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白木刻的艺术性

合集下载

黑白木刻独特的艺术语言--毕业论文

黑白木刻独特的艺术语言--毕业论文

【标题】黑白木刻独特的艺术语言【作者】王慧【关键词】黑白木刻独特艺术语言【指导老师】彭伟【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黑白木刻是一门古老、独特而又经典的造型艺术,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印刷术的发明给黑白木刻的出现开了先河。

黑白木刻既具备一般的艺术语言,更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黑白木刻是制作性比较独特的艺术,它是由绘、刻、印分工来完成的,因而跟其他的艺术门类有着根本的区别。

创作一幅优秀的黑白木刻作品,需要经过黑白布局的表现、不同刀法的展现、灵活而又简单独特的构图、简约概括的造型和独特肌理效果的制作﹝像“木味”的“印痕美”和“肌理美”﹞等设计,加上主观处理画面内容的意识,才能创造出独特的黑白木刻艺术语言,形成独特形式的版画艺术风格。

一、曾经的璀璨——中国木刻版画概说版画艺术是一门古老,独特而又经典的艺术,其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木版画伴着历史的河流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由单一样式手段,发展到目前具有的多样分支版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版画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中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

而版画是印刷术中由图象印刷术部分派生出来的一门艺术,直接同印刷术的起源和进步密切相关。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以及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

有着版画革新意义的是1931年鲁迅提倡的新兴创作版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形态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的创作版画是在抗日救亡时兴起的,它担负着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

与具有浓厚宗教色彩与世俗气息的古代复制木刻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反抗,斗争的精神。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木版画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影响,开发市场,在精神内涵上较单一的价值取向逐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分析

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分析
面,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在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中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特征
黑白木刻版画是一种依靠于画、刻、印等各环节的艺术处 理而存在的。整体来说,在造型上概括简练,色彩上黑白分明, 刻画手法极具力度之美,形成后期印刷的独特的印痕肌理。黑 白木刻的创作以其貌似原始的形式观感,彰显出现代人的内 心精神追求。
1 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彩特征 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是以黑与白两种极限色彩来表现 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画面中黑白分明的色彩,简练概括,有 着很强的象征性,并能给予观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黑与白 是两种极端的色彩,但是在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中,却能够巧 妙地使黑与白相互依存并从中取得和谐美感,黑与白简单的 两色相互交织,却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形象,配以刀刻痕迹的渲 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创作画面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黑与白单纯的简洁美 之余,还能够感受到两者交融之间灰色调的视觉魅力与审美 韵味。这其中,灰色的组成形式是多样的,由不同形状的点与 线,组合产生在视觉感官上不同层次的灰。灰色调在黑白木 刻版画中没有实际造型意义,它的存在只是单纯地帮助黑与 白两色的过度,能够使黑白两色更加细腻精致的描绘对象,协 调两色关系,增强画面中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审美性。由于灰 色调强烈的表现特性,也使其在木刻版画创作中有着独特的 地位与表现作用,运用不同的点、线条以及块面组成来形成灰 面,达到协调黑白并丰富画面效果。 在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中,概括性的色彩表现以及视觉 感强烈的对比是其主要形式特征,而这也不仅仅是黑与白单 纯的对比,也有灰色的独具魅力的强烈表现。黑、白、灰这三种 色调,互相交织在黑白木刻版画艺术作品中,灰色调是在黑与 白的调和中产生出现的,因此在黑白木刻版画中,灰色的不能 独立出现,黑与白也需要灰色调的协调与过度,三种色调在艺 术创作中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2 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刀法特征 木刻版画,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在板上刻画出各种各 样的形态,因此在板上创作使得木刻的强劲之力表现得淋漓 尽致。刀法的运用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表现方式, 也是使黑与白两种极端色彩产生丰富色调变化的重要手段。 版画创作者充分运用有限的刀具,在木板之上,通过刻画方 式,创造性地将点、线等各种元素进行组织排列,体现出丰富 多变的画面层次。在各种刀刻元素的不同组合中,一些极具艺 术性的创意组织,能够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以丰富的空间感,甚 至能够感受到画面中的冷暖色相对比。 以刀刻木板,其表现形象简洁、明晰,并有着强健之力,在 黑与白两色强烈的对比之下,更体现出其强烈的艺术魅力。黑 白木刻版画可以说是一种减法的艺术创作,因其创作的特殊 性,刻画时既要严谨精确又要干净利落,要求的进行木刻结构 与造型创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刀刀精确,不能像其他绘画创作 一样可以反复修改,即使是在进行灰色调的表现时也要如此, 创作者如果在造型能力方面相对欠缺,在刀刻创作中 出现偏 差,就要通过后期的修板来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即便是修板, 效果也不会有预期的好。这点上来说,版画艺术有着一定的局 限性,但同时也使得木刻版画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 个性。 3 黑白木版画的印痕肌理特征 黑白木刻版画的形式语言是极为丰富的,其表现的内容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语言——浅析黑白木刻艺术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语言——浅析黑白木刻艺术

