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后达标检测鲁科版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 鲁科版
(4)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 液不一定是酸(或碱)溶液。 (5)1 mol 一元强酸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电离出 1 mol H+,1 mol 某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1 mol H+,其不一定是一元酸(如 NaHSO4)。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5)Na2O 和 Na2O2 均能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故二者都是 碱性氧化物。( × )
金属阳离子
酸分类法分类后,对分出的同类事物按一定标 准再分类,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 方法。 ②实例: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a.氯气 氧化钠 b.HClO g.二氧化碳 c.苛性钠 d.铁 e.小苏打 f.过
h.氧化铝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梳理]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分子 、 (1)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______ 原子 或______ 离子 构成的。 ______ 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 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项 B.分液 D.中和 B.Al2(SO4)3 D.K2HPO4
挑出的 选项序号
挑选 依据
(4)
解析:(1)中 A、B、D 项均为离子,而 C 为原子,属于游离 态。(2)A、B、C 从状态上看,均为气态,D 为固态。(3)从物 质变化的不同进行分析,D 为化学变化,而 A、B、C 为物理 变化;或从实验操作上分析,A、B、C 用于物质的分离,而 D 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4)KClO3 中含有中间价态元素。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08 09 24学习目标1.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知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3.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1.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知识梳理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
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进行组合,因而110多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3.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态;元素以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态.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1)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和(和)(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通常把化合物分为和(3)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和。
(4)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和。
(5)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和(6)酸性氧化物: 如碱性氧化物: 如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
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讲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 鲁科版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⑧溶于水呈酸性的是酸,呈碱性的是碱 ⑨HCOOH 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 ⑩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答案 ①错误,如 NO、CO 是不成盐氧化物。②正确。 ③错误,如 Mn2O7 是酸性氧化物。④正确。⑤错误, Na2O2 与 H2O 反应除生成 NaOH 外,还生成 O2,不 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⑥、⑦错误,如 Al2O3 是两 性氧化物。⑧错误,如 Na2CO3 溶液呈碱性,AlCl3 溶 液呈酸性。⑨错误,应按照电离出的 H+划分酸的元数, HCOOH 应为一元酸。⑩错误,NH4Cl、(NH4)2SO4 等也为盐。
化学 鲁科版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讲 元素与物质分类
[考纲要求]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
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
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单 化质 合: 物:只由由多一种种元元素素组组成成的的纯纯净净物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同素异形体 (1)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 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 O2 和 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 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1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2、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3、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教学过程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物,即分散系是由和组成的。
如食盐溶液中,是分散质,是分散剂。
2、几种常见的分散系分类依据:(1)溶液:分散质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3)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溶胶)。
3、胶体的特性:(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2)聚沉:胶体颗粒在适当的条件下互相结合成直径大于100 nm的颗粒而沉积下来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应用:盐卤豆腐,三角洲形成等。
胶体聚沉的原理就是要使胶体粒子相互结合形成集合体。
常用的方法如下:①、等物理方法。
②加入;③加人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补充不同胶体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3)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①电泳现象表明胶粒;②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具有静电,胶粒间彼此接近时,会产生,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而直接的原因。
应用:电泳电镀、工厂除尘等。
4.胶体的精制:可用分离胶体和溶液。
胶体透过半透膜,溶液透过半透膜。
5.三种分散系的区别联系6.Fe(OH)3胶体的制备(看课后习题)(1)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___________色,得到的是。
化学方程式。
(2)提纯方法——渗析将待提纯的氢氧化铁胶体加入到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每隔一定时间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至蒸馏水中不能检验出Cl-为止。
