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Matlab)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以及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2. 学会用Matlab软件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能够根据轨迹线分析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数据和曲线1.模型一:(1)传递函数( 2 s^2 + 5 s + 1)*kG(s)= -----------------------s^3 + 6 s^2 + 3 s + 4(2)源代码1:m = [2 5 1];n = [1 6 3 4];g = tf(m,n);rlocus(g);>> m = [2 5 1];n = [1 6 3 4];g = tf(m,n);rlocfind(g);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5379 + 0.6615i(3)根轨迹图示因为根均分布在S的左半平面,所以系统稳定。
(4)源代码2:m = [2 5 1];n = [1 6 3 4];g = tf(m,n);rlocus(g);k = 10;g1 = k * g;g2 = feedback(g1,1);step(g2);(5)阶跃响应曲线2.模型二(1)传递函数:KG(s)= ------------------------- s^4 + 5 s^3 + 8 s^2 + 6 s(2)源代码:m = [1];n = [1 5 8 6 0];g = tf(m,n);rlocus(g);m = [1];n = [1 5 8 6 0];g = tf(m,n);rlocfind(g);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0782 + 1.0683i(3)根轨迹图示系统稳定临界情况在,根轨迹上实部为零时取得。
(4)源代码2:m = [1];n = [1 5 8 6 0];g = tf(m,n);rlocus(g);k = 8;g1 = k*g;g2 = feedback(g1,1);step(g2);(5)阶跃响应曲线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试验,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matlab这个软件,了结了它的一些基本用法,和操作步骤。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实验四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MATLAB 语言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的方法。
2. 学习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特性。
二. 实验内容:1. 应用MATLAB 语句画出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2. 求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 的范围。
3. 实验前利用图解法画出系统的根轨迹,算出系统稳定的增益范围,与实测值相比较。
4. 应用SIMULINK 仿真工具,建立闭环系统的实验方块图进行仿真。
观察不同增益下系统的阶跃响应,观察闭环极点全部为实数时响应曲线的形状;有共轭复数时响应曲线的形状。
(实验方法参考实验二)5. 分析系统开环零点和极点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三. 实验原理:根轨迹分析法是由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情况画出系统闭环根轨迹,从而确定增益K 的稳定范围等参数。
假定某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64)(1()1()()(2++-+=s s s s s K s H s G 利用MATLAB 的下列语句即可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
b=[1 1]; %确定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系数向量a1=[l 0]; %确定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第一项的系数a2=[l -1]; %确定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第二项的系数a3=[l 4 16]; %确定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第三项的系数a=conv(al ,a2); %开环传递函数分母第一项和第二项乘积的系数 a=conv(a ,a3); %分母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乘积的系数 rlocus(b,a) %绘制根轨迹,如图(4-l )所示。
p=1.5i ; % p 为离根轨迹较近的虚轴上的一个点。
[k ,poles]=rlocfind(b ,a ,p) %求出根轨迹上离p 点很近的一个根及所对应的增益K 和其它三个根。
K=22.5031, poles= -1.5229+2.7454i -1.5229-2.7454i0.0229+1.5108i 0.0229-1.5108i再令p=1.5108i ,可得到下面结果:k=22.6464, poles=-1.5189+2.7382i -1.5189-2.7382i0.0189+1.5197i 0.0189-1.5197i再以此根的虚部为新的根,重复上述步骤,几步后可得到下面的结果: k=23.316, poles=-1.5000+2.7040i -1.5000-2.7040i0.0000+1.5616i 0.0000-1.5616i这就是根轨迹由右半平面穿过虚轴时的增益及四个根。
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实验三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一、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 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实验报告1.根据内容要求,写出调试好的MATLAB 语言程序,及对应的结果。
2. 记录显示的根轨迹图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观察根轨迹上一些特殊点对应的K 值,确定闭环系统稳定的范围。
4.写出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三、实验内容请绘制下面系统的根轨迹曲线同时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
