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用时代的眼睛回眸昨日的印痕——读《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以上所述似乎是人 们对 “ 十七 年文学 ” 中知识 分子形 象
塑造漠视的理由。而作者恰恰是抓住了这三个方 面 , 提出了 自己的论题 : 十七年 中知识分子 在现实 生活 中是什 么样子 ? 在文学作 品中是 什么样 子?产生 这种 变异 的 原 因是 f } 么? 从 国家意识 形态 的角度看 , 当政者 怎样 认识 和评 价 知识 分 子?从作家的角度看 , 他们怎样认 识和评价知 识分子?从 知
2 0 1 4 年 0 3月
内蒙古 民 族大 学 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
o u m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岁末年初 , 王金双送 来新 作 《 十七 年文学 中知识分 子形 象的塑造》 ( 以下简称《 塑造》 ) 。全 书洋 洋洒洒计 3 0万字 , 由
物很多就是他们 自己。对新社 会 , 他 们充 满期 待 , 表 现着 极
高的热情 ; 对工农兵 , 他们诚惶 诚恐 , 充满敬意 , 甘愿 俯首 称 臣。他 们被政治异化 了 , 又去异化他 们作 品 中的人物 , 他 们 的灵魂被扭 曲了, 又去扭 曲他们作 品中人物的灵魂 。面对 他 们弄不明 白的现实 , 他们用战 战兢兢 的一颗 心去写 出战战兢 兢地被改造 的人 。“ 十七 年文 学 ” 中知识分子 的形 象实 际上
还 有 一 个 不 可 否认 的 现象 是 , 写作 “ 十七年文学” 的人 本
者的导师 曾作出如下评价 : “ 作者对 作 品的解读 是值 得称道
的。一部又一部 , 一 篇又一篇 , 他认 真地读 , 认 真地 做 笔记 ,
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五四时期与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
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五四时期与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形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在五四和十七年时期两个时代中有着相互联系却又分明的特征和形象。
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有着分割不开的共同特质。
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十七年时期的作品中的知识分子有脱胎于同一阶级,有着相同的阶级本质和思想,他们都关注于自身的命运,接受过有着强烈的人文情怀和个人意识,善于接触新生事物,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
如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和《青春之歌》中,主人公莎菲乘着个性解放的思潮走出家门,林道静则是在思想上承载着对旧制度的否定和对革命思潮的向往走上独立的道路的,他们在处于新旧时代和思想相互冲击的背景下,都通过个体意识摈弃旧事物并和反动邪恶势力进行抗争,为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的解放和光明发出自己的怒吼,从这点来看,五四和十七年两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如出一体”。
另一方面,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又有着因不同时代元素所渗透而导致的不同。
从思想特征上来看,五四知识青年有着新思潮的印记。
他们是时代中的“觉醒者”,积极寻找个人乃至社会的出路,但却是仅有的觉醒者,很多是五四时期的“零余人”,所以大都带有“生的苦闷”“性的苦闷”,他们寂寞、孤独、悲观、痛苦。
丁玲笔下的莎菲即是这样一位向往自由解放的知识女性,她身上有五四个性解放的新兴思想的光辉,但在那样黑暗大多国民仍麻木的时代,她的自由理想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无法找到“对话人”,她的爱情理想则最后以对异性的彻底失望告终,她的“意识自觉”使他被看成另类,最终因对社会的彻底绝望而堕落、放弃,在莎菲的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固有的探求精神,也存在着理想垮塌后的幻灭感受;而在十七年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塑造则被蒙上了那时阶级斗争的印记,他们则由五四时期对自我和社会的批判转而为歌颂和赞扬,他们乐观积极,感情热烈,充满着革命激情和信心,《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则是这样一位被革命所激发激情的革命青年女性,她对革命充满热情,积极向往,知识分子所被赋予的矛盾思想以完全被革命激情所取代。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塑造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塑造在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通过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描绘,作家们展现了他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和评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塑造。
一、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学识在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往往被描绘成具有高度智慧和广博学识的人物。
他们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愚昧。
这种形象的塑造使读者对知识分子充满了敬意和崇拜,认为他们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二、知识分子的矛盾与挣扎然而,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不乏矛盾和挣扎。
他们常常面临着思想和现实的冲突,陷入道德和伦理的困境。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中的方鸿渐,他既渴望自由和独立,又被现实的压力所束缚,最终选择了妥协和逃避。
这种形象的塑造使读者对知识分子充满了同情和理解,认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者和受害者。
三、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除了矛盾和挣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还强调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社会的精英,他们应该肩负起引领社会进步的使命。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虽然是一个底层的农民,但他通过自学和思考,成为了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反抗和革命。
这种形象的塑造使读者对知识分子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认为他们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知识分子的孤独与孤立然而,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常常强调他们的孤独和孤立。
由于对知识的追求和思想的独立,他们往往与社会格格不入,被孤立和排斥。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虽然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但由于他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的价值观不符,最终被社会所边缘化。
这种形象的塑造使读者对知识分子充满了同情和悲悯,认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者和受害者。
