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是一样的,算法类同。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145×(2+10)=145×2+145×10=290+1450=1740(千米)145×12=1740(千米)1 4 5× 1 22 9 0 ……表示2小时行了290千米;1 4 5 ………表示10小时行了1450千米;1 7 4 0 ……表示12小时行了1740千米。

例2.商店的里新进了一批酸奶机,每台458元,某酸奶厂想要购买14台酸奶机。

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458×14=458×(4+10)=458×4+458×10=1832+4580=6412(元)458×14=6412(元)4 5 8× 1 41 8 32 ……表示买4台酸奶机需要支付1832元;4 85 ………表示买10台酸奶机需要支付4580元;6 4 1 2 ……表示买14台酸奶机需要支付6412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例3. 160×30=48001 6 0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 3 0 第二个因数末尾也有04 8 0 0 两个因数末尾的0都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两个0。

例4. 106×30=50401 2 6 第一个因数末尾没有0× 4 0 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5 0 4 0 第二因数的十位跟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0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例5. 270×36=97202 7 0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 3 6 第二个因数末尾没有01 6 28 19 7 2 0 第二因数的个位跟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0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4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集体备课“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教科书在编排上优化了知识结构,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迁移类推等能力的发展。

由于有前期笔算的经验,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对比与体验,让学生自主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计算的要求来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小学阶段是最高难度的整数乘法运算了,学生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

教学中,教师需在作业中收集典型错例,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寻找错误原因,组织订正,避免重复出错。

交流时,可采用同桌交换检查评改、同桌互说错误原因等方式,突出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笔算下面各题。

144×5 44×15学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说说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点明课题(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师:出示47页例1李叔叔乘火车从某城市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学生口答,老师列式145×122.解决问题师:会算出结果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怎样计算?全班交流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3.探讨笔算方法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算出145×12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完善课题)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师:重点交流:竖式笔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十位上1乘另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教材47页做一做先笔算,在用计算器验算。

师: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注意什么?2.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49页练习八第2题师: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应选择哪些信息?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四)归纳小结1.师:我们共同探讨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2.比较:复习题2和例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五)教学拓展课后完成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调查: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计算:如果按照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

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知道单价和速度的表示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难点: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2、积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 李老师要给班级买图书,她打算买几本《童话故事》,想买45本。

一本《童话故事》需要1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1、指名根据题目信息列出算式。

45×122、列竖式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3、谈话引入例1师:李叔叔要到北京去学习,他想看看沿途的美丽风景,所以打算坐火车,他从家到北京大约用了12小时,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45千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课时)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课时目标导航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教材第47页例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一、情景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

13×21=41×56=22×16=2.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1.出示教材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列式:145×12。

(2)提问: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回答:我们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这样150×10=1500,所以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3)提问:怎样得出145×12的精确结果?2.学生讨论。

(1)集体讨论145×12的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种做法:提问: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错了,错在哪里?回答:甲和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3.理清算理。

(1)回顾。

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第一步算什么?(先算2乘145,结果是290,得数中的末位和因数中的个位对齐)第二步算什么?(再用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45)得多少?(145个十)5要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齐?(要和因数中的十位对齐)第三步算什么?(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得1740)4.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

具体结构如下:本单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总结整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

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

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二是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

2.教材编排特点(1)选择便于学生解释算理的情境。

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知识背景比较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也较密切。

如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梳理,教材创设的情境及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很熟悉的,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又如在例1的内容呈现中,创设了一个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的情境,并以12小时作为讨论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将12小时拆成10小时和2小时来解释,这与乘数是两位数时用“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分别乘另一个因数比较吻合。

(2)体现了总结整理的教学意图。

首先表现在对口算、估算、笔算以及验算等计算要求的整体设计上。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内容不再单独编排口算与估算的例题,而是将其渗透在问题解决与相关练习中。

