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症候阅读下对作品意识的再分析
症候阅读下对作品意识的再分析一、引言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
而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形式——文本,也会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观念。
阅读是人们通过文本形式认识世界的活动。
目前,很多时候,人们的阅读都只是表层阅读,法国阿尔都塞将其称为“栅栏式阅读”。
在表层阅读中,读者通常仅仅通过文本的形式与作者建立联系,并通过阅读文本,总结文章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但是显然,在进行表层阅读之前,人们在内心已有所假设:预设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通过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任何一部作品都并非是作者思想内涵的完整呈现。
特别是在阅读一些名著的时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大众所阅读的版本与作者的手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考虑潜在读者的感受和反馈等各种因素,进而以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对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审查;在手稿写好之后,还要考虑彼时的文化政策和市场反馈等因素,所以也有可能会对手稿的内容及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
那些已经出版的文本也就很难等同于作者全部的真实意思。
症候阅读是一种批判性的阅读方法。
“症候”一词多用于医学之中,医生通过病人的症候(症状)来判断病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而将此观念用于阅读之中,则是与表层阅读相对,寻找蕴含在文本之中,但是作者没有明确表达的内容。
癥候阅读将文本视为一种带有多种症状结合而成的文本形态,并鼓励读者通过阅读去探索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蕴。
基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方法,人们对作品的解读是多样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识也是学者们写作的主题。
本文从阅读的角度出发,采用症候阅读的方式,对作品文本中的内涵和观念进行再分析。
从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意蕴为角度切入,运用症候阅读的方法,对童话故事《海的女儿》《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等故事进行解读,分析出作品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并提出新的思考。
二、症候阅读下对作品文本中的意识分析就像童话故事《灰姑娘》中所写到的那样:一个整日灰头土脸的女孩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参加舞会,在逃跑时掉落一只水晶鞋,王子拿着水晶鞋挨家挨户地寻找灰姑娘,最终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3.阿尔都塞与症候式阅读法
阿尔都塞提出的症候式阅读法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它将文本看作是“病理性”的,其病理体现在文本的空白、沉默与断裂中。
这种方法强调问题式作为一种思维的框架限制了我们能看到什么,对什么视而不见。
读者通过对症状的阅读可以生产出新的问题式,超越文本。
阿尔都塞的这种阅读方式实际上建立在对传统的“直接阅读法”的元批评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阅读法的颠覆。
在症候式阅读中,读者需要关注文本的症候,即那些沉默、空白和断裂之处,这些地方往往是文本中真正有意义的地方。
通过关注这些症候,读者可以揭示出文本中隐含的问题和矛盾,进而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
试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89试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文/朱孟可摘要: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提出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揭示了问题式的转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即只有找到旧问题体系中的概念空缺,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
基于此,阿尔都塞创造性提出症候阅读法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寻求对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全新解读。
“症候阅读法”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问题式、结构体系的架构也为我们拓宽了开展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本文试图在剖析症候阅读法的理论依据及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症候阅读法的真谛,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阿尔都塞;问题式;症候阅读;意义症候阅读法是一种区别于直接阅读的方法,是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工具,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症候阅读法的理论背景、内涵意义和价值三个方面分析症候阅读法,试图厘清阿尔都塞提出症候阅读法的发展历程,为症候阅读法的运用提供参考。
1 “症候阅读法”的提出背景及理论前提1.1 时代背景症候阅读法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提出。
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的提出,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密不可分。
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流派众多,通过不断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了两大哲学思潮——人文思潮和科学思潮。
其中,人文思潮即人本主义思潮,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论,将人作为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探究这个世界的本质。
从苏格拉底提出哲学研究的本质应当是人以来,人文思潮一直延续至今。
而科学思潮则主张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是一种通过自然科学的原则的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是建立在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的客观精确的哲学思想。
浅析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本模板】
