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合集下载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牛玉军;陈荣霞;谷娜;吴凤霞;杨晓军;何翠菊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03(014)006
【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了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US)、膀胱造影、CT及MRI 检查并结合膀胱镜、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术前均作出了正确影像诊断及分型,US、IVP及膀胱镜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的诊断效果和价值.
【总页数】4页(P409-412)
【作者】牛玉军;陈荣霞;谷娜;吴凤霞;杨晓军;何翠菊
【作者单位】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锦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锦州,121000;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3;R814.43;R814.42
【相关文献】
1.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J], 师自刚
2.输尿管囊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J], 胡金斗;罗卫东;郭晓震;王炳杰
3.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J], 赵勇;周启筑;冯进;祖雄兵
4.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J], 高玉林;苏日娜
5.32例儿童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J], 韩振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处理(附17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处理(附17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处理(附17例报告)
刘业彪;田磊;尹华军;晏斌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2010(31)6
【摘要】目的总结输尿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17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诊断准确率100%,IVU诊断率84%,B超诊断率63.2%,开放手术13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术4例.17例患者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对囊肿直径≤3.0cm宜行经尿道电切术,而对直径>3.0cm及合并严重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者应采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抗返流.
【总页数】2页(P834-835)
【作者】刘业彪;田磊;尹华军;晏斌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
都,610500;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3
【相关文献】
1.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J], 卢绪楼;侯建全;张光波;袁和兴;魏雪栋;季晋东
2.成人输尿管囊肿脱出的鉴别诊断(附1例误诊报告) [J], 刘家辉;张际青;苟举民;黄明亮;伯晓宁
3.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J], 夏炜;何小舟;徐仁方;许贤林;宋广来;巢志复
4.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J], 朱热提.达吾提;胡尔西旦.阿吉
5.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早期处理(附7例报告) [J], 张晓忠;梅骅;魏辉;邬绍文;黄树声;郭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价值

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价值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6 )
超 声诊断输尿 管囊肿 的价值
陈四华 曾 桂 甘 伦 胜
输尿管囊肿多为先天性发育异 常 . 为输尿管末端 在膀胱
内呈囊肿样膨 出。 早期常无症状 , 不易被发现 , 晚期常 出现下 尿 路梗阻症 状 , 给治疗造成 困难 , 因此早期 发现对本 病有很
片 对 比度 高 [ 1 ] 。 因新 生 儿 为 腹 式 呼 吸 。 应 选 择 患 儿 腹 部 鼓起 时
定的特征 , 如特发性 呼吸困难综合征 、 胎粪吸人性肺炎等 。
新生儿过度 换气或机械 辅助呼 吸不适 当的正压 通气均可 造 成终末气道 和肺泡的过度扩张而破裂 , 造 成气漏 , 胸部 x线 片可提供影像信 息。另外 , 机械通气患儿插管位置应适当 , 避 免过深或过浅 . 因此插管后常需拍摄床旁胸部 x线 片。新生
儿气管 隆突位 于第 3 胸椎水平 , 插管远端应位位 置适 当 4例 ( 位 于第
1 - 2胸椎水平 ) , 插管 远端位于右支气管 内 1 例, 后 者经测量 后及时通知临床进行 了调整。
总之 , C R提高了新生儿床旁胸部 x线 片质量 , 但拍摄 的 基本 工作仍然是决 定胶片质 量的重要 因素 ,尤其是 体位不 正、 呼气位等易导致诊断困难 。 甚至重新拍摄。
重 要 的 临床 价 值 。我 院 自 2 0 0 7年 8月至 2 0 1 2 年 6 月 经 超 声
8 例, 有 临床症状 者 7例 , 其 中腰腹部或下腹部 不适 5例 , 尿 路刺激症状 l 例, 血尿史者 l 例。 其 中 5例经手 术证 实 . 1 0例 根据临床表现 和膀胱镜检查确定诊断。
统等 , 而床旁胸部 x线片是急危重患儿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

