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调节综述

合集下载

人参皂甙体内代谢综述

人参皂甙体内代谢综述

人参皂甙体内代谢综述方松学号:201261930人参又名人衔、棒锤,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系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

在我国的医药学中应用广泛,素有“中药之王”之称。

主要产于吉林省长白山一带,是我国“东北三宝”之一。

具有抗肿瘤、降血脂、促进细胞再生等多种生理活性。

现就人参皂甙在体内代谢作简要综述。

1、人参皂甙分类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含有人参皂甙、多种氨基酸、糖类、低分子肽类、脂肪酸、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C、菸酸、胆碱、果胶、微量元素等。

皂甙是人参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从其皂甙元母核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1)以原人参三醇为母体的糖甙,以Rg1为代表,为人参的主要成分。

(2)以原人参二醇为母体的糖甙,以Rb1为代表,为西洋参的主要成分。

(3)以齐墩果醇酸为母体结构的五元环皂甙Ro。

2、人参皂甙的药理活性(1)对中枢神精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二种过程达到平衡,使由于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过程得以恢复,人参皂甙小剂量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的兴奋作用,大剂量则转为抑制作用。

从人参所含的有效成分分折、人参皂甙Rb类有中枢镇静作用Rg类有中枢兴奋作用。

(2)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人参对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各种有害刺激有非特异性的抵抗能力,可以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主要表现为对血压、肾上腺、甲状腺机能和血糖等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用作:人参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人参主要用于休克、冠心病、心律失常、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衰、记忆力减退等辅助治疗。

3、Rg1的体内代谢早在1983年,日本学者Odani等在无菌大鼠灌胃实验中发现,原人参三醇型皂甙Rg1在胃肠道中的直接吸收率非常低。

同时研究了Rg1在大鼠的胃、大肠和盲肠中的代谢产物。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可见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生物学技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食品生产中的转基因大豆、啤酒用于制衣的优质棉料和动物皮革,医学上疫苗、药品的生产和开发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逐渐流行推广起来的生物能源如沼气、乙醇等,都包含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都会引起世人的注意,如此新兴和前景广阔的专业自然吸引了广大同学的考研兴趣。

为此,针对生物学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复习,万学海文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对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做了如下总结:第一章糖类化学学习指导:糖的概念、分类以及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重点掌握典型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与构型:链状结构、环状结构、椅适合船式构象;D-型及L-型;α-及β-型;单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及二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淀粉、糖原、细菌多糖、复合糖等,以及多糖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第二章脂类化学学习指导:一、重要概念水解和皂化、氢化和卤化、氧化和酸败、乙酰化、磷脂酰胆碱二、单脂和复脂的组分、结构和性质。

磷脂,糖脂和固醇彼此间的异同。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学习指导: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掌握肽键的特点、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四章核酸化学学习指导: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特点;DNA的三级结构、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核酸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磷酸化酶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磷酸化酶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磷酸化酶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磷酸化酶是一类调节酶,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催化磷酸基团的加入或移除,来调节内外信号的传递,影响细胞的生理过程。

该酶已经成为代谢调节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磷酸化酶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磷酸化酶的定义和分类磷酸化酶是一类催化酶,能够去除或添加磷酸基团。

磷酸化酶被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微生物和真菌等生物体内,其中最广泛的磷酸化酶是蛋白磷酸酶。

蛋白磷酸酶又可以分为酪氨酸磷酸酶、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和双特异性磷酸酶三类。

二、磷酸化酶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磷酸化酶在代谢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多种重要代谢酶、信号传导蛋白和核酸酶等,从而调控和改变它们的活性,影响内外环境下的细胞代谢反应。

磷酸化酶在下面几个方面发挥着作用:1. 能调控葡萄糖代谢。

磷酸化酶可以催化磷酸化葡萄糖,进而参与葡萄糖的降解和转化过程。

通过调节葡萄糖的代谢,磷酸化酶可以影响能量的生成和消耗,起到维持细胞代谢平衡的作用。

2. 能控制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

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磷酸化酶可以催化相关酶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从而促进或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这对身体的营养状态、血脂水平、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能影响代谢调节。

磷酸化酶能够调节多个代谢通路,如三酰甘油代谢、蛋白质合成、细胞周期等。

在此基础上,它与许多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

三、磷酸化酶调控机制的研究1. 底物特异性。

磷酸化酶的催化活性与底物结构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在磷酸化酶的底物特异性中,底物蛋白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和位置、蛋白结构、环境因素等均具有显著影响。

2. 蛋白质结构与磷酸化酶作用。

磷酸化酶的结构与它的底物结构紧密相关,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催化活性。

因此,对于磷酸化酶的结构及其产物的研究,成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同因子及运动对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

