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高度评价冯至诗歌的原因探析
论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论冯至抒情诗的张力®夺渖霖内容摘要: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抒情诗人”,其抒情诗歌呈现出较强的语言张力和主体性张 力。
一方面,诗人善于采用“远取譬”的修辞手法创造性地扩大意象的逻辑外延,增强语言的弹性与韧性。
另一方 面,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对立刚”与“柔”的抒情方式的碰撞,让诗人建构出极富思想力的内部情感,使其诗 作变得隽永味醇。
关键词:冯至抒情诗语言张力主体性张力<学教育2。
19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 为杰出抒情诗人”,其诗作影响深 远。
冯至的抒情诗被如此赞誉的 原因有很多,如幽婉含蓄的抒情 风格、对中国抒情传统的追求与 创新等等。
但这些原因都呈现出 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诗歌的张力,冯至抒情诗的张力效果使其诗作 变得隽永味醇。
以冯至《昨日之 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当中 的早期抒情诗为研究对象,借用 英美新批评的关于张力的相关理 论,对冯至诗歌的张力进行实质性 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从张力的艺 术特色方面论析冯至的抒情诗作。
张力的涵盖范围十分广阔,诗 歌内在情感张力、结构张力与形 式张力,文本与外部世界所构成 的话语意义上的思想张力、精神 张力与思维张力等。
本文主要从 语言张力与主体性张力两方面浅 析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一.语言张力诗作在诗歌内涵与意象逻辑 外延的统一中形成张力,陈仲义 先生在《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中提到诗语的生成机制,“首次引人 诗语的内在映像与外化定型过程 张力所形成的两极动力:一极是 以与生命本真同构,几近半自动 言说的‘语感’;另一极是以超语 义、混沌为表征的‘语义偏离’,两 极动力构成现代诗语生成的基本路径”1。
并将语言张力的特征系统化,主要有:含混——模糊中的歧义多义;悖论——互否与互斥的吊诡组合;反讽——基于表里内外的“佯装”、“歪曲”;变形——“远取譬”畸联;戏剧化——紧张中的包孕、包容等。
论冯至的诗情
论冯至的诗情吴姝婧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校区文学院摘要:本文选取了冯至不同创作时期的典型诗歌,分析了他一生中的诗歌内容、题材、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原因和艺术价值,并捕捉了他不变的诗歌精髓和爱国情怀,从小我到大我,从社会到宇宙,他的生命和精神是波澜壮阔的。
关键词:冯至诗歌的整体变化;诗骨;诗理;诗颂;诗魂前人对二十世纪杰出诗人冯至的研究硕果累累,如季羡林的《秋风怀故人:冯至百年诞辰纪念集》等,对冯至诗歌的意象、主旨、内涵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挖出了每一首诗的灵魂。
本文通过对冯至三个阶段不同创作风格的分析,刻画了一条冯至的精神旅程史,具体阐述了他在不同年龄段的心路历程。
同时在异中求同,通过对比,显露出了不变的精神内核。
“诗即人生,人生即诗”是对冯至最好的诠释。
一、昨日诗骨冯至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写了一大批表达“个人的哀愁”和“狭窄的情感”的诗歌,主要收录在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里。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爱情诗《蛇》,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动物,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美丽的爱情相媲比。
但在诗人笔下却幻化成了忠诚、坚贞的代表,它沉默却炽热,它无言却浓烈。
首先,诗人运用隐喻,将寂寞之情和蛇的意象联接,给读者以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其次,诗人通过塑造梦境给读者虚虚实实,若即若离的感觉,诗歌发展和梦的发展互相推进,代表美好和可能性的梦境更凸显出爱情的美妙,诗人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如果说,《蛇》具有悠远深沉的浪漫气质,那么,《绿衣人》则代表残酷悲伤的现实情怀。
诗人擅于观察生活,捕捉平凡人的不平凡,一个普通的邮夫背后却折射出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
一是动荡的社会使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生死未卜。
“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映照出绿邮夫不再是传递情感和平安的象征,而是人们想躲闪和规避的噩耗和死亡的象征。
二是人们冷漠麻木的人性缺陷。
绿邮夫“他的面貌很平常”“不带着一点悲伤”表现出社会动乱使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数之多,绿邮夫早已习惯这家家户户该接受的噩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诗的国度 第1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
