型"早期的有线电视HFC网络.只有一个前端机房.信号的接收,处理,调制,混合,光发射输出,全部在这里进行.全市所有光节点的光缆都呈星树型状态由这里引出.这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其一是干线全部由一个点引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万一发生光纤中断,将导致大面积地区信号中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二是光纤传输距离长,大大增加了光纤材料和光发射机使用数量,导致网络建设投资增加:其三是上行信号不论远近全部回传到中心前端机房,不利于开展双向宽带数据业务.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一个中等城市的有线电视光纤干线网,宜设立一个中心前端,若干个分前端,用光纤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环或者两个环,这就是环型结构光纤干线网"(简称为环网).在设计时为环网配置网络冗余设备,网络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当某个方向光纤中断,系统可以自动转换使用另一方向的光纤线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环网减少了中心前端机房输出光纤的数量,缩短了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之间的光纤距离,降低了光链路所需要的光发射功率,降低了建网投资成本.分前端机房的建立大大减少了数据设备的覆盖范围.为开展双向数据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1.5系统带宽采用750MHz还是860MHz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器件成本不断下降,现在建设网络谁都不会再建550MHz以下的系统了.那么系统带宽究竟是采用750MHz还是采用860MHz,这需要根据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江门市区有线电视网,覆盖用户12万多户,2001年初只有21个光节点,但是有1300多个750MHz双向放大器.当时设计市区设立300个光节点,采用可寻址集线器方式进行网络改造.由于集线器本身具有放大Radio&TVBroadcastEngineeringMAR.2005功能,整个网络改造完后大约需要1400个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带宽当然采用750MHz.对于待建的网络,如果建设单位资金比较紧张,最好还是采用750MHz,因为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在近几年里开展数字电视,互联网接入,视频点播,IP电话等双向多功能业务,750MHz已经能满足要求,毕竟要考虑性能价格比.如果建了860MHz,而一时半会还用不上这就有点浪费.当然,如果建设单位资金雄厚,市场潜力巨大,还是应该采用860MHz,因为毕竞多了11OMHz的带宽.2.1.4每个光节点覆盖多少用户在几年以前,讨论有线电视网络光节点覆盖户数时,一般都是以每个光节点覆盖2000户或1000户作为设计依据.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纤成本和光设备的费用大幅度降低,技术人员制定设计方案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每个光节点覆盖500户甚至250户.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考虑光节点覆盖区域住宅楼群的高度和分布密度,另外要兼顾光系统回传设备费用还比较高的情况,我们认为在目前条件下, 以每个光节点覆盖500户左右为宜.2.1.5每个光节点按照几芯光纤设计有线电视HFC网络,按照每个光节点500户为范围设置光节点,每个节点最好设计为4芯光纤.其中1芯用来传送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和CM下行信号,1芯用来传送CabIe Modem上行信号和其它信号,另外2芯用来给集团单位用户提供电路租用,互联网接入,局域网联网,IP电话等多种数据业务.以江门市为例,市区建设了300多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预留2芯光纤,若采用单纤收发技术,即可为600多个集团单位实现光纤联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宽带网络平台,为全面开展数据服务,加速信息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2采用何种宽带接入技术有线电视网进行宽带接入的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按传输方式可归纳为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两大类.但目前无线接入由于技术和成本上的原因,短期内不可能大面积普及.对于有线接入,现在比较成熟的有电信网ADSL,计算机局域网LAN,广电网CableModem或CableModem+LAN四种接入方式.对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来说,ADSL或以太网接入需要在原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加入另外一张电信网或数据网.其网络建设投入成本之高,是不难想象的,并且网络运行维护成本更加巨大.ADSL接入对于电信来说,表面上仅在电信网上的用户购买ADSLModem即可,实际上其端局之间的设备投入较高,网络运行和维护人员虽可采用原电信网人员,不再额外增加网络运行,维护费用,但追加成本较高.计算机以太网接入技术成熟,但只适用于类似单位办公性质的局域网,而对于公众有视频强大需求的多用户接入的公众网,则不太适合.广电网CableModem接入只需将原来有线电视网单向传输改造为双向传输,且原网络已经过数年运行,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改造的时候.HFC建网投资低,运行,维护投入更低.由于HFC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频率资源极其丰富,入户率高,再加上有线电视网络传输采用频分制,不同功能的业务可以分频率传输,对广大用户的各种视频业务和交互式业务的需求迎刃而解.所以,近些年来HFC 接入技术发展很快,在美国已经成为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在我国也得到迅猛发展.关于宽带接入网不同接入方式的费用测算,根据江门有线网络的建设经验,目前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 接入的工程成本平均每户约为850元,其中网络建设双向接入增加部分户均1O0元,CMTS15万元/台可服务600用户, 户均250元,CableModem户均500元.在管理成本方面,LAN 接入比CableModem接入要高很多,因为对有线电视运营商而言,前者要管理两张网,而后者CableModem业务与电视业务是同网同缆传输.只要管理一张网.有的地方采用LAN 接入方式开展了宽带接入业务,但是其运营成本非常高.因雷击损坏器材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几年下来,运营收入尚不能维持运营支出.采用CM接入方式,在性能价格,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采用LAN接入方式,线路铺设,设备投入等都必须一次到位,当接入率不高时,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由于是使用五类线接入,给今后开展IP电话等多功能业务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而采用CM接入方式.CMTS 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根据接入率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投资成本.由于CableModem是直接安装在用户家里,十分有利于开展IP电话,视频点播等多功能业务.那么.为了节省投资,是否可以采用cM+LAN接入方式呢7这种方式在CM后面接一个16口的交换机.从而可以减低CM的投入成本.几年以前,当CM的价格为3300元一台的时候.江门有线网采用这种方式试用了一段时间,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由于需要增加交换机,交流电源室外保护设施等,导致开通一户的费用增加.当接入率不高,在几百上千户的时候,采用同一个CM接入的第二个用户寥寥无几,本想降低成本,结果却大大增/JD7投资.所以,该方案试行不久我们就急刹车了.关于CableModem系统投入方面,CableModem头端管2005年第3期广播与电视技术理系统从几年前的近百万一台下降到十几,二十万一台. CableModem也由3000多元一台下降到400多元一台.国际互联网出口费用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1.2万元64K降到了现在的8万元50M.