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痴呆常见类型及鉴别
失智症有哪几类

失智症有哪几类?1.退化性失智症大部份患者都是属于这类型,其中又以下列三者最常见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1906年由德国Alois Alzheimer医师发现,因此以其名命名,是最常见的失智症。
阿兹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为两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以记忆功能为主,并无意识障碍、属进行性退化并具不可逆性;其脑部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往生后脑解剖可发现异常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纠结。
美国前总统里根即罹患此症。
2.额颞叶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其脑部障碍以侵犯额叶及颞叶为主,特性为早期即出现人格变化,无法调整行为以致有不适切之行为反应及活动;或早期就出现语言障碍,如表达困难、命名困难等,此二者皆有进行性退化现象。
3.路易氏体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特性为除认知功能障碍外,重复地无法解释的跌倒、时好时坏起伏变化大、对抗精神药物十分敏感、鲜明的视或听幻觉、每次发作持续数周至数月。
4.血管性失智症为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失智症,特性是认知功能突然恶化、有起伏现象、呈阶梯状退化,在东方人发生比例甚高。
常见临床特征:1)情绪及人格变化2)尿失禁3)假延髓性麻痺(吞咽困难、构音困难、情绪失禁)4)步履障碍(失足跌倒)5.其他失智症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如脑瘤、脑炎、AIDS、外伤、酒瘾、正常脑压水脑、Vit.B12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在临床诊断的工作上,这些反倒是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大部份是可以治疗的病因。
失智症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失智症相关翻译一致化Alzheimer`s Disease 阿兹海默症Dementia 失智症V 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额颞叶型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路易氏体失智症。
老年痴呆测试题30道鉴定标准

老年痴呆测试题30道鉴定标准
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
疾病,其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虽
然没有一个特定的测试可以用来诊断老年痴呆症,但医生可以通过
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
以下是一些
可能用于评估老年痴呆症的测试题的示例:
1. 重复记忆测试,医生可以给患者朗读一组单词或数字,然后
要求患者在几分钟后重复这些内容,以评估患者的记忆能力。
2. 认知能力测试,医生可能会问患者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日期、地点或者当前事件,以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
3. 时钟绘制测试,医生可以要求患者画一个时钟并标注特定的
时间,以评估患者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执行功能。
4. 计算能力测试,医生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以评估患者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行为和情绪评估,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变
化,以评估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症状。
6.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医生可能会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这些测试题和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的迹象,但最终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如果你或者你认识的人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或其他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需要及早干预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缓病情的发展。
痴呆PPT精选课件

11
二、 认知功能评估
1.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 语言能力、运用能力、定向力、注意力、计算 力、视空间和结构能力等的评估。
2.评估方法:测定简明精神状态检查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 、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
• 服药方法:易倍申®(盐酸美金刚片)成人:每日最大剂量 20mg。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治疗的前3周应按每周递增 5mg剂量的方法逐渐达到维持剂量,具体如下:治疗第一周的剂 量为每日5mg(半片,晨服),第二周每天10mg(每次半片, 每日两次),第三周每天15mg(早上服一片,下午服半片), 第4周开始以后服用推荐的维持剂量每天20mg(每次一片,每 日两次)。批准用于中-重度痴呆的治疗。
• 服药方法:通常2次/d,100μg~200μg /次,但每日服用量不超 过45 0μg。石杉碱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肠 道不适、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晕、乏力、兴奋、失眠等反 应,一般可自行消失。反应明显时减量或停药则可缓解、消失。
19
二、NMDA受体拮抗剂
• 美金刚 美金刚是首个在AD方面有显著疗效的NMDA拮抗药, 是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与NMDA受体上的环苯己哌 啶(phencyclidine)结合位点结合。美金刚与NMDA受体的亲和 力中等,可对抗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但不影响谷氨酸的正常生 理功能。当谷氨酸以病理量释放时,美金刚可减少谷氨酸的神经 毒性作用,当谷氨酸释放过少时,其还可以改善记忆过程所需谷氨 酸的传递。
厕等,后者包括复杂的日常或社会生活能力,如 出访、工作、家务能力等。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一)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一)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老年痴呆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智能和记忆功能逐渐下降的一种老年疾病。
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等级评定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拟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的分类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按照疾病发展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1.轻度老年痴呆:患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疾病对生活能力的影响较小。
2.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表现为语言沟通受限、常常迷失于熟悉的环境中、失去日常活动的自理能力等症状,生活能力受到明显影响。
3.重度老年痴呆:患者表现为认知能力严重损失、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长期护理等症状,对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的主要指标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主要考察患者的记忆、理解、表达、推理、计算、定向力、行动力、阅读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包括:•Mini-Mental状态检查(MMSE)得分:该项测试主要包括时间、空间、记忆、数字计算、理解、表达等方面的测试题目,总得分为30分,得分越低,表明病情越严重。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得分:针对患者的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能力受到的影响越大。
•行为异常量表(NPI)得分:针对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评估,包括冲动、暴力、抑郁、回忆症等,得分越高,表明行为异常越严重。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的使用范围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适用于所有老年痴呆患者,无论是因为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都适用。
此外,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还可以帮助医生与家属更好地沟通,有助于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
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的建议使用老年痴呆等级评定标准的使用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考虑。
同时,评定结果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协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状况。
老年痴呆智力残疾一二三四残疾标准

