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歌曲《冰》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歌曲《冰》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分析
绪论
刘聪,1956年生,辽宁沈阳人。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班,现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兼任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刘聪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也通过老师和学校悉心培育和教导,为口后自己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期间,用其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学习和继承,确立了艺术生涯的坐标一一以艺术歌曲作为一生的主要创作方向。

刘聪在沿着前辈音乐家的成功经验以及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西方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开拓创新,创作手法更加多元化,作曲手法独特新颖,体裁涉及面广,作品风格丰富,他的作品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特色,共作有一百多首艺术歌曲,他目前己有三十多首声乐作品参加了全国比赛和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并有多部作品获得嘉奖,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刘聪的艺术歌曲《冰》,来探讨和研究刘聪的艺术歌曲。

1 歌曲《冰》的艺术特点
《冰》这首歌曲创作于2004年,主要表达了人在逆境中的坦荡、纯真、坚毅、博大。

下面我们就从歌曲的歌词、旋律发展以及调式转变三个方面,对于歌曲《冰》的艺术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

1.1从“惨烈悲壮”到“升华重生”的歌词内涵
整首歌刚开始的歌词“沉重的轱辘在我身上碾过,任锋利的刀刃将我的肌肤划开,寒风中我会默默的忍耐”表面上看起来“惨烈悲壮”但是细品却不乏男人的气概,奠定了整个歌曲前半部分的基调。

接下来的歌词“任突发的重力将我击
碎,一块块的悬挂起来,你会看到透明与坦白”这三句歌词继承了前面的“惨烈悲壮”但是中间又透露着男子汉的担当,同时也让人们对整首歌的基调更加的了解。

下面几句突然峰回路转,“带到阳光能给我更多温暖的时候,你会看到我生命的原型”让人本来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的明快了起来,而且正好贴合本文的歌名“冰”,象征着寒冰逐渐开始融为流水。

最后“化作飞涌的浪花,回归滚滚东流的大海”则如”凤凰涅槃“一般,让人彻底拜托了前面的阴影,彻底的“升华重生”。

1.2从“铿锵有力”到“优美连贯”的旋律发展
为了迎合歌曲的主题和歌词的内涵,这首歌在旋律上也是一个从“悲壮”到“涅槃”的过程。

旋律的发展过程中,歌曲的前半部分运用了大量的“进行曲节奏”比如切分(X X X)和附点(X.X)节奏,凸显了歌曲前半部分的铿锵有力。

而到了旋律的后半段则运用了大量整体比较连贯的节奏型,比如平八(XX)和长音(X—、X———)让整个曲子变的充满希望,最后达到高潮。

1.3从“黯淡悲情”到“雄伟明亮”的调式转变
歌曲的前半部分为C大调,而且用了很多的低音,使整首歌的前半部分,低沉而铿锵有力。

后半部分就像歌词的转变一样峰回路转,转到了A大调上面,而且在音符的使用上也开始从低沉逐渐升高,最后又转回到C大调并在主和弦的帮助下恢弘明亮的结束了整首歌。

2 歌曲《冰》的演唱分析
刘聪艺术歌曲的演唱同传统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一样,虽有着不同的美学要求。

但在发声原理方面,有着共同之处,如深气息、高位置、整体共鸣等等。

以上的发声原理在众多声乐演唱书籍、期刊和论文中可见,故不再赘述。

在以共同的发声原理为基础的前提下,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亦或演唱刘聪艺术歌曲时我们应掌握的几项基本技能,为歌唱表现做准备。

下面我们就从音色、力度、咬字、吐字、情感处理以及风格掌握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冰》这首歌曲。

2.1 歌唱的音色和力度
音色和力度是音乐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音色指声音的质量或者色彩。

刘聪艺术歌曲的演唱必须根据音乐的内容和人物个性的不同,在音色加以适当的变化,否则就会产生单调感,无法达到音乐表现的最佳境界。

一般来说,民歌气息比较浓厚的歌曲需唱的朴实和亲切些,音色就应明亮些,比如《梦中的卓玛》(陈道斌词)、《玉根国脉》、《我是贵州人》、《蓝色鸟江》等。

本文的研究对象《冰》,因为本身歌曲的情绪变化就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更要注意音色以及力度的变化,刚开始歌曲相对是比较的悲壮的,我们需要用结实的音色和坚定而强烈的力度来演唱这个部分,音色方面要饱满低沉,富有弹性。

到中间部分由于歌曲情绪的变化,我们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音色的变化,从刚开始的坚定低沉变的阳光优美一些。

