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解析

合集下载

《精神病护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精神病护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精神病护理学一、课程简介精神病护理学是应用护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护理以及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精神健康和预防精神疾病的一门护理应用学科。

精神科护理学是以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促进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精神科护理不仅与精神病学和护理学有关,还广泛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以及相关的伦理、宗教和法学等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精神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异常精神活动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医院、社区和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精神活动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并能应用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的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情况,运用治疗性关系和治疗性技术,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帮助病人形成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进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促进社会、社区及个体的精神状况至最佳境界的目的。

精神科护理学的知识概念、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等也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绪论及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内容:精神症状的概念;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了解内容: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2.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掌握内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共同的主要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了解内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掌握内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

了解内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治疗与预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最新陈树《精神科护理学》第一讲-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陈树《精神科护理学》第一讲-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3.食品管理 加强患者私人的食品管理,由家属或亲友送的食 品和香烟等,应由护士统一保管,标写好患者姓 名,存放在专用柜内,按时、按量发给患者食用。
2019/3/18
19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三)排泄护理 1.观察患者大便排泄情况 每24h记录1次排便次数,对于3d无排泄者,护士要 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遵医嘱给予适宜的缓泻剂。平 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多活动,以预 防便秘。 2.观察患者排尿情况 对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先诱导排尿,无效时按医嘱 导尿。 3.对大小便不能自理者 护士要定时督促,伴护如厕或给便器,并进行耐心训 练。尿湿衣裤时,及时更换,保持床褥的干燥、清洁。
精神科护理学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பைடு நூலகம்理健康教育中心 ——陈树
2019/3/18 1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与总体安排
2019/3/18
2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介绍
二、课程内容、进度与重难点
2019/3/18
3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内容、进度与重难点
2019/3/18
4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讲
2019/3/18 21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五、安全护理★ 精神科危急意外情况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特别是 新入院一周以内,危及患者及他人的生命,也使治疗与 护理难以进行,因此,精神科护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一)患者的安全护理 1.床位安置 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 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 4.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5.加强巡视 对重点患者,需进行24小时监护,也可安装智能
(一)精神与精神卫生 1.精神 又称心理,是人脑的功能,即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精 神是通过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 状态的总称。外部客观环境是产生精神活动的源泉。 2.精神卫生 又称心理卫生,是指积极有效地维护和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 预防精神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 措施和方法。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前言为适应我国城乡的医疗卫生工作对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也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吸取当前护理学科和精神病学发展的新内容,其目的是使传统护理教育中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护理课程的系统化。

本大纲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思想作用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习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护士在临床、社区、社会中遇到异常精神活动的个人或群体时,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并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整体护理,维护其利益与尊严。

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能关注和参与维持个人、社区、社会的精神卫生工作。

2.熟悉精神疾病、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教学内容】1.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疾病、精神卫生。

2.精神科护理的简史与发展趋势和任务。

3.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症状的概念。

2.熟悉引起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精神症状的特点和异常精神活动的典型症状。

【教学内容】1.引起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精神疾病的影响。

2.正常精神活动的特性,异常精神活动的典型症状。

3.认识和认识障碍。

4.情感和情感障碍。

5.意志行为和意志行为障碍。

6.意识和意识障碍。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讨论、见习。

第三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沟通的技巧、对精神疾病观察的方法、精神科基础护理内容。

2.熟悉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熟悉护理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和护患关系建立的要求、技巧及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

2.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ptx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ptx

3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4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防范与护理 5木僵患者的护理 6精神科安全护理 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程与预后、诊断、治疗。 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解谑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了解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掇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难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三)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 (四)教学主要内容 .概述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
1.2常见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一一阿尔茨海默病 2.2血管性痴呆 2.3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2.4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一一麻痹性痴呆 2.5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 2.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8脑器质性精神隙碍的护理 IE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述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护理本科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本科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编号:08100208学时: 30 学分:1.5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课程地位《精神科护理学》是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精神疾病的防治和护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一门学科。