万方数据割。

黑白的分割也体现在图形的透叠重合上,作为一个多功能的视觉构件,图形保住各自完整的形象,而避免它们在相遇时互相干扰。

在重合部分的黑白转化.包含图形双方的含义,是它们的共用轮廓。

黑白的透叠也意味着整体关系的重新组织,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的视觉变化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形态与质感。

透叠也是具体黑白形的解体.在画面中具体表现是黑白在分量上的增减和作用力的变化。

黑白透叠则有黑白渐变和黑白突变的两种基本形态。

要明白这两种形态的产生及运用法则,黑白突变与渐变的相互转换.黑白突变与渐变的结合运用及其在画面黑白构成中的重大作用等等。

三、黑白构成的虚实关系。

空间的虚实关系是依靠刀法组织实现的,其组织方式和疏密程度是决定虚实关系的非常形自身形象的需要。

黑白转化还会带来重要的手段。

形成虚与实的效果和图形画面整体结构、构图、构架切割等。

外形的构成成分以及疏密程度有关:构成成没有互相交叠的图形,黑白转化就主要分和密度越大越能给人以“实”的感觉,表现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上。

图形在不反之则虚。

虚实是相对的.“实”的图形同的黑白背景中必然朝相反的方面转化.外形比较明确,清晰度超过“虚”的图形.图形与背景是互相对比中的依赖关系。

“实”的图形多见于黑色。

“虚”的图形也在变化了的黑白背景下.图形需要做出有独特的功能.可以舍去不必要的细节.相应的黑白对比反映来保持自己形象的增加画面中黑白力量。

但是,显现部分必可视性。

黑白转化使图形与图形之间、图须是物象的关键之处,才唤起补充的联形与背景之间形成了黑白交叉对比.这想,使人们用审美直觉对其”虚”填空,些关系的多变性、多元性也丰富了画面或者用视觉惯性进行想象。

在黑白处理的表现力。

上,应更多注意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互相五、黑白构成的基调与感情。

主要是制约,注意对黑白层次、虚实的理解,即人类黑与白概念的形成及感情联系;画黑白的纯度、大小和肌理对于黑白层次面黑白构成基调不同的形态与感情;画的领悟,注意对“灰”的理解,对黑白节面构成中黑、白、灰比例的不同对感情表奏的各种形态的理解和运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一、历史渊源木刻术起源于中国,其内容多以绘画或文字为主,用于印制书籍、绘画和宣传品。

木刻还在中国传统建筑、家具等方面有所应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黑白木刻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渊源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它以自然、风景、人物等为主要题材,通过简练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黑白木刻还常常运用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如对称、平衡、节奏等,以呈现出深邃的艺术内涵。

黑白木刻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丽的艺术符号。

它凝聚了艺术家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品味到了一丝恬静和深沉。

二、技术特点黑白木刻技术的实质在于对图像进行简化和提炼,以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黑白木刻的线条非常简练而有力,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黑白木刻的笔法独特,运用刀法和块法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对象的轮廓和纹理。

黑白木刻的色彩运用非常突出,利用黑白对比的方式,使画面具有鲜明的明暗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对比度和层次感。

在技术上,黑白木刻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这些特点使得它能够以简练、明快的形式来表现对象,从而达到对观者情感的深刻触动。

三、美学应用黑白木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美学上展现出了丰富的应用价值。

黑白木刻在表现对象形态和结构的更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在意境的呈现。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对象的质感和立体感,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深深感受到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黑白木刻在美学上强调对比与平衡。