浅析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摘要]阿尔都塞的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他采用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阐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时又在与科学对立中看待意识形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理论是为了使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阶级统治非法化,因而它不同于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意识形态”的在客观意义上指一切思想性的上层建筑的总和。
以马克思主义者自称的阿尔都塞,其意识形态理论虽然与这种涵义有相同之处,但在根本上却有质的不同。
一、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下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是人文历史学科的结构方法论,它强调整体性、非个体性和非历史性。
这对于以“保卫马克思”为己任的阿尔都塞来说,无疑找到了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正因为如此,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行重新解释和论证时,不可避免的带有结构主义的色彩。
阿尔都塞开创了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先河.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提出“依据症候的阅读"来读解马克思的原著。
主要过程是指人们在解读一个人的思想过程中,首先假设一个想象的理论模式,并以此来解释、说明一切问题。
如能获得成功,那就表明找到了这种内在结构;否则,就必须重新更换或修改想象的模式,直至解读成功.因此,阿尔都塞认为,在阅读马克思的理论著作时,不仅要通过文字的字面论述去作简单的、直接的阅读,而且需要从深层次中去理解著作中的理论框架,把理论框架从深层中挖掘出来。
2、“认识论上的断裂".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有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上的断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初期,马克思的思想还未突破意识形态的氛围,其思想是不成熟的、前科学的,属于旧哲学的理论框架。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后期,马克思抛弃了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理论的理论框架.3、多元决定的矛盾观。
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在《路边野餐》中的探索
98周诗昕: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在《路边野餐》中的探索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在《路边野餐》中的探索周诗昕(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上世纪60年代阿尔都塞把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说融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新的文本解读方式——症候式阅读。
在阿尔都塞本人看来,文本不仅仅是诉说它看起来相似的东西,而是在话语的背后必然有着无声话语的存在,就像无意识的症候深藏其后一样。
电影《路边野餐》运用闪回、插叙、时空错乱、交织梦幻等方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现实、回忆、梦境相互交融的世界,用于探讨生命中关于“寻找”的问题,从而表达更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学。
【关键词】症候式阅读;人生;寻找;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J1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098-01《路边野餐》是一部经典的作者影片。
正如毕赣所说:“我梦想拍摩托车和火车的POV镜头,这次都拍到了,特别高兴。
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拍了。
”①电影讲述贵州凯里一个乡村小医生陈升,因砍断他人手指而入狱9年,出狱后一个人孤苦伶仃,母亲和前妻的相继离世,对他的打击尤为深重。
此时,他心中最大的慰藉来自于同父异母的弟弟老歪的儿子小卫卫。
老歪不务正业,整天赌博,小卫卫也在陈升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送到了镇远。
陈升为了母亲的遗嘱,也为了寻找这世界上的爱与希望,踏上了寻找小卫卫的征途。
影片不断穿梭在现实、梦境、回忆的过程中,是一部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
在寻找的过程中,陈升与过去告别,同未来握手以及一次次的梦境使陈升孤独的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燃起了希望的种子,在本没有太多戏剧冲突和错乱的时空构筑下,“寻找”成为电影的主题。
一、“症候式阅读”与电影“症候式阅读”是一种文本解读方式,主要探讨文本背后的深层语言,而不是局限于文本表层的叙述,对文本还是电影进行症候式阅读也需要对文本或者电影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马歇雷认为“文学批评是一门科学,不应把作品看作已知的东西,应看作批评要改造的对象;批评不是根据外在的规范在作品内部解释最怕把它改造为易于接受的消费品,而是在作品与我们的认识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作品的完满性、充实性提出质疑;批评的目的不是寻找、揭示作品蕴含的唯一真理,而是探讨不在场,让‘沉默’说话”。
症候精神之文本病理学概论—阿·尔都塞“症候说”的批判式解析论
症候精神之文本病理学概论—阿·尔都塞“症候说”的批判式解析论症候精神之文本病理学概论—阿·尔都塞“症候说”的批判式解析全文如下:一、作为症候的文本①熟习弗洛伊德肉体剖析的人不难了解,无认识———作为弗洛伊德的中心概念,遭到了认识的压制,只要在认识的控制松动的时分,无认识才干以“症候”的方式显现出来。
在弗洛伊德那里,最典型的症候就是人的梦境,他喜欢从梦所展示出来的看似无意义的东西动身,剖析出对象的肉体状态。
那么,与医学上的症候一样,弗洛伊德的“症候”依然是其临床诊断的一个入口,即经过症候的表象,我们了解被剖析对象的实践的肉体情况。
问题在于,阿尔都塞这里所运用的“症候”终究与肉体剖析能否有关联。
关于晚期的阿尔都塞,其中的关联是显著的。
他对法国肉体剖析宗师拉康的讲座十分关怀,以至不惜派出他本人的两个弟子(巴迪欧和让-雅克·米勒,后者成为了拉康的女婿)去倾听拉康的讲座,阿尔都塞本人也不甘寂寞,在那篇著名的《认识形态与认识形态国度机器》的论文中,他就公开运用了拉康的理论和重要概念,如询唤(interpeller)。
此外,他晚期也曾撰写过一本《肉体剖析论文集:弗洛伊德与拉康》(écritssurlapsychanalyse:FreudetLacan)的作品。
但是,我们能否也能够断定,阿尔都塞在写作提出“症候式阅读”的《读〈资本论〉》的时期曾经遭到了拉康肉体剖析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我们只能从阿尔都塞本人的文本之中来寻觅答案,也只要在阿尔都塞的文本中,我们才干了解他是如何将“症候”与“阅读”接驳起来的。
当然,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是针对一种传统式的阅读而提出的,他称之为“栅栏式阅读”。
这种阅读是一种显性的阅读,也是我们平常人所坚持的阅读方式。
这种阅读方式置信,我们能够从文本中读出某种分歧性的理论或思想脉络来,而这种思想脉络就成为了阿尔都塞所谓的“栅栏”,我们之后只需带着这个“栅栏”,便能够在文本中畅行无阻。
