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地域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分析

中国地域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分析

中国地域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和多元文化的大国。

这个国家的地域面积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还被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和地理区域。

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地域社会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结构,即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的地域社会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化。

一、历史和文化基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

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许多经典著作和古代文化遗产都强调农业和农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的官僚制度也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不同的。

城市被视为官僚和商业中心,而乡村则被视为农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这种观念对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也更加明显。

城市的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高、人口之多以及各种资源的聚集,都使得城市成为劳动力和财富的集散地。

与此同时,乡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模式不断扩大,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这导致许多乡村地区无法实现自己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所需,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水平低下,贫困率较高。

城乡二元结构还体现在社会资源、服务和政策方面。

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而乡村地区则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同时,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对城市和农村的分配也存在着不平衡。

政府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投资和支出也倾向于城市。

三、城乡二元结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复杂性的体现,在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一、概述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现象,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结构形成于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其核心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本论文旨在从中国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拓展以及其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城乡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在这一战略导向下,城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农村则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

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政策也对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城乡差距却逐渐扩大,二元结构日益固化。

城乡二元结构的拓展表现在多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产业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社会领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配,进一步加剧了二元结构的分化。

在文化领域,城乡之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二元结构得以拓展。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期缓解这一现象。

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

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还需从制度、政策、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将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拓展及路径,以期为我国城乡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轨迹之中。

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城乡关系萌芽、近代以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分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与深化三个阶段。

在古代农耕文明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城市主要作为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优质课件

城乡二元结构优质课件
第二,就社会发展旳角度来看,大量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 吸收,不得不涌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力依然饱和
第三,就生态而言,城市生态极限轻易遭到被突破,生态学 研究表白,城市污染过于集中旳时候,就会破坏生态系统旳 承受能力,最终会造成无法修复旳永久性破坏
第四,就文化而言,城市化会使乡村旳教育长久滞后,乡村 旳劳动者素质与城市需求之间旳沟壑无法弥补。
二元构造下两部门经济
在二元经济构造旳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旳经 济一般由两个不同旳经济部门构成,即老式 部门和当代部门。
因为老式部门与当代部门旳增长呈现出明显 旳反差性,即老式部门增长速度滞缓,当代 部门则迅速扩张,成果进一步使两部门之间 旳差距在二元构造下越拉越大,最终成为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旳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在共享中发展。农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旳 建设者,是社会不断进步旳助推力量,应该和其他主体一样 取得经济发展和带来旳收益。与此同步,作为社会旳一份子, 应该能够分享经济利益以及有经济发展带来旳社会福利和社 会保障,这是其生存发展旳最起码旳权利之一
城乡二元构造旳破解及城乡一体化
转移型策略
26221.8
4984.1
37213.5
30001.2
6344.1
合计 677.73
4375.6
5346.3 5746.9 5914.8 6122.7 6695.9
7212.3
农村 农户
478.4
非农户 199.3
202 2367.7 3.9
2544.0 2691.2 2681.5 2779.6
2802.3 3055.7 3233.3 3343.1
城乡二元构造旳破解及城乡一体化
包容性增长旳内在要求
第一,在参加中发展。包容性增长旳关键是发展权旳公平与 平等,让社会组员拥有更公平、均等旳发展机会,即公平参 加问题。机会平等是当代市场经济意义上公平正义旳一项主 要理念和准则。只有当“农民”或“农民工”在社会政治活 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建设等领域都具有参加旳资 格与权利旳时候,他们才干获取相应旳社会资源和实现其本 身利益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61.8 57.8 58.8 57.6 57.6 58.1 58.9 58.6 56.3 55.1 53.4 52.6 49.1 47.7 46.2 45.6 47.2 45.5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
国家财政对城乡投入的二元性:财政投资的 “城市倾向”严重。
在下表全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中,表现出的 “城市倾向”的严重性
二元结构下两部门经济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一般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即传统 部门和现代部门。
由于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增长呈现出明显 的反差性,即传统部门增长速度滞缓,现代 部门则快速扩张,结果进一步使两部门之间 的差距在二元结构下越拉越大,最终成为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8406.2
22491.4
3614.2
29854.7
23732.0
4103.2
32917.7
26221.8
4984.1
37213.5
30001.2
6344.1
43499.9
35488.8
7790.9
55566.6
45811.7
10153.8
70477.4
59028.2
13158.3
88773.6
75095.1
讨论五
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一体化进 程
基概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一般指以社会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
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 结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因为户籍或居 住地制度的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 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形成了两个 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
基本概念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居民福利的二元性:国家福利制度的
“市民偏向”严重。 尽管现在针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些福 利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并设想未来 要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福利制度。但总体上 看,至少目前国家对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仍 然存在很大差别。 看下表:2004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工作 的地区和单位
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作好 准备 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政策得以 有效贯彻,成为“工占农利”战略的有力制度保障 这种制度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 响:平均主义 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隔 断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整个社会限于僵化状态; 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
方面的影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统购统销制度
从体制和制度看
城乡分割带的户籍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非
常有限。为尽快改变国民经济落后的面貌和维护国家安全,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有其历史 必然性和合理性。 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政治动员能力很 强的政党和政府通过政治权力为其提供保障,在这种背景 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必然选择。以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计划地配置,快速的 提高了积累率,确保了重工业的优先高速发展,对工业化 的起步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遗憾的是这些正确的观点没能付诸实践。之后的超前发展 战略,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工农差距城乡 差距进一步拉大
473.5 483.4 503.7 527.9 550.6 588.0 624.5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资源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口持续减少,农业产出逐渐减少。