通过黑白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增强了画面的对比度和层次感。

在构图上,黑白木刻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节奏,使得画面更加和谐、自然。

黑白木刻在美学上追求“以小见大”。

它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来表现出宏观世界的神韵和内涵。

这种“小中见大”的绘画手法,使黑白木刻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魅力。

浅谈当代黑白木刻的艺术张力

浅谈当代黑白木刻的艺术张力

在现代 艺术 思潮 里, 艺术家们都在不 断地 尝试 、 创作 , 同 时研 究一些新 的方 法, 从而能在 艺术领域 里开创 一片 自己的
天地。各式各样 的艺术 门类都发 生着翻天覆 地的变化 , 当这 些艺术形式在嘈杂 的颜色和虚 无的艺术 空间里来 回穿梭时 , 只有版 画在默默地行走。 黑 白木刻更是用 黑 白色彩、 自线 黑 条 、 白对 比来刻画和谱 写一切事物。尽管 受到 当今社会 欣 黑 赏>惯和艺术市场 的某些制约和冲 击, - j - 作为版 画家族之 一的 黑 白木刻仍然有着 旺盛而持久 的生命力 , 白木刻具有任何 黑
线 条 、 白对 比来 刻 画 一切 事 物 。 尽 管 受 到 当今 社 会 欣 赏 习 惯 和 艺 黑 术 市 场 的 某 些 制 约 和 冲 击 , 为版 画 家 族 之 一 的 黑 白木 刻仍 然 有 着 作 旺 盛 而持 久 的生 命 力 , 白木 刻 具 有 其 他 艺 术形 式都 无 法 模 仿 、 黑 无法 取 代 的 独特 的 表 现 魅 力 。 当代 的 黑 白木 刻 不 再 是 复 制 版 画 , 再 是 不
我领 悟到色彩 的效果是在 表述 一个 物体 的真实背景 ,
而 黑 白则 是 在 编 织谎 言 。 这 就 很 自然 地 使 黑 白所 表 现 的 艺
留下深刻 印象的就是 黑 白木 刻。他 的黑 白木刻释 放 了内心
的某种 东西, 并对 它进行 了梳理 和提炼。 当代很 多的黑 白木
刻 作 品 很 注 重 形 式 美 , 王 华 祥 的版 画 注 重 的是 表 达 , 不 而 而
的是黑 白关 系量 的变化和 刀触 的变化 , 而康 宁在 黑 白艺术领
域 用线方面 的成功探 索, 不仅丰 富了黑 自木刻版 画语言 的表

毕业论文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毕业论文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标题】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作者】陶琳【关键词】黑白木刻魅力情感【指导老师】田露【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黑白木刻发展到今天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过颓废的岁月,无法否认,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版画氛围一直处在不景气的状态。

在其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和文革时期的盲目崇拜之后,一直处在一个平缓、低调的发展过程中,然而黑白木刻在新世纪当中的社会使命和存在价值是什么?它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当今社会情形下到底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正在走向消亡?黑白木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渐渐的从我们的视线中隐退。

然而,它那单纯的材料与技法,灵动的黑白运筹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给我们的心灵所带来的震憾,都在展示着一种感觉的直接与心灵的真实。

是最能代表版画的一种艺术语言。

①一、版画简述版画是指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

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版、木版、纸板、麻胶版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自己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都被认为是版画。

它的起源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技术明古国。

一般而言,我们乐于将公元105年风行于中国汉代的捺印封泥术作为版画发展的源头,而行家所津津乐道的则是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唐代的《金刚经》卷上木刻插图。

二、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黑白木刻是最传统最古老的版种之一。

在版画领域,黑白木刻是运用工具最简便的一种形式,也是最传统最古老的版种之一。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是木刻艺术的初创期,内容以宗教经卷为主,尤其独幅木刻的出现,为木刻独立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宋元时期的版画,是中国复制木刻发展的重要标,并给后来的木刻以深远的影响。

其他题材的版画也大量雕印出品。

元代出现了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平话”刻本。

明清时期以木刻插图为主,在形式表现方面也有创新,突破了单线刻法产生了黑白对比的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黑白木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学形式,以黑色和白色为主色调,通过线条和印刷技法表现形象和承载意境。

它的美学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绘画、设计、版面设计、装饰等领域。

首先,黑白木刻在绘画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常用于描绘中国美术的传统题材,如山水、花鸟等。

比如在唐代,黎明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中,就运用了黑白木刻技法,画面整洁明快,体现了山水画的特点,极具审美价值。

另外,在二十世纪初期,著名画家齐白石亦善于利用木刻技法表现其用笔和画风,他的《蓝采和》、《梅花鹃鸟》等作品可谓是现代木刻艺术的杰作。

其次,黑白木刻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一种优秀的平面设计形式,广泛应用于海报、名片、书籍、广告等领域。

通过运用黑白木刻技法,可以表现出设计作品清晰简洁的风格,减少大色块对视觉的影响,使作品更加有力地表现主题和内容。

比如,李大钊的《天的范围》就是一张运用黑白木刻设计风格的海报,总体造型简洁、色彩纯净,通过黑白的对比来表现出日薄西山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黑白木刻在版面设计和装饰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版面设计方面,黑白木刻可以用于平面设计,如人物造型、字体设计等,以及出版物排版设计,注意到书页呈现出的美妙黑白对比,或是对深浅度的处理。

而在家居装饰领域,黑白木刻通常用于雕刻家具、布艺制品或挂画、屏风等,以增强空间的美学内涵,营造整体高雅而艺术的氛围。

总之,黑白木刻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美学形式,它通过线条和印刷技法表现出形象和情感,展现出深度与宽度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不同的视觉艺术感受。

它在绘画、设计、版面设计和装饰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实践价值。

黑白木刻版画的心得体会

黑白木刻版画的心得体会

黑白木刻版画的心得体会黑白木刻版画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够通过黑白的对比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深度,还能通过光影的处理使画面更为鲜明生动。

作为一名热爱艺术创作的人,我对黑白木刻版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验。

首先,我认为成功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必须在设计上具有清晰的线条和构图。

设计作品时,需要考虑图像的灰度和形状,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的阴影和文字设计。

