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生长曲线来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和结果。
一、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特点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它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营养物质。
在适宜的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细胞。
同时,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通常采用光密度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蜡样芽孢杆菌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
2.测定光密度: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
光密度的值反映了细胞数量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绘制生长曲线。
3.绘制生长曲线:将测定到的光密度值绘制成时间的函数图像,即可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
三、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结果分析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退期。
1.潜伏期:在培养开始的早期,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2.指数期:当蜡样芽孢杆菌适应了培养条件后,它的生长速度会迅速加快,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急剧上升的趋势。
3.平稳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趋于稳定,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4.衰退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环境变得不适宜时,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细菌生长曲线实验九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
3.学习液体种子和固体种子的不同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4.利用细菌悬液浑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
[仪器和材料]1.实验材料(1)大肠杆曲,枯草杆曲培养液及大肠杆菌平板。
(2)牛肉膏蛋门胨葡萄糖培养基(150ml/250ml三角瓶x4瓶/大组),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葡萄糖10g,加水至1000ml,ph7.5。
2.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μl,1000μl,200tμl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分光光度汁;1000μl无菌吸头100个;5000μl 无菌吸头2(: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个;1ml或4ml 玻璃或塑料比色皿4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图91)。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测oD5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可任选一波长)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实验6-2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1 目的要求(1)了解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特点及测定原理;(2)学习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和比浊法分别测定酵母和细菌的生长曲线。
2 基本原理生长曲线是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测定时一般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纯菌种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已灭菌的适宜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液中菌的数量,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得到生长曲线。
不同的微生物其生长曲线不同,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亦不同。
但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规律基本相同,生长曲线一般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测定一定培养条件下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科研和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测定生长曲线时需要对生长的单细胞微生物定时取样计数,对于酵母细胞和比较大的细菌细胞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数,亦可采用比浊法计数,但对于小的细菌细胞一般采用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培养液中菌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来代表培养液中的浊度即微生物量,然后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悬液的OD值为纵坐标绘出生长曲线。
此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迅速。
血球计数板法是利用一块血球计数板来进行计数的。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中央平台比两边平台低0.1mm,上有两个被精细刻化为400个小方格的格网,面积为1mm2,加盖盖玻片后即构成0.1 mm3体积的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将1 mm2面积的网格划分为25个大格,每个大格再分成16个小格,既25´16;另一种为16´25。
计数时只需无菌操作将稀释到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一滴从盖玻片一侧渗入到计数室,待静置平衡后于显微镜高倍镜下计数,用下面公式算出菌液中细胞数。
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数/mL=5个中格内细胞数¸5´25(或16)´104´菌液稀释倍数3 实验材料3.1 菌种酵母菌和大肠杆菌。
简述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及特点

简述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及特点
x
细菌群体生长曲线指的是使用定量测定技术,如计数或染色,来反映细菌群体动态增长的现象。
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由细菌的存活期与繁殖期结合组成,通常由拟合的曲线和特定的参数来描述。
细菌群体生长曲线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同一细菌群体在短时间内,其生长速率及形态均保持稳定,而且能在确定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细菌浓度。
第二,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指数生长期、平缓减缓期、和枯竭期。
第三,指数生长期是指当满足生长条件后,细菌群体数量先快速增加,再达到最高值,也就是达到“拐点”时。
第四,平缓减缓期是指在拐点之后,随着营养物质的减少,细菌群体数量的增长速度变慢,直至趋于稳定。
第五,枯竭期是指当细菌群体再次趋向稳定,营养物质的使用完全用尽,细菌浓度便趋于0。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6b67a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68.png)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细菌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细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实验将介绍如何通过外观观察、菌落计数及测定细菌生物量的方法,获得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实验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1、选取一种细菌菌株,本次实验选择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配置好液体培养基,一般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3、消毒好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及实验仪器;4、准备好移液管、试管、比色管和加热消毒的线圈镊子等实验用具。
二、制备不同浓度的菌液1、挑选一根菌棒,从培养基上接入一些带有细菌的菌落,将菌落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2、将含有细菌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摇床中,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3、当细菌生长至一定程度(一般在对数生长期)时,用无菌的移液管,在培养基中取出一定量的菌液;4、分别将不同体积的菌液加入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菌液。
三、测定不同浓度菌液对应的OD600值1、将制备好的不同浓度菌液放入洗涤过的比色管中;2、由于细菌太小,肉眼观察不能得出其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因此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在600nm处测量各个浓度的菌液的吸光度(OD)值;3、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OD600;4、根据OD600值和菌液中细胞数量的线性关系,可通过OD600值推算出细胞数。
