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7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单元学习主题:通过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概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进程。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是: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的对峙状态。
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
20世纪末,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过程持续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早在70年代已开始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表明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 背景。
- 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国内市场相对狭小,急需开拓国际市场。
- 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为新的技术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主要成就。
- 电力的广泛应用。
-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
随后,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 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后来,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
- 科学家们从煤炭中提取出苯、氨等化学物质,制成了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如塑料、炸药等。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3. 影响。
- 经济方面。
- 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重化工业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政治方面。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在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国际关系方面。
-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即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第八单元同步辅导
吁学强 立 t  ̄ / / 2 0 1 4 . 1
4 . 经济 全球 化趋 势 。
背景 ( 1 ) 2 0 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东西方冷 战结束 , 国际形势趋 向缓和 , 和平 与 发展 成为世界 的发展趋势; ( 2 ) 第三 日益成为 一个整体
【 重难点详解 】 1 . 两极格 局 与美苏 争 霸 。
( 1 ) 两 极 格局 是 以美 国为 首 的 资本 主 义 阵 营与 以苏 联 为 首 的社 会 主义 阵营 的敌视 和斗 争 , 它们 主要是 社会 制度 和意识 形态 的对 抗 。
( 2 ) 美苏争霸是美 国和苏联两个 战后超级大 国为了争夺世界 霸
权 而进行 的竞 争 , 它们 主要 为 了各 自的 国家利益 , 对 世界 势 力范 围 的 划分 , 为 了 自身利 益甚 至会 不惜牺 牲本 阵 营 国家 的利益 。 ( 3 ) 不论 是 两极 格局 下 的东 西方对 峙 还是 美 苏争 霸 , 所 采用 的主 要手段 都是 冷战 。 2 . 美 苏争 霸 的启 示 。 ( 1 ) 各 国尤 其是 大 国应该 放 弃 争夺 世 界 霸权 , 相互 携 手 合作 , 维
~
2 0 世 纪8 O 年 代
家 的利 益 , 对 戈 尔 巴乔 夫提 世界势 力 范 出全球缓和 战 戈尔 巴乔夫 围的划分 美苏 争霸趋 于 略, 美 国 同意有 里 根
缓 和
限 的缓 和 。 1 9 8 9
年 苏 联 从 阿 富 汗撤 军
3 . 世界 政治 格局 的 多极化 趋势 。
全球化
与中国
( 2 )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 中, 也发挥着越 来越 重要 的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原因①政治基础:17世纪末,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③资本条件: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大量资本④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⑤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时间:英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其他国家:18世纪后期——19世纪60、80年代实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即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一次技术革命重要成就及意义工业革命的影响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注重科技发展和创新。
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特点:1、一国开始波及多国2、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3、科技含量不高,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4.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①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②在巴黎与恩格斯结识。
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③1849年后移居,完成了很多重要著作和文章,如《资本论》④批评继承前人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组成部分)⑤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理论基础:前人的理论成果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投身革命运动,进行理论研究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1848年作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第一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九年级第七单元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第七单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文明的演变。
九年级的历史课程,当涉及到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时,我们将追溯到历史的深处,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了解到古代文明的三大发源地: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亚美尼亚高原。
这些地区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后世的文明繁荣奠定了基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而亚美尼亚高原则见证了古代亚美尼亚王国的崛起和衰落。
古埃及文明以其丰富的文化和众多的科技成就而闻名于世。
考古学家们通过发现的金字塔和木乃伊等文物,深入了解到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的神灵,并相信死后的存在。
因此,他们把大量的财富和精力投入到建造金字塔以及保存尸体的木乃伊上。
这些建筑和实践成为后世探索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线索。
亚美尼亚高原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在古代,亚美尼亚王国曾经是一个繁荣的文明中心。
它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以其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代文明的兴衰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与政治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黄河流域的兴盛和衰退,与中原王朝的更迭和民族迁徙密不可分。
尼罗河流域的繁荣和沙漠化,与尼罗河流域的政治情况和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亚美尼亚王国的兴衰,则与周边强国的侵略和内部动荡有关。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点,我们不仅了解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历史不仅仅是追忆过去,更是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历史不仅存在于教科书和课堂上,它无处不在。
我们身边的建筑、文化和传统都是历史的见证。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领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九下第七、八单元测评附详细参考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②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④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美苏之间进行了30多年的争霸,美苏争霸的实质是()。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B.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4.马小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A.经济上:马歇尔计划B.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方式上:采取一切手段D.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5.(2011.山东泰安)美苏争霸的两极解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第三世界国家的奋起6.下面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
A.单极化趋势B.两极对峙趋势C.多极化趋势D.全球化趋势7.(2011.广东)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
这段材料表明()。
①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③“两极”格局仍然存在④俄美两国存在分歧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
这就是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表明()。
①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③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④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2017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2017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2017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通过本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要使学生认识:通过本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的能力。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讲授新: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九年级课本7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课本7单元知识点九年级课本第七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知识点:近代中国的主权割让、东北互保条约、中法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以及庚子赔款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一、近代中国的主权割让近代中国的主权割让是指中国在近代史上由于一系列原因而被迫割让自己的主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导致了中国失去领土和主权。
二、东北互保条约东北互保条约是指中国与俄国在1881年签订的一项互助合作协议。
根据该条约,中国放弃了对外东北三省的管理权,而俄国则承诺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三、中法甲午战争中法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之间。
这场战争是由于中国和法国在朝鲜的势力争夺引起的。
结果,中国战败并签署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法国。
四、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是指1899年至1901年间,由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进攻中国的事件。
