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族艺术奇葩;
2、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1、对文章的形神有独到的见解;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描写来抒情的形神兼备的写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生命与力量的美,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
2、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了解安塞腰鼓,准备安塞腰鼓图片及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并制成课件。
学生: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查阅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组图片: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下面我们再看看安塞腰鼓的表演。(看了视频,大家应该很想了解安塞腰鼓吧。)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陕北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
如今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下面我们走进作者作品: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二.检查预习,字词。
以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课的生字、词,如果你认识你就勇敢的站起来读一读,(两位同学读)
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jī bàn冗杂rǒng
烧灼zhuó戛然而止jiá磅礴pángbó
蓦然Mò
颤栗zhànlì铿锵kēngqiāng安塞sài
渺远miǎo
尔后ěr茂腾腾téng
我们学习了字词要做到温故而知新,齐读两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本课新词的意思,请看屏幕。(1.请大家翻开书看着课文的注释我们一起来解释这五个词语。2.谁来给大家分享下你的劳动果实,给大家解释下本课的生词。一组同学解释,每人解释一个词语,,师解释)
晦暗:昏暗。本课是迷惘、糊涂,与“明晰”相对。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冗杂:繁杂。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亢奋:极度兴奋。
烧灼:烧、烫,使受伤。
淋漓:①形容湿淋淋往下滴②形容畅快。
蓦然:突然。(下来要求必须每个同学对这些生字词读会写会)
三、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理结构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示:
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3大部分,试着划分一下。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
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大家找找看。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屏幕展示课文结构图(1---4, 5---27, 28---30)。“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反复出现了四次,是文中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水岭,分别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美。据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这样四个部分。即:场面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
四.朗读品味。
1.下面我们来听听课文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文中哪些话可体现?并根据范读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2.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
前面我们自己读了课文,也听了配乐朗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朗读这一课。
屏幕显示: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
28—30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
3.小组内相互朗读,练习节奏和语音的轻重,体会语速、语调的变化。
4. 大家齐读这篇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注意节奏、重音);边读边勾画你认为这一课优美的句子。
5、总结寻美(作业)
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下来分组朗读课文,进行寻找美点比赛,下节课我们来看哪一个组找得多?用
“ 美,你看(听) ”的句式叙述出来。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小结:“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朝时大将军蒙恬率兵驻守,防止匈奴入侵;北宋时文臣武将们在此抵御西夏人入侵;明朝时几乎承担了北方边境的一半以上的防务……可以说,“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赞美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