浅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
浅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作者:赵雪来源:《卷宗》2017年第26期摘要:“症候阅读法”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主义解读的方法论工具。
充分理解这一方法论工具需要澄清三个基本问题,即它的来源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以及后人对这一方法的评价是怎样呈现的,本文从这三个大问题出发,深入挖掘“症候阅读法”的真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阿尔都塞的思想,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字: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1 “症候阅读法”的来源(一)家庭因素的影响1918年,阿尔都塞出生于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他的性格养成从出生起便深受家庭的影响。
阿尔都塞的母亲露西安娜本已与他的叔叔路易定下婚约,但由于一战的爆发,路易和其哥哥查尔斯一起奔赴前线,导致婚期推迟,却不幸在战争中身亡,查尔斯带着路易的死讯归来并跟露西安娜求了婚,查尔斯生性暴戾、自私狂妄的性格没有给露西安娜带来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使得她无比怀恋已逝世的路易,并把这种思念寄托在小阿尔都塞身上,为他取名:路易·阿尔都塞,可是,母亲对已故爱人的这份感情却给阿尔都塞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困扰。
当他的母亲呼唤“路易”这个名字的时候,仿佛并不是在真正的呼唤他,而是另外一个人,这里的另一个人指的就是阿尔都塞的叔叔,是站在阿尔都塞背后的影子。
为此,我们可以想到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总是想透过文字表面去探究文本深处的空白、缺失和沉默,以发现作者的真正意图和理论框架。
(二)理论斗争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先后涌现出很多关于马克思的解释与应用,阿尔都塞作为其中一位,他不认同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也对用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角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持反对意见。
当然,他反对的不是伦理道德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哲学上抽象化的理论人道主义观点。
反对这种人道主义就是反对从人的本质和需要出发来解释社会发展规律,主张“生产关系”才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的着眼点,人只是其中的承担者,因而也提出了“历史是没有主体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阿尔都塞清算以往哲学任务的艰巨性,他要通过以上两条战线来捍卫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ideology)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阐释。
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其意识形态理论中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在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解释。
以下通过对卢克·费雷特的《文化的政治:论意识形态的文章》一文的梳理,理清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两大重要概念,以及意识形态的“唤问”功能这一核心观点。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一、阿尔都塞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性阿尔都塞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一文中首次阐述了他的意识形态概念,他给“意识形态”下的第一个定义是:“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自己的逻辑与严密性的)表述体系(依赖于该体系的现象、神话、观念或概念等),它被认为是一种历史存在并且在特定社会中具有某种作用……作为一种表述体系,意识形态区别于科学,其中实践-社会职能比理论职能(认识的职能)更重要。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中,社会是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三个基本层面组成的结构的总和,而阿尔都塞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概念中增加了“科学”(首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这一第四层面。
因此,阿尔都塞在上述定义中将意识形态描述成一种偏向于“实践-社会职能”而非“理论职能”的表述体系,是为了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话语形式在起作用,即:为我们提供关于社会的真实认识的“科学”;以及,不为我们提供此种认识的“意识形态”。
故而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社会职能,但这种职能并不产生对社会历史真实状况的认识。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论意识形态时大量运用的“意识的形式”这一概念是一种前科学的语言。
他认为,不同于“意识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表层涵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探讨的“意识形态”与“意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是一个极端无意识的现象。
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综述
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 【英文标题】AnalyzingAlthusser's“Symptom Reading” ZHANG Yi-b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作者】张一兵【作者简介】张一兵(1956-),男,山东茌平人,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阿尔都塞哲学中出彩的观点应该是源生于拉康的症候阅读法。
他明确地反对了旧反映论中的“无罪”直读观,在消除神目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直观的深层阅读模式,即症候阅读法。
阿尔都塞要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从而真正把握作者写作文本的深层理论问题式。
这一立论,由阿尔都塞运用于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解读之中。
