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

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

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一、背景介绍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行业,对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医药行业岗位特殊性及工作任务的复杂性,要求从业者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

因此,研究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于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医药行业涉及广泛的领域,从医生、药剂师到研发人员和销售代表等各种不同的职位。

不同岗位的胜任力需求也各不相同。

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岗位胜任力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对行业内从业者的大样本调查,获取其在不同岗位上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

其次,可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医药行业的特点,构建适用于本行业的岗位胜任力模型。

最后,可以通过专家访谈和论证,对初步构建的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核心要素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核心要素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方面。

专业知识是从业者所需的专业领域知识,如医学、药学等。

技能是从业者必备的操作和应用技能,如临床操作、药物配制等。

能力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所需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五、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实施与应用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实施与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岗位胜任力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现有从业者进行评估。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提升从业者的胜任力水平。

最后,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设计招聘和职业发展路径,以确保企业拥有具备高水平胜任力的员工队伍。

六、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挑战和展望医药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医药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创新给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带来一定困难。

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研究进展作者:易凤琴,王强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7期摘要:综述国内外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通过阅读研究已有文献,发现目前对于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较少,建议国内学者对此加以关注。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8)17-0104-02培养高素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护生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专业教师。

护理专业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以他们为对象进行胜任力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师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教师具备的与实践高质量教学有关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价值观的能力就是教师胜任力[2]。

本文依据胜任力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胜任力的相关概念1.1 胜任力自从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后,对胜任力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规定,以下是代表性的定义。

戴维·麦克利兰(1973)认为与工作能力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性格特征就是胜任力的体现。

Boyatzis(1982)认为个人能够承担工作环境压力的一种特征,包括技能、知识、自我形象以及社会角色。

Deppen K(2009)等将胜任力定义为完成具体情况下某个任务所具备的认知性能力。

在上述定义中,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胜任力概念应用度最广,他表示胜任力可以将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

1.2 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指标孙玉倩将教师胜任力分为导师基本素质、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四大要素及20项指标[3]。

刘玲华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三个方面调查临床医学的护理专业教师岗位胜任力情况[4]。