综上所述,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塑造是多维度的。
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学识、矛盾与挣扎、责任与担当、孤独与孤立的描绘,作家们展现了他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和评价。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74(下)2018.07神信仰危机的内外动力。
内力即将内心的智慧发用出去;外力即勇于承担责任,更加从容、快乐地生活。
(三)反思爱情大家读三毛,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收获。
笔者读到了她的情真且痴,并且爱她敬她这样的情真且痴,毕竟在当下,很少有人再能够为了亲情、友情、爱情全心投入、奋不顾身。
三毛的可贵之处在于全心为情投入但并不糊涂,她在二十岁时就发出这样的感慨:“男朋友和买鞋子是十分相似的一件事情,视觉心灵上的选择,并不代表那双鞋子舒适合脚,能够穿一辈子。
”[8]一个“情”字使得三毛的生命格外光彩动人,同时也让她的命运笼罩着悲剧的色彩,未婚夫结婚前夜的突然猝死,荷西潜水时的意外离世,一次又一次让这个重情女子的精神世界坍塌,哀莫大于心死,是父母的爱支撑着她在荷西走后生活十二年。
三毛的晚期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着她对荷西的放不下与思念,最后放下一切与荷西赴约,也许正是三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爱的领悟。
“情”成就了三毛亦摧毁了三毛。
三毛的命运同时带给读者悲剧感和崇高感,在这样的崇高感之中,我们以敬畏和惊奇去尝试着体验三毛的生命,在这样的悲剧感之中,我们又清楚地知道,三毛不可学亦学不得。
参考文献:[1]三毛.送你一匹马[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88.[2]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3]三毛.雨季不再来[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94-116.[4]杨同仕.空谷幽兰——三毛精神世界探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2.[5]陈慜株.《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博爱精神与审美价值[D].长春:吉林大学,2015.[6]靳彤绍.论黑格尔的爱情美学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31-35.[7]辛林衡.三毛散文诗意性探析教育文化基础[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79.[8]郭惠玉.浅析三毛及其作品的永恒魅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60-161.作者简介:杨洁,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研究生。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探析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探析
王金双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众多,但总体上刻画并不成功,真正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形象很少。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国后“一体化”的政治语境和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有关。
在确立无产阶级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作家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完全以政治标准代替文学标准,知识分子形象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的标本。
【总页数】5页(P147-151)
【作者】王金双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J], 雷妮妮
2."十七年文学"中人文精神缺失及其原因探析 [J], 邓寒梅
3.十年建设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原因探析——从科技发展模式和知识分子精神关怀角度展开的分析 [J], 李志英
4.精神的迷失与消隐--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J], 赵霞
5.略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处于家庭、爱情、事业矛盾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J], 建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任晓楠 四川音乐学院徐江 四川音乐学院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科研项目“激情岁月的红色叙事——十七年革命历史文学电影改编研究(项目编号:CXS201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仅被动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而且积极地融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精神轨迹中去,体现了创作者与形象同构的身份焦虑。
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异质性和复杂化,除了要归因于当时的主流政治对知识分子的“长期规训”,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因于作为叙述主体的知识分子对其身份从属的焦虑和阶级原罪的忏悔情结。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形象;焦虑作者简介:任晓楠 (1971-),女,辽宁本溪人,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小说创作、戏剧影视创作;徐江(198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6-02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最早兴起于192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
这个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并不是“边缘人”的形象,而是受到五四个性解放精神浸染的现代中国左翼文学先锋的形象。
然而随着无产阶级文艺对个体创作的不断“规训”,到了1950、196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但失去了革命精英阶层的地位,反而被塑造成了革命的追随者和被改造者。
在这些被改造者的身上,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承袭于五四的启蒙理性和个性主义精神,在革命的感召和自觉地改造之后被“合法”的整合进纪律化的革命精神秩序中去了,知识分子形象渐渐抛弃从五四继承的个性化成分,而步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精神轨迹中去。
从这些被规训、被改造的知识分子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代知识分子无法克服的身份的焦虑和深植于内的忏悔情结。
《红岩》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047文艺评论《红岩》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受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度限制,这导致了知识分子形象到塑造出现了公式化与概念化的情况。
