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

合集下载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FDD-LTE干扰分析排查_v1.0讲诉

FDD-LTE干扰分析排查_v1.0讲诉
2. 被干扰小区,基站的状态。看是否存在告警, 3. 区分内部外部。关闭周边其他站点,查看干扰还存在与否。 4. 如为内部干扰,检查数据配置,GPS时钟,站点故障,越区覆
盖。 5. 如为外部干扰,使用排除法和扫频定位法结合来确定。
内部干扰—GPS时钟故障
如果FDD LTE使用GPS时钟,基站GPS时钟存在故障时,则本基站 就会和周边基站时钟不一致,也就是时间帧不一致,这样就会 影响切换,给别的站点带来严重干扰。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2. 经过实地扫频,通过八木天线进行扫频定位,对2扇区干扰信号主要来源于京 开高速以东居民区内。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3. 在居民区域内扫频发现该区域内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差,当地居民安装了比 较多的手机信号放大器,在信号放大器天线附近能够扫到有LTE上行频段内的 宽带干扰信号,与天面扫频的干扰信号波形类似。
OMC 指标
接通率 掉线率 切换成功率
干扰排查目的
明确是系统内干扰还是系统外干扰
对于系统外的干扰,要提供相关分析材料推动局 方找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去定位消除干扰 对于系统内的干扰,尽量消除,消除不了的,采 用相关算法或措施合理规避
目录
• 概述 • 干扰原理 • 排查手段及方法 • 异系统干扰分析 • 案例
1. 目前上行受干扰频 带主要在前15M内, 受影响RB数75个左 右。
2. 目前后台取出RSSI 指标为-60dbm
处理方法—内部干扰排除
1. 站点无告警,且参数配置正确。说明基本不是站点故障或者参数配置 导致干扰。
2. 将基站小区关断,RRU功放关断,小区的RRU无输出功率,后台查询 RSSI值几乎无变化,说明排除站点施工工艺不好抬高了RSSI。
频段 中国联通

基于RSRQ的LTE网络干扰分析算法探讨

基于RSRQ的LTE网络干扰分析算法探讨

2020年第12期信f、通信2020(总第 216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o 216)基于RSRQ的LTE网络干扰分析算法探讨卿晓春,陈守益,许静,符利秀,吕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贵阳550000)摘要:针对现网LT E在C Q T过程中M R无下行信号与干扰加哚声比S IN R测量值而导致网络干扰分析难度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ngoal Received Quality,RSRQ)的LT 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算法。

该算 法利用RSRQ和SIN R的基本性质,构建两者的数学关系式,以达到利用M R数据分析LT E网络干扰的目的,提高了 LTE 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效率。

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偏差,经过矫正后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 该算法在网络优化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呼叫盾量拨打测试;测量报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参考信号接收质量;L T E网络干扰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20)12-0110-03RSRQ-based LTE Wireless Network Interference Analysis AlgorithmQ ii^Xiaochun,Chen Shouyi,X u Jing,F u L ix iu,L v wei(GuiZhou Branch o f China Telecom Co.,Ltd.,GuiZhou S50000, China)A bstract:For the LTE C all Q uality Test(CQT) process measurement report(Measurement Report,M R) w ithout dow nlink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DMl〇measurement value,which makes the network interference analysis d iffic u lt.This paper proposes an LTE wireless network interference analysis algorithm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 uality (RSRQ).The algorithm uses the basic properties o f RSRQ and SINR to construct a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 o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 f using M R data to analyze LTE network interference.And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 f LTE wireless network optim 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a certain devi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and it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 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after correction,w hich venfies the feasibility o f the algorithm in network op-tim ization applications.Keywords:CQT,MR,SD4R,RSRQ,LTE network interference1概述在L T E网络优化过程中,网络优化人员往往关注RSRP 和下行S IN R两个主要指标。

LTE干扰专项课件-

LTE干扰专项课件-
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
子帧配置:3:S:1 特殊子帧配置:3:9:2
TD-LTE:
D(后偏) D(前偏)
D(正常)
U
U
U
U
D D
U
U
D
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
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
子帧配置:2:S:2 特殊子帧配置:10:2:2
Antenna port 1
R2
R2
R2
R2
l0
l6 l0
l6
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
Antenna port 2
1个RB 占180KHz
分为 12个 子载波
R3
R3
R3
R3
l0
l6 l0
l6
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
9
1.3上行干扰指标
不同时隙配比的IoT测量
对于上下行配置2U2D,IoT测量可轮流测量上行子帧2、3、7、8; 对于上下行配置1U3D,IoT测量可轮流测量上行子帧2、7。
10 ms
1ms
DL:UL=2:3
下行
5ms 周期 DL:UL=3:2
上行
DL:UL=4:1
DL:UL=5:5
10ms 周期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每个PRB上的噪声功率为-117dBm,即 N 117dB;m 当PRB上存在信号和不存在信号时干扰功率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针 对不同的情形分别进行介绍: 当PRB上不存在信号(PUSCH或PUCCH信号),则I N=总接收功率; 当PRB上存在信号(PUSCH或PUCCH信号),则I N = 总接收功率-信号功 率;