一、 )136)(22()(22++++=s s s s s Ks G1、程序代码:G=tf([1],[1,8,27,38,26]); rlocus (G); [k,r]=rlocfind(G)G_c=feedback(G,1); step(G_c)2、实验结果:-8-6-4-22468Root Locus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selected_point = -8.8815 + 9.4658i k =1.8560e+04 r =-10.2089 + 8.3108i -10.2089 - 8.3108i 6.2089 + 8.2888i6.2089 - 8.2888iTime (seconds)A m p l i t u d eselected_point =-9.5640 - 7.6273i k =1.3262e+04 r =-9.5400 + 7.6518i -9.5400 - 7.6518i 5.5400 + 7.6258i5.5400 - 7.6258iTime (seconds)A m p l i t u d eTime (seconds)A m p l i t u d eselected_point =-0.0095 + 2.1118i k =73.9872 r =-3.9617 + 2.4724i -3.9617 - 2.4724i -0.0383 + 2.1409i -0.0383 -2.1409iTime (seconds)A m p l i t u d e3、结果分析:根轨迹与虚轴有交点,所以在K 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根轨迹控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根轨迹的概念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习使用MATLAB软件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通过根轨迹分析,了解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 熟悉根轨迹法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如稳定性分析、参数整定等。
二、实验原理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某一参数(如开环增益K)从零变到无穷大时,系统闭环特征根在复平面上变化轨迹。
通过根轨迹,可以直观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过渡过程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设备1. 计算机:安装MATLAB软件。
2. 控制系统实验箱。
四、实验步骤1. 建立系统模型根据实验要求,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例如,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s) = \frac{K}{(s+a)(s+b)}$$其中,a和b为系统的时间常数,K为开环增益。
2. 绘制根轨迹使用MATLAB软件中的rlocus函数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rlocus函数的调用格式如下:```matlabrlocus(num, den)```其中,num和den分别为系统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系数。
3. 分析根轨迹(1)观察根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分析根轨迹的形状,了解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确定系统临界增益和临界阻尼比。
4. 验证实验结果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观察根轨迹的变化,验证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绘制根轨迹使用MATLAB软件绘制了给定二阶系统的根轨迹,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根轨迹](https:///5Q6z8Qk.png)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开环增益K的增加,系统闭环极点逐渐向左移动,系统稳定性提高。
2. 分析根轨迹(1)起始点和终止点:根轨迹的起始点为系统的开环极点,终止点为系统的开环零点。
(2)根轨迹形状:根轨迹呈对称形状,随着开环增益K的增加,根轨迹逐渐向左移动。
(3)临界增益和临界阻尼比:通过观察根轨迹,可以确定系统的临界增益和临界阻尼比。
根轨迹实验报告
根轨迹实验报告根轨迹实验报告引言:根轨迹是控制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系统在参数变化下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根轨迹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比不同系统的根轨迹,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根轨迹的理解,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系统参数对根轨迹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实验台、计算机和相应的控制软件。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系统接入实验台,通过控制软件设置系统参数,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改变系统参数、增加干扰等,观察根轨迹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绘制了不同系统的根轨迹,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通过观察根轨迹的形状和位置,我们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以一个简单的一阶系统为例,我们改变了系统的比例增益和时间常数,绘制了对应的根轨迹。
通过观察根轨迹的位置和形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当比例增益增大时,根轨迹向左移动,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当时间常数增大时,根轨迹变得更加平缓,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
在另一个二阶系统的实验中,我们改变了系统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绘制了对应的根轨迹。
通过观察根轨迹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阻尼比增大时,根轨迹变得更加收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当自然频率增大时,根轨迹变得更加散布,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加。
通过对比不同系统的根轨迹,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例如,当两个系统的根轨迹重合或者相似,可以认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而当根轨迹相交或者离散较大时,可能存在系统不稳定或者不良的控制性能。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根轨迹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掌握了根轨迹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线性系统的根轨迹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 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同时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
