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摘要】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文化中重要的传统仪式,承载着丰富的灵性审美内涵。
本文通过探讨其起源和意义,揭示了其在满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分析了满族萨满仪式的仪式流程、神秘元素、音乐舞蹈表现、服饰装扮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展现了其独特魅力。
结论部分则探讨了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价值,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满族萨满仪式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满族萨满仪式、灵性审美、探微、起源、重要性、意义、仪式流程、神秘元素、音乐舞蹈、服饰装扮、自然环境、灵性审美价值、社会启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满族萨满仪式的起源满族萨滩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满族的宗教信仰。
满族萨滩仪式起源于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祖先灵魂的尊敬。
在古代满族社会中,萨滩是负责祭祀和医治的祭司,他们通过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来与神灵沟通,为族人祈福和祷告。
满族萨滩仪式的起源也受到蒙古、藏族等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仪式风格和宗教信仰体系。
通过萨滩仪式,满族人民可以感受到与自然神灵的联系,传承祖先的智慧和信仰,同时也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宁静。
满族萨滩仪式的起源在满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满族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满族萨满仪式在满族文化中的重要性满族萨满仪式在满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作为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满仪式承载着满族人民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在满族文化中,萨满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存在,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威。
萨满仪式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和表达,是满族人民与神灵、自然界和祖先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满族萨满仪式在满族文化中扮演着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是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和举行萨满仪式,满族人民能够感受到神灵的存在与关怀,加深对祖先和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弘扬着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美术视点 133 《戏剧之家>)2018年第22期 总第286期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战冠红(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萨满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原始崇拜思想和具有一定宗教意识的文化,长时间以来并不为大众熟悉和了解,而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在他们的服饰装饰中又充满了很多的萨满文化元素,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为满 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也实现了萨满文化外在形式的拓展。
【关键词】满族;装饰;纹样;萨满中图分类号:TU 237 文献标志码:A一、 萨满文化萨满文化从这两个字伊始就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
他可以将人的祈求、 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
萨满企图以各 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 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萨满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在人类新石器时 代就已经产生的,其基本理论是万物有灵论,以崇奉氏族或 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内容,萨满 教没有同一的成文的经典,最多只有记录祭祀时口头诵词的 文本,即“神歌”。
萨满教也没有宗教组织和职业的神职人员, 特定的寺庙也不多,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也很少它可以 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体系。
从萨满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可以看出,萨满文化中体 现出了尤为浓厚的宗教意识,并且参杂着对动物、植物、日 月等自然万物的崇拜心理,这些日常可见的各种事物,也为萨满文化在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运用纖了自然的条件。
二、 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一)满族服装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体现1. 服装图案纹样。
在满族的服装纹样中,很多都是直接受到萨满文化元素的影响,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萨满文化元素中对于图腾的崇拜。
因此在满族服装纹样中使 用了大量植物、动物的图案。
又比如说因为在萨满文化中, 只有最为尊贵的皇族才能够使用圆形的图案,因为这是宇宙 的象征,只有万物中至髙无上的神灵才能享用,因此可以看 到在今天的满族服装纹样中,也有大量的圆形以及观日月 的纹样。
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
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摘要】满族人信仰萨满文化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萨满教,被视为我国东北各民族宗教信仰的“集大成”。
至今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文化的传统。
萨满是萨满文化中的主角,萨满的产生与萨满文化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萨满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萨满满族传承自然崇拜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黑眼睛黄皮肤的人们创造并发展了古老而又优秀的中华文明,同时,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也繁荣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今天的满族是以明代女真人为主体,尤其是在后金入关之前,他们开始接受了汉族和朝鲜族的农耕文化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掺入了一部分汉族、蒙古族和其它民族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这充分地表明了满族文化的多元性。
满族从古至今一直信仰萨满文化,并且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萨满文化资料。
满族萨满教文化主要分布区为:黑龙江省有以爱辉、依兰、阿城、宁安、东宁五个地区为中心的萨满教分布区;吉林省有以永吉县、珲春县杨泡乡、九台县莽卡乡为中心的分布区。
辽宁省的萨满教文化已很淡薄了,仅在新宾、凤城等地像留一些残散的手抄资料。
关于萨满教的祝祭活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一些满族聚居的地方,在大姓望族中,一直是持续未衰。
至今有些姓氏不仅保留了穆昆选举制,而且有“萨满达”传袭礼序,闻族选送年劫男女学习萨满、接传香鼓的礼仪,萨满活动仍深深铭记在满族心中。
多数的萨满祭祀活动已自动改革变得简单,如只保留敬祖,不杀猪,不磕头,不跳神,阎族在老萨满、老穆昆主持下分辈向祖先行礼, ,互相祝福,吃一次喜饭,一天就结束。
目前萨满教已处于衰弱阶段,即将从满族群众生活、记忆中逐渐减弱或消逝。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
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萨满教的崇拜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对此萨满教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