如何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民工向城镇转移,造成了人口的失衡。

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再者,城市吸引了大量资源和资金,导致农村地区缺乏发展的动力。

最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之一。

二、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传承和挖掘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化的传承,可以激发当地的创新精神和经济发展潜力。

例如,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以通过传承和创新,变成当地乡村经济的新支柱产业。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产业转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注重产业转型,使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例如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农村地区。

四、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的使用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例如,农村地区可以引进智能农机、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带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地区缺乏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设施,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之一。

只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农村地区,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经济差距分析

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经济差距分析

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经济差距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城乡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教育资源分配、医疗保障等方面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经济差距的关系。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重要表征。

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则相对较低。

根据数据统计,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远高于农村居民。

这种收入差距给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差异。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资源,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压力。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分布,高水平的学校、丰富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优势等,都使城市的教育质量更高。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时常出现。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直接导致了城乡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差距,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机会和人生出路。

再次,医疗保障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另一个矛盾点。

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先进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务人员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简陋、医生数量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就医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高昂的医疗费用、医疗技术不先进等问题,加大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综上所述,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也与社会经济差距密切相关。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教育资源分配、医疗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

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教育资源和医疗保障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操作,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时,需要注意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百科名片居民户口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目录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1历史和传统因素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城乡结构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城乡结构1地理和交通因素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形成影响大1辛亥革命前13、解放前14、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思维和决策因素农村现代化道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1如何解决农业规模经营1制度和管理因素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1对于城乡基础设分别建设与管理1在义务教育和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待遇1城乡二元结构的构成要素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1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3.事实上是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成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危害的途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危害的具体办法2008年人代会胡锦涛发言展开编辑本段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由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2001年全国人口中城市占37.66%,农村占62.34%。

全国GDP中第一产业占15.2%,第二产业占51.1%,第三产业占33.6%。

相对而言,1999年全球城市人口占46.5%,高收入国家占78.7%,中等收入国家占49.5%,低收入国家占31.2%。

论城乡二元结构

论城乡二元结构

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的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的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理论上,“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落实到具体层面,城乡二元社会就是指作为现代因素的城市社会为一元而作为传统因素的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分离、隔阂、相互封闭和差异的状态。

一、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成因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首次实现国家的独立、高度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之时,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才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当时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大的社会控制手段和高度的动员能力,农村的人口被大量的吸收进城市工矿区,这是我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

尽管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起步晚、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的事实,使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受到许多内外条件的制约。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中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却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拥有的依然是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没有走进农业生产,更没有走进农民的生活。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就此形成。

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为了恢复城市秩序、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更好地控制城市规模和管理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对流入城市的农民进行劝阻、遣返和限制。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以分割城乡为目的的社会设置被建构起来。

粮油计划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制度都以“城乡二元”的方式被制定。

于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被制度化地确定并延续下来,城市和乡村分属不同的社会。

结构、拥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二元结构”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的“行政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与行政共同主导型的二元结构”。

市场机制的介入使原本就呈分割状态的城乡关系变得更加分裂,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分裂状态下,只有城市中最先进的那部分与世界市场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能力进行这种“接轨”,被甩到了全球化的过程之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很大成就,但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从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着手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释疑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传统的农村与现代的城市并存的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形态。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形成两个相对分割的板块,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现象。