2.1绘制下面系统的根轨迹曲线)136)(22()(22++++=s s s s s Ks G程序:G=tf([1],[1 8 27 38 26 0]); rlocus (G);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k,r]=rlocfind(G) %确定临界稳定时的增益值k 和对应的极点r G_c=feedback(G,1); %形成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 step(G_c) %绘制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12-10-8-6-4-20246-10-8-6-4-20246810Root Locus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0204060801001201400.10.20.30.40.50.60.70.80.91Step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K>28.74252.2绘制下面系统的根轨迹曲线)10)(10012)(1()12()(2+++++=s s s s s K s G 程序:G=tf([1 12],[1 23 242 1220 1000]); rlocus (G);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k,r]=rlocfind(G) %确定临界稳定时的增益值k 和对应的极点r G_c=feedback(G,1); %形成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 step(G_c) %绘制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60-50-40-30-20-100102030-50-40-30-20-1001020304050Root Locus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01234560.0020.0040.0060.0080.010.012Step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 K>1.1202e+032.3绘制下面系统的根轨迹曲线)11.0012.0)(10714.0()105.0()(2++++=s s s s s K s G 程序:G=tf([5 100],[0.08568 1.914 17.14 100 0]); rlocus (G);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k,r]=rlocfind(G) %确定临界稳定时的增益值k 和对应的极点r G_c=feedback(G,1); %形成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step(G_c) %绘制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60-50-40-30-20-10010203040-60-40-200204060Root Locus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012345670.10.20.30.40.50.60.70.80.91Step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K> 7.832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根轨迹的绘制规则:⑴绘制根轨迹的相角条件与系统开环根轨迹增益 值的大小无关。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根轨迹仿真分析
1.5, 1.32 和 1.5, 1.32 ,阶跃响应如图 3.3 所示。
图 3.2
图 3.3
' (2)使 Z ' 3 Z , p1' 3 p1 , p2 4 p2 ,其根轨迹如图 3.4 所示。零
点为 3, 0 ,极点为 1.5, 1.32 和 1.5, 1.32 ,阶跃响应如图 3.5 所示。
图 2.1
(3)指出该类型根轨迹图形的特点,并在进一步实验中验证。
Z ' Z , Z ' Z ,绘出根轨迹,观察改变开
环零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图 2.2
' (3)取 Z ' Z ,改变 p1' 、 p 2 与 p1、p2 的大小关系,绘出根轨迹,观察改变
开环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改变零极点个数对根轨迹的影响。 (1)输入参数 Z,观 察当增加一个开环零点时 根轨迹的变化, 零点位置变 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对闭环 系统的响应的影响;
观察根据图 2.4 系统所绘制的根轨迹与一般根轨迹的区别,判断导致零度根 轨迹的原因。 观察根据图 2.5 系统所绘制的根轨迹,判断导致零度根轨迹的原因。 6.参数根轨迹。 绘制式(2-2)的根轨迹,并与计算机绘制图形比较。
s 3 K 2 s 2 K1 s K 1 0
(2-2)
其中 K1 及 K2 是可变参数,且其值都在 0 到∞之间。 7.绘制任意系统的根轨迹。
图 2.6
自由改变 a0、a1、a2、b0、b1、b2、b3 和 r 的值,观察绘制出的根轨迹图。
2
根轨迹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
1. 观察二极点一零点系统的 根轨迹。 如图 3.1 所示, 根轨迹始于开 环极点 1, 1.41 和 1, 1.41 , 终于开环零点 2, 0 及无穷远处, 有两条分支, 分离点为 3.73, 0 , 为一段圆弧。 2.改变开环零极点位置对根轨迹的影响。 (1)使 Z=2,p1=3,p2=4,则根轨迹如图 3.2 所示。零点为 2, 0 ,极点为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根轨迹分析法
相关根轨迹知识
根轨迹的概念 根轨迹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 闭环系 统特征根在 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增设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1)增加开环零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第一,加入开环零点,改变渐近线的条数和渐近线的倾角; 第二,增加开环零点,相当于增加微分作用,使根轨迹向左 移动或弯曲,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系统阻尼增加,过 渡过程时间缩短; 第三,增加的开环零点越接近坐标原点,微分作用越强,系 统的相对稳定性越好。 (2)增加开环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第一,加入开环极点,改变渐近线的条数和渐近线的倾角; 第二,增加开环极点,相当于增加积分作用,使根轨迹向右 移动或弯曲,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系统阻 尼减小,过渡过程时间加长;