2、每隔2-3个小时,取出一定量的菌液,测量其OD600值,记录下菌液对应时间的值;3、采用计数培养法,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菌液,进行菌落数的计数;4、利用OD600值曲线和菌落数曲线绘制出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期间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防止细菌的外界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者需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及实验服,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3、制备好菌液后需要及时放置在摇床中,防止菌落外的细菌感染进去;4、测量OD600值时比色管必须清洗干净,用甲醇或无菌去离子水。
微生物生长曲线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结束
大家好
15
大家好
9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 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 t2t1 (lgW2lgW1)/lg2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 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或 OD。
大家好
10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 板;
成因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 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 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 增加。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成因 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
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
成因 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 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 死亡。
大家好
6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 的代时;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 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 生长的方法
状态。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好5稳定期:(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 的细菌数相当。
成因 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 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 会产生芽孢
实验4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仪器:
摇床、分光光度计、取液器。
微生物材料
大肠杆菌菌液、枯草杆菌菌液
培养基
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用具
玻璃比色皿,三角瓶,酒精灯,接种环。
2021/6/16
6
五、准备步骤
准备菌种:将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分别接到于肉汤 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4-18h。 另准备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斜面种子各1支。
• 将所测的光密度值(OD)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 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 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的总数,包括活菌与死菌所测 的生长曲线衰亡期不明显)。
2021/6/16
4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图 Ⅰ.延滞期,Ⅱ.指数期,Ⅲ.稳定期,Ⅳ.衰亡期
2021/6/16
5
四、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退期。其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全过程的动 态。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把握生物的
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2021/6/16
3
•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有血球计数法、平板菌落 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 比浊法: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故可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接种:分别取5ml大肠杆菌或枯草杆菌液接种到装有 100ml培养液的三角瓶中,放摇床37℃,200rmp振 荡培养。同时分别从大肠杆菌或枯草杆菌斜面取菌 接种于100ml培养液中,同样条件培养。
2021/6/16
7
测定(OD)
每小时吸取200ul培养液到2800ul蒸馏水中摇匀, 以蒸馏水为对照,选420nm波长进行光密度(OD值) 的测定(注意应测定0h的光密度值)。
微生物生长曲线知识讲解

——汤俊华
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 二 生长曲线的四个时期 三 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 四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四 生产应用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 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 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一般说, 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 变化更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 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长率上升阶 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 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
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 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
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 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 一个.
实验步骤
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 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 分为三个小组:
微生物生长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以明确微生物的 生长规律,对生产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故根据对数期的生长规律可以得到培养菌种 时缩短工期的方法:接种对数期的菌种,采用 最适菌龄,加大接种量,用与培养菌种相同 组成的培养基。有如,根据稳定期的生长规 律,可知稳定期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也是 最佳测定期,通过对稳定期到来原因的研究 还促进了连续培养原理的提出和工艺技术的 创建。
成因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 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 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 增加。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成因 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 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 状态。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的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方法的研究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方法的研究一、本文概述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方法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细菌的生长规律、生长环境、生长条件以及生长过程中的代谢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的选择与优化等方面,以期为提高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菌生长曲线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阐述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的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条件的设置、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实验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实验条件是影响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包括培养基的成分、温度、pH值、接种量等。
本文将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组合。
本文将总结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的实验方法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细菌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细菌生长曲线的理论基础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描述了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其中包括细菌生长曲线的形成机制。
