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宁慧英【摘要】在智能车自动寻迹系统中,自动寻线、避障及速度控制是智能车自动寻迹控制的基本功能.用于检测路径引导线的光电传感器阵列采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电阻制作,检测车速和障碍物的功能则采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FS-359F实现,采用单片机STC12C5A60S2作为控制器,通过PWM控制方式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并根据路面和车速信息进行转向控制.试验表明,采用上述光电传感器的智能小车寻迹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小车沿路径引导线自动避障行驶.系统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In automatic rail guided system for Intelligent smallcar,automatic rail guidance,obstacle avoidance and car speed detection are three fundamental functions. The photoelectricity sensors array for path rail detection were made by optodiodes and optoresisters. The function of detecting speed and obstacle was realized by reflective optoelectric sensors FS0359F. The MCU STC12C5A60S2 were used as central control unit, which output PWM signals to adjust the speed of driving motors and control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small car by road environment and car speed information.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utomatic rail guided control system has realized automatic moving control with rail guidance and obstacle avoiding for the intelligent small car. It is a system of low cost,small size and stable fuction.【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智能车;光电传感器;自动寻迹控制【作者】宁慧英【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辽宁沈阳11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5;TP290 引言智能车又称轮式移动机器人,能够按预设模式在特定环境中自动移动,无需人工干预,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现代物流等方面。

路径识别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路径识别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VCC I LM3 0 . 4 T5 0
盘毒 一 西
图 2 主 控 模 块 连 接 电路
桥式 电路 ,这种 驱动 电路 可 以很方 便 实现 直流 电机
! 二坠 广东水利电力职 业技术学院 学报21年 第9 第 1 01 卷 期
CN 4 —1 8 Z 4 5 7/ Ju n l f a g o g eh i l ol e fWa r e o re n l tc n ie r g 2 1 o r a o Gu n d n T c nc l g t R su cs dE e r E g ei , 01 ,Vo . , No 1 aC e o e a ci n n 1 9 . 2- 9 6 2
_
- 电机 驰动 模块
图 1 智 能 小 车控 制 系统 总 体 设计 框 图
2控 制 系统硬 件 设 计
21 . 主控模块 设计 根据 小 车要 实 现 的功 能 ,我们 选 用 5 1系列 单
传 感 技 术 、汽 车 电子 、电气 、计 算 机 、机 械 等多
个学 科 。本 文采 用单 片 机控 制技 术 ,成功 设计 开
路 。由于 噪声 会影 响到探 测头 的信 号和单 片机 的运 行 ,所 以此处 我们选 用 串联稳 压 芯片 L 7 0 为 M 85作
单 片 机 、 舵 机 、检 测 头 的 稳 压 芯 片 。 经 验 证 ,
的及 时与 可 靠 性 。 由该 装 置 采 集 的信 息 送 入 单 片 机统 一 处 理 后 ,进行 判 断 ,并 将 相应 的控 制 指 令 传给 执行 电机 ,以实现小 车 的路 径识 别功能 。
源噪 声 ,耗 电量 比较大 的 电路 适于采 用开关 稳压 电
驱 动模 块 、舵 机 控 制模 块 ,图 1即 为智 能 小 车控 制 系 统 的总 体 结 构 框 图 。本 系 统 采用 8C 1 片 05 单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关键词: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1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概述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其既有多种技术,也含有嵌入式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图像识别、自动控制和电力传动、机械结构等技术知识,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围绕嵌入式控制系统进行的,将其作为操控的中心,并借助计算机系统,最终完成自动造作和控制的过程[1]。

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流程图见图1所示。

2智能小车的设计和实现2.1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保证智能小车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它关系着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用在模块化设计思想,该研究是通过采取硬件系统K60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和电机、舵机驱动模块、测速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硬件设计系统图,见图2。

首先,电源电路设计,该设计时智能小车的动力来源,为小车运行提供不断的电力,一般采取7.3V、容量为2000mAh的可充电型的镍铬电池作为电源,但是其不能直接为控制器传输电力,需要在转变电路后才可以进行传输。

转变电路可以保证控制器直接对电池内的电压进行调节,保证不同模块可以正常工作和运行,智能小车主要是依靠控制电力和电机驱动进行转变的。

其次是K60最小系统板,在设计时需要将K60的管脚部分做成最小系统的单独电路板,这样可以简化电路板的设计,促使调试更加顺利,K60系统板主要由K60芯片、复位电路、时钟电路、JTAG下载电路、电源滤波电路组成。