-4-
五、实验过程
第一题 Gc=1:
Gc=s+5:
Gc=(s+2)(s+3):
-5-
Gc=1/(s+5):
第二题 第 一 步 : 在 MATLAB 的 命 令 窗 口 中 键 入 “ num=[1 3];den=[1 2 0];rlocus(num,den)” ,得图如下: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三题 第一步:由已知条件 ts(△=2%)≤4s,超调量≤40%得
s ( s 2)
1 。作 s5
确定系统具有最大的超调量时的根轨迹增益,并作时域 仿真验证;(2)确定系统阶跃响应无超调时的根轨迹取值 范围,并作时域仿真验证 3、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s 0.8试加入一 个串联超前校正控制(其中,|z|<|p|) ,使得闭环系统 的 ts(△=2%)≤4s,超调量≤40%。
-7-
本为图标的切线与 K 的横坐标的交点所得的纵坐标再减去延迟时间。 随后按图慢慢调整数值,一定要有耐心。 第二题中,Step 的属性不能忘改,否则横轴(0,1)处恒为 1。 分母出 S 前的系数必须小于 1(阻尼比小于 1) ,之后改改分子,调整 调整 S 前的系数并保持 S^2 前的系数不变 (因为分子分母都可约分) , 曲线即可得出。
陈sir-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姓名:陈,H 学号:XXXXXXXX 班级:电气实验二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一、实验目的1) 掌握MATLAB 软件绘制根轨迹的方法。
2) 分析参数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3) 利用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二、实验仪器1) PC 机一台 2) 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 根轨迹的概念经典控制理论中,为了避开直接求解高阶特征方程式根时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图解求根的方法,即根轨迹法。
根轨迹是指当系统的某个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上的变化曲线。
常规根轨迹一般取开环增益K 作为可变参数,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根轨迹方程:1)()()()(11*-=--=∏∏==ni i mj jp s zs Ks H s G其中j z ---开环零点,i p ---开环极点,*K ---根轨迹增益,是一个变化的参数(∞→0),AK K=*,A 为一常数。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2-1 闭环系统结构图闭环特征根(即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1) 幅值条件:1|)(||)(|)()(11**=--=∏∏==ni i mj jp s zs Ks A s B K ;(2) 相角条件:π)12()()(11+=-∠--∠∑∑==k p s z s ni i m j j 。
2)用MATLAB 软件绘制根轨迹MATLAB7.0提供的工具箱给出了一系列关于根轨迹的函数,如表2-1所示。
使用这些函数能够很方便地绘制出系统的常规根轨迹和参数根轨迹,还能基于根轨迹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表2-1 根轨迹函数① pzmap调用格式:pzmap(sys); [p,z]=pzmap(sys) ② rlocfind调用格式:[k,poles]=rlocfind(sys); [k,poles]=rlocfind(sys,p) ③ rlocus调用格式:rlocus(sys); rlocus(sys,k); [r,k]=rlocus(sys); r=rlocus(sys,k) ④ rltool调用格式:rltool(plant); rltool(plant,comp) ⑤ sgrid调用格式:sgrid; sgrid(z,wn) ⑥ zgrid调用格式:zgrid; zgrid(z,wn)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1()()(*++=s s s Ks H s G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一、 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 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 实验容1. 请绘制下面系统的根轨迹曲线。
)136)(22()(22++++=s s s s s K s G )10)(10012)(1()12()(2+++++=s s s s s K s G )11.0012.0)(10714.0()105.0()(2++++=s s s s K s G 同时得出在单位阶跃负反馈下使得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围。
2. 在系统设计工具rltool 界面中,通过添加零点和极点方法,试凑出上述系统,并观察增加极、零点对系统的影响。
三、 实验结果及分析1.(1) )136)(22()(22++++=s s s s s K s G 的根轨迹的绘制: MATLAB 语言程序:num=[1];den=[1 8 27 38 26 0];rlocus(num,den)[r,k]=rlocfind(num,den)gridxlabel('Real Axis'),ylabel('Imaginary Axis') title('Root Locus')运行结果:选定图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单击鼠标左键得:selected_point =0.0021 + 0.9627ik =28.7425r =-2.8199 + 2.1667i-2.8199 - 2.1667i-2.3313-0.0145 + 0.9873i结论:根轨迹与虚轴有交点,所以在K 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由根轨迹图和运行结果知,当0<K<28.7425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 )10)(10012)(1()12()(2+++++=s s s s s K s G 的根轨迹的绘制: MATLAB 语言程序:num=[1 12];den=[1 23 242 1220 1000];rlocus(num,den)[k,r]=rlocfind(num,den)gridxlabel('Real Axis'),ylabel('Imaginary Axis')title('Root Locus')运行结果:选定图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单击鼠标左键得:selected_point =k =1.0652e+003r=-11.4165 + 2.9641i-11.4165 - 2.9641i-0.0835 + 9.9528i-0.0835 - 9.9528i结论:根轨迹与虚轴有交点,所以在K 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实验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1.实验目的:1) 掌握MA TLAB 软件绘制根轨迹的方法。
