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指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组织广泛参与作用的一种决策模式。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政策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实效性。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核心是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党组织作为决策的组织核心,在重大事项决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党组织应当对事项的重要性、影响范围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研究和评估,并负责对决策结果的监督和整改。
党组织还应当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确保政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政府主导作用是指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
政府应当负责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落实党的决策,监督和促进决策的执行。
政府要加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政府还应当主动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决策执行情况和成效。
群众组织广泛参与作用是指各级群众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群众组织要积极参与政策讨论和决策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要通过举办座谈会、听取民意、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和意见。
群众组织还要加强对决策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优点是体现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政府主导作用保证了政策的执行,确保政策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群众组织广泛参与作用则体现了民主决策的原则,使得决策更加公正和合理。
然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可能导致决策结果过于行政化,难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
另一方面,群众组织的参与可能存在短板,无法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我们应当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政府要加强决策的执行力和责任感,保证政策落地生根。
同时,群众组织也应当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代表性和权威性,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总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一种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模式。
如何在医疗改革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如何在医疗改革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医疗改革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主导角色。
政府应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同时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本文将探讨在医疗改革中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一、制定全面的医疗政策政府应该制定全面的医疗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购买和支付方式等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推行全民医保、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指导目录等措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
政府可以建立医疗机构评级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或关闭。
三、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加大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政府可以建立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四、加大医疗人才培养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人才的素质和数量,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医学院校、培训医疗专业人员等方式,推动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
五、完善医疗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完善医疗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转诊制度等方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同时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的提供。
六、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政府可以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的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或关闭,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政府在医疗改革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制定全面的医疗政策、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大医疗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医疗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医疗质量监管。
政府应该积极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推动医疗改革向着更加公平、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而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的职能所在尽管发展模式、特点不同,但世界大多数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也证明:市场经济是目前配置资源最优、效率最高的一种体制。
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必然造成诸多问题,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良性发展,这时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实践中看,市场失灵主要会造成如下问题:一是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比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会对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使其进入江河湖泊,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污染治理的成本很高,由单个企业主动自觉地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政府制定规则来加以治理。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拥有资本越多在竞争中占据的位置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
但由此必然造成收入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致使贫富差距过大。
而贫富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到整体消费水平,使消费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生产,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三是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问题。
市场经济的效率是与竞争分不开的,但当企业依赖于垄断地位获利时,资本的自由转移就会受到阻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就产生了低效率。
这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与规则来消除垄断。
四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些发展条件优越、发展起点高的地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可能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积累,随之,由于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较高的价格,这些地区吸引各种优质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而那些落后地区则会因发展条件的差异,不但无法吸引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资源和要素,而且拥有的优质资源和要素还会流失,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
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者:韩艳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22期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比如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应有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投资有限。