比兴寄托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有字面的解释,也有引申的解释;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也有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先讲“比”“兴”二字,词天生有这一特质,容易把作者引向比兴寄托的路子,也容易引起读者比兴寄托的联想。
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见物起兴,是由物及心。
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它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
以《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外在的物象,所谓“物象”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凡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统称物象。
这在中国诗歌中有很久远的传统,如《诗品序》中就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都是说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
李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由于看到“林花谢了春红”而引起的感发就属于此类。
什么叫“比”呢?“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因为诗歌这种美文,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
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是用一只吃粮食的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这是他心中先有一个剥削者的概念,然后用硕鼠这一形象来表现的,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形象来比喻,是由心及物的心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比”。
冯至
1927年暑假从北大德文系毕 业,到哈尔滨第一中学教国文, 兼北大德文系助教。曾与冯文炳 (废名)合编文学刊物《骆驼 草》。
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 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 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上 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 主任。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 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 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 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 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 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 杂文等。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导入
我们知道在中国新诗作者中,郭沫若、 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的诗歌成就很高。冯至 的诗如何呢?
事实上,冯至的诗既不热情,也不潇洒, 要让冯至的诗获得青年的普遍爱戴,不论在 过去还是现在或未来,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 事情。可是,鲁迅却偏偏说说冯至是“中国 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
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gou4)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十四行集》代表了冯至诗歌
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 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 《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 熟的标志。1、诗人关注国家、人 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2、 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 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 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 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3、善于进 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 “锋芒”。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 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冯至诗歌赏析
