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课件.ppt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PPT课件
35
转变之三:“固定型”到“移动型”
❖ 发达国家出现的 “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农民居住地与耕 地相分离
❖ 分别在几个地方拥有土地,在耕作和收获季节干完一处,提上手提箱干下一处,最大限度地提 高农具使用率而且不误农时
❖ 适合于栽培谷类作物 目前土地流转催生移动型方式
❖ 怎么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
❖ 目的: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 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
16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思路1:确定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 作为开发重点,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融为一体,形成产业优势。 思路2:实行区域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多种 专业生产区和各类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建立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
保护价。
26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3、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组建股份制农业开发公司: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 ❖ 办法1:把责任田集中反租,再承包给懂科技有经营头脑生产者; ❖ 办法2:村委会把土地集中,由懂技术、有经营能力、一定资本的人牵头组建股份制农业开发
公司,让农民把自己的“经济田”按面积入股,同时也可在该公司从事劳务。 两份收益:土地利润分红;劳务工资。
3
(一)现状与差距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 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 程度。
4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
❖ 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中国11.9%,美国1.3%,日本为 1.7%,韩国为3.2%,巴西为5.1%,印度为17.5%,全世界平均只 有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现代农业发展 PPT课件
6
一、面临的挑战
•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从事农作 物种植业的农户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不足10 亩,90%左右的农户养肉牛数量在2头以下、 养猪数量在10头以下;全国农业从业人员 中,51~60岁占21.3%,60岁以上占11.2%, 女性占53.2%。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日益凸显, 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 象日益严重,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十分突出。
• 奶贱伤农,农民开始大量卖牛。2006年冬天至 2007年上半年,梁西村卖牛三分之一。奶农高兆 蒙将自己的60头奶牛全部处理。
5
• 对于低奶价,农民多次反映,但是政府却迟迟没 有实质性的行动。额尔古纳市副市长董仕民说, 政府进行了多次协调,由于雀巢分公司没有形成 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响应机制,造成奶价偏低。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多种模式推 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探索 更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胡锦涛
3
• 缺乏经济合作组织削弱农民的议价能力: • 黑山头镇梁西村是额尔古纳市的一个奶牛
养殖村,全村370多户农民90%都靠饲养奶 牛为生。2005年,额尔古纳市招商引资引 进雀巢公司,收购当地梅鹿乳业公司,成 立呼伦贝尔市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称雀巢 分公司),但是,对于梁西村农民,怎么 也没有想到,有了龙头企业的日子却越过 越艰难。
•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 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 营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述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概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完整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它以农业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开展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较高效益的农业经济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离不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为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支撑。
同时,农业的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也促使农业产业体系向着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是农业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专业化的经营模式。
它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在不同的区域或领域开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园区或农业产业集群。
这些农业产业园区或农业产业集群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不仅仅包括农业企业,还涉及到其他要素和服务的整合。
例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常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导向,农业科研机构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农资企业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农药、肥料等,物流企业提供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服务,农业商贸企业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营销等。
这些要素和服务的整合,能够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总体来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以农业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协作和整合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它的形成使得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农业生产有序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同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件(PPT 79张)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认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实质的一个角度: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及其改变。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
它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原料); 它与其产前、产后部门的关系是对立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要改变传统农业产 前、产中与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产 业角色,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 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形 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2.利益联结形式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松紧之分: 紧密型是通过合同契约制,确定保护价或 优惠价,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级 水平。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按参与主体的紧密程度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起步探索阶段 (1984—1989年)
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推广阶段
(1990—1995)
第三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阶段(1996至今)
Hale Waihona Puke 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PPT课件
世界目前(2005年全世界耕地面积 亿亩)主要分布的粮食作物 以小麦(亿亩,单产191.2 千克/亩)、水稻(亿亩,单产千克/亩)和玉米 (亿亩,单产千克/亩)最多(号称世界三大作物),其次是大豆和薯类;经济作物中,以棉花和油菜最多,其次是甘蔗和甜菜,烟草和黄麻及其他纤维作物较少。中国目前分布最多的作物是水稻(亿亩)、玉米(亿亩)、小麦(亿亩)、豆类(亿亩)、薯类(亿亩)、油菜、棉花、花生、甜菜、烟草、甘蔗和麻类等。