这一切给CableModem接入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综上所述.对有线电视网络而言.CableModem是截至目前最成功,最成熟的一种宽带数据接入技术.这是因为它适合大多数广电网络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2.3分配网采用何种接入方式双向HFC网络由于有了上行通道.成千上万的用户从原来仅是网络的终端变成了网络上行通道的前端,这样在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形成了两大类哚声.一类是源自干用户端,电缆和无源传输设备引入的干扰.以及光纤和有源设备自身产生的噪声在前端或分前端汇集形成的噪声,通常被称为漏斗噪声:另一类是由于网络上行回传通道的不同路由回传电平的严重不一致.某一路的噪声干扰其它路由有用信号而形成的噪声,通常被称为汇聚均衡噪声.这两类噪声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和控制,就会影响到CMTS与CM之间的正常数据通信,最终影响到双向业务不能正常开展.为了解决噪声问题,有的地方采用了加装高通滤波器的方法.即在没有开展双向业务的用户端加装一个只能通过下行频段的高通滤波器.隔离上行回传噪声.但问题是.随着双向业务用户的逐渐增多,回传噪声将会越来越大,而且这种方式还不利于网络的维护管理.不便于开展双向多功能业务.解决噪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集线器(即集中式的分支分配器).最近有文章在谈到集线器方式时指出.集线器是一种很好的思路.能减少接头,减少噪声.能关断噪声大的端口.但是.这种方式电缆多影响外观.会遭到住户反对,楼房内管道不能容纳众多的电缆,不便于检修,更换电缆.预留长度难以把握.使用大量有源器材增加耗电,降低可靠性,因此在工程实施上有很大不足.对此我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下面先介绍一下江门有线电视网建设宽带接入网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双向可寻址可分段宽带接入网. (1)采用双向可分段控制集中分配器汇集噪声主要产生于用户室内的电视机信号输入端和电缆接头处.对此.我们率先提出了双向可寻址可分段宽带接入理念.有线电视网络上行传输通道为5~65MHz.下行传输通道为87~750MHz.我们要求可寻址设备生产厂家按照我们的需要,专门生产出一种可以对上下行通道分别单独控制的可寻址用户管理集线器,我们称之为双向可分段控制集线器.我们在全市范围全面安装这种集线器,对于那些没有开通数据业务的用户.通过双向可分段控制集线器件将其上行通道关断.这样就将没有上网的用户家产生的噪声隔离于回传系统之外.另外.由于采用了集中分配接入方式,同一楼房内一楼和七楼回传链路通道衰减相同.克服了过去树型结构衰减差异很大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会聚均衡噪声.(2)采用低衰减,高质量的数据分支器为了解决上网用户接入产生的回传噪声问题.我们委托有关生产厂家专门生产了一种低衰减,高质量的数据分支器.一般的二分配器在750MHz带宽内衰减为4dB,高通滤波器衰减为2dB.如果串接的话衰减为6dB.另外还得考虑接头衰减.我们定制的这种数据二分配器.一路全通输出衰减为4dB.另一路带高通滤波器衰减为4,5dB.对于开通了数据业务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数据分支器将信号分成两路.一路带宽为5~750MHz.与CableModem连接:另一路带宽为87~750MHz.与电视机连接.这样.电视产生上行干扰就被关断无法上行传输而汇集.另外.采用了将分支.分配器材与放大器都装在一起的集线器.集线器本身具有屏蔽作用.外面再加装防护铁箱.这双重屏蔽能有效地抑制上行汇集干扰. (3)采用60V集中供电方式对每一个接到楼梯间的集线器我们采用了60V集中供电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解决了使用220V电源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二是能够有效地防止雷击而导致集线器损坏.现在市区网络已经全部安装集线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因为雷击而损坏.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措施建设双向HFC网,完全可以作到上行通道无需调试即可开通双向数据业务.彻底解决了漏斗噪声和汇聚均衡噪声这两项技术难题.另外,我们在楼道内统一安装PVC塑料槽板,所有用户线全部在槽板内走线.线路统一预留到用户家门口.这种方式保证了楼道内整洁美观.检修,更换电缆容易,预留线路施工方便.关于采用集线器增加耗电的问题.由于集线器本身具有放大功能,采用集线器后不再需要使用楼栋放大器,干线放大器也大大减少.所以整个网络耗电量增加不是很大.由此可见.采用集线器来解决网络回传漏斗噪声和汇聚均衡噪声.是一种十分有效,方便可行的解决方案.2.4分配接入网集线器位置设计和入户电缆选型根据上面的讨论.分配网的结构最好是采用集中分配接入方式,即采用可寻址可分段集线器.那么,集线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呢7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在楼房的一楼,再就是放在楼房的中间.前者的好处是便于维护检修.后者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大量电缆.以一座七层楼房为例.如果集线器放在四楼.4~7楼的用户电缆就可以省下1至4楼之间的长度两相比较.后者可以比前者节省1/3以上的电缆.另外.由于集线器的故障率非常低.维护工作量很小.集线器放在楼房中间为好.人户电缆选型主要是选择四屏蔽电缆还是二屏蔽电缆.为了解决回传噪声问题.一些地方在网络升级改造时采用了四屏蔽电缆.实际上.网络噪声主要来源于用户端,电缆接头和无源传输设备引入的干扰.系统有源设备自身产生的噪声.以及会聚均衡噪声.四屏蔽电缆和二屏蔽电缆相比.主要是增强了抗空间干扰能力.而空间干扰形成的噪声"/E4\ 而且四屏蔽电缆接头制作比较困难.接头处理不好反而会形成更大的噪声.考虑到采用双向可寻址可分段集线器较好地解决了回传噪声问题.四屏蔽电缆对克服回传噪声作用不大.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噪声.且其价格还贵了7O%.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采用四屏蔽电缆.2.5建设可寻址可分段双向宽带网络资金如何解决根据测算.在一个拥有1O万用户左右的城市改造建设可寻址可分段双向宽带网络.地下管道的投入约为1500万.光纤.光设备,放大器等器材设备的投入约为1300万.集线器,分配电缆,辅助器材,施工费用等约为1200万.合计约4000 万.网络改造费用如此高昂.有没有必要进行网络改造7如果进行网络改造.资金如何解决7投资成本能否收回7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网络改造.传统的350/ 450MHz有线电视网络无法传送质量更好,内容更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无法实现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无法开展互联网接人,视频点播等多功能业务.因此.当前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关于网络改造效益方面.正是因为采用了可寻址用户管理集线器.在前端机房可以管理到每一个集线器用户.彻底解决了有线电视用户收费困难的难题.根据实践经验.一个拥有1O万用户左右的城市采用可寻址可分段集线器进行升级改造.两年后基本完成.用户报装率可增加2O%.收费率可增加2O%.按照初装费350元.月费17元计算.不进行网络改造.两年时间只能收到月费约1600万元.如果进行网络改造.可以增加2万户.初装费收入700万元.收视费收入608万元.其中约1万户由于私接等原因未能正常办理报装手续. 需要补交一年收视费合计约200多万元.另外2O%的欠费用户2万户的收视费400多万元.这四项合计达1900多万元.因此.三年左右即可收回网络改造投资成本.另外.随着双向网络的建成.在网上全面开展新型多功能业务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于网络改造建设资金问题.可以自筹一部分.向银行贷款一部分.分小区逐步实施.逐步回收资金.滚动发展.因此.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有线网络升级改造.并不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不但不赔钱.而且很快就能赚钱.3案例分析——江门有线电视网建设.运营情况3.1网络建设情况我们根据江门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建网的指导思想上要从单纯的提高电视信号传输质量.转移到能够满足多功能业务开发的思路.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方案均从这一思路出发.在充分考察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江门市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模式:(1)设立分前端.