移动LTE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

移动LTE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

SOFTWARE 软 件2021第42卷 第1期2021年Vol. 42, No.11 L TE 干扰分类及解决措施LTE 系统按照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系统内干扰的产生:系统内干扰指的是来自系统自身的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由于值(毫瓦分贝) >-110dBm 时,就认为存在干扰。

LTE 超过-105dBm/PRB 即达到中度干扰等级,需要尽快处理。

1.1 L TE 系统内干扰E 系统内干扰包括小区GPS 时钟失步、交叉时隙干作者简介:张岭(1974—),男,山东济南人,本科,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LTE 网络优化。

移动L TE 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张岭设计研究与应用张岭:移动LTE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扰、超远同频干扰、终端上行发射功率干扰及设备故障。

1.1.1 小区GPS时钟失步当GPS时钟跑偏(GPS失锁),会导致时隙的上下行不一致,存在严重干扰。

通常影响范围比较严重,且范围很广。

可能在GPS失步基站周围的一大片基站都受到干扰,导致这些基站覆盖范围内的UE无法做业务,严重的甚至在基站下RSRP很好的情况下,UE都无法入网。

引起GPS失步的原因可能有:(1)GPS安装不规范,导致无法搜到足够的星;(2)GPS受到干扰;(3)星卡异常;小区GPS失步,基站都会有告警。

但是网络中如果有其他厂家的设备共存,如果存在GPS 失步,也可能会对我司设备造成干扰。

处理措施:引起GPS失步的原因可能有:(1)GPS 安装不规范,导致无法搜到足够的星;(2)GPS受到干扰;(3)星卡异常。

针对GPS时钟失步干扰,首先网管核查是否站点有故障,若有故障,根据故障原因联系维护现场排查;查询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提取网管干扰报表进行分析,根据干扰范围干扰特性筛选出GPS 跑偏站点逐一进行去激活操作,时时观察其它受干扰站点干扰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疑似跑偏基站进行复位、时钟源复位,单独升级该站GPS 软件、固件到最新版本,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再上站对GPS天馈进行排查,或尝试更换GPS 板卡;最后排查外部干扰,扫频查找GPS所受干扰源及时处理。

LTE干扰排查(学习手册)-2014-12-12

LTE干扰排查(学习手册)-2014-12-12

LTE干扰排查(学习手册)-2014-12-12前言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移动通信网络。

它的高速数据传输和低时延特性,使得它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首选。

然而,LTE在实际应用时,也面临着干扰问题。

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LTE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于LTE干扰的排查和分析是很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排查LTE干扰问题,为LTE网络的优化和运维提供帮助。

LTE干扰的分类LTE干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内部干扰: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干扰,比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等。

2.外部干扰:来自于LTE系统周围环境的干扰,比如天线的近距离干扰、天气等环境因素。

3.人为干扰:来自于用户设备或者干扰设备导致的干扰,比如GPS、WIFI等设备的干扰。

针对这些干扰,我们需要不同的排查方法和工具。

LTE干扰排查流程LTE干扰排查的流程如下:1.获取现场环境参数: 针对外部干扰和人为干扰,我们需要获取一些现场环境参数,包括位置、天气、时间等信息。

这些参数有助于初步确定干扰源。

2.收集周边信号信息: 我们需要使用LTE网络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收集周边信号的参数,包括信道功率、信噪比、发射频率等信息。

3.数据分析: 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干扰源是否为某个特定频段的信号。

4.实地验证: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到现场进行实地验证,比如检查和测试周边设备,寻找干扰源的具体位置等。

5.排除干扰: 确定干扰源后,尝试消除或者减少干扰。

对于内部干扰,我们可以调整邻区参数、修改功率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干扰。

对于外部干扰或人为干扰,我们可以寻找天线的合适位置、关闭其他干扰设备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6.追踪监测: 最后,我们需要对解决干扰后的LTE系统进行监测,确保干扰完全被消除。

如果干扰再次出现,需要重新进行排查和处理。

LTE干扰排查工具在LTE干扰排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仪器。

TD-LTE系统干扰分析

TD-LTE系统干扰分析

责任编辑:左永君*******************2012 TD-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会议报道582012年第15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站址资源也已成为稀缺资源,多系统共站建设不可避免,因此系统间的干扰就成为网络建设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线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程敏TD-LTE 系统干扰分析——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线副总工程敏演讲(摘录)其平均频谱效率有22%的增益;8天线采用Rel-9版本中的双流,相比于8天线单流有6%的增益;而当8天线采用多用户MIMO 时,又可以进一步提升33%的性能。