冯至诗歌赏析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连累着热切的乡思;它想那茂盛的草原——你头上的、浓烈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到;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像是一只绯红的花朵。
冯至(—)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这首《蛇》是冯至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具有其早期诗歌中的那种忧郁、感伤、细腻、缠绵的牧歌情调,象一支箫管吹奏出的呜呜咽咽的曲子。
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起,这就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
当时他看见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图画上就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范质,头部鲑鲤,口中顶戴着一朵花”,他真的这蛇“明丽天真无邪,犹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存有评论家指出“蛇”与“花朵”分别寓意着男女的生殖器官,从而将这首诗歌阐释成一个处在性迷茫期的青年的性幻想。
事实上,毕亚兹莱的那幅画的确含蓄地涵盖着某种性的意味,据此而将此首诗歌阐释成性的迷茫,必须说道还是存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首诗视为一次性犯罪行为的坎坷达成一致,似乎不免煮鹤焚琴之讥。
必须说道,“蛇”的意象不仅涵盖着西方文化背景中那种不雅意味,同时也蕴含着东方的审美情绪,痴情、柔情、忠贞的白娘子同样就是一条蛇,“蛇”的意象中不仅涵盖着淫欲,同时也抒发着一种对于理想爱情的美好愿望。
而另一个意象“花朵”将之视作女性生殖器也未尝不可,毕竟每个人都存有对诗歌展开阐释的权利,但是也不必因此而忘掉了“花朵”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常常与青春、生命、热情、幸福等联系在一起。
在本诗中,“绯红的花朵”云云,也可以就是指诗人在想象中的爱情的滋润下,再次找回了自己的青春的热情,再次辨认出了生命的幸福。
也许,这两个意象的妙处就是可以正可以鬼神,可文可野,正所谓的“经学家看到《极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爱恋,革命家看到CX480,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鲁迅评者《红楼梦》语),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存有了无穷的阐释的可能性,就可以算是就是经典之作。
浅谈十四行诗的中国化
浅谈十四行诗的中国化摘要:作为典型西方格律诗的十四行诗,在引入中国以后,许多现代作家和诗人都有所尝试和创作。
而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十四行集》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和所达到的成就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十四行诗的移植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化的道路。
这些也正是冯至对十四行诗在中国的移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诗;哲学思考;音律审美原则一、冯至和中国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作为典型的西方格律诗的形式,有着非常深远的传统。
这与中国的传统的格律诗创作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很大的不同。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格律诗创作开始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戴望舒、闻一多、朱湘等曾都做出很大的贡献。
徐志摩诗作在节奏格律方面,也呈现出西诗的特色。
而闻一多则在其《律诗底研究》中,从理论上将汉语诗的节奏与英语诗的节奏作了清楚的比较。
闻一多指出,将中国诗的平仄与英语诗的音步相混淆是错误的。
“合逗而成句,犹合‘尺’(meter)而成行(1in e) 也,逗中有一字当重读,是谓’拍’”[1]。
闻一多在考虑诗的节奏模式时,充分借鉴了中外诗学的长处。
十四行诗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新的尝试和被移植的。
在尝试外国诗体的移植方面,朱自清特别崇拜闻一多所译布朗宁夫人的情诗,认为中国十四行诗到此可算是成立了。
而到了20世纪40 年代,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季节。
面对苦闷、压抑的社会氛围,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怒和对民族新生的执著追求,诗歌创作的沉思因素逐渐增强了,并出现一些以沉思著称的诗人和诗作。
