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规划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contents•环渤海地区概述•经济发展现状目录•经济发展优势与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结论与建议环渤海地区涵盖了渤海、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1.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范围范围地理位置水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非常重要。
自然环境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
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渔业资源尤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矿产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经济概况总体经济状况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
近年来,该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外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增长速度: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产业结构与特点0102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和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合作框架和协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环渤海地区应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投资优惠该地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政府提供了投资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2‟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第一篇序言一、规划背景(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加快,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将依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西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普遍收紧,国际资金急于寻找安全出路,中国是最坚实、最广阔的投资市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河北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必将在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转移中大有作为。
(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北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资源环境条件的改善,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特别是制约北方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正逐渐化解,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沿海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产业和要素南资北移,河北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必将成为资本、产业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这标志着河北沿海等区域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是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现实需求,更是落实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战略举措。
未来“环渤海”
未来“环渤海”
未来“环渤海”的构想是在环渤海地区建设一条综合交通网络和经济合作区,以实现
区域一体化发展。
这一构想的实施将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经济的繁荣。
环渤海地区由中国东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组成,地理位置优越,与全球主要经济
体相邻,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未来“环渤海”的发展旨在实现交通便利化、资
源优化配置、产业集聚、环境保护和合作共赢。
未来“环渤海”将建设一个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
这包括在渤海周边地区建设高
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等基础设施,提高陆上和海上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
还会实施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未来“环渤海”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集聚。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未来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在环渤海地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制
造业基地和创新中心,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形成地区产业集群,提高经济竞争力。
未来“环渤海”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问题,未来将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
经济转型。
未来“环渤海”将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该地区拥有发达的港口和经济区,
可以成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商贸和投资的重要平台。
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合作伙伴的
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创新、推动贸易投资、促进人员往来等活动,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精品文档
13.9 19.7 17.1 16.7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20413
4465 2591 11679 3534 7391 10352 -7005 12230 5130
10.3
18.3 -23.1 21 21.8 24.3 -22.9 20.5 13.6
22316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7.3 6.5 5.2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40 1302 1451 --
21.6 8.4 11.6 --
4554 3503 2393 3414
30 23.4 17.6 10
600 722 982 1162
15.1 26.5 18.4 12
312 406 608 565
4141
702 51 106 126 228 573 379 173 640 104
19.4
23 16.6 35.2 21 25.9 25.8 53.9 31.2 22.2 40.4
2455
427 23 48 58 117 309 230 23 415 61
20.2
20.7 13.1 18.4 9.2 34 24 65.5 13.3 17.5 49.1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9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800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 口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 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规划概况
海运港口 国道
黄骅港
307国道 205国道 海防公路
高速公路
石黄高速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 荣乌高速公路
保沧高速公路
中捷产业园
铁路
沿渤海高速公路 沧廊高速公路 京沪高铁 京九线朔黄铁路 沧港铁路 黄万铁路 邯黄铁路
项目周边陆海交通均衡、网络密集,生产物流组织便捷、成本低廉,是极富潜力的发展平台
备注 距园区230公里 距园区100公里 距园区240公里 距园区240公里 距园区20公里 河北岐口-黄骅-沧州-银川 秦皇岛-黄骅-广州 环渤海 石家庄-黄骅港 北京-沧州-上海 荣成-乌海 保定-沧州 连通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在建) 沧州-廊坊(在建) 沧州西站 朔州-黄骅港 沧州-黄骅港 黄骅-天津万家码头 邯郸-黄骅港
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区位独特、战略地位突出、产业可辐射面广,发展产业地产开发优势显著
产业环境
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一港一城、三组团、九园区”
规划要点 一港 一城 名称
黄骅港 黄骅新城 临港商务城区、 南大港生态城区 南排河海滨城区
三组团
九园区
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临港物流园区 石化产业园区 黄骅汽车产业园区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
政策导向
顶层设计: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理念更新: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产业协作一体化:形成区域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不搞同
构性、同质化发展
交通一体化: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提高经济圈内各区域 间可达性
市场一体化: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生产要 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机制
南大港生态产业园区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海洋经济产业园区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沿革与展望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沿革与展望环渤海地区,是指以中国的渤海湾为核心的泛黄海区域,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这一区域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
为了促进该区域的合作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简称“环渤海合作”)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其沿革和展望两个方面分析环渤海合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环渤海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沿革:环渤海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1984年7月,中国沿海五省市与韩国、日本举行“中国杭州湾五省市与韩国、日本经济交流会议”磋商,讨论经济、科技、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随后,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提议,在中国东北、沈阳、大连、烟台、青岛等地设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和合作基地,从而进一步推动合作。