再其次是电机驱动电路,该电路是在集成芯片的驱动下进行的,可以为控制器更其他模块提供较大的电流最终集成电机驱动芯片,但是要特别注意这部分因为在电机驱动过程中有较大的分功率,会导致小车在进行调试时因为过大的电流导致小车电路发生堵塞现象,而使小车电路被烧毁,因此需要设计者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将驱动电路做成驱动板[2]。

最后是舵机接口电路。

在智能小车设计中,舵机主要保证小车可以顺利转向,因此舵机的运行电压、转向动作、转向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选择舵机时主要选择Futaba3010,选择供电电压为6V。

agv小车原理

agv小车原理

agv小车原理AGV小车原理。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一种自动导引车,它能够在不需要人工操控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路线和程序,完成货物的搬运和运输任务。

AGV小车是利用先进的导航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物料的自动搬运和运输,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生产线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AGV小车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AGV小车的原理主要包括导航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

首先是导航系统,AGV小车通常采用激光导航、磁导航、视觉导航等技术,通过地面标识、磁条、激光反射器等设备进行定位和导航。

其次是传感器系统,AGV小车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检测障碍物、识别地标、测量距离等功能。

控制系统是AGV小车的大脑,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实现对小车的路径规划、速度控制、动作执行等功能。

最后是动力系统,AGV小车通常采用电池、超级电容等作为动力源,驱动车轮或履带进行运动。

AGV小车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路径规划、定位导航、障碍物避障、动作执行等步骤。

首先,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系统对小车的路径进行规划,确定起点、终点和途经点等信息。

然后,小车利用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沿着预设的路径行驶,同时通过传感器系统检测周围环境,避开障碍物。

在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小车的状态,调整速度和方向,确保安全和高效地完成任务。

最后,小车到达目的地后,根据任务要求执行相应的动作,如装卸货物、与设备对接等。

AGV小车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决定了它具有高效、灵活、安全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人工搬运和叉车搬运,AGV小车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搬运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货物损坏和事故风险。

同时,AGV小车还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路径和动作,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要求。

总之,AGV小车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自动化搬运设备,其原理和工作过程体现了先进的导航、传感、控制和动力技术。

单片机智能小车 (带完整程序)

单片机智能小车 (带完整程序)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题目:单片机智能小车类型:设计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LED新型电光源)班级:xxx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完成时间:2016年6月摘要智能作为现代的新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

智能小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智能小车,也称为轮式机器人,是一种以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智能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的科技创意性设计。

一般主要由路径识别、速度采集以及车速控制等模块组成。

本次设计的简易智能小车,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检测和主控芯片,充分利用了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最小系统、液晶显示模块电路、串口无线通信,以及声光信号的控制、电机的驱动电路。

通过keil C软件编程,不断调试,最终实现小车的无线控制,壁障等功能。

关键词:智能小车,单片机,无线控制,壁障目录一引言 (3)1.1国外智能车辆研究现状 (3)1.2单片机智能小车发张前景 (3)二主控系统及驱动系统 (5)2.1系统架构 (5)2.2主控芯片的选择 (5)2.3驱动系统设计分析 (6)2.3.1电机及驱动芯片的选择 (6)2.3.2电机驱动模块 (7)2.4小结 (8)三无线控制系统 (8)3.1无线模块设计 (8)3.2通讯模块设计 (9)3.2.1蓝牙模块 (9)3.2.2接受发送数据子程序 (10)四壁障系统 (11)4.1壁障模块 (11)4.1.1超声波模块 (11)4.1.2红外传感器 (12)4.1.3壁障实现过程 (12)五温度传感系统 (14)5.1温度传感器简介 (14)5.2读温度子程序 (15)六液晶显示系统 (17)6.1LCD1602液晶显示屏简介 (17)6.1.1LCD1602引脚说明 (17)6.2LCD1602操作 (18)6.3LCD1602显示子程序 (19)七小车速度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1)7.1车速控制原理 (21)7.2车速控制子程序 (21)八智能小车流程图 (1923)8.1流程图 (23)九调试与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67)一引言1.1国外智能车辆研究现状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速度控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速度控制设计