课堂检测1、下列对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聚沉B、通以直流电胶体微粒可作定向移动C、一束光线通过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D、微粒直径小于10-9m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A、能透过半透膜B、能透过滤纸C、光束通过时能产生光亮的“通路”D、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 m巩固练习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2.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3.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B.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C.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D.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4、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5、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因不易聚集而稳定,主要是因为 ( )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的胶粒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C.胶粒很小,不受重力作用 D.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互相排斥6、为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盐酸溶液,可采用的措施是 ( ) A .通人直流电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C .加人硝酸银溶液后过滤D .装入半透膜,放入蒸馏水中7、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则该溶液是( )A .2 mol /L 的NaCl 溶液B .2 mol /L 的HCI 溶液C .2 mol /L 的蔗糖溶液D .硅酸溶胶8.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 C项盐变为其他盐,可能的反应形式为盐+ 碱―→新盐+新碱;盐+酸―→新盐+新 酸,盐+盐―→新盐+新盐,盐+金属 ―→新盐+新金属,由于CaCO3难溶于水, 故它难与其他物质反应转变为易溶于水的 Na2CO3;D项金属变为盐,可能的反应形式 为金属+酸―→盐+H2(强氧化性酸反应产 生其他气体),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铜可与AgNO3溶液反应直接产生Cu(NO3)2, 也可与硝酸反应直接产生Cu(NO3)2。 • 答案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
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 冰醋酸、硫酸钡 A.①③ C.③④
13 14 ④同位素:12 6C、 6C、 6C
B.②③ D.②④
• 解析 ①中水银是纯净物;②中聚苯乙烯 是混合物,HD是单质。 • 答案 C
•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 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 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 得Fe(OH)3胶体。 •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 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 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 (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 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 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 用来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Fe(OH)3胶体的制备 饱和FeCl3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溶液,继续煮沸至 红褐 溶液呈 色,停止加热,即制得 FeCl Fe(OH)3(胶体)+3HCl 3+3H2O Fe(OH)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3 。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 (1)图中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2)题干中的六种元素可以形成H2SO4、HNO3、H2S等酸;可以形成KOH、Ca(OH)2、 NH3·H2O等碱;可以形成Ca(NO3)2、KNO3、K2SO4、CaSO4、NH4NO3等盐;可以 形成的氧化物有H2O、SO2、NO、NO2、K2O、CaO等。 (3)能够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如CaO+2HNO3===Ca(NO3)2+H2O、 K2O+H2SO4===K2SO4+H2O。
【例题2】 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 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 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的元数是酸电离出H+的个数,而不是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是 一元酸而不是四元酸。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 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 金属氧化物。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7)、为了除去蛋白质溶胶中混有的少量 )、 的食盐,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的食盐,应该采用的方法是(C) A、蒸馏 、 C、渗析 、 B、过滤 、 D、分液 、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1 、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和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⑴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光散射。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⑵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分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1)定义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生成难溶物 (2)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溶物、 )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溶物、 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3)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定义: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书 子 写 方 : 溶 电离的物质 写成离子 式 方 程 法 : 参加反应的离子 式 : 特 示 点 表示一类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 方程式 子 电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D A. 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 + 2H + =CO2 ↑ +H2O B. 大理石溶液与醋酸 CaCO3 + 2H+ =Ca2+ +CO2 ↑ +H2O C. 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Fe2+ +2H2O2 +4H+ = Fe3+ + 4H2O D. 氨水与醋酸溶液反应 NH3·H2O + CH3COOH = CH3COO-+ NH4+ +H2O
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9/19
迁移·应用 (对P32图的理解)
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 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 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 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6.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2020/9/19
• *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 *8.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物质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组成
单 是否由同种 质
纯 元素组成
净
? 物
物
? 质
混
化 合 物
合
物
被分散物质
? 颗粒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2020/9/19
根据化合 物的性质
?酸、碱、盐 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 状态下是否导电
物 质
2020/9/19
金属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是原子或分子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可以变化但原子不可变化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4)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 种元素
⑦FeO ⑧SiO2
⑨CO ⑩P2O5
提醒:同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他们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 化;他们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如 O2 与 O3,金刚石与石墨等。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 树 状 分 类 法 —— 按 不 同 层 次 对 物 质 进 行 逐 级 分 类 , 各 层 之 间 属 于 包含 _______________ 关系。
组成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 由多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单质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___ 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物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__ 形式存在的状态。