这些要素必须被精确地传达到木刻版上,才能够产生最好的视觉效果。

制作过程中,我经常反复修改自己的版画,以确保最终的作品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次,对于黑白木刻版画来说,原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我选择的木板通常是白杨木,因为这种木材质地坚硬,表面光洁,适合版画制作。

在木板上打上纸模,使用稿笔或其他工具进行刻画,这是制作黑白木刻版画的第一步。

在刻画之后,需要使用刻刀或其他工具将木板上的阴影和高光加以强调,并进行修补和清理工作,以便于能够更加精确地传达出画面的效果。

最后,制作好的黑白木刻版画需要进行打印。

这个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颜料和纸张,同时还需要掌握好压力和速度的细微调整。

在打印时,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确保印出的作品符合自己的要求。

在我的制作经验中,我发现能够制作出成功的黑白木刻版画需要持续的实践和磨练。

每次制作都能够从其中学习到新的技巧和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每一张作品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机会。

总之,黑白木刻版画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

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仔细的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清晰的视觉效果,能够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果你也热爱艺术创作,在黑白木刻版画制作方面下一番功夫,相信你也能够创作出来属于自己的精美作品。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黑白木刻是一种以线版或平面版为基础的漆印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用线条和形状的对比表现出形象的特点,形成强烈的笔画感和分明的黑白对比,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

黑白木刻既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观的风貌,也可以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神态,其艺术形态呈现出古朴、稳重的美感。

在黑白木刻中,色彩的缺失并不影响作品的美感,反而强化了造型的整体效果,让人更容易沉浸于其表现的情感氛围中。

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抒发对自然的热爱黑白木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是用来表现自然风景和自然界的万物。

它的色彩单纯且明快,用线条和形状的对比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诸如《春景图》、《夜雨图》、《山水图》等经典作品,都被现代人延续为传世之美。

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上,黑白木刻充分发挥了其艺术表现的力量,传达出诗情画意的古朴气息。

二、表达对人物的描绘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黑白木刻注重对人物形态和神态的捕捉,通过画面的线条和形状,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

例如,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黑白木刻作品《孙中山先生》、《鲁迅像》等,是对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的艺术描绘,体现出了黑白木刻的大气古朴和生动感染。

黑白木刻通过高度浓缩的画面效果和线条的明暗表现,展现出人物形态的积极进取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三、强化空间感和整体效果黑白木刻在视觉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黑白两色进行艺术表现,这种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强化空间感,使空间更加凸显。

此外,黑白木刻的艺术形态呈现出古朴、稳重,具有凝聚、厚重的视觉效果,能够营造出艺术的氛围和情感。

它不需要过多的色彩和装饰,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效果和美学魅力。

综上所述,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也可以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神态,甚至可以强化空间感和整体效果。

无论是在印刷艺术、美术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黑白木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黑白木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白木刻中体现的美学理念和应用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首先,黑白木刻的线条感和节奏感是其最显著的美学特点。

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既要忠实地呈现原物的形态,又要注重线条的造型,使其更具有流动感和韵律感。

例如,明代著名的黑白木刻家赵之谦所创作的《十二生肖图》,其线条流畅,清晰明了,彰显出十二生肖各自的特点与形态。

而这种流畅的线条感和韵律感,不仅贯穿于作品的细节之中,也贯穿于整个作品的构图中。

通过运用线条和节奏感,黑白木刻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其次,黑白木刻的对比效果也是其独特的美学特点。

黑白木刻的处理方式是将图案整体刻成黑白两种颜色,通过锐利的色彩对比突显出图案的主题和特点。

例如,明代著名的黑白木刻家陈之佛的代表作《富贵花鸟图》,通过黑白两色的对比突出了富贵的主题。

黑白木刻艺术家在创作中强调对比效果,不仅凸显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使得作品更易于被人所接受。

再次,黑白木刻的平面感和立体感是其独特的美学特点。

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是在平面移涂、雕刻、印刷等多个阶段构建图案,创造出视觉上的平面感和立体感。

例如,明代著名的黑白木刻家尚云起所创作的《水墨花鸟》,通过独特的刀法和刻法,使得花鸟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黑白木刻艺术家在创作中注重平面感和立体感的表现,既考虑了作品的观赏性,也更好地反映出身体和空间的关系。

最后,黑白木刻在视觉上也呈现出了一种简约的美学风格。

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中强调减法原则,即通过不断去粗取精的方式实现对形态的精细刻画。

这种简约的美学风格,使得黑白木刻作品具有了更加干净、清晰、简洁的感觉。

例如,明代著名的黑白木刻家李成所作的《桃花草虫图》,将桃花、草虫等元素刻画的精准,而又用最简洁的线条表现出来。

这种简约而精致的美学风格,为黑白木刻带来了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

112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

112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

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解读组画《专注系列》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解读组画《专注系列》摘要黑白木刻版画具有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模仿,无法取代的独特表现魅力。