刘叶云等将教师胜任力一级指标确定为4个,分别为: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动机。

并把胜任力划分为3个层面:最外层是知识和技能,中间层为态度,核心层是个性动机[5]。

国内外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进展

国内外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进展

国内外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进展马会娟,邓亚婕,张索飞,罗㊀羽∗(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重庆㊀400038)[摘㊀要]㊀军队护理人员是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力量,其胜任力是保障打赢的重要前提㊂文章介绍胜任力㊁胜任力模型㊁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的概念,重点分析胜任力测评在国内外军队护理人员中的研究进展,为军队护理人员任职培训㊁人员选拔㊁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依据㊂[关键词]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测评;军事护理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21.02.028[中图分类号]㊀R197.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985(2021)02-0195-03[基金项目]㊀2018年军事医学创新工程专项(18CXZ020)[作者简介]㊀马会娟,女,博士在读;电话:023-68771836[通信作者]㊀罗㊀羽,电话:023-68752351ReviewonCompetencyofMilitaryNursesatHomeandAbroadMAHuijuan,DENGYajie,ZHANGSuofei,LUOYu∗(SchoolofNursing,Arm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㊀400038)[Abstract]㊀Militarynursesareimportantforcesinmilitarymedicalsupport,andtheircompetencyisanim⁃portantprerequisiteforvictory.Thisreviewintroducedtheconceptsofcompetency,competencymodelandcompe⁃tencyofmilitarynurses,andfocusedontheresearchprogressofcompetencyassessmentinmilitarynursesathomeandabroad,toprovideareferencefortraining,recruitmentandperformanceevaluationamongmilitarynurses.[Keywords]㊀competency;competencymodel;assessment;militarynursingHospAdminJChinPLA,2021,28(2):195-197.㊀㊀军队护理人员是执行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1],在维和行动㊁灾害救援㊁新冠肺炎防控㊁抗击埃博拉㊁卫勤保障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㊂军队护理人员参与的军事行动往往任务重㊁时间紧㊁危险度高,需要参与者具备极强的全方位能力㊂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是保障打赢的重要前提,因而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也成为各国军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焦点㊂目前,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与地方护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均主要集中在胜任力模型㊁胜任力测评㊁胜任力本位教育等方面,但由于军队护理人员需在平战时期承担多重角色与任务,除常规护士胜任力外,其胜任力还具有更多内涵和要求㊂在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对于军队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其选聘㊁绩效考核㊁薪酬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㊂1㊀基本概念1.1㊀胜任力㊁胜任力模型㊀胜任力(Competency)由美国学者McClellandDC于1973年首次提出,指的是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2]㊂Spencer夫妇将胜任力分为两类,即基准性胜任力与鉴别性胜任力,前者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后者是长期形成的自我概念㊁特征㊁动机等区别绩优员工与一般员工的主要特征[3]㊂一个组织中的不同岗位及不同组织的同一岗位所需要的胜任力有所不同,因而学者将驱动个体在某情境中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称为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model),即岗位最佳表现所需要的胜任力总和所组成的结构模型[4]㊂经典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两种㊂在冰山模型中,知识与技能是水上的部分,易被测量与培养,而自我概念㊁特征㊁动机等是水下的部分,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㊂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㊁专家访谈法㊁专家会议法㊁Delphi法㊁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㊁问卷调查法㊁观察法㊁检核表法㊁实证研究等㊂1.2㊀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㊀护士胜任力(Nursingcompetency)是指护理人员胜任护理工作所需的知识㊁技能㊁价值㊁判断和态度的总和[5]㊂军队护士承担着军事行动的任务与使命,因此军队护理实践有一定特殊性,可由传统护理㊁高级护理实践(APN)和管理三部分组成,三者形成的金字塔模型是战备能力的基础,且战备能力是完成战争㊁人道救援㊁灾害救援等军事行动的重要保障[6]㊂因此,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是军事护理人员胜任军队医院日常护理岗位与执行军事任务所需的知识㊁技能㊁价值㊁判断和态度的总和㊂2㊀军队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2.1㊀国外军队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㊀美国学者Ross提出,除一般护士胜任力外,军队护士还应具备战创伤救护能力㊁部署能力与领导力[7]㊂战创伤救护能力是减少战士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基础㊂部署能力是军队护士参与战争㊁维和㊁灾害救援等军事行动时的综合素质与能力㊂领导力既是军队护士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参与军事行动的必备技能㊂鉴于陆军㊁海军㊁空军护士的工作环境不同,不同军种护士胜任力存在多样性㊂例如,空军护士的工作环境以飞机为主,有研究构建空军护士空运救护胜任力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呼吸系统㊁循环系统㊁疼痛管理㊁核生化武器伤等15个方面[8]㊂除不同军种护士胜任力的研究外,还有学者在重症护理㊁成人护理等领域开展军队护士胜任力研究㊂此外,美国学者Bridges构建了三军通用的成人护理与重症护理胜任力清单(Operationalmilitarynursingcom⁃petencies),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护理能力与军事基地所需的护理能力,第二部分是军事行动环境下特有的护理能力[9]㊂为培养军队护士胜任力,美国军队针对不同层次护士开设不同的培训项目,如针对护理毕业生的护士转化项目(NurseTransitionPro⁃gram,NTP)㊁针对高中毕业生或大学在校生的军官培训项目(Reserveofficertrainingcourse,ROTC)㊂美国陆军护士组织(ArmyNurseCorps,ANC)于2009年开始NTP,新护士接受26周的培训,主要培养陆军临床护理核心胜任力与领导力,并提升战备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10]㊂英国国防部于2010年发布军事护理胜任力标准(DefenceOperationalNursingCompetencies,DONC),该标准基于Benner护士五级胜任力理论模型[11],描述军队护士护理实践内容㊂美国学者Benner将护士胜任力发展分为新手(novice)㊁初级护士(advancedbeginner)㊁胜任护士(competent)㊁精通护士(proficient)㊁护理专家(expert)五个层次,该模型为动态评估与培养护士的胜任力提供参考[11]㊂DONC将胜任力分为1 4四个等级,分别是入门级㊁初级㊁专科㊁高级,并且包括军队护士在每个级别应达到的要求,为军队护士培训㊁资格认证等提供依据㊂军队护士接受培训后,应达到2级才被认为具有胜任军事行动的能力㊂2.2㊀国内军队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㊀国内军队护士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现役文职护士㊁不同军事行动(维和行动㊁陆地演练㊁灾害救援等)和胜任力本位教育3个方面㊂为形成军队医院文职护士胜任力模型,曾友燕通过文献研究法㊁胜任特征辞典法㊁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方法构建军政素质群㊁专业素质群㊁职业素质群和个性特征群四个胜任特征群,包括战创伤救护技能㊁卫生防疫防护技能㊁卫生勤务能力等18项文职护士基准性胜任力及战备能力㊁组织管理能力㊁系统思维能力等优秀文职护士具备的鉴别性胜任力[12]㊂与国外类似,鉴于不同军事行动的工作环境与任务不同,军队护士执行不同军事行动的胜任力也不同㊂张蓉等构建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素质㊁技术㊁能力和知识4个一级指标,三级指标中权重靠前的主要有战创伤救护能力㊁心理护理㊁健康体格㊁政治素养㊁卫生装备等内容[13]㊂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远洋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主要涉及远洋卫勤专业知识与远洋卫勤护理能力[14];灾害救援文职护士胜任力主要包含灾害救援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㊁重大交通事故㊁地震㊁火灾等常见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等内容[15]㊂胜任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是以培养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6]㊂李春兰等构建不同层级护士胜任力本位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培训提高初级㊁中级㊁高级责任护士㊁临床护理专家与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且综合保障能力增强[17]㊂同时,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文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中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科学设计的培训方案,文职护士更好地适应军事护理的需要[18]㊂2.3㊀军队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㊀鉴于军人与护理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军队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不同于一般医院护理管理者,军队环境中的护理管理者应掌握军队的价值观与使命,可在面临生命危险的军事行动中以身示范并调动团队完成任务㊂美国学者Harris通过质性访谈分析出陆军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应具备临床经验㊁行为榜样㊁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等胜任力[19]㊂除上述胜任力外,军队护理管理者还需掌握军事知识㊁部署能力等执行军事行动需要的胜任力㊂一项海军护士长胜任力的研究,明确管理㊁领导力㊁专业发展㊁个人发展㊁临床经验㊁部署战备力㊁规定与指南7个方面的胜任力[20]㊂为了区别优秀与普通绩效护士长,代绪波提出能力㊁战备意识㊁临床知识技能等9项基准胜任力与应变能力㊁创新能力㊁协调能力㊁发展下属等12项鉴别胜任力[21]㊂3㊀军队护士胜任力的测评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美军在护士胜任力领域针对不同军种与专科分别研制系列化的标准与测评工具㊂美国以海军护理为例,在成人护理㊁重症护理㊁创伤护理㊁心理护理㊁母婴护理等多个方向都形成核心胜任力自评工具,但公开发表且具备信效度的测评工具是战备能力评估量表(ReadinessEstimateandDeployabilityIndex,READI)㊂READI是由美国学者Reineck等人于2001年研制[22],基于Benner护士五级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测评护士在恶劣环境下开展医疗救护的战备能力,在美国㊁加拿大㊁韩国等国家军队护士中进行推广㊂该量表共包括临床护理能力㊁军事行动护理能力㊁战士/生存能力㊁个人事务/身体素质/心理社会准备㊁领导和管理支持㊁小组整体性和一致性6个维度㊂在Reineck研制的READI量表基础上,又针对海军护士㊁空军护士㊁急诊护士等群体进行开发[23-24]㊂我国学者徐巍等对该量表进行汉化,汉化版READI与原量表结构与框架基本相符,且具备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卫勤保障人员能力评估[25]㊂该量表及其不同版本可用于测评军队护士战备水平及护士应对地震救援等灾害事件的救治能力,同时可评估军事行动训练与灾害救援培训的训练效果㊂4㊀思考与展望虽然我国已在军事护理胜任力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但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的多数研究仍处于理论层面,并未形成信效度较好的胜任力测评工具,同时胜任力本位教育可在军队护理人员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仍尚处于起步阶段㊂军队护士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存在焦虑等负性心理体验,并认为自己并未做好充足准备[26-27],这提示不仅需在执行军事任务前开展培训,更需要将胜任力测评常态化,并结合胜任力本位教育开展军队护士任职教育,促进专业发展㊂为提升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首先应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标准,并形成可操作性强㊁信效度高的测评工具;同时,应树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及培训理念,以军队护理人员为中心,教学或培训为基础,倡导跨专业合作,以提升胜任力为目标设计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军队护人员的培训方案;也可借助智慧化手段与标准化伤员开展教学,开发情景化的军事护理案例库,并利用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全仿真情境中进行实践教学与考核㊂5㊀小㊀结军队护理人员是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力量,其胜任力是兼任平战时期的多重角色与执行军事任务的重要保障㊂军队护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实军事护理领域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更能为任职培训㊁人员选拔㊁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依据,未来应在此领域深入开展研究,不断促进军事护理队伍的发展㊂ʌ参考文献ɔ[1]㊀RiversF,GordonS.Militarynursedeployments:Similarities,differ⁃ences,andresultingissues[J].Nursoutlook,2017,65(5S):100-108.[2]㊀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Psychol,1973,28(1):1-14.[3]㊀SpencerLM,SpencerSM.Competenceat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JohnWiley&Spons,Inc.,1993:35-36.[4]㊀LuciaAD,LepsingerR.Art&scienceofcompetencymodels[M].SanFrancisco,CA:Jossey-Bass,1999:1-224.[5]㊀FukadaM.Nursingcompetency:definition,structureanddevelop⁃ment[J].YonagoActaMed,2018,61(1):1-7.[6]㊀KennedyTE,HillE,AdamsNR,etal.Aconceptualmodelofarmynursingpractice[J].NursManage,1996,27(10):33-36.[7]㊀RossMC.Militarynursingcompetencies[J].NursClin,2010,45(2):169-177.[8]㊀ThompsonCR,RepkoK,StaggersN.ADelphistudytovalidatecompe⁃tenciesrequiredofAirForcemedicalsurgical(46N3)nursesinmobi⁃lizedenvironments[J].MilMed,2003,168(8):618-625.[9]㊀BridgesE.Meta-SynthesisCombatCasualtyCarecompetencies[R].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2017:1-100.[10]ObleaPN,Berry-CabanCS,DumayasJY,etal.EvaluationofClini⁃calNurseTransitionProgramatUSArmyHospitals[J].MilMed,2019,184(11-12):914-921.[11]BennerP.Fromnovicetoexpert[J].AmericanJournalofNursing,1982,82(3):402-407.[12]曾友燕.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军队医院文职护士任职教育体系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4:1-155.[13]张蓉,何伟华,葛雪燕.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6):487-489.[14]唐洪钦,徐纪玲,曹振羽,等.参与远洋卫勤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463-466.[15]黄馨瑶,周丽娟,李健,等.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军队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课程体系的构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0):29-32,40.[16]FrankJR,SnellLS,CateOT,etal.Competency-basedmedicaleduca⁃tion:theorytopractice[J].MedTeach,2010,32(8):638-645.[17]李春兰,李秀云,时敏秀,等.军队医院护士岗位胜任力分层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4,29(7):16-19.[18]陈伟明,黄璐.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在军队疗养院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1194-1196.[19]HarrisRA.AqualitativedescriptivestudythatidentifiesessentialcompetenciesandleadershipcharacteristicsofArmyAdultMedical-SurgicalCriticalCareHeadNurses[D].Virginia:GeorgeMasonUniversity,2007:1-306.[20]PalarcaC,JohnsonS,MangelsdorffAD,etal.Buildingfromwithin:identifyingleadershipcompetenciesforfuturenavynurseexecu⁃tives[J].NursAdmQ,2008,32(3):216-225.[21]代绪波.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0:1-67.[22]ReineckC,FinstuenK,ConnellyLM,etal.Armynursereadinessinstrument:psychometricevaluationandfieldadministration[J].MilMed,2001,166(11):931-939.[23]DremsaTL,Ryan-WengerNA,ReineckC.Reliabilityandvaliditytes⁃tingofashortformofthereadinessestimateanddeployabilityindexrevisedforAirForceNurses[J].MilMed,2006,171(9):879-884.[24]ReineckCA.TheReadinessEstimateandDeployabilityIndex:aself-assessmenttoolforemergencycenterRNsinpreparationfordisastercare[J].AdvancedEmergencyNursingJournal,2004,26(4):349-356.[25]徐巍,任建玲,徐燕.军队护理人员战备能力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9):5-7,22.[26]刘韶珠,钱丹燕,许芳,等. 跨越2015-朱日和A 实兵演习中非现役文职护士真实体会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7,16(5):407-410.[27]ConlonL,WiechulaR,GarlickA.Hermeneuticphenomenologicalstudyofmilitarynursingofficers[J].NursRes,2019,68(4):267-274.(2020-11-28收稿㊀2021-01-26修回)(本文编辑㊀戴志鑫)。