不同因子及运动对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

不同因子及运动对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
骨代谢是指骨组织的形成、吸收和重建的过程。

骨代谢的调节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
防骨质疏松症等骨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不同因素以及运动在骨代谢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不同因素及运动对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
激素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几种与骨代谢调节相关的激素:
1. 增骨激素:对骨组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激素是雌激素和睾丸激素。

它们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和骨组织的钙沉积。

2. 降钙素:主要有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

PTH能够促进骨组织的破坏和
骨质疏松症。

而CT则与PTH相反,能够抑制骨组织的破坏,促进骨组织的形成。

3. 降骨激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GC)。

它能够抑制骨组织的形成和增殖,并加速骨
组织的破坏。

三、运动对骨代谢的调节
运动对骨代谢调节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几种与骨代谢调节相关的运动:
1. 重力加载运动:例如负重跑步、举重等。

这种运动能够通过提高骨骼的负荷来促
进骨组织的形成和重建,增加骨密度。

2. 高强度力量训练:例如重量提升、蹦床等。

这种运动能够刺激骨骼肌与骨骼的协
同作用,促进骨组织的形成和增加骨密度。

3. 高强度冲击运动:例如跳跃、篮球、足球等。

这种运动能够产生冲击力,刺激骨
骼的细胞活化,促进骨组织的形成和增加骨密度。

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中药对于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预防和治疗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方面。

现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个途径影响脂代谢,其中包括控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调节脂肪吸收和代谢、调控胰岛素信号通路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首先,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脂肪合成来调节脂代谢紊乱。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如黄芩、山柰、茯苓等可通过抑制脂肪生成酶来减少脂肪合成。

例如,黄芩中的黄芩素能抑制甘油三酯合成酶(FAS),从而降低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堆积。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降低胰岛素等脂肪合成的调节因子的水平来影响脂肪合成。

例如,柴胡可通过降低相思红素(A-S)的水平来抑制脂肪生成。

其次,中药还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来调节脂代谢紊乱。

中药成分如芦丁、茶多酚可以活化脂肪分解酶蛋白激酶A(PKA),从而促进脂肪分解。

此外,某些中药还可通过激活热量耗散过程来加速脂肪分解。

例如,当归中的单柱莨菪酸通过激活线粒体褐色脂肪组织来促进脂肪分解。

第三,中药还可通过调节脂肪吸收和代谢来调节脂代谢紊乱。

如木瓜素可抑制肠脂肪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脂肪的代谢过程。

例如,当归中的醌类成分可通过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来增加脂肪代谢。

最后,中药还可通过调控胰岛素信号通路来调节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脂代谢的激素,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离子通道和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来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

例如,山楂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核受体(PPARγ)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综上所述,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涉及多个途径,包括控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调节脂肪吸收和代谢、调控胰岛素信号通路等。

这些机制的探究有助于揭示中药对脂代谢紊乱的治疗机理,并为开发中药治疗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目前对中药脂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样本有限、研究方法不一致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解释力和可靠性。

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和功能的综述

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和功能的综述

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和功能的综述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是指神经系统中关键的一类脂类分子,它们在神经组织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参与多种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和功能进行综述,包括其生物合成、降解及调节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神经节苷脂的定义神经节苷脂是一类糖脂复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神经酰胺和糖苷鞘脂,分子结构具有双层脂质,通常存在于神经系统的细胞膜表面。

神经节苷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硫酸鞘脂、葡萄糖鞘脂、半乳糖鞘脂等。

二、神经节苷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苷脂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两个途径:一是拼接途径,将糖苷鞘脂和神经酰胺分别由鞘脂基转移酶合成;二是酯化途径,将神经酰胺与脂肪酸酯化合成复合物。

神经节苷脂的生物合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基因表达调节、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状态等。

三、神经节苷脂的降解神经节苷脂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内酯酶水解和酸性水解过程中。

内酯酶能够将神经苷脂分子催化为酯化物,再通过酸性水解将其降解。

其中产生的酸性水解产物能够形成多种代谢产物,如神经酰胺、半乳糖、葡萄糖等,从而维持神经节苷脂的稳定性。

四、神经节苷脂的功能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细胞存活、信号传递、神经元发生、成长及不同类型的附着等。

由于其与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发展适当的调节策略和治疗手段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五、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疾病中的作用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在脑组织中表现出神经酰胺和糖苷鞘脂代谢不平衡的现象,而巨细胞滑膜炎和黑色素瘤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硫酸鞘脂代谢异常。