(2)上行传输方面考虑到目前大部分的终端最高只支持16QAM 的调制方式,仿真中8天线也能获得很好的性能优势。

8天线相比于2天线的单用户,可以获得平均54%的增益;而在8天线的多用户与单用户相比,平均又可以获得65%的增益。

上行仿真中,大部分用户均采用较高的MCS 等级,表明TD-LTE 上行8天线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3)规模试验的外场验证加扰情况下的8天线相比于2天线,下行平均吞吐量有42%的增益,边缘有43%的增益;上行平均吞吐量有22%的增益,边缘有25%的增益。

8天线的波束复兴增益能够达到4~9dB 。

3 存在的挑战及解决办法多天线技术作为TD-LTE 的技术核心,可以大幅提高系统性能。

TDD具有信道互易性的特点,8天线可以更好地发挥TDD 的优势。

但2/8天线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诸如网络性能和后续发展的潜力、网络建设的难易程度和后续优化维护的难易程度等。

TD-LTE 的8天线系统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如公共信道的波束赋形、射频通道的校准、TD-LTE 和TD-SCDMA 共天线设计以及TD-LTE 8天线小型化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都有待产业界携手共同解决。

★系统的干扰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噪声,二是系统内的干扰,三是系统间的干扰。

1 噪声按照来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接收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

LTE-FDD测试频段干扰分析1. 概述在某运营商开始规模建设LTE-FDD试验网初期,因为使用的是1755MHz-178 5MHz和1850MHz-1880MHz这未使用的60MHz的频段,需要对该频段整体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解,并由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将优化前移到网络的建设前,建设一张精品网络,为LTE-FDD试验网和商用建网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网络的性能质量。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研究对该频段可能的干扰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 LTE频段理论底噪RBW(ResolutionBandwidth)扫频仪频率分辨率,代表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够被清楚的分辨出来的最低频宽差异。

NFrev(NoiseFactor)为扫频仪接收噪声系数,决定扫频仪接收机灵敏度。

理论低噪=-174 10*log(RBW) NFrev (公式2-1)测试过程中,设置以下参数:1. RBW取值为15KHz,2. NFrev为噪声系数,不同的扫频仪该值不同,根据扫频仪厂家提供为8d B,得到本次测试的理论低噪为-124dBm.3. 频谱干扰分析对1755MHz-1785MHz的频段和1850MHz-1880MHz的频段进行可能的干扰分析。

1755MHz-1785MHz的频段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2. 阻塞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3. 杂散干扰: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4. 互调干扰:a)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b)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c) CDMA下行频段(下行频段870MHz-880MHz)5. 二次谐波:a) GSM900/E-GSM(上行频段889MHz-909MHz使用)b) CDMA下行频段(870MHz-880MHz)1850MHz-1880MHz频段1. 该频段被非法占用2. 阻塞干扰: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b) F频段(1880MHz-1920MHz)3. 杂散干扰:a) DCS1800(下行频段1805MHz-1850MHz)b) F频段(1880MHz-1920MHz)4. 互调干扰: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b) DCS1800(上行频段1710MHz-1755MHz,下行1805MHz-1850MHz)5. 二次谐波:a) GSM900/E-GSM(下行频段934MHz-954MHz)4. 扫频工作在某城市安排对1755MHz-1785MHz和1850MHz-1880MHz频段,在晚忙时进行扫频工作,扫频测试采用同一套扫频设备,问题定位采用同一套频谱分析仪。

大气波导对TD—LTE无线通信产生干扰问题的分析

大气波导对TD—LTE无线通信产生干扰问题的分析

2.1.2 TD.LTE大气波导干扰 时间特 征
干扰 多发生在晚2l点到次日上午9点之 间,9点之后一般
自动 消失 (见表 1)。
2.1.3 TD.LTE大气波导干扰地 域 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影响范围较大 ,农村及城郊受限影响小
区数 明显 多于城 区。邯 郸 涉及 大 气波 导 的区域 主 要 为 东部 相
层之 间滚轮式地 向前传播,使电磁波产生超折射的大气层称
为 大气 波 导层 j。
1.2 大气波导 干扰 的原理
在 “大气波导”效应下,电磁波通过波导层进行传播,可
以绕过地平面,实现超远距传 输,传播损耗很小 (近似于自
图 1 干 扰 波 形 特 征
由空 间传播)。由于远距 离传输时间超 过TDD系统的上下行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 1划 2018年 l川
无 线 互 联 科 技 ·无 线 天 地
NO。1 1anuaFv,2018
示 ,向后 移频 1 5 M后, 频 计孚扫描 工具 t口 以清晰 地 看 干扰到本 小区的上行符号数 随之增 加,表现在时域 上就会
到,l 900 MHzl/, -底 九抬 厂l‘,可以简单判断干扰为系统内 自左到右成减弱的趋势,极端情况下将形成对整个 上行符号
设在一定的波导强度△ 下,根据公式 =42×10 .△ 推 到 出I临界角。定 向天 线 垂直 方 向图如 图5所示 。
圜 D L Slot● DwPTS口 6。口 UpPTS口 up 。t
图4 传 输 时延 干扰
大 ,将 特 殊 子 帧 配 置 为 6(9:3:2),GP符 号 数 3,修 改 为 5(3:9:2),GP符 号 数9,增 加 保 护 间隔 ,来规 避 一定距 离内 的干 扰 。