护理岗位胜任力研

护理岗位胜任力研

护理岗位胜任力研作者:罗春连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5期摘要:我国不少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存在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引发了护理学界对护理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热潮。

本文阐述胜任力的概念、特点与构成,分析国内外护理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护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常用建模方法,总结护理岗位胜任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测评工具、不同学者就同一岗位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差异较大、缺乏验证和应用研究等,明确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护理;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8)05-0069-02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然而,邵丽霞等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不少护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1]。

在此背景下,胜任力的概念传入我国,引发了学术界对护理岗位胜任力的积极思考与研究热潮。

1 胜任力概念目前,学术界对胜任力的定义尚不统一。

胜任力研究之父McClelland教授从人才选拔、培训角度对胜任力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胜任力是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并取得成效的一种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态度、动机和行为等多个方面[2]。

而Spencer等从区分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角度对胜任力进行了定义,认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岗位或组织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3]。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目的或研究角度不同,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几种代表性定义存在几点共性:(1)都认为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2)都认为胜任力与任务情景密切相关,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3)都认为胜任力能够区分绩优者与绩平者。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上岗的20位新护士长实施1年的系统培训,培训完成后评估新任护士长考核合格率,并与历任护士长贯效考评对比。

结果:20位新任护士长理论成绩考核合格率达100%,与历任护士长绩效成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新任护士长的培训工作中,可以提高新任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帮助完成角色的转变,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护士长;培训;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护理管理者的应用包括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动机、特质等,通过胜任力模型的本土化构建,已成为各医院护士长胜任力能力培养的重点关注内容[1]。

本次研究将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我院新上任的20位护士长培训中应用,使新任护士长的培训实现系统化和科学化,现将培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上岗的20位新护士长实施1年的系统培训,20位新任护士长均为女性,年龄30~50岁,平均(35.9±5.2)岁;工作年限7~25年,平均(15.2±4.7)年;外科4名,内科3名,妇产科3名,重症医学科3名,老年科2名,门诊3名,急诊科1名,手术室1名;职称分类:护师3名,主管护师16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方法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系统应用方案如下:①模型方案应用依据。

新任护士长培训方案以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作为培训基础,对新任护士长的显性特质(通用知识、临床知识和领导、管理、谈判、问题解决能力、决策、沟通、协调、健康等)、隐性特质(尊重患者生命安全的动机,对护理专业与自我行善价值观的自我概念、新任护士长的个人特质)进行分析后,建立培训小组,将20名新任护士长集中进行培训,由3名资深护理管理者进行管理,其中还要增加管理学专家与资深护士长,管理者科室包括了外科、妇产科和内科、急诊科等科室,为新任护士长制定培训方案,安排培训计划并落实,将所有培训数据进行集中处理[2]。