因此,调节神经节苷脂的代谢和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具有潜在的意义。

六、结语神经节苷脂是神经系统能够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脂类分子,其生物合成、降解及调节等过程存在着复杂的调控网络。

在研究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中,神经节苷脂代谢途径和功能的解析是一个必要而重要的任务。

华东理工619考研真题

华东理工619考研真题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9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药学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因此《619药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相关化学和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药学相关课程及开展初步的药物发现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本考试大纲要求考生不仅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考试内容《619药学基础综合》总分300分,含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3部分,各为150分。

考生可任选其中两部分作答。

总的答题时间为3小时。

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如下:(一)有机化学:考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学中基本理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物理和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实验手段。

1、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分类,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和各种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式。

(2)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化学键杂化理论,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角、键能、键解离能,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键的极化,偶极矩。

(3)有机化合物的酸碱理论;电子效应、立体效应和溶剂效应。

2、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2)同系列和构造异构、碳架异构;烷烃的结构,甲烷的结构;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构象的表示方法:锯架式、透视式、Newman投影式。

(3)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自由基卤代反应历程,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热、活化能;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和裂解反应;烷烃的制法:烯烃的氢化,Corey-House反应,Wurtz反应,Grignard试剂法,卤代烷、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被锂铝氢还原。

(4)环烷烃的通式和命名(包括桥环和螺环化合物);顺、反异构。

(5)环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制备方法:卡宾和烯烃的加成,Diels-Alder二烯合成法。

(6)环烷烃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环己烷的构象:船式及椅式,直立键(a键)及平伏键(e)键、一元、二元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式。

生物钟基因CLOCK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生物钟基因CLOCK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生物钟基因CLOCK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生物钟是人类生理和行为的基本调节器,能够同步周围环境的昼夜变化和潮汐周期等。

CLOCK基因是编码生物钟蛋白的基因之一,在时钟功能之外,还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的调节,包括能量代谢、血糖稳定和脂质代谢等。

本文将对CLOCK 基因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CLOCK基因与能量代谢代谢调节是指机体通过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来调节能量平衡。

其中,能量的摄取和能量的消耗是平衡的基础。

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CLOCK基因在能量摄取和能量消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CLOCK基因通过影响食物摄取来调节能量平衡。

一项研究发现,CLOCK基因的缺失会增加小鼠进食的时间和摄食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这与缺少CLOCK基因的人类在体重方面的情况是相似的。

CLOCK基因的表达还被发现与胰岛素的释放和胰岛素敏感性有关,这也暗示了CLOCK基因在能量代谢调节中的作用。

第二,CLOCK基因参与了能量消耗的调节。

CLOCK基因的表达与身体的代谢率和能量消耗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CLOCK基因缺失的小鼠在活动时的能量消耗率较低,这表明CLOCK基因通过调节身体能量消耗来影响能量平衡。

CLOCK基因与血糖控制血糖控制是代谢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血糖平衡需要人体不断地释放胰岛素和葡萄糖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以保持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内。

之前的研究表明,CLOCK基因在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和血糖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CLOCK基因的缺失会导致小鼠血糖水平的上升和胰岛素抵抗。

这是因为CLOCK基因在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方面都有作用。

另一项研究发现,CLOCK基因缺失的小鼠会出现葡萄糖激素水平异常,这也影响了血糖控制的平衡。

CLOCK基因与脂质代谢脂质代谢是体内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转移的过程。

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CLOCK基因在脂质代谢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CLOCK基因缺失的小鼠在能量平衡改变的情况下更易产生代谢性疾病,并出现更多的脂肪细胞和脂肪堆积。

霉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

霉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

霉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霉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核生物,能够在细胞内合成和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代谢途径非常多样化,包括糖代谢、氮代谢、脂质代谢等。

这些代谢途径的各自调控机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影响到霉菌的生长、分化、繁殖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霉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并对相关研究做一些综述。

一、糖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糖代谢是霉菌最基本的代谢途径之一,它以糖类为底物,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糖类转化为细胞内能够利用的能量。

研究表明,霉菌的糖代谢途径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调控。

其中,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方式。

具体来说,磷酸化是指蛋白质在特定氨基酸上被磷酸化修饰的过程。

通过磷酸化作用,可以使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代谢途径的调控。

糖代谢途径中的多种关键酶也会被磷酸化,从而影响到糖类代谢的速率和产物生成的选择。

此外,霉菌的糖代谢途径还受到外源信号的调控。

比如,糖类的浓度、种类和供应方式等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影响到糖代谢途径中酶的表达水平和糖类的转化速率。