lte干扰极限值

lte干扰极限值

lte干扰极限值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

在LTE网络运营过程中,干扰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了解LTE干扰极限值对于优化网络质量和提高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LTE干扰极限值的概念与意义LTE干扰极限值是指在保证LTE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水平。

干扰极限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网络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掌握LTE 干扰极限值,有助于网络运营商合理规划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性能,降低运营成本。

二、LTE干扰极限值的影响因素1.频段分配:频段分配对LTE干扰极限值有直接影响。

频段越靠近,干扰越大;频段越远离,干扰越小。

2.信号传输特性:信号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强度、信号传播方式和多径衰落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LTE干扰极限值的大小。

3.抗干扰技术:网络设备和终端采用的抗干扰技术会影响LTE干扰极限值。

例如,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等。

4.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基站布局、小区覆盖范围等。

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助于降低干扰,提高LTE干扰极限值。

三、测量LTE干扰极限值的方法1.实验室测量:通过专业的实验室设备,模拟实际网络环境,对LTE干扰极限值进行测量。

2.现场测量: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利用测试设备采集数据,分析得出LTE 干扰极限值。

3.仿真计算:基于网络规划参数和信号传播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LTE干扰极限值。

四、提高LTE干扰极限值的策略1.优化频段分配:合理规划频段资源,降低邻区干扰,提高LTE干扰极限值。

2.采用抗干扰技术:在网络设备和终端上应用抗干扰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

3.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合理布局基站,减小小区间干扰,提高LTE干扰极限值。

4.网络优化与调整:根据实际网络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提高LTE干扰极限值。

五、总结与展望LTE干扰极限值对于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LTE干扰处理分析

LTE干扰处理分析

LTE干扰处理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4G移动通信系统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TE信号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干扰处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可能导致LTE信号干扰的原因。

LTE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影响。

同频干扰指的是不同LTE基站之间频率资源的冲突,当多个基站在相同频率上工作时,信号会相互干扰。

邻频干扰是指邻近频段的信号对LTE信号的影响,例如邻近的WiFi信号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针对同频干扰问题,有几种常见的干扰处理方法。

一种是通过改进天线设计和布局来减小同频干扰。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方向的天线,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干扰最小化。

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基站的解调复杂度,在接收端使用更加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的建模和估计能力,从而减小同频干扰。

对于邻频干扰问题,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频谱规划和频谱监测技术。

通过将LTE系统的频段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尽量减小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此外,频谱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中的邻近信号强度和频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LTE系统的工作频段,避免与其他系统的频段产生冲突。

除了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外,LTE信号还可能受到其他干扰的影响,例如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和自身信号质量问题。

多径衰落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个路径,抵达接收端时产生干扰。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例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以减小多径干扰的影响。

多用户干扰是指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LTE系统时,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或者用户间距离过近而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合理的资源调度和功率控制策略,避免用户之间的干扰。

自身信号质量问题是指LTE系统自身的信号质量不佳,例如信号衰减或者过强的干扰。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主要干扰源:GSM900:2f1、f1+f2,DCS1800:2f1-f2 且自身互调性能较差。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3、系统内干扰分析 1、远距离同频干扰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概述: TDD 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的气候、 地形、 环境条件下, 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 TDD 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 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 TDD 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在大规模部署的网络中,此 类干扰较为普遍, 且可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用户随机接入时隙以及上行业务时隙造成干扰, 从而影响用户上行随机接入、切换过程以及上行业务时隙。 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的 6 个 RB (RB47-52)抬升更明显。
DCS1800 滤波器及更换 D 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排查流程: 通过对杂散干扰源的排查及整改,梳理出 LTE 杂散干扰排查流程:
➤经验总结: 1、各厂家 DCS1800 设备杂散性能统计

