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试行)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121”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Word 文档

小学语文“121”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Word 文档

小学语文“121”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基本流程(试行)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小学语文“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师精讲巧点10分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0分钟,课堂书面作业10分钟。

为了有效实施“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依据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据我县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研究设计了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目的是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思想1、落实课标要求。

凸显年段特点。

彰显学科本色。

2、坚持以读为主。

力戒繁琐分析。

培养语文素养。

3、控制教师讲授时间,树立主导(组织、引导)意识。

每堂课讲述尽可能在10分钟内。

做到精讲重点,点拨难点;引导探究,提炼学法。

教师精讲必须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核心问题必讲,疑难之处必讲,思路方法必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

4、给足学生学习时间,落实主体地位。

每堂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少于20分钟。

做到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掌握学法,举一反三。

5、留足课堂作业时间,突出练习主线。

每堂课课堂作业不少于10分钟。

做到当堂巩固消化,结构基础;迁移运用,形成能力;及时反馈,凸显效果。

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试行)Microsoft Word 文档

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试行)Microsoft Word 文档

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试行)一、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和缘由我县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开拓,勇于创新。

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学行为根本转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课程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我县地域分布较广,乡镇学校数量较大,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

从我们教学视导的结果来看,不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的现象。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建构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学操作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甚至高效,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县教委领导高瞻远瞩,立足于教育的发展本质,确立了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垫江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认真落实余主任在2011年中小学行政会上关于“深化‘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讲话精神,我们特提出小学数学“三阶六环”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以努力解决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引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缩,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主体性的数学活动。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1、情感交流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2、自主发展目标:这里特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护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目标。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一种被称为“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

“四步教学法”是指课前导入、新课展示、巩固训练和课后拓展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课前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

导入活动可以包括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游戏或者图片。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铺垫新知识的学习。

接下来是新课展示。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对新知识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解和示范。

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电子板等多种教具进行新知识的展示。

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举例演示、比喻说明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然后是巩固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样性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以及一些拓展性的问题。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是课后拓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游戏、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步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宜的导入活动和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注重新知识的展示,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要及时进行巩固训练,确保学生能够稳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要通过课后拓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垫江县教研室卢卫平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为了积极而有效地推进全县新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实际,特提出“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理念基于陶行知提出的教育“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解放教师以发展教师,解放学生以成就学生。

二、基本内涵学生学习10分钟,教师精讲20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

三、基本目标在课堂上,融“学、讲、练”为一体,实现“六为主”学与教活动高度统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思维主向、能力主标、问题主攻、练习主线。

四、基本改变1、教师角色改变:“师长”变“学长”。

2、学生角色改变:知识“接受器”变学习主人。

3、教室功能改变:“教室”变“学场”“讲堂”。

五、基本步骤1、学生学习(10′)(1)自学研读,自主探究。

(5′)在充分预习基础上,教师呈现学习目标,交代学习任务,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完成学案中“识记类基础知识”学习(3-5个),思考“理解类与应用类”学习内容与问题(2-3),强化问题意识,勾出疑难文字,梳理疑难问题。

(2)交流反馈,暴露问题。

(5′)①由教师或学生(学优生、学长生、科代表、班长、学习委员、活跃分子等)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②激活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促使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同时,要求组织者(学优生、科代表等)梳理、归纳知识,整理全班学生中共同性、普遍性问题,留待下一环节解决。

要充分而真实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和共同问题,为教师精讲作铺垫。

③本环节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同桌交流探究;第二步,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步,全班交流探究。

④本环节的基本目标:以思维品质培养为方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紧扣有思维价值和能力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同时完成学案中“理解类与应用类”学习内容(2-3个),思考学案中“拓展延伸类”学习内容(1-2个)。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10的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读写练习。

2. 数数、识数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10,学生跟随书写。

3. 进行数数、识数练习,如: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迅速指出对应的数字。

4.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读写数字1-10。

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数字1-10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第二章: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步骤:1. 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运算过程。

2. 老师讲解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3. 设计一些有关2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4. 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第三章: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几何图形的描述练习。

教学步骤:1. 老师展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学生观察几何图形,描述图形的特征,如:边的长度、角的形状等。

3.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展示自己画的图形,并描述图形的特征。

4. 老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和反馈。

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121”1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121”1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121”课堂教学模式实践“12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做法。

它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即10分钟自学预习,20分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和10分钟练习与检测。