建设双向环型750MHz宽带干线网(2)建设IP/ATM,SDH,VLAN数据平台和互联网业务平台:(3)建设可寻址可分段双向宽带接入网.3.2网络运营情况目前江门有线电视网传输34套电视节目,4套调频广播节目,3O多套数字电视节目.全面开展互联网接入,局域网互联,远程证券,远程教育.数据传输,互动点播等多功能业务.有线电视用户12.8万户.有线宽带网CableModem用户达到15.000多户.接人率达到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117 %.在多功能业务方面.重点发展集团专线业务和互联网接人业务.先后完成了江门市教育城域网.江门市电子政务网, 集团数据业务网等大型专网建设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多个单位提供局域网互联业务和互联网接人业务.先后完成了江门市教育城域网,江门市电子政务网,集团数据业务网等大型专网建设工程.发展集团用户5O多个.开通500多条专线接人电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接人业务方面.为了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视讯宽带网上网.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用户群采用了多种多样市场推广策略.采用了包月,包时段,计时.预存网费送网费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我们先后建立了证券网,金融网.教育网.开展了新闻点播,MTV点播电影点播等多项业务.推出了网上各种竞技大赛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江门有线电视宽带网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多功能业务的发展.3.3网络建设效益江门有线电视网从2001年初开始.采用可寻址可分段宽2005年第3期广播与电视技术有线网络光纤干线环网改造方案◎李永宁广东江门有线广电网络中心技术部副主任◎梁健东广东,Tfl有线广电网络中心环网由于其所具有的白愈功能,成为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在干线组网中比较优先考虑的方式.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面临各种多功能业务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优质而稳定的网络做载体,势必是每个决策者的目标和希望.近几年来,有线网络的改造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干线网络采用哪种方式,对以后的业务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各个地方都会因本身的地理位置,环境.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建网模式,但总的说来,应结合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建一张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网.1现状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城区网络覆盖人口约5O万人,有线电视用户近13万户,CableModem宽带接入用户17000多户.专线上网用户近百家.为了保证各项业务的稳定发展,从2001年3月就开始进行可寻址网络改造,除总前端外,又分别设立了龙头里.电台,港13路.南苑,良化,电视台.篁庄和白沙八个分前端,已建成环型和星型相结合的干线光纤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总前端.龙头里,电台组成一个环,总前端,港口路,南苑.良化组成另外一个环(总前端至港口路的光缆经过电台分前端的配线架),电视台.篁庄和白沙由总前端星型辐射覆盖(图中电视台到篁庄虚线标记的光缆以前没有, 是这次环网调整要增加的).现在在干线上传输的业务有电视节目(包括数字和模拟电视节目),ATM专线业务(主要对国税.银行.海关等).PDH网络IP电话业务.IP网络(①专线上网业务②CableModem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传输这几项业务的网络都是相对独立的,其中电视信号和ATM专带接入方式对市区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完成后,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增长38%, 达到128万户,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增长433%,互联网接入用户迅速增加,达到15000多户,2003年网络总收入达到3800多万元,比2000年增加1800多万元,取得非常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有线网络升级改造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完成改造后的网络具有三大特点:(1)解决了有线电视网络收费难的难题,能够全面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回传噪声影响HFC网开展双向数据业务的问题, (3)全面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网络的故障率和维修率,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优质安全播出和传输,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3.4网络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江门有线电视网已基本完成网络升级改造工程.但是目前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还有部分平房片区和偏远地区的网络没有进行升级改造,这些地方的网络更加复杂,工程施工更加困难,要加大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df3787ff78a6529647d5379.png)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有线电视网络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国家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列为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但从有线电视网络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有线电视网络传统技术体系和功能架构已难以满足新业务新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有线电视网络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不断巩固和壮大党的主流舆论阵地,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视听生活和信息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是摆在全系统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本指导意见提出了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总体目标、技术架构和相关要求,目的是推进和引导各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深化智慧广电业态创新、加快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以及促进有线无线协同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
一、总体目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立足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巩固和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着眼于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信息服务的新期待,以推动有线电视网络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有线电视网络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为重点,以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为方向,加快技术优化、体系重构、流程再造,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云、网、端”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融通共享和智能协同,着力构建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新型有线电视网络。
