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年6月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53)组别性别(男/女)年龄(x ⎺±s ,岁)病程(x ⎺±s ,年)研究组32/2145.62±4.19 4.62±1.19对照组33/2046.21±3.98 4.48±1.22t /χ20.6280.3450.120P0.2310.5640.987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16039作者简介:孙秋涛(1972-),男,汉族,陕西汉中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鼻内窥镜技术。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传统手术治疗后难以彻底根除病灶,效果欠佳。

随着内镜微创手术在临床范围内的使用,在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鼻内镜手术能够放大鼻腔内的空间,拓展了手术视角,扩大了手术视野,病变部位能够得到全面彻底地清除,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将鼻窦的基本功能进行保留,能够保持引流及良好的通气,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1-2]。

但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对鼻腔、鼻窦黏膜造成创伤,引起炎症反应,因此术后恢复期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将我院近6年收治的106例鼻息肉患者和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部分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鼻息肉患者和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3]:患者主诉间断性流鼻涕和鼻塞症状,存在发作性头痛和嗅觉障碍等,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鼻窦CT 冠状位、鼻内镜及水平体位检查,其诊断条件符合中华耳鼻喉科学会制定的鼻内镜和鼻窦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资料能够完整搜集到,不违背伦理道德,患者理解并支持同意。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2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模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33%,对照组为58.33%,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是鼻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其带来的鼻腔阻塞、头痛、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慢性鼻窦炎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机体自身及环境多种因素,包括感染、变态反应、炎症、遗传、空气污染等有关,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现有的临床药物保守治疗以及传统手术术后效果常常不佳,并且术后复发率高,疾病极易迁延不愈。

随着鼻内窥镜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极大降低了复发率。

现将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及头痛史,伴嗅觉减退。

所有患者均经详细鼻腔检查,常规行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C T 扫描及鼻内窥镜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其中男38 例,女34例,年龄 17岁-74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1年-29年。

按照海口会议制定的“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分期:I 型( 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31例( 其中1期18例,2期7例,3期6例) ;Ⅱ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30例(其中I 期17例,2期13例) ;Ⅲ型( 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11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合并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附173例报告)

