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作者:陈晖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第22期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是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的主抓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对于发挥比较优势、擦亮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对于加快乡村振兴发展、重塑城乡关系,对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记者对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进行了专访。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记者:梳理敲定“10+3”产业体系,是立足优势着眼长远的战略规划,目前我省有哪些现实基础?

肖小余:目前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四个更加”的态势。

第一,产业优势更加突出。成都平原粮油蔬菜、丘陵地区优质畜禽、盆周山区名优绿茶、攀西热带水果、川西北高原蔬菜等一批优势产业带加快形成。包括4种粮食作物、14种经济作物和7种畜禽水产,共有25种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第二,园区带动更加明显。全省创建国家级产业园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年初遴选63个省级园区进行重点培育,年底评定35个省级星级园区。各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430个,带动农户123万户。

第三,经营主体更加壮大。全省培育家庭农场5.34万个、农民合作社9.96万家,龙头企业上万家,耕地流转率超过40%,带动全省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连续七年保持“两个高于”。

第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532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0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67亿元,休闲农业收入16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加快建设“10+3”产业体系

记者:9月2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快建设“10+3”产业体系?

肖小余:从发展全局来看,《意见》明确了九大重点任务,即建优产业基地、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先发展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推动农业“走出去”、推进产村相融、强化科技支撑等。

记者:《意见》有哪些创新举措?

肖小余:《意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举措。

一是要探索考核涉农地区生产总值。《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涉农地区生产总值的考核激励机制,这是我省继广东之后,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展涉农地区生产总值统计监测的要求,是对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创新。涉农地区生产总值,包括狭义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涉农服务三个部分。经省统计局测算,2018年四川涉农地区生产总值为11105亿元。据此,《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涉农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3万亿元。设置涉农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和建立实施涉农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激励机制,既能客观体现“三农”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也能看出农业农村经济在各产业中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农产品加工、流通、消费、农业观光等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这样才能够凸显农业农村经济在各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意见》希望通过建立涉农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地方党委政府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二是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是“10+3”产业体系落地的基础工程。现在主要问题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太低。据测算,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满足粮油生产为主)实际成本是:平原区每亩在3000元以上、丘陵区每亩在5000元以上、山区每亩在7000元以上。今年,国家下达我省建设任务380万亩,每亩国家补助1060元,省级补助440元,照此计算,则无法达到中央要求的“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建设标准。因此,《意见》中创新性提出,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中央、省级和市、县财政的补助资金每亩共计不低于3000元。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政策。《意见》提出“探索将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园区牵头实施主体”,为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放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由过去层层下拨,转为直接拨付到实施主体(企业),由牵头实施主体(企业)负责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县政府负责审批、监管,实施主体建立现代园区建设项目专账,实行专账和清单管理。

亟待补齐三个短板

记者:目前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

肖小余: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个产业,是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同时也是我们亟待补齐的短板。

从现代农业种业方面看,农业是生命科学,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科技的核心。四川是种业大省,一方面我省育种优势明显,现有国家级制种基地9个,位居全国第一,杂交水稻产种量和出口量长期保持全国前三;另一方面也存在种质资源家底不清、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与其他种业大省相比,我省没有一家上市种业企业,种业企业整体实力由2011年全国第二位下降至目前的第九位,川种市场占有率下滑明显。

从现代农业装备方面看,农业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我省农业装备水平低,普遍存在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企业生产规模小、农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全省没有一家农机龙头企业,急需的机械80%以上由省外引进,仅有的6家科研机构中,博士生合计不足10人。去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排名倒数第八,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从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方面看,发展冷链物流是畅通农产品上市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環节。但是我省过去冷链设施多是布局在工业园区,到生产基地、到农业园区较少,冷库容量低、设备老旧,严重影响农产品存贮、运输和流通。农村电商发展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的合力

记者:今后,在引领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肖小余:省委《意见》要求,要建立“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州)抓县、县管园”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机制,特别强调“10+3”产业体系要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化落地,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现代农业“10+3”体系的合力。

首先要高起点谋划项目。以10大特色产业优势区域为重点,将产业落地到不同区域,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明确了建设重点和标准,构建了省、市、县梯级园区建设管理体系,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亿元,奖补省级星级园区。

其次,高质量实施项目。把高标准农田作为“10+3”产业体系落地的基础工程,整合投入、提高标准,到2022年,累计建成4500万亩,真正达到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筑牢产业发展基础,统筹推进建设粮油基地1000万亩、经济作物基地1000万亩、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000个、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50万亩。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加快产地初加工设施配套、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等项目落地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