本文基于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的视角进行了探究,提出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发挥企业主体,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量身定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吸纳人才,企业加强对人才资本的投入在服务更多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充分激发企业的主体性,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优化管理的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各种问题和漏洞,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带来了很多企业经营上的问题,并且现有人才也得不到充分应用。
对此,企业要做出深刻反思,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这样才能助力更多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让企业取得更好的经验和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应有认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综合效果不够理想,这和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尤其是缺乏对这部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联。
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没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给予应有的投入,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运营能力和经营绩效都相对有限,因此,会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尽可能缩减开支。
这使得很多具体的管理工作难以落实,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各种实际问题。
虽然到目前为止,“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逐渐得到共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也得到多数企业的响应,但是我国还有很多企业领导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停留在招聘、对人员信息进行统筹、管理的阶段。
政 府如何发挥好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如何发挥好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如何发挥好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角色。
那么,政府究竟如何发挥好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呢?首先,政府应当制定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和准则,具有引领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
政府要深入调研,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制定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
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在社会治安方面,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治安管理法规,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预防,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的供给和优化。
公共服务是政府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在医疗领域,政府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再者,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
这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社会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等。
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能够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要整合各种调解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调解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社会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可以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社会风险。
政府要加强对社会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几点建议作者:吴丰年来源:《老区建设》2009年第21期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是两驾不可或缺的马车,双方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关键在于扶贫政策的有效把握,要体现政策的普惠性,要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有可操作性。
一、政府主导要体现政策的普惠性扶贫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消灭贫困,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江西省的现实情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点县与非重点县自然条件相差不大,但扶持力度相差甚远,造成扶贫资金投入不成比例。
二是非重点县中重点贫困村与非重点贫困村自然条件差不多,有的扶持,有的不扶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一是适当加大非重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
除加大非重点县资金投入外,还要把重点贫困县独享的扶贫政策逐步向非贫困县延伸。
二是扶贫资金投向应当允许适当向非重点村延伸。
有很多地方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列入重点贫困村,但实际上仍很贫困,扶贫政策不能把这部分贫困人口遗忘。
二、政府主导要体现一定的强制性扶贫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政府部门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措施,否则执行起来就会走样,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一是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要有硬性规定。
首先是国家投入不断加大,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要相应加大;其次是市、县配套资金一定要到位;同时,地方财政增收也要规定扶贫资金按比例同步增长。
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扶贫要有硬性规定。
如果有硬性规定,那么帮扶单位就会加强重视,帮扶成效也就显著。
三是涉及部门资金投入应向贫困地区倾斜。
各级政府涉农部门的资金投向应向贫困村倾斜,贫困村资金投入比例应逐年提高,这一点也要在各级政府中有明确规定。
四是要明确各级地方的扶贫职责。
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而且占有一定的分值,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五是扶贫开发管理费要有硬性规定。
一方面要把原项目管理费的比例作适当提高;另一方面则要明确地方政府要拨足一定的办公经费及项目管理费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政府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政府主导作用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政府主导作用能够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配置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应当负起调节和平衡的责任,通过设立统一的规划目标和政策导向,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确保农村各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够得到均等的供给。
其次,政府主导作用能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往往缺乏自身支持的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派遣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再次,政府主导作用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运营,需要政府具备良好的规划和管理能力。
政府应当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在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和管理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延续性和长期效益,并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给农村居民。
此外,政府主导作用还能够加强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合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综合效益。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机构的责任,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合作才能够完成。
政府可以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和协作,使各个方面的力量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总而言之,政府在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主导作用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现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赶上,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尽管赶上了,但目前仍处于追赶状态。
而绿色工业革命则是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专家称绿色经济有可能是决定中国未来国运的一次全球经济竞争。
