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不是古代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实践基础的。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与针灸疗法的产生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

(一)针灸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前提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石器作业的过程中,飞起的碎小石片容易伤人。

在采集野果和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创伤。

这些意外创伤的结果,却使得身体某部位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

例如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减轻了头痛;碰到鼻旁相当于“迎香”穴处,消除了鼻塞;采集野果时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止住了牙痛;划伤大拇指端相当于“少商”穴处,清利了咽喉;追逐猎物时,石头或树茬碰伤小腿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缓解了腹痛。

当然,象这样的巧合固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则又不会少见。

加之人们有时还会本能地用手捶打、按揉身体不舒适的部位,久而久之,人们便知道主动利用锐利的小石片或荆棘来刺激身体的病痛部位。

这就是脑穴和针刺疗法的早期情况,也是外科技术的萌芽阶段小石片和荆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针刺工具(用作治病的石片,古称“贬石”)。

穴位则是以痛为脑,哪里疼痛不适,就把哪里作为刺激的目标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相应的名称。

贬刺起源石器时代,灸灼发明于火的运用之后,都是由无意识地发现到有意识地运用那时,还没有产生经络这一概念,“以痛为脑”的刺灸部位、贬石或荆棘这些原始针刺工具都远远早于经络。

在刺灸穴位时发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沿一定路线传导放散,通过不断地观察、归纳,才逐渐形成经络体系。

(二)“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针灸疗法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有病求治、治愈求理,然后又依理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会沿一定路线出现的热、寒凉、抽搐、皮疹、脱毛或红肿疼痛等现象,还有刺灸得气后的各种综合感觉的传导,这些就是近人所称的“经络现象”。

经络的形成就是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经络现象为基础的。

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证明,经
络现象在针灸刺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古今对经络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实践。

古人在治病时通过对体表的按摩、针灸等刺激,常常会体验到某种感觉的传导,有时甚至会遇到某些“经络现象”,也已被现今大量临床医疗、科学实践(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国开展的“经络现象”大普查)所证实。

例如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在一次接待外宾参观访问中,医生为一名坐骨神经痛的病人针刺环跳、阳陵泉等穴,在留针的过程中,沿足少阳胆经出现红线。

由此可以推论,经络现象很可能是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经络线路图的依据之一。

不过,古人当初以贬石刺穴,本义并不在于追求什么经络现象,只是出于治病的需要,对经络现象的观察只是偶然所得罢了。

后世医者对经络现象的认识和有意识的观察,是对针灸疗法和经络学说由初浅的感性认识到较深的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

(三)初步的解剖实践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参证因体表有病可以传入到脏腑,脏腑有病也可以反应到体表,加之各种经络现象的出现,这不能不给古人以一定的启示,会想到其中一定有着某种联络途径,也必然试图通过人体解剖寻找其物质基础。

《灵枢·经水》篇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用以印证人体存在着一种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组织结构。

《素问·经络论》还具体指出经络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灵枢·脉度》篇还记录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长度总之,自针灸疗法诞生以后,在脑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古人通过对体表反映点和针灸感传线的归纳,又利用解剖手段对人体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然后经过综合整理,找出规律,把那些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散在脑穴,由点到线、由穴到经地联系起来,并经过反复实践检验,又不断充实提高,才形成有理论、有系统的经络学说。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原始脑穴的产生和针灸疗法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经络系统的发现应当看到,发现经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各种认识又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佐证、相互补充,从而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逐步完善我国针灸界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问题,原本是没有分歧的,均认为经络起源于脑穴之后(即由点到线)自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
汉墓中出土了两篇关于针灸经络的医学帛书后,一方面将经络的起源和形成追溯到比《内经》更早的年代,另一方面因其中没有标明穴名,所以在针灸界便出现了经络起源于脑穴之前(即由线到点)的说法。

笔者认为这种见解本身就否定了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

虽然在两篇“一十一脉”文字中没有穴名,但在同时出土的《脉法》及《五十二病方》中应用贬灸治病却记录有明确的刺激点。

如《脉法》中有“(气)上而不下,气出邪与时”参照马继兴的考释,联系上下文,可解释为:病者原先厥逆上行而不下之气,在灸治脐部(环谷穴后,可使其转而下降,出足捆与臂肘部而获病愈。

可想而知,在利用“十一脉”治疗疾病时,不可能盲目地整条脉上来回刺灸,肯定要选取一定的部位,这些部位(包括“以痛为腑”便是穴名的前身。

对此,就是持经络形成于脑穴之前见解者也认为:古代对于所针灸的各点,出现了俞、会等名称,如“三阳五会”、“五脏之俞”,只是尚未出现“穴”字。

“然而,俞、会本身就是腼穴的前身和别称。

就是在已经有了具体的“穴”字和穴名的《内经》时代,仍有针灸治病只云脉而不云穴者。

例如《灵枢·寒热病》中“取三阴之经”、“取足少阴”、“取足太阴、少阳”`便是。

可见,“十一脉”中只有脉而无穴并不足怪笔者认为,以痛为脑”针灸疗法`经络系统,这才是脑穴、经络形成的步骤和阶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