如例1将估算与笔算结合起来学习,例2则将口算的方法融于笔算中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要点】一、估算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二、计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找规律计算(P48):注意找到题目中间隐藏的提示“()×()”,即几个一样的数相加。

第一行,观察,发现130是中间数,用中间数乘个数即110+120+130+140+150=130×5第二行,观察,发现没有中间的数,首数和尾数相加,和除以2,再乘个数。

即220+230+240+250=235×44、笔算乘法的方法:(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

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5、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1)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2)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3)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4)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6、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P54每小时行60千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60千米/时每分钟行225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225米/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P56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探索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练习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发现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 演示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计算方法。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不可预知,用“可能”描述。

知识点二:可能性的大小及根据可能性大小进行推测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2.记录的次数越多,说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可能相对多些。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四下·成武期中)当积和一个因数(0除外)相等时,另一个因数是()。

A. 0B. 1C. 22. (四下·新沂期中)下图是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得数是A,第二步得数是B,A与B比较,()。

A. A=BB. A>BC. A<B3. 算式A×B,如果A加4,B加2,那么得到的积()。

A. 加B. 加8C. 以上答案都不对4. (四下·南京期中)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快。

A. 小明B. 小华C. 两人一样快D. 无法比较5. ( 1分 )A. 128×1=128B. 128×10=1280C. 100+28=128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1分,共5分)6. (四上·陈仓期末)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共有几个0。

()7. (四上·邹城期末)汽车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

()8. (四下·南京期中)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9. (四下·南谯期中)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6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就不变。

()10. 三位数乘两位数中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三、仔细想,认真填(共7题;每空1分,共21分)11. (四下·简阳期中)一支钢笔8元,12支钢笔96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能够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算数运算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与本课内容相适应的数字乘法练习题PPT;2.板书:设计好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定义及示例;3.实物道具:准备适量的小球或者小玩具作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4.习题册:备有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第二步:讲解1.分析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结构,介绍如何进行多位数相乘的方法;2.讲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在运算中的应用;3.示范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解决难题。

第四步:拓展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2.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题目,挑战自己的极限。

教学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2.强调进位和借位在运算中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更加热爱数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借助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

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

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同时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是一致的,只是一个因数的位数变成了三位,所以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来,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合适的方法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及的变化规律,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0分钟)1.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引导学生列式。

师:你能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这个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吗?说说你的想法。

2.笔算。

(1)引导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尝试计算145×12的计算方法。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3)引导讨论:竖式中第二步计算得到的“145”的末位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3.引导学生验算。

说明: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其二专项练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其二专项练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
520×60=403×80=650×70=
【答案】9982;20085;9360
31200;32240;45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用哪一位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217×46=9982309×65=20085240×39=9360
【详解】106×23=2438134×45=603039×102=3978
265×23=6095140×26=3640270×40=10800
2.列竖式计算。
232×45=340×30=26×109=
315×25=206×18=182×32=
【答案】10440;10200;2834
7875;3708;5824
【详解】165×73=1204545×368=16560260×29=7540
306×25=7650350×27=9450506×48=24288
16.列竖式计算。
260×74=308×64=680×50=
297×39=789×43=607×36=
【答案】19240;19712;34000
11583;33927;21852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608×15=9120372×45=1674046×216=9936
25×328=820080×605=4840013×321=4173
9.列竖式计算。
478×56=708×25=280×23=
365×38=508×92=450×27=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示例文章篇一:《有趣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我呀,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就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

最近,我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里遇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那就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咱们先来说说三位数吧。

三位数就像一个小小的军队,百位是将军,十位是队长,个位是小兵。

比如说321,3就是那个指挥的将军,2是带着一部分力量的队长,1呢,就是最基础的小兵啦。

两位数呢,就像是另一支小队伍,十位是小队长,个位是小喽啰。

像23,2这个小队长带着3这个小喽啰。

当这两支队伍要进行乘法运算的时候,可就像一场超级有趣的合作啦。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这种题的时候,看着那些数字,心里直发慌。