国内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15] M U E L L E R S K ,S P O N S L E R K C ,K R I P A L A N I S ,e t a l .H o s pi t a l -b a s e d m e d i c a t i o n 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s :a s y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J ].A r c h i v e s o f 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 ,2012,172(14):1057-1069.[16] H E D B ,Z E A D A L L Y S .A n a n a l ys i s o f R F I D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s c h e m e s f o r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i n h e a l t h c a r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u s i n ge l l i p t i c c u r v e c r y p t o g r a p h y [J ].I E E E I n t e r n e t of T h i n gs J o u r n a l ,2015,2(1):72-83.[17] B A S H S HU R R L ,H OW E L L J D ,K R U P I N S K I E A ,e t a l .T h ee m p i r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 s o f t e l e m e d i c i n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i n p r i m a r yc a r e [J ].T e l e m ed i c i ne J o u r n a l a n d e -H e a l t h ,2016,22(5):342-375.[18] B U N T I N M B ,B U R K E M F ,H O A G L I N M C ,e t a l .T h e b e n e f i t s o f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a r e v i e w o f t h e r e c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s h o w s p r e d o m i n a n t l y p o s i t i v e r e s u l t s [J ].H e a l t h A f f a i r s (P r o je c t H o pe ),2011,30(3):464-471.[19] F R I S S E M E ,J O H N S O N K B ,N I A N H ,e t a l .T h ef i n a n c i a l i m pa c t o f 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x c h a n g e o n e m e r g e n c y d e pa r t m e n t c a r e [J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c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2012,19(3):328-333.[20] C H E N C M ,S O N G M.V i s u a l i z i n g a f i e l d o f r e s e a r c h :a m e t h o d o l o g yo f s ys t e m a t i c 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r e v i e w s [J ].P L o S O n e ,2019,14(10):e 0223994.[21] D O N G J Y ,W E I W Q ,WA N G C F ,e t a l .R e s e a r c h t r e n d s a n dh o t s p o t s i n c a r e gi v e r s t u d i e s :a b i b l i o m e t r i c a n d 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n u r s i n g j o u r n a l s [J ].J o u r n a l o f A d v a n c e d N u r s i n g,2020,76(11):2955-2970.[22] S T E W A R T J ,S P R I V U L I S P ,D W I V E D I G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e n c e a n d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i n e m e r g e n c y m e d i c i n e [J ].E m e r g e n c y Me d i c i n e A u s t r a l a s i a ,2018,30(6):870-874.[23] H U D S O N G R ,H O W L E Y N ,B O Y L E A .C a n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e n c e a n d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h e l p r e d u c e t h e h a r m s of e m e rg e n c yd e p a r t m e n t c r o w d i n g ?[J ].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E m e r g e n c yM e d i c i n e ,2021,28(2):95-96.[24] F A R O O Q M U B ,MA N A L A S T A S M ,Q U R E S H I H ,e t a l .M D T -b a s e d i n t e l l i ge n t r o u t e s e l e c t i o nf o r 5G -e n a b l e d c o n n e c t e d a m b u l a n c e s [J ].H e a l t h c o m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e -H e a l t h N e t w o r k i ng ,A p pl i c a t i o n s a n d S e r v i c e s ,2022,2022:81-87.[25] B A K HO UM N ,G E R HA R T C ,S C H R E M P E ,e t a l .A t i m e a n dm o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n u r s i n g w o r k l o a d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h e a l t h r e c o r d u s e i n t h e 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 [J ].J o u r n a l o f E m e r g e n c yN u r s i n g,2021,47(5):733-741.[26] B E N -A S S U L I O ,L E S H N O M.A s s e s s i n g el e c t r o n i c h e a l t h r e c o r d s y s t e m s i n 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 s :u s i n g a d e c i s i o n a n a l y t i c B a ye s i a n m o d e l [J ].H e a l t h I nf o r m a t i c s J o u r n a l ,2016,22(3):712-729.[27] Z H A I Y K ,X U X ,C H E N B Z ,e t a l .5G -n e t w o r k -e n a b l e d s m a r ta mb u l a nc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de v a l u a t i o n [J ].I E E E N e t w o r k ,2021,35(1):190-196.[28] F R E E MA N W D ,K A R N E Y M.C h a l l e n ge s of p e r s o n a l h e a l t h r e c o r d s [J ].J AMA ,2019,321(23):2369.[29] S AMU E L S J G ,M C G R A T H R J ,F E T Z E R S J ,e t a l .U s i n g th e e l e c t r o n i c h e a l t h r e c o r d i n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h a l l e n ge s a n d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J ].W e s t e r n J o u r n a l of N u r s i ng Re s e a r c h ,2015,37(10):1284-1294.(收稿日期:2023-09-26;修回日期:2024-03-15)(本文编辑蒋尔丹)国内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孟秋月,刘亚东,刘英慧,杲海霞,荣宁宁,郭 雪摘要 目的:分析国内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现况及研究热点,了解研究核心方向和进展㊂方法:在中国知网(C N K I )中以 护士 岗位胜任力 等为主题进行专业检索,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1日 2023年3月1日,进行数据转换后使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我国近15年内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发文量494篇,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护士胜任力现状研究㊁新护士或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构建㊂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护理教育和满意度相关研究㊂结论: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领域跨地区机构还未形成研究合力,研究热点中护理教育和满意度相关内容在增加,下一步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资源整合㊁促进学科交叉和扩大研究合作圈,寻找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方法及构建各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推动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㊂关键词 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可视化分析;C i t e S pa c e ;研究进展K e yw o r d s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p o s t c o m p e t e n c y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C i t e S p a c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6.006 随着责任制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推进,临床护士全程负责制的临床实践在不断增加,护士能力与岗位匹配程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㊂岗位胜任力基金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2014011509㊂作者简介 孟秋月,护师,硕士,单位:250013,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亚东㊁刘英慧㊁杲海霞㊁荣宁宁㊁郭雪(通讯作者)单位:250013,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㊂引用信息 孟秋月,刘亚东,刘英慧,等.国内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6):1018-1022.(p o s t c o m p e t e n c y,P C )指在特定工作岗位㊁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效优秀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知识㊁技能㊁态度㊁价值观㊁人格特质及动机等特征[1]㊂我国大部分医院的管理部门对护士的工作岗位进行随机分配,而未充分考虑到对护士岗位胜任特征影响较大的因素,如个性㊁特质等,也未考虑护士对岗位的胜任能力,使得护士工作效率低下,产生严重的工作疲溃感,护士能否很好地胜任其所在的岗位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㊂本研究通过使用C i t e S pa c e 软件[2]对近15年内关于国内临床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回顾,发现和思考研究的核心方向,激㊃810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 2024V o l .22N o .6活学术团体的共同使命,旨在为培养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促进护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㊂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文献进行检索㊂1.2检索方法使用专业检索方法,检索策略为 护士 A N D 岗位胜任力 N O T 护理员 ,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1日 2023年3月1日,检索范围选择学术期刊,检索到的发文量为580篇,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去重,排除指南解读㊁期刊导读等不相关文献,最终得到494篇期刊文章㊂1.3分析方法使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6.1.R6版本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㊂在C i t e S p a c e软件的参数设置中,时区分割为1年,节点类型分别选择机构㊁关键词,各时间段内提取对象的最高阈值为T o p50,剪裁方法为根据分析项目选择最小生成树法(M S T),其他参数选择默认设置㊂在可视化视图界面中选择关键词聚类进行合并处理,对图谱透明度㊁节点大小等进行调整,得到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的聚类分析图㊂2结果2.1机构发文情况设置节点类型为 机构 ,得到的知识图谱有270个节点,14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9,见图1㊂每个节点代表1所机构,节点大小表示发文频次,节点越大,频次越高㊂由图谱看出,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布是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㊁北京大学护理学院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各机构发文数量及首次发文时间见表1㊂图12008 2023年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的发文机构网络图谱表12008 2023年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发文量ȡ3篇的机构单位:篇机构发文量首次发文时间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32013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3201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2016年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2017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3201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32014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32019年2.2研究热点分布设置节点类型为 关键词 ,得到的共现知识图谱共出现268个节点,54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51,见图2㊂图谱聚类项中的文献越多,代表所得到的聚类领域越有重要角色,结合聚类后导出数据中各关键词的中心性及突现强度(s t r e n g t h),可推导出研究热点与前沿[3]㊂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L L 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进一步聚类分析,聚类模块化值(Q)>0.3被认为社团结构显著,轮廓度量值(S)>0.5被认为是合理,> 0.7被认为结果高度信服[4]㊂本次分析得到15个聚类,聚类模块化值为0.5332,聚类轮廓值为0.8335㊂同时研究分析得到频次>10次的关键词15个,见表2,其中, 护士 节点最大,共出现74次,此外出现频次> 30次的关键词有 胜任力 培训 新护士 专科护㊃910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士 等㊂由各聚类和高频关键词结果可以总结出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的三大热点:1)护士胜任力;2)新护士胜任力的培训指标构建;3)专科护士胜任力的培训指标构建㊂图22008 2023年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表22008 2023年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出现频次>10的关键词排序关键词频次(次)中心性1护士740.432胜任力470.343培训440.154新护士410.195专科护士370.126护理300.157护理管理290.068德尔菲法250.109手术室160.0610质性研究150.0311在职培训120.0312护理教育110.0912教育110.0514分层培训100.0214岗位管理100.012.3研究前沿C i t e S p a c e软件可以从大量主题词中识别频次变化率较高的词,依靠词频突现度来确定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2]㊂本次研究中探测到的突现词有10个,见图3㊂通过分析这10个突现词可以发现,2020年前,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集中在岗位管理㊁各类培训㊁新护士和手术室岗位胜任力研究等方面㊂2020年至今,在延续先前的内容和方向基础上,对护理教育㊁满意度等方面的关注度增加,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护士岗位胜任力在护理教育和满意度等方面的热度不会减少,与临床优质服务紧密结合的评估㊁实践将持续升温㊂图32008 