这些调控机制为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多样化的途径。

二、氮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氮代谢是霉菌的另一个重要代谢途径,它主要参与到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中。

氮代谢途径的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调控是指在基因转录过程中对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调控的过程。

氮代谢途径中的多种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传统的转录调控机制的影响,如启动子、转录因子、底物反馈调节等。

2.翻译水平的调控翻译调控是指在转录之后,对mRNA在翻译过程中的表达进行调控。

在霉菌氮代谢途径中,通过调控翻译因子的表达水平或者翻译后修饰的形式,可以调节酶的合成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到氮代谢的速率。

3.后转录水平的调控后转录调控是指在基因表达完成之后,通过对mRNA的降解、剪接、修改等过程,对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调控的过程。

在霉菌的氮代谢途径中,通过调节RNA的降解速率、稳定性等,可以达到对氮代谢速率的影响。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综述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综述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综述引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本文将对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可能的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1. 肥胖的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范围,导致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kg/m²。

肥胖通常由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所致。

2.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诊断,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展。

二、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1. 肥胖对代谢产生影响多项研究表明,肥胖可导致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脂肪沉积和慢性炎症。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脂质和葡萄糖代谢异常,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2. 代谢综合征增加肥胖风险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可提高患者发展为肥胖的风险。

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度较高,而且代谢综合征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

三、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可能机制1. 炎症反应肥胖可导致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促进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

这些炎性物质可以干扰正常的能量平衡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过程。

2. 脂肪激素脂肪组织不仅仅是能量储存器,还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全身能量平衡及各种代谢过程。

在肥胖情况下,脂肪组织会分泌大量的瘦素、胰岛素抵抗因子等,从而加剧代谢异常。

3. 肠道微生物最近的研究发现,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着肠道菌群的变化。

失衡的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能量摄取和栏龄消耗,并通过产生一系列活性物质来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

四、预防和治疗策略1. 健康饮食选择均衡的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纤维摄入量。

适量控制能量摄入可帮助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异常。

2. 规律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能量消耗、改善体力活动水平及增加肌肉质量。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3.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谷氨酸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氮代谢中的调节作用综述

谷氨酸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氮代谢中的调节作用综述

牛 超,刘关君,曲春浦,等.谷氨酸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氮代谢中的调节作用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9):10-1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09.003谷氨酸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氮代谢中的调节作用综述牛 超1,刘关君1,曲春浦1,冷 雪1,张国壁1,杨成君2(1.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谷氨酸合成酶(GOGAT)是植物体内氮素同化与循环的关键酶。

深入研究该酶的控制基因及其表达特性,对了解植物氮代谢调控机制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在高等植物Fd-GOGAT和NADH-GOGAT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从在植物中的定位、功能、表达特异性、转录水平调控以及对氮代谢的调控等方面介绍谷氨酸合成酶(GOGAT)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展望GOGAT基因在植物氮代谢中的调节作用,提高氮素利用率(NUE)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Fd-GOGAT;NADH-GOGAT;谷氨酸;氮代谢 中图分类号:S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09-0010-06收稿日期:2017-11-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70648);国家“863”计划(编号:2013AA1027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DL13EA03-01)。

作者简介:牛 超(1992—),男,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木氮素营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E-mail:niuchao1103@qq.com。

通信作者:杨成君,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源学领域的研究。

E-mail:nxyycj@sina.com。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本营养元素[1],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3]。

细胞代谢过程综述

细胞代谢过程综述

细胞代谢过程综述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包括能量的获取与利用、物质生物合成和降解等。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

本文将综述细胞代谢的主要过程,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脂质代谢等。

细胞呼吸是细胞利用有机物质(如葡萄糖)通过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ATP和NADH;丙酮酸循环将丙酮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ATP和NADH;氧化磷酸化是将NADH和FADH2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ATP。

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中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是在光合色素的作用下,通过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高能电子,同时产生ATP;暗反应是利用产生的ATP和高能电子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利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它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转录是将DNA模板链上的基因信息转录为RNA,形成mRNA;翻译是将mRNA上的基因信息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RNA分子和蛋白质因子的协同作用。

核酸合成是细胞合成DNA和RNA的过程。

DNA合成在有机体体内进行,RNA合成在细胞核内进行。

DNA合成是以DNA的单链为模板,通过核苷酸的排列和连接形成双链DNA;RNA合成与DNA合成相似,但其合成过程中只使用一条DNA链作为模板,并合成成单链RNA。

核酸合成是细胞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脂质代谢是细胞利用脂质生成和分解化学能量的过程。

其中,脂质合成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三酰甘油的合成;脂质降解包括脂肪酸的分解和β氧化。