老年痴呆智力残疾一二三四残疾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年痴呆智力残疾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的认知和行为功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70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继续增加。
老年痴呆智力残疾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老年痴呆智力残疾,各国相关机构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残疾标准,以便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老年痴呆残疾标准:一、老年痴呆症标准:1.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和理解力明显受损,常见的症状包括迷失、迷糊、记忆力减退等。
2. 行为异常:患者的行为表现异常,可能出现易激惹、失控、情绪不稳等症状。
3. 社会功能障碍:患者的社交能力明显下降,可能出现社交退缩、孤立等情况。
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基本生活活动。
5. 病程持续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通常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
二、智力残疾标准:1. 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智力残疾患者的智力发育水平远低于同龄人,常见的表现包括学习困难、记忆力减退等。
2. 社会适应能力差:智力残疾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下,常见的表现包括交往困难、沟通障碍等。
4. 病程持续性:智力残疾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护理。
5. 智力残疾程度划分:根据智力残疾的程度和类型,可以将智力残疾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老年痴呆智力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和负担,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残疾标准,医护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和重返社会。
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老年痴呆智力残疾的宣传和关注,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
老年痴呆等级划分标准

老年痴呆等级划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老年痴呆等级进行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级、心理行为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等。
根据这些标准,可以将老年痴呆症患者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微的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但生活自理能力尚能维持,日常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这类患者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延缓病情的进展。
中度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症状相对较为明显,认知功能严重受损,记忆力减退明显,生活自理能力受影响,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进行日常生活。
这类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延缓病情的恶化。
除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划分老年痴呆等级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评估,如心理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疾病的进展程度等。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老年痴呆等级的划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们应该根据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级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社会应该加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和护理服务,共同为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努力。
【字数已满】第二篇示例:老年痴呆是一种智力和记忆受损的疾病,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症分级标准