第四节 “一池带四小”的农村 ——庭院经济模式(一)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把农村庭院从生活型、居住型变为生产型、经济型,充分利用庭院内的各种条件进行商品生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 一、综合利用模式: 根据生物营养供求关系组成的“食物链”和沼气池及农副产品加工的“加工链”,做到种、养、沼气、加工紧密结合,实现物质综合利用,多级利用。 二、循环利用模式: 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家畜粪便肥田时,只能被利用一次,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营养物质不能被作物吸收而浪费。当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食物链加长后,通过家畜“过腹”提供畜产品(肉类),畜禽粪便经菌类(甲烷菌)分解产生沼气,可用来点灯、做饭,沼气能解决农户的基本生活用能,为农户节约煤、薪柴,增加收入。沼渣用作肥料以增加农作物(粮食)产量,农户增产增收。沼液可以用来喷洒蔬菜、浸种、喂猪等,使资源循环利用,沼气实现增值。庭院经济实现高效化。 三、自净利用模式: 利用生物的净化功能(如绿色植物的吸污功能)净化空气及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同时利用生物的分解功能(如甲烷菌分解粪便产生沼气)节能增收,保护生态环境。 四、补加利用模式: 在利用沼气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中,大量的猪、羊、鱼和沼气都形成产品,如鱼、肉卖出,为了维持高效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就应引进新的猪崽、羊崽、小鱼苗等补充物质和能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目录
一、概述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背景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目标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意义二、体系构成1. 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1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1.2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1.3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1.4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1.5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 1.6 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1.7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 1.8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1.9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 1.10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 1.11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1.12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1.13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1.14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1.15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2. 综合试验站2.1 主产区综合试验站2.2 特色农业综合试验站2.3 跨区域综合试验站三、体系功能与任务1. 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1.1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2 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1.3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与应用2. 产业政策研究与咨询2.1 产业政策研究2.2 政策咨询与建议2.3 产业经济分析3. 农民培训与技术推广3.1 农民培训3.2 技术推广3.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4. 产业信息服务与市场分析4.1 价格信息发布4.2 市场分析4.3 产业经济咨询四、体系管理与运行1. 体系组织架构1.1 体系领导机构1.2 体系管理机构1.3 体系专家委员会2. 体系经费管理2.1 经费来源2.2 经费使用2.3 经费审计3. 体系人才队伍建设3.1 人才引进与培养 3.2 人才评价与激励3.3 人才流动与交流4. 体系绩效考核与评估 4.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2 绩效考核方法4.3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五、体系发展前景1. 体系规模与布局1.1 体系规模1.2 体系布局2. 体系创新能力2.1 研发能力2.2 推广能力2.3 信息服务能力3. 体系国际影响力3.1 国际合作与交流3.2 国际项目参与3.3 国际人才培养4. 体系可持续发展4.1 体系优化与升级4.2 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 4.3 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农业》课件pptppt
荷兰花卉种植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播种、浇水、施肥、采 摘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德国“精细农业”的实践
精确种植
德国的精细农业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的 种植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化农机
德国的农机设备也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播种、施肥 、喷药等作业,同时收集和分析各种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 科学种植的建议和方案。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 迎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逐渐加大对智慧农业的 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保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 智慧农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
图像识别与分类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识别、 产量评估等应用。
智能预测与优化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 能预测与优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语音识别与交互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人机交互,方便农民使 用农业设备。
区块链技术
数据可信与追溯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可信记录与追溯,提高产 品质量和品牌信誉。
要点二
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 体系
加大政府对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出 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为智慧 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要点三
加强人才培养和市场 开拓
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 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加 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智慧农业与市 场需求的融合。
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PPT课件
产业发展需求及挑战
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
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升农 业附加值。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发展活力
交通运输工具更新
鼓励更新农村交通运输工具, 提高运输效率。
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障 交通安全畅通。
信息化水平提升措施
农村通信网络建设
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 通信质量。
电子商务发展
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 销售。
农业信息化服务
推广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农业科技、市场 、政策等信息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生力 军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实现产业兴旺
促进乡风文明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 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 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 如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 、旅游资源等,为特色产 业发展提供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具有 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 化特色的产业,打造特色 品牌。
拓展特色市场
加强特色产品营销和宣传 ,拓展特色产品市场,提 高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
延伸产业链
人才激励机制完善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PPT
• 引言 •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 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 未来展望与发展规划
引言
01
农业产业化背景
农业现代化需求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农业产业化 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入水平。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0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
业生产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研发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 产业升级。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 提高技术到位率。
农民科技培训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打造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 新和转化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推广服务的覆盖率和效 果。
