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教案
散文短篇阅读推荐教案初中
![散文短篇阅读推荐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24822b3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4.png)
散文短篇阅读推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散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散文短篇。
2. 学生准备阅读笔记本,用于记录阅读心得和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散文有初步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阅读经验。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教师发放选定的散文短篇,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点:a. 关注文章的标题,尝试从中获取信息。
b. 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它们通常包含了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c. 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它们对理解文章有重要意义。
d.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三、阅读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散文的心得和思考。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关键词、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意图。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批判性思维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3.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进行总结和反思。
2.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散文短篇,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初中散文的模板教案范文
![初中散文的模板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d692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散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经典散文,模仿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结构特点。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创作灵感与素材的积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2. 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散文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经典散文作品、写作模板、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几篇经典散文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美。
2. 提问:散文有哪些特点?你们喜欢散文吗?为什么?(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散文的结构:- 介绍散文的常见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 分析经典散文的结构特点,如鲁迅的《藤野先生》采用总分总结构。
2. 修辞手法:- 讲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通过实例分析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作用。
3. 创作灵感与素材:- 鼓励学生从生活、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寻找创作灵感。
- 分享一些优秀的散文创作素材。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写作模板,引导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创作。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散文创作。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散文作品。
2.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课后多读散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创作素材,帮助学生掌握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散文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
初中散文阅读专题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2dba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d.png)
初中散文阅读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自由等。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概念及特点2. 散文的阅读方法3. 散文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 散文写作技巧的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魅力。
2. 阅读方法指导:教给学生散文阅读的方法,如抓住主题、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等。
3. 作品欣赏与分析:选择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
4. 写作技巧指导:引导学生从散文作品中学习写作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
5. 练习与反馈:布置一些散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散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作品中学习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提高合作能力。
4. 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散文阅读和写作,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如阅读理解、欣赏分析等。
2. 学生散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如写作技巧、文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散文写作的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选集:提供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资料:介绍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散文写作指导资料:提供一些散文写作的技巧和示例。
七、教学时间本专题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一课时,共15课时。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散文。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初中散文的模板教案及反思
![初中散文的模板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593e0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手法,写出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散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
2. 教学难点:如何将个人情感与景物描写有机结合,使散文具有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好景色。
2. 提问:家乡的哪些景色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语言优美、结构自由、情感真挚等。
2. 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如《故乡的田野》等,讲解其写作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手法。
4.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指导。
(三)课堂实践1. 学生以“故乡的田野”为题,进行散文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堂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的散文作品,互相点评。
2. 教师总结散文写作的要点,强调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修改自己的散文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2.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学习其写作技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家乡景色、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实践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写作技巧。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反思:1.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心底热爱家乡,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4. 在课堂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提高。
5.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家乡的美好,从而写出真挚的散文作品。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c21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8.png)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2. 帮助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特点2. 散文的主题与结构3. 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4. 散文佳作欣赏与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2. 讲解散文的主题与结构:讲解如何通过选材、构思、布局等方面来表达主题,并分析一些典型的散文结构。
3. 讲解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运用、词语选用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散文的语言特点。
4. 散文佳作欣赏与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初中生散文佳作,让学生欣赏、分析并模仿。
5. 练习与创作:布置一些散文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主题与结构、语言与表达技巧等。
2. 示例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散文佳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
3. 练习法: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 反馈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特点、主题与结构、语言与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散文写作的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对散文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散文佳作选集:用于示例和欣赏。
2. 散文写作指导书籍:为学生提供写作参考。
3.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散文佳作和写作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散文万能教案模板
![初中散文万能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e3fac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3.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散文,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及表达方式。
2. 阅读散文时的分析方法。
3. 写作散文时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
2. 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思想。
【教学准备】1. 散文课文及辅助阅读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阅读笔记、写作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音乐或故事引入散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神聚、自由灵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
2. 讲解散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三、课文阅读与分析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主题、人物、情节等。