1992年,天津市和日本横滨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成为中国与日本在地方层面上的首个友好城市。
1994年,沿海五省市、天津市等地积极开展环渤海经济区合作。
1995年,中国政府宣布建国门经济开发区,拉开了环渤海合作的序幕。
2002年,环渤海经济区研究会在天津成立,为有关省市建立了合作机制。
2006年,环渤海经济圈规划纲要印发,标志着该区域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环渤海合作正式成为中国推进经济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展望:未来,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发展前景宽阔。
一方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造船等,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环渤海合作将迎来一系列新的机遇。
未来,环渤海地区合作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合作: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口建设。
加快环渤海高速公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推动沿岸港口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对外交往和贸易往来。
二、加强工业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重点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合作,集聚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从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发展战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经济区之一,覆盖京津冀、山东、辽宁等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极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现状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 的15%左右,区域内含有15 个省、市,面积约9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 亿。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度、逐步完善的产业基础、发展速度等成为各地倍受买家关注的主要原因。
2.发展在2017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个新概念,其中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被列为五大重要战略之一。
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需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主要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但当前在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传统行业在占据比例较高。
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优化结构的同时,需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交通网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包括高速铁路、大型公路、港口、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促进环渤海贯通发展。
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是人才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创新基地,需要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
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环渤海地区发展
师武军 周艺怡 邢 卓
【摘要】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对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进行解读,分析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制 约性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最后 结合天津城市规划的发展,提出天津实现区域协 同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战略;发展
BOHAI BAY ECONOMIC RI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STRATEGY SHI Wujun; ZHOU Yiyi; XING Zhuo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Bohai Bay Economic Ri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strategy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area and providing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s. Then it proposes the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ianjin based on the urban planning of the city. KEYWORDS: Bohai Bay Economic Rim; strategy; development
北京、天津等产业梯度较高的地区,应围绕 重点产品、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调整,加快发 展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主导产业。同时,京津等发 达地区应将部分不适于本地发展的传统重工业、 传统制造业等产业转移到产业梯度较低的地区, 在环渤海地区范围内组织产业链,加强区域的产 业合作。此外,为了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应共同 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
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总结词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等。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详细描述
环渤海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人才缺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未来,随着国家对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该地区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该地区也需要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03
经济发展前景
环渤海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环渤海地区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区域规划等,以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文化特色
环渤海地区的文化特色较为鲜明,包括儒家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同时,该地区的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传统。
历史与文化
02
经济发展现状
VS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未来,该地区需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和内蒙古等六个省市。
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同时也伴随着结构变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政府的支持。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北京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而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河北、山东、辽宁和内蒙古等地则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特别是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加和产值提升。
其次,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中产阶级和消费升级的出现,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再次,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结构变迁的加速。
环渤海经济圈正逐步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传统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减少,而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变迁。
然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协调和协同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协调合作,推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相互交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环渤海经济圈将继续发挥其地理优势和政府支持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发展趋向及政策建议
•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概述 • 发展趋向 • 政策建议 •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概述
地理位置与特点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位于中国东北部,濒临渤海,包括辽宁、 河北、山东和天津等省市。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 的海洋资源和港口优势,是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 擎。
成功案例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概述
港口优势
政策支持
产业升级
未来展望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指以 大连、营口、锦州、盘 锦、葫芦岛等城市为依 托,以港口建设和海洋 经济为核心,以先进制 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 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地区拥有多个 港口,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支持沿海 经济带的发展。
区域品牌建设
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 品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竞争政策制定