学习和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知识,能帮助护生系统全面地认识精神疾病,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学习和掌握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精神疾病护理的开展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其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关心和体谅患者;使学生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通过见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收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史,掌握常见精神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原则,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三)基本要求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及精神科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了解精神科各种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及临床表现;掌握精神科护理工作实用技术,如精神科安全护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等;具备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能力,能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不同的健康指导,并能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它是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精神疾病急危状态防范与护理、治疗过程护理、家庭与社区防治。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它们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应用护理程序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根据本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处理常见的精神疾病,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目标。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自学39学时,理论面授教学33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学会与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护患沟通,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识别常见精神疾病;学会精神障碍病人急危状态的防范与处理;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进度学时分配表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吕春明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二)参考书[1]刘哲宁,杨芳宇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2]郝伟,于欣编著.《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学生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平时作业等两部分内容,共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20%。

(2)平时作业: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如心理测评报告等),占课程总成绩的30%。

2、课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1.完成课本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工作,特别是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学习。

2.完成作业:案例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作业内容如下:患者,男,25岁,未婚,大学生。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精神科教研室制订2019年2月20日《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027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助产总学时:36。

总学分:2开课学期:4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精神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程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等。

2、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求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勤奋学习的态度、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善于交流、尊重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熟悉精神专科相关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和整体护理知识。

3)能力目标:具备精神科病人的病情观察、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并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康复指导;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学时 2教学内容: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教学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 精神障碍的病因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多媒体讲授、演示第二章精神疾病基本知识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一:精神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和历史。

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章节二: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 熟悉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内容:1.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2.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精神疾病案例,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理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精神疾病案例,并提出护理措施。

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章节三:精神科护理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熟悉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精神科护理评估过程。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评估能力。

章节四:精神科护理技能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和操作。

2. 了解精神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熟悉精神科护理技能的实践和培训。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JSKHLX0000【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6学时【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大健康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护理的一门医学分支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它主要介绍精神科护理的特点,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和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等知识,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所必需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本学科内容以临床各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与精神科有关的问题为主,让学生掌握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知识内容,具备收集精神疾病史, 精神状况检查的相关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2.熟悉精神病学发展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史;3.了解心理护理的内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2.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

3.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4.展望。

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概念难点: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障碍的大体病因,常见精神症状的概念及其常见于哪些疾病,如何区分正常和异常精神活动。

2.熟悉精神障碍的两大分类系统,ICD-10及DSM-5。

3.了解精神疾病的本质。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概述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

3.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4. 精神科护理的流程。

5.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二、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二章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3.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演示:演示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3.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三、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三章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掌握精神科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副作用。

3. 了解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副作用。

3. 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四、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四章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精神护理学大纲及教学指导

精神护理学大纲及教学指导

附录1 精神科护理学编写大纲(供五年一贯制护理学专业用)一、课程任务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门课程主要内容是各类精神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

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护生能正确认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精神活动和躯体状况的影响以使他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重视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熟悉精神障碍病史收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方法与内容;能区分正常与异常的精神活动并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能对常见精神障碍进行正确的护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目标:①使护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精神卫生的基本理念,能综合分析思考患者的精神、生理、病理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②在毕业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够识别常见的精神障碍、能为患者进行规范的精神专科护理,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了解常见精神科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2.重点理解精神卫生问题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3.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措施。