2) 分析参数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3) 利用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2.实验仪器:1) 计算机一台; 2) MA TLAB 软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1)(2)K G s H s K s s s =>++,绘制系统的闭环根轨迹。
程序:注意:从以下开始记录(1)--(6)的根轨迹及图形、数据。
(1) 研究零点的影响:当上例系统增加零点,使开环传递函数为*()()()(1)(2)K s b G s H s s s s +=++时,记录当b=5、3、1.5时系统的根轨迹,观察系统的稳定性有何变化?给出结论。
参考程序:num=[1 b]; den=[1 3 2 0]; rlocus(num,den)(2) 研究下述开环系统改变极点时对根轨迹的影响:参考上题方法,绘制开环传递函数0,)()1()(*2*>++=K a s s s K s G 当a =1、0.5、8、10时系统的根轨迹,记录根轨迹图形,并分析极点的变化对根轨迹有什么影响?(3) 绘制下述开环传递函数0,)22)(3()(*2*>+++=K s s s s K s G的闭环根轨迹,并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 值及对应的闭环特征根。
num=[1]; den=conv([1 3 0], [1 2 2]); rlocus(num,den)[k,p]=rlocfind(num,den) % 不加分号可显示执行内容。
注:这时的k 为根轨迹增益。
gtext(‘k=8.2665’) % 单引号内填自己读出的数据也可以采用鼠标直接点击获得。
执行时先画出了根轨迹,并提示用户在图形窗口中选择根轨迹上的一点,以计算出增益K*及 相应的极点。
这时将十字光标放在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处,可得交点处信息:k = 8.2665 p =------------------------- (需要记录该值)再求该系统的K*=5时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0,)22)(3()(*2*>+++=K s s s s K s G 输入如下语句:K=5; s1=tf([5], conv([1 3 0],[1 2 2])); sys=feedback(s1,1); %1为负反馈 step(sys); impulse(sys); % 这两个语句分别输入(逐一输入)可以求出5*=K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冲激响应,记录两个曲线。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掌握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和分析控制系统根轨迹的方法。
3. 通过根轨迹分析,了解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根轨迹是指当系统的某一参数(如开环增益K)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系统的特征根在s平面上的变化轨迹。
通过分析根轨迹,可以了解系统在参数变化时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等性能。
三、实验设备1. 计算机2. MATLAB软件3. 控制系统实验箱四、实验内容1. 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1)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利用MATLAB中的rlocus函数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观察根轨迹的变化规律,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稳定性。
2. 分析系统性能(1)根据根轨迹,确定系统的稳定裕度,包括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
(2)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瞬态响应,如上升时间、调整时间、超调量等。
(3)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稳态误差,如稳态误差和稳态误差系数。
3. 改变系统参数,观察根轨迹变化(1)改变系统的参数,如增益、时间常数等。
(2)重新绘制根轨迹,观察根轨迹的变化规律。
(3)分析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1)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开环传递函数。
(2)利用MATLAB中的rlocus函数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观察根轨迹的变化规律,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稳定性。
2. 分析系统性能(1)根据根轨迹,确定系统的稳定裕度,包括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
(2)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瞬态响应,如上升时间、调整时间、超调量等。
(3)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稳态误差,如稳态误差和稳态误差系数。
3. 改变系统参数,观察根轨迹变化(1)改变系统的参数,如增益、时间常数等。
(2)重新绘制根轨迹,观察根轨迹的变化规律。
(3)分析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和频域特性分析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项目: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和频域特性分析实验地点:多学科楼机房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5 月15 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对系统进行分析; 2.学会利用MATLAB 对系统进行频域特性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基于MATLAB 的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 1)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利用rlocus( )函数可绘制出当根轨迹增益k 由0至+∝变化时,闭环系统的特征根在s 平面变化的轨迹,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r,k]=rlocus(num,den) 或 [r,k]=rlocus(num,den,k)其中,返回值r 为系统的闭环极点,k 为相应的增益。
rlocus( )函数既适用于连续系统,也适用于离散系统。
rlocus(num,den)绘制系统根轨迹时,增益k 是自动选取的,rlocus(num,den, k)可利用指定的增益k 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在不带输出变量引用函数时,rolcus( )可在当前图形窗口中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图。