第
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栏目 导航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点二 分散系 胶体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常见转化 课时分层训练
考纲定位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 别。 6.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 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章_元素与物质世界_第1节_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15·全国卷ⅠT7/ 全国卷ⅡT7 2014·全国卷ⅠT8/ 全国卷ⅡT7 2013·全国卷ⅠT7/ 全国卷ⅡT7 2012·全国卷T8(C、
D)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基础知识自查]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单化质合:物:只有由一多种种元元素素组组成成
(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①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应用体验]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如图的括号中: ①氯气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铁 ⑤小苏打 ⑥过氧化钠 ⑦二氧化碳 ⑧氧化铝 ⑨氧化铜
[提示]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②③⑤⑥⑧⑨ ⑦ ④ ① ② ③ ⑤⑦⑨⑧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的纯净物。 的纯净物。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
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 刚石和石墨。
(4)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如淀粉)。 (5)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 酸(如NaHSO4)。 (6)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4 。 (7)溶于水形成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为电解质如SO2、NO2、NH3等
1.分散系 (1)组成
考点2| 分散系 胶体 [基础知识自查]
4.有下列氧化物 【导学号:99682040】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师)
化学1(必修)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元素的存在形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态,即单质;另一种是______态,即化合物。
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构成了这种元素的物质家族。
2.元素与物质的多样性(1)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许多元素还可以形成性质不同的多种单质,如碳元素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单质。
(2)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元素种类不同,组成的化合物不同,元素种类相同时也可能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 和O 可形成______和______两种氧化物。
3.我的收获(1)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物质都是由______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______,元素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形态称为该元素的______态。
(3)不同种元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__________,元素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形态称为该元素的______态。
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N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的分类法。
②举例:物质⎩⎪⎪⎨⎪⎪⎧ ⎩⎪⎨⎪⎧ 单质⎩⎪⎨⎪⎧(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补充: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例外Mn 2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多数金属氧化物,例外Al 2O 3两性氧化物) CO 、NO 是不成盐氧化物,特殊氧化物-过氧化物Na 2O 2、K 2O 2等(四氧化三铁特殊一般不认为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两性氧化物)收获:①根据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019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
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分类。例如: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氧化物碱性氧化的物氧:化物与,酸如反应CO生2、成M盐n和2O水7 的
氧化物,如Na2O、Fe2O3
3.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转化关系
举例(填空合理即可)
单质D
酸性氧化物→酸
CO2+H2O===H2CO3
酸→盐
HCl+NaOH===NaCl+H2O
碱性氧化物→碱 Na2O+H2O===2NaOH
碱→盐
2NaOH+H2SO4===Na2SO4+2H2O
盐→盐
NaCl+AgNO3===AgCl↓+NaNO3
易错提醒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两个认识误区。 (1)误认为由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是 混合物。冰和水的状态不同,但它们的成分都是水,所以
答案:(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解题归纳 分析判断技巧是只要有一个转化关系不符合图示要 求,就可判断该选项不正确。如 A 项中,发现甲和乙不 能发生反应,就确定 A 项不正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氢氧化钙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属于碱,属于 树状分类法。( ) (2)每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 ) (3)经分析,某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一定 是纯净物。( )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6)Na2O2 是碱性氧化物。( ) 答案:(1)× (2)× (3)× (4)√ (5)× (6)×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考纲点击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石墨及C60。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如CO和CO2、H2O与H2O2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即时训练1判断正误(用“√”或“×”填写)。
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Al、Fe、Cu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本章整合
盐 酸式盐(NaHCO3、NaHSO4等)
碱式盐[Cu2(OH)2CO3等] 溶液(NaCl 溶液、KNO3溶液等)
(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大小混合物 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
胶体
-2-
本章整合
知识网 整合构建
小专题 概括总结
强酸(H2 SO4 、HCl、HNO3 等)
强电解质 强碱[NaOH、Ba(OH)2、Ca(OH)2、KOH等]
程式 MnO2+4H++2Cl- Mn2++Cl2↑+2H2O 中,左侧电荷总数为 +4+(-2)=+2,右侧电荷总数为+2,两侧电荷总数相等。
(3)电子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8-
本章整合
知识网 整合构建
小专题 概括总结
专题1 专题2
2.守恒法的应用 守恒法是守恒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 法与技巧,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 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 (1)在溶液中存在着离子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因此涉及溶液 (尤其是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等问题可考虑 电荷守恒法和物料守恒法。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得失电子守恒。因此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及反应前后化合价等问题可考虑电子 守恒法。 (3)在某些多步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或浓度等没有 发生变化。因此涉及多步复杂的化学过程的问题可考虑元素守恒法。 (4)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与 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