输尿管囊肿的超声与尿路造影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超声与尿路造影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超声与尿路造影诊断
赵红星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1)005
【摘要】@@ 输尿管囊肿是由于输尿管在胚胎时期异常发育所致.笔者对我院1998~2000年1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提高诊断正确率.【总页数】1页(P386-386)
【作者】赵红星
【作者单位】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的临床分析 [J], 熊永芳;刘新玲;赵传军
2.电视透视下局部加压法静脉尿路造影诊断尿路梗阻性病变 [J], 陈爱民
3.肾盂造瘘上尿路顺行超声造影诊断梗阻性肾疾病的价值 [J], 孙琰;唐波;夏要友;陈坤;刘卓;张庶;虞青
4.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膀胱内输尿管囊肿的价值 [J], 何远智;陈楠
5.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 白佃龙;陈晓蕾;李小鹏;张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5例分析)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5例分析)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5例分析)
张黄华;顾东华;孙明
【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年(卷),期】2004(016)002
【摘要】目的:论述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表现及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输尿管囊肿造影典型表现有"蛇头征"和"晕圈征".结论:静脉尿路造影(IVU)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总页数】1页(P28)
【作者】张黄华;顾东华;孙明
【作者单位】314300,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放射科;314300,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放射科;314300,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3
【相关文献】
1.输尿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附44例分析) [J], 朱玲斐
2.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26例分析) [J], 张淑香;郭纪鲁;邢溪萍
3.输尿管囊肿影像诊断(附20例分析) [J], 韩广秀;郭道芳;陈永利
4.输尿管囊肿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J], 叶素红;张其芬
5.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5例分析) [J], 张黄华;顾东华;孙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泌尿系统疾病CT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CT诊断
尿路造影:蛇头征。 CT: 膀胱输尿管开口处囊状影,充盈 相可充盈造影剂。
CT检查方法
(一) 平扫检查
仰卧位 , 扫描范围,层厚5mm。
不能分辨肾皮质、髓质,可以显示肾血 管。调节窗宽、窗位观察肾筋膜。 正常输尿管不易辨别。 膀胱呈水样密度。
CT
(二) 增强检查
静脉注入对比剂行肾区、输尿管区或膀胱区扫 描 , 肾脏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延时扫描(5~10分 钟)。
肾脏皮质、髓质及肾盂不同时相强化。
CT表现:
• 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突向肾外。
• 平扫:低、高或等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坏 死区呈低密度灶。
• 增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与肾实质边界清 晰。
CT表现:
•肾周筋膜增厚 •淋巴结转移: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常见。 •血管转移: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血管增粗,局 部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肾与输尿管先天性畸形
马蹄肾
马蹄肾为双肾下极或上极相互融合,多 为下极融合,状如马蹄。
造影显示肾轴自外上斜向下内,肾盂指 向前方,可合并肾积水。
CT可显示双肾下极肾实质相连。
马蹄肾
马蹄肾
马蹄肾并肾癌
Horseshoe kidney
输尿管囊肿
为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的囊状膨 出,常合并上方尿路扩张积水。无症状或 有尿路梗阻、感染、结石表现。
影像学表现:肾区内无肾,而于其他 部位发现肾脏。
盆腔异位肾
盆腔异位肾2
交叉异位肾
肾缺如
肾旋转不良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又称重复肾,一个肾脏分为上、下 两部,并各有一套肾盂和输尿管。
影像学表现:IVP是首选方法,显 示同一侧肾区有两套肾盏、肾盂及输 尿管。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输尿管囊肿的X线征象分析