阿尔茨海默症分级标准
一般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其患病严重程度来分,可分为轻度、中度、中度三种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
1.轻度: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语言功能受损、
记忆功能明显衰退、做事缺乏主动性、容易有抑郁情绪或攻击性行为。
2.中度:患有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更加健忘、无法独
立完成煮饭、打扫卫生的生活能力、个人自理能力逐渐下降,说话也越来越困难,经常会无目的地游荡和出现一些其他异常行为。
3.重度: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法独立进食、无
法辨认与自己比较亲近的家人或朋友,会大小便失禁,表达困难、行走困难,此阶段的患者通常需要依靠轮椅行动,或者卧床不起。
医学影像学考试资料—痴呆的MR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考试资料—痴呆的MR影像学诊断现今神经影像学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除神经外科之外的以往, 这将有助于神经影像学对像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的挑战。
为您整理痴呆的MR影像学诊断相关信息。
1.MR检查方案斜冠状位T1WI用于评价内侧颞叶额海马的萎缩。
采用与海马长轴垂直的平行线, 该线也可以采用与脑干平行定位。
采用薄层扫描并重建获得全脑连续的3D矢状位T1图像。
另外, 矢状位重建可以很好的评价中线结构以及顶叶的萎缩, 这些可能与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FLAIR图像常用来评价全脑皮层萎缩(GCA)、血管白质高信号和梗阻。
T2WI常用于评估梗阻, 尤其是丘脑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这些在FLAIR图像上很容易漏症。
T2*WI对发现淀粉样血管病中的微出血是必须的, 还可以发现钙化和铁沉积。
DWI被认为是年轻患者和快速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DD-血管炎, CJD)的补充序列。
2.MR对痴呆的评价对怀疑有痴呆病人进行MP研究时必须有评估的标准方法。
首先需要排除像梗膜下血肿、肿瘤以及脑积水这类治愈疾病。
接着寻找特异性痴呆的迹象, 如:阿尔茨海默病(AD):内侧颞叶萎缩(MTA)和顶叶萎缩。
额颞叶变性(FTLD):不对称的额叶脑萎缩和颞叶脑萎缩。
血管性痴呆(VaD):全脑萎缩、弥漫性白质病变、腔隙性和巨大梗死(梗塞涉及到认知功能区域)。
路易体痴呆(DLB):与其他类型的痴呆相比一般没有特异性。
因此在研究MR图像时按照病灶范围分为全脑萎缩、局灶性萎缩和血管性疾病(即梗塞、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塞)。
对怀疑有认知障碍患者的MR的标准化评估包括:全脑皮层萎缩量表、内侧颞叶萎缩视觉量表、顶叶萎缩评定量表、顶叶萎缩评定量表、脑白质损害评定量表。
【习题一】在研究MR图像时, 分为全脑萎缩、局灶性萎缩和血管性疾病的依据是(B)。
A.斜冠状位B.病灶范围C.蛋白质信号D.钙化【习题二】对怀疑有认知障碍患者的MR的标准化评估包括(ABCD)。
老年痴呆(1)

二、流行病学
36
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 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略多于女性。帕金森病的致残 率较高,国外报道发病1~5年后,致残率为25%;5~9 年时达66%;10~14年时超过80%。
帕金森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且成为康复领域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evaluation form)
整理课件
综合评定
42
(一)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
由Fahn等人在1987年制定的帕金森量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评估中。内容包括帕金森病体征、症状和药物相关波动状 况。共包括3部分,即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运动指数。 每部分分为4级指数,即从0~4级。0是正常,4是严重。统 一分级指数,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
10
13、复述:树木
1 0 29、说一句完整句子
10
14、100-7(93)
1 0 30、按样作图
10
15、93-7(86)
1 0 附作图样(略)
16、86-7(79)
10
总分:
(标准:文盲:17 分 小学 20 分 中学以上:24 分)
整理课件
34
帕 金 森 病的康 复
整理课件
35
一、定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 痹(Paralysis Agitans),1817年由Parkinson首先 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 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 减少和体位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也是狭义概念上的“老年痴呆”。
整理课件
阿尔茨海默病
( Alzheimers disease, AD )
痴呆及其治疗方法

痴呆及其治疗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逐渐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痴呆是一种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受损、判断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等症状。
虽然痴呆症状的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会患上痴呆。
要预防和治疗痴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1、痴呆的种类痴呆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大脑的某些区域出现神经细胞死亡和氧化损伤。
其他常见的痴呆症包括血管性痴呆、皮质下痴呆和腹内钙化痴呆等。
2、痴呆的危险因素痴呆的出现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社交经历、学习经历和环境因素等。
另外,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也与痴呆症状的出现有关。
3、痴呆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尽管痴呆症的产生涉及较多因素,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延缓痴呆症状的出现,或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饮食调控调整饮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痴呆症的方法。
增加维生素E、C,以及叶酸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帮助保持大脑功能的正常。
(2)锻炼身体有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对保持大脑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锻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血液循环,以及对抗身体的炎症反应。
这些都能够对减缓大脑衰老以及减少痴呆症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3)减轻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大脑中一些化学物质分泌不正常,从而影响脑细胞的健康。
为了减少压力,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睡眠、户外活动和交友等方式来调节。
(4)药物治疗除了以上的预防方法外,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一种痴呆症的治疗方式。
老年人常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类似阿尔法6等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提高神经递质可用性,减缓神经细胞死亡和减缓病情进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痴呆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难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来帮助延缓病情的进展,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痴呆症状辨析与护理建议