3. 讨论散文中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各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3.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要点。
五、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写作一篇散文。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散文作品,互相评价。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强调阅读散文时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课后作业1. 阅读课外散文作品,撰写读后感。
2. 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点,如何解决?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后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散文特点:形散神聚、自由灵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象征、暗示等阅读方法:整体感知、结构分析、主题把握写作技巧:选材、立意、构思、语言表达。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cd1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掌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散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引出散文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散文的特点。
二、阅读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分发准备好的散文作品,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自由等。
3. 学生分享对散文作品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写作技巧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安排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散文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2. 学生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散文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意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学生在散文学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限。
初中散文赏析教案
![初中散文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3dc2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7.png)
初中散文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散文阅读,了解散文的特点,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2. 欣赏散文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 散文情感的把握2. 散文意境的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交流欣赏散文的方法。
4. 课堂讲解:讲解散文的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节奏感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5.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具体的散文,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情感和意境。
6. 练习与拓展:让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欣赏散文的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散文赏析练习。
七、教学资源1. 散文文本: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美散文。
2. 参考资料:有关散文特点和欣赏方法的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散文,了解散文的特点。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赏析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特点,学会欣赏散文,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散文教案模板初中生作文
![散文教案模板初中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a4387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写作散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优秀散文作品赏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散文吗?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 散文的基本概念: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篇幅较短,结构自由,内容丰富的文学体裁。
2. 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一段描述家乡美景的散文。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提问: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的课堂练习吗?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二、讲授新课1. 散文的写作技巧:a. 观察生活,捕捉细节。
b. 发挥想象力,丰富内容。
c.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d.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 散文的注意事项:a. 语言要优美、生动、准确。
b. 情感要真挚、深沉、细腻。
c. 避免空洞、冗长、啰嗦。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散文。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散文的特点、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提问:大家认为哪些散文作品写得好?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 优秀散文作品赏析:a. 《荷塘月色》——朱自清b. 《背影》——朱自清c. 《背影》——梁实秋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散文。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散文的特点、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优秀散文作品,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五、布置作业1.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2. 收集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散文阅读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散文阅读教案模板范文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a152e7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2.png)
散文阅读教案模板(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散文、富有个性、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 散文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3. 感受散文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讨论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2.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描写、抒情、议论、象征、对比、衬托等。
3. 散文艺术特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3. 分析:分析典型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形象、语言和情感。
4. 实践:让学生自主阅读散文作品,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课外散文,了解其基本特征和艺术特点。
2. 写一篇散文练笔,运用所学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散文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散文作品、图片等资源。
2. 试卷:用于检测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九、教学时间第一、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教案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6382e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f.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教案设计-通用6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教案设计共六第一篇(1792)字一、内容分析1.教材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2.知识结构: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
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3.知识内在联系: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
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二、学生分析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习,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比七年级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
2.个别差异: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够不理想。
3.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三、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1、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莲~山课件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万能模板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c409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具有人文情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基本特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散文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与散文相关的音乐或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散文。
2. 新课导入(1)教师提出散文阅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3. 散文基本特征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文体特征,如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
(2)学生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散文的特点。
4. 散文情感表达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情感表达,如情感基调、情感变化等。
(2)学生结合课文,找出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分析其表现手法。
5. 散文欣赏与评价(1)教师提出散文欣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欣赏和评价。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散文的基本特征和情感表达,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
7. 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散文,完成阅读笔记。
(2)写一篇关于散文的短文,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阅读理解:学生对散文基本特征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学生对散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初中散文专题阅读教案
![初中散文专题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94f2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9.png)