信息化技术推广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技术培训和在线指导,提高技术推广 的效率和便捷性。
多元化技术推广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推 广格局。
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机 械化率和作业效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网络,提高农业抗灾减灾 能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和产出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
现代农业与新技术教学课件
2、现代化作物生产
①:作物生产机械化 ②:作物生产设施化 ③:作物生产标准化 ④:作物生产智能化 ⑤:作物生产安全化
①作物生产机械化
2015年8月11日,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 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
《意见》聚焦9大作物、6个环节,明确了开展全 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主要内容,即水稻、玉米、 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 等9大作物,在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 干、秸秆处理等6个主要环节,分作物、分区域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利用3S系统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 ●建立完善苗情监测系统; ●墒情监测系统; ●病虫害监测系统; ——指导平衡施肥、精准施药、定量灌溉、
激光整地、车载土壤养分快速检测等, ——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
第三讲:农业新型实用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农业部推荐
2012年:160个主导品种,100项主推技术 2013年:160个主导品种,100项主推技术 2014年:170个主导品种,103项主推技术 2015年:170个主导品种,103项主推技术 2016年::162个主导品种,95项主推技术 2017年:******无*******,100项主推技术
技术
养殖技术
农产品加 工技术
农业部、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
1个农产品,1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 每1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1
个功能研究室设1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科学家岗位。 根据每1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主产
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1名试验站站长 岗位。 2007年——启动;10个农产品 到2008年底——50个农产品 到2016年——50个产业技术体系;2237位专家。 到2017年——50个产业技术体系;新增359个岗位,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
PPT文档演模板
2、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是科学化
• 农业生产的本质: • ——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
能提高循环和转化的效率。
• 生产目的:获取农产品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离不开科学技术
• 发展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 力
• 未来发展: • ——农业将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遗
• ——基本特征
经济的可持续——保障
社会的可持续——最终目标
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
• 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 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
2、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40 年代)
• 基本特征: • 半机械和机械化农具 • 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 • 分工开始发展 • 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 • 农业企业出现
• (1)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 (2)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 • (3)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
灭了城乡差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
• • 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 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 的农业
•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 索取的农业
•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 发展的农业
• 2、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 3、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 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 发达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 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一、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展开论述,探讨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背景1.国家战略需求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明确提出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正是基于这一战略需求而提出的。
2.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农业科技发展需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助于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组织架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级构成。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设若干功能研究室,负责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综合试验站负责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聚焦于动植物品种培育、育种技术创新、节本降耗绿色生产技术、重大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方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3.成果转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际转化。
4.人才培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当今的农业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之中,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列举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具体内容:一、农业可持续发展1、环境友好型农业:使用节水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有机农业、养殖水系统等,以及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采取环境管理技术,营造安全可持续和优美农业生态环境。
2、农业信息化: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实行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以加强农村信息服务。
3、数字农业:使用智能化设备、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科技,对农业种植和养殖活动的资源、过程、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智能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智能农场1、智能农业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技术,操作机器人进行植物服务,如种植、群体灌溉、施肥等。
2、智能农业实验中心:建立智能农业实验中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分子技术,实行实时地理加工分析,解决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等农业管理问题。
3、智能分化增效农业:借鉴智能分化农业技术,重点发展科学农业,发展低投入、高增效的新型全程农业,实现农业创新发展和资源效率优化。
三、精准农业1、精准施营:借鉴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农气地理信息系统、农业气象信息系统、智能传感技术等,实行精准施肥施药,解决农业相关管理问题,实现节水节能减排。
2、应用植保技术:运用植保技术,如产前植保、增效保护、空间对策和自动植保等,实现营养平衡的农业种植。
3、精准灌溉:借鉴精准灌溉技术,利用视觉传感技术、无人机监测、移动农业传感等,解决灌溉管理和效率问题,智能控制灌溉,实现节水节能减排。
四、人工智能技术1、精准立体农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立体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农作物栽培质量和产量。
2、智能节水灌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农场的运行模型和决策系统,实现农业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实现农作物干旱耐受性提高。
3、远程咨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农业咨询专家系统,实行农业远程咨询,智能解答农业相关问题,支持农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定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构成: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