【英文摘要】The creative view of Louis Althusser's philosophy originates from Jacques Lacan's symptom reading.He is clearly opposed to the “innocent”direct read ing in the old theory of reflection,and on the basis of eliminating smart vi sion,has created the indirect deep-structure reading,i.e.,symptom reading.Al thusser emphasize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see the empty and the missing bet ween the visible texts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author's deep-structure theor y in writing the text.Althusser uses this finding in his reading of Karl Mar x's Das Kapital.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读<资本论>》 WesternMarxism/Louis Al thusser/“symptom reading”/Reading Das Kapital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2)03-0063-11 如果说,问题式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一书主要的方法论逻辑构件,那么,症候阅读(symptomatic)就不可不谓《读<资本论>》一书的关键词(symptomatic 直译为症候或征候,但该词在阿尔都塞这里的讨论语境中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方法或解读方法,虽然他少用symptomatic reading一词,人们一般还都是将symptomatic意译为“症候阅读” 或“症候阅读法”)。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论文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论文摘要:国内学术界对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症候阅读法”告诫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时要“回到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原初的思想语境和客观的历史语境。
所谓“症候阅读法”这个概念,是阿尔都塞汲取了巴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研究成果之后产生的。
巴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了“创造性”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每一个著作的作者在写作时均处于一种“不及物状态”,所以他写下的文字必然具有“二维”的功能:一维是表面书写语的意思;另一维是字里行间看不见的那层意思,这层意思更加重要。
结构语言学家的这些观点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中得来的。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就是根据语言文字一维中所表现的“症候”,把二维的意思从作者的“理论框架”的深处“挖掘出来”。
依据这种读解法去研读马克思的原著,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均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
一、“症候阅读法”的思想来源1.结构主义的影响,法国的结构主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悄然兴起的新型哲学。
它并非是哲学流派,结构主义是指将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构思。
结构主义的构想最早是由费·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的。
他在对语言的长期研究后,发现过去都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但人们的日常用语是一种口头式的行为,有了语言这种沟通工具,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自由的进行交流,这就是人们所忽视的一种共同原则。
因此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这种共同原则。
列维一斯特劳斯研究了巴西内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共同态”方法研究并解释了其亲属制度、神话流传和图腾制度的问题。
列维一斯特劳斯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使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后,在法国的其它学科的研究中也相继有人采用了这种研究方法,并同样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愚公移山评课稿
《愚公移山》评课稿郭初阳教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
这不单单指课堂教学的现场成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讲,《愚公移山》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理论问题,需要咱们去正面直对。
对这堂课,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关于文本解读;关于课程实施。
一、关于文本解读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四章,我专章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取向问题。
在我眼里,语文课程不但在整体上有个“面向何方”的总取向问题,而且其中的组成元素──听、说、读、写,别离也有一个“哪一种方式”的取向问题。
具体到阅读,取向问题也确实是阅读的方式论问题,依照伽达默尔明白得与说明一体化的观点⑴,也确实是文本的解读方式问题。
“哪一种方式的阅读”,或说“哪一种阅读”,我以为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性问题。
在该著的另一个地址,我论述道: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至少混杂着四种取向的“阅读”:一是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试探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二是以分析课文形式方面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三是遵循2000年《大纲》,以“朗诵”为要紧样式的“鉴赏者”取向;四是2001年《标准》所提倡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
相信在目前实验区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正在经历着“鉴赏者”取向与“感受性阅读”,乃至与适应了的“作业者”、语文教师的“职业性阅读”方式猛烈争斗的煎熬;而许多学生正在学习着彼此冲突、彼此干扰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因此正在形成一种混杂的、无所适用的“阅读能力”。
⑵写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我的立足点是“课程”,着重讨论的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联、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呈现。
取向问题,那时是作为蕴涵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成份提出来的,它与“教育政策”、“文化意识”、“知识状况”等成份胶合,而在研究状态中予以相对的分离。
意识形态研究方面.
