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间小测

合集下载

《劝学》 测试题

《劝学》 测试题

《劝学》测试题《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七月既望。

4、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5.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6.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7、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劝学》同步测试练习与答案解析

《劝学》同步测试练习与答案解析

《劝学》同步测试练习与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画线的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故不积跬步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②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渊博的知识;③古义:长江与黄河,今义:大河的泛称;④古义:两步,今义:一步;⑥古义:容身,今义: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2.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蟹六跪而二螯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C.③/①④/⑧②/⑤⑥/⑦D.②③/①④/⑤/⑥/⑦⑧【答案】B【解析】①③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②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⑥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⑦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⑧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画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答案】A【解析】A 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 微斯人,吾谁与归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甚矣,汝之不惠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D【解析】D 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

A 项,宾语前置句,应为“吾与谁归”。

B 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水寒”。

C 项,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本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在人的学习道路上,劝学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它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和答案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提供一套劝学测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万有引力是牛顿的发现。

C. 麦当劳是一家中餐连锁店。

D. 香蕉是一种动物。

答案:B. 万有引力是牛顿的发现。

2. 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心理学的?A. 水是由氧和氢构成的。

B. 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C. 学习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思维。

D. 地球绕太阳运动。

答案:C. 学习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思维。

3. 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人体健康的?A. 长时间的工作对身体无害。

B. 定期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C. 熬夜对大脑功能有积极影响。

D. 不吃早餐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B. 定期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题根据给出的陈述选择“正确”或“错误”。

1. 学习是一种持续终身的过程,不仅限于学校内的知识。

答案:正确2.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好成绩。

答案:错误3. 动手实践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应用是不够的。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填空题根据题目意思填入合适的单词或短语。

1. 学习的基础是________。

答案:阅读2. 刻苦努力和坚持不懈是取得好成绩的________。

答案:关键3.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和________的健康。

答案:心理第四部分:解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不同的智能类型。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音乐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逻辑推理方面较弱。

2. 学习如何与生活经验相关联?请列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学习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和理财,来巩固数学知识。

劝学小测

劝学小测

《劝学》小测一、字音字形:木直中()绳輮()其曲()中规槁()暴()参()省()须臾()跂()而望彰()假舆()马者假舟jí()蛟()龙跬()步驽()马qiè( )而舍之qí( ) jì()nú( )马金石可lòu()二螯()蛇鳝()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找出古今异义,并解释古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

五、特殊句式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六、解释句中虚词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锲而舍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蟹六跪而二螯六、解释加黑的部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小测

《劝学》小测

1、 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朝代)的荀况,本文主要运用比喻论证方法,除此之外还运用了排比、对偶,对比的修饰手法。

(5分)2、 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学习本文的启发(每段只能答成一点)(4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1、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最后一句 )2、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要善假于物3、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要注重积累、坚持、专一3、词语解释(34分)1、虽.有槁暴 即使 2、輮.使之然.也 这样 3、其曲中zhòng规 zh òng 合乎4、金就.砺则利 v ,靠拢 5、金.就砺则利 古今异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今异义,广泛学习7、吾尝跂.而望矣 提起脚跟站着(踮起脚)8、顺风……声非加疾.也 强,指声音洪大9、假舆..马者 借助,利用,车 10、而致.千里 达到 11、非能水.也 n 做v ,游泳 12、而绝.江河 横渡 13、劝.学 劝勉,鼓励 14、锲qie而不舍,金石可镂 qi è,刻,雕刻15、积大成山,风雨兴焉.于之,兼词,在这里16、下.饮黄泉..n 做状,向下;古今,地下水17、无以至...千里 没有用来…..的办法 到达4、句式(10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状后2、木直中绳,輮(之)以(之)为轮省略句省略了代词“之”3、善假于物也状后,判断句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后,5、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省略句5、一词多义(22分)之1、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助,的3、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后标志,的或不译于1、青,取之于.蓝介,从2、而青于.蓝介,比3、善假于.物也介,向而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却2、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而且3、跂而.望矣,终日而思,顺风而.呼,登高而招表修饰,不译4.而闻者彰;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而.见者远;表转折关系,却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六跪而.二螫表并列“而且”6、翻译(15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2、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鱔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有六腿脚和两个蟹钳,(要是)没有蛇鱔鱼的洞穴就无处托身,这是因为用心浮躁啊!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的弯度就合乎圆规(划出的形状)4、吾尝终日而是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学习的收获(时间的学习)呀!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助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就能获得最多的智慧),通明的思想就具备了。