脂质代谢不仅用于能量储存和供给,还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和调节,以及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生物过程。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源。

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细胞代谢过程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原理和机制是相似的。

代谢 心血管 综述 nature

代谢 心血管 综述 nature

代谢心血管综述 nature代谢与心血管功能之综述引言:代谢与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代谢是指细胞和组织内的化学反应,包括能量的生成和消耗以及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心血管系统则负责输送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到全身各个部位。

本文将综述代谢与心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重要性。

一、代谢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 能量代谢与心肌收缩:能量的生成和消耗对心肌收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是心肌收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则需要通过心血管系统排出体外。

2. 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内脂质的沉积,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糖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引起的常见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高血糖状态下,细胞内糖化终产物的积累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异常,如心肌纤维化和心脏肥大。

二、心血管功能对代谢的影响1. 血流动力学与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通过输送氧和营养物质,为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提供必需的物质。

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变会影响全身氧和能量供应,从而影响代谢过程的进行。

2. 血管通透性与物质交换:心血管系统的血管通透性调节对物质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变化会影响代谢产物的排泄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3. 血液循环与代谢产物清除:心血管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产物输送到肾脏和肝脏等器官,进一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心血管功能的异常会影响代谢产物的清除,导致代谢紊乱。

三、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与代谢异常相关的症状,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代谢调节与心血管药物:许多心血管药物通过调节代谢过程来改善心血管功能。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的代谢调节功能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的代谢调节功能

用 。这 些转 基 因小 鼠体 型普遍 偏 瘦 , 且可 以通 过 增 并
加能 量消 耗 、 为有 效 的脂质 利用 以及 增 加棕 色脂 肪 更
10 ・ 6
医 研 杂 21年3 第4卷 第3 学 究 志 0 2 月 1 期
比例 等 方 式 来 更 好 的 耐 受 高 脂 饮 食 所 诱 导 的 肥
有发 生 肝细 胞癌 的倾 向。此外 , 转基 因小 鼠中观 察 在 到 F F 9并不 具 备 调 控 磷 酸 盐 代 谢 的能 力 , 也 是 GI 这
员相 结合 。
常重要 的作 用 。
二 、 GF 9生 物 学 作 用 的 研 究 与 进 展 F 1
F F 9在 人 体 内 主 要 激 活 以 F F 4为 代 表 的 G1 GR
基 金项 目 : 家 杰 出 青 年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1 20 3 国 30 5 1 ) 作 者 单 位 :0 4 3 上 海 , 二 军 医 大 学 病 理 生 理 教 研 室 ( 俊 2 0 3 第 徐
F F 1与 F F 3相对 应 的 Koh G2 G2 l o共 受体 缺 乏 的条 件 t
下 ,G 2 F F 1与 F F 3是不 能与 F F s 结合 的 , 就 G2 G R 相 也 是说 它 们 的 生 物 学 作 用 是 分 别 受 到 其 相 对 应 的
的表 达 , 以 肠 道 中 的 表 达 水 平 为 最 高 。小 鼠 而
近些 年 ,G 1 F F 9特异 性激 活 1 lto与 F F s的 3 oh K GR 相 关特 异性 位 点 已 经 被 确 定 : G 1 F F 9的 C末 端 被 认 为是 决 定 其 与 Koh lto与 1 l h 3 o o的 特 异性 结 合 的位 K t 点 , N末 端 则被 认 为 是决 定 F F 9结 合 F F s的 而 G 1 GR 关键 性 位点 , 与此 同 时 , l h K o o与 J l h t S o o上 的 B一葡 K t

代谢 免疫 nature 综述文章

代谢 免疫 nature 综述文章

代谢与免疫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科学界的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代谢与免疫关系的综述:1. 代谢与免疫的基本概念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而免疫则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细胞变异和失控增殖产物、异种组织和细胞等有害生物或物质侵害的一系列机体保护措施。

代谢和免疫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中密不可分。

2. 代谢与免疫的相互调节代谢与免疫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调节关系,代谢产物可以影响免疫调节,并且免疫反应也可以影响代谢过程。

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代谢会发生改变,而某些代谢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也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活性。

这种相互调节关系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重要。

3. 代谢疾病与免疫疾病的关联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与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一些研究表明,肥胖状态下脂质代谢产物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增加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风险。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增加感染和免疫疾病的患病率。

4. 代谢与免疫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针对代谢与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在疾病治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代谢通路来影响免疫细胞活性,从而达到治疗免疫相关疾病的效果。

通过靶向免疫细胞的代谢通路来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代谢与免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和应对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代谢与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能够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篇综述文章能够为读者对代谢与免疫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引发更多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5. 代谢与免疫的相互影响机制代谢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又新颖的研究领域。