4.学会正确识别与区别正常精神现象与异常精神活动。

5.熟练掌握精神科整体护理。

6.熟练掌握精神科基本护理技能和常见精神障碍的护理。

7.具有关心患者痛苦,理解与同情患者的同理心。

8.具备精神科护理必须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慎独的品德。

9.能够尊重法律,保护患者权益和利益,保护患者不被歧视。

10.能够在护理过程中遵守护理伦理学的原则。

三、教学时间分配*为选学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实践一、绪论(一)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简史1.西方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2.中国精神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了解理论讲授(二)精神健康、精神障碍、精神科护理学1.精神健康2.精神障碍3.精神科护理学(三)精神科护理中的伦理问题1.伦理及相关概念2.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3.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四)精神科护理中的法律问题1.法律及相关概念2.相关法律3.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预防4.各种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5.精神卫生立法(五)精神障碍的预防1.概述2.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掌握了解了解熟悉了解熟悉掌握了解了解了解掌握二、精神障碍的整体护理(一)精神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和素质要求1.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和作用2.精神科护士的素质要求3.精神科护士面临的挑战(二)精神科护患关系1.概念2.特征3.精神科护患关系常见的障碍及处理原则4.治疗性沟通5.会诊-联络精神科护士(三)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诊断1.精神科首优的护理诊断2.精神科常见的护理诊断掌握掌握了解了解了解熟悉熟悉了解了解理论讲授角色扮演三、精神科基(一)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理论讲授础护理1.精神科护理观察与记录2.接触患者的方法和技巧3.患者的组织与管理4.实施或协助治疗5.培训与健康教育(二)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1.安全护理2.日常生活护理3.饮食护理4.睡眠护理5.药物依从性护理6.探视护理(三)精神科分级护理1.特级护理2.一级护理3.二级护理4.三级护理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熟悉电教四、精神障碍的病因与症状学(一)精神障碍的病因学1.生物学因素2.社会因素3.心理因素4.多因素致病学说(二)常见的精神症状1.感知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障碍4.记忆障碍5.智能障碍6.自知力障碍和定向力障碍7.情感障碍8.意志障碍熟悉熟悉熟悉熟悉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熟悉掌握掌握理论讲授电教临床见习39.行为障碍10.意识障碍(三)常见的精神障碍综合征1.幻觉妄想综合征2.紧张综合征3.遗忘综合征4.急性脑病综合征5.慢性脑病综合征6.病理嫉妒综合征7.精神自动综合征实践1:精神障碍症状见习掌握熟悉了解学会 2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一)概述1.概念与流行病学2.病因与发病机制3.分型与临床表现4.病程与预后5.诊断、治疗与预防(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实践2: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掌握了解熟悉熟悉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理论讲授电教临床见习学会21六、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一)概述1.概念与流行病学2.病因与发病机制3.分型与临床表现4.病程与预后5.诊断、治疗与预防掌握了解掌握熟悉熟悉理论讲授电教临床见习2(二)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1.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2.抑郁发作患者的护理实践3:心境障碍案例分析掌握掌握学会 1七、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护理(一)神经症性障碍概述1.概念与流行病学2.病因与发病机制3.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分类4.神经症性障碍的病程与预后5.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二)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三)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护理1.分离性障碍概述2.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护理实践4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案例分析掌握了解掌握熟悉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理论讲授电教临床见习学会21八、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1.概念与流行病学2.病因与发病机制3.分型与临床表现4.病程与预后5.诊断、治疗与预防(二)常见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1.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2.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3.适应障碍患者的护理实践5:应激相关障碍案例分析掌握熟悉掌握了解了解掌握理论讲授电教临床见习学会21九、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一)人格障碍1.概述2.病因与发病机制3.类型与临床表现4.病程与预后5.诊断、治疗与预防6.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二)性心理障碍1.概述2.病因与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与分类4.诊断、治疗与预防5.性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掌握了解了解了解熟悉掌握了解理论讲授电教十、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1.概念2.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概述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了解掌握熟悉掌握熟悉掌握十一、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精神发育迟滞1.概述2.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二)儿童孤独症1.概述2.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1.概述2.儿童多动症患者的护理熟悉掌握熟悉掌握了解理论讲授电教2(四)品行障碍1.概述2.品行障碍患者的护理(五)儿童青少年期情绪障碍1.概述2.儿童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掌握了解掌握了解掌握十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1.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特点2.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相关因素3.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4.临床表现5.病程与预后6.诊断、治疗与预防(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掌握熟悉了解掌握了解熟悉掌握理论讲授电教*十三、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一)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1.概述2.饮食障碍患者的护理(二)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1.概述2.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理论讲授电教1十四、电痉挛治疗、工娱疗法与精神康复(一)电抽搐治疗1.概述2.操作方法及护理(二)工娱治疗了解掌握理论讲授电教11.概述2.工娱治疗的操作常规及护理(三)精神障碍的康复1.概述2.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掌握掌握了解熟悉十五、精神药物的应用与护理(一)概述1.分类2.抗精神药物的用药护理原则3.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二)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和护理1.抗精神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2.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的原则3.不良反应及处理(三)抗抑郁药物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S)2.三环类抗抑郁药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S)(四)心境稳定药物1.锂盐2.抗癫痫药类心境稳定剂(五)抗焦虑药1.概述2.苯二氮类药物药理作用3.苯二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六)精神药物治疗过程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了解熟悉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理论讲授电教2十六、精神科急诊护理(一)暴力行为的预防与护理1.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2.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3.暴力行为的预防4.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二)自杀行为的预防与护理1.概述2.自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3.自杀行为的征兆4.自杀行为的预防5.对自杀的紧急护理(三)出走行为预防与护理1.出走的原因及危险因素2.出走的征兆与表现3.出走的预防4.出走后的处理(四)噎食、吞食异物的预防与护理1.噎食预防与护理2.吞食异物的预防与护理(五)木僵患者的护理1.木僵的原因及危险因素2.木僵的表现3.木僵患者的护理熟悉熟悉熟悉掌握了解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熟悉了解熟悉了解掌握了解熟悉掌握理论讲授电教十七、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概述1.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范围2.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要求3.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与实施4.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5.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发展状况(二)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1.概念2.精神患者的家庭护理(三)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老年精神障碍概述2.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四)无家可归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概述2.无家可归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了解熟悉了解掌握了解熟悉掌握熟悉掌握了解了解理论讲授电教五、大纲说明(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通过这本书的 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对精神活动的影响,能熟悉常见精神 疾病的护理,掌握精神科护理常用的知识和技能。