这场战争是由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引发的。
最终,中国战败并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巨额庚子赔款。
五、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指中国一群在19世纪末的农民组成的民间武装团体。
他们反对外国侵略者并试图推翻外国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然而,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导致了八国联军的进攻。
六、庚子赔款庚子赔款是指清朝因八国联军侵华而签订的赔偿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中国被迫支付巨额赔款给八个侵略国家,并放弃对外援助和军队管理的权利。
这个赔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状态。
总结:九年级课本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涉及了近代中国的主权割让、东北互保条约、中法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以及庚子赔款等内容。
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威胁,并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局势的恶化。
初中下册历史第七单元教案
初中下册历史第七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状况
2. 掌握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变革
3. 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4. 能够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
难点:明清时期经济政策和社会矛盾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状况,引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状况
2. 介绍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变革
3. 探讨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该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矛盾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进行小测验,检验他们对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总结(5分钟)
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撰写一份关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的研究报告,以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并对该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7 两极格局形成后的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 愈演愈烈,两大阵营矛盾日趋尖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亚洲相继 发生了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 战争。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
二、美苏争霸 1 目的
都想主宰世界 导弹危机、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 导弹危机、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 苏联对亚非扩张及入侵阿富汗
2、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 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 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 世界贸易组织(WTO) 1) 前称: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 关贸总协定) 2)成立:1995年 3)总部:瑞士日内瓦 4)目的:通过开放和公平贸易,实 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5)中国加入时间:2001年11月。
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为了加强对西方 国家的控制,在美 国的操纵下,1949 年5月,美国、加拿 大和西欧10国签订 了《北大西洋公 约》。根据这份公 约,成立了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 为了对抗北约, 1955年5月,苏联和 东欧7国在波兰首都 华沙缔结了《华沙 条约》,根据这项 条约,成立了华沙 条约组织,简称 “华约”。
2 什么是杜鲁门主义 1947年,美国总统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 提出“遏制共产主义”、 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 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 策,后来被称为“杜鲁 门”主义。
3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 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4 什么是马歇尔计划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 在经济方面推行马歇尔提出的援助 欧洲的计划,史称“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控制欧 洲、遏制共产主义。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____________趋势加速发展。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____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知识点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________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________、相互竞争。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________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____________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中国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____________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________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____________________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一员。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经济区域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 D.地区经济一体化2.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B.跨国公司的出现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3.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下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第 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设计说明】
162B
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学习“冷
163B
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 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在讲述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时,可由学生 阅读教材,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可联系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美苏争霸,双 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 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标精解】
164B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
165B
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 历史事物的能力。学生还应掌握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 年代古巴导弹 危机,70 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 安全的威胁。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168B
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
1682B
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
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 66 页 共 93 页
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 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七单元
1991年苏联解体
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 突不断;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避免 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杜鲁门主义
时 间: 1947年3月 提出者: 杜鲁门 内 容:遏制共产主义,
干预别国内政,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作 用: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
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极
沃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化 趋 势
典型 冲突:
战 争
对中国启示
①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积极参与 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③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两极格局 当今——多极化趋势
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的 矛盾
政治上:
表现:
经济上: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开始 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
两极格局形 成的标志:
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1955年苏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格局结 束标志:
影 响:
关系:
应对: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双
刃
消极影响(弊)
剑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拉大了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②有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把一些技术水平 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 国家;
阶段
时间
特点
九年级历史第7单元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
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
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A.手工工场制度
B.现代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返回
历史
( D )9.(2019雅安)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 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 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 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唯 物史观) A.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 B.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D.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
返回