2023年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的突现词分析图3讨论3.1机构发文情况分析研究机构是学术研究主体的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机构起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可以反映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㊂从图1可以发现,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㊁北京大学护理学院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是主要的发文机构,在对发文机构分析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梳理出研究者围绕岗位胜任力㊁新护士㊁护士培训等方面内容开展了多项研究[5-7],且医学院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密切[8-10],但单一机构发文较多,未来可以拓展跨地区㊁跨学科的多维合作,形成研究合力㊂3.2研究热点分析㊃020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通过表2可以发现,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与其中心性基本呈正相关,且中心性处于高位的关键词与高突现强度的关键词也基本一致,这说明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形成了较明显的热点[2]㊂在关键词分析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梳理出护士岗位胜任力领域呈现的三大核心内容:护士胜任力现状研究㊁新护士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构建㊂3.2.1护士胜任力现状研究护士胜任力现状研究主要涵盖了不同专业护士的胜任力现况㊁影响因素等内容㊂例如,康洁等[11]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处于较高水平,男护士㊁从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年限越长㊁医院级别越高㊁每月手术例数越多,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越高㊂而黄国兴等[12]研究发现肿瘤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高龄㊁工作满意度较差㊁锻炼频率少㊁共情能力弱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㊂池艳宇等[13]对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总体胜任力水平较高,并且揭示了工作年限㊁临床教学年限㊁是否承担过科室总带教㊁科室教学氛围㊁护士长支持力度㊁临床教学时间满意度是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㊂以上护士胜任力相关研究对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其研究内容都为下一步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㊂3.2.2新护士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构建另外2个核心热点是对于新入职护士㊁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探究,发文量占比最大,主要围绕新护士㊁各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质性研究㊂例如,任黎等[14]基于洋葱模型构建了妇幼专科医院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和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包括知识㊁技能㊁能力㊁职业素养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㊁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㊂谭锦风等[15]构建了器官移植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最终制定了包括知识与经验㊁专业操作技能㊁专业发展能力㊁专业素养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㊁13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的器官移植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㊂柯苏苏等[16]对重症监护室(I C U)新护士进行了岗位胜任力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发现I C U新护士对于特质思维的培训需求较高,培训内容要根据岗位要求和培训需求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㊂邓娟等[17]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 R R T)护士岗位胜任力开展了质性研究,提取了C R R T护士岗位胜任力的17项特征,包括C R R T应用的基础知识㊁C R R T应用的专业知识㊁相关疾病的护理知识等㊂整体而言,国外专科护士的发展较早,许多国家建立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培训标准及认证制度,对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㊁教育能力㊁循证与科研能力等都有明确的要求[18-20]㊂国内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培养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近年来专科领域进行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日益增多,但缺乏专科护士培训中推广应用的实证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培训成效的研究仍是该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㊂3.3研究趋势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截至2023年仍属于研究热点的是护理教育和满意度相关方面的研究,在突现词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来看,护理教育结合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以及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都在增加㊂杨青等[21]探讨了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培训对提升糖尿病联络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根据培训前糖尿病联络护士岗位胜任力情况并结合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内容设计糖尿病理论㊁临床实践培训课程,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进行培训㊂研究结果发现,护士岗位胜任力㊁理论与临床实践水平均得到提高㊂吴霞等[22]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特需病房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及制作 互联网+口袋书 ,结果发现该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同时改善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㊂综上所述,护理教育和满意度的相关研究预估仍会持续,在岗位胜任力研究基础上除结合护士教育和病人满意度外,研究者也应拓展到病人相关教育㊁护士培训或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研究内容更加全面㊁深入,促使岗位胜任力相关理论纵深发展㊂4小结本研究利用C i t e S p a c e可视化软件分析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研究论文的发文机构㊁关键词㊁研究热点等内容,宏观了解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进展情况㊂通过对文献进行图谱及数据分析,发现该领域发文机构多是医学院与其附属医院,跨地区机构间还未形成研究合力㊂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的研究热点中护理教育和满意度内容在增加,下一步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资源整合㊁促进学科交叉和扩大研究合作圈,寻找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方法及构建各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推动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利用㊂参考文献:㊃120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1] G A R CÍA A G,P I N T O-C A R R A L A,V I L L O R E J O J S,e t a l.N u r s e m a n a g e r c o r e c o m p e t e n c i e s:a p r o p o s a l i n t h e S p a n i s h h e a l t h s y s t e m[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u b l i c H e a l t h,2020,17(9):3173.[2]李杰,陈超美.C i t e S p a c 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2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3]罗翠,彭剑雄,刘美华,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国内护士应急能力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2):17-21.[4]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 i t e S p a c 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5]张岩,秦元梅,邹小燕,等.岗位胜任力在我国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23,37(3):488-491.[6] N I U A,MA H,Z HA N G S,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s i m u l a t i o n-b a s e d t r a i n i n g o n t h ec o m p e t e n c y o f m i l i t a r y n u r s e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N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T o d a y,2022,119:105536. [7] S O N G Z,Q I N Y,HU A N G B,e t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r a i n i n gp r o g r a m f o r s p e c i a l i z e d n u r s e s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S t e r i l e S u p p l yD e p a r t m e n t(C S S D)b a s e d o n p o s t c o m p e t e n c y[J].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I n t e l l i g e n c e a n d N e u r o s c i e n c e,2022,2022:3282245.[8]尹霞,李明月,王庆华.I C U护士岗位胜任力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23,46(1):74-76.[9]刘姣,张晓红,谢仙萍,等.基于冰山模型的外勤岗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4):255-258.[10]朱明珍,王影新,李明子.个案管理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2,36(21):3767-3774.[11]康洁,张青,杨红,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9):2385-2391. [12]黄国兴,林丽丽.福建省某肿瘤医院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循证护理,2022,8(14):1975-1978. [13]池艳宇,李晓丹,郭金玉,等.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6):53-56. [14]任黎,赵秀芳.基于洋葱模型的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护理学报,2021,28(7):21-25. [15]谭锦风,郑银,朱素琦,等.器官移植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21):1934-1938.[16]柯苏苏,毛红波,胡芬,等.I C 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需求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43-46.[17]邓娟,杨舒,李朝阳,等.C R R T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2,20(32):4584-4588.[18] C H A T C H U M N I M,E R I K S S O N H,M A Z A H E R I M.C o r e c o m p o n e n t so f a n e f f e c t i v e p a i n m a n a g e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m e f o r s u r g i c a l n u r s e s:a D e l p h i s t u d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i e s o n H e a l t h a n d W e l l-B e i n g,2022,17(1):2110672. [19] H E I N E N M,V A N O O S T V E E N C,P E T E R S J,e t a l.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r e v i e w o f l e a d e r s h i p c o m p e t e n c i e s a n d a t t r i b u t e s i n a d v a n c e d 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J].J o u r n a l o f A d v a n c e d N u r s i n g,2019,75(11): 2378-2392.[20] F U K A D A M.N u r s i n g c o m p e t e n c y:d e f i n i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J].Y o n a g o A c t a M e d i c a,2018,61(1):1-7.[21]杨青,周丽华,王灵晓,等.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提高糖尿病联络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9):64-68.[22]吴霞,高海杰,黄淑霞,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 互联网+口袋书在特需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15): 2038-2040.(收稿日期:2023-10-26;修回日期:2024-03-17)(本文编辑蒋尔丹)小儿外科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郑伟熙,念金霞,叶培英,陈达妮,袁倩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模型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0年12月医院行小儿外科手术并预估手术时间>2h的535例患儿,通过单因素分析㊁L o g i s t i c回归逐步向前法分析筛选预测变量,构建评分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 O 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模型㊂结果:两组患儿年龄㊁术中输液量㊁是否主动加温及冲洗液量是影响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㊂模型验证提示曲线下面积(A U C)为0.918,校准曲线提示模型校准度尚可㊂结论:患儿年龄是术中低体温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儿外科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其精确度尚佳㊂关键词围术期;小儿外科手术;低体温;预测模型;验证K e y w o r d s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p e r i o d;p e d i a t r i c s u r g e r y;h y p o t h e r m i a;p r e d i c t i o n m o d e l;v e r i f y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6.007基金项目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护理科研专项基金计划项目,编号:妇幼Y C X MH20-02㊂作者简介郑伟熙,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50000,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念金霞(通讯作者)㊁叶培英㊁陈达妮㊁袁倩单位:350000,福建省妇幼保健院㊂引用信息郑伟熙,念金霞,叶培英,等.小儿外科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全科护理,2024,22(6):1022-1026.㊃220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