面对这一浪潮,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有体制优势?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快绿色经济的发展?本文力图从一些小的事件人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我们应对国外绿色壁垒,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金融危机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倡导下,绿色经济似乎已成为全球共识。
本来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中流砥柱角色的中国经济转眼间似乎变得落后了。
有专家分析,倡导绿色经济,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瞄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经济引擎,一方面也是围堵中国经济,遏制中国发展的绿色壁垒。
的确,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比重仍在持续增加,能源密集度在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早已从工业化社会转型为信息和服务型社会,大批传统工业已经或正在加速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下降通道,而中国处于无可避免的“碳排放上升通道”。
也就是说在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彻底消除贫困人口的时候,我们就要被迫进入绿色经济,支付绿色成本。
中国为全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发达国家消费了“中国制造”,却把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留给了中国。
按照碳排放进行重新计算,大量“中国制造”将不再有竞争优势,即使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入欧美日被加上碳关税,不但财富落入发达国家国库,中国还要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的恶名。
尽管如此,发展绿色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仍然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作者:彭正海来源:《文化产业》2013年第12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引导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
关键词:人民主体;党和政府;主导作用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10-0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与“君”相对。
“以民为本”,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
(一)中国封建王朝替代的启示1、从“重民”、“保民”、到“民惟邦本”[1]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和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旬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主张的“民惟邦本”。
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中就存在着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传统观念。
2、不“重民”速亡的秦王朝秦国统一六国,结束七八百年的分封和割据,此举顺乎民心。
广大人民渴望统一之后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但秦始皇却看不到这一要求,而是继续用兵拓展疆域、造宫修陵筑长成,置百姓于水火之中。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3、人心向背定兴亡的大顺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占北京,结束了明朝的统治,然而起义在攻占北京43天便又被迫撤离,从此走向了失败的不归路。
从进京时门上的“天王万万岁”进帖到撤离时被京城人“搜斩“,反差之大,触目惊心。
义军的蜕变至部分将领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失去人心是最主要的。
(二)国内外政党组织的经验教训不管是统治者的统治,还是政党的执政,都必须考虑民意,关注民心的向背。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环境关系的急速恶化,自然环境灾害频频发生,如果政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当,都可能使自然灾害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公共安全。
从以上材料看出,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防范和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
遏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降低各类危机的危害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公共职责。
为什么说政府必须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可以看出:首先,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危害性。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公共事件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危害性。
它容易给事发地区的民众造成一定程度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在此形势下,政府作为责任政府,不能眼看民众受难而袖手旁观,而要采取断然的救灾措施,帮助当地受灾受害民众渡过难关,否则会引发当地社会的混乱不堪,从而严重影响地区的社会安定。
其次,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
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使事发地区的民众往往防不胜防。
而政府作为责任政府,应该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事前有所防备,告诫民众各种预防措施。
事发后,政府应号召民众临危不乱,有秩序地组织各种救灾工作。
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决定政府必须在公共事件爆发的事前做好预防工作,事后做好救治的工作建立迅捷、快速反应机制。
最后,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负面性。
突发性公共事件若处理不好,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它会严重影响事发地区民众的心理,引发民众对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怀疑,从而产生对政府的极端不信任,这极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团结。
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也会造成不良声誉,给反动的敌对势力留下叫嚣攻击的口实。
因此,国际、国内的客观实际决定政府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
具体说来,政府充分发挥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重点。
各检测部门应健全监测、预测工作,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辨别,有效觉察潜伏的危机,对危机的后果实现加以估计和准备,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体系,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责任,对危机果断采取措施,为危机处理赢得主动,从而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例析政府的主导作用
例析政府的主导作用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带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新兴的事业,尚无现成的建设经验可鉴。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在起飞准备和起飞阶段必须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
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选择政府主导型发展路径和“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建设思路,由政府确立若干项全局性的重点工程,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现实需要的,必将进一步加快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科学规划,积极分步组织实施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的宏大工程,初期建设可能由于资金、人力、环境等因素不能全面开工,但是要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所以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要明确规划重点。
地方政府要认真研究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文件,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信息化发展重点,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积极构建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和名牌,扩大软件外包业务;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大力发展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结合推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大力推进信息产业消费,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等等。
二要科学制定规划。
规划一定既满足当前又反映未来。
要善于借用外脑开门搞规划,根据需要委托社会力量进行专项规划,聘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和指导。
实行多方案比较分析,通过对产业发展方式、资源消耗方式的比较等,选择最佳方案,规划形成草案后,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在城市规划展示馆公开展示,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
创建文明城市的四点启示
