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展开了漫长的经济调整。

而战略性贸易正作为实质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又再次受到了各国的青睐。

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回顾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分析了该
类贸易政策的现实意义,并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对策思考。

标签:战略性贸易政策;现实意义;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 F752.7
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由保罗·克鲁格曼、詹姆斯·A·伯兰特和巴巴拉·斯本赛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口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政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显然会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因而被视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
性的活动。

(1)利润转移理论。

与传统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实现“双赢”不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了把垄断利润从外国转移到国内、“损人利己”的利润转移理论。

它认为只要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就有可能获得垄断利润或“垄断租”。

而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某种政策措施,改变或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对外贸易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特定产品存在“垄断租”的情况下,使本国企业获得较大份额。

本国企业获取较多垄断利润是刺激其增加生产,占领本国市场,扩大出口,进而占领外国市场的重要动力。

战略性贸易政策揭示了利润转移的三种类型:①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企业的垄断利润;
②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企业争夺市场份额;③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
段。

(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与进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这些厂商占有,这些厂商或产业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促进这些厂商或产业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支持,就能够促进这些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以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只是一个模糊的政策导向。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条件。

某些假定前提如不完全竟争和规模经济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而关于政府、资源争夺和外部报复等条件则过于苛刻,从而使实施这一政策所需要的信息比所能得到的信息还要多。

不少经济学家也承认,国家针对某一部门或产品的干预政策可能会获得收益,也可能受损。

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补贴成本和额外收益的权衡根本不具备现实可
操作性。

(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回应别国贸易政策的工具。

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身是一项进攻性的竞争战略。

一国实施后必然会对其贸易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国政府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以反击其他国家攫取优势的政府干预行为。

这种防御性动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
一国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下要积极提高其军事实力的道理一样。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

发展中国家同样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其幼稚工业(也称民族工业)也有战略性产业的某些特征,所以,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措施。

而以往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只强调静态的比较优势,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亦步亦趋的走在发达国家后面。

要实现“赶超”,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动态
的竞争优势,扶植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从而谋求后来居上。

(2)选择适当行业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相应观点。

应当根据特定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竞争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来决定在该行业能否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具体应用哪种政策。

在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的行业,对国外进口可以施加适度的关税,实施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在国内为完全竞争、国外有垄断力量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抽取利润。

对于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本国出口较多、出口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实
施战略出口政策。

对具有寡占特征、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国内外企业在本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争夺激烈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国内尚不成熟的新兴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可以应用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在这种行业,保护所带来的长期动态收益(包括对其他行业的积极的外部经济效应)可能超过短期内保护造成的静态福利损失,
从而使本国获利。

(3)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性的市场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加速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价格机制,改变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的状况,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实行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接轨;在建立与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必须树立起法律的规范机制,促进市场秩序的改善,在更深层次上推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在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与规模经济水平方面,要走
市场机制的自组织作用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道路。

(4)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高国民福利的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兴办独资或合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寡占行业进行保护和扶植不仅会使本国企业获益,而且有可能提高外资企业的利润,而这种利润不应该计算在本国福利之中。

总之,由于不完全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尽管中国已具备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某些前提且有此必要,但由于这种政策损人利己、易遭报复的性质,其有效推行还有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实施条件,否则其效用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

因此,对这一政策务必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切不可片面夸大或曲解其功效,更不能不分场合地盲目滥用,以防贸
易保护主义泛滥。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海闻等译.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吕春成.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
[3]苏应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当代财经,2003,(3).
[4]孙文远.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批评[J].商业研究,2004,(5).
3 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对策思考
(1)必须正确处理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政府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支持的贸易保护是适度的,它并不主张高筑保护壁垒。

当然,中国在实际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时应当注意技巧,以避免其他国家进行报复。

一方面要注意政策工具的多样化,事实上关税、配额、补贴以外的其他一些政策,例如价格控制、相机的反倾销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可以收到同样的政策效果,甚至进口监管、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狭义贸易政策以外的竞争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标准的制定等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从而发挥同样作用,并且这些政策的隐蔽性较强,不易引发贸易冲突。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WTO的一些模糊区域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来为本国的贸易干预提供辩护,例如保护幼稚工业的原则,国际收支平衡例外的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补贴、政府采购、技术壁垒等方面的一些有利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