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附173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 2月- 0 7年 1 20 2月间 13例(3 侧) 7 3 8 老年人慢性鼻窦 炎、 鼻息 肉的鼻 内镜手术综 合治疗情况和 近期随访结
果 。 结果 : 随访 6月~ 年 ,Ⅱ型 治 愈 1 1 5例 (5 1 ,8 %)好 转 3例 (/9 1. , 发 1 (/9 53 ;I 治 愈 13例 (2 / 1/9 7 . , 9 3 1 ,5 %)复 8 例 11 ,. %) I型 2 13 14 7 . , 5 ,9 %) 好转 2 9 2例 (2 1 4 1.%)复 发 9例 (/ 5 ,. 。 I~ 2 /5 ,4 3 , 9 14 58 %) I Ⅲ型 总 有效 率 为 9 . 13 13 。4 . 的 患 者 术 后获 得 4 %(6 /7 ) 4 % 2 8
2 0 o De e e 0 7 wh c e e te td wi S o h o i i u i s a d o a a o y s i h l e p e 0 0 t c mb r2 0 ih w r r a e t E S f rc r n c sn st n / rn s p lp n t e o d p o l . h i l Re u t Al p t n s w r n e v e e t o lw p t fsx mo t s t e rp so e a i ey h a in s s l s: l a i t e e i t r i w d wi a f l e h o u i o i n h o a y a o t p r t l ,te p t t me v e
陈光 怀 黎 万荣 1
( 县 人 民 医 院 五 官 科 , 川 泸 州 ,40 0 1泸 州 医 学院 附 属 医 院 耳 鼻 咽 喉 一 颈 外 科 ) 泸 四 6 60 ; 头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i c i t y o f me t h o t r e x a t e i n e a r l y r h e u m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s i ng l e — n u c l e e t i de p o l y mo r p h i a ms i n g e n e s c o d i n g f o r ol f a t e p a r t h wa y
例 . 其 发 生 不 良反 应 有 1 3 8例 。 不 良反 应 率 为 1 0 0 %, 其 中发 生 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良反 应 的 6 7例 患 者 肝 酶 升 高 ≤正 常 上 限值 2倍 . 7 1 例
小 剂 量 甲 氨蝶 呤 服 用 治 疗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 相 对 较 低 . 加 用 叶 酸 同 时 服 用 可 以 有 效 地 降 低 甲氨 蝶 呤 的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研 究进 展 [ J ] . 中 国 临 床保 健 杂志 , 2 0 1 0 , 1 1 ( 3 ) : 3 2 8 — 2 3 0 . [ 4 ] We a s e l s J A, V r i e s — B o n w s t m J K, H e i j ma n s B T , e t a 1 . E f c a c v a n d t o x —
[ 3 ] 吴名波 , 沈 鹰, 龙 艳. 有 毒 中 药 免 疫 调 节 治 疗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患 者肝 酶升 高> 正 常 上 限值 2倍 .服 用 甲 氨蝶 呤 剂 量 ≤l O mg
的患者有 1 8 7例 .发 生 不 良 反 应 有 1 7 0例 . 不 良反 应 率 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文章 编号 :17— 14 (02 3 0 1- 2 6 1 8 9 2 1 )1- 2 8 0 上皮化 ,窦 口开放 良好,无脓性分泌物 ,有效 :患者症 状明显改善 , 鼻 内镜 检查见窦腔黏 膜部分 区域水 肿、肥厚或 肉芽肿 组织形成 ,有 少
慢性 鼻 窦炎 是鼻 科最 为常 见 的疾病 之一 ,其 带来 的鼻 阻塞 、 头 痛 、流涕 、流脓 、嗅觉 减退 以及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 ,严 重影响 了患 者 的生活 、工作 和学 习。其致病 因素复杂 ,不仅与 患者 自身机能有 关 , 而且还与感 染 、变态反 应、遗传 、炎症 、空气污 染等环境 因素有 关 ,
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鼻内镜检查见窦腔粘连 ,窦 1开放 不良 ,息 肉形成 。 3 2结 果
本 组 完成 随访 的1 1 例 ,其 中显效 8 例 , 占6 . %,有效 3 2病 2 77 7 4 例 ,占2. %,无效为5 ,占41%,总有效率为9 . %。 80 1 例 . 3 57 8 3 小 结 鼻内镜手术可 以快速缓解慢性 鼻- 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 鼻腔 鼻 黏膜 的炎症 良性转归创 造符合生理 需求的局部环境 ,使受损鼻腔黏 膜 功 能得 以重建 ,消 除病变组织 ,改善患者的通气 障碍 ,使 引流通 畅。 鼻内镜 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强调规范化综合治疗 ,围术 期处理是整 个治疗的重要 组成 部分 ,直 接关系到手术 的成 功及 患者的预 后 ,与手 术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 。
病 变组 织 以及较好 的保 留患者鼻 腔 的 生理 功 能 ,还 具 有手 术创伤 小 ,患者 痛苦 少 、术后 恢 复快等特 点 ,值得 临床 广泛推 广和 使 用 【 关键 词 】鼻 内镜 手 术 ;慢 性鼻 窦炎 ;疗 效 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16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9,p=0.000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 d,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采用国产bd-ⅲa型鼻内镜及其配套设施,沿用messerkinger手术方式,通过已建立的用药通道依次从前到后切除钩突、筛泡、息肉,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性开放前筛、后筛、蝶窦,及选择性地行蝶窦或额窦自然开口扩大、上颌窦口扩大术,鼻腔纱布填塞24~48 h,同时应用止血药、抗生素,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

即摘除鼻息肉。

开放筛窦及上颌窦根治手术。

患者取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后,先应用半坐卧位进行鼻腔手术,再改为平卧位进行上颌窦手术。

1.3?疗效评定根据参考文献[3]。

无效:内窥镜检查发现术腔粘连,豆蔻狭窄甚至闭锁,出现脓性分泌物,症状无显著改善;好转:内窥镜检查发现中窦腔部分黏膜水肿,少量脓性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治愈: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症状消失。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1.47%,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z=4.289,p=0.000<0.05)。