然后到最后高潮的部分就需要用比较有穿透性的音色和较强的力度来展现“凤凰涅槃”的感觉。

2.2 歌唱的咬字和吐字
掌握汉语语言的咬字、吐字及传统的润腔方法。

刘聪艺术歌曲创作兼具时代性和民族性。

在演唱中为了追求美好的声音,又能突出民族的语言特点,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效果,就要注意音调与汉语字音、声韵的配合。

《冰》作为刘聪艺术歌曲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它表达了男人的坚韧和勇敢。

因此我们在咬字和吐字的时候也要格外的注意,每一个字都要“咬住”而且“吐字”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的干脆,做到铿锵有力,切忌虎头蛇尾。

每一句的第一个第,比如“任”、“寒”等都要有非常清楚的发音,给整句开一个好头,切忌“浑沦吞枣”,到了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比如“过”、“开”,则一定要守住,每一句头和尾是整句的灵魂,抓住了头和尾那么这句歌词就基本的可以很好的完成。

另外咬字和吐字要注意与现实的情绪相结合而灵活的变化。

2.3 歌曲的情感
情感演唱歌曲时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刘聪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多的注重演唱者在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自我的心理感受,形成具有演唱者个性与气质的演唱
风格。

我们今天的研究对象《冰》是一首非常“男人”的歌曲,但是同时中间也不乏细腻的部分。

需要我们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对整首歌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只有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才能更好的演绎整首歌曲。

首先要从头到尾的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比如第一句“任突发的重力将我击碎”再演唱的时候就要有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中间部分则需要增加一点男人的细腻,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手势来辅助歌曲情感的表达。

2.4 歌曲风格的掌握
刘聪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在必备的情感基础之上,注重把握各种不同歌曲的风格,便于生动的情感表达。

被中国词曲作家一度创作中普遍运用的“移情”现象,同时出现在演唱者二度创作中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冰》是一首非常具有抒情性的艺术歌曲,整首歌曲的主题是为了阐述一个男人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担当和坚韧。

因此我们在进行歌曲演唱的时候必须紧扣这首歌曲的基调,而演唱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力度,更多的时候要用情感来包裹力度,从而更好的打动听众。

结论
刘聪是一位有艺术追求、有美学理想的现、当代作曲家。

在我国如今的歌曲创作中,他是一位执着并致力于艺术歌曲创作事业,并硕果累累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动听,节奏丰富灵动,情感深沉动人,气质高雅大气,题材宽广深刻,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与艺术爆发力。

如《故园恋》的深沉内蕴;《雨后》的清新灵动;《鸟儿在风中歌唱》的真挚动人;《苍天下的太阳路》的酣畅大气;《梦中的卓玛》的澎湃激情,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一片绚丽多彩的风景,体现了作曲家刘聪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冰》作为刘聪的代表作品之一,可以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光明,本文通过分析歌曲的艺术特点和演唱中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给大家启示。

另外因为笔者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纰漏,敬请批评比指正。

摘要
《冰》是我国作曲家刘聪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大陆并造就了一批诸如舒伯特一样的艺术歌曲大师,艺术歌曲传入我国大约是在“五四运动”前后。

目前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在我们探索、实践和发展的道路上,也涌现出一大批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刘聪就是当今中国乐坛著名的作曲家,他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本文以刘聪的艺术歌曲《冰》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作品在艺术风格和演唱分析两个方面的独特之处。

希望对广大音乐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艺术歌曲形成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刘聪艺术特点演唱分析歌曲
致谢
在这个平常而又特殊的季节里,我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感谢的热流。

因为,对于边上班、边求学的我来说,在研究生学习和论文写作期间,由于工作的忙碌和旅途的奔波,使得攻读硕士研究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自然离不开老师、同事、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以及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值此论文付梓之际,特向各位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在此,要由衷感谢我的导师老师。

老师热情诚挚,不拘俗规,表现出的平易近人,让我深受感动。

老师爽朗坦诚,至情至性,闲谈中的妙语解颐,总能让我豁然顿悟;老师严谨智慧、博大精深,不经意间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

回首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从最初的选题、到框架的构思、修改以至最终的定稿,均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倾心尽力。

与老师的师缘,让我倍感珍惜,也让我感到些许的缺憾,遗憾错过与老师能够更多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聪.论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调性复杂化[J].乐府新声一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 04 .
[2]刘聪.对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1 (9) .
[3]刘聪.从三全音地位的变化看20世纪和声音响的重要特征[J].乐府新声一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 (2).
[4]傅庚辰.艺术歌曲向何方一一在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07 (7).
[5]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 08.
[6]罗艺峰.回到原点: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7 10.
[7]刘聪.刘聪艺术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8]王大燕.艺术歌曲概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9]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朗格.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