冯至便是这一创作倾向的主要代表。
这位被鲁迅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在度过长长的沉默期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与转化。
他的诗歌创作从早期的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彻底转变。
这一转变是与其20世纪30年代的公费旅德的经历分不开的。
在留学期间,他喜读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欣赏荷兰画家梵高的绘画,听雅斯塔斯教授讲课,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德国诗人和哲学家里尔克对他的影响很大。
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雏凤清声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姚 兰 [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1100] 摘 要: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得到较多评论家的关注,而散文研究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
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的品格特征,表现为“明净的感情与深沉的智理调和之美”。
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风格及思想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冯至散文对于意境的营构、呈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其蕴含的哲理,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冯至散文 诗意 哲理 存在主义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过高度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a冯至先生用诗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通过韵味绵长的叙述,营造出丰富而深远的意象,进而阐发人生哲理,使其散文整体上富有一种诗性美。
一、澄清的诗境冯至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散文集《山水》中,创造出兼有感性具象与智性内涵的意象系统,而这些意象又是产生诗境的关键。
在《一个消逝的山村》中,“小溪”是令人备感亲切的,“鼠曲草”是谦虚、纯洁和坚强的,“彩菌”是点缀民族童话的,“有加利树”是崇高的严峻的圣者……正如沈从文一样,冯至将自己刻骨铭心的寂寞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中,使得“寂寞”也成了一种审美境界。
“鼠曲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在夕阳里一座山丘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草从杂草中露出头来。
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b。
这是一幅可视感极强和层次丰富的图画,动静结合,于此人物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交融,流荡着一种恬静幽远的意境,读者可以感受到王国维所谓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冯至《蛇》中取“蛇”为意象的原因分析
冯至《蛇》中取“蛇”为意象的原因分析作者:程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6期摘要:在中国古典的诗歌当中,很少会采用“蛇”作为意象,即使采用,也大多表示贪婪凶残的意思。
在《蛇》这首诗中,冯至为何采用“蛇”来表达寂寞呢?本文试从“蛇”与寂寞的关系、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以及文学创新这几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冯至;蛇;意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6-0-02冯至是中国现当代一位著名的诗人,鲁迅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光潜也称他的诗“融情于理,时有胜境”,此外,何其芳、司马长风等人也对他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在冯至许许多多的作品当中,《蛇》是一首杰出的诗歌。
在中国远古时期,蛇被作为一种原始宗教的图腾。
在上古的神话当中,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就谈到:“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女娲、伏羲就是这样,《山海经》和其他典籍中的好些神人(如共工,共工之臣等)也是这样。
”[1]在这些神话当中,蛇是与性相关的,“伏羲女娲的图像均作人首蛇身的男女二人两尾相交之状”[2]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蛇经常被视为邪恶冷血的象征,因此也很少见诸于后世的诗歌当中。