输尿管囊肿的X线征象分析

全腹 片。 透视 下病 人逐步直立 , 在 重点观察输 尿管全程及膀 胱 造影剂充盈情 况 ,转 动体 位及加压观 察选择病 变表现最
形成 的囊状膨 出 , 是少见的输尿管发育异常性疾病 。本病发
病原 因未 明 , 临床表 现不 具特征 性 . 常误诊 为炎 症 、 瘤等 肿 其它疾病 …。作者搜集 19 9 5年 1 月至 2 0 0 5年 1 2月间经手 术、 病理证 实的输尿 管囊肿 1 . 8例 就其 临床 与 x线 表现进 行 回顾性分析 , 以提高对该病 的认识 。
检 5例 患侧输 尿管下 端有 压痛 , 肾 区叩击 痛 , 无 阳 3例 2例
i ta b a d r f 1 c s s Haa in i n n r — l d e o 5 a e . l to sg wa s o d n 1 c s s n s a e s h we i 6 a e a d n k he d i n i 1 a sg n 2 c s s ae. Co l s o ncu i n I ta e o u o r p y a s o n r v n us r g a h c n h w t ur t r y t e we l n i r v d s he e e c s v r y l a d t o i e p
维普资讯
38 7
岭南现代 临床外科 2 0 年 l 月第 6 06 O 卷第 5 Lnn nM d r Ci c u e , c 2 0 , o 6N . 期 i ' oe l i i Sr r O t 0 6 V 1 o ga n n sn g y . . 5
【 关键词 】 输尿 管囊 肿 ;x线 ; 诊 断
中图分 类号 : 8 6 R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X(0 6 0 — 3 8 0

输尿管囊肿的几种影像诊断方法对比

输尿管囊肿的几种影像诊断方法对比

例 ,阳性诊 断率 为 63% (22/35)。输 尿管囊 肿 超声 下 呈 囊状 液性 暗 区 ,囊 壁 规整 ,囊 内透声 好 。实时 观察 发现囊 肿大 小及 形 态 随尿 液进 出而 改变 。囊
先 天性薄 弱 ,输尿 管本身 或周 围组织 炎症致瘢 痕性 狭窄 等 ‘3 J。临床 上 常 表 现 为 反 复 泌 尿 系感 染 、血 尿 、排 尿 困难 、发热 等 。少 数病人 伴有 肾 、输尿 管及
1.1 临床 资料
腹 部 的压迫 带后 ,透 视 下实 时 观察 ,且 观 察 膀胱 区
本组 35例 ,男 13例 ,女 22例 ,年龄 2—50岁 , 时变动 体位 ,及时 发现泌 尿系各部 位异 常影像并 拍
平均 33岁 ,儿 童 5例 。病 程 2wk~10a,平 均 8a。 片记 录 。
收稿 日期 :2010—06—22;修 回日期 :2010—08—23 作者简介 :包丽薇 (1974一),女 ,蒙古族 ,内蒙古 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
· 494 ·
Acta Acad M ed NeiM ongol Oct.2010 Vo1.32 No.5
参 考文献
[1]王霄 ,潘向勇.涡轮机法拔 除下 颌阻生智齿 的临床 研究 [J].实用 13'腔 医学杂志,2006;22(1):21—24
[2]耿 温琦.下颌 阻生智 齿 [M].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993;18
[3]栾吉栋 ,栾美霞 .拔除下颌 阻生齿 方法 比较与 术后并发 症 分析 [J].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008;2(13):14—15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年 1o 复 皇 —箜 期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许树林;刘恩靖
【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
【年(卷),期】2005(33)3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P)、B超和CT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输尿管囊肿IVP表现为膀胱内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膀胱内“眼镜蛇头”征为输尿管囊肿的典型表现。

