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好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好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一)、从题眼切入,直达文本核心
优秀的作者总是在题目的设计上独具匠心。
通过精心设计题目,来揭示文章中心,交待写作对象,提出所论述的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读者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积累,体味。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
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
因此,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
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开启学生阅读的兴趣之门。
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本诗的题眼“送”字,从而辐射整个课堂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反复地朗读诗歌,圈点勾画,概括,体悟,明确围绕“送”字写了哪些内容(地域、气候、事件、画面、情感等),以想象为翅膀,以情感为纽带,以意境为归宿,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这样的处理,教师的智慧就如一星火花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智慧,使学生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
再如在教学《童趣》一文时就可以从“趣”字着手切入教材。
教师在组织学生初读,译读后,提出问题:写了哪些趣事?趣味在哪里?为什么感觉有趣?从而激发学生读、疑、析、议的兴趣。
又如教《曹刿论战》一文,也可从题目中的“论”字入手入手,设问:课文写了曹刿哪几次论战?是怎样论战的,其观点是什么?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刿?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又如教《孤独之旅》,就抓住“孤独”这个词做文章,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出写孤独的句子,归纳,提炼杜小康的“孤独”是什么?
(二)、从文章的体裁切入,触类旁通
文章的体裁反映着某一类文章的共性,由特定的要素构成。
从文章的体裁切入,能够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教记叙文时扣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教议论文时扣住论点、论据、论证,教小说时扣住人物、情节、环境。
教八年级(上)的《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组织学生跳读课文,这样设问切入: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再读后,设问)为了说明这些内容,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填图,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有什么表达效果?等等。
在教初三(上)第四单元的议论文时,就可以从这几篇议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切入。
如教《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可以这样设问: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使用了哪些材料,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最后自然品析到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三)、从悬念切入,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悬念”,其实就是我们平素所说的“吊胃口”和“卖关子”。
小说连载都是在有悬念的地方截断的,说评书的到了那里则一拍惊堂木——且听下回分解!
悬念的形成是由作品中的冲突引起的。
因为有冲突,所以,读者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担忧,于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猜疑、焦虑、不安、紧张和恐惧……读者所同情的一方力量越是纤弱,这种心理越强,于是便在同情、期待或追根问底的好奇心理趋使下,一口气地读下去。
从这一点看,可以说悬念是作者从作品中抛出的一条条无形的绳索,它逐步把读者捆牢,迫使他一直读到作品最后一页,才松绑放行!所以,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采用了这个有力的手段来增强作品的魅力和可读性。
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悬念,从悬念切入。
如初三(上)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作者环环相扣悬念设置,对于我们找准切入点,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
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
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
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
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
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
(四)、从中心句切入,迅速把握课文内容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中心句对文章起总括全段,提纲挈领;总结归纳,深化内容;“引子”的作用。
把握住各段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
因此找准了中心句这个突破口,在把握重点上就更准确了。
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抓住“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一句:为什么难忘?哪个时候的背影最难忘?
再如在教《核舟记》时,就可以先理出其中心句:嘻,技亦灵怪矣哉,然后围绕这句话,逐步解读课文,达成学习目标。
(五)、从文章的线索切入,条分缕析
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
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
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能加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教学就不会走弯路。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通过导读激趣,初读感知,理出文章线索:“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由此引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故乡人的变化?水到渠成地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六)、从兴趣点切入,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趁兴而学,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摆脱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利掣肘,形成自学、自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
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
现行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来也饶有趣味。
因此,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在设计《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找到这样的兴趣点:大自然会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研究它有什么意义?而且,在结束课文时,还可以把学生课外搜集的“大自然的语言”在班上展示,甚至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课后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
又如在教学《喂,出来》一文时,就可以问:谁喊的这声“喂,出来”?是让什么出来?
另外,还可以从质疑权威切入,
从疑难点切入等。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其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是要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将其归入某一类来寻找切入点,而要细细品味文章,看看文章中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地方在哪?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在哪?所以,选择切入点,一是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二是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
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弄巧成拙。
总之,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