见表1。

3?讨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与鼻窦、鼻腔的解剖变异及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中,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高达85.37%,说明其疗效较好。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12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12例临床分析
窦 炎 的治 疗 已经 取 得 了 突 破 性 的进 展 , 鼻 科 学 注 入 了新 的 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 力 , 别 是 近 几 年 鼻 内镜 手 术 迅 速 发 展 为 一 种 先 进 的手 术 特
作 者 单 位 : 徽 省 合 肥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耳 鼻 咽 喉科 安
邮 编 2 0 2 302 收 稿 日期 2 0 — 0 — 1 09 2 0
1 1 临床 资料 .
慢 性 鼻 窦 炎 患 者 1 2例 : 7 1 男 3例 , 3 女 9例 ,
年龄 1~7 3 2岁 , 均 年龄 3 平 9岁 , 程 2 月 ~4 病 个 0年 。病 人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鼻 塞 , 涕 或 头 痛 , 流 嗅觉 减 退 等 。术 前 所 有 病 例
手 术 治 疗 慢 性 鼻 窦 炎鼻 息 肉疗 效显 著 。 总体 治愈 率 较 好 , 中 Ⅱ型 2期 、 其 3期 及 Ⅲ 型 疗 效 呈 下 降趋 势 ,
说 明慢 性 鼻 窦 炎病 变 广 泛 和 复 发 性 病 例 的 手 术 疗 效 相 时 差 一 些 。正 确 处 理 中鼻 甲及 鼻 中 隔 偏 曲 , 强 加
医 院耳 鼻 咽 喉 科 自 1 9 98年 3月 ̄ 2 0 0 7年 1 2月采 用经 鼻 内镜 手 术 治 疗 慢 性 鼻 窦 炎鼻 息 内 12例 的 临 床 1 资 料 , 对 其进 行 分 型 和 分 期 :I型 2 并 O例 ( 7 9 ) 其 中 1期 4例 , 1 . , 2期 9例 , 3期 7例 ; 型 6 Ⅱ 6例
院 自 19 98年 3 ~ 20 月 0 7年 1 2月 采 用 经 鼻 内 镜 手 术 治 疗 慢
性 鼻 窦 炎 患 者 12例 , 得 满 意疗 效 。现 总 结 报 道 如 下 。 1 取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细胞密集区交织,瘤细胞之间有玻变的胶原沉积和丰富的分枝状血管分布,瘤细胞为梭形或椭圆形,形态温和良
善至轻—中度异型,胞浆少,核空泡状,可见肿瘤性坏死或黏液样变,核分裂无、偶见至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恒定表达 STAT6,选择性表达 CD34、CD99、Bcl - 2、EMA、S - 100,Ki - 67 3% ~ 35% 阳性,不表达 PR、CKpan、HHF
1196
Vol. 30 No. 10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Oct 2019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 - 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朱杨阳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 2017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68 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4 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鼻内镜手术。比较
( 收稿日期: 2019 - 06 - 0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的病理学探讨
杨玉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24 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血管周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学上细胞稀疏区与
作者单位: 河南省邓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邓州 474150
去除窦腔病变组织。切除筛泡,同时对前组筛窦进行开放 处理,完全显露中鼻甲基板。再对后组 筛 窦 进 行 开 放 处 理,完全暴露 眶 纸 板。 对 于 存 在 蝶 窦 病 变 者,应 清 除 上 或 中鼻甲后端,以完全显露蝶筛隐窝,若存在额窦病变者,则 应首先将前组筛窦进行开放,从而显露额隐窝以及筛泡上 气房。随后切除 筛 泡 上 气 房,暴 露 筛 凹,开 放 末 气 房 和 鼻 丘气房。对存 在 下 鼻 甲 肥 大 者,可 给 予 鼻 甲 部 分 切 除 术; 存在鼻中隔偏曲者,可行矫正处理。术后,仔细清洗术腔, 将藻酸钙敷料置于中鼻道,并行抗炎处理。术后两天取出 鼻腔填塞材料,仔细清理术腔。 1. 3 观察指标 ( 1) 治愈: 头昏、鼻塞以及流涕等症状消 失,窦口开放理想,未发现狭窄以及闭锁等情况。好转: 头 昏、鼻塞以及流 涕 等 症 状 显 著 改 善,窦 腔 黏 膜 处 伴 有 水 肿 或肉芽组织,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 头昏、鼻塞以及 流涕等 症 状、内 镜 检 查 结 果 等 无 明 显 变 化 甚 至 加 重。 ( 2) 生活质量评分: 利用 WHOQOL - 100 量 表 给 予 评 估; ( 3) 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 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2 检验。 2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
及其安全性探讨。

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人数共64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
月来我院治疗并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配偶设计分组方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

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鼻内镜
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各项治疗指标也均呈现出较好的
治疗效果。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具有更高的适配性,
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手术成功率也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安全性;临床效果
针对患有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患者,通常采用用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

对于初发的患者,首先采用药物治疗来实现对症状的控制,例如抗生素和黏
液促排剂,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类的鼻喷剂,来防止患者出
现过敏或者发炎的症状,还能有效促进鼻腔鼻窦的黏膜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

如果用药治疗经过一定的周期后效果不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需
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同的副作用。

同时,手术治疗也
具有根除鼻息肉的优势,促进鼻窦通气顺畅,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所采用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对窦口复合体内的息肉以及病变组织
进行彻底清除,保障鼻腔的通气引流,进而恢复鼻腔功能和鼻窦作用,治愈率高
达70%—80%。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人数共64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治疗并确诊
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配偶设计分组方法,分成两组。