满族萨满音乐的文化传承
满族萨满音乐的文化传承萨满教是一种多神教,它相信在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神灵世界的存在,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其它的生物或非生物的载体都是神的“授意”。
“宗教是在最原始时代,从人们对于自己本身及其周围的外埠自然的极愚昧、极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
萨满教也不例外,人们在无法解释种种自然现象时,会产生对万物自然崇拜的信息,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萨满教。
在我国的萨满教,主要产生和活动于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族、蒙古语族的蒙古族、锡伯、鄂伦春等北方的少数民族中。
其中,满族萨满教最为典型,不仅在民间流传,还曾经作为满族贵族的家祭在宫廷中出现过,1747年乾隆皇帝敕撰的《满族祭神祭天典礼》是我国目前唯一一部较为规范的萨满教的跳神仪典。
吉林省自古便是满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满族文化源远流长。
其主要居住在大概今天的吉林市、九台、舒兰、伊通、扶余、榆树和珲春等市县。
其中,吉林市、九台和珲春地区的满族尼玛查氏(杨姓)、锡克特里氏(石姓)、瓜尔佳氏(关姓)、觉罗氏(赵姓)等,至今仍然沿袭着萨满传统的祭礼。
音乐和舞蹈是满族萨满跳神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与神沟通的媒介。
在满族萨满祭祀活动中,呈现了祭器与乐器之合一,乐舞与咒语之合一,娱神与娱人之合一的艺术与宗教合一的形态。
所以,萨满音乐是歌、乐、舞的综合体,也是宗教、民俗和艺术的综合体。
古人将音乐视作一种神秘的力量,寄望于通过神器发出的声响以及歌舞的表演而获得神赐的本质,以达到祈神和娱神的功能。
尤其是萨满参与的祭祀仪式一旦形成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并带有节日特征时,它的娱乐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在萨满社会,跳神治病也是一种普遍性行为。
由音乐传导,并施以某种心理影响的方式调整人类心灵范围内的活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满族萨满舞蹈是萨满“跳神”仪式演化而来的一种舞蹈。
满族萨满祭祀时,萨满作为沟通人、神、鬼魔之间的使者和代言人,通过口念咒语、手舞足蹈“跳神”形式来进行“交流”。
在“请神”“领神”“斗魔”“送神”四个跳神仪式过程中,萨满通过强烈的人体律动,通过质朴、粗狂刚健的动作,以及神鼓、腰铃、铜镜等法器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该艺术以简练、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满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情趣,是满族文化传承和审美继承的重要载体。
一、历史渊源作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满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信仰着自己的祖先和自然万物,并通过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表达崇拜和敬仰之情。
其中,萨满神秘宗教是满族人民最为信仰的宗教之一。
满族萨满制度自元代以来,已成为满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变化。
满族萨满制度的核心在于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同时也包含着对人类疾病、祸害等方面的解决方法。
在这个宗教体系中,萨满则充当着传道、治病、预言等角色。
为了传递这一宗教信仰和实践方法,满族人民创作了丰富的萨满造型艺术作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信仰和审美情趣。
二、制作工艺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形象特征,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制作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雕刻,要求艺人技术高超、经验丰富、手法细腻。
制作之初,需要根据物品的性质、用途等,确定形状和材料等要素。
在确立基本轮廓之后,要进一步进行雕刻,将满族萨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等元素注入其中。
重点在于加强雕刻的细节与立体感,以营造出完整的传统文化内涵。
材料上通常以石头、木头等天然材料作为雕刻材料,手工打磨出来的作品质地坚实,质感丰富。
三、艺术特色与其他少数民族造型艺术相比,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一些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精益求精,讲究形神兼备。
艺人工匠们通过对神话、传说等文化素材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人物角色、神秘符号等方面的细节描绘,使得雕刻品更加生动、传神。
其次,在艺术风格方面,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不拘一格,自由奔放,充满着野性的气息。
艺术家们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将其融合进满族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民族信仰中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与满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密切相关。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满族萨满是连接人与自然、灵与物的桥梁,他们通过举行仪式和祭祀来寻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从多个方面展现出来,本文将从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探微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
在服饰方面,满族萨满的服饰主要由华丽的羽毛、鹿角和兽皮制成。
这些材料代表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神秘力量,给人一种与灵魂的契合感。
满族萨满在仪式中戴着羽冠,这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神灵的敬意和尊重。
服饰的颜色也是非常重要的,红色、黄色和黑色是满族萨满仪式中常见的颜色,它们代表着火焰、土地和水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和幸运。
在舞蹈方面,满族萨满仪式中的舞蹈是一种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表演形式,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节奏来诠释神灵的存在和力量。
满族萨满仪式中的舞蹈动作多样,有时矫健有力,有时柔和优雅,寓意着生命的起伏和循环。
舞蹈所传达的氛围是神圣而神秘的,能够让参与者与神灵产生共鸣,并获得超越现实世界的体验。
在音乐方面,满族萨满仪式的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满族萨满仪式中的音乐常常是由乐器演奏和人声合唱结合而成的。
乐器包括鼓、吹、弹等,它们的声音能够唤醒和激发人们的神秘感和灵性追求。
人声合唱则是满族萨满仪式中参与者的共同呼唤和祈祷的方式,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传达出一种神圣和力量的感觉。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在服饰、舞蹈和音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满族萨满仪式通过具有神秘色彩的服饰、动感十足的舞蹈以及引人入胜的音乐,传达了一种与灵魂和自然相融合的感受。
这种审美追求不仅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满族人民对自然和神圣的敬畏和崇拜。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满族民族的历史、宗教、哲学和审美价值观,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是满族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历史渊源、审美特点以及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等方面的探讨,来探究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的重要意义。
