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走进了课内。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实践活动是指结合教育内容和学生活动实际,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它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这种新的学习形式,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发展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智能不是人人多少都拥有的一般能力或潜能,而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些智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
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着重要作用,尊重个体差异是多元智能的核心理念,我觉得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人的智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
“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他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实际就是讲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研究中我们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价值,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如: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节,在进行教学时,学校实验室刚巧没有这方面的教具,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只能自己做,我认真研读教材后创新设计了几节实践活动课。第一节《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这是一节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以小组去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收集好之后再进行分类整理,最后以小组进行汇报谈谈活动的收获。这项活动难度较低全员参与,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同学们收集回来的资料很丰富,有实物,药盒、化妆品盒、牙膏盒,鞋盒、砖块;有打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片;有文字记录的,电视机、冰箱、柜子、微波炉------。小组汇报时同学们个个胸有成竹,滔滔不绝,很多同学们说这样的活动课很有意义,既轻松又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少写作业,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业呢? 只是这样的作业比起在练习本上做数学题更增添了许多兴趣。紧接着我又设计了第二节活动课《我会制作》,要求大家根据前一节活动课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或实物,这次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出主意献计献策商量活动内容,然后自己准备活动材料。活动课上我提了一些必要的要求之后就放手让大家分组去做,有的小组用土豆,苹果,萝卜去切,有的用玉米杆的瓤和杆皮、橡皮泥、雪糕棍去编扎,还有的小组用废旧挂历纸去粘,而我的任务就是巡视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我发现有的同学不会粘就把收集的
纸盒拆了研究,有的做坏了再重来------有的测量、有的剪,非常的投入,在汇报时同学们不仅谈到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而且还谈到自己在活动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从他们胸有成竹,滔滔不绝的谈话中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这样的课。
有这些活动做基础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课堂教学时学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一位学习很差普通话表达又极差的男同学闫彪举着自己的作品说“老师这些瓤就是顶点,有8个,这些枝枝就是棱有12条”,我在切土豆时当切出两个面,两个面相交就成了棱,这样的面有6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节课也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认识的掌握的非常好。在解决“用铁丝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需用多长的铁丝?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安装彩灯、柜台各边安角铁等”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表现非常聪明,有句名言这样说: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教学做合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我想前面的两节实践活动课还给孩子们的正是这“真实世界的情境”。在这一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时我还是以学生实践操作活动为主,让学生自主测算牙膏盒,化妆品盒、烟盒、鞋盒所需
材料的大小,同时根据特征同学们还归纳出1号、2号、3号长方体表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让大家进行纸盒改造活动,要求去掉一个或几个面设计一个物体在计算它所学材料的大小?同学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很快改造出了笔筒,抽屉模型,书套------“如果给这些物品用彩色纸去装饰,穿上漂亮的衣服,这些‘衣服’所需材料的大小又该怎样计算?”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起,这些实际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还归纳出了实际问题计算的多种方法。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体积单位、体积计算公式学习时,我也设计了实践活动课,如,让学生切1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用硬纸制作2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用1米长的木棍搭建一个正方体框架,用自己亲手制作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通过摆拼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我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与圆锥体》、《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的学习,都能采用这种“做数学”的实践活动方法进行教学,学习效果非常好。
实践中是人人平等的,人人都能参与,同学们手、口、脑并用,大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实践、比较、优化、尝试再尝试,探索再探索,最终得到理想的解决策略。如在用挂历纸制作长方体时有的同学先将纸割成6块然后用胶带粘,发现不好粘且不美观,最后干脆拆一个盒子去研究重新制作;在用高粱杆和瓤制作长方体框架时有的同学随手折一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