初中散文专题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散文阅读,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对散文的深入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式自由,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2. 散文阅读方法: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的结构,体会散文的意境。
3. 精选散文作品: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4. 散文阅读活动: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交流、写作实践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如抓住主题、理解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等。
3. 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精选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体会散文的意境。
4. 阅读交流:学生分组进行阅读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5. 写作实践: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撰写散文作品。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互动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个性化评价: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教师精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散文作品,形成作品集,方便学生阅读和欣赏。
初中散文优课教案
![初中散文优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791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教案标题:初中散文优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散文的概念,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感悟、朗读等方法,体验散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散文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领会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2. 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1. 散文中哲理的提炼和感悟。
2. 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如通过讲解散文大师林清玄的作品《阳光密度》,让学生初步感受散文的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
4. 感悟散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验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5. 散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散文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抒发情感、如何进行描写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6.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散文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7.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2. 尝试创作一篇散文,可以是写人、记事、状物或抒情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散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培养热爱散文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初中散文导读教案模板
![初中散文导读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1b8b5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e.png)
初中散文导读教案模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能够分析散文中的主题、情感和审美价值;3. 能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行散文阅读;4. 能够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初中生适读的散文作品;2. 准备与散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知识;3. 准备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教师发放准备好的散文作品,让学生阅读;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散文阅读,如预测、概括、分析等;3. 教师进行阅读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
三、内容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和情感;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审美价值;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散文对自己生活的启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引导。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3. 教师进行写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写作。
三、分享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四、拓展阅读(10分钟)1. 教师推荐一些初中生适读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2. 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2.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表现;3.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初中散文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初中散文教案设计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fa899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散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散文的主题思想。
2. 如何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散文的图片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阅读方法。
(三)阅读与讨论1. 分组阅读课文,讨论散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写作实践1. 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2.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分析其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
2. 以“我的家乡”为题材,写一篇散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2. 散文阅读指导书籍3. 教学课件4. 教学视频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散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写作水平。
3. 散文作品评价:对学生的散文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散文的教学教案
![初中散文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d4f2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d.png)
初中散文的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2. 散文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教学难点:1. 散文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2. 学生写作散文的技巧和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散文诗一首》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阅读与欣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精选的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
2. 学生边阅读边欣赏,感受散文的美妙之处。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散文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手法等。
三、分析与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作品的基本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散文作品中的意象、象征和深层含义等。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散文作品。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散文写作话题,如“我的家乡”。
2.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的散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心得。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教师组织散文作品展览和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了欣赏和分析散文作品。
初中散文写作教案
![初中散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b79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1.png)
初中散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描绘事物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散文的写作技巧3. 生活观察与感悟4. 作文训练与点评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写作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散文创作。
5. 点评: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散文魅力。
3. 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
4. 点评法: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生活观察与感悟的能力。
3. 学生散文作品的质量,包括内容、表达、结构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优秀散文作品,用于示范和欣赏。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生活场景、人物、事件等,供学生选择和创作。
3. 参考书籍:有关散文写作的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和参考。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写作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3. 示范(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4. 练习(10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散文创作。
5. 点评(5分钟):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散文教案模板初中生版
![散文教案模板初中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ff6d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包括结构、语言、情感等。
- 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 能够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升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概述:- 散文的概念及分类。
- 散文的特点:结构自由、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
2. 散文阅读分析:- 以具体散文为例,分析散文的结构、语言、情感。
- 学习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散文写作指导:- 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选材、构思、语言运用等。
- 案例分析:优秀散文作品的赏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一个问题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散文概述- 教师讲解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等。