于是最终运用“二元对立”的写作方式描写出来的知识分子形象明显地分为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有的知识分子在党的教导下,始终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成为了真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而有的知识分子则未能经受住党的考验,过于看重“个人主义”“小资情感”,最终走上了反革命道路,成为了革命的叛徒。
《红岩》中的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红岩》中塑造了众多的正面知识分子形象: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监狱的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但绝不自己使用的许云峰;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以及敌人的各种酷刑,仍旧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的江雪琴;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及时向战友传递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的成岗;一直忍辱负重,关键时刻接通了狱中与外界的联系的“疯子”华子良;为了掩护战友自甘成为靶子,吸引敌人火力,最后壮烈牺牲的齐晓轩……《红岩》描写出了一个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展现出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汇聚成为一部记载英雄壮举的悲壮史诗。
在众多英雄中,江雪琴江姐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重要人物,接下来我将就这一正面知识分子形象做出具体分析。
江姐初次出现在小说中是在成岗家里,她“安详稳重”“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蓝旗袍剪裁得很合身”,一段与成岗的对话,出现了两次“不慌不忙”两次“温和”,足以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冷静老练、成熟温和的地下工作者形象。
小说中对江姐的第二次描写是在朝天门码头,她一眼便看出了甫志高“身穿西装,却自己拿行李”这一行为的不妥;面对特务的搜查,她用从容的态度熟练自如地应对,充分体现出她的敏锐嗅觉和沉着老练。
在去川北的路上,当她发现被悬首示众的同志是多年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丈夫彭松涛时,她“热泪盈眶,胸口梗塞”“禁不住要恸哭出声”。
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方方不仅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而且长期致力于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
她笔下有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代表了中国当代几代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在对方方小说的研究成果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
本文重点考察和描述方方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命形式与命运形态,以及由他们不同阶段的形象衔接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生命史、精神史。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中国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描写一直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
在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主要形态是被批判的知识分子,这类知识分子承受了社会加在他们身上的重负,生命毫无亮色。
20世纪80年代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强烈的受难者、反思者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身份地位下降、生活日常化、心灵欲望化的特点。
新世纪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有一个群体转向的特征,转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发掘反右和“文革”题材;二是表现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的整体浮躁与对传统知识分子价值的坚守。
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始,三十多年来方方的小说创作一直致力于知识分子群体形象的塑造。
她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不但吻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代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征,而且极为精炼概括地提取出这几代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核心。
祖父型知识分子是比十七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更早的类型,他们是启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典型。
父亲型知识分子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的知识分子,与十七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类似,处境艰难。
第三代知识分子是新时期到来之后的知识分子,他们逐渐被市场经济排挤到社会的边缘。
新世纪到来之后,方方再次对新时期和新世纪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剖析,对知识分子的当下处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惟妙惟肖的爱情》中,呈现了新时期和新世纪两代知识分子的尴尬命运,既指出了第三代知识分子处境的恶劣,也指出了知识分子本身的病态与弱点。
方方小说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不仅是呈现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处境问题,更多的是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意识的拷问。
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总第135期)J OURNAL O F FU JI AN NORM AL UN I VERS I TY(Ph iloso p h y and S ocial S ciences Ed ition )N o.6,2005G eneral ,N o.135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么追随工农兵英雄的形象特征,要么被塑造成“妖魔化”的危险分子。
这个历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美学特征,显示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小资知识分子的焦虑和排斥。
然而,无论是自我丑化,还是模仿工农兵英雄形象,都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推向了彻底瓦解的境地。
关键词: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病态;规训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05)06-0054-06收稿日期:2004-06-03作者简介:余岱宗(1967—),男,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一1949年7月,文学作品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讨论在《文汇报》副刊上成为整整一个月的热点问题。