护士核心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初探

护士核心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初探

护士核心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初探素质模型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来规范、引导员工提高素质。

护理专业为人类健康服务,就要求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工作认真负责等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相应的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本文通过对基层护士的素质调查分析,进行了基层护士胜任力模型初步的建立,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能让我们护理人员更清楚的认知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创造综合素质强,护理质量高,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秀团队。

标签:核心胜任能力;素质模型197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McCIeIIand发表了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1冰山模型与护理素质要素护理工作很复杂,总是有的护士游刃有余;有的护士手忙脚乱,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工作如血滤、静脉注射,不同的人做起来总有区别,护理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造就高标准的护理质量。

人个体差异多且复杂多变。

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不同的人对工作的认知可度量性差,难以进行比较。

那么,有没有可靠、有效的方法来确定护士对工作的胜任力呢?是否能如KPI(绩效)那样制定出可以衡量的指标呢?下面我们引进胜任力冰山模型进行分析。

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见图1。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护士长胜任力模型是由美国护理管理学者海利特(Marlene Kramer)在1980年提出的,主要研究护士长在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中如何具备胜任力,为护士长进行工作任务的规划、组织、控制以及领导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探讨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基本内容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括了五个方面的能力和特质,分别是:专业领导、管理、人际关系、实践环境适应和职业责任。

其中,专业领导是护士长在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包括领导概念、任务分配、目标设定、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管理方面包括了组织机构、部门资源、预算管理、管理行为和质量保障等;人际关系指与护士、医生及其他卫生工作者、患者、家属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实践环境适应则是指护士长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政策法规和新的技术条件方面的能力;职业责任则体现了护士长对护理工作和卫生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

1.招聘选拔招聘选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选用一些具备胜任力、有领导才能的护士长。

在招聘选拔过程中,应该根据岗位要求和模型标准来确定候选人的胜任力与否,通过考查其专业能力、管理经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其胜任力。

2.领导管理护士长作为护理部门的主管,需要具备有效的领导才能。

通过应用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护士长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

其一,针对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护士长应该能够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二,护士长能够有明确的任务分配和目标设定,确保团队成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三,护士长能够确定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并持续不断地改进护理质量。

3.人际关系管理护士长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等之间的关系。

应用胜任力模型的人际关系管理要点包括:理解患者需要,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患者家属,护士长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在合适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信息,并帮助他们适应现有情况。

构建护理领域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构建护理领域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2 0 l o, 1 o ( 3 ): 6 6 4— 66 5 .
[ 2 2 ]时亚平 , 刘 江勤, 潘迎洁. 新生儿锁 骨骨 折的护理 评估及于 预 _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0 6 , 2 2 ( 1 ) : 3 4 3 5 .
[ 1 7 ]姜桂英 , 吴庆庆. 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 1 4 1 例分析 ¨ J ] . 首都 医科大学学报 , 2 0 0 0 2 , 2 3 ( 1 ) : 6 8 6 9 .
1 1 0一 l 8 6 .
[ 2 4 ] 刘潇 , 刘仙芳 , 赵军妮 , 等. 2 1 例产伤性新 生儿锁 骨骨折相 关
因素分析及 预 防措 施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1 5 ) : 3 2 5 2
3 2 5 3 .
[ 1 9 ] 潘映红 , 陈晓霞 , 林冬霞. 2 1 例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 的原因
和 薪酬管 理 等 各 项 工 作 , 近 年 来 随 着 护 理 管 理 模
1 . 2 胜 任 力 模 型 构 建 方 法 胜 任 力 模 型 构 建 是 通 过收 集和分 析数 据 , 对 数 据 进行 科 学 的 整 合 , 从
式的 日 益规范化 、 系统化、 科学 化, 护理 胜任力模 型研 究逐 步成 为 热 门 的研 究方 向 。本 文针 对 国 内
描述 为漂 浮 在 水 面 上 的 冰 山 , 知 识 和 技 能 是 在 水
面 以上 的 部 分 , 是 容易改 变 的胜任 力, 而 自我 概 念、 特质 和 动机 部 分 是 属 于潜 藏 于 水 下 的深 层 部 分, 是不 易改变 的 胜任 特 征 , 它 们 是个 人 驱 动 力 的

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护理 研 究 2 1 00年 1月 第 2 第 1 上 旬 版 ( 4卷 期 总第 3 9 ) 0期
o o y a d c on ch a t v l a i n s o i g s s e i ng Ko g l g n hr i e lh e a u to c rn y t m n a Ho n
[ 1 赵玉敏, 1] 张连荣 , 冯吉 焕. AC AP HEⅡ评分 系统在 重症监 护病房 护 理 管理 中 的应 用 [3 中 国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6 2 ( ) 6 . J. 2 0 ,2 6 : —7 [2 侯延 菊, 13 王婧 , 妮 娜 , . 激 性 溃疡 与 AP 邱 等 应 ACHEⅡ评 分 的 相 关 性 研 究及 预 见 性 护 理 [] 中 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7 2 ( ) 3 J. 20 , 3 8 :O一
31 .
[o 申萍 , 23 王泓. P C E评 分及其在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现状 [] 解 A A H J.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5 2 ( )4 20 , 2 7 :5—4 . 6
[ 1 陈 远 芳 , 志 华 , 文 蕾 . Ac 2] 余 程 AP HEⅡ评 分 在 神 经 内 科 危 重 病 人 护 理 中的 应 用 [3 护 理 研 究 ,0 6 2 ( A) 1 4 —15 . J. 2 0 ,0 7 :7 9 7 0
2 .‘ 71
病 内科 护 理 研 究 , 作 单 位 :3 00, 国人 民解 放 军 广 州 军 区 武 汉 总 医 工 40 7 中
院 ; 丽 工 作 单 位 :3 0 0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济 医 院 ; 罗 407 , 熊 楚 梅 工 作 单 位 :3 0 0 中 国 人 民解 放 军 广 州 军 区武 汉 总 医院 。 407 ,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护士长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探析了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建模方法,提出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对成立一支具有必要专业技能和观念的护理团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护理管理者者;胜任力胜任力研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理论新依据及方法。

该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渐提高,护士长在医疗机构管理的作用迅速增长。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探索了如何构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取得较好效果。

现本文就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进行综述讨论,具体如下。

、1.胜任力在护理领域的研究Hay集团一项探索实验发现,护士成为护理管理者同某些传统标准如专业经验、正规教育和专长无必然联系。

与此相反,搞成就导向、自信心、具有高水平说服技能以及分析思维是成为管理者重要因素。

Mathena等人的研究表明,多数护理管理者将沟通能力认为是他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他们最需要学习的管理技能为财务管理技能。

有学者采取访谈法对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实施构建,共包括六各层面:人际关系、个人控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系统性思考、关心。

国内外现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在胜任力领域进行探究。

罗慧[1]在“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研究”一文中表示,以胜任力作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强化培训,努力提升护理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刚需。

在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需求及规范化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后,该研究作者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该模式具有合理、使用且可行的显著优势。

由此提示,胜任力模型对护理工作有良好的效果。

马莉、王清[3]等人于“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应用效果”一文中表明,为新任护士长采取以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培训能够显著促使新任护士长转换自身角色,提升护理管理意识、能力和沟通技巧。

2.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2.1职位分析访谈法职位分析访谈法指的是研究者在同护士长谈话中收集与其职业有关的信息,掌握工作内涵。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第一篇: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摘要:介绍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相关内容及国内外关于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关键词:护理管理;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绩效自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1]提出胜任力以来,在企业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胜任力的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护理领域胜任力方面的关注。

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人才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概述1.1胜任力McClelland[1]于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与绩效水平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动机及特质。

Spencer等[2]于199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区分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个体特征。

此定义目前普遍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胜任力与岗位、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个体是否适合某一岗位并有出色的表现。

1.2胜任力模型1.2.1胜任力模型的定义胜任力模型就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3]。

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对胜任力的要求不同;不同组织中,相同或类似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也不一定相同。

故针对特定的岗位都应有适合自己独特的胜任力模型。

1.2.2经典的理论模型经典的理论模型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冰山模型将胜任力描述为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冰山,水面上包括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和测量的部分,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水面下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征和动机等内在特征,是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容易随外界改变,但对人的行为及表现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预测个体在工作中的长期表现。