意识形态研究方面.意识形态内涵、功能、建设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地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政党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贡献国外政党的意识形态分析翻译与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广告、艺术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国外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哈贝马斯、阿尔都塞、法兰克福学派、诺斯、齐泽克、曼海姆)网络化与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与法律教科书(课程)的意识形态化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分析意识形态与新制度经济学加入WTO与我国意识形态问题信用意识形态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基层组织的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农村(农民)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意识形态苏联意识形态问题经济特区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管理生物学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 (平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编者)2、意识形态(第10版)——起源和影响(美)利昂·P·马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2010年04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作者:(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继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8-4-1意识形态(第二版)——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作者:(英)大卫著,孙兆政等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5-1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政治译丛第三辑作者:[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11-1意识形态论(修订版) 作者:俞吾金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8-1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作者:(英)汤普森(Thompson,J.B)著;高铦等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2005-2-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作者:(德)卡尔·曼海姆著,姚仁权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12-1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作者:石本惠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6-1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作者:韩振江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11-1宗教影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研究作者:郑永廷,江传月等著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1-1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作者:牟成文著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9-1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作者:赵德江著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12-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作者:赵继伟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2-1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作者:张才国著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7-12-1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作者:徐海波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7-1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作者:黄传新,吴兆雪等著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5-1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作者:张骥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2-1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作者: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6-1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兼论中美关系的政治文化逻辑作者:姜安著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7-4-1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者:王晓升等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9-1-1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作者:杨立英,曾盛聪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10-1意识形态与课程——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作者:(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2-1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作者:袁铎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12-1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起源作者:陈亚杰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2009-6-1意识形态新论作者:童世骏主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11-1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作者:张一兵著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3-7-1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作者:朱晓慧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2007-3-1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作者:(英)拉雷恩(Larrain,J.)