对于我公司/联通杂散较差的 DCS1800 设备如果与 F 频段共站,即使 DCS1800 不使 用 1850M 以上频点,也会对共站的 F 频段设备产生杂散干扰,影响 RB 视隔离度等因 素决定。
➤扫频仪:电信 FDD-LTE 使用了 1880MHz,图为 JDSU 扫频仪在某小区(移动电信 共址站点)现场捕获的频率使用信息,可以清晰看出 1860-1880MHz 的存在 FDD-LTE 信 号。 ➤测试手机:利用电信 SIM 卡和 4G 终端对此处疑似信号进行测试,发现电信 LTE 信 号如下:TDD2530~2550MHzband41,FDD 下行 1850~1870Mhz,1860~ 1880MHzband3。

LTE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及其与TD-SCDMA的干扰分析

LTE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及其与TD-SCDMA的干扰分析

LTE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及其与TD-SCDMA的干扰分析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移动通信理念的变革,为了把握新一轮的技术浪潮,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2004年底3GPP启动了关于3G演进,即LTE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

随着LTE R8、R9标准的冻结,LTE正日益成为业界的热点。

LTE系统同时定义了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两种方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LTE FDD支持阵营更加强大,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LTE TDD。

2007年11月,3GPP 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 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 TDD的两种帧结构。

融合后的LTE TDD帧结构是以TD-SCDMA的帧结构为基础的,这就为TD-SCDMA成功演进到LTE乃至4G标准奠定了基础。

在工信部TD-LTE工作组的领导下,规范制定、MTNet测试和6城市试验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随着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链不断成熟、系统能力不断提高,TD-LTE将很快进入商用时代。

众所周知,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影响。

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TD-LTE网络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TD-LTE组网干扰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同频组网干扰和异频干扰,外部干扰又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

本文将重点分析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以及系统间与TD-SCDMA的干扰。

1.系统内干扰TD-LTE的组网包括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对于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高。

但是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

LTE干扰类型分析专题指导

LTE干扰类型分析专题指导

LTE干扰类型分析专题指导1、TDD超远干扰1.1 干扰原理超远干扰通常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条件较好,同系统的站点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后,强度衰减较少,同时由于传播时延,导致干扰信号的下行落到被干扰基站的上行,造成干扰,也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如下图,干扰信号经过远距离传输,DwPTS 落到被干扰基站的UpPTS,造成上行干扰,若传输距离更远,还可能会干扰到后面的UL 时隙。

TD-LTE 系统中,特殊子帧的GP 长度决定了DL 不会干扰UL 的最大距离。

协议规定了多种特殊子帧的配比方式,每种方式保护距离计算如下,超过这个距离,则有可能产生上述原理所介绍的超远干扰。

子帧长度1ms,14 个symbol,以3:9:2 为例,GP 占用9 个symbol,即9/14 个子帧:保护距离D = 300000km/s * (9 / 14)*0.001s = 192.9km 1.2,干扰频谱特征时域特征:由前到后呈明显的减弱趋势,可能干扰到UpPTS 甚至部分或全部的UL 时隙。

频域特征:频域上通常整个带宽内都有干扰抬升。

1.3,解决办法TDD系统特有干扰,受大气波导影响,目前没有有效解决办法。

2,TDD帧失步干扰(GPS 失锁、帧偏置错误)2.1,干扰原理TDD 系统对时钟同步的精确性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用户到达基站的信号、以及不同基站发射的信号严格同步,系统方能正确运行。

为了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协议规定特殊子帧的DwPTS 和UpPTS 之间保留一个GP 保护长度作为隔离,确保上下行不会产生干扰,同时每个子帧末尾都留有一定长度的CP(循环前缀)保护长度,GP 保护长度由系统配置的特殊子帧配比决定,最小为71.4us (配置8),最大为714us(配置0)。

若帧失步时间超过当前配置下的GP 保护长度,UpPTS 就会受到干扰。

帧失步干扰通常是由于GPS 失锁、星卡隐形故障导致。

目前一些地方移动公司要求各个频段帧头保持一致,同时频段内所有小区帧偏置一致,若某个小区与周边小区帧偏置设置不一致,也会对周边基站造成上行干扰。

LTE高干扰排查

LTE高干扰排查

LTE高干扰排查一、干扰现象近期发现LTE干扰小区中,F频段中心频点为38400的RB为25和74干扰明显。

对此优化中心进行干扰排查。

干扰小区PRB图形如下:根据干扰现象及周边站点干扰指标,发现大坪村周边站点均有一定的干扰,RB (25、74)干扰明显底噪较高,上述小区其余RB干扰底噪均较低。

并且全网类似干扰小区80余个,占所有干扰小区25%左右,分布区域较为分散。

二、干扰原因分析一般造成干扰小区的原因:1、站点存在故障;2、站点周边干扰器(重要保密性单位开启干扰器、私装通信设备导致);3、站点周边GSM谐波、杂散、阻塞等干扰;4、站点周边其他运营商干扰(天线隔离度不足等);三、干扰排查步骤通过对现场情况的查勘,大坪村站点位于该小区19栋2单元楼顶且与电信共站,天面狭小(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共有9幅天线(移动GSM1800M、LTE、电信LTE)。