浅谈护士胜任力理论研究的发展

浅谈护士胜任力理论研究的发展

浅谈护士胜任力理论研究的发展作者:江丰何筠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09期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公认的胜任力研究方法的创始人McClelIand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胜任力运动”(cornpetencv movement),探讨关于卓越工作绩效原因。

他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中指出,具有主动性、自我约束、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若干胜任力特征的人易取得优秀业绩。

护理人员胜任力状况是影响护理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

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刚刚起步,多集中在护士胜任特征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上。

美国加州策略计划委员会教育行业任务工作小组针对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期待的不一致,发展完善了基于胜任力角色的区别模型。

Fawcett通过描述高级实践护理的核心能力,强调了使用护理概念模型的重要性。

Dubnicki和Sloan识别出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的8种有效管理的领导技能,分别是:指导、变革管理、人际关系、专科技能、批判性思维、绩效评价、授权、护理技能。

国内许多专家也做了大量工作,但集中在管理者,涉及到具体操作性职业的较少。

李燕南以一般护理人员为对象作了研究。

首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与口语主题编码,建立起一般护理人员的初始胜任特征;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初始模型;接着对经过检验的模型进一步讨论并为各因素命名,确定最终护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最后,探讨了胜任力模型在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护理人员胜任力包含4个因素和18个特征。

一、因素一——基本特征包括原则性、学习能力、职业兴趣、有效沟通、组织观念、专科技能六个胜任力特征。

原则性指能够以国家、有关部门及组织内部护理方面的法规条例为依据,不因其它原因做违法违纪的事;学习能力指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在工作中增加经验;职业兴趣指喜爱护理工作,从中得到乐趣,有效沟通指能通过各种方式同与不同的人沟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组织观念指行为上与组织的目标、需求和优先性保持一致,把组织的需要放在前面,采用能促进组织目标或适合组织需要的方式行动;专科技能指对组织中所有护理系统和相关知识、技能全面了解,有扩展和利用这些知识、技能的欲望,或指导他人有关工作的知识。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麻醉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他们负责在手术室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麻醉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完善,麻醉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也受到了更加深入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一、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定义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是指麻醉护士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责任感等多方面的要素。

目前,国内外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培训和评估工作逐渐得到重视。

国内外一些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对麻醉护士的胜任力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和机构也相继建立了一些评估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和体系。

在国外,很多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

美国麻醉护士协会(ASN)、英国皇家麻醉师学会(RCoA)等都对麻醉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在国内,一些高校和医院也开始关注麻醉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研究。

一些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对麻醉护士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在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争议点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麻醉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岗位胜任力的基础,是其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保障。

在岗位胜任力研究中,如何培养和提高麻醉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一些医学院校和培训机构都在加大对麻醉护士的培训力度,并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麻醉护士的专业水平。

2.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麻醉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多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也成为了其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

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

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的起源,从护士胜任力的概念、护士胜任力模型的构成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测评三方面,对国内外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国内有关护士胜任力概念与岗位胜任力评价等研究的不足。

指出我国护士胜任力的研究还不成熟,缺乏客观、科学、有效的护士能力测量工具。

因此,立足国情开展不同能级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是未来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的方向。

近几年,卫生部正逐渐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人才的评价机制,强调卫生人才的评价应该以工作特性和能力为基础。

而目前,我国对护士的认证与考评仅是通过护士资格考试与技术职称考试。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士的岗位职责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临床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已经成为了护理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1 相关概念1.1 胜任力胜任力的概念是由美国麦克兰教授在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自提出立即成为了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1],学术界对胜任力的理解也是各有侧重,总的概括胜任力即“能将某一工作中卓有成就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或特质,也可以是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2-3]。

1.2 护士胜任力美国学者Benner[4]总结护士胜任力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下,护理人员获得满意结果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胜任力概念引入我国,而在护理领域其应用较晚,护士胜任力的概念和内涵还不清晰[5]。

国内有学者认为护士胜任力包含能力、性格和动力三个方面[6];也有人认为护士胜任力包含职业基本特征、成就和服务特征、个人效能和耐挫折等[7];曲海英等[8]通过研究发现护士胜任特征是指那些能够识别优秀护理人员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主要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专业技能、从业动机、人格特质和自我概念五个方面。

到目前为止,关于护士胜任力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2 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2.1 国外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美国学者Lenburg[9]建立的胜任力结果与绩效评估模型(Competency 0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是目前护理教育界影响最广泛、应用最经典的模型之一,该模型确定了护士的8项职业核心胜任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学能力。

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及趋势

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及趋势

• 154 '西南军医 2018 年 3 月第 20 卷第 2 期Journal of M 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 est China,V ol. 20 ,N o. 2 ,M ar. ,2018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5):440 -443. [40] r a y n o r m e,r a y n o r m c.c r y o t lie r a p y B te r A C L r e c o n s t r u c­t io n:a m e t a_ a n a ly s is[J]K n e e s u r g,2005,18 (2 ):123-129.[41] 李燕华,张冬或,祝娟.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人利多卡因结合局部冰敷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21 -25.[42] K0Y0N0S L,O W S L E Y K,V O L L M E R E,e t a l.P r e o p e r­a t iv e c r y o t lie r a p y u s e in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a t e lig a m e n t r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K n e e S u r g e r y,2014,27 (6 ):479 -484.[43]田润溪.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应用于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1.(收稿日期:2017 - 10 - 19 修回日期:2017 - 12 -28)(责任编辑:章敏)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及趋势吴绍兰,李琳琳[摘要]介绍胜任力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综述国内外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明确胜任力在提升护 理质量过程中的作用,并就护士胜任力的专业化培养与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前瞻性策略,也为行业管理的研究实施提供参考,以期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予以推广。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麻醉护士在医院和手术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和术中护理。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麻醉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近年来,关于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麻醉护士在技术操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等方面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胜任力。

技术操作能力是麻醉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

研究表明,熟练掌握各种麻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够熟练进行静脉置管、导管插管等操作是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研究对麻醉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进行了专项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训和提高方法。

专业知识水平也是麻醉护士的重要胜任力。

麻醉护士需要了解各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作用机制,能够判断和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情况。

科学的学习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是提高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必要途径。

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麻醉护士的重要胜任力。

麻醉护士需要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手术和术中监护工作。

研究表明,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术中意外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的重要方向。

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也是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麻醉护士需要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稳定情绪和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也是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的重点。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操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护士的职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麻醉管理和术中护理。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麻醉护士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麻醉护士团队的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提升麻醉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护理领域胜任力课题研究进展

护理领域胜任力课题研究进展

1 . ' 护理 质 量
Nu r s i n  ̄ 0l i d l i
《 中国 卫 生 质量 管理 》 第2 3 卷 第6 期 ( 总 第1 3 3 期) 2 0 1 6 年1 1 月
护理领域胜任力课题研究进展
令 马行 舒 吴成 禹 张 丹
【 摘 要】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出国内外护理领域胜任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四个: 定义研究、 测量工具研 究、 影
响 因素研 究 、 基 于胜任 力的培 养 问题研 究等 。在 汇 总研 究进 展 的基 础 上 , 发现 " 3前 研 究 中存 在 定 义不 统 一、 - 实证 研 究 缺
乏、 系统性研 究不 足 、 未形成 统一 的胜任 力评 价指 标体 系等不 足 。
【 关键词 】 护理 ; 胜任力 ; 测量工具 ; 影响因素; 培训
1 护 理 胜 任 力 的 研 究进 展
( I C N) 2 0 0 3年 首 次 提 出 护 士 核 心 1 . 1 胜 任 力定 义 研 究 能力框架 , 构 建 了 护 士 核 心 能 力 的
信息处理 、 终 身 学 习 划 分 为 核 心 能
第 三 就 是 将 核 心 能 力 视 为 核 心 “ 胜任力 ” 一词 来 源 于 2 O世 纪 力 ;
F i r s t - a u ho t r s a d d r e s H o s p i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I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I 5 1 8 0 5 5, C h i n a
Qu  ̄i t y Ma na g e me n t , 2 0 1 6。 2 3 ( 6 ) : 3 6— 3 9