IP化: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IP化发展趋势,把加快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升级改造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进IP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部署应用、融合演进。
云化:推进云计算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促进云资源的整合与协同,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升运行维护效率,支撑业务快速部署、灵活调度和统一管理。
兴化市有线电视城乡联网暨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兴化市有线电视城乡联网暨系统升级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f80e6102de2bd960588d0.png)
在方案设计中, 必须考虑到网络建成后的科学性 、 适用性 、 可靠性和便 于多功能开发利用 , 首先 , 技术指 标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 其次 , 该方案 必须是可行和完整的方案 , 有先进 的设备来保障高可
靠性 、 低故障率 , 留有功能扩展的余地。设计应遵循 并
的原则是技术先进 、 升级平滑、 经济合理 、 运行可靠 、 发
维普资讯
《 中国有线电视10 6 0 ) 2 0 (5
CHI NA GI AL CABLE T DI r V
⑥
文章编号 :0 7— 02 2 0 )5— 4 6— 8 10 7 2 (0 6 0 0 3 0
-建・ 网设 络
中图分类号 :N 4 . T 936
式 中 : 第 i D—— 路光 纤损 耗 ( B) — — 光纤 损 耗 系 d ;
个乡镇中继站及前端邻 近东鲍、 东潭 、 红星、 田 乡镇 中继站各放置 1台 l 5 0 5
镇。兴化市地域条件特殊 , 城区偏西 , 且所辖乡镇范围 广, 距离远, 光节点众多 , 距前端路由超过 3 m 的乡 0k 镇有 2 9个, 最远的达 6 0多 k m。为了便 于网络的设计 和管理 , 决定采用 E F D A直接光放大中继方式的 1 5 0 5 n m星型拓扑结构 , 实现城 乡光纤联网 , 有条件 时可 以
b e l b r t n i e r f a o ai . o Ke r s n t r eo m ;l h i h p it tr tp lg ;EDF y wo d : ewo k rf r i t t on ;sa o o o y g p c A
1 设计 指导 思想和 原则
技术手段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 1 5 m改造工程 , 0a 5 并对回传业务、 指标分配、 实施步骤等作 了简要的
单县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方案
![单县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7c93feefdc8d376ee32e9.png)
一
113 严 格遵 守 国家 和 行 业 标 准 与 规 范 。 有 线 网络 上 下 联 网提 供 良 ._ 为
好基础 ;
23 1 分 配 网设 计 原 则 .. a光 节 点 以 下 干 线 、 干线 路 ( 放 大器 之 问 ) 用 一 支 两 采 9型 物 理 发 泡 11 .. 网 络 改造 采 用 先 进 、 熟 、 用 的 技 术 , 量 减 少 技 术 风 险 和投 4 成 实 尽 同 轴 电缆 。 支 线 采 用 一 分 7型物 理 发 泡 同轴 电缆 , 户 线 采 用一 入 5型 同轴 资风险 , 证应用与发展的前提下 , 调系统的经济性; 在保 强
有 线 网络 的质 量 和 可靠 性 , 为 以 后 开展 多 功 能增 值 业务 和 即将 实施 的 有 线 数 字 电视 整 体 平 移 打 下基 础 。 并
【 键 词 】 县 城 区 ; 线 电视 ; 络 升级 关 单 有 网
d光 节 点 位 置方 便 R F信 号 的 连 接 和 调 试 ,还 要 有 利 于供 电 的安 单 县 城 区有 线 电视 网 络始 建 于 19 9 3年 ,当 时 的 建 网 目标 只 是 用 于 传 送 模 拟 电视 信 号 , 计 带 宽 为 3 0 设 0 MHz网络 质 量 参 差 不 齐, 过 十 全 可 靠 : , 经 几 年 运 行 ,网 络 设 备 及 线 缆 严 重 老 化 ,信 号 传 输 质 量 下 降,现 有 的 e为 提 高 设 备 互 换 性 ,尽 量 选 用 相 同 型 号 的 光 发 射 机 和 光 接 收 30 0 MHz 统 远 远 不 能适 应 当前 经 济 、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步 伐 。 因 此 , 系 文 只 机 :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de5a8a417866fb84a8efb.png)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根据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有线电视网络应提供集数据、语音、文字、图象等多种媒介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具有集成性、同步性与交互性等显著特点。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应同时考虑广播网络和双向网络。
4.1广播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是一个点到多点的网络,它由三大部分组成:一个总前端和若干个分前端、一级和二级光纤干线网、用户分配网(即同轴电缆分配网)。
一级光纤干线网通常采用环形网结构,二级光纤干线网一般采用树、星形网结构。
城市范围太大时,二级光纤干线网也可由环形网组成,这时要求构建第三级光纤网,通常采用树、星形网结构,如下图所示。
4.1.1广播网络改造原则1. 2.现有广播网为860M带宽的,保持不变。
原有广播网为750M带宽的,短期内可保持不变,逐步向860M带宽过渡。
3. 4. 5. 6.原有广播网为750M以下带宽的,应直接改造为860M带宽。
新建广播网络要求860M带宽。
无源同轴电缆网要求按1G带宽建设。
建议每3万户设一分前端。
第 1 页共 12 页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7. 广播网连接总前端和各分前端的一级光链路采用1550nm的环网或带保护路由的1550nm 光传输,二级光链路以1310 nm光传输为主。
8. 二级光链路改造建议如下:光节点到小区,分前端采用统一的小功率光发射机低分光比(推荐平均分光比1:4)传至光节点。
9. 根据未来业务发展,提倡光纤到楼,光站直接带用户;对于确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实施光纤到户。
10. 分前端至每光节点应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纤。
11.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为50-200户。
12. 对采用CMTS技术的网络及特殊用户,优选方案为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不大于500户,光节点下带一级放大器,光站及放大器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4.1.2 广播网络频谱配置参照国家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有线电视的双向网络改造技术
![有线电视的双向网络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0a2a7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2.png)
有线电视的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提纲:1.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背景和意义2.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3.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设备和系统介绍及特点分析4.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实施流程及注意事项5.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市场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1.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背景和意义有线电视系统市场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双向网络改造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有线电视系统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双向网络技术可以将有线电视系统从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传输,即用户不仅能够收看电视节目和信息,而且能够像网络用户一样进行在线交互、信息传输和数据下载。