研究组采用鼻内
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

其中,两组患者性别比例等临床资料存在对比的条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首先,经诊断符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标准,需进行手术治疗,且无其他组织或器官疾病,无手术禁忌等;其次,对本次实验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均知晓,且同意配合;最后,所有患者精神状况良好,都能进行有效沟通,无精神类沟通障碍疾病。

排除标准:首先,存在与本次研究相排斥的肝肾肺等部位器官病变,并且患者为特殊体质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方案;其次,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相关事项;最后,存在嗅觉异常等病史,或者伴有其他急性感染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鼻窦CT、过敏原等检查。

待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择期手术。

常规手术治疗主要是指传统鼻内镜手术,即:将鼻息肉以及相关的息肉样组织进行清除,使发生病变的鼻窦得以开放。

另外,如果患者伴有下鼻甲肥大,且与鼻中隔呈偏离状态,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下鼻甲形成术以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最后,上颌窦适用生理盐水加少量的地塞米松冲洗,然后涂抹红霉素,最后用凡士林纱布条进行鼻腔填充,防止术后感染。

1.2.2研究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鼻窦CT、过敏原等检查。

待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择期手术。

手术期间患者需要实施全身麻醉,并且密切监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患者切除鼻息肉后,注意筛泡、额隐窝以及后组筛窦的清除工作,同时对上颌进行开放,使得窦口处于开放状态。

该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鼻息肉严重程度尽量选择保留患者中鼻甲方案。

手术后要及时清除鼻腔内和中鼻道以及窦腔内的分泌物和残留血液。

上颌窦适用生理盐水加少量的地塞米松冲洗,然后涂抹红霉素,最后用凡士林纱布条进行鼻腔填充,防止术后感染。

1.3观察指标
首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如果患者手术之前的症状消失,并且窦口处于开放状态良好的情况,无黏膜分泌物,视为显效。

若偶尔有分泌物,其他症状与显效相同,则视为有效;如果患者之前的症状仍然存在,经检查窦口还出现窄小或者是闭锁的现象,还伴有脓性分泌物,则视为无效。

其次,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软件对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采用了平均值、t检验等多种检验手段。

结果显示,X2检验在百分数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经数据对比,研究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6.88%。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n=32)
17
(53.13)
14
(43.75)
1
(3.13)
96.88%
(31)
对照组(n=32)
14
(43.75)
11
(34.38)
7
(21.88)
78.13%
(25)
X2--- 5.176
P---P<0.05
2.2并发症分析
经数据对比,研究组并发症率 3.13%,较对照组25%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并发症(n,%)
组别
眶周淤

鼻腔粘

肉芽
总发生

研究组(n=32)
(0.00)
(0.00)
1
(3.13)
3.13%
(1)
对照组(n=32)
3
(9.38)
2
(6.25)
3
(9.38)
25%
(8)
X2--- 6.693
P---P<0.05
3.结论
慢性鼻窦炎主要是鼻腔内部的窦口部位出现问题,并且导致鼻窦内长时间不通畅,进而出现炎症。

慢性鼻窦炎分为不伴息肉和伴息肉两种。

通常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容易发展成为鼻息肉。

鼻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知道的是,因为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内部的鼻窦黏膜长时间处于被刺激的状态,久而久之,造成黏膜出现肿胀或者是增生,最终出现息肉病变。

相对应的,前期如果未曾患有慢性鼻窦炎,则出现鼻息肉的概率极低,因此患者朋友可以简单地认为:一旦医生
已经确诊患有鼻息肉,那么即便不做CT,十有八九也是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有葡
萄串儿样的,也有大葬枝样的,这与发病部位、病因等有关。

鼻内镜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伴有息肉患者的治疗具有诸多优势,尤其是手术
过程中通过借助内镜,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鼻腔内的详细情况,通过对鼻腔内部结
构的异常进行观察,再结合相关治疗方案,能够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
可能性,不但打破传统的全部切除鼻窦内黏膜的方法,还能够实现对病变组织的
彻底清除,保留鼻腔内部更多的结构组织。

最终实现鼻腔部位的通气顺畅和引流,还有利于手术后鼻腔及鼻窦黏膜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且术后不易出现复发的
现象,也是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都较为青睐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高达
96.88%,再加上鼻内镜手术具有更便利的治疗条件,降低了手术风险,使得患者
能够尽早地恢复健康,早日出院。

另外,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1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5%),使得患者对治疗方案更加满意,促进医护关系的同时,还为医院的医疗实力和医院形象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因
此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杨西国,张磊,杨西霞.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影响
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6):7-9+13.
[2]任永茂.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名医,2022(08):75-77.
[3]梁化国,孙中堂,龙振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2):98-100.
[4]曹黎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06):62-65.
[5]崔岩.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
器械信息,2022,28(03):104-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