而作为专门的意象,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冯至又为何要用蛇这一意象来抒写内心的寂寞呢?一、蛇与寂寞的关系:(一)蛇本体与寂寞的关系:蛇是一种冷血动物,人们一想到蛇,便感觉到寒冷与恐惧。
寂寞也是同样让人觉得寒冷,当人们寂寞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是寒冷的,人心也是寒冷的,就好像来来往往的人都与自己没有关系,万家灯火也没有一盏是为自己点亮的。
但是隐藏在寂寞与寒冷里的却又是热情、不安,就像蛇一样冷漠却也疯狂。
蛇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黑暗中爬行,而寂寞也总是在夜里才会袭上人的心头,让人觉得痛苦不堪,万籁寂静,一个人在黑暗中更会觉得寂寞难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2)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冯至: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1冯至,1905—1993。
十六岁便起身,踏入新诗这一发源伊始的河流,参与并见证,于不同时期均留下自己的印迹。
如若把人生比作诗,冯至长长的一生可能仍然是一首短诗,或一束诗,但这并不妨碍在最为才华涌溢之际,扶摇为一座青山,纵是在暗淡之时也投下长长的影子和思虑。
1990年,他给传记作者蒋勤国回有一函,其中说道:“关于《蝉与晚祷》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卷》中,我深感不安,不知鲁迅为什么看上了这样一篇不像样子的东西。
我的意见是这些东西都不必提,以免贻笑大方。
”提这篇小说并不至于贻笑,不过确乎关注的人已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这个小说卷的导言中有一语传布甚广:“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
鲁迅如此赞许人是鲜见的,时在1935。
就我有限的视野,未见冯至对这个赞语有过像谈自己这篇小说时的态度。
冯至不算高产,1930年代正处于一个停滞期,十年内写的诗“总计也不过十几首”。
自从胡适的“蝴蝶”飞出,直至1935年,新诗事件不断,名家辈出,实绩则有限,如若不说是可怜的话。
鲁迅对冯至的赞许,不无趣味和视野的因素,在客观上也可能构成对新诗这二十年成果的隐性批评。
在另一端,也化作了警示。
甚或可以说对于冯至而言,是警示与激励交互在心间生长。
从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到后来的全集,所收最早的诗均为《绿衣人》,作者1921年写下这首诗,两年后发表于《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一号,最后五句是:“但,他小小手里,/拿了些梦中人的运命。
/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谁又留神或想——/‘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这是一首借由邮递员看待人生的诗,后有所修改(如所引第一句变为“但是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最后一句为“这家人可怕的时刻到了!”)不变的是心绪,令人想到“目击道存”,简捷而忧凄;变的是强化了背景与悲情,与其年龄不太相当,却又似乎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笔触。
逆着时光望去,这仿佛是一根枝条,远远地探向杜甫的心迹。
这一节、这首诗是一个例子,他最初的诗偶尔会用韵,但整体上不太注重韵律,也不太讲究行与行的均齐。
冯至《吹箫人的故事》解析:人的精神困境
冯至《吹箫人的故事》解析:人的精神困境作者:张觜玥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6期摘; ; 要:《吹箫人的故事》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对年轻人的精神依赖、精神追求的变化以及最终寻求不得的惆怅与迷茫。
主人公一步步远离大自然去寻觅爱情,想要找到新的精神依赖,却最终失去自我,发现原来那只有精魂的箫才是自己最难割舍的东西。
关键词:追求的转移; ; 精神依赖; ; 迷茫一鲁迅评价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诗的抒情没有过于直露而造成的粗暴,也脱离了初期白话诗缺少诗味的不足。
谢冕评价冯至:“他的诗没有初期白话诗那种语言空疏、结构散漫的毛病。
意象的密集、诗句的锤炼、章法的谨严,都造出了当日中国诗界的新生面”。
朱自清称冯至叙事诗是“堪称独步”,他的叙事诗情感浓烈却有节制,将情感与叙事融为一体。
《吹箫人的故事》固然写的是关于爱情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但是一首好诗绝对不会只有一层含义,那会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它“必然拥有某种‘多义性’,即它的审美价值必然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以致能在自己的结构中包含一种或更多种的能给予每一个后来的时代以高度满足的东西”。
①冯至的这首《吹箫人的故事》也有多层次含义,除了对爱情的探索,也表现了精神追求的不断变化与对人最终归属的迷茫。
二我唱这段故事,请大家不要悲伤,因为这里只唱到一个团圆的收场。
诗歌一开始便是一个不太美好的开头——“只唱到一个团圆的收场”,那么诗中人物最终结局如何?诗人采用开放式结尾:主人公或许获得幸福,或许凄凉结束。
一切全由读者去续写。
虽然诗人将它放置在“古代西方”,让我们与现实世界保持了一定距离,但是这仍然很像是在叙述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即只知道过去和当下,未来怎样,无从知晓。