我就问我的同桌:“哎呀,这三位数乘两位数可咋做呀?”我的同桌特别得意,他说:“这还不简单,就像搭积木一样。

”我当时还不明白呢。

然后老师开始讲啦。

老师说,咱们先把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相乘,这就像是两个小兵之间先打个招呼,互相交流一下。

就拿345乘以23来说吧。

先算5乘以3,这就像是小兵之间的互动,得到15,这个15呀,就像他们两个交流后产生的一个小成果。

然后呢,再算4乘以3,这就像是队长和小喽啰在交流啦,得到12,不过这个12可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写着,因为它代表的是40乘以3,所以要把2写在十位上,1要进位。

接着算3乘以3,这就是将军和小喽啰交流啦,得到9,再加上进位的1,就是10。

这时候,个位相乘的这一步就完成了,得到的结果是1035。

这还没完呢,接下来要算三位数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啦。

这就像是将军和小队长对话,队长和队长对话,小兵和队长对话。

先算5乘以2,得到10,这个10呀,因为是5乘以20得到的,所以0写在十位上,1进位。

再算4乘以2,得到8,加上进位的1就是9,这个9代表的是40乘以20呢。

最后算3乘以2,得到6。

这一步得到的结果是6900。

最后呀,要把这两步得到的结果加起来,就像把两个小团队合作的成果汇总起来一样。

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基本题型解析

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基本题型解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基本题型解析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例1、(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解析: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三位数是999,999×10=9990.(2)竖式计算:153 ×12= 1836 508×31=157481 5 3 5 0 8× 1 2 × 3 13 0 6 5 0 81 5 3 1 52 41 8 3 6 1 5 7 4 8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例2、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8×50=() 6×350=()解析:18×50=(3×6)×50=3×300=9006×400=6×(50×7)=300×7=21003、价格问题: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例3、百货商店卖出5箱上衣,每箱20件,每件4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5×20×42=4200(元)答:一共卖了4200元。

4、行程问题:一共走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做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例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12小时行多少千米?145×12=1740(千米)答:12小时行1740千米。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①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转化为乘数位数较少的乘法计算;②乘数末尾共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补几个0。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①数位对齐,三位数在上,两位数在下;②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③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④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判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位数方法:把算式与200×50或20×500进行比较,因数变大,则积是五位数;因数变小,则积是四位数。

4、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方法:乘数末尾0 + 乘数0前面部分乘得积末尾的0【练习】:1、列竖式计算。

100×36= 700×54= 900×48= 500×25=150×63= 730×45= 964×80= 525×20=200×30= 90×700= 80×500= 600×50=2、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3×123= 27×145= 35×286= 58×912=3、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26×307= 408×25= 508×15= 209×65=(2)504×60= 406×30= 106×80= 705×40=4、填空。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积最小是()×()=(),它是()位数;积最大是()×()=(),它是()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6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4)20×500=(),50×200=()。

(5)42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第四单元复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3)老鹰每秒飞2米,飞800米需要多少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800÷2=400(秒)
查漏补缺
1.判断。 (1)如果两个因数都乘2,那么积也要乘2。
()
当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 时,积要把这个数乘(或除以)两次。
(2)燕子的飞行速度约是95千米。
()
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应表述成:燕子的飞行速度约是95千米/小时。
7分钟,李华每分钟走多少米?这是一道求( A )
的题目。
A.速度
B.路程
C.时间
(2)650×40的积的末尾有( B )个0。
A.2
B.3
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C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2.选择。
(4)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C )。
速度=路程÷时间,应用除法计算。
(3)两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可能是四位数,如:10×100=1000 也可能是五位数,如:90×800=72000
1.我是小法官。
(4)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也一定
没有0。
()
可能有0,如:2×5=1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也要除以3。 ()
208
×
334
82 3 2 62 4
1
707 2
注意十位上的0也要乘。
309×20= __6_1_8_0_
309
×
12 0
6180
先算309×2=618,再在 积的末尾再添1个0。
3.填空。 (1)26×3=78 26×( 30 )=780 26×(300)=78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估算法”解答李强家到学校距离问题。