输尿管囊肿B超显示囊肿呈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形态可随排尿而改变。

B 超并可发现较小的输尿管囊肿。

结论IVP、B型超声均可作为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本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总页数】2页(P334-335)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静脉肾盂造影;超声波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作者】许树林;刘恩靖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48医院放射科;解放军第148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3;R445
【相关文献】
1.输尿管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附9例报告) [J], 宁新礼;杨卫民;徐改春;黄永勤
2.成人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2例报告) [J], 郦剑云;张玉琴;赵素芳;王琴珠
3.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胫骨对称性骨内腱鞘囊肿1例报告) [J], 徐春林;
张雪梅;朱卫峰;郑传彬;刘伟;曹真真
4.输尿管囊肿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J], 叶素红;张其芬
5.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早期处理(附7例报告) [J], 张晓忠;梅骅;魏辉;邬绍文;黄树声;郭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彭林光;莫志贤;周小庄
【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7)2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12例输尿管囊肿病人均采用输尿管囊肿切除、输尿管移植术,留置D-J管作支撑引流.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术后症状消失,随访10例,B超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输尿管口狭窄及返流发生.结论输尿管囊肿的临床症状多样化,主要是囊肿引起末端输尿管狭窄梗阻,导致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及继发感染所致.膀胱镜检查在本症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输尿管囊肿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感染、梗阻及返流,以维持正常排尿,保护肾功能.对于输尿管囊肿合并梗阻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232-233)
【作者】彭林光;莫志贤;周小庄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550;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
州,5105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输尿管囊肿15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米晖;毛登久;杨松林;周杰;王力
2.输尿管囊肿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J], 王丽娇;刘艳
3.小儿输尿管囊肿的外科治疗(附15例报告) [J], 李守林
4.超声诊断胎儿输尿管囊肿并重复肾1例 [J], 刘敏薇;周爱云;徐盼;张诚
5.13例小儿输尿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J], 李守林;董勤光;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脏输尿管结石、结核、肾囊肿影像诊断

肾脏输尿管结石、结核、肾囊肿影像诊断

1.肾和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X线检查
【造影表现】 造影有助于肾结石的诊断,能确定可疑影是否在肾内 阳性结石显示为充盈缺损 结石的密度可高于、等于、低于造影剂的密度 可了解患肾的功能,是否有继发感染或肾盂扩大
肾结石- CT检查
能够确切发现位于肾盏和肾盂内的高密度结石影。
1.肾和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 多为小的肾结石下移所致,易停留在生理性狭窄处。 表现为输尿管区黄豆大或米粒大致密影, 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方向一致 易出现在输尿管的生理狭窄处 输尿管下端近膀胱处的结石多为横行 造影可确定致密影是否在输尿管内, 其上段输尿管常有扩张
双侧肾盏肾盂普遍受压、拉长、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状改变 CT检查:
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囊肿 残存的正常肾实质较少甚至难以识别 常并非多囊肝
3.肾囊肿与多囊肾
肾盏受压 变形移位
肾囊肿
多囊肾
谢谢欣赏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CT表现】 早期显示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 增强检查,可有结核性空洞 部分肾盏乃至全部肾盏、肾盂扩张 肾盂和输尿管壁的增厚 可见点状或不规则致密影结核灶钙化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典型 脓腔
3.肾囊肿与多囊肾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 多囊肾为遗传性病变,成人型多见 随囊肿增多、增大出现症状,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X线造影表现】 早期表现为肾盏顶端元钝,边缘如虫蚀状 典型者,可见一团状造影剂影与肾盏相连,
或位于肾盏外方的皮质内、 边缘欠光滑,密度不均, 相应的肾盏边缘不整齐或变形狭窄
病变浸入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时, IVP不显影或显影延迟,且密度淡,边缘不整齐
逆行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成一个扩大而不 规则的腔, 波及整个肾脏

输尿管囊肿的X线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X线诊断

本组 5 中男 3例 , 2例 , 例 女 年龄最小 2 4岁 , 大 4 最 9岁。 单侧 4例 , 双侧 1 。 例 病程 3 个月 ~ 。 3年 临床有腹痛 、 血尿等症 状 , 例有膀胱刺激症状 。5 3 例均 由膀胱镜检查及手术证实。
2 LwiJ, rn a e sJB ennMFSft se a3 s 田.ur rb ug1 9 ,3 .o i u lo P C rPol r,9 63 : t s s 1ma S
8 7— 72 1 8
sraPJ.a io ,0 3 2 65 7 5 2 ped [ R do g 2 0 ,2 :2 - 3 ] ly
5 Fec e CD, r n J, res lth r Bema J Cols C,ta . a n ss f atonet l e 1Dig o i o g ritsi s na
s o l tmo : o sn u p rah J.u Pto,0 2 3 5 : t ma u r A cnessa p c f H m ahl2 0 ,3( ) r s o ]
参 考 文 献
1 Lct D, i m n B, nma e a.at itsn acm s [ . ih J Wes a nL A t nK,t G s net a sro aPJ s 1 o r il ]
S mi c l 9 8, 5 1 1 8 e n On o ,1 8 1 : 8 ~1 8
4 9 4 5 5 - 6
6 Bu kl J, d a M , 一Mu ei O,t 1. li a t atontsia r i G Ba r l n A1 d rs e a Ma g n g r i et l n s n
sr ma u r t l t mo :dit b t n,ma g f a u e , d p te n f mea tt o sr u i i n e t r s a at r o tsa i i o n c