制定合理的竞争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防止 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
03
政策建议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1 2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推动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合作,建立 定期会晤和沟通机制,共同解决区域发展问题。
优化创新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降低创新创 业门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01
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0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布局
03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化。
(完整版)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2015.10目录前言第一章合作发展背景第一节基础条件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沿海合作区第二节内陆协作区第三节重要轴带第四章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完善交通网络第二节强化能源保障第三节提高水利支撑第四节健全信息体系第五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第一节共筑生态屏障第二节同治大气污染第三节合力整治环境第四节促进资源节约第六章推进产业对接合作第一节加强农业合作第二节优化工业布局第三节提升服务业水平第四节推进产业转移承接第五节共建科技创新体系第七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第一节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第二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节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第八章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第一节消除市场壁垒第二节加大改革力度第三节转变政府职能第九章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优化城镇体系第二节促进城乡发展第三节共享社会资源第四节扶持贫困地区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完善合作机制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36前言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结合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2014 年末常住人口3.14 亿人,地区生产总值18.5 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的19.4%、23%和27%。
环渤海地区幅员广阔、连接海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为优化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全面促进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切实增强开发开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为2015—2025 年,展望到2030 年。
第一章合作发展背景第一节基础条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公示稿为全面落实中央“两个一百年”和“四个全面”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五个统筹”。
应对区域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建规[2013]4号),编制本次《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遵从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协同发展,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开发区发展战略与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开发区性质定位与规模、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专题研究。
一、开发区体系规划本次规划提出了区域整合、聚合、融合等3大发展战略,就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领域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规划措施。
(一)区域空间结构依据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提出“一轴、两区、三心、两点”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轴”指沿北京大道产业发展联系轴,即通过北京大道东西贯通开发区东西两区;“两区”指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东区(石油化工区)和以生物医药为主的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心”指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贸易中心、东区(石油化工区)物流贸易中心;“两点”指在以上三个中心的基础上,设置两处综合服务点。
(二)区域发展分区依托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总体部署,在区域范围内确定东西区两大发展片区。
其中,东区(石油化工区)发展定位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
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发展情况
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发展情况环渤海经济区概况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
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3.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3.0%。
统计显示,环渤海15个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已经超过了珠三角9个中心城市,但比长三角少将近6个百分点。
环渤海地区具有五大优势1.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2.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3.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4.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5.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
目前我国的13个区域经济规划
目前我国的13个区域经济规划1 珠三角经济区2 海峡西岸经济区3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4 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5 关中―天水经济区6 辽宁沿海经济带7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8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1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1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珠三角地区五大定位,即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凭借毗邻港澳地区的深度合作优势,现代服务业将得到优先发展,重点包括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与旅游业。
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2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求将该地区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
3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要求,要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与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4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将横琴建设成为"四基地一平台",即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与港澳配套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基地、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与建设融合港澳优势的国际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引言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中国的渤海湾为核心的经济区域,涵盖了沿海的辽宁、山东、河北以及内陆的天津市等地。
这一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地带,毗邻朝鲜半岛和日本,紧邻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了东北亚地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开放的通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丰富的资源禀赋环渤海经济圈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产业配套完善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配套相对完善,包括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行业。
这些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促进经济的协同发展。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产业结构单一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导。
这导致了环渤海经济圈在面临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面临一定的压力。
需要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问题环渤海经济圈地处中国的工业带,长期以来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排放、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环保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产能过剩由于历史原因,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些重工业产能过剩。
这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因此,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转型为了应对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圈需要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沧州渤海新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
、
沧 州渤海新 区战略地 位突 出