3.速度控制简介速度控制主要是指对智能小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控制,使其能 够按照预定的速度行驶,或者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速度调整。速度控制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智能小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设计思路
1.关键问题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速度控制设计主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 是如何获取小车的实时速度;二是如何根据获取的速度信息来调整小车的行驶速 度。
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次演示选用了一种常见的单片机,即STM32F103C8T6。 该单片机具有处理速度快、集成度高、外设接口丰富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物料 搬运小车的控制需求。同时,为了实现小车的自动识别、定位和抓取功能,还选 用了以下硬件设备:
1、传感器部分:采用红外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小车对 物料和位置的识别与检测。
analogWrite(motorPin2, 60);
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编码器读取小车的实时速度,并根据速度阈值来判断 小车的速度状态。根据不同的速度状态,我们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 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对小车速度的控制。
三、实验结果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小车速度控制设计,并对其 进行了多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小车的行驶速度,并具 有较高的稳定性。下表为实验数据记录: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在实验过程中,我 们发现该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简单易行且稳定性高。
四、系统测试与结论
在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基于 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循迹小车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自主循迹和避障功能,具有较高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本设计的实践,可以得出单片机在自动化控制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词。智能小车作为一种智 能化的代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旨在研究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 小车控制,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小车的速度、循迹和刹车等控制功能,提 高小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摘要:智能小车路径识别技术是系统进行控制的前提,介绍了路径识别技术的几种分类及相应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得出面阵CCD摄像更适合作为采集信息的工具。

关键词:智能小车;路径识别;面阵CCD摄像器件Abstract: Smart car’s pat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th of severa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rresponding to array CCD camera is more suitable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s the tool.Key words:smart car; Path recognition; Surface array CCD camera device0 引言: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各大高校都设置了智能车比赛,智能小车行驶在给定的白色路面,由中间的黑色轨迹线引导,实现自主循迹功能。

实现该功能的小车主要由电源模块、循迹模块、单片机模块、舵机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组成。

路径模块一般由ATD模块,外围芯片和电路,与路面信息获取模块组成,要能够快速准确得进行路径识别检测及相关循迹算法研究,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介绍。

1 光电传感器1.1 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是导电性能增强,光线愈强,阻值愈低。

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1],用于路径检测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基于此原理设计。

该传感器一般由一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可以发射并检测到反射目的光线。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引言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道路并根据设定的路线进行行驶的小型车辆。

倒车入库是指将车辆倒车并精确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中。

本文档旨在介绍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倒车入库原理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原理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采用适应性控制算法实现自动控制。

以下是倒车入库的基本原理:1.环境感知:智能循迹小车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

2.路径规划:基于环境感知的数据,智能循迹小车使用路径规划算法确定最佳的倒车入库路径。

3.车辆控制:智能循迹小车根据路径规划的结果,自动控制转向、加速、减速等操作,实现精确的倒车入库。

2. 倒车入库实现方法2.1 环境感知智能循迹小车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式:•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来感知周围环境。

常用的距离传感器有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

•摄像头:摄像头可以通过拍摄车辆周围的图像来感知周围环境。

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位置和障碍物识别。

•惯性导航传感器:惯性导航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辆加速度、角速度等信息,从而推断车辆的位置和姿态。

2.2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关键步骤,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的拟合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可以将倒车入库路径拟合为一条曲线或多段直线,从而确定车辆的转向和行驶距离。

•基于图像处理的算法:利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可以提取道路和停车位的特征,并采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路径规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车辆的运动进行预测,然后根据目标位置和限制条件,确定最佳的行驶策略。

2.3 车辆控制车辆控制是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核心部分,常用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转向控制:通过控制车辆前轮转向角度,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智能小车控制

智能小车控制

智能小车控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小车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

智能小车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热门研究对象,也在工业、物流、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小车控制?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智能小车,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动作的小型车辆。

而控制智能小车的关键就在于让它能够准确地理解周围的情况,并根据预设的目标和规则进行有效的行动。

要实现智能小车的控制,首先需要一套完善的硬件系统。

这包括电源模块,为整个小车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传感器模块,如同小车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比如距离、光线、温度等;控制器模块,相当于小车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做出决策;驱动模块,好比小车的“肌肉”,将控制器的指令转化为实际的动作,驱动车轮转动。

传感器在智能小车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传感器有超声波传感器,它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帮助小车避免碰撞;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物体的存在和位置;还有摄像头传感器,可以获取更丰富的图像信息,用于路径识别和目标跟踪。

控制器则是智能小车的核心处理单元。

常见的控制器有单片机,如Arduino、STM32 等。

这些单片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各种传感器和驱动设备连接。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运行预先编写好的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控制算法是智能小车实现智能控制的灵魂。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 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算法等。

PID 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它通过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环节的组合来调整控制量。

比例环节根据偏差的大小直接产生控制作用,偏差越大,控制作用越强;积分环节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微分环节则根据偏差的变化率提前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PID 控制算法简单易用,在很多智能小车的控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汽车制作实验报告

智能汽车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款智能汽车,让学生深入了解智能汽车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智能汽车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的汽车,能够通过感知周围环境,自主规划行驶路径,实现自动驾驶。

本实验以循迹小车为基础,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道路线,进而控制小车行驶。

三、实验器材1. 循迹小车模型车2. MC68S912DG128微控制器3. CMOS摄像头4. 电机驱动模块5. 舵机6. 电池7. 电源线8. 连接线9.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MC68S912DG128微控制器、CMOS摄像头、电机驱动模块、舵机等硬件设备连接到循迹小车模型车上,确保各部件之间连接牢固。