解答时,把一步的距离63厘米看成60厘米,家到学校的步数498看成500步,求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求500个60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500×60,结果是30000厘米=300米。

解答:300【例2】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

要使乘积最小,应该是哪两个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比较法、排除法来解答三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小问题。

解答时,先从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最高位开始分析,逐个尝试分析和排除,最后确定答案。

先从三位数的百位和两位是的十位开始分析:要想使积最小,所以高位上的数越小,积就越小。

这样可以得出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是3,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2;然后开始尝试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几,因为积要最小的,所以应选4,同理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应是5,这样得出三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6,所以最后得到的答案是25×346=8650积是最小的。

解答:25×346=8650【例3】观察下面的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什么规律?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给出的算式的得数吗?例:121×11=1331 122×11=1342121 122× 11 × 11121 122121 1221331 1342134×11= 158×11= 167×11= 234×11=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两边拉,中间加”的方法巧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解答时,先观察给出的算式的得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规律:把三位数的首尾两个数字写在积的千位和个位上,乘积的百位上的数就是把三位数的百位和十位数字之和,十位上的数就是这个三位数个位和十位两个数之和(满10向前一位进一),即“两边拉,中间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乘法(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16×4= 230×4= 19×3= 180×4=140×7= 24×5= 210×5= 136×3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指名列出算式:145×12=(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直接用计算器计算:145×12=1740。

C.用笔算:1 4 5× 1 22 9 01 4 51 7 4 0(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使学生明确: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师:王大伯在北京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王大伯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口答其计算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师:在回老家的时侯,他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座飞机,座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北京到老家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那你们算一算从北京到王大伯老家有多少千米?(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现在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了)(2)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一)、估算师:那你可以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估算时,我们是先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再进行估算。

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师: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

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

(一定有生可以得到)(二)、笔算师:这个同学很有想法哦,那他估得接近145×12的积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145×12到底等于多少。

那要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二三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拆分法,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不排除会有学生这样做】生2:竖式计算(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同情况,板书在黑板上)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生:……师:我们一起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这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可以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师:最后写什么?生:将两次乘积相加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生:他没有乘以百位,……(师要强调我们现在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可以和45×12进行对比。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比较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1、47页做一做上面4道题。

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集体订正2、47页做一做下面4道题。

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集体订正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啊?五、作业P49:1、2题第二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40×72= 600×300= 30×23=53×30= 20×700= 40×22=40×72= 40×72= 40×72=20×20= 40×90= 502×7=608×5= 908×4= 400×50=2、笔算708×6= 790×8= 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160×30=4800160× 30—————48002)106×30= 自己试一试学生反馈时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0————(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106× 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练习:1、书后第48页做一做1、2题2、练习八的3、4、5、6题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7题第三课时:笔算乘法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2复习导入;1、口算28×3= 16`×8= 36×2=46×20= 4×160= 3×150=150×6= 26×7= 20×19=200×73= 900×24= 430×8=15×6= 190×5=2、笔算322×24= 145×27= 679×13= 286×35= 问: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判断并改错。

134 152 246× 16 × 23 × 34---——————————804 156 964134 104 638————————————938 1196 7344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2、笔算124×73= 46×215= 224×36=28×153= 27×142= 182×47=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解决问题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5)书上练习八第9、10、11题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2、练习七第12题思考题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七第10、11题第四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1×4=4 2 ×4=8 3×4=12 4×4=16 5×4=20 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和算出的积,想一想,你能把这组算式继续写下去吗?试一试,你一定能行!3、导入新课: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3、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例题进行整理,就是这节课的的自探提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二、设疑自探: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