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收益,还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有线电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的运营商来说,推广和应用双向网络改造技术已成为必需。
2.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信道,建立用户和网络之间的双向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其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电缆、光纤等物理传输介质,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的带宽和传输速度,以实现双向传输的数据通信。
第二步是建立双向分布式网络系统,实现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其中,传输信道和最后一公里通信技术是实现双向网络连接最重要的环节。
第三步是建立双向接口和系统协议,实现用户的接入和信息交互。
通常采用调制解调器、智能终端设备等方式,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3. 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设备和系统介绍及特点分析基于双向网络改造技术的有线电视系统,需要部署一系列的设备和系统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和通信。
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传输信道: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提供数据传输的物理连接。
网络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实现双向分布式网络通信。
终端设备:接口卡、终端解调器、智能终端设备等,提供用户接入和数据传输。
系统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软件、管理系统等,实现双向网络系统的管理和运营。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改造分析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改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d4804c0029bd64783e2cf0.png)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改造分析摘要:有线电视网络是一种传输效率高、造价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的综合性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公共广播电道节目的信号传输服务、数据广播、点播服务及各项增值业务,是当前最贴近家庭的多渠道之一。
自2010年提出“一省一网”要求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改造工作就不断进行,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推动数字电视的进一步,成为当前所必须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升级与改造ﻭﻭ升级改造需要注意的问题1。
1必须要符合市区广电网络的整体规划ﻭﻭ近年来,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网络光节点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广电网络总体规划,以便按部就班地完成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工作。
在推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降低后期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确保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2必须要保证有线电视信号的稳定性ﻭ有线电视信号的稳定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线缆分配、技术要求、信号源距离等。
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同一有线电视信号源所分配的连接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涨,直接加剧了光节点的信号传输负荷。
在这种情况下,有线电视信号的就很容易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从而降低信号使用质量。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工作入手:一方面是更改光节点的设置位置,使其尽可能地趋向于信号源,提高单个光节点的控制量;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光节点数量,降低同一光节点的信号输出量,进而减轻信号传输压力,提升其1.3必须保证市区电力的充分供应稳定性。
ﻭﻭ在多数密度较大的大中型城市,仍然存在用电高峰期拉闸限电的情况。
当某一区域停电后,光节点得不到电力供应,无法正常接受和传输无线信号,一方面影响了正常有限电视节目的正常播放,另一方面频繁的断电操作,还会给光节点的使用寿命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后期信号稳定性差。
地方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_0
![地方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_0](https://img.taocdn.com/s3/m/a59f2ead960590c69ec376c6.png)
地方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摘要:本文以浙江省松阳县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县级台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核心技术、结构框图、设计原则、设计构思和主要特点,对我国大部分地方电视台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网;升级改造0 引言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日益临近,地方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开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当下,电视业已经从单纯的看电视发展到用电视的阶段,并正迎来产业大发展大变革的大好时机。
大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电视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作为网络传输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有线电视网络,应该借助这一东风进行网络的升级和开发,进行网络多元化发展。
浙江省松阳县有线电视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当时设计的频带宽度在300M以内,以树枝型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由于传播频率在300M以内,所以网络建设比较快捷,维修较方便,成本也比较低廉。
但是,该网络也同时存在着信号损耗大,故障点多,频带占用率高等模拟网络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现有的单向模拟网已经制约了有线电视的发展,到了非改造不可的阶段。
2010年底,松阳县广播电视台根据中央及省、市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要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以建设宽带双向的HFC网络为终极目标的升级改造。