细菌生长曲线是反映细菌群体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细菌生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影响细菌生长的各种因素。
细菌生长曲线通常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延迟期,细菌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进行必要的代谢准备,此阶段细菌数量增长缓慢。
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细菌以指数方式迅速增长,这是细菌生长最为旺盛的阶段。
稳定期时,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细菌增长速率逐渐减缓,细菌数量趋于稳定。
进入衰亡期,细菌由于营养物质的耗尽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生长速率急剧下降,细菌大量死亡。
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7.11.1 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掌握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数量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将每一种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
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
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
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
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
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
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
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细菌浓度达到最大即环境最大容纳量。
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物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
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孢等。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研究细菌生长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规律的重要实验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细菌的数量,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生命周期以及适宜生长环境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步骤,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首先,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实验需要准备培养基、平板、试管等实验器材,以及待测的细菌样品。
将培养基倒入平板中,使其均匀地附着在平板表面上。
取一定量的细菌样品,接种在试管中的培养基中,然后将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
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取出试管,通过将样品进行稀释后在平板上接种细菌来测定其数量。
通过计数细菌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我们可以得到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细菌生长曲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亡期。
在潜伏期,细菌数量较低,适生环境适宜时,细菌开始繁殖。
进入指数期后,细菌数量呈指数增长,繁殖速度较快。
在平稳期,细菌数量达到平衡,新生细菌数量与死亡细菌数量相等。
最后,在衰亡期中,细菌数量逐渐减少。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可以获得细菌的生命周期信息,了解其生长特性和繁殖机制。
这对于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药物敏感性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测定细菌生长曲线还可用于评估食品、水源等环境中的细菌污染情况,为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可用于制定细菌培养条件和控制措施。
通过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条件,我们可以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菌产量,或者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控制细菌的滋生。
此外,在药物研发和微生物工程中,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可以评估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效果、药物毒性及其机制,为药物设计和微生物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一项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定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生长特性、繁殖机制和生命周期等信息。
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7.11.1 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掌握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数量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将每一种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
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
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
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
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
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
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
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细菌浓度达到最大即环境最大容纳量。
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物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
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孢等。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制作及特点

生 长 曲 线
怎样绘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绘制方法主要分为:生长量测量 法、微生物计数法、还原糖测定法、氨基酸测定法以 及其他生理物质的测定。其中生长量测量法又分为测 菌丝浓度法、称干重法、比浊法等;微生物计数法又 可分为血球计数板法、染色计数法、液体稀释法等。 接下来我以大肠杆菌为例给大家简单介绍 一下比浊法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 方法。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制作 及特点、原因
主讲人:杨雪璇
什么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细菌个数或细 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 一般说,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变化更 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 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3)比浊:将培养不同时间、形成不 同细胞浓度的细菌培养液进行适当稀 释,使光密度值在0.0-0.4范围内,以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调 零点,在光电比色计上,选用400440nm波长的滤光片进行比浊,从最 稀浓度的菌悬液开始,依次测定。最 后,以细菌悬液的光密度值(OD)为纵 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大肠 杆菌的生长曲线。
死亡细胞数目超过新生细胞,细胞形态多样,细胞开始自溶,开始释放 次生代谢产物。
总 结
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 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 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 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 最佳状态。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 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是生产的收获 期、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
实验八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内容充实】

实验八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生长一、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细菌的生长曲线就是把一定量的菌体细胞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其细胞数目将随培养时间的延续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或O.D.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一条曲线,即为细菌的生长曲线,它反映了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可把细菌的生长曲线划分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微生物OD值是反映菌体生长状态的一个指标,OD是optical del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
