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论语》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选读三:《论语·八佾》
总结词
阐述礼乐文化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详细描述
该篇主要讲述了礼乐文化对于道德修养的影响,强调了遵循礼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03
《论语》的解读与思考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仁”
总结词
深入探讨《论语》中“仁”的内涵,理 解其作为儒家核心思想的含义和价值。
VS
详细描述
在《论语》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 涵盖了道德、人格和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它涉及到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同情, 以及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和。通过深入解 读“仁”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 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 活和人际关系中。
如何正确看待《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
批判性继承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应以批判性思维看待《论 语》中的思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促 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 合,以开放的心态面对《 论语》等传统文化。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应 对《论语》等文化经典进 行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
《论语》在现代社会的争议与挑战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论语》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存在冲突,引发关 于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讨论。
文化保守主义与多元文化
《论语》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面临来自多元文化的挑战,如 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创新成为重要议题。
曲解与误读
《论语》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曲解或误读,导致一些人对儒家思想 产生负面印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 级上• 《论语》选读 • 《论语》的解读与思考 • 《论语》的实践与应用 • 《论语》的争议与评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课件:12.《论语》十二章(共22张PPT)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件
(5)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
理解和体会) ④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快乐) ⑦曲肱而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枕)
(6)文言虚词 人不堪其忧(这样的)
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他的)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而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7)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②省略句 A.人不知而不愠(动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 “之”,代自己) B.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方来。 朋 今义:朋友。 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例:不亦君
子乎? 君子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古义:粗劣。例:饭疏食。 疏 今义:疏通、疏散。
(4)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知道,领悟) 七十而从心所欲(介词,随)
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动词,采纳,学习)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 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 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
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
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 讲究篇章结构,不讲究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 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5.“逝者如斯夫”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告诉 我们要珍惜时间。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十则,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十则:成语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41张PPT)
不亦说(yuè) 乎 三省(xǐng) 传(chuán )不习乎 罔(wǎng) 一箪(dān)食 笃(dǔ)志
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和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准— 读准节奏
粗懂词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达这则论语的哲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学问也是一样,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要对学习产 生热爱之情。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吃
冷水
胳膊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对,对于
理解正确的人生态度: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
拓展延伸
用本节课所强化的解读文意的方法,解读下面几则《论语》。
(1)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诲女知之乎(教导) (2)是知也(通“智”,聪明)(3)其恕乎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时
通“悦”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理解
返回
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论语》简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论语》简介一、《论语》的命名《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⑴“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⑵“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他的。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二、《论语》的篇章及作者《论语》是由20篇断片的篇章集合而成,每一篇章以开头两字为本章题目。
篇章之间的排列没有一定的道理,即便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从整体看来,这些篇章绝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因为在仅仅20篇章中,出现了多次重复的章节。
其中有字句完全重复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又重出现于《阳货篇》;又有基本重复的,如“君子不重”一章,同是讲君子之德,先见于《学而篇》,后《子罕篇》载“主忠信”以下十四个字,《颜渊篇》又载为“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这种现象的出现盖是因孔子对不同品性的提问者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
至于最后的编定者,学者们多疑心是曾参的弟子编定的,具体理由可参考杨伯峻先生所撰《论语译注》之导言。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30.)三、内容阐释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主要阐释如下:1、《论语》论“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
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完美版)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
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分析文义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冷水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粗粮
弯着胳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正当手段
对于
顺承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乐趣
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
转折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而不忠乎?
转折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勿施于人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3)孔子认为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
(4)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
(5)孔子论述新旧知识联系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7)曾子认为“士”应当具有的品质和责任是:,。
13、出自第六则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常用义是什么?14、如何理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含义?15、你认为《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参考答案1、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家至圣2、复习通“悦”愉快指志同道合的人生气、发怒有道德修养的人反省出主意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迷惑有害教导、教育通“智”聪明选择刚强勇毅停止凋谢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施加3、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复习,才能获得知识,获得收获知识的快乐。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
人教版xx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评点《论语》十则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
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字音、并记住它们的意思。
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
③诲女(rǔ)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
④是知(zhì)也:通“智”,聪明。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⑦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⑧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⑨殆(dài):有害。
⑩弘(hóng)毅:强毅。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
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则原文及解析
论语十二则翻译及知识点原文和翻译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6.原文: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上1、《论语》六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作者是谁? •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 注意:作者不是孔子
孔子:
前551-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 )(现在山乐曲阜)人, 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司寇像
• 作为思想家,他创 立的儒家思想在长 达2000多年的时间 内,是中国的正统 思想。
发人深省、三省吾身……
译文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替别人 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讲诚信呢?老师 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思考
“三省”是反省三次吗?
• 是反省多次。 •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一定是
确数。 • 这里的三件事是巧合。
“三省”的内容哪些是学习方面的? 哪些是修身方面的?
轻读
注释5
同“汝‘,人 称代词,你。
省略“我” 教导
吧是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
此,这 通,“智”,聪
明。
译文5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 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
思考
在这一则中, “知”有哪两个读音和意思?
这一则和前文哪一则内容相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熟读背诵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第8则
1. 朗读 2. 注释 3. 翻译 4. 背诵
hóng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作者《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而:表转折,却。则:就。罔: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而:表转折,却。则:就。殆:疑惑。
句子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 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第五章解读
第五章重点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 关系,认为“学”与“思”应并举并重,不可偏废。
孔子认为,“学”是基础,“思”要在“学”中进 行,二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关系。
知识链接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包括 《诗经》《书经》 《礼记》《周易》 《春秋》
《论语》 论,编纂。语,语录。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由孔子 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 《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从汉朝初年到 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多年里, 《论语》一直是儿童的必读书 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 下”之说,足见其影响之大。
词语解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 。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 检查。为:替。谋:谋划办事。而:表顺承,不译。忠:忠 诚,尽心竭力。乎:表疑问的语气词,呢。与:同,跟。 而:表顺承,不译。信:真诚,诚实。传:指老师传授的知 识。
句子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 复习过了呢?”
句子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我知道哪些 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且不会逾越规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共57张PPT)(优质版推荐)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
↙• 独立思考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辨正统一 思考
迷惘
停殆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 学生朗读打分; 全班齐读成诵。
论语 lún
愠 yùn 逾矩 yújǔ 罔 wǎng 箪 dān 笃 dǔ
说 yuè 三省 xǐng 吾 wú 殆 dài 肱 gōng 陬邑 Zōuyì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yòu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hào
逝者如斯夫
分析文义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 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 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 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 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 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 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 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 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 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 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 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 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 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论语》十则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用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背诵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待古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从中找到修身养性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
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
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
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下面我们
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二、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
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
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
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 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 u n)学而不思则罔(w d ng)思而不学则殆(d d i)不亦说(yu e 邑)乎
三省(x i ng)吾身传(chu a n)不习乎诲女(r u )知之乎不知为(w e i)不知是知(zh i )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
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 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 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四、练习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理解探究深层含义。
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
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三、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
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 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 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
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 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
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
由。
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
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2、背诵课文
六、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