该项目采用EPON+EoC和EPON+LAN为接入方式设计,是目前广电双向网改造方案中组网较为灵活,技术较为成熟先进,与现实较为适合的数字化双向改造方案。
1 核心技术1.1 EPON技术EPON是利用光纤与其它光器件构成无源光网络实现数据双向传输的一种技术方案。
其技术原理是在网络单元终端设置ONU设备,即光纤网络单元。
在前端设置0LT,即光线路终端。
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同一光纤的数据上下传输。
一般一个0LT设备PON口在20km范围内分配32个ONU。
接收功率为-8 dbmw~-23dbmw,中间分配通过无源光纤分支器(POS),完成数据的上下分支和集中,从而实现数据信号的双向传输。
2023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
![2023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9268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2023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广电有线网络是指利用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和宽带网络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分配、传输和接收的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广电有线网络需要进行整改,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满足用户需求。
2023年广电有线网络整改的目标是:1.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对网络质量、信号传输等方面进行改进,提供稳定、高速、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2. 拓展业务: 利用宽带网络的优势,推出更多新的广播电视节目,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内容选择。
3. 加强信息安全: 强化网络安全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保护用户隐私。
二、整改措施1. 技术设备升级:对广电有线网络的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升级,提升网络质量和信号传输能力。
采用新一代的光纤传输技术,提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减少信号丢失和干扰。
2. 网络扩容:根据用户需求的增长,对现有网络进行扩容,增加带宽和传输能力,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同时,建设更多的网络节点,增加接入点,缩短用户接入的距离,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3. 内容更新:与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更多的高清、4K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更多样化的内容选择。
同时,兼顾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设置用户喜好标签,推荐符合用户兴趣的节目。
4. 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防护体系,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5. 用户服务优化:提供全天候的用户服务,建立健全的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问题和意见。
加强用户宣传和培训,提高用户使用广电有线网络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计划1. 第一季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和措施。
开展用户需求调研,了解用户对广电有线网络的需求和意见。
启动技术设备升级和网络扩容工作,完成设备采购和安装。
2. 第二季度:推进内容更新工作,与广播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高质量的节目资源。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和漏洞修补。
广电总局科技司部署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实施指南编制工作
![广电总局科技司部署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实施指南编制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f6574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8.png)
%“ 6%《中国有线电视》2020 #07$ 金於CHINA DIGITAL CABLE TV1 12™j IH U V2Wc # I J o , x-近日,广电总局科技司部署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 造技术实施指南编制工作,要求:;: OP R * -KL 1j R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对于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实现有线电视 广电5 G qr;<pTU ,”h 壮大舆论宣传阵地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以强烈的 U F 实施 南*二是实施指南要着眼技术体系重构*推动广播电 视网络“云、网、端”资源要素有效整合、融通共享和智 能协同,为实现有线无线融合、广播通信协同、大屏小 屏互动,建设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新型国家信息化•设施 pq f :技术 *三是成立工作专班*由中国广电牵头,广电总局 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广电广播电 ]电视设 i g ,F +_ f , 强 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做好摸底调研、需求规划、技术 设 工作, J %& 成实施 南 工作,为广 电视 7, :有 *2 1 V 1 2 j全力打击治理“黑广播”2020年上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电局四手齐抓,强力打击治理全区“黑广播”,遏制各类非法信息 传 无线电通信 的 为,全 DE 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的空中电波秩序。
上半年,辖 区内未监测出有“黑广播”“伪基站”,切实有效地维护 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是强化 nS , 强 “ *自治区广电局制定印发定期开展广播电视无线发 射信号收测及打击治理“黑广播”工作的通知,明确广 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各分中心、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 心、各市文广旅局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广播电 视无线发射信号收测及打击治理“黑广播”联动机制* 同时,指导各市文广旅局结合实际建立本地联动机制, 加大全区对“黑广播”的监测监管力度*是强化部署 工, 建立 *;# , 出 (重(, 、 、全国“.