作 为 中国北部 的黄金 海岸 ,环 渤海经 济 圈的成 长 壮 大 对 全 国的 沿 海 地 区 发展 具 有 非 凡 的战 略意
义 。早 在 2 0 0 6 年 ,河 北 省 就提 出 了 “ 建设 沿 海 经
日趋激烈,相互间交流合作浅尝辄止 , 各 自的比较
构 ,除 了大部分 省市都 有 的钢铁 、煤 炭 、化 工 、建
济 社 会 发 展 强 省 ” 的奋 斗 目标 ,要 求 沧州 率 先 突 破 ,成 为河北 “ 新 的经 济 增 长极 和 隆起 带 ” ,成 为 “ 拉 动 冀 中南 和 朔 黄 铁路 沿 线 发 展 的新 引 擎 ” 。 为 此 ,中共河 北省 委 、省 政府 正式批 准建 立沧 州渤海
优 势没 有得 到充分 发挥 ,阻 碍 了经 济 的持续增 长 和 资源配 置效 率 的提 高 ,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方 面 。 ( 一 )产 业群 势均力 敌 ,趋 同现象 明显 长期 的计划经 济体 制和 森严 的行政 壁垒 使 区域 内各 经济单 元形 成 了 “ 大而 全 、小而 全” 的产业 架
显 。但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区内几大主要经济 单元产业趋 同、 无序竞争已成为制约渤海新区经济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只有在京 津冀 一体 化进程 中找 准 定位 ,正确 处理 与其 他经济 区域 “ 竞 ”与 “ 合 ”的 关 系 ,才 能抓住 机遇 ,迎接 挑 战 ,推 动沧 州渤海 新 区 实现持续 快 速健康 发展 。
一
二 、产 业趋 同 、无序竞 争是 制约 沧州渤 海新 区 经济 发展 的重 要因素 1 9 8 6 年 ,珠 三 角 和 长 三 角 经 济 圈 的 概 念 尚未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公示稿为全面落实中央“两个一百年”和“四个全面”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五个统筹”。
应对区域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建规[2013]4号),编制本次《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遵从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协同发展,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开发区发展战略与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开发区性质定位与规模、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专题研究。
一、开发区体系规划本次规划提出了区域整合、聚合、融合等3大发展战略,就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领域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规划措施。
(一)区域空间结构依据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提出“一轴、两区、三心、两点”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轴”指沿北京大道产业发展联系轴,即通过北京大道东西贯通开发区东西两区;“两区”指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东区(石油化工区)和以生物医药为主的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心”指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贸易中心、东区(石油化工区)物流贸易中心;“两点”指在以上三个中心的基础上,设置两处综合服务点。
(二)区域发展分区依托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总体部署,在区域范围内确定东西区两大发展片区。
其中,东区(石油化工区)发展定位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
(完整版)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
(完整版)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2015.10目录前言第一章合作发展背景第一节基础条件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沿海合作区第二节内陆协作区第三节重要轴带第四章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完善交通网络第二节强化能源保障第三节提高水利支撑第四节健全信息体系第五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第一节共筑生态屏障第二节同治大气污染第三节合力整治环境第四节促进资源节约第六章推进产业对接合作第一节加强农业合作第二节优化工业布局第三节提升服务业水平第四节推进产业转移承接第五节共建科技创新体系第七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第一节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第二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节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第八章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第一节消除市场壁垒第二节加大改革力度第三节转变政府职能第九章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优化城镇体系第二节促进城乡发展第三节共享社会资源第四节扶持贫困地区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完善合作机制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36前言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结合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2014 年末常住人口3.14 亿人,地区生产总值18.5 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的19.4%、23%和27%。
环渤海地区幅员广阔、连接海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为优化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全面促进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切实增强开发开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为2015—2025 年,展望到2030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规划
经济学二班
1104070207
贾英秋
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规划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
这些优势助推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随着天津市落实“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计划的推进,天津已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新一轮投资热点。
全球GDP的50%产生在距海岸线50英里的范围内。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崛起了最具经济活力的三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都市圈,三大地区GDP的总和占全国的50%以上。
但是,长期以来,与其它两个都市圈相比,环渤海都市圈的发展都明显滞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局面。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后,给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环渤海地区正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契机,加快发展步伐,与长三角、珠三角共同打造中国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
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又是联结欧亚大陆桥中路途最短的海港城市,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位置。
2、港口优势和资源优势。
具有国内一流的开发区和保税区的、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海港与航空港距离之近为现有经济区域中罕见的,有利于整合两港的优势。
天津港能够为环渤海的经济腹地提供物流条件和发展高科技产品,并将其输往海外与内地。
3、产业优势。
以滨海新区为主的现代化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
在已形成的京津高科技产业带中,天津占有重要地位。
天津已经培植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及新能源5个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领先的产业群。
4、开放的优势。
天津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城市,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对外开放与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在环渤海区域的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中发挥协调功能奠定了基础。
二、天津市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
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是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发挥城市规划控制作用的前提条件。
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城镇人口12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
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人口规模为630万人。
到201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0 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2平方米;新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其它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
3、滨海新区规划
《总体规划》确定,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构建“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一带”即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三城区”即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
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
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
4、中心城区规划
中心城区要按照“满足健康、有序的快速城镇化对空间发展需求;适应当前产业调整与未来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交通网络,构建高效率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与服务水平;优化布局,适当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调整用地结构,注重均衡发展”的原则,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内涵挖潜为主,通过调整优化,实施旧城有机更新,疏解人口和交通压力,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