2. 系统设计(1)系统分析:分析智能汽车的功能需求,包括循迹、避障、速度控制等。

(2)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设计智能汽车的结构和控制系统。

(3)硬件电路设计:设计微控制器、摄像头、电机驱动模块、舵机等硬件电路。

(4)软件设计:编写微控制器程序,实现循迹、避障、速度控制等功能。

3. 系统调试(1)调试摄像头:调整摄像头角度,使其能够捕捉到道路线。

(2)调试循迹:调整循迹算法,使小车能够准确跟随道路线行驶。

(3)调试避障:调整避障算法,使小车能够避开障碍物。

(4)调试速度控制:调整速度控制算法,使小车能够稳定行驶。

4. 实验验证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验证智能汽车各项功能的实现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循迹实验:小车能够准确跟随道路线行驶,实现循迹功能。

2. 避障实验:小车能够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绕行通过。

3. 速度控制实验:小车能够根据设定的速度行驶,实现速度控制功能。

4. 系统稳定性实验: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不会出现失控现象。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款智能汽车,实现了循迹、避障、速度控制等功能。

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概述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旨在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实时图像识别和分析,实现对目标小车的跟踪和追踪控制。

该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块、路径规划与控制模块等。

2. 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负责从摄像头中获取实时图像数据。

可以使用USB摄像头或者专用的图像采集设备,并通过相关的软件库进行图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设备和算法来保证图像质量和实时性。

3. 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块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块是核心模块之一,用于对图像中的小车进行识别和定位。

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方法(如Haar特征、HOG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

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目标检测与识别。

4. 路径规划与控制模块路径规划与控制模块负责根据目标小车的位置信息,通过调节小车的转向和速度,实现对目标小车的跟踪和追踪控制。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根据系统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与控制。

5. 系统集成与优化在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后,需要将其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优化。

集成时要确保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正常可靠,优化则是对系统整体效果进行调试和改善。

通过实际测试和参数调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6. 系统应用拓展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智能仓储系统、无人驾驶等。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拓展和性能优化,例如增加目标识别的分类数量、增强图像处理的实时性等。

7. 系统应用前景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系统将在物流仓储、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总结:基于视觉感知的自动小车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涉及图像采集、目标检测与识别、路径规划与控制以及系统集成与优化等多个模块。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集现代化感知、识别、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移动装备,具有智能感知环境、辨别地形、自主规避、遥控操作等功能。

该设计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小型、可控、智能的模型车辆,可以在智能系统的嵌入式控制下完成识别、规划和移动等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小车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1.感知与识别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依靠红外线接收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跟随模块等方法实现环境信息感知。

其中,红外线接收传感器主要用于测距、循迹和防碰撞,是智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超声波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测距和障碍物检测。

最后,跟随模块则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2.规划与运动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依靠STM32F103系列控制器实现系统核心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

控制器通过程序设计,可令小车具备自主规划和运动等功能。

例如,小车运动状态由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信息时刻检测,智能程序实现自主决策和执行,从而实现智能移动。

3.控制与响应智能循迹避障小车具备多种控制方式,包括自主模式、手动控制模式和远程控制模式。

采用自主模式时,小车可以根据程序预设的路径自主运动。

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小车的方向、速度等参数。

采用远程控制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对小车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二、实现方法1.硬件设计小车核心板采用STM32F103C8T6控制器,主频为72MHz,容量为64KB。

其它外设包括有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和轮子等。

整个系统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软件设计该项目采用Keil5.13开发平台,编程语言为C语言。

系统程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红外线感知和循迹、电机控制和小车移动。

(1)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超声波测距和障碍检测程序主要实现对前方距离的测量和对障碍物的检测。

程序流程如下:初始化模块和时钟;配置GPIO口;设置定时器并启动;发送触发脉冲;接收回波并计算距离。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智能寻迹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走并根据黑线路径进行导航的小型机器人。

本设计方案旨在实现小车的自主控制和路径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根据预定路径行走的智能小车。

二、技术原理智能寻迹小车的核心技术包括光电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光电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黑线路径,控制模块用于辨识路径信号并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小车的轮子转动。

小车通过光电传感器模块获取黑线路径的信号,经过控制模块的处理后,驱动模块控制轮子的转动实现小车的行走。

三、硬件配置1. 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黑线路径,采用多个红外线光电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进行测量。

2. 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用于接收和处理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车轮转动。