当带有输出变量引用函数时,可得到根轨迹的位置列向量r 及相应的增益k 列向量,再利用plot(r,‘x’)可绘制出根轨迹。
2)利用MATLAB 获得系统的根轨迹增益 在系统分析中,常常希望确定根轨迹上某一点处的增益值k ,这时可利用MATLAB 中的rlocfind( )函数,在使用此函数前要首先得到系统的根轨迹,然后再执行如下命令[k,poles]=rlocfind(num,den) 或 [k,poles]=rlocfind(num,den,p)其中,num 和den 分别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按降幂排列构成的系数向量;poles 为所求系统的闭环极点;k 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p 为系统给定的闭环极点。
例3-1 已知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s s s ks H s G试绘制该系统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频域分析
实验二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运用计算机的MA TLAB 软件进行根轨迹分析 1、 掌握如何用计算机MA TLAB 软件工具进行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的测试。 二、实验类型 综合性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频率特性函数是静态下正弦输出信号与正弦输入信号的复数符号之比。从频率特性图象上可以很方便的得到关于系统稳定性和 动态特性的一些信息。因此,它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工具。 五、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内容 1、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s sssk s H 803616)(234+++=绘出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并找出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增益k 值。 2、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45)(23() 3()(22+++++= s s s s s k s H 绘出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并分析系统 的稳定性。 3、 编程实现惯性环节005.0,11 )(=+=T Ts s G 的频率特性,编程实现幅相频率特性,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特性,绘制奈奎斯特图和伯德图。 4、 编程实现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8.0,4.0,2.0,002.0,121 )(22==++=ζζT Ts s T s G ,用MA TLAB 软件编程仿真出振荡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特性,绘制奈奎斯特图和波德图,增益相位裕度的伯德 图。并在同一极坐标图和伯德图中绘制不同ζ下的响应曲线。(要获得谐振峰值、谐振频率等关键点的值。) (二)要求 1、预习根轨迹的绘制的方法,编制相应实现的MA TLAB 程序。 2、在理论上画出实验中惯性环节、振荡环节相应的幅相频率特性,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特性,绘制奈奎斯特图和伯德图;并 预先编制实现的MA TLAB 程序。 3、写出实验报告,对于内容(一)写出实现的MA TLAB 程序;给出给定系统)(s H 的根轨迹图,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 实验总结;对于内容(二)给出出惯性环节、振荡环节的实现程序及各实验曲线;将实验结果同理论估计的结果相比较,若不 同分析其原因;根据实验曲线能得到哪些结论(稳定性、增益方面的)。 六、注意事项 命令调用的格式不能随意改写 七、思考题 如何利用Bode 图来分析系统的增益裕度、相位裕度、及其稳定性?
根轨迹校正实验报告
根轨迹校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系统的根轨迹,对系统进行校正,以达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性要求。
二、实验原理1. 根轨迹根轨迹是指在极坐标系下,由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内的运动轨迹。
2. 根轨迹的性质- 当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理论上根轨迹的起点是传递函数零点的位置。
- 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 根轨迹总是从系统的零点出发,逐渐趋向于系统的极点。
3. 根轨迹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有根轨迹应该位于左半平面。
- 根轨迹的密度越大,系统的稳定性越好。
-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个数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与零点数之差。
- 根轨迹经过的区域越小,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三、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使用了MATLAB软件进行根轨迹校正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 给定开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画出其对应的零极点分布图。
通过观察零极点的位置,确定系统的初始根轨迹起点。
2. 使用MATLAB的rlocus函数,绘制出开环根轨迹。
通过该函数,我们可以根据系统传递函数的特点,得到根轨迹的形状。
3. 根据根轨迹的形状和性质,校正系统。
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或改变系统的结构等方式,来使根轨迹满足系统的要求。
4. 经过多次调整和校正,得到符合要求的根轨迹。
通过观察根轨迹的形状和分布,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快速和准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根轨迹校正,我们得到了一条符合要求的根轨迹。
通过分析根轨迹的形状和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根轨迹位于左半平面,且大部分根轨迹较为密集,因此系统的稳定性较好。
没有根轨迹位于右半平面,避免了系统的不稳定性。
2. 系统的快速性根轨迹的起点与旁边的极点较近,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附近也没有极点,因此根轨迹经过的区域较小。