创建文明城市的四点启示启示一: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必须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推动形成党委统揽、主官主抓、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要用好地方性法律法规立法权这个有力武器,学习立法经验,针对文明加强立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要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学习先进城市管理方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启示二:必须坚持市民主体地位。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顺应群众“xx人民爱xx,希望明天更美好”的殷切期盼,加大力度引导全市人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携手共建,共创共享,水到渠成结出文明硕果。
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能够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
要搭建志愿服务舞台,科学制定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享受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志愿服务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市民热爱城市、积极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启示三:必须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有力抓手。
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培育健康向上、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坚持崇德向善,抓好道德建设,弘扬优良家风,塑造先进典型,打造具有xx特色的文明创建品牌;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好文明城市的“细胞”。
启示四:必须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城市的底蕴,更是城市的自信之源。
xx文化厚重,是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蔡伦造纸、濂溪问道、船山立说、湘军练兵、英勇抗战等都是千古流芳的史诗佳话。
要充分挖掘抗战文化、宗教文化、雁文化、火文化等传统文化,用好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拍摄专题纪录片、主题文化节等方式,讲好xx故事,传播xx声音,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xx文化品牌,涵养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为评建工作搭建优良的调控平台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评建工作搭建优良的调控平台一、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评估工作,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先导。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评估目的和意义促使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从微观事务管理到宏观决策管理的根本转变,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政府和学校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评建工作作为国家建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内部和外部相结合,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手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因此,评估既是对高校的评估,也是对所在省(市、区)高等教育的评估;既是对学校整体工作和办学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政府工作和自治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检查。
评估结果不仅仅对学校形象、声望产生影响,同样对政府也产生影响。
因此,要真正实现评建工作的目标,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与学校(主体)的协同作用,才能形成合力。
其中充分发挥政府在评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评估工作的宏观调控,是有效落实评建目标的关键。
基于以上认识,2003评估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教育厅把评估工作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品牌特色,提升广西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机遇,作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举措。
确立了质量意识、竞争与危机意识、整体意识、机遇意识。
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政府领导和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评估方案,正确理解指标内涵的基础上,亲自作动员报告和布置工作,并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参与高校评估工作,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政府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切实解决被评高校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政府进一步强化了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
首先,建立了广西高校办学水平评估联席会议制度,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列入政府重要议事议程。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_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高质量发展的机构职能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机构职能体系
1. 政府部门:政府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它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和战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政府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它们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投资计划、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科技部门: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部门包括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局等,它们负责推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 教育部门: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
教育部门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机构等,它们负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监管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它们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监管金融机构和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5. 环保部门: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部门包括生态环境部等,它们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些机构和职能部门在高质量发展中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发挥政府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主导作用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政 府
20 0 7年 的中央一号 文件明确提 出 “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首要任务 ,是 以科学 发展观 统领农 村工 作的必然要求 ” 必须把建设 现 ,“ 代农业 作为贯穿 新农村建 设和现 代化 全过程 的…项长期 艰巨任 务,切 实抓
应该责无旁贷发挥主导作用 。 制定支持保护措施 , 推进现代 农 业 建 设 进 程
一
该注 意瞄准 农业产 业链和 产业体 系的 薄弱环 节, 引导农 业产业链 不 同环 节 更好地 实现 协调 整合 , 以强 化其 整体
功能。鉴于当前产前、产后是我国农业 产业链 的薄弱环 节,要 把加 强农业产 前和产后环 节 ,作为 发展现 代农业的 重点 。 1 规 划 与建 设 种 养 业 良种 繁 育体 . 系。种 子是 农业生 产中最基 本 、最特 殊、 最有生命力、最不可缺少和替 代的
性职能,开辟 田间学校 、科技人户、远 程教育、信息驿站 、科技示范户等多种 渠道,解 决从科 技到农 民 “ 最后 一公 里 ” 的 问题 。 3 完善 农业 信息预誓与农产 品市 . 场体 系。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府要 增加财政 支农资金 总量 ,提高
支 衣 资 金 在 总 支 出 中 的 比 重 , 建 立 支
推进农业标准化就区域发展是要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协调优选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加以实施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素质和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位发展
要在加强联合上下功夫。贫困户要想搭上新型经营主体的快车,必须与其联 合,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的带动。夏邑要大力扶持新型 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他们与农民合作。此外,合作社之间、龙头企业之间、家庭 农场之间也可以进行联合,以此规避市场风险,维护自身利益。
专家发言
调整产业机构,增加农民收入
河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程传兴
. All Rights Reserved.
