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需要各种劳动,劳动是不分贵贱的。
2、懂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值得尊重。
3、崇敬从事平凡工作的劳动者。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清洁工人、战士、老师以及其他各种职业的人,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板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设问:我们都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一些事,当家里下水道堵塞、突然停电……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向到些什么?
2、学文明理
(1)自读课文2~5节。
设问:徐州下水道四班的工人是怎样工作的?你能说一个徐州下水道四班的先进事迹吗?人们是怎样对待下水道工人的?
(2)深化认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下水道四班工人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不顾世俗偏见,对工作勤勤恳恳,对事业执著追求。你还知道哪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
读诗歌《假如》。
(3)学习第1、6节。
(4)自读1、6节,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3、激情导行
(1)练习“填一填”。
在我国任何一项平凡、普通的劳动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清洁工人、教师、解放军,他们都在为社会作贡献,获得了人民的尊重。那么邮递员、医生的工作是什么?又有些什么美称呢?你好知道哪些?
(2)练习“想一想”。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清洁工人、菜农、邮递员会觉得怎么样?说什么?
(3)讨论练习“读一读”。
4、总结。
2、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靠诚实劳动才能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是可耻的。
3、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当你们穿上新衣服、住进新房子,看到家乡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时候,你想过没有,这美好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板书: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2、学习课文,讨论明理。
(1)自读第1节
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劳动?
(2)学习第2节。
设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70年代的张家港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张家港又是什么样的?
自读第5节
(3)学习第2~4节
指名读。
设问:张家港为什么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你从哪里看出张家港人艰苦创业的精神?
设问:从哪些地方看出张家港人的生活走向了富裕?
(4)学习第6节。
设问: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张家港市,整个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广大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的不说,我们的家、校园、城市,近来都有什么变化?
设问: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
3、讨论明理,提高认识。
(1)“想一想”
(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能创造财富,对社会作出贡献。幸福生活来自辛勤的劳动。由此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辩一辩”、“读一读”。
结合辨析出示相应的名人名言。
4、总结课文,提出要求。
3、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益劳动是为了公共利益和造福社会而自觉自愿进行的劳动。
2、懂得积极参加劳动,为集体和社会服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3、培养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公益劳动是为了公共利益和造福社会而自觉自愿进行的劳动。你参加过公益劳动吗?
2、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习课文1~5节。
想一想:课文讲了周总理一件什么事?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为什么还要挤出时间亲自率领工作人员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去参加公益劳动?他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周总理是怎样参加公益劳动的?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字读6~7节。
思考:你见过“志愿者”活动吗?“志愿者”们都参加哪些公益劳动?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这些劳动?
你想对这些“志愿者”说些什么?
3、联系实际,知道行为。
(1)学校附近和居民区一带有哪些适合自己参加的公益劳动?应该怎样去做?
(2)定制一份为民服务计划。
4、完成课后练习
(1)完成“辩一辩”
(2)读名人名言,并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5、小结:
公益劳动是为了公共利益和造福社会而自觉自愿进行的劳动。每个热门都有义务参加公益劳动。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用自己的汗水宰父人民、造福社会,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
4、做个有礼貌的人
一、教学目标
1、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愿意做个有礼貌的人。
2、为自己成为“礼仪之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一面镜子:镜子有什么用途?
出示谚语:“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提问:
(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你能经常用礼貌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吗?
(3)你觉得你是个有礼貌的人吗?
小结: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板书课题:4、做个有礼貌的人
2、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习课文1~~6节。
(2)讨论:孔融、张良是什么样人?为色和呢们说他们都是有礼貌的人?
小结:我国古代这样讲礼貌的故事很多。因此,我国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板书: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过渡:我国现代也流传着许多礼貌待人的故事,课文中讲了哪几个故事?
讨论:
(1)刘伯承建议把“伙夫”、“挑夫”、“马夫”改称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2)毛泽东主席回到家乡是怎么做的?这说明什么/
(3)观看《周恩来外交风云录》片断,讨论:周恩来的哪些言行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刘伯承、周恩来、毛泽东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礼貌待人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典范。
结合讨论板书
(3)学习课文第7节。
讨论: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树立榜样,深化认识。
(1)完成练习”说一说“。
听毛泽东敬老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说一个礼貌待人的故事。
(2)说说身边同学、父母、亲友等讲究礼貌的故事。
4、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完成练习”辩一辩“。
要求学生说是或三种想法和做法对不对?并说说为什么?
(2)完成练习“想一想”。
5、谈话总结,课外延伸。
读一读中外谚语,并试着背一背,选一条作为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