一氧化氮及其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

一氧化氮及其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

一氧化氮及其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郑萍;田刚;毛湘冰;余冰;张克英;陈代文【摘要】Nitric oxide (NO), a major cellular signaling molecule, is produced by NO synthases (NOS) using arginine as a substrate. NO is not only a key endothelial derivative factor,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 metabolism, such as glucose, fat, and amino acid. The synthetic rate of NO in cells can be regulated by arginine availability and NOS cofactors. Therefore, we can adjust the nutrient metabolism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esis. [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2011, 23 ( 6 ):893-900 ]%一氧化氮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以精氨酸为底物合成的重要细胞信号分子,不仅是脉管系统中重要的内皮衍生因子,而且在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参与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调控.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速率可通过各种途径控制精氨酸的有效性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辅助因子来调节,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1(023)006【总页数】8页(P893-900)【关键词】一氧化氮;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代谢【作者】郑萍;田刚;毛湘冰;余冰;张克英;陈代文【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一氧化氮(NO)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以精氨酸为底物合成的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1-3]。

《2024年FADS2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量调控干细胞多能性》范文

《2024年FADS2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量调控干细胞多能性》范文

《FADS2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量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篇一一、引言干细胞多能性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涉及细胞分化、增殖和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随着对脂质代谢与干细胞多能性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质代谢通量在调控干细胞多能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FADS2(脂肪酸脱氢酶2)作为一种重要的酶,参与脂质代谢过程,其在干细胞多能性调控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FADS2如何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量来调控干细胞多能性。

二、文献综述FADS2是一种参与脂肪酸代谢的关键酶,其表达水平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FADS2在干细胞中表达较高,且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密切相关。

此外,脂质代谢通量的变化对干细胞多能性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然而,FADS2如何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通量来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究。

三、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实验方法,以探究FADS2对脂质代谢通量的影响及其在干细胞多能性调控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类型细胞中FADS2的表达水平;其次,利用细胞培养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FADS2进行敲除或过表达,观察细胞脂质代谢通量的变化;最后,通过细胞增殖、分化等实验评估FADS2对干细胞多能性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1. FADS2表达与脂质代谢通量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在干细胞中FADS2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脂质代谢通量密切相关。

通过对FADS2进行敲除或过表达后,发现细胞内脂质代谢通量发生明显变化。

具体表现为敲除FADS2后,细胞内脂肪酸合成减少,而敲除后恢复的野生型细胞则恢复正常的脂肪酸合成;过表达FADS2则促进脂肪酸合成和降解。

这些结果表明FADS2在调控脂质代谢通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生物化学 第十四章 代谢的调控综述

基础生物化学 第十四章 代谢的调控综述
前 启 调节 动 操纵 导 衰 基因 子 基因 序 减 列 子 R P O L a E
结构基因 D C B A
一、通过控制酶的生物合成调节代谢6
色氨酸操纵子可阻遏调控系统1
调节 基因
R 启 动 操纵 子 基因 P O E 结构基因 D C B A
转录
阻遏mRNA翻译Leabharlann 无活性阻 遏蛋白酶蛋白
一、通过控制酶的生物合成调节代谢7
控制m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 此学说认为DNA上有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启动 子和调节基因。各基因在染色体上顺次连接成 一个连锁群。通常抑制物对操纵基因进行控制, 从而控制结构基因。操纵子上的每个结构基因 都可合成mRNA,而mRNA又去控制多肽链的形成。
一、通过控制酶的生物合成调节代谢2
第二节 激素的调节
一、通过控制激素生物合成的调节代谢
二、通过激素对酶活性影响的调节代谢
三、通过激素对酶合成诱导作用的调节代谢
四、参与代谢调控的激素
一、通过控制激素的生物合成调节代谢
激素主要有腺体激素和垂体激素。
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受脑垂体激素的控
制,而垂体激素的分泌是受下丘脑的神经激素 的控制,丘脑还要受大脑皮质协调中枢的控制。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综述1(调节机构)
代谢的调节机构有以下四种
1.酶的调节
2.激素的调节
3.反义核酸的调节 4.神经的调节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综述2(图示)
糖类、脂类、蛋白质及核酸代谢的相
互联系
南大P475(14-1)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综述3(总)
第一节 酶的调节
第二节 激素的调节
第三节 反义核酸的调节
三、相反单向反应对代谢的调节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代谢调节综述要求掌握: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作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操纵子模型(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熟悉:通过控制酶活性调节代谢的方式(抑制作用、别构作用、共价修饰作用)。