-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3. 散文阅读分析- 教师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语言、情感。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成果。
4.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学习- 教师讲解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散文作品中的修辞和表现手法。
5. 散文写作指导- 教师讲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选材、构思、语言运用等。
-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尝试创作一篇短小的散文。
6.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散文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散文写作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散文写作的作业,评估其写作水平。
初中散文教案设计模板(共8篇)
![初中散文教案设计模板(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f6850226fff705cd170aa2.png)
初中散文教案设计模板(共8篇)绿(节选自《朱纂表文集。
温州的踪迹》)朱自清(二)理清文章结构。
1.课文题目仅一个”绿”字,简明、醒目,标示出行文的中心内容。
”绿”,处处可见,这里时”绿”不是泛说而专指-- 梅雨潭的绿(板书、要学生答出这几个字)省略定语、突出中心词。
绿,离不开梅雨潭。
当然要写梅雨潭的景观了。
第2段集中写了梅雨潭。
梅雨潭的物质是什么?用原文一名话回答。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板书)既然是瀑布潭,便由两部分构成(板书)。
(以下讲述便可利用上现板书的构架,其他板书文字尽量缀附其上)第2段主要写的是瀑流。
位置--梅雨瀑在仙岩三瀑布中居”最低”处。
声响--”花花花花”(刚到山边便听得见)。
形、色--”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面三刀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以上悉用”简笔”。
为了细写,作者交待了一个观察点(当然也是一处景观)--梅雨亭。
虽然对”亭”的形状、气势也有描写,但目的还是写”瀑流”:人(作者)与潭流的位置更明确了(让学生找原文语句--”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以看见它的全体了”)。
当时的季节、天气也顺笔写出十分自然。
再次写瀑流的声响、动态的状貌(让学生读有关文字)。
由宏观写瀑流转入细腻描绘飞溅的水花。
--于结构上看,是描写的推进;--于内容上看,是交待了梅雨潭的名称原由;--于技法上看,自然插入作者的评议感触,景中见情,用笔散淡,散文的特色轻巧巧地表现出来了。
3.几星入怀的水花,撩拨了作者的情致,他在亭中坐不住了-- 第3段起句承上连下,十分巧妙:“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这里显然是写瀑流下的”潭水”了--全文开始”出绿”(”也绿”是摄影术语,指充满生机的基调色在作品中出现)。
怎样写”绿”,我们暂且不谈,但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句句不离梅雨潭的绿,越写越迷人,越写越富于情致,则是一读就感受到的。
因此,这一段是全文的主体。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行文内容梅雨漂神奇的绿色使似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散文教案初中散文要怎么设计教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散文教案,欢迎阅读。
【初中散文教案一】《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艺术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在一个广阔的文学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情景交融的散文——情感与自然共鸣(包括《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画山绣水》、《绿》《春》《夏》《济南的冬天》等课文)(2)寓意象征的散文——意有所指的委曲和含蓄(包括《囚绿记》《雪》《幽径悲剧》《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等课文)(3)朴实叙事的散文——承受生命之重(包括《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享受生活》、《呼兰河传(节选)》——第六册,兼顾《繁星》《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本命年的回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家的男子汉》《枣核》《背影》《散步》等课文)1巩固散文的基础知识2复习重要散文的主要内容3明确中考叙事类散文基本题型及考点4掌握叙事类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和技巧1复习散文阅读的常规题型,答题思路2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散文的不同分类,在有限的一堂课之内以专题的形式复习其中的一部分,使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类文体的答题要点和方法。
这样的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叙事类散文的复习。
以叙事类散文的阅读考点切入,通过典型题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并以课内带动课外。
一导入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我们学过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情景交融的散文,如《春》《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等、;寓意象征的散文,如《囚绿记》《雪》《幽径悲剧》《海燕》;朴实叙事的散文,如《藤野先生》、《背影》、《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今天这个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叙事类散文。
(学生活动:列举三类散文。
)二、明确文体及考点1、概念: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学生活动:齐读,注意关键词“写人叙事”“叙事”)2、根据要求说说有关这类散文的文学知识a、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等。
c、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d、线索:时间变化、地点地点转移、某一人物、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感情发展变化、所见所闻。
e、人称:“我”-直抒胸臆,说起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地叙述。
f、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
(学生活动:选择自己熟知的一项回答)3、明确考点a、内容概括类考点b、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分析类考点c、语言品析类考点d、句、段的作用e、景物描写的作用。
f、开放性试题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a、阅读《藤野先生》片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你怎么理解?3.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的这三道题)交流:请说出你的答案,并指出题型特点归纳:第1题属于内容概括,答案框架:什么人做什么. 答案: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我在东京的所见所感第2题属于语言品析,答案框架:加点字的本义+在文中含义+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
答案:“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
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饱含强烈的不满情绪第3题属于句、段的作用,基本思路:①文首开头:(结构上)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照应题目,总领下文。
(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文眼,渲染气氛,交代起因,设置悬念。
②文中过渡:(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③文末结尾: (结构)照应前文,前后呼应;(内容上)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④记叙顺序中插叙段的作用:补充说明了什么内容,丰富了谁的形象,突出了什么中心答案: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b、阅读《散步》片段,完成练习第4题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1.在文中方框里加上标点。
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个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试用“________”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阅读片段,完成《散步》学案第4题后交流)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v 1、烘托人物的心情。
v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的作用。
v 3、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为下文的什么内容做铺垫。
第4题答案.“那里有……鱼塘。
”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c、阅读选文《我的母亲》,回答2、3题。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
3、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学生活动:阅读语段,完成指定习题然后交流)归纳: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解题思路答案范围:性格精神品质答案框架: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或什么心理答案:2、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3、不设统一答案。
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通过母亲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四、补充开放性试题阅读选文谈启示、看法或写一段话启示: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从中明白了什么,我以后会怎样去做。
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或结合原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
五、总结以不变应万变,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应对各类课内外阅读理解。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复习课内叙事散文来掌握方法,同样这些技巧和方法也适用于课外叙事散文阅读。
【初中散文教案二】1、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2、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3、欣赏积累散文优美的语言初三学生读散文不但要读出浅层次的内容,不但要体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做“小小鉴赏家”,学会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写作规律的影响。
《白鹭》是一篇写物的精美散文,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诗”这一特点,分别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表达:外貌特征、水田钓鱼、悠然树顶、黄昏低飞,全文自然地使用了这样一些手法:对比、比喻、拟人,用自然清丽的语言勾画出脱俗清雅的白鹭形象。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鉴赏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谈了散文的大体特点,罗列了各个大家的散文风格,然后说到郭沫若的散文风格,最后着重赏析《白鹭》。
赏析《白鹭》作者使用了这些的方法:总体概括课文内容、适当摘抄呈现课文内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论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为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教学难点为教会学生欣赏散文的思路方法新课标第一网学《白鹭》、写《白鹭》、谈共鸣。
学生学习《白鹭》,写出自己的鉴赏小品文,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晓雪的进行对照,谈比较之获。
尊重学生对文章的原始体验,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授以思路方法,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主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说出作者眼中白鹭的特点-“诗”。
二、默读课文,说说“诗”的内涵1、带着“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并圈画点评。
学生随机回答教师点评小结:白鹭的外貌淡雅而精致仿佛是一首小巧别致的诗;白鹭与清水之微波余辉,田地之拙朴阔然而构成的田野水墨画是一首古朴灵动的诗;白鹭在寂寥迷蒙的清晨独立枝头,悠然眺望是一首意蕴清绝的诗;白鹭低飞于黄昏的空际,又是一首浪漫而多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