这一教学模式它注重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和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所拥有的知识现状,适时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地用于每一节课。

一、自学预习环节(10分钟)这一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出示自学提纲导读阶段和学生独立自学阶段。

(1)出示自学提纲导读阶段。

要首先教会学生阅读,学生一般没有读数学书的习惯,在“读”时往往抓不住中心,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领会不深。

有些学生贪多求快,走马观花,急于做练习,个别学生还偷懒不读。

因此,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非常重要。

要使学生学会“三读”即“粗读、细读、精读。

”“粗读”就是先通读自学全文,大致了解自学内容,不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记号标注出来,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细读”就是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难懂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多思、多想,并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弄清各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深入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评注,还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填上自己的体会。

出示自学提纲的目的是给学生一根自学的拐棍,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能够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自学提纲的出示要因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而定,不是所有的课型都一定适合设置自学提纲。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出示自学提纲进行自学。

(2)学生独立自学阶段。

此阶段教师只需以自学提示的方式布置自学任务,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如:《方程》一节的教学,我首先出示自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方程;(2)会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3)能说出一个方程具备的条件。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思维能力的学科。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四步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一步:导入新知识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情境来导入新的数学知识。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小数的加法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个购物的情境,让他们算出商品的总价钱。

第二步:概念讲解和示范在导入新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对这个数学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实物或者幻灯片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安排一些小组活动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在讲解小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小数格子或者是具体的物品来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

第三步:学生练习和巩固在概念讲解之后,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目可以涵盖不同的难度和类型,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这个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

第四步:拓展和应用在学生练习和巩固阶段之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拓展活动和应用题目,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比如在购物中使用小数进行计算。

通过以上的“四步教学法”,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这个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概念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拓展和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个教学模式也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成长。

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及课堂常规

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及课堂常规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 成绩等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 建议。
教师评价
课堂观察
教师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包括注意力、参与度、思维 活跃度等,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作业批改
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给予积 极的鼓励和肯定。
考试评估
02
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实际
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03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提
高实践能力。
04 课堂评价与反馈
CHAPTER
学生评价
1 2 3
学生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有助 于培养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互评
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 学习,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
或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03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CHAPTER
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 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联系生活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 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鼓励尝试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 乐趣,激发学习动力。
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多媒体、实验器 材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浅谈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主体性的数学活动。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能力。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

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

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

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都或高或低的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教好课的可能条件。

只具备这些可能条件甚至较好的条件,如果不去备课,就不能形成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使可能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

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备课的艰苦性。

首先,备课须多次“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对着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背课”写教案,有效备课的过程更应是一个“备学生”的过程。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之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这才是孩子们最需要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备课。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五步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五步走

201教育版■文/张传清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加深,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学第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高效的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它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在当今社会高速的发展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尤其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最大梦想。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基础教育质量极其重要。

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加强学生对于理性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同时还能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而以下就是通过小学数学中“五步教学法”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的论述。

一、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升的指导者,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必须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干扰,积极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将更多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当下教育形势下构建高效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阶段,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呵护,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位,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给予足够的尊重。

但是一方面,仍有部分教师收到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对学生的诉求漠不关心,也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关系,从而忽视了自身在教育中的指导和教学作用,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另一方面,不好的社会风气对于师生关系的建设也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上过于追逐利益的风气会影响教师师德的构建,同时社会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认识水平有限,就会导致师生间冲突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21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121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略阳县两河口初级中学“121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在努力迈向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全体教师应遵循“教学内容精而少、教学方法活而巧、教学效果实而好”的课堂教学指导原则,七年级数学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总结提练、集中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的功能、学案的编写与应用、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有了一个较明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学案、教案与练案三案合一的编制与应用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本学年的工作要点上,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行“12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吹响了决战课堂的号角。

现将该模式研究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规则、要求、方式和方法作如下说明:1.什么是“12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模式内涵:(1)教学过程大体分为“121”三段(传统课堂的40分钟,划分为课中前10分钟、课中20分钟、课中后10分钟)。

(2)课堂教学结构分为“三环”(自学、交流、反馈)“六步”(重申目标、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检测、总结拓展)。

(3)教学载体采用“三案”:教案(教师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作二度创作后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练案(相当于传统的作业卷),三案统一在一份文本上。