、总述(一)教学目的1. 了解精神病护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2.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熟悉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3.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4. 熟悉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出现的原因,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的防 范,熟悉噎食和木僵患者的护理。

5. 掌握治疗过程的护理;熟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工娱和康复治疗的基本过程。

6. 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熟悉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程序。

7. 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 护理(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三) 总学时:理论讲授,18小时(四) 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 CAI 课件等(五) 教学效果评价:I 、理论考试。

第一早 第二早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早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绪论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 2 1 1 2 1 2 1 1 2 1 1 1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精神科护理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2.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3.掌握国外精神医学发展的四次革新运动二、教学内容: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和主要任务2.精神医学发展简史3.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4.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2.熟悉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及常见的精神症状3.掌握精神疾病的概念、精神症状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精神疾病的概念2.精神疾病的病因学3.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4.精神疾病症状的本质、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地位和精神症状的学习方法5.常见的精神症状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一、教学目的1.掌握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的四个方面2.熟悉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3.熟悉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4.熟悉精神科基础护理5.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熟悉分级管理二、教学内容:1.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和护患关系的建立2.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3.精神科基础护理4.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章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2.熟悉噎食、木僵患者的护理3.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和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教学内容1.危机状态的概念2.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3.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4.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5.噎食的防范与护理6.木僵的防范与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五章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熟悉各类抗精神异常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掌握各类抗精神异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2.熟悉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3.熟悉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合并症4.了解电抽搐治疗的治疗方法5.熟悉电抽搐治疗过程的护理6.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7.熟悉心理治疗过程的护理8.熟悉工娱治疗的组织与方法及工娱治疗的护理,掌握工娱治疗的注意事项9熟悉康复治疗与护理,掌握康复治疗的原则二、教学内容1.抗精神异常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处理2.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3.电抽搐治疗与护理4.心理治疗与护理5.工娱治疗与护理6.康复治疗与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六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一、教学目的1.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掌握维持治疗的护理2.了解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熟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3.了解社区中的患者特点及护理特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及实施要点4.掌握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5.熟悉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及护理程序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2.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3.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患者特点及护理特点4.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与实施要点5.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6.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7.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的程序8.护理人员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中的应具备的能力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七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2.熟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熟悉谵妄、痴呆3.掌握谵妄、痴呆的临床表现及其护理措施二、教学内容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2.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3.谵妄、痴呆的症状特点、治疗与预后4.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八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基本概念:精神活性物质、耐受性、戒断综合征、依赖2.了解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3.熟悉四大类精神活性物质的临床表现4.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防5.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二、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临床表现3.治疗与预防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九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了解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3.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与预后4.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评价,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二、教学内容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与预后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2•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3•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4.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和评价,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二、教学内容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流行病学概况2.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3.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后4•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一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熟悉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临床表现2.了解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治疗3.掌握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二、教学内容1.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临床表现2.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治疗3.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第十三章一、教学目的1.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2.掌握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二、教学内容1.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3.适应性障碍的临床特点4.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与预防5.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6.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与预后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三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目的1.进食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2.了解进食障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3.掌握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4.熟悉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5.掌握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二、教学内容1•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2•进食障碍的治疗与预后3•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4•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5•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四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2.熟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特点3.熟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评价4.掌握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二、教学内容1. 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2.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特点3.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1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