即便有着一样的现在,但不同性格的人做出的不同选择仍会导向不同的终点。
也正因如此,诗人在诗篇开头告诫那些多愁善感的读者们“请大家不要悲伤”。
三在古代西方的高山,有一座洞宇森森;一个健壮的青年在洞中居隐。
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作
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作
冯至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有诗集《昨日之歌》。
1921--1923年所作诗主要受“五四”时期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影响,他的作品最初也在《创造季刊》上发表,句子比较自由,对于音节、旋律、韵脚不甚在意,而注重诗意的提炼与表达。
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冯至的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热烈浓郁;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瑰丽多彩,也不若郭沫若的直诉狂呼;在形式上,语言明净,大致押韵,具有整饬美,不似闻一多《死水》的精严。
《蚕马》、《吹箫人的故事》以叙事诗的形式,抒写来自传说的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借以控诉旧式婚姻制度的罪恶,传达青年一代对于爱情的理想。
冯至的叙事诗颇受歌德、席勒叙事谣曲的启示,其感伤、孤独的抒情底蕴与神秘色彩,赋予作品不可替代的价值。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朱自清则更看重冯至的叙事诗。
以为其“叙事诗堪称独步”。
1929年冯至诗集《北游及其它》出版,作者一贯谛视心灵的眼睛转向现实的人间,歌喉也由幽婉清丽一转为粗放激愤,显示了诗人涉世日深之际诗艺的调整。
冯至早期抒情诗的艺术技巧分析
冯至早期抒情诗的艺术技巧分析
胡冬智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以哀婉清丽、含蓄蕴藉的文字创作出了打动人心的诗歌.他在早期抒情诗歌的艺术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循环复沓的诗歌形式与抑扬顿挫的情感节奏,将不同的画面运用与作品意蕴的发生相融合,并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与共鸣式的召唤结构,终成一代诗歌大家.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胡冬智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冯至早期叙事诗的艺术特征 [J], 郑云霞
2.论冯至早期抒情诗的情感意蕴 [J], 周静
3.冯至早期诗集《昨日之歌》的意象艺术 [J], 高心怡
4.冯至早期散文的艺术特征 [J], 陈永志
5.冯至早期抒情诗特点管见 [J], 刘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冯至早期爱情诗的特点
刘禹阳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有个不能被遗忘的名字,“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鲁迅先生赠予他的美誉,他就是冯至。
他一直热烈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却以含蓄的方式表达这种丰富而深沉的情思,只有细细品读过后,才能慢慢体悟,这就是他的诗歌所特有的魅力。
一、含蓄而幽婉冯至笔下的诗文“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坦率情烈如火;不似湖畔派诗人质朴自然,天真烂漫;不似徐志摩作品,在回荡的音乐旋律中,流露出甘甜……”,他的诗歌不华靡,不喧嚣,“把深情的关注和焦虑表现得极为恬淡”。
冯至忧郁内向的性格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在创作中将情感深埋于内心,含蓄而深沉,因此鲁迅称他的诗作为“幽婉的名篇”。
如:在我们未生之前/天上的星、海里的水/都抱着千年万年的心/在那儿等待你。
——《等待》晴丝缕缕地沾惹着水面/脉络轻轻地叩我们心房/在这万里无声的境界/我悄悄地/叫你一声!——《默》“我”对“你”的感情之深邃如星如海,却不着意于张扬激荡,不直抒胸臆地宣泄,不浮想联翩地铺排激情,处处表现出节制的美。
诗人对爱人表达爱意时,不使用山盟海誓的壮语,也不使用缠绵悱恻的呢喃,诗意含蓄、克制、曲折地流露,充分体现出幽婉的诗风。
二、浓重的孤独感冯至在诗歌中所描绘出的爱情亦如他本身的情爱之路那样,是艰辛坎坷的,却远非灵犀相通、至死不渝。
这些诗歌文本也随之笼上了浓郁的孤独气息,读之令人悲伤感怀。
如:没有一个听众/除了我自己的魂灵/死沉沉,没有爱情/死沉沉,没有生命!——《我只能》她还不曾看见,/酒却洒了许多!/我只好加水吧,/ 不知加了多少次了!/可怜我这一杯酒啊!/一杯酒的残余呀——《残余的酒》诗人满怀希望与赤诚,想要向所爱之人奉献一切,却不被接纳。
尽管爱人在诗人心灰意冷、精疲力竭之时终于明白诗人宝贵的爱而回心转意,但莫名的失落感已经久久不能散去。
三、悲剧性冯至早期的爱情诗中,我们所看到更多的是爱而不能的悲伤,而非那种幸福甜蜜之感,着实难以让人对爱情这一话题心生美好想象,至于这种悲伤情愫的产生恰恰引人深省。
冯至评传
冯至评传蒋勤国作者简介:蒋勤国,男,1964年10月生,山西人。
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曾任职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惠州日报社,2000年被评为主任编辑(高级)职称。