3. 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驱动车轮的转动。

四、软件架构1. 信号处理算法:根据光电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信号,设计信号处理算法,将感知到的黑线路径转化成可识别的控制信号。

2. 路径识别算法:分析感知到的黑线路径信号,识别出黑线的走向,并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

3. 控制算法:根据路径识别算法的结果,控制驱动模块产生适当的电压,实现小车轮子的转动。

五、功能实现1. 自主行走功能:小车能够根据识别的黑线路径自主地行走,避免碰撞障碍物或偏离路径。

2. 路径识别功能:小车能够准确地识别黑线路径,并根据路径进行相应的控制。

3.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对小车进行远程控制,包括行走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六、性能指标1. 导航准确性:小车在正确识别黑线路径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行程,保持在路径上的偏离范围小于5mm。

2. 响应速度:小车对路径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反应时间小于100ms。

3. 可靠性:小车在连续行走1小时内不发生故障,并能正常完成指定的行走任务。

七、安全性考虑1. 碰撞检测:小车装配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检测前方的障碍物并自动停止行走,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

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

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智能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其中,自动循迹智能小车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广泛用于自动化仓储和物流系统中。

本文将讨论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研究与实现,探究其原理、核心技术及应用前景。

一、自动循迹智能小车概述自动循迹智能小车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自动控制技术的智能设备,能够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感知环境,实现自主巡航和路径规划。

该小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仓储系统和物流分拣等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物流运输效能。

二、自动循迹原理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将其输入至算法模块进行处理分析。

具体实现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环境感知: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道路或路径信息,包括线段的位置、角度、形状等。

2. 图像处理: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二值化、滤波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图像分析和轨迹提取。

3. 边缘检测:基于图像处理结果,使用边缘检测算法找到路线上的边缘,获取路径的几何信息。

4. 轨迹提取:根据边缘检测结果,利用曲线拟合等数学算法,提取出路径的具体轨迹。

5. 控制策略:根据提取出的路径信息,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使小车能够按照路径自动行驶。

三、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关键技术1. 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从中提取出路径的几何信息。

2. 图像处理与边缘检测技术: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二值化、滤波等操作,并通过边缘检测算法找到路线上的边缘。

3. 轨迹提取与建模技术:基于边缘检测结果,使用曲线拟合等数学算法,提取出路径的具体轨迹,并对路径进行建模。

4. 自动控制技术:根据提取的路径信息设计适当的控制策略,使小车能够按照路径自动行驶。

四、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应用前景自动循迹智能小车在工业生产线、仓储系统和物流分拣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智能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或者环境中的标志物进行循迹行驶。

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等步骤,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

首先,智能小车需要通过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感知。

常用的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比如道路的颜色、形状、障碍物的位置等。

通过这些信息,智能小车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方的道路情况。

其次,智能小车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判断最优的行驶路径。

在这一步骤中,智能小车会使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特征信息,比如道路的边界、标志物的位置等。

然后,智能小车会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最优的行驶路径,以及避开障碍物的策略。

接着,智能小车会根据判断出的最优路径和避障策略,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这一步骤需要智能小车具备良好的控制算法和执行机构,比如电机、舵机等。

智能小车会根据判断出的行驶路径和环境信息,调整自己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以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最后,智能小车会不断地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道路的持续循迹行驶。

通过不断地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智能小车可以实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行驶,比如在有交通标志、车辆和行人的道路上行驶。

总的来说,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等步骤,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这一原理是基于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控制系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行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024年基于STM32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STM32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STM32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在物流、安防、救援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等方面。

二、硬件设计1. 核心控制器本设计采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适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需求。

2. 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采用H桥电路,用于控制小车的运动。

本设计采用两个电机驱动模块,分别控制小车的左右轮,实现小车的转向和前进后退功能。

3.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实现小车的避障和路径识别功能。

其中,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

4.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小车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本设计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通过DC-DC转换器为各模块提供稳定的电压。

三、软件设计1. 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本设计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RT-Thread等,为小车的软件设计提供支持。

开发环境采用Keil uVision等集成开发环境,方便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包括主程序、电机控制程序、传感器读取程序等。

主程序负责协调各模块的工作,电机控制程序根据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电机的运动,实现小车的避障和路径识别功能。

传感器读取程序负责读取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信息,为电机控制程序提供依据。

四、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1.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硬件电路的调试和软件程序的调试。

硬件电路的调试主要检查各模块的连接是否正确,电源供应是否稳定等。

软件程序的调试主要检查程序的逻辑是否正确,各模块之间的协调性是否良好等。

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避障测试、路径识别测试等。

避障测试中,将小车置于不同障碍物环境下,观察其是否能正确避开障碍物。

路径识别测试中,设置不同的路径,观察小车是否能按照设定的路径行驶。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2024年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小车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分支。