《劝学》综合小测试

《劝学》综合小测试

《劝学》综合小测试一、课文基础填空题1. 荀子《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资与其他人并无差异,通过““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荀子的《劝学》中,也论述了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

3.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是对孔子“学而时习之“的继承。

4. 荀子在《劝学》中以劣马为喻,强调坚持重要性的句子是“,“。

5. 荀子《劝学》中“,“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都不能一蹴而就,要勤于积累。

6. 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也不足十步远,““的“不舍之功“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7. 《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学习需要用心专一;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8. 《劝学》中说让远方的人也能看到自己就““,即使““也会有好的效果。

9. 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的两句是:“,“。

10. 荀子在《劝学》中以“,“为喻,引出要广泛学习不断自省以成君子的结论,强调了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1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1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4.“,“,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6.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7.““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劝学》综合复习卷

《劝学》综合复习卷

《劝学》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有《劝学》课内知识检测,课外拓展《荀况拒赏》,《劝学》节选的“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等的阅读理解,还有23题理解性默写,课外古文都有详细译文)一、课内知识检测1.荀子,名,世人又称其为荀卿。

末年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主张“”论。

《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劝”的意思是 _ 。

2.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第②段:论述_。

第③段:论述_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__。

第④段:论述。

一是;二是_ ;三是。

本文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述,从而勉励人们要,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3.解释带点词①金就.砺则利()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而闻者彰.()④而致.千里()⑤无以..致千里()⑥用.心一也()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作者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6.作者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7.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先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凭借外界的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弥补不足。

B.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日常生活体验来阐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从而证明了“学不可以已”。

C.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反复设喻,论述了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要善于积累,持之以恒,必有成就,进一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

D.第三段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并与“蟹”形成对比,增强说理的分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一文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C2. “劝学”一文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味着什么?A. 学习需要积累B. 学习需要天赋C. 学习需要老师D. 学习需要时间答案:A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功名B. 为了财富C. 为了修身D. 为了娱乐答案:C4. “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倡的学习态度是?A. 随意学习B. 刻苦学习C. 被动学习D. 盲目学习答案:B5. “劝学”一文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学习环境B. 学习方法C. 学习态度D. 学习时间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一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不断积累2. “劝学”中,荀子提到学习应该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学问的深度。

答案:持之以恒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可以_________,使人变得明智。

答案:明辨是非4.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习可以使人_________,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答案:洞察事物5. “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学习可以_________,使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答案:增长智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劝学”一文中荀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刻苦努力。

荀子提倡学习应该以修身为目的,通过学习可以明辨是非,洞察事物,增长智慧。

2. 根据“劝学”一文,荀子认为学习有哪些好处?答案: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学习可以使人明辨是非,洞察事物,增长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应对各种情况。

学习是一个修身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更高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四、论述题(20分)1. 结合“劝学”一文,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劝学”一文的内容和自己对学习的理解进行回答,阐述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和认识。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小测 (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小测 (带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卿今当涂
..当道,当权 2.蒙辞.推托以军中多务.事务
3.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岂欲卿治经
..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研究儒家经典为博士
邪.通“耶”,语气词
4.但当涉猎
..历史耳
..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
5.蒙乃.始就学于是
6.及.到……时候鲁肃过.到寻阳与蒙论议
7.卿今者才略
..吴下阿蒙不再是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8.非复
9.即更.重新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看待
10.大兄
..认清事物之晚乎!
..长兄何见事。

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苏教版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劝学(节选))筑基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君子生非异也()提示:字音靠识记,通假字主要有字音相似、字形相近两种情况。

答案:(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2.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提示:古今异义主要靠识记。

答案:(1)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大河。

(2)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提示:A项中通“煣”;B项中“知”通“智”;D项中“生”通“性”。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绝:断绝。

提示:D项“绝”:渡,横渡。

答案:D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蟹六跪而二螯()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而”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转折(3)连词,表递进(4)连词,表并列6.解释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焉”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兼词,于之,从这里(2)兼词,于之,从这里(3)句末语气助词,了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阅读《劝学》中的一段,完成7~9题。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一文中,作者提倡的学习态度是()。

A. 只学不问B. 只问不学C. 学而时习之D. 学而不厌2. “劝学”中提到的“温故而知新”是指()。

A. 重复学习已知的知识B. 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C. 只学习新知识D. 只复习旧知识3. 以下哪项不是“劝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A. 学而不厌B. 诲人不倦C. 知之为知之D. 学而时习之4. “劝学”一文中,作者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考试B. 为了获得知识C. 为了名声D. 为了赚钱5. “劝学”中,作者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学习是为了快乐B. 学习需要兴趣C. 学习需要毅力D. 学习需要耐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中提到“______,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乐趣。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劝学”,其中“罔”的意思是______。