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受到限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规划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财政、金融以及各种社会政策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举措,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全国而言,建国以来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措施(例如,粮食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不是有助于消除这种二元体制,恰恰相反,而是强化或固化了这种二元体制,致使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显著,城乡分割亦日趋表现为刚性化。

与此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渐次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亦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改革初期的农村改革使得1978年到1984年间城乡差距出现了暂时性的缩小,但是自从1985年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城乡差距出现急剧扩大的趋势。

“城市建设像欧洲,农村发展像非洲”,这句话既夸张形象而又尖锐地道出中国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11.3%,而第一产业劳动力仍占就业总人数的40.8%,农村大约有1.8亿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容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容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容一、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城乡差距大得很,真是“天壤之别”。

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乡村那边呢,倒是有田有地,日子过得也挺悠闲。

可这二者之间,差别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城乡二元结构,说的就是这种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你看,城市的高薪工作,一眼望去就是繁华,而乡村则多是务农为生,虽然不缺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色,但缺的可真不少。

这种差距,让人有时候真是“无奈又心酸”。

想想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眼看着工资涨得慢,房价涨得飞快,心里也是一阵阵的着急。

可与此乡下那边的生活,虽然看似慢节奏,但年轻人一离开,空巢老人的数量就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生计发愁。

说到这里,真是觉得两头都挺不容易的。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收入差距。

你看城市里那些白领,穿着西装革履,拿着几千甚至几万的薪水,而回到乡村,绝大部分人仍然是靠耕地种菜、养猪养鸡来养家糊口。

说实话,生活方式上差别就挺明显的,城市里一餐外卖下去,可能就比乡下的全家福大餐还要贵。

而乡下人呢,可能一整年下来,收入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城市工人的年终奖。

所以啊,这样的差距,真是让人心里不禁叹气。

再说了,城市的教育资源也是没得说,学校设施好,师资力量强,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报班学个钢琴、学个游泳,家长也觉得自己是“与时俱进”。

可你到乡下,学校设施老旧,老师也没那么多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去参加什么大的比赛,想看个国外的教育模式,可能都得上网搜个十次八次才找到点线索。

城市和乡村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像“天上地下”一样。

说到医疗,城市的医院大到让你眼花缭乱,各种专科都有,专家一大堆,检查设备也是一流的。

你去看病,不管是大病小病,都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排队时间也不长。

但你到了乡下,想找个好点的医院那可得费点儿劲。

很多小乡村的医疗设施简陋,医生看病时,往往连个简单的检查都做不了,常常是靠“经验”来判断,很多病情也只是靠“扛”来解决。

城乡二元结构PPT演示课件

城乡二元结构PPT演示课件
5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表现
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 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
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 发达,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 农村人口众多
6
当代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
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日 益扩大的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二元性,不仅可以从收入的 绝对水平上体现,还可以从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的恩格尔系数上表现出来。如下表:
7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元)
指数(1978年 =10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元)
指数(1978年 =10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 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
(%)
343.3
100
133.6
100
57.5
67.7
477.6 739.1 1510.2 1700.6 2026.6 2577.4 3496.2 4283.0 4838.9 5160.3 5425.1 5854.0 6280.0 6859.6 7702.8 8472.2 9421.6 10493.0
139.0 268.9 311.2 317.4 336.2 346.9 364.3 383.6 418.1 437.3 456.1 473.5 483.4 503.7 527.9 550.6 588.0 624.5
56.9 53.3 54.2 53.8 53.0 50.3 50.0 50.1 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的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经济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随着城市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

城市的产生过程就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运动过程。

城乡分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由城乡生产力发展力差异而形成的,并随着这种差异的扩大而日益突出。

城乡二元化经济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等方面。

改变城乡二元化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标志,也反映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

长期以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

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

改期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末能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迄今为止,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末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城乡经济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程中特有的历史现象。

