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套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ppt课件全册打包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ppt课件全册打包


发酵需控制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则需充足的氧气。


2.果酒、果醋制作时的反应式分别为:

C6H12O6→2C2H5OH+2CO2, C2H5OH+O2→CH3COOH+H2O。
3.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应控制的温度范围分别为:
18~25 ℃、30~35 ℃。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 栏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
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
目 链


C.装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
节口味
解析:加盐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
能够抵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在装瓶 栏
(1)对发酵瓶、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 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 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 g,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 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3)除去枝梗和腐烂的果粒。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盖好 瓶盖。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 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 2/3。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 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母菌和曲霉生长,而适于毛霉生长。

③前期发酵后,加盐腌制和酿制卤汤密封腌制,进行后期
发酵,食盐用量、卤汤中酒精含量以及香辛料酿制都是影
响发酵和腐乳品质的关键环节。
例1 腐乳制作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全套课件(共两套选修一)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全套课件(共两套选修一)
使细胞壁溶解,获取更多的果汁。
2、果醋的制作原理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可以直接购买, 或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2、果醋的制作原理
(4)果醋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 气等条件?
时间:7-8天 温度: 30-35℃ 空气:充足的氧
有氧制醋
2、果醋的制作原理
(5)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课件共两套 第一套:2页—383页 第二套:384页—849页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凉州词
唐朝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果酒果醋在酿造过程中,水果中富含的维生 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被很好地保存,大大提 高了原醋液的营养价值。实验表明,果醋中的 醋酸、乳酸、氨基酸甘油和醛类化合物,对人 的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 加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以苹果、葡萄、山楂等为原料生产的果酒果 醋饮料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 念,也同时满足了现代都市女性保健、美容的 需求。
制作葡萄酒的酵母菌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 菌。杂菌不会引起发酵液的污染,因为首先,葡萄在榨汁前 要清洗;其次,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 无法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每次排 气时只要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1、果酒的制作原理
(4)果酒制作时应给予怎样的时间、温度、空 气条件?
7.10天后,取样检验。
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
后移至30-35℃条件
下发酵,适时充气。
(2)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人教版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归纳图解

人教版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归纳图解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归纳图解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的基本知识12(1)目的明确。

要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2)营养要协调。

各种营养物质要保证适当的浓度和比例。

营养物质比例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营养物质的浓度比(如C/N)还会直接影响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谷氨酸生产,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产量少;而C/N=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合成量大。

(3)pH要适当。

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pH不同。

如细菌pH保持在6.5~7.5之间;放线菌保持在7.5~8.5之间;真菌应保持在5.0~6.0之间。

3说明:①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专营活细胞寄生,目前不能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需接种在动植物组织中才能增殖。

常用于培养病毒的是活鸡胚。

②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起到凝固作用。

③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而且能鉴别特定的微生物。

注意: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方法(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里的加入是在主要营养成分完整的基础上加入。

(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惟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下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灭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在微生物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其主要技术是无菌操作。

无菌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物理、化学的手段,防止实验室培养物被外来微生物污染。

无菌技术主要围绕如何避免杂菌污染展开的。

2.消毒、灭菌的方法3注意:①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防止杂茵污染的关键步骤。

②消毒只能消灭或抑制营养体的活动,而不能达到彻底灭菌。

高考生物 第1讲 生物技术实践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 第1讲 生物技术实践 新人教版选修1

℃,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
30~35 ℃,并注意适 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发酵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大,⑤检测指标:果醋的制
不 同
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 裂
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 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
过 ⑤检测指标:7~10 d以精品后课,件 品尝初步鉴定,再通过
• 4.注意事项 •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后除去枝
• 解析:(1)酒精发酵的温度一般是18~25 ℃。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酒精能在酸性条件下 与 生答重二案:铬氧(1酸化)18钾碳~反,25应图℃呈示C灰应2H绿加5O色放H+。气O酒装2―精置― 酶→发。C酵H3会CO产OH+
H2O 乙醇 乙醛 (2)重铬酸钾 酸性 灰绿 (3)没有放气 装置
必修① 生物技术实践
精品课件
考纲研读
1.运用发酵技
术加工食品
的基本方法 专题一
2.测定食品加 工中可能产 生的有害物
传统发酵 技术的应 用