“121导学案”指教学方法上以“学案、教案、练案”三案为为一体的载体,师生按“三案”实现教与学互动,使主导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师应以问题情景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旧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在主动建构中提高课堂效益。

限制讲的时间并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教师的讲授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要更新一个讲的理念: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由“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要找准四个讲授节点:导学引入时、诱导点拨时、提炼升华时、效果回授时;要明确三大讲的内容: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要讲、学生能举一但不知如何反三的“三”要讲。

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纲要

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纲要

高效讲堂教课的基本流程——六步三查教课模式第一部分“六步三查”模式基本构造说明一、“六步”:指讲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自学(独学);2.第二步:议论(对学、群学,生教生);3.第三步:展现;4.第四步:精讲(解说、解说、提炼、概括);5.第五步:检测;6.第六步:小结。

二、“三查”:指三次重点性的学情检查。

1.一查:查自学成就(查学生课前导教案的解答状况);2.二查:查练测过关(查学生讲堂练习、达标检测过关状况);3.三查:查教案整理(查学生对教课内容的概括、整理、理解、记忆状况)。

第二部分“六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第一步:自学(独学)。

课前发放导教案(导教案一般提早一天发放,利用早晚自习时间达成),学生自学教材及有关文本资料,解答导教案上的思虑题、练习题,达成自学任务。

高效讲堂下的学生自学(独学),以导教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自学(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明,带入“议论”(对学、群学,生教生)中解决。

全部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必定是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了激发和提升,才会有主动性和创建性。

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修业生独立地自主学习。

只有这样其学习成效才能达到最佳。

第二步:议论(对学、群学,生教生)。

“对学”是指两名同样水平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成对议论解决独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群学”是指小组内不一样水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或详细指“学习对子” 间帮扶学习以及组内“小老师” 解说组内共性疑难问题。

“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互相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经过对学、群学能够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建能力。

“议论” 环节需要学习小组长周祥组织、有序安排。

“议论” 环节就是经过学生教课生的方式有选择性、强针对性、高效率地解决问题。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是小学生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他们学习的基础和必修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四步教学法”,以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步:导入导入是整节课的开端,也是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情节、实例等教学元素,设计一个形象生动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问题意识,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讲授在导入环节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

在此过程中, 老师应该注重概念的讲解, 并且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关键点。

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 老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老师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整讲授方式和节奏,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 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个步骤, 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知识, 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学习。

第三步:练习通过导入和讲授, 学生们已经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既要考虑到基础、返回率、又要注重题目的差异性, 以及题目的数量。

小学数学自能、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自能、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自能、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流程
李爱萍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36
【摘要】自能、高效课堂的操作步骤是:(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3)小组探究,交流碰撞;(4)全班交流,指导矫正;(5)课堂训练,反馈巩固;(6)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总页数】1页(P65)
【作者】李爱萍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山东昌邑,26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谈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流程
2.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新授课教学模式
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新授课教学模式
4.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流程初探
5.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121”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试行)一、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和缘由我县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开拓,勇于创新。

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学行为根本转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课程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我县地域分布较广,乡镇学校数量较大,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

从我们教学视导的结果来看,不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的现象。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建构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学操作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甚至高效,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县教委领导高瞻远瞩,立足于教育的发展本质,确立了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垫江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认真落实余主任在2011年中小学行政会上关于‚深化‘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讲话精神,我们特提出小学数学‚三阶六环‛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以努力解决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引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缩,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主体性的数学活动。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1、情感交流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2、自主发展目标:这里特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护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目标。

包括明确任务、质疑问难、主动探求、合作交流、总结应用、反思提炼等方面,这一发展性目标是自主的,更是可持续的。

3、数学素养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从最基本的数学教育价值来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把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以及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作为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

4、求异创新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才能为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不断释放潜能,不断掌握和发现学习方法,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老师,甚至超越教材,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三阶六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并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

在课堂中建立起平等、双向交流、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疏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落实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应是多维的,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实现教学目标由‚教学生学会‛向‚教学生会学‛转变,‚教学生会学‛其核心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我学习,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选择,并最终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

新课程理念提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个性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永远存在一定差异。

教师应充分重视这种差异,努力研究学生在智力、兴趣、性格、学习等方面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精神的人,以真正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4、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序结构,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教学方法多样化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方式参与学习的机会,(1)针对性原则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引入方法。