痴呆症状辨析与护理建议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进行性损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对于痴呆患者的症状辨析和护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痴呆症的症状进行辨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痴呆患者。
一、痴呆症状辨析1.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症患者的认知能力逐渐减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判断力和计划能力下降等。
他们可能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件、重复同样的问题、迷路或迷失方向。
2. 语言障碍: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无法流利地用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些人还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的情况。
3. 性格和行为改变:痴呆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
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冷漠、退缩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
有些人还会出现幻觉或妄想等行为改变。
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逐渐下降。
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料。
二、护理建议1. 提供有序的环境:为痴呆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有序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刺激。
布置房间时要简洁明了,物品的摆放最好固定不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周围环境。
2. 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为痴呆患者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并尽量保持一致。
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起床、进食、午休、活动等,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并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3. 倾听和沟通:与痴呆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注意面部表情和非语言沟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应。
4. 提供安全和监护:针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我们应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监护。
安装门锁、防止跌倒的措施、监控设备等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5. 提供适当的活动:定期为痴呆患者提供适当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痴呆等级划分标准

老年痴呆等级划分标准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
能力和日常生活。
老年痴呆的等级划分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一般而言,老年痴呆的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
度三个等级。
这些等级通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认知功能,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记忆问题和
注意力不集中,中度患者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
下降,而重度患者则可能完全失去记忆和认知功能。
2. 行为症状,轻度患者可能表现出轻微的情绪波动和行为改变,中度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和行为异常,而重度患者可能
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如幻觉、妄想等。
3. 日常生活能力,轻度患者可能仍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度患者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和监督,而重度患者可能完全丧
失自理能力。
除了以上方面,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会被考虑在内,如患者的年龄、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等。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痴呆的等级划分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因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进行修订和更新。
总之,老年痴呆的等级划分标准是基于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旨在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为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icd-11有关痴呆疾病诊断标准

icd-11有关痴呆疾病诊断标准痴呆疾病是一类智力退化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日常功能。
在历史上,痴呆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和困难。
然而,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的发布给痴呆疾病的诊断标准带来了显著的改变和更新。
ICD-11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一版国际疾病分类,于2018年正式发布。
相对于之前的版本,ICD-11对痴呆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细致的调整和修订。
在ICD-11中,痴呆疾病被归类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部分,更具体地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
根据ICD-11的定义,痴呆疾病是一种进行性丧失认知能力的综合症,以及影响日常功能的丧失。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和功能障碍所致。
ICD-11对痴呆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和描述。
目前,ICD-11将痴呆疾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这是最常见的痴呆疾病类型,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病例。
它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思维和行为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是大脑中神经细胞的异常蛋白沉积和神经元丢失。
2. 以血管性病理为主的痴呆(Vascular dementia):这种痴呆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它的特点是认知功能下降和与脑血管病变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3. 前额颞叶退化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痴呆疾病类型,其主要症状是前额叶和颞叶的变性。
患者可能出现个性和行为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症状。
此外,ICD-11还更细致地描述了其他痴呆类型,例如帕金森病相关痴呆(Dementia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等。
ICD-11的发布和更新对痴呆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ICD-11的诊断标准更加准确和具体,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病例诊断和鉴别。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02
01
诊断标准
初步评估
认知评估
医学检查
确诊
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痴呆症状。
进行一系列认知测试,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
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根据症状、认知评估和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确诊。
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提高社交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是痴呆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的内容包括生活照顾、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面。
05
痴呆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积极进行认知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类型痴呆的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只表现为轻微的记忆力下降,而痴呆则表现为全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损害。
认知功能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而痴呆患者则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明显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而痴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和行为的异常。
通过阅读、写作、绘画、音乐等活动,刺激大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定期体检
血管性痴呆