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Key words:Ureterocele;Diagnosis;Treatment
成人输尿管口囊肿是一种输尿管先天性疾病,在临床并不多见。我院1994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成人输尿管口囊肿患者共12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1岁~54岁,平均32.8岁。囊肿位于左侧8例,右侧4例。主要临床症状:12例中首发症状为无痛性血尿3例,单纯性腰痛1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排尿不畅感3例,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2例。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诊断;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eteroceles in Adults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eteroceles in adults.Method: 12 cases of ureteroceles in adult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B-ultrasonic scan (B-us),intravenous urography(IVU) and cystoscopy before operation, Trigone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in 3cases, law transurethral incision was usd in 9 cases. Result: 12 cases were cur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B-us、IVU and cystoscopy are the major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ureteroceles in adults ,trigone reconstruction and law transurethral incision are the better method for ureteroceles in adults ,the postoperative fallow-up should be neglected in all the patients.

输尿管囊肿5例的影像诊断

输尿管囊肿5例的影像诊断
2 C m b l W p e i n r e u t f a h s O O i a l a p e l F . r l mi a y r s l s o p y c 1 g c l
b s d r a m mt f m y p a B J p t a m , a e t e t e o a bl o i . r o h h l ol
0, 1 见表 2 。
表 2 弱视程度与疗 效 眼( %)
笔 者认 为视 觉 生理 刺 激 法 治疗 弱视 儿童 是一 种较 有
效 的方法 。
参考文献
l 全 国儿 童弱 视斜视 防 治学组 . 弱 视定义 、分类及 评价 标准 . 中国斜视与 小儿眼科 杂志, 9 6 : 7 19 ,4 9
讨 论
1 对象
5 中男 3 , 2 。年 龄最 小 1 例 例 女 例 2
岁, 大 4 最 5岁 。均 为单 侧发 病 , 右侧 4 , 侧 1 。 例 左 例 临床 症状 : 有腹 痛 , 均 肉眼 血尿 3例 , 胱 刺 激 征 1 膀
例 。
输尿 管囊 肿 一般 属 先 天 性病 变 , 为输 尿 管末 端 向膀 胱 内 凸 起 的囊 性 肿 物 。 由于 胚 胎 期 一 度 分 隔 输 尿 管 与 生殖 窦 问 的膜 没 有 完 全 被 吸 收, 引起 输 故
临 床资 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行 C T扫 描 明确 诊 断 。 其 中 3 呈 典型输 尿 管末 例 端 “ 蛇头 ”样 改变 , 围可 见晕 圈征 ( 1 。1 为 周 图 ) 例 膀 胱 内造 影 剂 充 盈 而 囊肿 内少 造 影 剂 , 呈边 界光 整 的 充盈 缺 损 并伴 有 同侧 重 复 输 尿 管畸 形 ( 2 。余 图 ) 1 结合 C T检 查 发现 囊 肿 内结 石形 成 , 胱壁 不规 例 膀 则增 厚 ( 3 。所有 病 例 囊肿 之 上输 尿 管均 有不 同 图 ) 程 度扩 张 。

输尿管囊肿诊断详述

输尿管囊肿诊断详述

输尿管囊肿诊断详述*导读:输尿管囊肿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膀胱内有薄壁囊性肿块。

静脉尿路造影典型者表现为输尿管末端“蛇头”状膨大,伴或不伴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合并重复畸形时亦可显示。