会”等重要保障期前,加强对“黑广播”监测和打击治 工作,全 $O 全 出* t ;# ,强化, 建立 6化 工作 , 要求广 广 电84R视技术中心各分中心对所在市城区每月开展收测一次以上、对县城城区每两个月进行收测一次以上,并有针: 4 Y $ 收 (进 收 (广 广 电视监测中心无线电秩序监管平台24小时对15个“黑广” 端进 收 (各市文广 协调、 市无线电 ‘, )、 ), ' ( •的方式,监听监测辖区内调频广播播出情况*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联动打击*自治区广电局进一步加强与无线电管理机构、公 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互通情况,不断完善部门分工与 综合治理相结合、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 管理机制,确保发现“黑广播”线索第一时间通报当地 无线电 构 公 ), 开展 、2S 、位、提供证据材料,及时、快速、高效地打击治理全区 “黑广 ”*是强化 传 , 大社会 k *发 广 电视的传 B , 广 电视、等平台宣传广播电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人民群众全面认识“黑广播”的严重危害性,了解如何防范,“ 黑 广 ” , n 造社会关 心 、 9 、 打“黑广 ”的 )* ,各市文广 专门设立“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强 本 出 构、传 部门的 k *3 .0% N • 6 +有线电视* *TV 等多链路线上x7月14日,上海空中课堂交流研讨会于沪举行,现场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SMG ” $签署了合作协议*协 , 方 建立长1 作 , 共 打造全国领先的全媒体在线教育品牌“上海空中课堂” *SMG 党委书记、董事长、东方明珠董事长王建军 表示,在融合创新的新时代环境下,主流权威媒体平台% _ ,有 推进 的公平 I *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上海空中课堂以大屏为主的特 色优势凸显,这也是上海市教委在吸取全国其他地区、 用 需求的 • 的一次创新 *在所有入口中,电视大屏对上海城市居民100%的覆 h 有1实 公平*一 , 方 进一 , 素%、专“技 、 识科 品类的 创模式*此外,东方明珠覆盖全国的优质传输网络,还将 扩大上海空中课堂向其他地区辐射,打响上海教育的 全国品 牌*-----------------www. ccatv. co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有线电视网络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国家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列为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但从有线电视网络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有线电视网络传统技术体系和功能架构已难以满足新业务新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有线电视网络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不断巩固和壮大党的主流舆论阵地,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视听生活和信息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是摆在全系统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本指导意见提出了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总体目标、技术架构和相关要求,目的是推进和引导各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深化智慧广电业态创新、加快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以及促进有线无线协同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
一、总体目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立足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巩固和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着眼于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信息服务的新期待,以推动有线电视网络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有线电视网络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为重点,以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为方向,加快技术优化、体系重构、流程再造,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云、网、端”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融通共享和智能协同,着力构建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新型有线电视网络。
IP化: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IP化发展趋势,把加快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升级改造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进IP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部署应用、融合演进。
云化:推进云计算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促进云资源的整合与协同,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升运行维护效率,支撑业务快速部署、灵活调度和统一管理。
智慧化: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边缘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部署应用,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运营、管理、服务的智慧化能力和水平。
融合化:适应媒体融合、移动优先等发展趋势,加快有线电视网络与融合媒体、5G移动网等新兴业态和传播渠道的相互融通和协同服务,推动广播通信协同、有线无线融合、大屏小屏互动,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技术架构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着重构建“云、网、端”为基础的新型网络架构,包括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和终端等部分,如图1所示。
图1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架构示意图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由分布式的中心云平台、省级云平台和其它云平台构成,可以实现智能、敏捷、弹性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以及网络和业务智能调度、集中管理。
中心云平台应能对省级云平台进行调度和管理,提供全网的资源调度和跨域服务。
省级云平台接受中心云平台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省内用户提供服务。
其它云平台是指中心云平台和省级云平台之外的云平台。
骨干网分为国家级和区域/省级骨干网,承载广播电视业务、数据业务及其他业务的骨干传输,国家骨干网实现31个省级有线电视网络以及与其它网络的互联互通,区域/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国家/区域/省)国家区域/省n 有线5G 区域/省1有线5G 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中心云平台其它云平台边缘DC 中心DC省级云平台区域DC 机顶盒/一体机家庭网关PC/Pad/手机其它终端设备机顶盒/一体机家庭网关PC/Pad/手机其它终端设备网间骨干直连点省级骨干网实现辖区内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
城域网承载广播电视业务、数据业务及其他业务,并实现城域范围内的接入汇聚。
接入网通过有线无线融合方式向用户提供广播电视业务、数据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接入服务。
终端直接面向用户,实现业务的接收呈现和互动操作。
三、技术要求现阶段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应能满足承载以下业务和服务的需求:一是广播电视业务、数据传送等通信业务;二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等融合媒体服务、应急广播等公共服务、4K/8K/AR/VR等高新视频服务、专线专网等政企服务;三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安全等技术服务。
(一)云“云”即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媒体处理、云安全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支撑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和业务的综合性服务云。