黑白木刻版画有其独特之处:造型简练概括,有色彩的终极黑白之艺术美;有木刀所形成的刀法之美;有因印刷而独具的印痕肌理之美。

本文以毕业创作作品《专注系列》组画为案例,力图从木刻版画的黑白色彩、削刻刀法、印痕肌理及情感触动等维度来概括表现木刻世界的精彩。

关键词:专注系列;黑白木刻;刀法;印痕;情感Abstract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with any other art forms cannot imitate, cannot replace the unique performance of charm. The 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odelling succinct summary, has the color the ultimate black-and-white artistic beauty; wood formed by the cutter blade beauty; due to printing and unique prints the texture beauty. Based on graduation works of" focus" for the series: case, tries hard from the woodblock prints in black and white colors, cutting blade, mark texture and emotional touch dimensions to generalize performance. The world is wonderful.Key words:Focus series; Black and white wood;Blade; Mark; Emotion目录1引言 (1)2色彩之美——黑与白的交流 (1)3刀法之美——削与刻的融合 (2)4印痕之美——自然与人为的印制 (3)5触动之美——创作与情感的领悟 (3)6结语 (4)致辞 (4)参考文献 (5)1 引言随着社会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版画的领域也在逐渐地拓宽;而黑白木刻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随之渐渐地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它那单纯而又质朴的黑白对比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憾,展示着一种感觉的直接与心灵的真实。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1. 引言1.1 黑白木刻的定义黑白木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案然后印刷而成。

它通常以黑色和白色为主要色调,简洁而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

黑白木刻的定义可以说是一种将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结合起来,通过精心设计和技艺的呈现,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在黑白木刻中,艺术家们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技巧,展现出大量的表现力和情感。

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和装饰等领域。

黑白木刻的特点包括线条简洁、形式明快、对比鲜明等,这些特点使得它在美学中有着独特的应用和价值。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黑白木刻的工艺、应用、表现力以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黑白木刻的美学意义和展望。

1.2 黑白木刻的历史在欧洲,黑白木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世纪时期,木刻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各种书籍和宗教画。

文艺复兴时期的黑白木刻作品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众多著名艺术家如达·芬奇、杜勒罗等都曾尝试使用木刻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观念。

2. 正文2.1 黑白木刻的工艺与特点黑白木刻是一种传统的版画技艺,其工艺与特点在制作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魅力。

黑白木刻的工艺主要包括设计、雕刻、油墨和印刷等环节。

设计阶段需要艺术家通过构图和线条的安排来营造出整体的美感和表现力,雕刻阶段则是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木版图案,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

油墨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版画的色彩和质感。

印刷是黑白木刻作品完成的关键环节,需要技艺精湛的印刷工人来完成。

在工艺方面,黑白木刻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作品以线条清晰、色彩简约为主要特征,体现了简洁而不简单的美学风格。

黑白木刻作品具有强烈的对比和层次感,通过黑白灰三色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出深邃和立体感。

黑白木刻还具有纹理感强烈、质感浓厚的特点,每一处纹理都蕴含着艺术家的用心和功力。

黑白木刻的工艺和特点体现了传统版画艺术的精髓和魅力,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共同努力和精湛技艺。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黑白木刻艺术黑白木刻是一种传统的版画技艺,起源于古代中国。

它利用木板雕刻的方式,通过墨水印刷,使得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对比效果。

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简洁、纯粹的特点,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表现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黑白木刻艺术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在黑白木刻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对比、明暗、形态等要素,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构图,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作品通常具有简洁明了、质朴自然的风格,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黑白木刻艺术既能够表现现实主义的内容,又能够抽象表现抽象派的意境,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白木刻艺术是一种富有内涵和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表现力。

它是艺术家们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观者欣赏审美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黑白木刻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不断吸引着更多的艺术家和爱好者投身其中。

1.2 历史渊源黑白木刻艺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木刻版画,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在唐代,木刻版画风行于壁画和经卷的制作中。

后来,宋代的水墨画家们开始尝试将木刻版画用于书籍的插图,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木刻版画逐渐独立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日本,黑白木刻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日本的浮世绘中使用了木刻版画技术,将各种生活场景、传统文化和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黑白木刻版画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书籍插图和装饰画等领域,成为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白木刻艺术逐渐传入欧洲和其他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美。

在西方国家,黑白木刻版画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插图、海报、卡通和装饰等领域。

黑白木刻艺术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它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交流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黑白木刻艺术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黑白木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纯粹的线条和对比鲜明的黑白色彩塑造出独特的美感。

黑白木刻具有独特的美学应用,可以在艺术创作、设计、摄影等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黑白木刻在设计领域中可以用于营造独特的风格和情感。