宏德大道龙城1号属于美化灯塔且与电信共站。

1、核查周边站点参数、故障,发现均正常。

2、通过小区倒换,确定干扰小区存在外部干扰。

3、根据波形排查GSM900M干扰源,更换可能谐波干扰频率,仍无果。

4、因干扰电平较低易被周边4G基站信号淹没,基站扫频无果。

遂在周边电信、联通、广电、公安监控设备附近扫频,仍未发现干扰源。

5、再次分析RB干扰波图形发现该干扰在频域上具有对称性。

(RB24,75)为20M带宽站点起始后5M、终止前5M频率,且该频率与载波切割小区站点起始与终止频率一致。

因此怀疑干扰源为载波切割小区。

6、通过关闭载波切割小区,确定干扰源。

从载波切割回退后指标统计和干扰实时监控发现,上述区域干扰明显降低。

该区域干扰明显排除。

四、知识点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在频域位于上行子帧的两端,呈对称分布。

10M带宽站点的PUCCH 频率正好对应20M带宽站点的(RB25、74)频率。

10M带宽的PUCCH对应20M带宽RB分布如下图示:五、干扰排查总结载波切割是因在现网规模上覆盖最大化。

LTE和2G 3G LTE来了,干扰怎么解决?

LTE和2G 3G LTE来了,干扰怎么解决?

SOLUTION解决方案LTE 来了,干扰怎么解决?LTE 和2G 、3G 网络共存干扰分析无线干扰是影响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频段、制式的无线通信网络在同一区域内共存运行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各无线网络相互干扰也越来越严重。

随着LTE 网络开始部署,运营商如何应对更为复杂的无线网络干扰问题?文/孙竟飞无线网络干扰的挑战个无线通信网络发射的信号对于另一个无线通信网络的接收机来说全都是干扰信号。

尤其是频率资源接近的情况下,这种干扰的存在会影响网络的质量,破坏用户的体验,39扰较大;GSM1900与UMTS1900频段相邻等等。

不久以后,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都会面临2G 、3G 、LT E 共存这种更为复杂的情况。

LTE 频谱资源可选择性很大,在700M 、900M 、1800M 、2100M 和2600M 频段都有定义,这些频谱与现有2G 、3G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网络无法正常工作。

目前,很多运营商面临着自身2G 、3G 网络相互间干扰的情况,2G 与2G 、2G 与3G 频段重合或相邻情况颇多,如CDMA 下行频段和EGSM 的上行频段部分重合,干扰较大;很多运营商把900M 用于UMTS ,GSM900与UMTS900频段相邻,干一相邻,即UMTS分5MHz、GSM分200KHz,没有额外的频率保护带,这时干扰是可控的,对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但通常在UMTS900和GSM900共站邻频建设时,因为频谱资源有限,为了保证GSM网络的容量和网络质量,UMTS900可以选择载波宽度4.2M H z的方案,保护带宽的减少可以增加GSM900的现网可用频点,同时干扰导致性能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欧洲有60%的运营商在900M频段有12.5M带宽的频谱资源,在亚太,在900M 频段范围内带宽在6M到10M范围内的运营商占到50%。

这样,如果3G使用2G频段,在满足2G容量和质量的前提下,3G就可能会采用小于标准带宽的方案。

TD-LTE U型干扰分析及优化方案

TD-LTE U型干扰分析及优化方案
路。
关键词 :T D. L T E 干扰 参数优化 功率控制 参数优化
1 引言
T D . L T E系统有相应 的手段加以抑制 , 如通 过异频组
网或者加大空间隔离 , 或采用软频率复用等干扰协调
根据 双 工 方 式不 同 ,L T E系统 分 为 F D D— L T E和 技术。但在实际运行 的网络中 , 仍然可能存在一些特 T D D— L T E 两 种 。其 中 ,T D— L T E采 用 的 是 不 对 称 频 殊 的干 扰类 型 。
图1 厂 商 A的典 型U型 干 扰
/ /