4、低灌注型
5、出血性
6、遗传性
7、AD合并VaD
辅助检查
1、神经影像学 脑部CT MRI 2、神经心理学检查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 知评估量表(MoCA)、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Blessed痴呆量表(BDS)、日常 生活功能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 表(CDR)、Hachinski缺血量表
4. 排除性诊断(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 A. 意识障碍; B.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痴呆(如阿尔茨 海默病等); C.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D.精神疾病(抑郁症等)。 注:当血管性痴呆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时, 建议用并列诊断,而不用“混合性痴呆”的诊断。
鉴别诊断
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AD):
3、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 或小血管性痴呆(small vessel dementia)
包括腔隙状态和Binswanger病。以腔隙性梗死、局灶和弥散的缺 血性白质病变和不完全性缺血性损伤为特征。多发生于前额皮质 下区域。 皮质下综合征:纯运动性偏瘫、延髓体征和构音障碍、步态障碍 、抑郁和情绪不稳,执行功能缺失明显等。或仅表现为持续时间 较长的TIA或反复发作的TIA,不遗留神经症状或或仅有轻微的局 灶表现。影像学:多灶腔隙、广泛的白质损害。报道此类患者平 衡功能较差且步态异常。 VaD早期认知综合征特点: *执行障碍综合征,信息加工减慢。包括制定目标、主动性、计 划性、组织性、排序和执行能力、抽象思维等能力下降。 *记忆障碍(可轻度),较AD轻。回忆损害明显而再认和提示再 认功能保持相对完好。 *行为异常及精神症状。包括抑郁、人格改变、情绪不稳、情感 淡漠、迟钝、尿便失禁及精神运动迟缓。
痴呆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AD患者的Meynert核中,含有Ach阳性纤维的细 胞较同龄的无痴呆者减少25%~90%;
• 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 和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较同龄的无痴呆者下 降50%~90%。
健康大脑乙酰胆碱酯酶 调节乙酰胆碱
与家族遗传痴呆有关的基因
• 第21 号染色体长臂(21q21.2)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
• 第19号染色体长臂(19q13.2) 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A-poE)
• 第14号染色体长臂(14q24.3) 早老蛋白-1基因(Presenilin-1, PS-1)
重要的脑功能区
症状学 皮层功能障碍
• 皮层功能损害表现 • 患者逐渐出现日间困倦、
思睡、少言懒语,注意力 障碍,不能坚持读书、看 报或看电视; • 夜间则兴奋性增高,表现 为精神亢奋、躁动不安和 入睡困难,一些患者出现 典型的睡眠倒错。
执行功能障碍
• 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 知识和技巧不能进行 运用,包括理解力、 计算力、执行口头命 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 力明显减退 。
• 大面积脑梗死 • 重要部位缺血性脑
损害 • 缺血性白质病变 • 出血性脑损害 • 脑脊液循环障碍
1、多灶性脑梗死导致脑组织容积减少
•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反复多次的发生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闭塞,使大脑半球出现多发 性的较大的梗死病灶,或出现额叶和颞叶的分水 岭梗死,脑组织容积明显减少。
乙酰胆 碱酯酶
乙酰胆碱水平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丧失 精神行为紊乱 认知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干部保健科 王郑
痴呆(Dementia)
• 脑功能障碍致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并 • 在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 • 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 5 项心理活动中,有 • 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和另外 3 项中的一项受 • 损,且足以影响其社会、生活活动功能者。
• “记的不如忘的快”。经提醒后亦无法 回忆。
• 疾病后期远记忆也受累及,日常生活受 到影响。
临床表现 —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 学习新知识困难,工作主动性下降,承 担新任务无法胜任,并随时间推移而加 重。
• 说话词汇减少,找词困难,交谈能力减 退,命名障碍,出现错语症,阅读理解 受损,流利性失语。
痴呆(Dementia)
• 痴呆发病率随年龄增高显著上升,60岁以上 人群为1%,85岁以上人群达40%以上。
痴呆的病因
变性病性 阿尔茨海默病 路易体痴呆 Pick病 额颞痴呆
非变性病性 血管性痴呆 感染性痴呆 代谢性 中毒性脑病 肿瘤
阿尔茨海默病
• 1.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
50
• 变性疾病。
45
辅助检查
1.神经心理学: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韦氏 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2.神经影像学 3.神经电生理 4.其他检查 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多正