1、云技术架构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由应用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支撑设施、管理域和安全域六部分组成,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技术架构示意图应用服务层可以对平台服务层各项能力协同管理和调用,将涉及的各类应用服务提供给对应的用户。
平台服务层具有媒体处理、内容分发、业务运营支撑、网络运维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安全支撑等能力。
媒体处理能力包括编码、解码、转码和封装等;内容分发能力包括内容切片、缓存和分发等;业务运营支撑能力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计费管理和营销管理等;网络运维支撑能力包括设备管理、巡检管理和故障管理等;大数据能力包括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和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能力包括智能识别、智能处理和智能分析等;安全支撑能力包括身份鉴别、流量清洗和安全防护等。
基础设施服务层基于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和媒体专用等物理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对物理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生成可分配调度、动态迁移、计费度量的基础设施资源池,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支撑设施包括基本的物理设备、水、电、空调和机房等。
管理域负责云平台的运营和运维管理支撑,应具备资源管理、运维管理和运营管理等能力,实现对资源的部署申请、变更回收、统计监控、调度优化等管理。
安全域负责对云平台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等进行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的运行安全。
2、云部署模式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采用私有云、公有云、专属云混合架构。
中心云平台、省级云平台和其它云平台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部署模式,并遵循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接口。
对于网络虚拟化、支撑系统等组件应部署在私有云上并采用软硬件隔离的方式,来保障核心业务的安全性。
3、数据中心技术要求数据中心(DC)为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提供基础支撑,分为中心DC、区域DC和边缘DC。
中心DC为中心云平台提供基础支撑,区域DC为省级云平台提供基础支撑,边缘DC为智慧广电有线网络服务云的边缘计算提供支撑。
数据中心要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升级改造应从网络架构、跨域协同、业务流量、用户规模、地域分布、机房及传输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探索建立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二)网“网”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
升级改造应满足互联网接入、高新视频等大带宽业务传送的需求;网络设备应在满足当前业务的基础上,具备承载包括5G、物联网业务在内综合业务承载网平滑演进能力,具有简化协议、网络切片、时钟同步等功能,满足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连接的承载需求;网络运营应部署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对网络的规划、部署、运行、维护和优化等智能化管理。
网络建设要根据业务发展,推进网元云化部署、软件定义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网络控制转发分离,软硬件解耦。
1、骨干网骨干网包括骨干数据网和骨干传输网。
(1)骨干数据网骨干数据网应根据数据中心互联需求、业务开展情况、地理位置和用户规模等因素进行升级改造,可根据实际需求按三级或两级方式进行部署。
骨干数据网节点包括核心节点、骨干节点和边缘节点,核心节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现有节点为基础部署;骨干节点按区域/省部署,应双归属上联至核心节点;边缘节点部署至地市级,与城域网直接对接。
(2)骨干传输网国家级骨干传输网应采用环网保护及多平面结构,OTN 单通道容量建议不低于200Gbps,关键链路可以考虑部署单通道容量400Gbps/1Tbps的OTN系统;区域/省级骨干传输网优先采用网状保护结构,OTN单通道容量应不低于100Gbps,关键链路可以考虑部署单通道容量200Gbps/400Gbps的OTN系统。
2、城域网城域网分为城域数据网和城域传输网。
(1)城域数据网城域数据网架构包括核心层和汇聚层两层,网络拓扑结构应采用双归属结构。
汇聚层根据实际需求部署一级或二级汇聚节点。
汇聚层宜采用25G/50G速率接口,核心层宜采用100G及以上速率的接口。
(2)城域传输网城域传输网应优先采用网状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城域传输网OTN单通道容量应不低于100Gbps,关键链路可以考虑部署单通道容量200Gbps的OTN系统。
3、接入网接入网升级改造应在现有同轴入户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光纤入户,满足超高清电视频道、高速互联网接入以及多种增值业务发展需求。
积极引入部署全IP化和高速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具备为城镇地区家庭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宽带业务接入总带宽不低于1Gbps的能力,为农村地区家庭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宽带业务接入总带宽不应低于100Mbps的能力,推进政府、学校、医疗卫生、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和部分城镇家庭的千兆光纤宽带接入部署。
接入网升级改造还应充分考虑有线无线、固定移动融合发展,与5G组网建网协同推进,做到有线电视网络资源与5G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三)端“端”包括机顶盒、电视一体机、家庭网关和其他终端设备(如PC、PAD、手机和VR设备等)。
各类终端都应支持日志及收视数据采集功能。
有线电视网络终端应充分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加快推进智能化、超高清化和标准化,逐步实现规模化集中采购和社会化自主选购。
四、互联互通要求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应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各级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积极推进网间骨干直连点(NAP点/直连点)的建设,保障网间互联互通质量和连接性能。
积极推进异构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协同工作,支撑跨区域、跨网络、跨终端的业务接入与内容共享,满足用户泛在化、社交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广电各类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整合共享。
五、支撑系统要求支撑系统包括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和网络运维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按照全域可感知、虚拟化、智能化目标进行升级改造。
在云化部署时,应采用硬件资源隔离,避免云资源的共享和竞争,确保资源优先调用。
支撑系统应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相应监管数据接口。
(一)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业务统一运营支撑、管理和服务,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计费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核心功能。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采用国家级中心和省级中心两级架构。
国家级中心负责全网用户和业务统一管理、账户统一归集、互联互通及跨域业务计费结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