— , _ \_ ,
, /
山 东 通 信 技 术
2 0 1 6 年
P R A C H为用户接入 网络时 占用 的物理 资源 , 不
合 理分 配有 可能 导致 干扰 和小 区性 能 劣化 。通 过修 改 小 区参数 , 改变 P R A C H的位置 , 放到 1 0 0个 R B 的 中 间位 置 , 发 现 干扰 无 明 显 改 善 , 因此 排 除 P R AC H
活性 , 较之 F D D双工方式 , T D D有着更高 的频谱效率 ; 量 限制 , 各项 指标 略 低 于正 常水 平 。对某 地 现 网投诉
由于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 , 上下行链路的一致 区域小 区进 行 上 行 时 隙 P R B干 扰 电平指 标 统 计 分 析 性较好 , 基站的收 / 发可 以共用部分射频单元 , 降低 时 , 发现存在频段前后两端干扰高 、 中间低的 u型干 了设备成本 , 同时能更好地采用传输预处理技术 , 有 扰 , 明显不 同于通常 的系统 内干扰 , 也不同于带外杂 效降低移动终端 的处理复杂性 。 散干扰 、 杂散干扰 、 谐波干扰或者互调干扰等外部的 T D时分系统也存在一些弱点 : T D D基站的覆盖 波形。通过 网管 系统提取不 同厂商 的指标进行分析 范 围略小于 F D D基 站 , 且对 同步要求 高 ,T D需要 后发现 , 部分小区均不 同程度地存在类似情况。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TD-LTE网络干扰产生机理
杂散干扰
(发射机带外干扰)
阻塞干扰
(强信号干扰)
互调干扰
(最强干扰信号)
天线隔离度是指天线1发射,天线2接收到信号的损耗
12
TD-LTE网络加性噪声干扰
13
TD-LTE网络干扰分类
系统内干扰 T D L T E 干 扰 分 类 邻区同频干扰 与WLAN间干扰 与CMMB间干扰 与GSM间干扰 与TD-S间干扰 与其它系统干扰
试验网室外新建站采用D频段(2570-2620MHz),现网升级站与 TD-S共用F频段,使用1885-1895MHz ;室内使用2350-2370MHz
DCS1800
TD-SCDMA TD-LTE WLAN
DCS1800
上行 下行
2400-2483.5/5150-5350/5725-5850MHz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GSM900 DCS1800 WCDMA SCDMA PHS
被干扰系统 GSM900
DCS1800 WCDMA SCDMA PHS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隔离度要求(dB) 28
本系统天线可安装区域
29
共站系统天线安装要求
扇区天线安装示意图
d d d
120° d d
d
35°
30


TD-LTE网络干扰基本概念 TD-LTE网络主要干扰分类 TD-LTE网络干扰分析方法 TD-LTE干扰隔离需求分析 TD-LTE本系统内干扰分析
9


TD-LTE网络干扰基本概念 TD-LTE网络主要干扰分类 TD-LTE网络干扰分析方法 TD-LTE干扰隔离需求分析 TD-LTE本系统内干扰分析
TD-LTE异系统间干扰分析
10
TD-LTE网络干扰问题分析
• TD-LTE无线网络优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怎样控制来自 无线环境中的各种干扰,要进行TD-LTE网络干扰优化 ,首先要分析TD-LTE网络干扰产生的机理和TD-LTE 网络干扰的类型。
Sensitivity (dBm) = N(dBm)+SNR (dB) Sensitivity为接收机灵敏度,N为接收机底噪,SNR为解调信噪比 根据公式
S =10log(1+10
得到
S
Ir N 10
)
= N-5.87
Ir = N +10log(10
10
1)
ΔS为灵敏度恶化值(这里取1dB),Ir为允许到达接收机的加性噪 声干扰信号强度,N为接收机底噪。 规避干扰所需要的空间隔离度为:
14
系统间干扰


TD-LTE网络干扰基本概念 TD-LTE网络主要干扰分类 TD-LTE网络干扰分析方法 TD-LTE干扰隔离需求分析 TD-LTE本系统内干扰分析
TD-LTE异系统间干扰分析
15
TD-LTE网络干扰来源分析
16
TD-LTE干扰分析方法
加性噪声干扰理论分析方法 接收机灵敏度方程:
20
网络干扰隔离度分析
共站隔离度要求计算方法
阻塞隔离度要求:
MCLblocking P o Pb
杂散隔离度要求:
系统隔离度要求:
MCLemission P spu Pn Nf Nrise
MCL = max(MCLblocking,MCLemission)
21
隔离度的估算
• 空间隔离估算是干扰判断的重要阶段,通过系统 间天线的距离、主瓣指向等计算得到理论的空间 隔离度。
D=S Ir
17


TD-LTE网络干扰基本概念 TD-LTE网络主要干扰分类 TD-LTE网络干扰分析方法 TD-LTE干扰隔离需求分析 TD-LTE本系统内干扰分析
TD-LTE异系统间干扰分析
18
隔离度的定义
天线隔离度是指天线1发射,天线2接收到信号的损耗
测量可以利用网络分析仪或利用信号发生器和频谱仪
现有无线网络频率与干扰分析
表II 各系统间的保护频段
上行 (MHz) 下行 (MHz) 上行 (MHz) 下行 (MHz)
GSM900与IS-95CDMA GSM1800与IS-95CDMA
55 875 1005
55 925 1150
GSM900与PCS GSM1800与PCS
1000 130 1035 1080 几 MHz 几百 KHz 重叠
LTE无线网络干扰分析
主讲:Leabharlann 目录TD-LTE网络干扰基本概念 TD-LTE网络主要干扰分类 TD-LTE网络干扰分析方法 TD-LTE干扰隔离需求分析 TD-LTE本系统内干扰分析
TD-LTE异系统间干扰分析
2
TD-LTE网络干扰问题概述