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
包括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以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
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现代城市,都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的基础;现代工业、现代城市是现代农业的前提。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形式,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艰巨任务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转变过时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一)立足资源禀赋,发展规模经营,解决“小而全”的问题。
没有规模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
这几年,湖北省出台了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规划,扶持板块基地建设,倡导“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个县市一个特色”。
如嘉鱼县的蔬菜、英山县的茶叶、罗田县的板栗、宜昌市的柑桔和高山蔬菜,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形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展示了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
(二)立足增产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解决农产品加工滞后的问题。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被引入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工业手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已经开始取得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变化新问题2
技术使用者变化
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出现, 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科技的服务形式发生变化,技术 使用者发生变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基地 ——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出现(农机队)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的土地承包大户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乡村劳力构成
新变化新问题3
新变化新问题10
研究力量多元化
社会各界、各部门支持农业;综合性大学、企业涉 足农业科技;国外农业研究机构正在进入中国。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的各部门行动 ——先锋、孟山都、先正达、拜尔
新变化新问题11
学术学风受到空前质疑
学术界求真务实的学风丧失,造假,抄袭,忽悠; 学术老板的课题承包发包,经费垄断,科技腐败,知识 分子独立、客观、清高的社会形象损伤,中国的知识界 正在受到全社会的空前质疑。
主观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对中
国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动力,但是很显然, 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而且已经不仅仅是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这其 中,深层次的问题制约显得越来越突出。
深层次问题之一
结构
──产业不均衡 ──产业内部各学科不均衡 ──软技术与硬技术(产品)不均衡 ——单项技术与系统性技术不均衡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与运行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由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
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 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 省级农业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负责推进区 域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
——制度类、标准类等
新变化新问题6
科技人员更新换代
新一代农业科技人员大都有国外留学经历,学位 高、眼界宽、民主意识和市场意识较强(80后成为直接 研究主体),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管理提出 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民主 ——聘任制、双向选择
新变化新问题7
进入国际贸易体系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有的正在 主导着国际市场。农业科技要在全球分工格局中找到位 置。
——政府的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摆脱琐碎的具体项 目管理;
——如何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介入社会组织或者 NGO(学术团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使管理专业化、 透明化、民主化。要重新认识和利用社会团体。
——政府投资是要解决问题的,如何使项目承担人 的研究行为与责任相匹配(是否解决了问题)
——按支出行为进行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零结余 等新的财政财务方式,客观上也要求科研经费申报的实 事求是。
(一)为什么要建设
客观上: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 的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产品供给形势、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体制机制、 农民生产水平、农村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农业正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新 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因而也对农业科技发 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动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基因大豆进口、小麦进口 ——2008年初南方冰冻雪灾时的油菜
新变化新问题8
主动参加国际性农业科技合作
国际农业科技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大型国际性的 合作研究正日益兴起,已经由被动合作到主动合作、由 学生到老师
——国际性的植物基因组计划:茄科、葫芦科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愿望
新变化新问题9
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国际性的农业科技大会主办国 ——部分科学家担任国际农业科技组织领导人 ——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培训
新变化新问题5
公益性突显
经过2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技面向市场的能 力越来越强,部分与市场联系紧密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 应考虑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公共财政更加强调公益性研 究。
——产品类技术: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肥 料、饲料、疫苗等
主观上:很显然,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已经不仅仅是经 费投入不足问题。这其中,深层次的问题制约显 得越来越突出。
新变化新问题1
目标任务提升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大大提升了农业 科技的目标任务和研究内涵
——产前、产中、产后(产加销、贸工农一体) ——单项、综合 ——生产、生活
(深一层)次背问景题概之要二
体制
──多头管理,缺乏协调沟通,重复分散 ──多头申请,过度竞争,专家疲于争取项目 ——研究工作短期化,难以形成长期积累和稳定研发 ——少数专家垄断科研项目和经费
(深一层)次背问景题概之要三
机制
──立项脱离需求 ──以论文考核评价 ──成果难以应用推广
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下的中国,解决这 些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来最终建立起新的体制或者新的体系。但这种 创新既不能与现有体制发生大的冲突,又不能 为未来改革留下障碍;既要加大投入,又不要 因为新的投入而加剧或者固化已经存在的弊端。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
基地和区域农业研究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 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 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
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 业科技项目。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
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 集成配套。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现代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
提纲:
(一)为什么要建设 (二)如何建设 (三)建成后做什么 (四)如何管理 (五)关于地方体系建设
研究范畴和功能拓展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日益尖锐化,农村生产生活环 境恶化,新问题正层出不穷,客观上扩大了农业研究范 畴;能源危机的催生,农业功能得到拓展
——食品安全事件 ——禽流感、柑橘大食蝇事件 ——面源污染、点源污染 ——生物质能源
新变化新问题4
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已经进入国 际农业科技主流。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