国内外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进展

国内外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进展

国内外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进展王涵乙;朱跃州;鲁翔【摘要】通过基于胜任力的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思路和成效。

重点分析了国内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研究,提出研究样本选择应具针对性、量表中指标和胜任力特征的确定方法应多样化、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需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应注重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等建议和思考。

%Based on research competency,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managers’ competency is introduced and the research conceptions and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ospital managers’ competency is summarized.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gress and deficiency of domestic research and competency research in future,suggestions involves pertinent sample selecting, competency assessment index selecting by various methods, further explosion and application competency model and completing competency model in practice are presented.【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医院管理者;胜任力;研究进展【作者】王涵乙;朱跃州;鲁翔【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11 南京市下关区姜家园121号;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210029 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140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11 南京市下关区姜家园121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11 南京市下关区姜家园121号【正文语种】中文Author’s address:Mangshi People’s Hospital, No.75, Kuoshi Road, Mangshi, Dehong, 678400, Yunnan Province, PRC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基层医院管理,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相关内容及国内外关于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关键词:护理管理;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绩效自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1]提出胜任力以来,在企业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胜任力的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护理领域胜任力方面的关注。

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人才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概述1.1胜任力McClelland[1]于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与绩效水平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自我概1 / 14念、动机及特质。

Spencer等[2]于199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区分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个体特征。

此定义目前普遍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胜任力与岗位、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个体是否适合某一岗位并有出色的表现。

1.2胜任力模型1.2.1胜任力模型的定义胜任力模型就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3]。

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对胜任力的要求不同;不同组织中,相同或类似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也不一定相同。

故针对特定的岗位都应有适合自己独特的胜任力模型。

1.2.2经典的理论模型经典的理论模型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冰山模型将胜任力描述为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冰山,水面上包括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范文最新推荐------------------------------------------------------ 解和测量的部分,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水面下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征和动机等内在特征,是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容易随外界改变,但对人的行为及表现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预测个体在工作中的长期表现。

洋葱模型在本质上与冰山模型是一样的,但主要突出其层次性。

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由外向内逐渐深入,最核心的是动机、特质,这是个体最深层次的特征,不容易通过培训改变。

1.2.3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国内外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文献研评、观察法、工作日志法等其他方法[4]。

而行为事件访谈法[5]是目前构建模型过程中得到公认并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被访者进行访谈,让其叙述其认为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事情,然后研究者比较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差异特征,来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由于各个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时候,常常不是采用某一种方法进行构建,而是同时采用其中两到三种方法,吸取各个方法的优点,弥补其不足。

如研究者经常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胜任力模型,经常采用文献研评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制订并完善胜任力调查问卷[4]。

3 / 142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2.1国外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护理管理者的选拔通常是基于一些传统的标准,如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等。

然而研究表明,自信心、高成就导向、分析思维和说服能力等胜任力对于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更为重要[6-7]。

Chase[8]认为护士长应具备的胜任力包括技术性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概念性能力、领导力及财务能力这5个方面。

Scoble等[9]将护士长应具备的胜任力归纳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临床技能、变革管理能力、思考能力、经营管理及正直诚恳8个方面。

Contino[7]认为护士长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战略性计划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5个方面的胜任力。

Donaber等[10]认为护士长应具备自我发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5个方面的胜任力。

Sherman[11]运用访谈法构建了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括个人控制、人际关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同理心、系统性思考6个方面。

Jennings等[12]分析了2000年—2004年有关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140篇文献,发现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前10项胜任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思维技巧、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商业技巧、卫生保健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应变---------------------------------------------------------------范文最新推荐------------------------------------------------------ 能力、信息管理。

Susanne等[13]认为,对新护理管理者的岗前培训由护理管理能力、高级护理管理者的培训及书面和教室资源3部分组成,这样可以确保新护理管理者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护理管理者胜任特征包括临床判断、关怀实践、继续学习、倡导者、应变能力、合作、临床调查、系统性思考8个方面。

McCarthy等[14]提出护士长的胜任力包括4个特征群,即计划与组织能力、团队建设和领导能力、临床实践和改善服务质量能力、目标管理能力。

Lewis等[15]提出了护士长的压力管理胜任力模型,包括14项胜任力,并描述了每项胜任力积极和消极反应的定义。

Pillay[16]通过自制问卷的调查方法,构建了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含7个特征群(自我管理、控制力、临床/健康、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能力、法律/伦理能力)和51项胜任特征。

随后,Pillay[17]进行研究发现,控制力最为重要,其次是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临床技能、计划能力和法律/伦理相对没那么重要,为针对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Tanga[18]通过研究发现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包括法律、管理、伦理、人道主义及实践能力。

2.2国内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近几年,国内护理领域对胜任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涉及临床护士、5 / 14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师等。

王卫星等[19]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及核检表法建立了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护士长选聘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井西学等[20]研究了护理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架,为护理人员胜任力及绩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吴大志[21]依据先前的研究成果,即护士长通用胜任力模型,对山东省青岛市32名在职护士长进行了胜任力测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

闫晓丽等[22]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含6个特征群(帮助与服务特征、成就与行动特征、冲击与影响特征、个人效能、管理特征、认知特征)、26项胜任特征,每项胜任特征包含4个等级的行为描述。

张真等[23]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护士长胜任力测评问卷,对太原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测,证明了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护士长胜任力测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代绪波[24]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核检查表法等构建了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9项基准胜任力和12项鉴别性胜任力。

昝涛[25]运用行为事件法和统计技术构建了护士长胜任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行为方式、创新能力、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人格特征、服务导向6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括了若干项测量指标,并且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护士长胜任力各项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

常玉兰[26]釆用德尔菲法,初步确立了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

温贤秀等[27]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30项二级指标。

---------------------------------------------------------------范文最新推荐------------------------------------------------------ 3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3.1胜任力模型包含的要素不完整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应该包含3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3]。

但目前大多构建的胜任力模型都只包含胜任特征的名称和定义,缺乏行为指标的等级描述。

而行为指标的等级可以反映胜任素质行为表现的差异,可以使胜任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操作性。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完善胜任力模型的3个要素,构建更加完整的胜任力模型。

3.2缺乏对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目前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涉及测量信效度的问题,不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28]。

而目前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大多缺少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导致无法判定实际应用效果。

针对同一个研究对象构建的胜任力模型选择的特征要素不同,在没有实证支持的情况下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实际使用过程中选择测量工具的困难。

因此,在今后构建胜任力模型时,应该注重大规模7 / 14的实证研究,而且在实证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标准,更利于实际应用。

3.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护理管理者包括病区护理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但目前国内外对胜任力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护士长,对护理部主任的胜任力没有系统的研究,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如邵文利等[29]对护理管理人员需具备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部主任最重要的前3位能力是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

王爱红[30]认为护理部主任要培养卓越的领导力、科学的管理力、优秀的培养力、高效的执行力和良好的沟通力。

李红梅[31]提出了情商修养对于护理部主任的必要性。

今后可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部主任胜任力的系统研究,为护理部主任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小结护理管理者对岗位的胜任情况直接影响着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而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管理。

在医院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只有选拔出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才能够为医院的竞争实力加上更大的砝码。

构建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充实目前护理领域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更能为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整个护理队伍的发展和医疗大---------------------------------------------------------------范文最新推荐------------------------------------------------------ 环境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