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06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06,2009

第25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25(总210期)

Tota lN o 210

收稿日期:2009 03 20作者简介:郭文海(1972

),女,广东湛江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钟天送(1979

),男,广东梅州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郭文海 钟天送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构方式、培养途径已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梳理、总结,为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方向指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80(2009)06 0017 02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含义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认识的深入,其概念逐渐明朗起来,到目前为止,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

1 要素观点

这一类观点普遍认为关键要素的质量水平极其相互作用决定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

罗玲玲等(2000)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现实创造能力和潜在创造能力三个要素组成,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胥群(2004)从心理层面指出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

邓成超(2004)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形式,可以分为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和创新操作三个因素。

纪延光(2004)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三大组成要素,分别是基础要素、创新要素、协作要素。

王家祺等(2007)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如果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其强弱决定于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循规蹈矩,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形成新思想、观点、方法的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和资本;创新思维能力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技能是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运用工具的重要途径。

2 能力观点

这一类观点则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由各种能力组成,是一种能力的组合。

曹景富(2002)指出,创新能力由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意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交流物化能力形成。易茜(2007)认为分析和理解能力、实践技能、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贯通能力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指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分析和创新的能力;实践技能指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自学能力指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探索的主动性;创造能力是指以现有的知识体系约束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多学科交叉贯通能力主要从侧面反映大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探索和不懈探索,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徐新华(2001)基于高校教学实际,分析高校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缺陷,提出必须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通过产学研结合、设立课外创新学分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郑晓红(2003)提出利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这四个方面

17

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王立(2005)认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应着力转变观念、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蔡安江等(2006)指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学生全过程参与科研活动、加强科研实践、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曹小光(2007)认为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文化环境、教学、培养模式、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付启敏(2007)对大学生缺立创新的欲望问题作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并试图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当前的研究普遍局限于面上的、普适性的研究,对于如何结合各种专业特点,形成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研究。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这引导学者将研究焦点转向如何测评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现有的研究基本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定性评价,从规范性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二是通过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收集大学生创新能力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定量分析。

1 定性评价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定性评价主要集中于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综合评价这些因素极其相互作用关系的质量水平,从而得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总体概况。定性评价的特点是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界定比较清晰,但主观性比较强,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模糊,加上大学生创新能力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通过定性方法一般难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作出明确定论。

2 定量评价

易茜(2007),王家祺(2007)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法,建立起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类的评价体系将结果进行良化,有较强的可测性,然而不同评价指标体系间的指标选择差别较大,范围过广,指标权重的确定仅仅依靠主观赋权的方法,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其边界比较复杂,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最好思路应是规范性分析与定量演算相结合,先确定其影响因素,再利用EXPERT C HO I C E等基于AH P算法的工具对因素进行权重赋值,之后再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现实样本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反馈后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这样最后得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玲玲,王素君,张晓霞,吴娟.建构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评价体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2]胥群.浅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3]邓成超.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评论推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18卷06期.

[4]纪延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现与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年26期.

[5]曹景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途径[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106-107.

[6]易茜.财务会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模糊评价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4期.

[7]王家褀,曹颖颐.影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天中学刊,2007年05期.

[8]王家褀,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8期.

[9]温刚,刘海峰,林宏生.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10]刘刚.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理论观察,2007年02期.

[11]裴银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群众,2005年01期.

[12]郭晋,张俊,梁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五大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25期.

[13]张利庆,马伊蓓.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14]吴云.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5]张琳琳.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2期.

[16]徐华,乔东枝,张树中.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7]周涌,马健康.实验室开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8]岳宝德.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9]陈东,陈建玲.浅析非智力因素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0]刘扬正,王佩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