本文旨在介绍一款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从系统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实现与测试等方面详细阐述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二、系统需求分析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自动导航、避障等场景,因此其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2. 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路面条件;3. 控制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便于用户操作和维护;4.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方便后续升级和维护。

三、硬件设计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主控模块等部分。

1.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和电机驱动器,通过PWM 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小车的运动控制。

2. 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小车周围的环境信息,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

3. 主控模块:采用单片机或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负责控制小车的运动和传感器数据的处理。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兼容性和通信协议。

四、软件设计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等部分。

1. 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2. 算法设计:包括导航算法、避障算法等,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控制小车的运动。

其中,导航算法可采用基于路径规划的算法或基于视觉识别的算法;避障算法可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算法或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

3. 程序设计:包括主程序、中断程序、通信程序等,负责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五、实现与测试在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2024年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民用等多个领域。

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智能化进程中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阐述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系统结构与功能,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主控制器模块等。

其中,电机驱动模块负责驱动小车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小车周围环境及路径信息;主控制器模块采用高性能微控制器,负责协调各模块工作,实现小车的自主循迹。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算法设计和程序编写。

控制系统算法主要包括路径识别算法、速度控制算法、避障算法等。

程序编写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如电机控制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路径识别与决策模块等。

各模块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小车的自主循迹。

三、实现过程1.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小车周围环境及路径信息,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模块,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障碍物位置、路径边界等。

2. 路径识别与决策路径识别与决策模块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小车当前位置及目标路径,并制定相应的行驶策略。

当小车偏离目标路径时,系统会自动调整行驶方向,使小车重新回到目标路径上。

此外,避障算法也在此模块中实现,当检测到障碍物时,系统会及时调整小车的行驶方向,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3. 电机控制与驱动电机控制与驱动模块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电机的运转,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

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转向,可以实现对小车速度和行驶方向的精确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自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实现自主循迹和避障功能。