膀胱镜检可见输尿管开口处呈囊状扩张,开口呈针尖样随输尿管蠕动时张时缩。

输尿管囊肿(ureterocele)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肿突入膀胱之内。

故囊肿的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两者之间为很薄的输尿管肌层。

按输尿管口位置与囊肿的关系分为单纯型与异位型。

前者输尿管口较正常位置略有偏移(orthotpic ureterocele)囊肿常较小,影响少,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

异位输尿管囊肿多较大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两根输尿管在通常部位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而带有输尿管囊肿,引流上肾部的输尿管,则位于粘膜下层,开口于膀胱颈或后尿道。

临床上亦见有介于二型之间者。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1.输尿管疼痛输尿管疼痛常常呈急性发作,多继发于急性输尿管梗阻。

2.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正常有3个生理弯曲,也就是狭窄段。

第一狭窄在穿入膀胱壁处;第二狭窄在跨越髂动脉入小骨盆处;第三狭窄在穿入膀胱壁入。

输尿管狭窄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至输尿管管腔部分或全段较正常狭小,管腔的连续性虽然没有中断,但已引起不同程度的上尿路梗阻和肾积水。

3. 输尿管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引起肾积水的一种常见的尿路梗阻性疾病。

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妨碍了肾盂尿顺利排入输尿管,使肾盂排空发生障碍而导致肾脏的集合系统扩张。

起初,肾盂平滑肌逐渐增生,加强蠕动,试图通过远端的梗阻排出尿液;当不断增加的蠕动力量无法克服梗阻时,就会导致肾实质萎缩和肾功能受损。

4.输尿管痉挛输尿管为一细长而有肌肉粘膜构成的管形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的保护良好并有相当的活动范围。

输尿管囊肿影像学诊断分析论文

输尿管囊肿影像学诊断分析论文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囊肿临床诊断的辅助作用。

方法选择3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静脉造影检查。

所选患者均进行b超以及ivp等检查,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对疾病做出了准确判断,其中左侧12例,双侧的为9例。

结论 b超加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等进行明确的判断,ct及膀胱检查对疾病的诊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静脉肾盂造影;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输尿管囊肿主要是由于膀胱内的输卵管末端出现的囊性扩张,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这类疾病多同时患有输尿管的畸形,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纯型和异位型。

x线影像上可表现多种图像,要进行仔细的辨别。

我院对2010年6月-2012年7月间进行诊断的3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间进行诊断的3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这36例患者中,男性有9例,女性有27例,年龄在25-56岁之间,平均为38.9岁,囊肿大小均在0.9-2.6cm之间。

临床表现:18例患者为下腹以及左腰部疼痛,7例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症状,5例患者囊肿从尿道口脱出,4例患者有外阴湿疹,1例患者双下肢水肿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和视物不清等,还有1例患者表现为尿潴留。

1.2 检查方法本组36例患者中,有31例进行了泌尿系平片检查,31例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29例行b超检查,9例进行了膀胱镜检查,6例行ct检查,5例进行膀胱造影。

2 结果2.1 泌尿系平片这些患者中有31例患者行泌尿系平片检查,当中只有7例患者在尾骨左侧及左侧盆腔中部见沙状结石影。

2.2 b超检查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数量为29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

在超声影像上,扩张的输尿管末端表现为液性暗区,大小约为1.6-5.4cm。

输尿管囊肿(附15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附15例报告)

输尿管囊肿(附15例报告)标签:输尿管囊肿治疗资料与方法199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输尿管囊肿患者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12岁~54岁,平均36岁;间歇性尿路感染12例,发热4例,血尿2例,腰痛9例,尿道外口肿物脱出3例。

囊肿位于左侧的9例,右侧的6例。

辅助检查:15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均为单侧,左侧囊肿9例,右侧囊肿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及膀胱内囊性占位。

X线检查:IVU:有6例显示远端输尿管如蛇头状,其周围有一圈透光影,患者的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

膀胱镜检查:有6例患者镜下可见输尿管开口位置光滑的囊状肿块,可见小开口,并有尿液喷出。

9例由于囊肿较大,未看清囊肿全貌,仅看到大片有血管分布的囊肿壁。

结果15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6例行囊肿去顶术,9例行囊肿切除,输尿管口再植术。