-9-
本章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后达标检测鲁科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选D。
A.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
B.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
C.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
D.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选A。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3.(20xx·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解析:选D。
A项,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项,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项,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项,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及食品添加剂。
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胶体放置一段时间会聚沉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③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④胶体带电,所以稳定⑤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Fe(OH)3胶体A.①②B.③④C.③ D.④解析:选C。
大多数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①错误;利用丁达尔效应不能分离胶体和溶液,②错误;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③正确;胶体不带电,④错误;制备Fe(OH)3胶体时,需要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⑤错误。
5.(20xx·新余联考)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金刚石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解析:选C。
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活性炭、C60、C80、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都含有两种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6.(20xx·高考全国卷Ⅱ)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选C。
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物质受潮。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很多,但作为食品的干燥剂,必须具有无毒的特点。
硅胶和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可作食品干燥剂,而P2O5 吸水后生成磷酸或偏磷酸,酸有腐蚀性,且偏磷酸有毒性,不可作为食品的干燥剂,六水合氯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为干燥剂。
所以C项错误。
7.(20xx·高考天津卷)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神农本草经》记载碳酸氢钠药片,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解析:选B。
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若再喝醋,NaHCO3会与醋酸发生反应,起不到抗酸药的作用,B项错误。
8.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③④⑤⑥解析:选A。
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就是能跟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可以实现;H2S这种弱酸和FeCl3这种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HCl(强酸)生成,②可以实现;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可以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物就是醋酸这种弱电解质,③可以实现;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溶液与亚硫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单质和水,溶液为中性,④可以实现;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可以实现。
9.已知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a、b、c、d为反应条件)。
则A、C可能的组合为( )①CO2、NaOH溶液②Ca(HCO3)2溶液、Ca(OH)2溶液③Fe、稀HNO3 ④Na、O2 ⑤CuO、C ⑥AlCl3溶液、NH3·H2O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⑤解析:选D。
Ca(HCO3)2与Ca(OH)2的反应产物是固定的;Na与O2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与温度有关;AlCl3溶液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与量无关。
10.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为NH3,则C可能为氧化物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强酸C.若X为金属单质,则B、C中X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B>CD.若X为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解析:选B。
若A为NH3,X为O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2,A项说法正确;若A为P,X 为Cl2,则B为PCl3,C为PCl5,PCl5与水反应生成的H3PO4为中强酸,B项说法不正确;若X为Fe,A为Cl2,则B、C分别为FeCl3、FeCl2,C项说法正确;若X为NaOH,A为AlCl3,则B、C分别为Al(OH)3、NaAlO2,其中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D项说法正确。
11.(20xx·湖南六校联考)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XYZ转化的是( )选项X Y Z MA Fe(s) FeCl2FeCl3Cl2B NaOH(aq) Na2CO3NaHCO3CO2C NH3(g) NO NO2O2D NaOH Na[Al(OH)4] Al(OH)3AlCl3解析:选A。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A项符合题意。
CO2+2NaOH===Na2CO3+H2O,H2O+CO2+Na2CO3===2NaHCO3,B项不符合题意。
4NH3+5O24NO+6H2O,2NO+O2===2NO2,C项不符合题意。
AlCl3+4NaOH===Na[Al(OH)4]+3NaCl,3Na[Al(OH)4]+AlCl3===4Al(OH)3↓+3NaCl,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2.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药用胶囊中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
(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________。
(3)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b.均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微粒均可通过滤纸(4)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现将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Br溶液混合后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若要求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Na+、Br-透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可知,Fe的化合价为+2价。
(2)Fe(CrO2)2可写成FeO·Cr2O3的形式。
(3)胶体较稳定,溶液很稳定,a错误。
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b错误。
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都能透过滤纸,c正确。
(4)检验Br -透过半透膜或Na+透过半透膜均可。
答案:(1)+2(2)FeO·Cr2O3(3)c(4)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即证明Na+、Br-已透过半透膜(其他答案合理也可)13.根据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