多功能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多功能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看
2、2传感器数据处理
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传递给控制器处理。本设计采用中断处理的方式 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算法实现障碍物的检测和避障。
2、3电机控制
电机驱动电路需要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和速度控制。本设计通过STM32单片机 的PWM信号输出控制电机的速度,并通过控制信号的逻辑组合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1、4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是智能小车的能量来源,它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以保障系统的正常 运行。本设计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并通过稳压芯片实现电源的稳定输出。
二、软件设计
2、1控制逻辑
智能小车的控制逻辑是软件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前进、后退、左转、右转、 停止等操作。本设计采用STM32单片机的C语言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实现各种操作 的控制逻辑。
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小车的“眼睛”,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为 小车提供准确的导航和障碍物信息。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是常用 的传感器类型。
2、芯片技术:芯片作为智能小车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并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小车的自动驾驶。高性能的芯片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 准确性。
智能小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无人驾驶小车、搬运型小车和巡检型小车 等。这些智能小车都具有以下功能:
1、自动驾驶:智能小车采用传感器、算法和导航系统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 根据设定路径自动行驶,无需人工干预。
2、货物运输:智能小车可用于货物运输,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自动运输到另 一个地方,提高物流效率。
三、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导航与定位:通过GPS和IMU(惯性测量单元)进行定位,通过路径规划 算法确定小车的行驶路径。
2、障碍物识别与避障: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识别障碍物,通过控制 算法(如PID控制器)控制小车避开障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2 —
机内保持 50%~60%,出雏机保持 65%~75%。在孵化管理中对湿度的 掌握以“两头高中间低”进行调控,孵化前期胚胎在形成羊水和尿囊,湿 度应高些,中期胚胎要排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应低些,啄壳、出雏期间为 防止雏鸡绒毛与蛋壳粘连,便于雏鸡啄壳出雏,湿度应高些。
3 通风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供给胚胎生长发育足够的新鲜空气,排出二氧 化碳,促进胚胎散热,防止自温超温。蛋的上面有一个气室,气室内储存 有空气。孵化初期,胚胎需要的氧气很少,通过接触酶活动,蛋黄中吸收 氧气,渐渐的又利用气室内的空气供给胚胎氧气,再往后呼吸量增大, 则靠尿囊循环与蛋壳的气孔进行交换气体,满足胚胎的呼吸。初期胚胎 需氧 0.51 立方厘米,到后期,肺部发育完全,到第 14 天完全靠自身的呼 吸运动满足胚胎的氧气。后期需要的氧气量为 17 立方厘米之多,呼吸 次数也不断增加,根据胚胎发育需氧量的规律,我们就要掌握适当的换 气操作方法,初期可两小时换气一次,打开进排气门,摇动风扇达 10 分 钟;7 天后要增加换气次数,1 小时换气 1 次,摇动风扇达 20 分钟。10 天 以后,换气工作更要勤一些,可以半小时 1 次,每次摇动风扇 30 分钟。 到 17 天以后,可以断续的将进排气门打开,让它自然通风。由于自产热 的不断增加,蛋面温度上升很快,上层蛋温较高,就可将进排气门一直 开着,让它自然通风。这样就可避免后期胚胎缺氧息气死亡。 4 转蛋 转蛋也称翻蛋。孵化期间,翻蛋不仅可防止胚胎的粘连,促进胚胎 运动,而且能够保持最快的血管生长以及胚胎、卵黄囊最佳的相对位 置,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以保持胚胎最高的生长速度。 多数自动孵化器设定的转蛋次数 1~18 天为每 2h 一次,每天 12 次。每天转 蛋 6~8 次对孵化无影响。19~21 天为出雏期,不需要转蛋。 孵化的第一周转蛋最为重要,第二周次之,第三周效果不明显。转蛋的 角度应与垂直线成 45 度角位置,然后反向转至对侧的同一位置,转动 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太大会使尿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5 凉蛋 凉蛋是孵化的补充条件,是指孵化到一定时间,将孵化机门打开, 关闭电源,让胚蛋温度下降的一种操作程序。目的是驱散孵化机中余 热,让胚蛋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还可给胚胎冷刺激,有利于胚胎发育。 通常做法是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待胚蛋温度下降到 30℃~33℃后重 新关上机门接通电源继续孵化。如果孵化机供温、通风系统设计合理, 供温稳定,通风良好,也可以不凉蛋。但在炎热的夏季孵化或上蛋量过 大,通风不良时,需及时进行凉蛋。尤其是孵化后期胚胎脂肪代谢增强, 自温超温时应加强凉蛋。 上述孵化五要素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在正常情况下,温度、 通风、翻蛋是鸡蛋孵化的三大要素,三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掌握好这 三大要素再辅以湿度和凉蛋措施,定能取得理想的孵化成绩。
引言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 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它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 劳动环境,减少了能源和材料消耗,保证了安全等。 智能小车,即轮式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其内容涵盖机械、 汽车、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作为 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工厂自动料车、固定场地搬运车 等技术领域,也可应用于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民用和军 用应用前景。 1.智能车硬件设计方案
公式(1)
抛物线,即路线偏中线直线的距离跟舵机方向控制参数采用非线
性处理,对偏离较小时做细微调节,在偏离较大时控制量也达到一个较