恢复良好。

讨论输尿管囊肿,又称输尿管口囊肿、输尿管膨出、输尿管疝等,属先天性疾病,是指输尿管末端呈囊性向膀胱内膨出,膨出的外层为膀胱黏膜,中间为薄层肌肉胶原组织,内层为输尿管黏膜。

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输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狭窄,也可是输尿管末端纤维结构薄弱或壁间段的行径过长、过弯等因素引起,经尿流冲击后形成囊性扩张突入膀胱。

输尿管囊肿小者仅1~2cm,大者可充满膀胱腔,甚至可突出于尿道外口。

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

本组男性4例,女性11例,位于左侧的囊肿9例,右侧囊肿6例。

输尿管囊肿属先天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梗阻,发育中的输尿管进入尿生殖窦延迟,输尿管芽分化改变,输尿管尾端肌肉发育停滞,尾端过大造成输尿管囊肿。

由于输尿管囊肿所在输尿管的扩张、迂曲,囊肿压迫对侧输尿管口或堵塞膀胱颈口等,可引起输尿管口逆流,其临床表现常为间歇性、难治性尿路感染。

有时囊肿堵塞尿道内口引起排尿受阻,有时囊肿脱出于尿道外口,出现尿道外口肿物,本组有3例囊肿脱出于尿道外口,均为女性患者。

怎样确诊输尿管肿瘤?

怎样确诊输尿管肿瘤?

怎样确诊输尿管肿瘤?输尿管肿瘤,大部分是恶性的输尿管癌,由于输尿管在腹腔后,腰肌前方,位置深,输尿管又细,即便肿瘤长到能够将输尿管堵住的时候,也不是很容易发现肿瘤,更何况确定肿瘤性质就更难了。

因此,我们需要做一系列检查才能明确输尿管肿瘤的位置和性质(良性还是恶性,具体的病变类型)。

当怀疑输尿管肿瘤时需要做哪些检查?一些常规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凝血四项或者六项、胸片、心电图检查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考(为什么术前要做那么多“无关”检查)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简称IVU)又称静脉肾盂造影(IVP)。

一般是通过静脉血管注射造影剂,然后再拍片了解泌尿系统通路的情况。

它能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起到明确肿瘤的位置和病灶多少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能不能达到这二个目的取决于同一侧的肾有没有功能,造影剂注射后,有功能的肾可以将造影剂分泌到尿里,使的尿路在X线下显影,如果同一边的肾已经没有功能,尿路(包括输尿管)就无法显影,也就发现不了输尿管的病灶。

另外输尿管内肿瘤很小,没有造成不通畅也就很难发现病灶所在位置,只有肿瘤长到足够大,才会在造影片中出现充盈缺损而被发现。

逆行尿路造影当出现静脉尿路造影没有显影,无法发现病灶时,医生会选择做逆行尿路造影。

所谓的逆行尿路造影就是从尿道伸进去一个镜子到膀胱(是不是很可怕呢,不用太担心,熟练的医生做一般不会很痛),找到同一侧的输尿管在膀胱的开口,向同一侧的输尿管插入一个如圆珠笔芯大小的管子,一般插到肾内,固定好。