黑白色彩具有简洁、纯粹的特点,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简约大气、清晰易懂。

黑白木刻适用于各种设计风格,不论是古典还是现代,都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通过运用黑白木刻,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谜一般的神秘感,或者通过对比色彩的使用来传达特定情感,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黑白木刻在摄影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黑白摄影可以去除颜色的干扰,使观者更加注重构图和光影的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摄影主题。

黑白木刻可以通过对比的鲜明度、明暗的层次来突出摄影作品的纹理和细节,使作品更加立体感和质感。

“画中有画”的影像方式通过黑白木刻可以得到更好的呈现和表现。

版画教程:黑白木刻板画的特点

版画教程:黑白木刻板画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版画,版画就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出来的图画。版画也有很多分 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黑白木刻板画有哪些特点吧! (一)“以刀代笔”,用力作画,是画面上每根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刻刀雕凿的味道。我们谓之“刀味”和“木味”。 (二)黑白对比强烈、明快、朴素的魅力,是木刻最有生命力的艺术语言。 (三)不强调物象表面真实和烦琐细节、更加注重物象结构和神韵内在本质,又是木版画一个特点。 (四)没有“纯粹”灰色,它的灰色调是用黑白相间的“线丛”或“点丛”组成

浅谈黑白木刻中刀痕的艺术表现性

浅谈黑白木刻中刀痕的艺术表现性

•百家述评243浅谈黑白木刻中刀痕的艺术表现性1 黑白木刻的时代语境版画表现形式繁多,单论凸版中的木刻就分为黑白木刻、水印木刻、套色木刻及木口木刻等种类,每种木刻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黑白木刻属凸版中乃至整个版画历史中最为古老传统的版画创作形式,因其制版方法和印制较其他木刻形式及版种来说较为便捷,艺术表现性和视觉冲击力强,所以深受广大艺术创作者的喜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艺术形式、思维观念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一种传统技法的黑白木刻与新时代审美需求与新科技的矛盾也日益呈现,曾经以传播、印刷等功能属性为主的黑白木刻愈加衰落,笔墨当随时代,当黑白木刻失去功能属性的光环下,这就要求黑白木刻在继承传统的木刻手段下,充分理解现代黑白木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其表现形式,从中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发展出适应现代环境的因素,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时代性的木刻版画。

不同时代的黑白木刻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独特文化特征,黑白木刻的发展在早先受宗教和等级社会等因素所限制,创作者们无法随心随性的表现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更不能随心所欲表达对当时的社会的看法。

自21世纪以来,由于黑白木刻在多元化方向上的发展,艺术家们更能够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摆脱封建迷信和宗教,具有独立的文化认同和艺术品质,使得中国当代版画结构呈现出领先趋势。

2 刀痕刀法语言的丰富性就我国传统“五行学说”来看刻刀与木板的关系,刻刀属于金,木板则为木,金克木,本源有着天生的矛盾与冲突的两者冲击到一块,木刻是刀对木的撕裂,是”破坏“,也是画面的建立开始。

便是如此产生的刀痕带着先天的“烈性”,给予了木刻版画大胆、强悍的特性。

刀痕刀法对木刻版画来说是最重要的艺术特点,“以刀代笔”,用力作画,黑白木刻在失去颜色的加持之下,刀痕刀法可以说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黑白木刻在木刻版画中被称为最为检验版画家基本功的原因之一,阴刻法、阳刻法以及冲刀、挑刀等不同的刀法,包括不同型号角刀、圆刀、平刀、槽刀的所产生出来的刀痕以及各种刀法及不同种类的木刻刀之间相互配合所产生的刀痕语言能让每件作品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可谓是千变万化,有着让版画创作者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与创作空间。

毕业论文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毕业论文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标题】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作者】陶琳【关键词】黑白木刻魅力情感【指导老师】田露【专业】美术学【正文】引言黑白木刻发展到今天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过颓废的岁月,无法否认,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版画氛围一直处在不景气的状态。

在其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和文革时期的盲目崇拜之后,一直处在一个平缓、低调的发展过程中,然而黑白木刻在新世纪当中的社会使命和存在价值是什么?它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当今社会情形下到底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正在走向消亡?黑白木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渐渐的从我们的视线中隐退。

然而,它那单纯的材料与技法,灵动的黑白运筹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给我们的心灵所带来的震憾,都在展示着一种感觉的直接与心灵的真实。

是最能代表版画的一种艺术语言。

①一、版画简述版画是指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

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版、木版、纸板、麻胶版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自己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都被认为是版画。

它的起源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技术明古国。

一般而言,我们乐于将公元105年风行于中国汉代的捺印封泥术作为版画发展的源头,而行家所津津乐道的则是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唐代的《金刚经》卷上木刻插图。

二、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黑白木刻是最传统最古老的版种之一。

在版画领域,黑白木刻是运用工具最简便的一种形式,也是最传统最古老的版种之一。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是木刻艺术的初创期,内容以宗教经卷为主,尤其独幅木刻的出现,为木刻独立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宋元时期的版画,是中国复制木刻发展的重要标,并给后来的木刻以深远的影响。

