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想说爱你很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课,想说爱你很容易
摘要:如果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适时引导,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采取多种多样的引课方式,定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爱上生物课。
关键词:宽松;幽默;多种方法导课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
而教师是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
如何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课堂气氛,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表现和发展呢?据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愿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
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一定要从内心真正爱护尊重学生。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与以前80后相比,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要更全面和优质,他们的个性更鲜明,思维更敏锐,对别人的态度更敏感。
教师对他们的爱护和尊重
他们看的更清楚。
记得有一次上上午第四节的生物实验课时,早饭就可能没来得及吃好的学生已经是又累又饿,个个没精打采,而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就是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学生准备的蔬菜和水果特别丰富,有苹果,桃子,梨,西红柿,胡萝卜等等,大家本来就有点饿,看着眼前的水果,所以心思根本不在我所要讲的内容,于是我便说:“这节课咱们先选出实验所用的材料,其他的可现在就全部把它们吃掉!”学生刚开始不太相信,因为从来还没有老师在上课期间让它们吃零食的,后来,大家发现我说的是真的,立刻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看着他们吃的差不多了,我说:“水果甜吗”我不失时机地补充:“人是铁,饭是钢。
何况你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这种情况老师完全能够理解,可总不能饿了,每节课都上演吃零食镜头吧。
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实在来不及的话,带个面包之类的,饿了及时补充,既不影响身体,又不影响学习,一举两得,多好!”经过这件事后,同学们与我的关系明显和谐了,他们能感觉到你的真心,当然也会用真心对你,接下来的实验进行的出奇的好。
试想一个不爱护尊重学生的老师,他怎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怎么能够得到学生的真实信息,又怎么能做到走入学生心灵。
(二)用幽默点缀课堂。
教学幽默艺术可以构建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教师不失时机
的运用幽默的语言和实例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一次,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小心绊倒了凳子,“哐”一声吓了大家一跳,我说:“多好的开场白!我想这声音肯定在提醒我们你的答案很精彩,不容错过,是吗?让我们洗耳恭听吧!”那位同学刚才的尴尬情绪立即烟消云散了。
(三)轻松、有趣地展现知识。
在讲生长激素的作用时,我列举一位菲律宾的侏儒症患者,名叫皮爱罗,每次大会发言时,他连讲台都够不着,必须站在凳子上,面对无数的嘲讽,挖苦,他一笑置之,他很自豪地写了一篇文章《我愿生生世世是侏儒》。
他说“未经我的允许,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使我变的卑贱”,自信和才能使他羸得了国人的尊敬和信赖,被任命为菲律宾的外交部长。
二、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导入新课
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生对生物课普遍不重视。
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是我经常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根据低年级学生爱问爱动,好奇心、求
知欲强的性格特点,每一节课如何开头才能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那就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言,通过导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住。
比如在遗传病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讲了“月亮儿女”之谜:在浩瀚的大西洋里,有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林索伊斯岛。
岛上的三百多位居民都有这样的怪癖:喜欢月亮,害怕阳光。
一到皎洁的夜晚,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在沙滩上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居民皮肤雪白,头发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的虹膜粉红色,怕阳光,视力也差。
“月亮儿女”由此得名。
“月亮儿女”之谜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搞清楚,原来岛上居民几乎都是白化病患者。
为什么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是雪白的?为什么白化病患者都害怕阳光?患白
化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抱着一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后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讲《保护环境》一节时,上课了,老师一句话“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
“有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越好,产量也有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
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
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
(有的学生笑起来)身体缩短,最多矮了30厘米左右(学生无人再笑,眼睛里现出惊疑的目光)。
这是什么病呢?仅1963-1977年就死了
207人。
从死者遗体解剖看,病人外表好好的,可是体内骨折多的达70多处,(学生大吃一惊)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
原来,在这个地方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
(学生议论,河水污染了)是的,工厂废水中含镉,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悲剧。
”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产生巨大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
“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呀!”教师板书:保护环境。
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另外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
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
”引出基因重组的课题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
”“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开展的
各种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犯错误。
(一)允许学生打破常规的做法。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一定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其中的步骤做吗?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有少数学生直接将碘液滴在洋葱表皮上,然后盖上盖玻片。
我没有制止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是让他们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发现这样的染色方法比常规的做法速度快,而且效果好。
在讲评时我先肯定他们在实验中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教材中的是常规的做法,可用于做各种材料临时装片的制作,因为有些材料是不能直接染色的。
应该用什么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少,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条件。
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常规,则可能使学生做事缩手缩脚,成为只会照搬课本的书呆子。
(二)适时的引导使错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生物课堂离不开实验,进行实验是科学的、严谨的,而学生往往把它当成游戏课。
这不,在自主设计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用尺子的刻度值来测定每个人的反应速度的快慢时,由于实验简单易行,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两人一组,每人测三次,学生测得很快,一会儿课堂竟然变成了嬉笑打闹的场所,完全没了做实验所要求的严谨的态度了,我一看这种情形,心想如果一味的强
调和呵斥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百害而无一利,不如就势引导,于是我说:“同学们,大家的实验做的也差不多了,你们能不能告诉我,男生的反应速度快,还是女生的反应速度快?”大家七嘴八舌,男生说男生反应速度快,女生也不甘示弱,当然也说自己反应快,谁也不服谁,我说:“那好,大家光争论是没用的,我们生物学讲究的是数据,是证据,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数据来证明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的反应速度快,我们重新分组,一男一女一组,互相监督。
”由于男生和女生的自尊让他们都想证明自己厉害,所以大家做的比上次更准确,更认真,由于性别的引入,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效果当然比原先要好的多。
有人说,错误是创造的开始,从这个角度上看,错误是美丽的。
所以,给学生一个宽容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善待学生,帮助学生把错误变成创造,使错误变得美丽,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如果能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培养自己的幽默亲和的教学素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生物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向永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草根化研究: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肖川.《好教育好人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