著,戴从容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1-1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作者: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9-1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作者:叶晓璐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6-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3-1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作者:方珏著,俞吾金主编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2008-4-1科学的统治: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未来作者:(英)富勒著,刘钝译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1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作者:杨河主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7-1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作者:郭明飞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1-1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丛书作者: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丛书作者: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作者:孙志祥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12-1“大道理”的逻辑力量-关于科学意识形态精神支撑力的逻辑探索作者:凡奇等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7-1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作者:(澳)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4-1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意识形态视野中的青年和青年组织作者:石国亮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2-1挑战与应对--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作者:田改伟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9-1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作者:吴江著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5-1穿越意识形态终结的幻象-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评析作者:梁建新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7-1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作者:陈晓明等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8-9-1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作者:林少雄,陈剑峰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5-1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问题研究综述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问题研究综述作者:朱科尊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6期摘要:阿尔都塞在其著作《读<资本论>》中阐释了解读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方法——“症候阅读”,在科学解读马克思思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然而,学术界目前存在对“症候阅读”理解与应用混乱的现象。
从“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理论内涵、理论延伸与应用三个方面入手,以更准确把握“症候阅读”的深层内涵并进行吸收应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阿尔都塞;症候阅读;《读<资本论>》;文学批评“症候阅读”是阿尔都塞的重要理论建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问题式理论”,在科学解读马克思思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对阿尔都塞的研究,但只是停留在翻译介绍阶段。
2001年,随着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译本出版,国内对“症候阅读”的研究逐漸呈现出更为全面和深化的趋势。
2002年张一兵的《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发表,对“症候阅读”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
此后,国内“症候阅读”研究多根据张一兵先生的解读进行阐释,并且逐渐走向文学批评的应用。
然而,由于翻译造成的望文生义与简单化、程序化应用,对“症候阅读”的理解往往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批评或甚至是“精读”混为一谈,影响了对其深层内涵的准确理解。
因此,通过对“症候阅读”理论源流的追溯,理论内涵的挖掘,理论延伸与应用的考评,进一步澄清国内学术界对“症候阅读”理论的混用状态,以更准确把握其深层内涵并进行吸收应用十分必要。
一、关于“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多数学者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拉康的精神分析语义学作为阿尔都塞“症候阅读”直接来源。
姚文放在其论文中断言:“从谱系学的角度着眼,‘症候阅读’理论的渊源出自弗洛伊德和拉康。
”虽然将“症候阅读”与弗洛伊德和拉康上升至谱系关系仍有待商榷,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
一方面,从词源上讲,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症候”这个术语是阿尔都塞直接从拉康的语义学中借来的,再寻下去最终又是来自弗洛伊德,阿尔都塞本人在许多场合也并不讳言他受惠于“精神分析”这一事实。
影视批评方法论3 意识形态批评_OK
[1]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
译.北京:三联书202店1/7/.42005,第217-21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在贬义的基础上使 用Ideologie概念的,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用 Ideologie 来概括“道德、 宗教、形而上学”等,把Ideologie 看作现实生活过程的观念的反映和回声, 并揭示了 Ideologie 歪曲、颠倒人们的现实关系的特征。他们以该词来讽称德 国那些不科学的、神秘化的、虚幻的社会意识。此后,马克思、恩格斯也用Id eologie一词来表述一般精神过程或多少有些系统化的观点或理念,其中有虚假 的也有反映现实的东西,但在用该词来揭示在阶级利益的立场上有关思想和 观念时赋予贬义的场合较多。
三?症候式阅读?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法?就是要在?显在话语?的背后读出?无声话?症候式阅读?以文本自身是可疑的意识形态文本为前提打破了作家对文本意义的垄断性阐释地位也打破了某一种阐释独领风骚的局面使这种阅读式的批评更象是对充满多义性的文本的解读
第三讲 影视意识形态批评方法
意识形态批评是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的
意识形态的特性: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
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
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
体系;
2021/7/4