了解:酶的分布区域化,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和反义核酸的调节。

重点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操纵子模型。

难点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操纵子模型。

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以及在对外环境的反应中各种相关基因有条不紊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原核生物中,一些与代谢有关的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表现为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

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更为复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mRNA 的形成与使用的调节与控制。

一、基因表达1、概念:贮存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因转录mRNA和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2、基因表达的方式(1)组成型表达(Constitutive expression)基因的表达是持续性的,不受调控的。

如三羧酸循环中的代谢酶等。

(2)诱导型表达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原核生物在对外环境突然变化的反应中,是通过诱导或阻遏合成一些相应的蛋白质来调整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由于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的过程是偶联的,而且这种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很短,只需数分钟,同时由于大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 在几分钟内就受到酶的影响而降解,因此就消除了外环境突然变化后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蛋白质的合成。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一个特点是快速。

下面分别以大肠埃希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1actose operon,属可诱导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triptophan operon,属可阻遏操纵子)为例介绍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和转录终止的调控。

1961年,法国Jacob 和F.Monod J.提出了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一)操纵子(operon):指一群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和操纵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组成的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协调单位。

(二)操纵子类型1、可诱导操纵子平时关闭诱导物诱导开放基因产物通常为分解代谢酶代表:乳糖操纵子2、可阻遏操纵子平时开放代谢物关闭基因产物通常为合成代谢酶代表:色氨酸操纵子三、乳糖操纵子(一)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和诱导剂所谓操纵子是指一些成簇排列、相互协同的基因所组成的单位,也称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a coordinated unit of gene expression)。

在乳糖操纵子中有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Y基因(编码通透酶,permease),a基因(编码转乙酰基酶,transacetylase),上述Z、Y、a是结构基因;P(启动子,promoter),O(操纵基因,operator)是调控基因;I(编码Lac阻遏物,Lac repressor)不属于乳糖操纵子。

大肠埃希菌能利用乳糖作为碳源,但要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催化此水解反应的是β-半乳糖苷酶。

由于Z、Y、a以多顺反子(polycistron)形式存在,即三种基因被转录到同一条mRNA上,因此乳糖能同时等量地诱导三种酶的合成。

通透酶的作用是使乳糖能透过细菌壁,转乙酰基酶的作用还不清楚。

在大肠埃希菌内,真正生理性的诱导剂并非乳糖,而是别位乳糖(allo-lactose),也是由乳糖经β-半乳糖苷酶(未经诱导少量存在于细菌内)催化形成,并再经β-半乳糖苷酶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二)Lac阻遏物的作用Lac阻遏物是一种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4个亚基相同(分子质量 37000),都有一个与诱导剂(生理性诱导剂为别位乳糖,实验常用的诱导剂是异丙基硫代半乳糖一IPTG)的结合位点。

在没有诱导剂的情况下,Lac阻遏物能快速与操纵基因O结合,从而阻碍结构基因的转录。

当有诱导剂与Lac阻遏物结合后,阻遏物的构象就发生变化,导致阻遏物从操纵基因O上解离下来,RNA聚合酶不再受阻碍,能转录结构基因Z、Y、a。

Lac阻遏物与操纵基因O结合时所覆盖的区域为28 bp。

(三)CAP与cAMP复合物在乳糖操纵子表达中的作用大肠埃希菌具有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的特点。

当大肠埃希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剂中生长时,一些分解代谢酶,如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激酶、阿拉伯糖异构酶、色氨酸酶等的水平都很低,这种葡萄糖对其他酶的抑制效应称为分解物阻遏作用(catabolite repression),这种现象与cAMP有关。

葡萄糖能降低大肠埃希菌中cAMP的浓度,而加入外源性cAMP能逆转葡萄糖的这种抑制作用。

cAMP能刺激多种可诱导的操纵子(inducible operon),包括乳糖操纵子转录的启动。

从这点上来说,cAMP在细菌和哺乳动物中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作为饥饿信号(hunger signal),但作用机制全然不同,在哺乳动物细胞,cAMP的作用是激活蛋白激酶,再由蛋白激酶磷酸化其他靶蛋白质分子,例如,调控糖原合成和分解的机制;而细菌中cAMP的作用是通过和一种称为分解物基因激活物蛋白(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 ,CAP)结合后发挥作用。

CAP是一种具有两个相同亚基的蛋白质,每个亚基都具有与DNA 结合的结构域和与cAMP结合的结构域。

CAP与cAMP结合的复合物才能刺激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

在乳糖操纵子上CAP与DNA结合的区域正好在启动子P的上游。

当没有葡萄糖存在(或低浓度葡萄糖)时,cAMP-CAP复合物结合到相应的DNA序列,并刺激RNA聚合酶的转录作用(能使转录效率提高50倍),这种作用当然是在没有Lac阻遏物与操纵基因O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图15-5)。