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惠州市委宣传部,先后任理论科科长、讲师团团长等。
现任惠州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公开发表各种论文100余万字,出版了学术专著、国内第一部《冯至评传》,文学、新闻作品合集《惠州侧影》。
论文和专著受到萧乾、卞之琳、柯灵等名家好评。
参与编写政治理论学习读物10余种。
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等2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
惠州市第五届拔尖人才、优秀专家。
内容摘要:《冯至评传》2000年8月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为庆贺建社50周年、2000年度重点学术专著和人物传记类图书推出,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评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冯至的学术评传,填补了现代作家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
学术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外国文学研究》常务副主编韩耀成作序。
著者蒋勤国从1988年起开始搜集冯至的研究资料,在冯至先生及夫人的支持下第一个编制了《冯至年谱》和《冯至著译年表》。
《冯至评传》从1990年4月6日动笔,到12月13日完成初稿;1991年5月15日完成第二稿的修改;1991年8月22日完成第三稿;2000年2月18日完成第四稿亦即最后定稿。
从开始写作到2000年最后完成付梓,先后做了四次大的修改,不断完善,历时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
书稿从材料的收集到提纲的拟定,一直得到冯至先生及夫人的支持。
冯至先生在年过耄耋的高龄亲自审阅了全书的提纲和全部书稿,从具体史料到文字都做了若干修改补充,但他在书信和面谈中再三申明“不干涉作者的观点和评论”,“对作者的观点,我不敢妄置一辞”(1991年5月30日信)。
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意表达
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意表达作者:刘向东来源:《当代人》2019年第08期人们常说“命运是灰色的”,在这里诗人却对命运进行了另外的一番解释,给命运涂抹上了另一种色调:绿色。
冯至先生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如果要问他的诗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拥有什么样的价值,是什么让以严谨与严格著称的鲁迅先生也为其诗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大概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悲悯的情怀与忧郁的气质,二是对于自然景物观察的精细,三是对于人与天、古与今、梦想与现实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四是在中国新诗艺术上所做出的种种新开拓。
我乘着斜风细雨,/ 来到了一家坟墓; / 墓旁一棵木槿花,/ 便惹得风狂雨妒。
/ 一座女孩的雕像 / 头儿轻轻地低着—— / 风在她的睫上边 / 吹上了一颗雨珠。
/ 我摘下一朵花儿,/ 悄悄放在衣袋里;/ 同时那颗雨珠儿 / 也随着落了下去!——《墓旁》这是一首悼亡诗,但悲悼的是谁、为何而悼,我们都不得而知。
但是,主人公内心那样一种伤逝的情绪却跃然纸上,这里的“风雨”意象与“花儿”意象,其实是那种忧伤心情的外化与象征。
“我”没有名字,我们可以当作诗人自己来理解;“她”也没有名字,但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把她读成古今中外的一个早逝的女孩子,都是可以的,不需要更多的佐证。
从此诗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冯至的诗充满的是如何的情感与如何的胸怀,如何的伤悲与如何的沉思。
一个绿衣邮夫,/ 低着头儿走路,/ 也有时看看路旁。
/ 他的面貌很平常。
/ 大半安于他的生活,/ 不带着一点悲伤。
/ 谁也不注意他 / 日日地来来往往。
/ 但是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 他手里拿着多少不幸的消息?/ 当他正在敲人家的门时,/ 谁又留神或想,/“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綠衣人》《绿衣人》是冯至的早期之作,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正如谢冕先生曾经指出的,冯至的早期作品,“就结构的谨严、章法的整饬、语言的精美而言,作品历经七十年不减其典范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的 分 析 , 迅 对 冯 至 作 出 如 此 之 高 的 评 价 显 然 不 是 因 鲁
为二 人之 间 有 什 么 深厚 的个 人 感 情 , 非 是 爱 屋 及 乌 。 并 那 么 , 底 是 什 么 原 因 使 鲁 迅 对 冯 至 的 诗 歌 作 出 高 度 评 到
冯 至 , 代 诗 人 , 译 家 , 表 著 作 有 诗 集 《 日之 歌 》 现 翻 代 昨
《 四行集》 , 十 等 以及 历 史 小 说 《 子 胥 》 传 记 《 甫 传 》 译 伍 , 杜 ,