精品课件
热点提示
1.制作果酒和果醋 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以及发酵的条 件
2.腐乳、泡菜制作 的原
理、方法及制作流 程
3.亚硝酸盐含量的
考纲研读
1.微生物的分离 与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 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 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 酵来生产特定的 产物以及微生物
热点提示
1.培养基的种类、
专题 营养要求及配制原
二则
微生 物的 培养
2.无菌技术的具体 操作及应用
与应 3.运用相关技术解
用精品课件 决微生物的分离与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件 (共18张PPT)
问题2:你如何证实葡萄汁转化为葡萄酒,是由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你能想出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证明葡萄醋中确实有醋酸生成吗?
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A、B两个发酵 瓶,并各留有1/3空间,A组加入酵母菌,B组不加,进行发酵, 可证明葡萄酒的产生是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证明葡萄醋中有醋酸 生成,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④气体控制: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醋酸菌的代谢类型和生长最适温度?
异养需氧型;30~35 ℃ 问题2:醋酸菌如何发酵生成醋酸?
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 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问 题 3: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 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问题3: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问题4:为什么酿造葡萄酒不用添加酵母菌? 葡萄糖皮附有野生型酵母菌。 问题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 ②发酵装置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思考: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目的是什么?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
3.控制发酵条件
讨论回答控制发酵条件相关问题。 问题1: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 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 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腐乳质量的评价
成功的腐乳应具有以下特点: 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 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C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 味和质量的影响
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 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说明 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
课堂小结
腐 乳 的 制 作
7. 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 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 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 卤汤; 8. 将广口玻璃瓶洗净,用高压锅在100℃ 蒸气灭菌,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 入卤汤和辅料,密封放置,常温六个 月可以成熟。
三 、 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a. 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 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b.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将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含量 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酶 C6H12O6+6O2+6H2O →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3CH3COOH(醋酸)

醋酸菌 制醋

2CH3CHO+O2 →2CH3COOH(醋酸)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 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 品质的条件。
2、防止杂菌污染
ü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 消毒。 ü 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ü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 瓶口被污染。
四、 结果分析与评价
A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a) 能够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 b) 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 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乳酸链球菌(球状)
乳酸杆菌(杆状)
分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空气、土壤、
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内部都有
繁殖: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无性生殖) 3+能量
乳酸菌耐盐,最适pH=5,为发酵中的先锋队
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发酵 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 止瓶口污染。
腐乳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2. 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 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 排放,周围留有一定距离,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 的粽叶; 3. 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的地方;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酶与微生物协同 作用,通过研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 面曲、酒酿),是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 其他生化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二 、 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温度保持在15-18℃;豆腐水分 控制在70%左右。 出毛霉 加盐腌制
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 加盐量,腌制大约8天左右。
加卤汤装瓶 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 密封腌制
1.制作果酒——酵母菌 2.制作果醋——醋酸菌
三、繁殖方式和代谢类型
代谢 类型 真核生 异养 物 酵母菌 兼性厌氧 醋酸菌 原核生 物 异养 需氧 菌种 名称 生物学 分类 适宜 温度 最适 20℃ 30— 35℃ 繁殖方 式 出芽生 殖 二分裂 对氧的需求 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酵母菌 制酒
二、亚硝酸盐
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蔬菜、咸菜、 豆粉中均含有。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外观与食盐相似,有 咸味,易溶于水,可作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的 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 氧性中毒症状。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 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 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 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随尿排出,只有在 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亚 硝胺对动物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亚硝酸盐 本身不是致癌物质)。 亚硝酸盐在pH=3,温度适宜和一定微生物的 作用下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霉变的食 品亚硝胺可增至数十倍至数百倍。
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 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 品质的条件。
一、 基础知识
小资料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 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 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 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 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 艺的发酵食品。
想一想
1.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 回事吗?
4. 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 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扑在上面的粽叶,使 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 散去霉味; 5. 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块间连接在一起的 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 制; 6. 长满毛霉的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 1, 分层加盐,在瓶口表面盐要铺厚些,大约 腌制8天;
毛霉 主要微生物 根霉 制作 曲霉 酵母 原理 蛋白酶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蛋白质 机理 脂肪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密封 实验 让豆腐上 加盐 加卤汤 腌制 设计 长出毛霉 腌制 装瓶 控制盐酒的用量 操作提示 防止杂菌污染 结果分析与评价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 细菌的总称。 属于原核生物 乳酸菌种类多,分布广,常见乳酸菌有乳 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用于制酸奶)。
2. 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
主要 作用 曲霉 青霉 毛霉
酵母
1、关于毛霉: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毛霉菌落形态
总状毛霉菌落形态
思 考 题
1. 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2. 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 “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 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2、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酿造腐乳的主要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 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在豆腐(毛坯)上 生长。毛霉生长大约5天后使白坯变成毛坯。 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同时毛霉分解以蛋白质为主的蛋白酶,将豆腐 所含有的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