在没有CAP-cAM P的情况下,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并不形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的开放复合体,因此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的高表达既需要有诱导剂乳糖的存在(使La c阻遏物失活),又要求无葡萄糖或低浓度葡萄糖的条件(增高cAMP浓度,并形成CAP-cAMP复合物促进转录)。

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情况:第一,环境条件的变化是相关基因表达的外界信号,如葡萄糖,乳糖浓度的变化是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是否转录的外界条件和信号;第二,基因表达的负调控(negative regulation),即调控蛋白质与相应的DNA序列结合后,能阻遏基因的表达,如Lac阻遏物与操纵基因O结合后就抑制了结构基因的表达,在乳糖操纵子这种阻遏作用能被诱导剂解除;第三。

基因表达的正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即调控蛋白与相应的DNA序列结合后,能促进基因的表达。

如CAP-cAMP就是一种在多种原核生物操纵子中发挥正调控作用的复合物。

四、色氨酸操纵子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阶段,也可以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包括编码5种酶的基因E、D、C、B、A,5种酶在催化分支酸(chorismate)转变为色氨酸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构基因中还包括L基因,其转录产物是前导mRNA,调控元件有启动子P和操纵基因O(图15-6)。

色氨酸操纵子表达的调控有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阻遏物的负调控,另一种是通过衰减作用(attenuation)。

(一)阻遏物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色氨酸阻遏物是一种同二聚体蛋白质(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有107个氨基酸残基。

色氨酸阻遏物本身不能和操纵基因O结合,必须和色氨酸结合后才能与操纵基因O结合,从而阻遏结构基因表达,因此色氨酸是一种共阻遏物(corepresso r)。

(二)衰减作用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的衰减作用是通过衰减子(attenuator)调控元件使转录终止。

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子位于L基因中,离E基因5’端约30—60 bp。

大肠埃希菌在无或低色氨酸环境中培养时,能转录产生具有6720个核苷酸的全长多顺反子mRNA,包括L基因和结构基因。

培养剂中色氨酸浓度增加时,上述全长多顺反子mRNA合成减少,但L基因5’端部分的140个核苷酸的转录产物并没有减少。

这种现象是由衰减子造成的,而不是由于阻遏物-共阻遏物的作用所致。

这段140个核苷酸序列就是衰减子序列。

衰减子转录物具有4段能相互之间配对形成二级结构的片段,片段1-和2配对形成发夹结构时,片段3和4同时能配对形成发夹结构;而片段2和3形成发夹结构时,其他片段配对二级结构就不能形成。

片段3+和4及其下游的序列与ρ因子不依赖转录终止有关序列相似。

L基因的部分转录产物(含片段1)能被翻译产生具有14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前导肽),其中含有两个相邻的色氨酸残基。

编码此相邻的两个色氨酸密码,以及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过程的偶联是产生衰减作用的基础。

当L基因转录后核糖体就与mRNA结合,并翻译L序列。

在高浓度色氨酸环境中,能形成色氨酰-tRNA,核糖体在翻译过程中能通过片段1,同时影响片段2和3之间的发夹结构形成,但片段3和4之间能形成发夹结构,这个结构就是P因子不依赖的转录终止结构,因此RNA 聚合酶的作用停止。

当色氨酸缺乏时,色氨酰-tRNA也相应缺乏,此时核糖体就停留在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的位置上,片段1和2之间不能形成发夹结构,而片段2和3之间可形成发夹结构,结果使色氨酸操纵子得以转录。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简介(本节选学)在转录水平,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调控机制基本相似,但至少在三方面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转录的激活与被转录区域的染色质结构变化有关;第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有负调控和正调控,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以正调控为主;第三,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细胞内区域化上是分开的,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进行。

一、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结构的变化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仅有很小部分的序列是编码蛋白质的。

在哺乳动物,只有2%的DNA序列编码蛋白质,这部分序列的DNA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成为具有各种功能的蛋白质。

其中,有些基因的表达是比较恒定的,其转录产物在所有的组织细胞中都存在,这类基因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这类基因的表达称为组成性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

有些基因的表达会因为细胞对信号分子的反应而发生变化,称为可调控的基因表达(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区域的DNA通常是去甲基化的。

启动子附近DNA序列的甲基化可以抑制转录起始,与基因静止相关。

甲基化一般发生在具有CpG序列的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上。

DNA甲基化的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