通常400~700nm 都是微生物测定的范围,505nm测菌丝菌体、560nm测酵母、600nm测细菌。
★本实验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方法是,将待测菌种接入一只大试管的培养液中,在适宜的培养温度和良好的通气状态下,定时取出此试管,在600纳米波长处测定菌液浓度(O.D.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成线性关系。
因此,根据菌液的O.D.值可以推知细菌生长繁殖的进程。
将所测得的一组O.D.值与其相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制出该菌的生长曲线。
☆实验操作1、菌种培养:取大肠杆菌斜面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肉膏蛋白胨培养液(LB)中,静止培养12--14h,备用。
2、制备LB培养基100ml置于200ml三角瓶内,备用。
3、标记:取11支无菌大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和20h。
4、接种:分别用5ml无菌吸管吸取5ml大肠杆菌培养液(培养12~14h)转入盛有100ml LB液的三角瓶内,混合均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放入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大试管中。
5、培养:将已接种的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振荡频率250r/min),分别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将标有相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最后一同比浊测定其光密度值。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1 目的1.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点及测定原理1.2 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2 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3 材料3.1菌种大肠杆菌3.2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3.3 仪器和器具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恒温摇床,无菌吸管,试管,三角瓶。
4 流程种子液→标记→接种→培养→测定5 方法5.1种子液制备取大肠杆菌斜面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静止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5.2标记编号取盛有50mL无菌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11个,分别编号为0、1.5、3、4、6、8、10、12、14、16、20h。
5.3接种培养用2mL无菌吸管分别准确吸取2mL种子液加入已编号的11个三角瓶中,于37℃下振荡培养。
然后分别按对应时间将三角瓶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待培养结束时一同测定OD 值。
5.4生长量测定将未接种的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倾倒入比色杯中,选用600nm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调节零点,作为空白对照,并对不同时间培养液从0h起依次进行测定,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值在0.10.~0.65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值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培养液实际的OD值。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制作及特点

主讲人:杨雪璇
什么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细菌个数或细 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 一般说,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变化更 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 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指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细胞分裂(生长)最快,细胞进行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生 长速率由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决定。
新繁殖的细胞与死亡细胞数目相等,菌体产量达到最高,细胞开始储藏 糖原、脂肪等储藏物,产芽孢的开始形成芽孢,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可能由于营养物的消耗或抑制生长的代谢产物积累,细胞停止增殖,但 仍存活。
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 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 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 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 最佳状态。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 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是生产的收获 期、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
1)接种:取13支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 贴上标签,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 0.2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后,轻轻摇荡,使菌 体混匀。另一支不接种的培养管用作对照。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 振荡培养。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 4、6、8、10、12和14h后取出,放冰箱 中贮存。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特点?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 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下面我带大家依次了解一下这四个时期的特点以 及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与比浊法)
朗伯-比尔定律 A=-lg(I/I。)=-lgT=kLc
比浊法虽只能测相对数量,但便捷。某些情况 下,我们重在数量的变化而不在数量本身
三、实验内容
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绘制
四、实验材料
1. 试剂
蛋白胨、氯化钠、酵母浸粉等。 2. 仪器 托盘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分光光度计、恒温箱、恒温振荡 器。 3. 玻璃器皿 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移液管等。 4. 其它物品
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耐高温皮筋、 报纸等。
恒温振荡器(摇床)
五、实验流程
接种→培养→取样→比浊
★实验安排(4人一组) 第一组:LB 培养基,1:100
第二组: LB 培养基,1:50
第三组: LB 培养基,1:20 第四组: LB 培养基,1:100 第五组: LB 培养基,1:10 第六组: LB 培养基,1:5
二、实验原理
理想中生长曲线
1.4 1.2 1 0.8 0.6
0.4
数 量
n y=2
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时间
理想中生长曲线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时间
八、讨论
1.接种龄如何影响大肠杆菌生长?
2.培养基营养成分/浓度如何影响大肠杆菌生长? 3.实验为何观察不到稳定期和衰退期? (请3选1,作答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安排(4人一组) 第一组:LB 培养基,1:100
第二组: LB 培养基,1:20
第三组: LB 培养基,1:5 第四组: 2×LB 培养基,1:100 第五组: 2×LB 培养基,1:20 第六组: 2×LB 培养基,1:5
七、实验结果
1.记录原始数据,以表格形式
2.画出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汇集6组数据,用Excel作图,电子稿交出后 老师统一安排打印,作为期中成绩)
实验六 细菌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及其测定原理,掌握液体连
续培养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方法及操作。
2、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其在测
定细菌生长曲线上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中,提及生长,一般指群体生长。群体生长=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可用培养物密度衡量,显然 个体繁殖对群体密度的影响更大。细菌通常采取二分裂方式 繁殖,X2=X1•2n,理论上,细菌的生长应呈现几何级数增 长的规律,但在一般培养情况下,细菌生长需先经历延滞期, 即适应期过后,才出现理论上的指数增长,并且高峰过后, 会出现衰亡。这就是细菌生长的典型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 细菌代谢系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环境,而当既定环境条件满 足时,细菌开始展现微生物生长快、代谢旺盛的特点,但高 峰过后,养分的耗尽及培养环境的改变,越来越不利于细菌 生长,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