历史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 C )1.(2019福建)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 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史料实证) 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返回
历史
( C )2.(2019德阳)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
返回
历史
( D )10.(2019广西)“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 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 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 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来(史料实证) A.阐述工业革命的过程 B.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C.说明工业革命的性质 D.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返回
历史
3.开始标志: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棉纺织 业。1765年, 哈格里夫斯 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珍妮机 ”,大大提高 了生产效率。 4.主要动力来源: 蒸汽机 。 (1)由发明家 瓦特 改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 的动力来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班级日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资本主义B.遏制共产主义C.称霸世界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4.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5.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A.苏联从阿富汗撤兵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C.美日欧三足鼎立D.美国重新称霸世界6.对当前世界形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D.“一超多强”7.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8.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组织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强大的军事实力B.稳定的政局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10.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包括()①政局稳定程度②经济实力③科学技术④军事实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11.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是()A.维护人权B.支持科索沃独立C.维护和平D.加强控制巴尔干12.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13.提出“冷战”的美国总统是()A.罗斯福B.华盛顿C.林肯D.杜鲁门14.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经互会成立C.杜鲁门主义出台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侵略朝鲜、越南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6.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控制该组织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加拿大D.法国17.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多极化B.“一超多强”C.“五强并立”D.单极世界18.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B.世界局势日趋缓和C.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D.经济全球化趋势日19.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十五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趋势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十五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趋势一、选择题1. 当今的世界形势进展呈现出了多极化的进展趋势。
俄罗斯有可能成为( ) A.其中的一极力气B.一个进展中国家C.反殖反霸的中坚 D.最先进的国家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当今的世界形势进展呈现出了多极化的进展趋势,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都算得上世界一极,故选A。
2.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本缘由在于( )A.大国强大的军事实力B.社会主义力气的受挫C.大国发达的科技和训练D.世界经济力气的多极化答案: D解析: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进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必定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快速进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气能够全方位占据确定优势,随心所欲地把握世界。
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进展中的体现。
多极化趋势必定进展的根本缘由在于各大力气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进展既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所追求的目标。
简洁的说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打算因素是科技和经济的进展。
3.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菲律宾、越南等国制造南海事端,这些大事背后好像总有某些大国的身影。
以上大事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进展 B.单级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和平不再是时代主题 D.冷战局面还在连续答案: A解析: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考查。
读懂题干,不难发觉应选A。
在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霸主地位的明显衰落,中俄印等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清楚。
但是美国目前仍是唯一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还格外明显,美国一国GDP比日本、中国、德国三国GDP加在一起还多1.4万多亿美元。
因此,最终形成多极化格局还要经受一个长期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行逆转,且呈加快之势。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
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______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
“一超”:冷战后,_____意图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利用_____军事集团,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
gt;gt;gt;gt;九年级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检测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1)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要趋势(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3)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gt;gt;gt;gt;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轻松愉快地总结功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内容标准的解读
海门市东洲中学孙树华
一、单元内容的概述
本学习主题通过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概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进程。
本单元主要内容如下: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的对峙状态。
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表明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
20世纪末,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持续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
通过本单元学习,应认识到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二、内容标准的解读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内容标准】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解读:
背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企图称霸世界,
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美国带领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
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时间、含义、影响)
美苏对峙的形成过程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原因、事件)
影响:美苏争霸威胁20世纪70年代:(特点、原因、事件)
人类进步安全
20世纪80年代:(特点、原因、事件)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标准】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读: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①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
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
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②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①冷战后,美国成为世
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美国想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
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
势力、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霸权主义
利用并介入各种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
三、科索沃战争交战双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南斯拉夫联盟。
(1999年)影响:①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
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②
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
国的作用,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内容标准】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解读:
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加速发展
1.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
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概念(或主要特征):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
立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具体表现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其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简称WTO成立目的: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
公平贸易,实现世界
贸易的自由化。
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企业可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这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