其他题材的版画也大量雕印出品。

元代出现了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平话”刻本。

明清时期以木刻插图为主,在形式表现方面也有创新,突破了单线刻法产生了黑白对比的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艺术性

浅谈黑白木刻的艺术性

浅谈黑白木刻的艺术性发表时间:2012-11-01T10:21:47.32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赵占江[导读] 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现就黑白木刻的艺术性作简要论述。

赵占江(友谊县文化馆,黑龙江友谊 155800)摘要: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现就黑白木刻的艺术性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现代版画;黑白木刻;艺术性在今天这个时代,跨文化境域正深刻地叠合成为我们生存的文化背景。

信息化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如今的文化生态,市场化环境带来的文化体制和身份的深刻变革,使当今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也和以前有所不同。

原有的思想被轻而易举大幅度刷新。

在今天的绘画中呈现出多样性。

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下面所说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问题,老生常谈,希望说出一些新意来。

谈起木刻的间接性,版画家徐冰老师所言,“版画作为间接性绘画,是画家以创作意图对媒介物进行规定性处理,经过多次印刷的间接过程,使该媒介物以痕迹的形式呈现为画面”。

与其他绘画直接性创造出来的形象。

总体来讲,是一种“加”的艺术。

即在空白纸或画布上不断通过“加”来描绘,最终形成画面。

正是在这一点,木刻与其他绘画大相径庭,是“减”的艺术。

黑白木刻里的特点,以刀代笔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木刻的刻制过程。

木刻印痕中的线与形是通过刀具镂刻空白而“挤压”出来的。

这就是“刀味”和“木味”。

画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这种“挤压”出来的线、形特点,加以放大强化,创造出了独立的木刻语言。

再就是通过媒介转印出来。

木刻是通过在木版上进行的镂刻,印于纸上。

以往说的版画“间接性”。

利用某种物质中间的媒介性,通过制版转印到纸面或其他材质上的一种间接性绘画创作方式,且可以重复地完成多幅印刷的特性。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浅谈黑白木刻的美学应用
黑白木刻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其美学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在黑白木刻艺术中,黑
与白的对比,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效果,表现出大量的光影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学。

首先,黑白木刻艺术在构图上讲究简洁,着重于表现主题的精髓。

在黑白木刻作品中,通常没有很多华丽的细节,而是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态,展现出主题,达到意境的效果,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五谷丰登》、《梅花仙子》等作品,都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态,展现了自然万物的美妙和神秘,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黑白木刻艺术在用笔上讲究力度和疏密的变化,赋予作品更强的视觉冲击感。

在制作黑白木刻作品时,要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感,适时调整刀法和力度的变化,以
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如《山水泼墨》、《福禄寿》等作品,运用了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各
种刀法,刀刃的压力和线条的疏密变化,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最后,黑白木刻艺术在运用光影方面存在巨大的魅力。

光影是黑白木刻艺术的重要表
现手法之一,其运用非常灵活多样,可以表现出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同时也可以表现出
情感的深邃和含蓄。

例如《鹏展羽》、《紫荆花开》等作品,利用光影变幻表现了物体的
质感和空间的变化,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总之,黑白木刻具有独特的美学应用,其简洁、力度和光影效果等特点,都成为该艺
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所在。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黑白木刻在现代社会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如邮票、书籍封面等,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摘要]黑白木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本文从黑白木刻的黑白处理的质朴与纯净、抽象表现酣畅淋漓及强烈的民族精神三方面来阐述对黑白木刻的认识,从而总结出黑白木刻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黑白木刻版画精神中国的黑白木刻是中国艺术家自身多年蓄积、几经曲折,在跌宕和冲动中,在大千世界的搜觅中,在自我心灵里无时不在感应中,并通过无数次梳理与组合、安排与加工,然后重新结构出一个美的所在。

一、激情飞扬的黑与白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的处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也是检测一个木刻版画家是否理解、熟悉和掌握版画特性的一种很好办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一说。

黑色并不只是单纯的只是一种颜色,它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这种情感是人们赋予它的。

在中国画中通过笔墨的干湿变化,创造出了一种丰富的色彩层次。

而黑白木刻没有浓淡之分,都是点线之间疏密聚散而构成的不同的灰色来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层次感,这一点也很象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的特点。

在木刻中所谓的黑白感并非简单的一块黑衬托一块白,或一块白衬托一块黑,而那种黑点,黑线,黑面相结合而构成的层次感才是黑白感的来头。

一些好的木刻家很会运用这种黑白关系的技巧,所以构成的黑白感也会有生命力,为人们奏出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

懂得木刻者或那些木刻家常说“黑白木刻”是版画的入门基础,就是这种基础代表了版画的灵魂,它不追求绚丽夺目的效果去诱惑人,没有太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喧哗,可以一眼看清楚,可以尽情的表达纯净、质朴,从黑白中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激扬之黑白”的特点在赵延年后期作品中仍能强烈感受到。