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和导语,使学生的已有认识结构和知识储备与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铺垫性原则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前后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大部分知识都是由它的先行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必须遵循铺垫性原则,教师要利用知识的前后联系,设计对新课有积极辅助意义的铺垫练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入新。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增强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中去,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一般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情境呈现方式操作流程:问题情境---表征情境—提出问题这种开课方式比较适合于学生认知策略的建构。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操作演示、设置问题等形式。

在创设情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有挑战性,②创设的情境要能够使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思,触景生问,能为本节的教学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数学的本质。

要有数学味。

③创设的情境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研究素材,引发学生思考。

(2)复习导入方式操作流程:旧知复习铺垫—形成认知冲突—提出新的任务。

这种开课方式适合于前后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学习内容。

教师应着重把握那些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对新知提供最佳关系的生长点的知识内容。

此外,重点要放在‚导‛字上,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街接处,要导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3)直接呈示方式操作流程:直接提出任务(语言或文本)值得说明的是,教学时究竟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不论何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对学生进行诱导定向,促使学生产生预期的学习心向,明确学习任务。

这其中,诱导是关键,定向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产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探究阶段---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最根本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这个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在的联系及儿童的认识规律,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表达等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提倡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

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交叉或交替使用。

针对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和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我们建构了以下五种不基本的学生学习活动形式。

(1)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这一活动结构是学生以对问题的定向思考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尝试性探索并最终解决问题。

主要因素: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主要活动:尝试性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

基本活动流程:问题呈现—尝试探究—交流发现—总结规律适用内容举例:《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步:问题呈现教师在引导学生任意画出两个三角形后,让学生猜测: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一样吗?如果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它们的大小可能会一样吗?请大家猜猜看。

第二步:尝试探究学生用自已的方式验证自已的猜想。

第三步:交流发现学生交流尝试探究的结果,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第四步:总结规律验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2)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这种学习活动方式是以学生面对教师呈现的信息为起点,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和辨析,以获得知识重组。

主要因素:有效的信息呈现主要活动:观察、比较和归纳基本活动流程:信息呈示--观察分析—探寻规律—建构新知适用内容举例:方程的认识第一步:信息呈示X+0.5=1.8 15-4=11 38÷2=19 1.9-X 24÷X=8 19×2 第二步:观察分析先观察式子特征,将式子按一定规则分类,解释分类依据。

第三步:探寻规律说说类似X+0.5=1.8、24÷X=8等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第四步:建构新知阅读教材,建构方程的意义,归纳方程的本质特征。

(3)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这种活动结构是以学生对材料的实验性操作为起点,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多次分析与比较,以获得新的结论。

主要因素:实验操作的方式主要活动:探索、实验、发现基本活动流程:问题情境—实验操作—交流发现—形成结论适用内容举例:圆的初步认识第一步:问题情境情境:学生在操场上一面小红旗四周站立,参加夺旗比赛。

问题:怎样站列,才算合理?请画出想法,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实验操作学生摆放学习材料,画出学生夺红旗的路线,分析路线的共同特点。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在展示和比较中小结圆的画法。

第三步:交流发现学生交流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的现象、问题与结论。

第四步:形成结论圆的组成,圆的直径与半径的特点。

(4)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这一活动是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为起点,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

主要因素:正确的抽象概括主要活动:尝试发现与建构模型基本活动流程:出示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指导点拨适用内容举例:连乘数学问题第一步:出示问题出示与例题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学生自学书本上例题的解法,交流解题思路与关键步骤。

第三步:尝试练习学生独立解决同类型问题。

第四步:讨论交流学生解释解题思路,讨论策略的合理性。

第五步:指导点拨抓住重点地方,理清解题思路,分析解题策略。

(5)以小组讨论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

这种活动以是以学生对问题情境的表征为起点,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以获得新的认知。

主要因素:小组交互的方式、过程、质量主要活动:提出计划、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合理表述基本活动流程:情境呈现—小组活动(小组设计、小组交流、验证方案、形成认知)--交流评价—理解性练习适用内容举例:平均数的认识第一步:情境呈现为社区按要求设计游泳池。

思考水池的形状与儿童区、浅水区、深水区里水的深度。

第二步:小组活动小组内尝试设计,相互交流、质疑、解释,验证方案。

第三步:交流评价各小组发布与解释结果,并相互评价。

小组内修正自已的方案与结论。

第四步:理解性练习进行与结论相关的应用与拓展性练习。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何种学习活动形式,我们同样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