在X线室向管子里注射造影剂之后拍片,可以了解输尿管有没有那个地方不通畅,好发现病灶所在位置。

尿液中找肿瘤细胞尿沉渣找肿瘤细胞:一般需要留取早上起来的第一次尿液(称晨尿),通过离心后将尿沉渣涂片染色来找肿瘤细胞。

这种方法发现肿瘤细胞的机会不是很大,阳性率不高,所以目前这种方法越来越少用。

为了提高阳性率,医生也想了好多办法,如需要做逆行造瘘的患者通过导管来收集尿液,这样可以提高阳性率。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ureteroceleZANG Da ,JIA Gui -jing ,SHE Zhi -hong ,W U Ying(Depa rtment of Radiol ogy ,Shenzhen Peo ple 's H os pital ,Shenzhen 51802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intravenous urography (IVU ),CT and ultrasonography in d iagnosing the uretero -cele .Methods The IVU ,CT and ultrasound data of 25cases of ureterocel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1male ,14female ,age ranged from 5to 69year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proved b 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10cases were with left ureterocele ,7cases with right ureterocele ,8cases bilateral ureterocele .The IVU demonstrated intrabladder filling defect in 7cases ,”cobra head sign ”in 17cases ,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was 96%(24/25).The ultrason ic features were round like echo free area in 21cas -es ,the shape changed with urination ,the correct rate of diagnosis was 94%(23/25).Conclusion IVU combined with ultrasonog -raph y could improve the dependability of diagnosing ureterocele .[Key words ] Ureterocele ;Intravenous urography ;Ultrasonography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臧 达1,贾桂静1,佘志红2,吴 瑛2(1.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2.超声科,广东深圳 518020)[摘 要] 目的 评价静脉尿路造影(IVU )、CT 与B 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作者:黄美善王苗李牡兰赵莲茹
作者:黄美善王苗李牡兰赵莲茹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静脉肾盂造影;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输尿管囊肿是泌尿系统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黏膜下囊性扩张,并向膀胱内突出,也称为输尿管膨出。

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就有关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6~53岁,平均39.5岁,囊肿大小1.0~
2.5cm,临床表现:尿频、尿痛7例,反复腰痛6例,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腰疼痛3例,间歇肉眼血尿1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不尽感1例。

1.2 检查方法本组12例患者检查中,腹部平片12例,ivp12例,超声检查12例,ct 2例,mri 2例。

2 结果
2.1 腹部平片腹部平片12例,仅3例在患侧肾区及盆腔中部见结石影。

2.2 ivp ivp12例,均明确诊断。

表现为膀胱内一侧或双侧圆形充盈缺损7例,随膀胱内造影剂充盈完全,充盈缺损越清楚,边缘越光滑、锐利,大小在1.4~2.5cm,其中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左侧,1例右侧;4例囊肿侧输尿管下段扩张;2例囊肿内含结石,此例临床上罕见,另外5例显示“蛇头征”样充盈,大小在1.5~2.2cm,边缘见环状透亮影。

2.3 b超检查 b超12例,11例明确诊断。

6例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明显扩张,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呈液性暗区,大小在1.0~2.1cm,5例囊肿者有间断收缩及膨胀。

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有肾盂积水。

2例发现输尿管下段结石。

b超11例明确诊断。

8例为正常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内膨出,3例为异位开口的膀胱内膨出。

2.4 ct表现 ct检查2例,ct平扫囊肿为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光滑,位于膀胱轮廓线以内,囊内密度均匀,与膀胱内尿液等密度,囊壁厚度均匀一致,为环形。

2.5 mri检查 mri检查2例,患侧肾盂扩张,全程输尿管扩张,患侧输尿管末端可见约1.0cm ×1.2cm大小类圆形病灶,边缘呈环状t2低信号,中心部分呈等信号。

3 讨论
3.1 分型、病因及临床表现
3.1.1 分型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正位输尿管囊肿多发生于单一输尿管,囊肿常常较小,多见于成人女性;异位输尿管囊肿的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囊肿多较大,常见于女性婴幼儿,左侧多见,80%发生在重复肾上极肾的输尿管异位开口末端,常合并有上极肾的发育不良和积水。

3.1.2 病因关于输尿管囊肿的发生,儿童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而部分成人则可能是后天性因素,其可能的学说有:(1)在胚胎第4~7周时,自中肾管分出的输尿管,其下端有分隔,输尿管和膀胱的薄膜正常情况下薄膜可被吸收,如果不能被完全吸收,可以造成输尿管异位开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继而逐渐形成囊肿。

(2)输尿管下端壁的先天性薄弱合并输尿管开口狭窄。

(3)输尿管膀胱壁段过长、过斜,过于弯曲。

(4)输尿管口本身和周围炎症、外伤等引起的瘢痕狭窄,因为本病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畸形,特别是异位输尿管囊肿者[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