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之,每位眩晕患者都有他的特异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的病史问诊及体格检查
非常重要。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治疗--复位为主
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可徒手 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良好。
BPPV 虽属自愈类疾病,但病程长短不一 ,部分可持续数 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复 位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早日康复。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临床分类
• 后半规管BPPV:60-9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症:常见
• 水平半规管BPPV:10-30%
嵴顶耳石症:最高27%
管石症
• 上半规管BPPV:3-10%
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症:常见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
头位变动时突然发作强烈旋转性头晕,一般旋转感持 续在30秒内,可见典型眼震。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鉴别诊断
• 到目前为止,国际及国内的大量研究发现,“耳石症”的发病率确实较高,因此,现在又 出现了新的现象,头一动就“晕”,就考虑是“耳石症”,因此,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不 要出现诊断泛化的现象。
• 中枢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简称“CPPV”,该类疾病不如“耳石症”发病率高,但其发作 性、临床表现以及变位试验,与“耳石症”很相似,也有人称之为假性“耳石症”。往往 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脑梗塞或脑供血不足。
1979年Hall提出了管石症学说。
嵴帽结石学说 管石症学说
• 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引起耳石颗粒带动淋巴液 流向壶腹或背离壶腹,引发壶腹嵴顶毛细胞偏斜,导致前庭感受器产生兴奋 或抑制性变化,从而引出特殊眼震,导致耳石症发生。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半规管与眼球运动
眼震:指眼球的节律性的摆动或跳动,由慢相(缓慢偏移 病理 性)和快相(快速拉回 修正)组成,眼震快相侧即为眼震方向。
• 全自动转椅 红外视频目镜抓图更准确,眼震测量更精确。诱 发检查加速度角度更精确。
• 复位方案的多样化,衍生出多种针对普通BPPV和难治性BPPV
的复位方法。特别是对手法复位束手无策的难治性BPPV具有
很大优势。

• 不损伤颈椎与腰椎。
水 平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检查、复位注意事项
复位前准备
刺激 (右耳)
外半规管 上半规管 后半规管
同侧眼外肌
兴奋
抑制
内直肌 上直肌
外直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眼震表现
病理慢相 快相修正
水平左向 上跳
水平右向 下跳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水平半规管向壶腹为兴奋,上后半规管离壶腹为兴奋。
• Flourens定律:半规管--头动--眼动的平面关系 • Ewa Id 定律:内淋巴流动效应定律--眼震方向与强度 • V0R 效应拓展:眼震与头动--同方向 • 注:规定眼震快相侧别即为眼震方向
单脚,单脚与椭圆囊相通,壶腹端与椭圆囊不通。 椭圆囊壁增厚,形成位觉斑,耳胶质膜上的碳酸钙结
晶,也叫“耳石”,耳石为前庭平衡感受器。 半规管壶腹内为壶腹嵴,分为嵴帽和毛细胞,为半规
管平衡感受器。正常情况下:半规管内充满淋巴液, 耳石只存在于椭圆囊内及球囊内,半规管内无耳石。
耳石症发病机制
两种学说:1969年Schuknecht 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眼震特点(潜伏期、方向、持续时间)
后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受试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上扭转型眼震,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 右后逆时针,左后顺时针;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 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地水平眼震,患侧明显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背地水平眼震,健侧明显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 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耳石症诊断-体位试验(人工手法、机器转椅)
Diagnosis--D-H、Roll test(artificial、swivel chair)
耳石症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耳石症治疗-耳石复位(人工手法、机器转椅)
Treatment--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重复诱发头位时眩晕可再度出现。 一般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前庭双温试验功能
正常)。 偶有耳鸣(多为高调耳鸣)。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 轻微头痛、平衡差、行走不稳感 • 头晕、恶心、倾斜感、出汗 • 漂浮感、视物模糊感 • 反射性血压升高
恢复期症状 • 头重脚轻、漂浮感、不稳感、头活动时不适,整个 病程可达数天。
手法复位禁忌症
复位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一 过性剧烈眩晕;
复位治疗时,如剧烈 呕吐,可终止治疗;
检查前尽量减少前庭 抑制剂的应用如:异 丙嗪、眩晕停;
年老者,最好由家属 陪伴。
严重颈椎、腰椎疾患, 治疗后休息30分钟,以免立
脊柱畸形;
即运动引发的短暂眩晕发作;
无眼球
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
发病年龄平均:50岁(9岁--89岁),女性多见。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病因
原发性: 约占50%-70%,老年 人居多,考虑与 迷路老化,椭圆囊斑变性有关 继发性:约占30%-50%