夏邑是农业大县,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 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脱贫。这种做法,特别符合夏邑作为农业大县的 县情。用一些“高大上”的项目带动脱贫不一定适合,但如果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蔬 菜,则当年就可以实现脱贫。这种“短平快”、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脱贫方式,非常 符合传统农区。夏邑非常注重能人带动,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发展成村干部,让他 们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一起脱贫。
在接下来的产业扶贫过程中,夏邑要把产业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 合、“厕所革命”结合起来,提出规划,拿出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使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高起点。
农村·农业·农民 2018.1A
夏邑真正发挥了政府对扶贫脱贫的主导与引导作用。扶贫脱贫,需要政府发 挥主导作用,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引导,而不是包办一切。政府除了给予一定的资金 支持外,还应集中精力引导村镇走产业扶贫的路子,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就是 说,政府应该从市场机制、产业政策、路径指向上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科学引导。 夏邑也正是以此为着力点,使贫困人口有了扶贫脱贫的方向感和能动性,推动产 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效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 保障和改善 民生 ; 公共服务 ; 市场调节 ; 政府
党 的十七届五 中全会通过 的《 中共 中央关 于
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把保障和 改善 民生 放在 更加 突 出 的重要 位 ,
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 。
保 障和改善 民生并非“ 市场 ” 所长。市场调节
民生 问题 , 是人 民群众最关 心 、 最直接 、 现 最 实 的利益问题 。民生有保 、 衣食无忧 , 既是 国泰 民
安 的显著标志 , 也是社会 和谐稳定 发展 的重要 基 础; 民不聊生 、 衣食无 保 , 不仅会诱 发各种 畸形 的 社会现象 , 而且还会导致社会动乱不止 , 打乱正常
执政 为 民 ” 政理 念 的生 动体 现 , 执 也是 营造 和谐 稳
济主体 的活力和创新力 , 导它们 主要从事 具有 引
竞 争性 和排 他性 “ 人 物 品 ” 私 的生 产 , 不 能 向社 但 会提供足够 的具有 消费非排 他性 “ 共物 品 ” 公 的 供 给 , 就 要 求政 府 介 入 其 中 , 实 履 行 “ 共 物 这 切 公
作 为一 种 利 益 调 节 机 制 , 够 有 效 地 激 发 微 观 经 能
置, 作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 方式 和经 济社 会发展
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 点 , 且从我 国具 体实 际出发 提 出切 实 可 行 的对 策措 施 和行 动 部署 。这 是 党 中 央立 足当前 、 谋划长 学 发 展 观 、 行 “ 党 为公 , 科 践 立
总体 战 略 , 编制 和 完善 主体 功 能 区 建 设 规 划 , 定 制
更有针对性的 、 差别 化 的区域政 策 和绩 效评 价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立体绿化工作
近年来,我区经过三轮大植绿活动,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三绿”指标提升较快,绿化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但作为中心城区,土地面积有限,用于发展绿地的土地更加局限,就需要开辟绿化工作的新途径,立体绿化是拓展新绿地,建设生态城市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我区很长时间内绿化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抓手。
一、立体绿化的概念及作用
立体绿化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屋顶绿化和建筑物或构筑物墙体、道路栏杆、立交桥、高架桥桥体等处垂直绿化,不与自然土壤接壤的绿化方式。
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绿化建设快。
作用一是提高城市的整体景观水平,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生态园林层次。
二是减少扬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立体绿化能充分发挥我区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大的作用。
二、我区立体绿化的现状
2009年,区市容园林局根据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创新思维,积极开展立体绿化工作,先后完成了天朗蔚蓝花城露台、翠园小区等六处立体绿化。
2010年,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态化公厕建设,完成了钟鼓楼广场公厕、土门街心公园东公厕、环城北路公厕等六个公厕的屋顶及墙体绿化建设,增加“平改坡”屋顶立体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等新方式和新方法,基本达到了多层次立体景观效果。
现在立体绿化总面积超过了6000平方米,相
对西安市的其它区县发展较早、技术成熟、数量领先。
2010年,编写了立体绿化技术汇编(初稿),进一步指导绿化部门和驻地单位立体绿化规范施工工作,满足了目前我区绿化发展需要。
三、立体绿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立体绿化总量较少
由于我区是中心城区,地少人多,用于绿化的土地资源日趋有限,绿地建设和城市发展矛盾比较突出。
分析我区立体绿化现状,可以看出立体绿化在我区仍处于刚起步阶段,从规模和数量上都比较少,模式简单,品种单一。
2、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国内立体绿化工作做得较好的城市,在政策机制上都有一定创新。