大的量,加强的制动的性能。
2.3 速度 PID 控制
由于硬件上加了测速传感器,可以得到小车的当前速度,然后采用
闭环 PID 控制,可以及时、快速、平稳的调节速度达到预定值。小车在跑
两块 MC33886 并联电路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1 智能车控制系统结构图 智能车控制系统如上图 1 所示,CMOS 摄像头采集路面的灰度图 像传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对图像的处理识别路径,并实时地通过测速 模块检测小车速度,利用 PID 算法实现对小车的转向及速度的闭环控 制。 该系统采用飞思卡尔公司高性能 16 位单片机 MC9S12DG128 为核 心控制器,该单片机可以升级到 50MHz,能够达到通常只有 32 位控制 器才能达到的性能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图像采集处理、电机、舵机实时 控制的要求。 视觉模块采用 CMOS 摄像头,CMOS 摄像头是一种高集成度大规 模集成电路,使用光敏元件为感光器件,经光电转换直接产生电压信 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功耗相对于 CCD 有很大的降低。因为模拟环境 是白色地面上铺黑色的引导线,所以我们只需要采集灰度信号就可以 了,即 YUV 颜色空间里的 Y 信号,信号处理量不大,基本可以满足实时 采集、处理的要求。图 2 为编码芯片 OV7620 与 16 位单片机的电路图: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董晓庆 谢森林 李 平
[摘 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具体实现方法。在该系统中,由 CMOS 摄像头实现路径识别,直流电机作为 驱动,舵机控制方向,旋转编码器检测速度,利用非线性 PID 算法实现小车的路径跟踪、速度的闭环控制,使小车能按照给定的引导 线平稳、快速地行驶。实验证明: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智能车对路径识别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舵机调节响应时间快,稳态误差小, 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智能小车 路径识别跟踪 CMOS 摄像头 非线性 PID 算法
导引线方向
图 2 OV7620 与 MC9S12DG128 连接图 方向控制模块采用舵机,其内部集成了对其转角的控制电路,可以 将单片机输出的某一路 PWM 信号输入到其控制线中,即可对舵机转角 进行控制。 动力模块采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驱动采用集成芯片 MC33886, 作为一个单片电路 H- 桥,MC33886 是理想的功率分流直流马达和双 向推力电磁铁控制器,能够控制连续感应直流负载达到 5.0 安培,输出 负载脉宽调制(PWM- ed)的频率可达 10KHZ。 为了增大输出电流,本文 把 MC33886 的多个输出端并联在一起,提升了加减速性能。在驱动电 路中加入反向制动电路来控制电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减速性能。下图为
道上实际行驶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负载是不断变化的,采用上述算
法根据不同负载情况,相应的调整 PWM 波的占空比,使小车迅速跟踪
目标速度。这就是车速控制的下位控制器。
图 5 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实现框图 PID 控制分为位置式 PID 和增量式 PID,对于小车的速度控制应该 采用增量式 PID,增量式控制算法实现框图如图 5: 增量式 PID 算法的差分方程为:
高校理科研究
浅谈蛋鸡孵化的基本要点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齐宗龙 李助南
孵化是家禽繁殖的一种特殊方法,是繁衍后代必须经过一个母体 外的胚胎发育阶段。种蛋离开母体后,胚胎的发育完全依靠蛋里的营养 物质和合适的外界条件— ——温度、湿度、通风、凉蛋、翻蛋等来完成。由 于胚胎发育在各个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变化,因此就得给予不同的 条件。故掌握以下要点,就能获得满意的孵化效果。
(上接第 71 页) 如直接用“内弯跑法”只要是弯道都靠内弯方向走,
从而达到缩短路程的效果,特别在对小车跑“S 形”路线时,能发挥很大
的优势,如图 4 所示。
为使小车转向更准确完成控制策略,使用 P 参数控制,为较好的配
合摄像头方向采样决定点和舵机 PWM 控制方式制作了二次函数关系
式:
P×(aΔx2+bΔx+c)
1 温度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因 此,没有适当的温度,胚胎就不能发育或发育不正常,得不到预期的孵 化效果。所以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条件,对孵化率和健雏率起决定性 作用。 首先,确定“生理零度”。应根据鸡的不同品种、品系及干扰因素,确 定“生理零度”,一般为 23.9℃。其次,掌握最适孵化温度。因超过“生理 零度”胚胎开始发育,但这种发育是勉强和不充分的,可造成胚胎发育 不足与衰弱,严重影响孵化效果。因此切忌低于 23.9℃的孵化。据研究, 最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很窄,通常孵化期以 37.8℃±0.28℃为标准,出 雏期为 36.8℃~37.5℃。从胚胎发育的阶段看,鸡孵化的三种最适温度 为:①蛋产下之前。卵受精至蛋产出的 20 个小时期间胚胎完成多次细胞 分裂,这一期间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就等于产蛋母鸡的体温,即 40.6℃ ~41.7℃。②孵化 1~19 天期间。最适孵化温度随机械孵化器的种类型号 不同而异,其范围在 37.5℃~37.7℃之间。③孵化 20~21 天的出雏期。在 机械孵化器中,温度由 1~19 天期间的温度渐降至 36.1℃~37.2℃时,孵 化率最高,雏鸡质量也最好。故温度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还应根据胚 胎的需温特点、入孵方式和孵化方法正确供温。如分批入孵时采用恒温 孵化法,孵化机的温度控制为 37.8℃,出雏机的温度为 37.0℃~37.5℃; 整批入孵时采用变温孵化法,1~7 天孵化温度 38℃,8~12 天为 37.8℃, 13~18 天为 37.6℃,19~21 天为 37.2℃,孵化室室温最好控制在 22℃~ 26℃。这样,方可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 2 湿度 湿度具有导热作用,在孵化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孵化后期有利 于胚胎生理热的散发; 湿度不当会影响蛋内水分蒸发和胚胎的物质代 谢;湿度还有利于雏鸡出壳,在足够的湿度和空气中 CO2 的作用下,使蛋 壳的 CaCO3 变为 Ca(HCO3)2,蛋壳变脆,便于雏鸡出壳。 湿度对孵化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胚胎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不 及温度敏感,一般不会造成孵化率大幅下降。但湿度控制不当会影响雏 鸡的质量,如湿度过大,会延长出壳时间,雏鸡体软,腹大,绒毛粘连蛋黄 液;湿度过小,提前出壳,雏鸡干瘪瘦小,绒毛干燥,发焦,有时粘壳。 注意对湿度的调节。湿度过大,适当减少水盘数量,或加强通风,使水 气散发;湿度低,则适当增加水盘数量,冷天加温水,夏天加冷水,也可洒湿 地面,增加水分蒸发,以提高室内湿度。 常规要求:孵化室和出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0%~65%,孵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