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
• 明朝立国之初,设有中书省,由丞相主持 工作。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 璋总结历朝经验,防止丞相越权,取消丞 相一职,由自己直接处理国政。后来朱元 璋让翰林院的大学士来协助处理政务,草 拟诏谕,参与机要,并称为内阁学士。内 阁便从这里开始。内阁实质上是皇帝的秘 书处。内阁设有三个专职秘书部门:中书 科、制敕房和诰敕房。明朝的公文处理已 达到系统化的高度。
-
5
• 按照传统的观点,我国国家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 的夏朝。夏朝已经有了比较规范化的公文文体 “誓”,如《甘誓》,就是夏开国帝王启讨伐有 扈氏发布的檄文。
• 在夏朝,已经出现了公务文书——典志。朝廷也 设置了管理典志的官职——“太史令”。夏朝的史 官,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主要工作,并担负起劝 谏帝王,辅助管理国家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 我们可以说,夏朝开创了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先 河。
-
2
一、我国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 我国的秘书工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追 溯源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 的昌盛时期,也就是黄帝时期,距今约 4500年。
• 据史书记载,黄帝除了设立六相官职之外, 还设立“史官”陪侍黄帝左右,记录言行, 汇集成册,以备忘信守。上古时代的“史 官”、“纳言”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秘 书人员。
• 保密制度:天府之藏 • 文书制度:正副本 • 用印制度:泥封加印 • 公文的传递制度:设立了供传递公文者食
宿的“传书舍”,用驿马传递急件等。
-
14
• 战国时期的秘书风气:各国秘书官职名称 不统一,如齐、魏、秦称“尚书”,赵国 称“御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楚国的“左徒”。
• 战国盛行养士的门客之风,可以说是最早 的私人秘书。
命
• —— 外史,专管四方之志及诸侯世系家谱 (相当于人事档案)
-
11
• 史官之下,还设有做一般文书抄写、保管 工作的“椽史”,以及专管印信符节的 “掌节”等。
-
12
• 总之,随着社会政务活动的复杂、发展, 秘书官员有所增加,分工也日益明细了。
-
13
• 西周至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些秘书工 作制度:
-
6
• 我国上古时期信访工作的起端(传说时 代):
• 尧时的“进善之旌”; • 舜时的“诽谤之木”→又称“华表”; • 舜时的“敢谏之鼓”。
-
7
•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政治性文件汇 编。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帝王对臣民的训 令、文告和出征前的誓词。
-
8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 商朝的公文文体由夏朝的“誓”,增加了 “诰”(商王勉励臣下的文告)、“命” (商王或者大臣代表国家发布的命令性文 告)、“训”(大臣劝戒商王的上书)。
-
22
• 元代:取消门下省与尚书省,“中书省” 独揽大权,设立“行中书省”和“行枢密 院”。
• 在全国各地设立“急传铺”,有紧急文书, 派专使快马日夜兼程传递。
-
23
明代:内阁和通政使司
• 内阁:明代内阁的起因、性质(1)皇权与相 权斗争的结果,明初废除丞相制,设立内 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产物。(2)内阁实际 是皇帝的秘书处。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 发展
-
1
• 中国秘书史方面的著作:
• 刘绍杰《中国秘书简史》,河南大学出版 社,2005。
• 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
• 聂中东《中国秘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 杨剑宇《中国秘书史》,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8。
-
15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 (一)秘书机构、秘书人员和秘书职责 • (二)秘书工作制度 • (三)官府文书和应用文
-
16
• 秦代: • 御史大夫 下设监察御史,侍御史 • 尚书 • 博士 • 谒者令 • 主玺令史 • 长史 • 主簿 • 记室令史
-
17
• 汉代: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同为中央的 最高官员,称为“三公”。秘书工作主要 由尚书担任,秘书机构称之为尚书台(后 为尚书省),主管官员为“尚书令”,下 辖“尚书仆射”,再下辖“尚书郎”。
-
25
• 中央政府的公文处理分上行文和下行文两 个系统,处理程序分别为:
• 上行文:通政司收受-------→ 交内阁转呈, 或直接呈送皇帝------→皇帝或司礼监批答-----→文书房------→内阁拟旨、誊录------→ 六科抄发。
-
20
• 隋唐:
• 中央秘书工作主要由中书省、门下省担任
• 唐玄宗时设立“学士院”(翰林院),进 士拔尖者担任“翰林学士”,是皇帝最宠 信的顾问和秘书官。
• 节度使府的专职秘书——掌书记 下属衙门 秘书——“孔目”,文书人员为“录事”
-
21
• 宋代:中书省,门下省,新设枢密院(军 事系统的文书工作)。省院之下设置了更 细的秘书部门如:通进司,进奏院,开拆 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的收发、 登记、呈阅和催办等工作。
-
18
• 三国时,曹操晋封魏王后,曾设“秘书令” 一职,代替尚书令,既掌文书,又参与机 要政务。虽设置时间不长,但却是我国秘 书史上设置的名副其实的秘书官制。
-
19
• 魏文帝曹丕:
• 新建中央秘书机构:中书省 ---中书令---中 书侍郎,中书舍人
• 成立皇帝近身侍从机构(具有皇帝私人顾 问和机要秘书的性质):门下省---侍中--黄 门侍郎,散寄常侍
-
3
• 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仓颉就是黄帝的“史 官”,沮诵、孔甲也是黄帝的史官,帮助 黄帝记载国家大事。
• 《后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 契”。秘书人员与文书的出现,这标志着 我国秘书工作的发端。
-
4
• 从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文书工作来说,它 是随着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进行管理需要有内容、有条理、有一 定形式的文书。这些文书必须有人去制作、 处理和保管,这就形成了最初的文书工作。
-
9
• 商末周初,随着国家事务增加和管理的需 要,出现了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
• 商末周初,政事日繁,出现了秘书机构— —太史寮(当时的中央秘书处), 由太史 (又称大史)掌管,属下有左、右、内、 外四史为副手。
-
10
• 太史 • —— 左史,专记国君政事活动 • —— 右史,专记国君政事言论 • —— 内史,职掌拟制简册,宣示国 君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