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考试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德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划要求,也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3.知行统一原则:进行德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德育既要坚持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带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督促其严格执行,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5.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在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严格的、坚持不渝的要求,又要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组织和培养好学生集体,依靠和通过集体对其成员发生教育影响,使学生集体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对集体进行教育的同时,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7.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思想状况及具体教育情境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使之步调一致,前后连贯,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统一方向发展。9.学科性德育课程:又称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道德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正规课程。

10.活动性德育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

11.情感陶冶法: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建设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12.榜样示范法:教育者运用他人的模范行为和优良品德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

13.实际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法。

14.自我教育法: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

15.班级: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16.班级管理:班主任主导的班级管理。

17.班集体:是一个特定的教育学概念,是教育者对班级未来发展理想状态的设定,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班级及其成员发展的要求,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学生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成员间彼此的交往,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和引导而形

成的具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

18.平行影响原则:指的是教育儿童集体与教育个别儿童是同时进行的,教育集体时,不能忘记个人,在教育每个集体成员时,也同时教育着集体,即学生既从教师那里受到教育,同时也从集体中受到教育,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这两个任务是密切联系的。

19.班级个别教育:班主任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或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育,既包括针对个别学生特点进行的教育,也包括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的教育。

20.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产生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21.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距教育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他们既不是指由某些遗传的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问题儿童”。

简答题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通过政治关系的再生产、社会政治意识的传播与生产、政治结构的充实与更新、政治行动的引导等方面体现的。

2.德育的经济功能,从宏观上看,通过德育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最主要的是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微观上看,德育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其在物质生产中的积极性,通过传播一定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推动科技的进步,传播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科技的进步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培养科学工作者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养成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勇气,培养科学工作者为人类谋福利的精神。

3.德育的文化功能,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的功能;选择文化的功能;创造、发展新文化的功能。

2.教育过程的特点(p19):1.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2.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4.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1.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基本道德品德的教育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4.爱国主义教育

5.集体主义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4.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p11):1.说服教育法2.情感陶冶法3.榜样示范法4.实际锻炼法

5.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5.简述西方几种主要德育模式(p42):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2.价值澄清模式3.关心体谅模式4.社会行动模式5.品格教育模式。

6.班级管理过程PDCA理论(p77):

7.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种类(p85):1.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又被称为“保姆式”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的班级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其往往习惯“包揽”班级中所有宏观和微观的事务,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卫生和纪律等各项工作都照顾得非常周全而细致。该模式往往发生在新任班主任或低年级的班级管理中。特点主要表现为包办性,权威性,单向性,这一模式是官僚制度社会体制派生出来的政治模式的一个变种,具有明显的“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