如《逐日》、《砥》、《填海》,以及《20世纪90年代》。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没有感到他因为年岁增大而创作激情有所减退,精神境界更趋深邃,艺术风格更为鲜明,刀法与技巧更加老练精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酣畅淋漓的抽象表现抽象审美情趣,是指艺术家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各种外在形态和不同事物进行视觉感应时所产生的特定情感思维,也是艺术家独立依据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以及长期实践而确立的自我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一种审美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黑白木刻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12-11-01T10:21:47.32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赵占江
[导读] 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现就黑白木刻的艺术性作简要论述。

赵占江(友谊县文化馆,黑龙江友谊 155800)
摘要: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现就黑白木刻的艺术性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现代版画;黑白木刻;艺术性
在今天这个时代,跨文化境域正深刻地叠合成为我们生存的文化背景。

信息化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如今的文化生态,市场化环境带来的文化体制和身份的深刻变革,使当今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也和以前有所不同。

原有的思想被轻而易举大幅度刷新。

在今天的绘画中呈现出多样性。

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下面所说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问题,老生常谈,希望说出一些新意来。

谈起木刻的间接性,版画家徐冰老师所言,“版画作为间接性绘画,是画家以创作意图对媒介物进行规定性处理,经过多次印刷的间接过程,使该媒介物以痕迹的形式呈现为画面”。

与其他绘画直接性创造出来的形象。

总体来讲,是一种“加”的艺术。

即在空白纸或画布上不断通过“加”来描绘,最终形成画面。

正是在这一点,木刻与其他绘画大相径庭,是“减”的艺术。

黑白木刻里的特点,以刀代笔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木刻的刻制过程。

木刻印痕中的线与形是通过刀具镂刻空白而“挤压”出来的。

这就是“刀味”和“木味”。

画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这种“挤压”出来的线、形特点,加以放大强化,创造出了独立的木刻语言。

再就是通过媒介转印出来。

木刻是通过在木版上进行的镂刻,印于纸上。

以往说的版画“间接性”。

利用某种物质中间的媒介性,通过制版转印到纸面或其他材质上的一种间接性绘画创作方式,且可以重复地完成多幅印刷的特性。

像这样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和通过媒介转印出来的特性。

说起创作木刻。

是相对于“复制木刻”说的。

通常认为从复制木刻向创作木刻转变是从英国发起的。

复制木刻一般下分为画、刻、印几个程序,是由画家、工匠分别完成。

即由画家用钢笔或毛笔完成精确的黑白底,再由工匠完全忠实于画稿进行雕刻印刷。

我们看到西方早期的木刻,如德国丢勒、珂勒惠支等艺术大师的木刻作品。

中国古代木版画雕刻也是如此,以单刀线刻为主,以复制毛笔线条为目的,雕刻技艺也曾达到相当的高度。

说到德国版画大师丢勒。

精细、丰富是丢勒铜版画的主要特点,以精确的排线组织成画面所需要的一切。

圣哲罗姆书房里阳光照在花窗上优雅的投影、骑士坚硬的铠甲、战马精确的造型结构令人惊叹。

他把金匠的雕刀功力,用到木版上,用类似铜版线那样密集的平行排线和十字交叉线的衬影来加强形体的结构和光感。

大面积的长行线来表现画面上的明暗对比和远近衬托。

20世纪30年代,很多中国进步木刻青年,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艺术技法,都受到珂勒惠支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他们以珂勒惠支为代表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指引与影响下坚持奋斗,不断开展进步木刻运动,使得中国木刻版画吸收西方的艺术风格,进而改变中国木刻版画历史的进程。

影响黑白木刻作品,有诸多因素。

如观念、主题、黑白处理,以及刀法组织等等。

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艺术感受,但从语言形式上讲,刀法组织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架上绘画都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原素来构造自己的画面,不管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黑白木刻同样是利用刻点刻线、刻面来构造自己的艺术形象。

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的最好办法不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特定类型的美。

康宁先生的版画作品艺术特色主要是黑白木刻,但是黑白木刻也是要讲色彩的。

黑白木刻中的色无轻重之分,全靠点与线疏密聚散构成不同层次的灰色,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灰的关系正是融入了艺术家情感与创意结合的刀法组织。

前面说到木刻的间接性和创作性,那么下面来谈一谈黑白木刻的色彩。

在黑白木刻中的“色彩感”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刀法组织是黑白木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其一,也是黑白单一色相产生出丰富的灰度变化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手中的刀,创造出丰富的灰色层次,来达到色彩的效果。

同样,黑白的相互转换等等,也是构成黑白木刻色彩感觉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黑白木刻的艺术性的分析,所说的“艺术性”就是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探讨。

这种“艺术性”在作品中偶然凸显,体现的是一种创造。

当我们人为地去讨究这种“艺术性”,就有意地打破了传统黑白木刻的概念和本质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