1、局部供血不足: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局部血液循环差,供血不足; 2、外力:头部外伤、运动、手术震动刺激; 3、乳突炎、病毒性迷路炎 炎症刺激:耳石脱落。 4、突发性聋或梅尼埃病发作期等 膜迷路积水导致半规管扩张、囊斑扭曲、缺血而至损伤,使耳
Head and body rotated to 135 degrees from supine
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治疗--手法复位 Epley右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复位法
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机器复位优势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李秋焕
工作部门: 耳 科 现任职称: 主治医师 时 间: 2020-05-27
耳鼻喉教研室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仁爱
内容简介
content introduction
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流行病学、病因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病因、流行病学
认识发展背景: 1921年由Barany最早描述了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淋巴液中流动产生位置
性眩晕这个疾病概念。 1952年Dix和Hallpike提出耳石症医学术语。 1969年Schuknecht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 1979年Hall提出了半规管管石症学说。 1992年Epley创建了耳石复位治疗方法。
Background&Definition&Epidemiology& Etiology
耳石器、半规管、椭圆囊相关解剖 发病机制
Otolith apparatus Semiciecular canal Utricle Related anatomy
耳石症临床分类及临床表现
Clinical Classification&features
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右上后顺时针,左上顺时针。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 >1min。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诊断
病史--非常重要 常为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后出现较为强烈的眩晕、恶心
症状,持续数十秒到1分钟。
体位试验(人工手法、机器转椅) Dix-Hallpike 后半规管、上半规管耳石症检查方法。
奉献
耳部解剖
仁爱
外中内耳解剖关系
博学
严谨
奉献
内耳解剖(右耳) 内耳又称迷路
内耳又称迷路,分为半规管、前庭与耳蜗
半规管、前庭合称为“前庭迷路”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前庭迷路--司平衡觉
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 后半规管 上半规管 半规管呈不完全环形,故称半规管
椭圆囊 球囊 二者相通
每个半规管一段膨大形成壶腹,另一端为单脚。 上、后半规管单脚融合为1个总脚,外半规管独立1个
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俗称耳石症,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 种具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流行病学: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
(国外: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
(国内:占眩晕门诊的40%--50%)
未经控制的心脑血管 保证充足睡眠、多休息;清
疾病患者
淡饮食、忌烟酒;
其他不能配合者
隔日后可重复治疗;
适当口服改善循环药物;
如多次复位仍不好,应进一
步检查,包括MRI检查,除
外颅内病变。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oll Test
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常用检查方法。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Dix-Hallpike 后、上半规管耳石检查(佩戴弗氏镜)
A:受试者正坐于检查床 B:头向右侧转45° C:由坐位快速仰卧,使头悬于检查 床下(与水平面成30°夹角),观察有无眼震、眼震方向及潜伏期,同时询问患者 有无眩晕感,
仁爱
• 慢性前庭综合征 一般在人体不动和静态休息时表现不明显,但在运动,特别在头动时仍 然出现,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需要扶持,平时不敢头动,头一动就晕。前庭康复是最好 的治疗方法。
• 前庭性偏头痛 在学术领域有的专家把它比喻为“变色龙”, 患者每次发病症状不一, 有的时候它的临床表现像“耳石症”常见症状为不耐受头动,也就是头动时可诱发或加剧 头晕症状,患者发病时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有怕光、畏声现象。
辅以药物治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治疗--手法复位
Epley右后半规管石症复位法
Reclined head hanging 45 degree turn
Rotate 45 degrees contralateral
Keep head turn and to sitting Turn forward chin down 20 degrees
博学
严谨
奉献
Roll Test 水平管耳石检查(佩戴弗氏镜)
A:被检者仰卧,分别向两侧转头90°,向地性眼震提 示为“管结石型”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强的一侧为 受累耳。
仁爱
博学
严谨
奉献
耳石症机器眩晕转椅检查
• 人工手法体位检查局限性 • 红外视频目镜(弗式镜)的分辨率较低,微弱眼震不易识别。 • 诱发检查的加速度和角度由检查者控制,但受到患者配合的影响。 • 有损伤颈椎与腰椎的可能,动作过快造成颈部不适可能产生纠纷。
石脱落。 5、偏头痛 BPPV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可能为迷路血管痉挛缺血致使耳石脱落。此种多
见于儿童。 6、代谢性疾病 如:维生素D缺乏症、Ⅰ型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等均是好发因素。
手机族耳石症:现在年轻人昼夜不停卧床玩手机,影响到内耳供血,这容易导致耳石松动脱落, 引发耳石症。
仁爱
博学
严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