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以《新闻调查》为例

随着现代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逐渐提高,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新型主持人也备受社会大众的关注。作为记者型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应当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在这里以《新闻调查》3月初至8月底的节目为例,浅析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的栏目,属于电视调查性报道。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所以记者在其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作为栏目标志与品牌形象,树立的是一个具有公正、严谨、实事求是精神的调查行为实施者和表现者的形象,所以必须遵循新闻公正原则,注意给予对立双方平等的话语权,不能过于主观,否则就会导致假新闻的出现,更会引起公众不满,因此需要格外重视职业素养。

“人们在理解活动开始以前, 都带有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 都已不知不觉地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预先设定事物格局的心理定势非常顽强, 它常常把理解的车轮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由于心理预设因素的干扰, 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常常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再说简单点, 人们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他们想看到的东西。”①因此,一些记者在采访事件时往往受自己心理态度的影响,忽略了职业素养,在报道事件时会出现不真实、不

准确的情况,从而造成新闻虚假。

在这里选择《新闻调查》为分析样本,对其中每个调查事件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以下简称记者)进行分析。样本中选取4个记者,通过对这4个记者与当事人的交流、他(她)们的着装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结语的分析了解这些记者的职业素养(包括他们的意图、主张、倾向)。

从2013年三月初~8月底,《新闻调查》播出了24期节目,一共4位记者分别跟踪采访了这些节目。他(她)们从记者的视角去探寻事实真相,不光要担任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的角色,又要和当事各方进行全面的、直接的交流,引领观众“亲历”调查全程。

记者进行的这些报道,每一篇都与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11篇报道与民生有关,并且根据记者的报道角度,4篇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指出政府工作的不足之处;4篇是赞扬了政府的工作态度及工作结果;3篇是处于中立角度,辩证的看待了政府与人民的过失和功绩。由此可见,记者基本都考虑到了人民群众的心意和要求,也没有过于看重主观意识,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件进行报道。在记者调查“北大荒之变”时,深入农民群体,与他们进行生活上、情感上的沟通,了解生活情况,从中得知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客观报道了政府工作的全面性,肯定了政府的工作。麦尔文·曼切尔主张新闻报道与写作“要表现不要陈述”②,他认为报道既需要公正,也要表现记者的倾向,我认为,《新闻调查》的记者算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对这24期的调查报道进行分析时,我特别注意了记者们的着装。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面试、上班还是做什么事,在不同场合都要穿不同形式的衣服,这是对人的基本尊重,也是一种基本素养。《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每一期的事件时,都考虑到了着装的要求。对于不同群体,他们的着装不一:采访农民时,着装朴素;采访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时,着装比较正式。这些微小的细节恰恰反应出他们对工作的态度,表现出他们的职业素养,而作为一个新闻人,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责任心。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在每期节目的最后通常都会进行总结,他(她)们的总结一般都代表了个人观点。在对《新闻调查》这24期节目的分析中,记者的总结有13期(超过一半)都是围绕政府政策来说的。他(她)们认为,一些事情的发生以及不能及时解决(例:黄浦江死猪事件、发泡餐盒沉浮记、天价乌木之争……)都是因为政府政策不完善或是没有建立长效机制。这些结论中固然有一些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是每一件不能解决的事都是因为这些原因。“不能什么都靠法律政策解决”—陈力丹教授在学术报告中特别提出。的确,法律政策从来都不能解决一切。在这13期节目中,有些事情的解决不能只靠法律,比如“城中犬事”、“微笑中的告别”、“淮河癌伤”等等,这些事情能否彻底解决,其关键在于人民。如果人民群众能少关心一点自身利益,多关心集体利益;能少一点狭隘,多一点宽容;能有关爱动物,爱护环境的基本意识,那么这些事情的解决就指日可待。由此可见,记者们还是有无法顾及的方面,还是会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做出片面的结论。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职业素养还是有所欠缺的。

作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只有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出公正的、深刻的、能表达人民心意的报道。

①转引自张家恕:《颠覆与建构———新闻写作原理探究》第284 页, 云南人民出版社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第 71 页、83 页、143 页, 新华出版社。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13传91邢智婷

学号:130079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