长期累积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扩张受到严重削弱;二是阻碍了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之间的生产和生活依然表现出明显的二元化和结构性的失衡状态。 城乡之间的二元化不仅阻碍了国家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社会经 济的协调发展,也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贫富之间、干群之间及国 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构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 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 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 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的协调发展,但旧体制依然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仍然存在着生产要素 流动的限制或障碍,不仅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而遇到阻力,而且乡镇 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都会因城乡分割、工农分 割现象的继续存在而受到制约。 不仅如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继续存在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 的不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而就业的不 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 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中国城乡之间存在巨 大差距。他强调,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和城 乡人力的顺畅流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什么是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 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 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 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 的小农经济为主.城乡二元 Nhomakorabea构的特征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生产要素流动性 差,城乡市场差距大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形成恶性循环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的生产活动,属于一种生存经济。
另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因素,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于生
产条件改进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1.乡村土地市场
乡村土地市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土地流通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
(1)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人口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集
聚,推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为满足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多样化产品
需求,需要发展更高效的城市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产
业承载力。
(3)地域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地区,如城
3.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企业将解聘劳动力,而成功
的企业将会扩大雇用劳动力。这意味着,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
程,为失败或倒闭的企业的劳动力向正迅速发展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
现实世界中,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之间并非总是匹配
的,如果出现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匹配现象,那么企业要支付很高的培训成
本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因此,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
可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匹配,进而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地理上的相互接近使得人们相互交换知识和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这是
结果,最终使这两个城市的就业人口和效用水平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种情况可以用效用曲线来解释。小城市的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7)1. 城乡二元结构的定义与特征 (8)2.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 (9)政策导向 (10)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1)产业结构调整 (12)三、城市偏向性的表现与影响 (13)1. 城市偏向性的具体表现 (15)收入分配不均 (16)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17)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 (18)2. 城市偏向性的影响分析 (19)居民生活质量 (20)社会公平正义 (2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3)四、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 (24)1. 消费观念的差异 (25)2. 消费结构的差异 (26)3. 消费能力的差异 (28)五、城市偏向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9)1. 对消费总量的影响 (31)2. 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32)3. 对消费环境的影响 (33)六、政策建议与实践路径 (34)1.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36)2.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36)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38)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8)七、结论与展望 (40)1. 研究结论 (41)2. 研究不足与局限 (42)3. 未来研究方向 (43)一、内容综述本文档主要探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偏向性政策则是在这一结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政策倾向。

本文首先概述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城市偏向性的政策表现和影响,然后探讨这些要素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和不平衡。

在经济层面上,城市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而乡村则以农业为主,两者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社会层面,城市拥有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乡村则相对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难题。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距,包括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产业支撑,而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通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可以有效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此外,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与流动。

解决方案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包括改善农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减少城乡差距。

同时,也需要注重完善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解决方案三: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解决方案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等金融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解决方案五: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社工101 大屁股小红帽大傻妮
学号 7758258
摘要:多年以来中央的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

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长久形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加剧,发展严重失衡,极大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格局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更加注重科学执政,统筹规划。

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于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破解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即所谓“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②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甚大等等。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选择了赶超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这种通过追赶来加快实行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采用的是粗犷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
要让农业作出牺牲。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和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但是,近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重工轻农、以乡养城”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造成城乡隔离,差距拉大,关系疏远。

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放弃农村,发展城市的指导思想。

采取了以农业原始积累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
③因此,造成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逐步走向现代化,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和农村的经济联系薄弱,没有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村的良性互动。

2.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1958年1月,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3.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

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在城乡之农业经济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

比如“农村义务教育附加费”是让农村人自己掏钱办学,而城市是由政府财政提供。

4.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二元结构制度所折射的是两个圆心,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身价的社群。

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表现如: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途径
1.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让城市成为农民创业的新领地。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是恢复其户籍登记的本来面目,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在城里有基本生存条件的人口,都可以登记为城镇常住居民,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

2.加快农村经济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经营制度。

深化资源配置,明晰土地产权。

加大经济投入,引导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温家宝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因此要加大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倾斜,修复破损的道路,桥梁与河道。

二是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思想意识落后和经济收入低下,没有承担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

因此政府引导是关键,帮助农民承担市场风险。

引导农民与市场接轨,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实现农民增收。

其次,要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生产力, 促进产业化改革。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业。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国家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更大份额的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

在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时,应当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质量问题。

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注重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4.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应把逐步缩短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目标。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着眼于把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就业保障功能从土地制度中逐步分解出来,努力为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为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构建城乡和谐的社会。

应当改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城镇后农村的顺序,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消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形成。

诚然。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尹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安徽省巢湖市委党校)
3.华中煜《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障碍与破解之路》(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商洛726000)
4.刘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四川成都610081) 2005年2月第13卷第一期
5.刘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四川成都610081) 2005年2月第13卷第一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