5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二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Althusser Louis,1918—) 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 思主义”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鸠、卢棱、马克思:政治和历史》、 《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列宁与哲学》、《自我批评》等。 他运用“多元决定”、“结构因果性”等概念所体现的结构主义原则,对社 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评析阿尔都塞理论是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旨在研究人们的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意识形态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框架,并观察在不同情境下它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本文将对阿尔都塞理论进行评析,并举出五个例子来支持我们的分析。
首先,阿尔都塞理论认为人们的意识形态是深层次的,与其他方面的认知和行为相关联。
例如,在一个国家中,政治权威结构如果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权威,这便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日常生活。
例如,女性在塔利班政权下受到的歧视和迫害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
阿尔都塞理论认为,国民只有通过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来思考他们所接受的意识形态,才能摆脱这种影响。
其次,阿尔都塞理论介绍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论方法,将意识形态与经济和社会中的权力结构联系起来。
例如,美国的奴隶制度就是一种以剥夺黑人人权为核心的权力结构。
阿尔都塞理论认为这种权力结构中的意识形态是被用来合理化奴隶制度的,并掩盖真相。
此外,它还影响到那些优先想要保留这种制度的人的思想。
因此,通过阿尔都塞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们自身的思想如何被这种意识形态所影响,以及它是如何带来社会不平等的。
第三,阿尔都塞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和现在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把塔利班政权时期对女性的迫害作为一个特定的案例来研究。
该政权依靠了一种极端的伊斯兰教义,并通过援助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它规定女性必须要穿着传统的布条遮盖住全身,并不给她们教育的机会。
这种政策是极具意识形态性质的,是为了官方的合法性和社会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同时阿尔都塞理论也能揭示出它对于官僚政治和本国政治家如何维系自己的权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阿尔都塞理论可以同时分析心理学和社会学,从而深入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行为。
例如,阿尔都塞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儿童在教育体系中的学习方式。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症候阅读法”分析
阿尔都塞《读》中“症候阅读法”分析作者:冯柯源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主义解读的方法论工具。
为了科学解读马克思的著作,阿尔都塞力图寻找一个科学有效的解读方法。
于是,他在自己的代表作《读〈资本论〉》中别出心裁地创造了“症候阅读法”。
“症候阅读法”所反映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科学主义倾向,展现出了一种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与强调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阿尔都塞《读》症候阅读法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只是以实践的状态存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实践即《资本论》中”,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明,只有将马克思实践的哲学上升到理论烦人高度,才能真正地得出马克思的哲学。
他以此为目的去研读了《资本论》,并提出了“症候阅读法”。
这一方法要求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能只停留在白纸黑字的“直接阅读”上,而应当去把握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深层结构和内涵。
他认为,只有搞清楚深层的结构和内涵,才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指出:“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
……第二篇文章从第一篇文章的‘失误’中表现出来。
”我的理解认为,这种方法试图告诉我们:对于读者来说,任何著作文本都是写在白纸背景上的黑字,由于黑字离不开白纸的衬托,所以,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上面的黑字,更要看到那些代表不同意义的白色背景,并根据自己的总问题和前后文章的语境——既包括同一篇文章中的语境,也包括不同文章之间的语境,既包括作者个人的语境,也包括其他作者的语境——把文本中的“空白”填补上。
也就是说,要读出白色背景中那些用眼睛看不到的内容来。
其实,这也正是阿尔都塞自己所说的“没有相应问题的回答”,这虽然是一个悖论,但却是事实。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新奇性。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
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
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对阿尔都塞的一种症候式解读——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评介
作者: 汤建龙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156-157页
主题词: “问题式”;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评介;张一兵;解读;阅读;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生产方式
摘要:阿尔都塞及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应该是并不陌生。
但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而言,关注的焦点大多只是停留在对其具体观点和具体理论结果的评介上。
然而,不幸的是,在阿尔都塞那里,结果仅仅只是一种具象式的制成品,唯有方法才是本体逻辑。
因而,仅仅看到其理论对象化的结果,而不知其作为理论生产方式的“问题式”。
就必然不能真正内居于阿尔都塞的理论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之所以说“认识‘问题’的这种提法是意识形态的,是因为这个
问题是从它的‘答案’出发的,是作为它的答案的确切的反映提出
的”④。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这与前面他认定的那种二元论的镜子
式的经验主义认识概念相关。这里的意思是,认识论这一理论逻
1.马克思思想发展新的历史分期……………………………219
2.认识论断裂前的意识形态时期……………………………226
3.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截然相反的评估……………234
4.1845:一种新旧问题式的断裂……………………………242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则………………………252
被这一问题不得不接受的意识形态的解答所支配,也就是说,
受到与认识现实格格不入的实践的、宗教的、伦理的和政治的
“利益”预先强加的解答的支配。① ’, 、
阿尔都塞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指出,“我们必须走出意
识形态的问题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空间,走出这一必然是封闭的
都塞说:
①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20
这些术语和理论基础之所以被生产出来,是为了(有些人