事实上,可写不可写与其说是一场争论,不如说是一个信号———可写不可写竟然成为需要讨论之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叙述和如何叙述小资人物已经不是一个审美话题,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
事实上,周扬在1949年7月的第一次文代会上已经指出“沉溺于自己小圈子内的生活及个人情感的世界”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感是“渺小与没有意义”,从审美机制而言,这等于宣布了“小圈子内的生活及个人情感的世界”不宜进入当时的文艺作品[1]。
这种题材限制在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支持下,成为一个不必加以论证的前提。
一般来说,1949到1966年这“十七年”间的小说作品,直接亮相的小资知识分子主人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灰色小资知识分子人物,此类小资人物承当了被批判、被谴责的叙事角色,以此唤起人们对小资知识分子思想情感之社会危害性的高度警觉。
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
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作者:任晓楠徐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科研项目“激情岁月的红色叙事——十七年革命历史文学电影改编研究(项目编号:CXS201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在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仅被动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而且积极地融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精神轨迹中去,体现了创作者与形象同构的身份焦虑。
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异质性和复杂化,除了要归因于当时的主流政治对知识分子的“长期规训”,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因于作为叙述主体的知识分子对其身份从属的焦虑和阶级原罪的忏悔情结。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形象;焦虑作者简介:任晓楠(1971-),女,辽宁本溪人,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小说创作、戏剧影视创作;徐江(198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最早兴起于192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
这个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并不是“边缘人”的形象,而是受到五四个性解放精神浸染的现代中国左翼文学先锋的形象。
然而随着无产阶级文艺对个体创作的不断“规训”,到了1950、196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但失去了革命精英阶层的地位,反而被塑造成了革命的追随者和被改造者。
在这些被改造者的身上,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承袭于五四的启蒙理性和个性主义精神,在革命的感召和自觉地改造之后被“合法”的整合进纪律化的革命精神秩序中去了,知识分子形象渐渐抛弃从五四继承的个性化成分,而步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精神轨迹中去。
从这些被规训、被改造的知识分子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代知识分子无法克服的身份的焦虑和深植于内的忏悔情结。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异
“十七年文学"游翠萍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异题解:“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之间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
代表性文学作品有《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
知识分子与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是一个待别复杂且尴尬的问题,正如马克・塞尔登在《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中所称:。
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内在驱力:一是精英主义倾向,指向理性化的等级秩序或集权化的组织体制;一是民粹主义倾向,强调依靠觉悟的农民大众。
从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到大革命时期,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一直是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是精英主义倾向起着主导作用。
知识分子是中国最早的觉醒者和启蒙者,扮演着当仁不让的革命者角色。
但是,随着中国革命向农村的延伸,农民阶级的革命潜能开始显现出来,农民取代知识分子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调查,看到了鲁迅笔下被“不准革命”的阿Q们的革命能量,欣喜于农民运动的巨大威力,他从中得出对中国革命的判断:。
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农,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不过,知识分子依然有着农民阶级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传播思想,播下火种。
但是,知识分子与农民阶级几乎有着水火不相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两个阶级要结成联盟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而且由于智识的优势,知识分子很难单纯地服膺某一思想,要说服知识分子心甘情愿地认同这些。
思想狭隘的乡下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
有必要”与工农大众结合,“有必要”向工农大众学习。
这项思想工作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贬低知识分子的作用,。
不是所有这些知识分子都能革命到底的。
其中一部分,到了革命的紧急关头,就会脱离革命队伍,采取消极的态度;其中少数人,就会变成革命的敌人”.二是夸张农民的作用。
除了宣扬农民的革命力量外,还从思想品格上论证农民优于知识分子:。
【标题】十七年革命小说创作人物形象管窥
【标题】“十七年”革命小说创作人物形象管窥【作者】李嫚【关键词】“十七年”文学革命小说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指导老师】张羽华【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引言“十七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处于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化语境之中。
而革命意识形态凭借自己的“自由永有”的绝对意义,掌握并控制着“十七年”文学创作。
作家在革命小说创作上自觉不自觉地向一种意识形态化靠拢,五彩缤纷的创作个性被这一种单一的文学态势取代。
反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高大全”似的正面英雄人物形象逐渐占据了文学描写对象的整个江山,而反面人物形象只能在某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他们的作用基本上就成了“陪衬对比与烘托正面人物”,作为主要叙述对象出现的是少之又少。