3. “劝学”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劝学”,其中“知”的意思是______。

5. “劝学”中提到“______,不亦君子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劝学”中提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含义。

2. “劝学”中提到的“温故而知新”对现代教育有何启示?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劝学”全文,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理解。

2. “劝学”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论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它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C4. B5. B二、填空题1. 学而时习之2. 迷惑3. 在任何三人的群体中,总能找到值得学习的人4. 知识5. 学而时习之三、简答题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意味着学习应该永无止境,不断追求新知,同时教导他人也要有耐心,不感到厌倦。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提倡的教育理念是“______”。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3. “温故而知新”是______的学习方法。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了______的学习态度。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描述的是哪类学习状态?A. 被动学习B. 积极学习C. 懒惰学习D. 盲目学习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审问”指的是什么?A. 广泛学习B. 仔细询问C. 谨慎思考D. 明确分辨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中的哪种情感?A. 知识B. 兴趣C. 快乐D. 能力5.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A. 反省三次B. 反省三次自己的行为C. 反省三次自己的学习D. 反省三次自己的道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2. 描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实际,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现实意义。

2. 论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因材施教2. 为政3. 孔子4. 学习他人的优点5. 诚实二、选择题1. C2. B3. B4. B5. B三、简答题1.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强调了学习者应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同时,教育者应耐心教导他人,不感到疲倦。

四、论述题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吸收知识,也要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学习或空想,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劝学测试题

劝学测试题

劝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下列哪一句名言最能体现“劝学”精神?A. 天生我材必有用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知足常乐D. 人生如梦2.“劝学”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荀子》D. 《道德经》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劝学的目的?A. 增长知识B. 提升品德C. 追求名利D. 修身齐家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诗启示我们:A. 读书要趁早B. 读书无用C. 读书可以延缓衰老D. 读书要慢慢来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后世尊称为“劝学大师”?A. 孔子B. 朱熹C. 王阳明D. 荀子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乐趣B. 学习的艰辛C. 学习的无用D. 学习的容易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7.“劝学”的本质是鼓励人们通过______来完善自我。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______与______的辩证关系。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的《离骚》,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不懈追求。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______的名言,它告诫我们学习需要______的心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请简述“劝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活到老,学到老”的理解。

13.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劝学的意义有哪些变化?为什么?14.请列举三个古代劝学名言,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四、论述题(共30分)15.请以“劝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文。

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o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是劝学的经典名言。

2. C. 《荀子》o解析:“劝学”一词最早见于《荀子》中的《劝学篇》,该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劝学复习小测

劝学复习小测

《劝学》复习小测一、解释加点字词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乎己.. 4.君子博学日参省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吾尝跂.而望矣7.声非加疾.也 8.而闻者彰.9.假.舆马者 10.而绝.江河11.风雨兴焉. 12.无以..成江海13.锲.而不舍 14.金石可镂.15.而神明..备焉..自得 16.圣心17.骐骥..十驾..一跃 18.驽马二、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三、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词1.輮以为轮2.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蚓无爪牙之利5.用心一也/用心躁也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四、找出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类型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上食埃土7.下饮黄泉8.用心一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一、解释加点字词1.已.(停止)2.木直中.绳(合乎)3.槁暴..(片..(晒干)4.参省..(参:验、检查。

省:省察。

)5.不如须臾刻)6.跂.(提起脚后跟)7.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8.彰.(清楚)9.假.(借助,利用)10.而绝.江河(横渡)11.焉.(兼词,“于此”)12.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13.锲.(刻)14.镂.(雕刻)15.人的智慧16.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17.骏马18.劣马二、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1.(“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知”通“智”,智慧。

)4.(“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词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劝学小测及答案

劝学小测及答案

《劝学》小测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二、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找出下列划线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蚓无爪牙之利。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声非加疾也。

E、金就砺则利。

F四、给下列划线字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7、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9、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A、12/39/48/567B、12/35/48/67/9C、12/34/56/789D、12/48/3/7/56/9五、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E、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F、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划线的词)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二、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E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B、.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C、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三、找出下列划线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F )A、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高一语文上册10.1《劝学》测试题-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10.1《劝学》测试题-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10.1《劝学》测试题-人教统编版(含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鼓励)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B.参省乎己(检验)假舟楫者(借助)C.绝江河(横渡)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D.金石可镂(镂空)闻者彰(清楚)2.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非能水也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积善成德⑥栗深林兮惊层巅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④/②⑤/③/⑥C.①④/②⑤⑥/③D.①②/④⑤/③/⑥3.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与时间词“未几”“俄而”“既而”“而已”“寻”都表示时间过了不久或者时间很短暂。