著 《 涅 诗 选 》德 国 , 个 冬 天 的 童 话 》 。 海 《 一 等
冯 至 是 鲁 迅 的学 生 。l 2 9 1年 , 入 北 京 大 学 学 习 德 语 考
[ 键词] 鲁迅 ; 至 ; 关 冯 爱情 诗 ; 高度 评 价 ; 因 原 [ 图分 类 号] 10 . 中 2 72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 0 3 3 2 1 ) 20 0 —2 文 0 92 2 (0 0 0 —0 50
13 9 6年 鲁 迅 在 《 国新 文 学 大 系 ・ 说 二 集 ・导 言 》 中 小 中称 赞 冯 至 为 “ 国 最 为 杰 出 的 抒 情 诗 人 ” 中 。冯 至 在 此 之 前 已经 出 版 了 《 日之 歌 》 《 游 及 其 它 》 部 诗 集 , 昨 和 北 两 但 囿 于 当 时 文 坛 “ 以人 名 ” 风 习 以 及 冯 至 本 人 狭 隘 的 交 诗 的 际 范 围 , 至 并 没 有 因 为 这 两 部 优 秀 诗 集 的 出 版 而 引 起 冯 当 时 文 坛 的 重 视 , 字 鲜 为 人 知 。 “ 庸 置 疑 , 迅 这 一 名 毋 鲁
每 一 发 表 , 们 都 抢 来 读 。 … … 写 的 东 西 自然 也 受 到 那 些 我
性 , 且 古 典 诗 歌 最 忌 讳 的 就是 语 言 过 于 直 白 , 以鲁 迅 关 而 所
于新 诗 的 主 张 实 质 上 是 很 传 统 的 。鲁 迅 特 别 强 调 了诗 歌 的 抒情性 , 在《 歌之敌 》 他 诗 中指 出 : 诗 歌 是 本 以 抒 发 自己 的 “ 热情 的 , 讫 即罢 。但 也 愿 意 有 共 鸣 的 心 弦 。 他 本 人 也 曾 发 ” 写 过 新 诗 , 1 1 8年 , 他 在 《 外 集 》 所 说 “ 时 诗 坛 寂 9 如 集 中 那 寞 , 以 打 打 边 鼓 , 些 热 闹 ” 他 在《 青 年 》 志 上 发 表 了 所 凑 , 新 杂 《 花 》 梦 》 6 诗 歌 。此 后 鲁 迅 虽 然 不 再 写 诗 歌 了 , 桃 《 等 首 但 是仍然很 关 注诗 坛 , 时对 新 诗 发 表 一 下 自己 的看 法 。 不 1l 9 9年 他 在 《 傅斯 年 》 致 中就 批 评 当 时 的 诗 坛 “ 景 叙 事 的 写 多 , 情 的少”12 抒 , 9 5年 在 给 许 广 平 的 信 中又 表 达 了 他 含 蓄 的 观 念 : 诗 造 语 还 需 曲 折 ” 而 在 给 山 本 初 村 的 信 中他 又 “ 。 说 : 诗 须 有 形 式 , 易 记 , 懂 , 唱 , 听 。 显 然 这 里 讲 的 “ 要 易 易 动 ”
钟 社 》 文 中是 这 样 回忆 他 的 这 段 听 课 经 历 的 : 我 们 听 鲁 一 “
迅讲授《 中国 小 说 史 略 》 是 一 九 二 三 年 下 半 年 起 始 的 。他 , 讲课 时, 度冷静而 又充满 热情 , 言朴 素而 又娓娓 动 听, 态 语 无 论 是 评 论 历 史 , 是 分 析 社 会 , 能 人 木 三 分 , 的 言 论 或 都 他 是 当时 在 旁 的地 方难 以 听 到 的 。 年 青 的冯 至 由此 对 鲁迅 更 ” 加 崇 拜 , 在《 迅 与沉 钟 社 》 写 道 : 象 《 福 》 《 酒 楼 他 鲁 中 “ 祝 、在 上 》 《 皂 》 《 婚 》 以及 《 盖 集 》 《 草 》 的一 些 名 篇 , 、肥 、离 , 华 、野 里
价 呢?
笔 者 认 为 , 价 首 先 是 基 于 鲁 迅 自 己的 诗 歌 观 念 , 冯 评 而 至的诗歌恰好和鲁 迅的诗 歌观念不 谋而合 。对于新 诗 , 鲁 迅 认 为 诗 要 有 抒 情 性 、 蓄 性 和 音 乐 性 。我 们 知 道 , 国古 含 中 代 诗 家 要 求 “ 言 情 ” 诗 歌 要 押 韵 , 别 重 视 诗 歌 的 音 乐 诗 , 特
的冯 至 开 始 了他 为 期 6年 的 大 学 生 活 。一 人 校 他 就 惊 奇 地 发 现 他 所 喜 欢 的《 青 年 》 少 年 中 国 》 期 刊 的著 名 撰 稿 人 新 《 等 鲁 迅 、 独 秀 等 人 在 北 京 大 学 任 教 。 因 为 当 时 的 北 京 大 学 陈 允 许 学 生 跨 系 听 课 , 以 他 除 了 学 习德 语 外 , 会 去 听 国文 所 还
评 价 对 奠 定 冯 至 在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的 地 位 产 生 了 一 言 九 鼎
的功 用 ”1 , 至 一 夜 之 间 成 为 家 喻 户 晓 的 诗 人 。根 据 上 [ 冯 ]
课 。鲁 迅 当 时 在 北 大 讲 授 的 课 是 《 国 小 说 史 略 》 其 渊 博 中 , 的 知 识 以 及 独 特 的 讲 课 方 式 受 到 了 北 大 学 子 们 的 热 烈 欢 迎 , 他 的课 成 为 学 子 们 “ 星 期 翘 盼 着 希 有 ” 课 之 一 ,新疆
[ 摘
堆
乌鲁木 齐 80 4 ) 3 0 6
要 ] 冯 至 是 中 国现 代 文 学 史 上 非 常 重 要 的 一 位 诗 人 , 个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 迅 对 冯 至 的 抒 情 诗 作 上 鲁
出 高度 的 评 价 , 为 他 是 “ 认 中国 最 为 杰 出 的抒 情 诗 人 ” 。鲁 迅 对 冯 至诗 歌 作 出 如 此 高 的 评 价 , 当 时 诗 坛 以 及 鲁 和 迅 个 人 的 审 美趣 味 有 关 , 时与 鲁 迅 个人 的 情 感 经 历 也 是 分 不 开 的 。 同
21 0 0年第 2期
( 第 1 期 ) 总 O 2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M UDANJ ANG I COLLE GE OF EDUCAT1 0N
NO.2,2 1 O 0
Se ilN O. 20 ra 1
鲁 迅 高 度 评 价 冯 至 诗 歌 的 原 因探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