在“十七年”文学中,由于受到战争文化规范的影响,使得当时工农作家养成一种“两军对战”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两种模式,黑白分明,从而导致他们思维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创作了两大语言系统“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正面人物是褒义词,通常情况都是出身贫寒、大公无私、英勇善战、不怕牺牲、高大威武、没有精神危机,没有七情六欲,不会轻易死亡;反面人物是贬义词,常常掠夺财富、贪梦、邪恶、阴险、自私、残忍、恶劣、丑陋、一些生理缺陷、具有破坏性、动摇性。
通过对《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红旗谱》这几部作品的认真研读,以及参考相关的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界的相关评论,本文试图对这几部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钩沉,重新厘定各种人物形象,对作家的创作范式和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述做出自己的评判。
一、“十七年”革命小说创作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建国后,新生政权理所当然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从周扬的话中流露出当时文艺界官员对未来中国文学创作的走向,便是描写战争文学,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来表现历史的本质发展。
歌颂革命战争,并通过描写战争来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史,成为“十七年”文学中公开发表的当代文学中最富有生气的部分。
知识分子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演变路径
知识分子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演变路径如下是关于知识分子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演变路径:一、中国现代文学的知识分子书写考察现代文学三十余年的知识分子叙事,可发现,随着社会政治文化语境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改、变异和调整的过程。
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的知识分子,在不断进行自我的身份转换。
而在这种转换中,他们内心的矛盾与苦闷、困顿与挣扎、坚韧与顽强以及行动的自觉与被动、决绝与彷徨,也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而生动的反映。
(一)“呐喊者”与“彷徨者”:五四文学的知识分子“五四”文学中的知识分子是“呐喊者”和“彷徨者”的形象。
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反叛传统、张扬个性、倡导新知、改造社会,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他们的精神标记。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很多是“呐喊者”的形象。
如《狂人日记》中察觉“吃人”历史,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的狂人,《药》中那位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宣扬“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夏瑜,《长明灯》中那个坚持要吹灭社庙里的长明灯的疯子。
但同时,因为生活在时代的转型期,传统的价值体系与新的价值体系处在一种激烈的碰撞之中,觉醒了的知识分子要求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与压制,而自由的思想空气又没有完全形成,许多知识分子常有一种“梦醒了而无路可走”的窘迫与无奈,所以,随之而来的苦闷、孤独、忧郁常常缠绕着他们,因而表现为一种彷徨的心态。
而觉醒——抗争——妥协正是这类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以及涓生、子君(《伤逝》)都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这种苦闷、孤独、彷徨,倍感压抑的知识分子形象,在郁达夫的笔下更其普遍。
那些“袋中无钱,心头多恨”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又不知所往,只能在彷徨苦闷中度日,成为游离于时代的“多余人”。
另外如冰心《斯人独憔悴》《去国》,庐隐《海滨故人》等中的众多知识分子,也都是这一类型。
(二)小资产阶级转向革命者:30年代的知识分子20世纪30年代是知识分子不断革命化的时代,因而其文学形象也经历了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转变,走过了一条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道路。
十七年短篇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真实性”建构
十七年短篇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真实性”建构为使自己暧昧的阶级身份在一元化的话语框架内变得确定和唯一,十七年知识分子作家自我指涉地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短篇小说。
与创作者具有同构性质的知识分子叙述者“我”在普遍的层级化小说叙述结构中,竭力以一种谦卑的叙述姿态,运用细节化的讲述方式逼真地讲述自己的遭际见闻,通过修辞立诚的叙述手段积极地营造文如其人的叙述效果,以最终建构起为主流话语所认同的“真实性”。
标签:十七年;短篇;知识分子题材;“真实性”;第一人称针对建国初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具体实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阐释者周扬于1952年就1930年代初左联时期引入我国,且对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纲领作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阐述[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首先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的发展中真实地去表现现实。
……作家应当深刻地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清楚地看出现实发展的主导倾向,因而坚决地去拥护新的东西,而反对旧的东西。
”[2]作为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重要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十七年备受推崇。
其有关文学创作“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强调与设定,伴随着主流话语的不断强调,逐渐内化为该时期作家自觉的创作目标和要求。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被启蒙者,出于快捷而有效地达成这样的目标和要求考虑,他们纷纷在文以明志的心理作用下自我指涉地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涉及知识分子改造的短篇小说。
与创作者具有同构性质的知识分子叙述者“我”要么是事件的参与、亲历者,要么是情境的旁观、见证人,在普遍的层级化小说叙述结构中,竭力以一种谦卑的叙述姿态,运用细节化的讲述方式逼真地讲述自己的遭际见闻,通过修辞立诚的叙述手段积极地营造文如其人的叙述效果,以最终建构起为主流话语所认同的“真实性”。
凭借这一“有意味”的話语实践活动,十七年知识分子作家以一种积极响应主流话语召唤的创作姿态,最大程度地向外界表明其现实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迫切的工农兵身份转变的意识形态渴望。
有限而光彩的非主流——试论十七年短篇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形象
第 9期
宜 春 学 院 学 报
Jun lo ih n C U g o r a fYe u o ee
V0.3 1 2. No 9 .