干扰定义
所有网络上存在的影响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不是通信系统
19
TD-LTE干扰规避准则
在被干扰基站生成底 三阶互调干扰(IMP3) 电平比接收机噪声基 底低10dB。
互 调 避准干扰 则 规
杂散干扰规 避准则 规 则 干扰
被干扰基站从干扰基 站接收到的寄生辐射 信号强度应比它的接 收机噪声基底低10dB
避准 阻塞
被干扰基站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总载波功率应比接收机的 1dB压缩点低5dB,或者保证到达接收机输入端的强干扰 信号的功率不超过系统指标要求的阻塞电平。

• •
其中:
θ= 天线之间的垂直夹角(度)。 λ= 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
可以看出:倾斜架设时天线隔离度小于完全垂直隔离度,但大于水平隔离度。 通过外场测试验证,倾斜隔离度经典计算公式与实际测试值有一定差距,在应 用时需要留10dB以上的余量。因此我们建议在LOS距离内的倾斜隔离度均按水 平隔离方法计算。 25
28 33 19 0 33 33 33 29 34
27
现有网络共站隔离度分析
干扰系统 被干扰系统 水平空间隔离 度要求(m) 垂直空间隔离度 要求(m) 0.34 0.34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GSM900
DCS1800 WCDMA
8.4
8.4 6.7
0.20
0 0 0.20 0.20 0.20 0.34
• 隔离方式 水平隔离 垂直隔离 倾斜隔离
22
隔离度的估算
水平隔离
• 水平隔离度计算公式: • DH(dB) = 22 +20 log (S /λ) - (Gt + Gr)
• • • • • 其中: S = 天线水平间距(米)。 λ = 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 Gt =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发射天线增益(dBi)。 Gr =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接收天线增益(dBi)。
TDSCDMA TDD LTE
2 1 0 2 2 5 3
WLAN
1
7
1 1 5 1 8 1 8 9 8 8 2 10 17 3 0 3 0 0 5 0
2
0
0
0
240 0
2
4
0
8
3
单位:MHz
6
现有无线网络频率与干扰分析
一、系统间的保护频段 当着手分析两个或多个系统共存时的相互干扰问题时,首先应明确它们之间的频 率关系,上、下行保护频段有多宽,是否存在同频、邻道或互调、谐波关系,随后再 分析是否存在强干扰阻塞,最后应了解噪声的增加情况。下图一是2G/3G各系统间的 频率直方图。
TD-SCDMA
TD-SCDMA GSM900 DCS1800 WCDMA SCDMA
SCDMA
PHS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TD-SCDMA
0
0 6.8 6.8 6.8 2 1
PHS
TD-SCDMA
1
28
共站系统天线安装要求
其它系统天线 垂直空间隔离度要求距离
天线安装区域示意图 水平空间隔离度要求距离
5.大多数频分双工系统共址时不存在同频、邻道、互调及谐波等干扰; 而对于TD时分双工系统(TD-SCDMA/PCS/TD-LTE/WLAN)与频分双 工系统共址时,应计算其上行 基站接收机的噪声增加情况。 下面将分别讨论TD-LTE与WLAN/PCS/TD-SCDMA之间以及它们与 GSM1800/WCDMA/cdma2000共址时可能产生的阻塞及噪声增量问题。
上 行 8 10 15 17 18 20 25 MHz
下 行 8 10 图一 15 17 18 20 25 MHz
如图可见,除了TD-SCDMA低端频段(1880~1920MHz)与PCS(1915~ 1920MHz)频段重复外,其他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保护频段。另外,上行方向TDSCDMA和PCS的高端与WCDMA或cdma2000的低端相邻,在分析干扰时需考虑。但 TD-LTE系统引进之后,则需要重点考虑它与TD-S共频段干扰,还要考虑2300MHz7 2400MHz频段与WLAN之间的严重干扰问题。
需要的信号均为干扰。通常将出现在接收带内但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的非系统内部信号也作为干扰。

干扰解决的重要性
干扰是影响通话质量及掉话率、接通率等网络系统指标的重要因 素,减少干扰,有助于网络性能指标的提升。

干扰解决的目标
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完全避免干扰是不可能的,网络规划和优化 的目标是将干扰的水平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TD-LTE系统作为一个 新引入的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干扰仍然是无线网络设计考虑的重要因 素,必须解决好LTE网络内外干扰,使包括LTE网络在内的所有系统均 能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