常;ELISA检测CSF中的tau蛋白升高、 Aβ42降低
辅助检查
2.神经影像学,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MRI可见双 侧颞叶、海马萎缩,PET可见顶叶、颞叶、额叶,尤其是 双侧海马区(颞叶)血流和代谢降低。
NFT) • 胆碱能神经元丢失 • 颗粒空泡变性
经病理 AD
正常
脑组织萎缩,常累及额、颞、顶 叶,海马极度萎缩,镜下脑皮质 神经元广泛丢失,晚期呈弥漫性 脑萎缩,脑重量减轻,脑回变薄 、脑沟变宽、变深,脑室扩 大。
神经病理
老年斑,也称细胞外神经斑 ,是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病变核心有类淀粉前体蛋白 (APP)断裂后形成的多肽 组成,核心周围是变性轴索 、树突、类淀粉纤维及胶质 细胞。
• 失认:不认识镜中的自己,和镜中的自 己对话,不认识亲人和熟悉的朋友。
画钟试验—2:45
正常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精神障碍
• 异常敏感、多疑、易激惹、易伤感,焦 虑、抑郁。
• 终日忙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无目的 的徘徊,半夜起床活动或吵闹不休等。
• 终日无所事事,寡言少动。 • 有的忽略进食或贪食。
• 计算力障碍:算错账,付错钱,最后连 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
临床表现 —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 视空间障碍: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 铺台布不能把台布的角和桌角对齐,房 间中找不到床,外出迷路,不能画最简 单的几何图形。
• 失用:原先熟悉掌握的技能丧失,甚至 不会拿勺和筷子。
老年斑
神经病理
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 元异常细胞骨架的组成 结构,由双股螺旋细丝 组成,含有过度磷酸化 的tau蛋白。
神经原纤维缠结
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
• 早期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表现为刚发生 的事不能记忆,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 不能回忆,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时常 忘记物品放置何处,忘记约会,常感
辅助检查
正常
AD
辅助检查
3.脑电图,早期脑电图表现为波幅降低和α节律减慢, 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较广泛的θ活动,以额、顶叶明显 ,晚期则表现为弥漫性慢波。
辅助检查
4.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多正常;ELISA检测CSF中的 tau蛋白升高、 Aβ42降低
辅助检查
5.基因检查:有家族史患者可进行APP、PS、1PS2基因 检测。
药物治疗
• 胆碱酯酶抑制剂 • 美金刚 • 脑血循环改善剂 • 脑能量代谢激活剂 • 钙离子拮抗剂 • 神经营养因子 • 抗氧化剂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雌激素 • 他汀类药物
德国巴伐利亚洲 精神科医师和神 经解剖学家
Alzheimer’s origin patient: Auguste D.
1907年报道1例51岁女性患者,进行性记忆和语言能力丧失 及识别能力障碍,病情逐渐恶化、4年半后死亡,病解发现 脑萎缩、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改变。
分类
按发病年龄: 早老性痴呆(发病<65岁) 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发病>65岁)
其他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清同型半胱 氨酸、房颤、脑外伤、慢病毒感染、文化程度低、独居、吸烟 、重金属(铝、铁、锌、硒、锰等)接触史等因素也可能参与 AD的发病。
神经病理
• 脑萎缩 • 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 • 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按有无家族发病: 散发性AD(sporadic AD, SAD) 家族性AD(familiar AD, FAD)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神经递质障碍 细胞骨架改变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炎性/免疫反应 雌激素 其他
遗传因素
• 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基因: 21号染色体
40
• 2.发病率随年龄增高,3305 >65岁患病率约为 25
20
• 5%,>85岁为>20%,1105
•
患病率女:男为1.5-
5 0
• 3倍。
6பைடு நூலகம்-69 70-74 75-79 80-84 8 年龄 (年)
Data from Ritchie and Kil
Alois Alzheimer 阿尔茨海默
• 早老素1(presenilin l,PS1)基因:14号染色 体
• 早老素2(presenilin 2,PS2)基因:1号染色 体
• 载脂蛋白E(ApoE)基因:19号染色体
• 前三者与早发FAD有关, • 后者与晚发 FAD 及
神经递质障碍
胆碱能系统:脑内隔区、Meynert基底核等 部位的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减少。 大脑皮质及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 ACh水平降低,主要为海马及新皮质区,且降低的程度与 痴呆的严重性、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数量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