21 0 0年 9月
S p2 0 e .
试论 十 七年 短篇 小说 中的两类 人 物形 象
朱 丹
十七 年短篇小说创 作作 为长 篇史 诗性作 品丛林 夹缝 中
长成的一种小 说样态 ,历 来关 注度 不高 。但 实 际上 ,它 的 “ 、平 、快” 短 ,被称作 “ 篇小说 等宏 大形式 的尖 兵与后 长 卫 ” 文 坛的晴雨表 与风 向标 ” “ ,“ 、 得风气之先 的报春 的燕 子” ,是对 “ 史诗性 ” 宏 大叙 事 主流 的一 种补 充甚 至是 一 种 冲击。 就人 物形象 塑造 而言 ,由于历来 文学 史和评 论界 都是
集中塑造的两类人 物形象—— 女性形象与知识分子形象 ,以细致 的文本分析 为依托 ,找寻本 时期 小说 创作的 闪光
点。
关键 词 :十七年 ;短篇 小说 ;女性 形象;知识分子
中 图分 类号 :I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8 X (00 9— 19— 3 25 5 6 1 3 0 2 1 )0 0 2 0
性特征抹杀殆尽 ,女性形象模式 化、概 念化的影子沉重 。
短篇小说则不 然 ,有 限的篇 幅与 紧凑 的结构 并 不容 许 多余 的形象塑造 ,经 过作 家高度 的艺术 提炼 后 的人物形 象
典 型 而 有 共 性 力 ,反 映 到 女 性 形 象 上 ,则 是 为 我 们 带 来 了
中的人物 形象 关 注较 多 ,人 物性 格 的发 展得 到慢 慢 铺 开 ,
“十七年”小说中农村反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探析——以宋郁彬和冯贵堂为例
作者: 王金双
作者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4-15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农村反动地主形象;国家意识形态;规约;陪衬角色
摘要:与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相对应,"十七年"文学塑造了一些反革命知识分子形象,《青春之歌》中的宋郁彬与《红旗谱》中的冯贵堂是两个主要代表。
作家塑造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假民主真反动的本质,安排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为了证明他们反革命的隐蔽性和恶毒性,但通过文本细读,这两位反革命知识分子形象身上还携带有另外的一些历史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论文详细梳理了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旧知识分子形象、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及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的塑造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系。
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强力规约,造成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公式化与概念化。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有的在党的教导下,在批判与改造中,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
有的则未能经受住党与时代的考验,走上了反革命道路。
当然,在“百花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敢于对社会与现实发出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从《我们夫妇之间》谈起,考察在对小说的批判背后所凸显的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矛盾,导出知识分子及其形象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血肉联系”。
历史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持续关注与批判注定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强力规约与改造的命运。
第二章探讨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特点和规律,重点阐释了这一形象的成长过程及所具有的模式化意义。
第三章考察了对反面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在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质。
第四章通过与历史文本的联系,分析了旧知识分子形象的改造理由、过程、结果,总结了对这一
形象的改造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文学文本中旧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质疑与批判。
第五章探讨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历史文本中“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与“上山下乡”的培养途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了文学文本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成长规律单一化的原因。
第六章考察了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百花时代”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另类”之处。
分析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对爱情的“欲说还羞”的表达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