是有意识的,有些人是无意识的,这一点在这里无关紧要)从
这种镜子式的再认识中得到人们所期待的理论实践结果。同
样也可以说,全部西方哲学史不是被"iX识问题”所支配,而是
辑假定了认识对象与主体主观结果的先在同构性,他所说的“答
案”,就是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个实为主观结果却被误识为现
实对象的无意识设定,人们反映这个虚假的“答案”就是认识,于
是,认识过程不过就是实现这一对应关系的意识形态的就范。所
以,所谓认识问题不是现实的真问题,而是意识形态的伪问题,它
辑中,那个自指性的恶圆圈(vicious circle)仍然存在,所以,胡塞尔
还是没能摆脱认识意识形态的束缚。另一个与此非常接近的理论
努力来自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自觉打破这种二元构架,通过消除
石化了的现成性在者,此在通过历史时间内的在世与世界同构起
来,但是,只要海德格尔还是试图在异化了的物化世界中通过良心
第四章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科学…………………………119
1.意识形态认知理论中恶的圆圈……………………………119
2.走向理论:实践与意识形态………………………………124
3.“认识论的断裂”与认识理论史……………………………133
第五章意识形态:永存的想像之境…………………………142
深入地从思想史的视角研究认识论,应该说是第一次。
119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史(我们已经多次遭遇意识形态这一范畴,我们将在下一章作具
体的讨论,此处,我们权且将其作“非科学的”规定性来理解)。这
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来讲,真是有些耸人听闻。在他看来,这种意
识形态哲学的核心就是处于二元构架中所谓“认识问题”或“认识
东西就是主体与客体。他说,在认识理论中,“被这出意识形态的
戏搬上舞台的理论角色一方面是哲学主体(进行哲学思维的意
识)、科学主体(进行科学思维的意识)和经验主体(进行感知活动
的意识),另一方面同这三个主体相对的客体是超验的或绝对的客
体、科学的纯粹原则和感知的纯粹形式”①。前者是认知主体本质
的三个层面,后者作为对象性客体分别对应于黑格尔、康德和胡塞
2.目的论的未来完成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研究的方法病症……………………………………………198
3.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206
4.“超越”、“颠倒”还是“重新退回”? ………………………211
第八章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考证…………………218
空间(因为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生产方式的特点的再认识结
构的重要结果之一:必然的封闭的圆圈)。”我们还将看到,这个圆
圈的比喻很重要。他说,拉康曾经将这种认识结构称之为“二元的
镜子式的联系(dual mirror relation)”②。在这种联系中,对象被主
观生产出来,却又被再确认为认知的现实对象,于是,认识只能是
第二章阿尔都塞的“症侯阅读法”……………………………63
1.阅读的原罪…………………………………………………63
2.看与生产:双重阅读的认识论迷宫…………………………73
3.症候阅读法与问题式………………………………………81
4.症候阅读与理解马克思……………………………………86
2.历史科学的新大陆…………………………………………280
3.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科学问题式的基本要件…………285
4.历史发展的结构因果观与多元决定论……………………290
第四章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科学
过去,我们在研究阿尔都塞时,忽视了一个他十分关注的领
1.阿尔都塞为什么要出来“保卫马克思”?……………………l
2.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8
3.教条主义死亡之后:意识形态狂热还是重塑科学理论?……13
4.方法前置:面对本真马克思的惟一路径……………………16
上篇 阿尔都塞哲学的方法论构架
一个圆圈式的自指过程(如黑格尔所说的自我认识)。因此,“西方
哲学‘认识理论’的全部历史,从著名的‘笛卡儿圆圈,到黑格尔或
胡塞尔的理性的目的论的圆圈,使我们看到‘认识问题,的这一空
间是封闭的空间,也就是说,是恶的圆圈(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再认
识的镜子式联系的圆圈)。”③
当然,阿尔都塞也承认,胡塞尔的现象学拒斥二元构架中那种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张一兵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目 录
丛书总序……………………………………………………张一兵1
序……………………………………………………………………1
引言作为革命斗士的阿尔都塞…………………………………1
域,即西方认识论和认识理论史的研究。在上一章的讨论中我们
看出,阿尔都塞相当一部分重要理论范式其实都是在认识论研究
语境中确立和布展的。对一些后来在后现代语境中重要的认识论
问题,阿尔都塞多有涉及。他反对二元认知构架,反对处于功用价
值状态中的意识形态幻象,他要求实践意识向理论转化,以达及意
识形态断裂后的科学。在阿尔都塞眼里,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
1.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说的支援背景……………………?…一142
2.无意识的再现体系:意识形态的一般界说………………146
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158
4.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却永存………………………………166
第六章意识形态理论与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学………?……“172
1.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252
2.伪主体: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260
3.伪历史时间与反历史主义……………??………………….268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276
l-哲学非科学…………………………………………………276
的伦理呼唤反归本真之在,他就会重新回落到这个封闭性之中来。
这样,“海德格尔也没有走出这一圆圈,他曾经试图在‘开放,(这种
开放表面上只不过是封闭的意识形态的非封闭)中思考这种‘封
闭’,即在西方形而上学中‘重复’这种封闭的历史之所以可能的绝
对条件”。这真是个无从逃避的魔圈。
阿尔都塞进一步指认,这种二元式的认识意识形态最核心的
身)。”④这个观点,我们在讨论问题式的时候已经有所接触。与意
识形态的秘闭的由现成答案强制的恶圆圈不同,科学的认识不承
认由主体与客体这些意识形态角色之间“所缔结的意识形态秘
约”,这也就是说,科学的开放式的认识过程中没有任何先在的承
第四章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科学 123
的主体和神秘的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同时性关系,这些主
体和客体的使命是承担发生认识史的现实条件即这一发生史
的现实机制,在必要的时候甚至歪曲这些条件,从而使这些条
件服从于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目的(拯救“信仰”、“道德”、
和“自由”,也就是说拯救社会价值)。①
1.阿尔都塞与拉康哲学………………………………………172
2.意识形态询唤作为主体的个人……………………………179
3.镜像复制与自动臣服性……………………………………184
下篇重断马克思哲学思想史
第七章新解释学:马克思哲学思想史的方法论辨识………193
1.关于青年马克思的“政治辩论”……………………………194
非反思的现成性,达到了“意识和诚实的最高点”,但是他并没有在
①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② 同上,第52页。
⑦ 同F.
121
122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
现象学中真正走出这个封闭的圆圈,在现象学精制的意识研究逻
只是“按照人们的意愿为了使意识形态的解答成为这个问题的解
答而不得不提出的问题”。这算是一个说得通的论理。
在这个意义上,全部近现代西方哲学正是被种种“认识问题”
所支配,或者是对物质实在的反映,或者是对人的存在的内省,或
者是对本质意向的直观,等等。在认识视阈中被认定为本真对象
阿尔都塞当然主张打破认识理论中这种意识形态的恶圆圈。
他直接要求一种开放的认识结构。“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