B.江河,在古诗文中往往特指长江和黄河,还可引申为江山、国土。

如今常用来指大河。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如《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先秦时期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在《劝学》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鼓励”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从课文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后天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D.文章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

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赞学王符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劝学》一文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A. 青色比蓝色更美B. 学习可以超越前人C. 青色是蓝色的一种D. 学习可以改变自然答案:B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 温故而知新D. 学以致用答案:D二、填空题4. 《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出“_________,不亦说乎?”来强调学习的乐趣。

答案:学而时习之5.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三、简答题6. 简述《劝学》中荀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观点。

答: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

荀子还指出,学习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7.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答: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了多种学习方法,包括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等。

他强调了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巩固新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以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学习。

四、论述题8. 结合《劝学》的内容,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

答: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荀子在《劝学》中所提倡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反思和总结,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五、翻译题9. 将《劝学》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如果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如果不积累小溪,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劝学》课堂检测题.doc

《劝学》课堂检测题.doc

《劝学》课堂检测题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篡奋运于渤海之尾9.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

今常用义为:加入)B. 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

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C. 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

今指动词“跪下”的“跪”)D.金就砺则利(金:黄金。

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 10. 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吾恂恂而起”的”而”相同的一组是:()A.知明而行无过矣B,吾尝终日而思矣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 对下列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取之壬蓝而青壬蓝一一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二B. ……善假壬物也一一介词,相当于“在二C. 假舟楫耄,非能水也一一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 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耄,靴使之然也一一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 说明的原因。

12. 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 白居易《忆江南》有“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 《劝学》的“劝”是“鼓励”的意思。

D. 《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 人的本性。

13.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 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S (rou)以为轮 金就板di )则利 卸(zhl )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bao) 须黑(yu ) 驾(nu )马C.善低(jia )于物 睦(kui)步 金石可镂(lou )D.歧(qi )而望骐麟(ji )爪(zhao)牙 2,对下边句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又”)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巨(通“矣”,罢了)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zhi,通“智”,智慧)D.君子告非异也(xing,通“性”,资质,禀赋)请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劝学”一文中,作者提倡的学习态度是什么?A. 学习是苦差事B. 学习是快乐的事C. 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事D. 学习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事答案:B2. 在“劝学”中,作者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考试B. 为了提高个人修养C. 为了获得财富D. 为了获得名声答案:B3. “劝学”中提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分别是什么意思?A. 罔:迷惑;殆:危险B. 罔:危险;殆:迷惑C. 罔:成功;殆:失败D. 罔:失败;殆:成功答案:A4. “劝学”中,作者提倡的学习方法是什么?A. 死记硬背B. 只读书不实践C. 学以致用D. 只实践不读书答案:C5. “劝学”一文中,作者认为学习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A. 任何时候B. 只有在学校的时候C. 只有年轻时D. 只有退休后答案:A二、填空题6. “劝学”一文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 作者在“劝学”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8. “劝学”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要持之以恒。

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9. 作者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学习要结合实践。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 “劝学”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要善于借鉴。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简答题11. “劝学”一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答案:作者提到了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要持之以恒,要学以致用,要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

12. “劝学”中,作者如何论述学习与个人修养的关系?答案:作者认为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小测:
1.微信好友邀请你参加“一起来找茬”文学小游戏,请你在最短时间内找出以下选项中唯一有通假字的一项(B)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君子生非异也。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以下是李克勤演唱的《红日》中的一段歌词,最能体现其精神的是哪个句子(D)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p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下列各项中,对文学现象解说有误的一项是(D )
A.君子生非异也生:通假字,同“性”,天赋,资质。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每日。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今异义,这里是托付之意。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特殊句式,定语“利”“强”后置。

4.下列哪句话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义最不相同? ( D )
A.江山代有才人出。

B.长江后浪推前浪。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荀子的朋友圈里,与他的观点表达用法和含义最为相近的一个人是(A )
A.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孟子: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
6.小明在做学习卡片时,对于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以下归纳正确的是( A )A.对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应该是:积累+坚持+专心。

B.文中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主要来论述学习必须从小事做起。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明绿色比蓝色好看。

D.文中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