这意味着系统的快速性较好,能够快速响应输入变化。
3. 系统的准确性根轨迹与实轴的交点个数与系统的极点数与零点数之差相符,说明系统的准确性较好。
这样的根轨迹设计使得系统能够准确响应输入信号,实现精确控制。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控制系统是现代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各种物理过程的自动控制。
而根轨迹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根轨迹分析方法,对一个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目的:1. 学习根轨迹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通过实验分析,了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3. 掌握如何根据根轨迹分析结果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搭建好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b. 确定实验所需的输入信号和采样频率。
2. 数据采集:a. 将输入信号输入到系统中,并采集输出信号;b.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将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 数据处理和分析:a. 使用MATLAB等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并进行根轨迹分析;b. 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根轨迹分析,我们得到了系统的根轨迹图。
根轨迹图是描述系统极点随控制参数变化而轨迹的图形,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
根据根轨迹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的稳定性:根轨迹图上的点都位于左半平面,则系统是稳定的;若存在点位于右半平面,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系统的阻尼比:根轨迹图上的曲线越靠近实轴,则系统的阻尼比越小;曲线越远离实轴,则系统的阻尼比越大。
3. 系统的自然频率:根轨迹图上的曲线越接近原点,则系统的自然频率越小;曲线越远离原点,则系统的自然频率越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控制系统的一些优化建议:1. 若系统不稳定,在根轨迹图上找到导致不稳定的点,并调整控制参数,使其移动到左半平面,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 若系统的阻尼比过小,可能导致系统的动态响应过度振荡,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来增加阻尼比,从而减小振荡幅度。
3. 若系统的自然频率过大,可能导致系统响应过快,可能引起过冲或不稳定,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来减小自然频率,从而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自动控制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自动控制实验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以及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2、学会用Matlab软件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能够根据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设备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PC机一台(含“THBCC—1”、“Matlab”软件)、USB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一根、16芯数据排线、USB接口线。
三实验内容1、用Matlab软件绘制给定模型的根轨迹;(2S^2+5S+1) K(1)G(s)= _______________ (2)G(s) =_________________S^3+6S^2+3S+4 S(S+3)(S^2+2S+2)2、利用根轨迹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系统的稳定类型(结构稳定或条件稳定);3、在根轨迹上求取闭环极点和根轨迹增益;4、对于条件稳定系统,绘制不同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原理根轨迹概念:根轨迹简称根迹,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系统特征根方程式的根在S平面上的变化轨迹。
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是所有闭环极点的集合,故其本质就是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即:1+G(s)H(s)=0为方便绘制根轨迹常采用极点形式。
五实验步骤1建立一个m文件,用于输入程序。
注意:程序可在文档中直接全部执行;也可将所需要执行的程序段Copy到Command windows 中执行,或者将所需要执行的程序段选取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Run select.2 输入系统模型模型一num=[2 5 1];den=[1 6 3 4];g=tf(num ,den) rlocus(g)rlocfind(g)g1=2.51*g;g2=feedback(g1, 1); figure;step (g2)模型二num=[1];den=[1 5 8 6 0];g=tf(num ,den) rlocus(g)rlocfind(g)g1=9.6*g;g2=feedback(g1, 1); figure;step (g2)六实验数据及处理1 模型一根轨迹图由图:根轨迹从极点出发从上打下,根都在左半轴,故系统稳定。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根轨迹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实验名称:系统根轨迹分析实验日期:2011-12-01第三次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MATLAB精确绘制闭环系统根轨迹的方法;2、了解系统参数或零极点位置变化对系统根轨迹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硬件:个人计算机2、软件:MATLAB仿真软件(版本6.5或以上)实验内容1.根轨迹的绘制1) 将系统特征方程改成为如下形式:1 + KG ( s ) = 1 + K )()(s q s p =0, 其中,K 为我们所关心的参数。
2) 调用函数 r locus 生成根轨迹。
关于函数 rlocus 的说明见图 3.1。
不使用左边的选项也能画出根轨迹,使用左边的选项时,能 返回分别以矩阵和向量形式表征的特征根的值及与之对应的增益值。
图3.1 函数rlocus 的调用例如,图 3.2 所示系统特征根的根轨迹及其绘制程序见图 3.3。