西安在条例中对立体绿化有条文表述,但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还不够强,在立体绿化的实施范围、建设标准及计划安排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3、规划设计存在缺位
立体绿化最理想的途径是在建设规划、设计环节就纳入建设项目。
但是这样的项目不是很多。
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等管理部门的管理指导,从源头上前期介入。
4、补贴奖励资金不足
立体绿化对环境能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适当奖励和补贴,以调动相关单位的积极性。
立体绿化可类似于“准公共绿化”纳入政府财政补贴。
对于已建成的立体绿化,对照公共绿地的养护标准给予一定的维护补贴。
四、立体绿化工作的推进建议
我区是西安市主城区、市中心,城市建筑丰富多样,为发展立体绿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要重视和充分利用这一区域,运用宣传、政策、管理等职能,引导立体绿化有序发展,提升全区绿化层次。
建议如下:
1、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社会认知度。
发展立体绿化意义巨大,但是社会上还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对此认识不足,对立体绿化的技术和发展方法也知之甚少,对立体绿化(如果不按规范操作)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建筑安全、维护成本)估计过高。
因此,还要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营造立体绿化的浓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单位和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制定有关立体绿化的制约机制,制约的压力可以强化市民的绿化意识,突出成效。
2、加强规划管理,推动技术革新。
(1)建设规划部门在受理新申报立项的建设项目,将立体绿化纳入城市绿化工程,要求同步建立立体绿化,申报竣工的建设项目应将屋顶绿化和各类绿化纳入验收范围。
(2)职能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研讨,并通过组织各种立体绿化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示范,不断推进立体绿化技术发展。
(3)在充分总结已有立体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结合本地的地域特点,编制符合区情的《城市立体绿化技术规范》,以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促进城市立体绿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3、完善配套政策,加强部门协调。
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应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杠杆,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公共事业单位先行开展立体绿化建
设,最大限度地推动各界为建设立体绿化出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明确任务与职责,共同努力协同工作,建设、管理等部门考虑城市立体绿化的需要,为立体绿化积极创造条件,在城市一切可能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化量,提升城市绿化综合效益。
4、增加专项补贴,调动社会积极性。
(1)立体绿化是具有明显外部效益的准公共绿化,政府适当列出专项资金,对建设单位给予经济补贴和奖励。
对已经建成的立体绿化,也应比照公共绿地的养护经费标准,给予一定比例的维护资金补贴。
(2)出台奖励性政策。
包括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面积、折算义务植树任务、给予资金补助和荣誉表彰,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立体绿化建设。
(3)园林绿化可充分发挥鼓励性政策的作用,吸引社会单位支持绿化事业,形成社会参与、共享共建的发展格局。
5、明确责任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立体绿化工作需要规划、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联合协同推进发展。
出台相应办法,明确各个部门在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的职责分工,建立有利于立体绿化工作长效发展的工作体制与机制。
把立体绿化纳入绿化发展规划,与地面绿化同步纳入区绿化建设指标和财政养护经费承担范围,做到建设一处、美化一处、保全一处。
五.目前工作重点
1、做好摸底调查。
一是对区内的建筑物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先确立可实施立体绿化的区域和建筑,实行分类推进。
二是规划部门及时
掌握新建筑立项情况,争取新建筑在设计阶段就能考虑实施立体绿化。
2、建立协调机制。
立体绿化工作需要联合规划、建设、财政、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发展,尽快建立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管理运行等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保障立体绿化的快速有序进行。
3、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对有条件的区属企事业单位的建筑、沿街建筑、公共设施、商业中心等具有辐射作用的建筑场所进行立体绿化,选择3-5个点进行规范化建设施工,树立样板,做好示范,宣传带动社会参与立体绿化建设,推动全区立体绿化工作。
4、研究实施标准。
总结已有立体绿化成功经验,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区中心城区的地域特点,编制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实施标准,指导我区立体绿化标准化、规范化实施。
目前我区的立体绿化还处在摸索和试点阶段,在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区情况的立体绿化的科学方法,解决难题,使立体绿化在我区蓬勃发展,城市环境得到更大的提升。
以上建议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