图3.2 闭环系统一图3.3 闭环系统一的根轨迹及其绘制程序注意:在这里,构成系统s ys 时,K 不包括在其中,且要使分子和分母中s最高次幂项的系数为1。
当系统开环传达函数为零、极点形式时,可调用函数 z pk 构成系统 s ys : sys = zpk([zero],[pole],1);当系统开环传达函数无零点时,[zero]写成空集[]。
对于图 3.2 所示系统,G(s)H(s)=)2()1(++s s s K *11+s =)3)(2()1(+++s s s s K . 可如下式调用函数 z pk 构成系统 s ys :sys=zpk([-1],[0 -2 -3],1)若想得到根轨迹上某个特征根及其对应的 K 的值,一种方法是在调用了函数 rlocus 并得到了根 轨迹后调用函数 r locfind 。
然后,将鼠标移至根轨迹图上会出现一个可移动的大十字。
将该十字的 中心移至根轨迹上某点,再点击鼠标左键,就可在命令窗口看到该点对应的根值和 K 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作图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学年:2012至2013第二学期
一、实验目的
1.用matlab完成控制系统的建立。
2.了解系统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律,能熟练完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绘图。
3.利用根轨迹图进行系统分析。
二、实验内容
1.系统模型建立
sys = tf(num,den)
sys = zpk(z,p,k)
sys = ss(a,b,c,d)
sys = frd(response,frequencies)
该主题相关matlab帮助资料:Matlab help——contents——control system toolbox ——building models
2.根轨迹绘图
rlocus(num,den)
rlocus(num,den,k)
r=rlocus(num,den)
[z,p,k]=zpkdata(sys,’v’)
该主题相关matlab帮助资料:Matlab help——contents——getting started——control system toolbox——building models
3.根轨迹分析
Sisotool()
该主题相关matlab帮助资料:Matlab help——contents——getting started——control system toolbox——root locus design
例1:传递函数为:
1.5
------------------
s^2 + 14 s + 40.02
sys_tf = tf(1.5,[1 14 40.02]) 或num=1.5,den=[1 14 40.02],sys_tf(num,den); 例2:传递函数
1.5
--------------------
s^2 + 14 s + 40.02
matlab表示:s = tf('s');
sys_tf = 1.5/(s^2+14*s+40.02) 根轨迹如下图:
例3:零极点增益:
1.5
-------------------
(s+9.996) (s+4.004)
matlab表示:sys_zpk = zpk([],[-9.996 -4.004], 1.5) 根轨迹如图:
例4: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1()(++=
s s s k s Go g
根轨迹作图程序为:
k=1;z=[];p=[0,-1,-2];[den,num]=zp2tf(z,p,k); rlocus(num,den) 根轨迹如图:
例5:给定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o(s)的多项式模型,作系统的根轨迹图。
其计算公式为
1
)()
()(-=⋅=
s den s num k s Go
式中,k 为根轨迹增益,num 为开环传递函数Go(s)的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den
为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
函数格式1:开环增益k 的范围自动设定。
函数格式2:开环增益k 的范围可以由用户设定。
函数格式3:返回变量格式。
计算所得的闭环根r (矩阵)返回至matlab 命令窗口,不作图。
函数格式4:返回变量格式。
计算所得的闭环根r (矩阵)和对应的开环增益k (向量)返回至matlab 命令窗口,不作图。
函数格式5:从系统中提取零极点模型的参数。
更详细的命令说明,可以键入“help rlocus ”等帮助命令查询。
例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1()(++=
s s s k s Go g
根轨迹作图程序为:
k=1;z=[];p=[0,-1,-2];[den,num]=zp2tf(z,p,k); rlocus(num,den)
根轨迹如图1所示:
图1 根轨迹图 pzmap(num,den)
[p,z]=pzmap(num,den)
例6:给定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 )的传递函数
)()()(s den s num s G =
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num 和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den ,在s 平面作零极点图。
函数格式1:计算零极点并作图。
函数格式2:返回变量格式。
计算所得的零极点向量p ,z 返回至matlab 命令窗口,不作图。
例7:传递函数
20144)
1(2)(23
+++-=s s s s s G
程序为:num=[2,-2],den=[1,4,14,20],pzmap(num,den) 零极点图如图2所示
图2 零极点图
[k,r]=rlocfind(num,den)
此函数的功能是在作好的根轨迹图上,确定闭环位置的增益k和闭环根r(向量)的值。
该函数执行前,先执行命令rlocus(num,den),作出根轨迹图,然后再执行该命令,出现提示语句“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要求在根轨迹图上选定闭环根的位置。
将鼠标移至根轨迹图选定位置,单击左键确定,图上出现“+”标记,在matlab平台上即得到了该点的增益k和闭环根r的返回变量值。
三、思考题
1)下面是一伺服电机的传递函数,如何在matlab中表示该模型?
40000000
----------------------------------
s (s+250) (s^2 + 40s + 9e004)
2)给定如下技术指标:前2%启动时间不超过0.05秒;最大超调量不超过5%。
运用根轨迹法完成该系统的设计。
sys1=tf(4e7,[1 250 0])
sys2=tf(1,[1 40 9e4])
sys=series(sys1,sys2)
答:
1)传递函数在matlab中表示代码:
s=tf('s');sys=40000000/(s*(s+250)*(s^2+40*s+90000));
绘制根轨迹如下图:
输入代码:
num=40000000;den=[1,290,100000,22500000,0];G=tf(num,den);G_close=feedback( G,1);step(G_close)
得原系统阶跃响应:
通过在靠近虚轴的两个复数极点附近加入零点,抵消这两个极点作用,增加零点,就要相应增加极点找到一对零极点:零点:-70±270i,极点:-110±140i,增
益:23.3,如下设置:
有根轨迹图:
阶跃响应:
系统满足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