一、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历史渊源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它一度是满洲地区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重。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满族萨满造型艺术逐渐式微,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它融合了满族民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秘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民族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神秘而神圣的特点,常常描绘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鬼怪形象,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2. 自然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审美表现上充分体现了满族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常常以自然山水、动植物等为题材,呈现出自然而又神秘的美感。
3. 象征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以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满族文化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寓意深刻而又极富文化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4. 装饰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有着丰富的装饰性元素,常常运用多种色彩和纹饰,使其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体现了满族民族对自然和神秘的独特理解和表现,表达了满族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对当今社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 教育传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广大民众普及满族萨满文化的知识和技艺,传承和弘扬满族传统文化,使之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传播。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满族人民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也是满族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的表达。
在满族萨满仪式中,灵性审美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
本文将从满族萨满仪式的概念、仪式元素、艺术表现等方面,对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进行探微。
一、满族萨满仪式的概念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人民进行宗教祭祀、祈福和治疗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它包括各种仪式,如祭祀、驱邪、治疗、预测等,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程序和仪式物品。
萨满仪式是满族信仰的核心,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仪式场景满族萨满仪式通常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如山川、湖泊、草原等。
萨满们相信自然界有强大的力量,而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仪式,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的力量相融合。
2. 演奏乐器满族萨满仪式中常用的乐器有锣、鼓、笛子等。
这些乐器通过节奏和音调的变化,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和音韵感,使人们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3. 舞蹈动作满族萨满仪式中的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够表达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舞蹈动作多以模仿动物姿态为主,通过身体的流动和舞姿的变化,表达出一种神秘而奇特的美感。
4. 民族服饰满族萨满仪式中的服饰通常是民族传统服饰,如满族的长袍、裙子、头饰等。
这些服饰通过色彩和图案的装饰,展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5. 祭品满族萨满仪式中的祭品通常是一些食物和酒水,用来供奉神灵、祖先等。
祭品的形式和数量会因不同的仪式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具有一种特殊的仪式美感。
1. 格调庄重满族萨满仪式的艺术表现通常具有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在仪式中,人们会穿上民族服饰,行动举止庄重,给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感觉。
这种庄重的艺术表现让人联想到古老而神秘的过去,增强了仪式的神圣感。
2. 音乐舞蹈的协调满族萨满仪式中的音乐和舞蹈通常是相互协调的。
音乐通过节奏和音调的变化,给人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感觉,而舞蹈则通过身体的流动和舞姿的变化,表达出一种力量和美感。
对萨满文化的认识、保护与传承
浅谈对萨满文化的认识、保护与传承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
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如何使传统与现代相接续,并挖掘这些民俗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联系与意义,如何让更多的普通人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意义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萨满文化;认识;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74-01随着非物质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对非物质文化的普查工作中,我们涉及到萨满神调这个项目。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封建迷信活动。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调查、翻阅相关的书籍和上网查阅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使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最终使我们确认它是萨满神调的一部分,确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兄弟民族,而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宗教文化又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萨满神调,它有自己独特的唱曲和唱词。
自编了多种曲调和唱词,他们有自己专用的道具:其中有太平鼓,腰铃,鼓锤。
边唱、边扭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演。
以艺术形态而观之,萨满音乐是歌、舞、乐的综合体;以文化形态而观之,萨满音乐是宗教、民俗和艺术的综合体。
萨满教也因此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萨满教的载体主要的祭祀活动,和跳神求神活动,萨满跳神只是萨满举行诸多仪式的一部分。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民间信仰中的一种重要仪式,其充满着神秘的气息与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其信仰和仪式受到了自然、灵魂和神灵等方面的启发。
今天,我们将一同探寻满族萨满仪式中的灵性审美之美。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根植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神圣和神秘的存在,人们对自然的景象、声音、气味以及变化都抱有极大的敬畏之情。
萨满仪式中,常常在大自然中进行,比如在山林、湖畔、河岸等地举行,这样做是为了与自然和神灵更加贴近,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敬重之情。
而在仪式中,萨满们会通过歌舞、祈祷、祭祀等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向自然和神灵致敬,这种崇拜和敬畏的情感在仪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意境。
除了与自然融为一体外,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还表现在仪式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
在萨满仪式中,音乐和舞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不仅是一种表演方式,更是一种对神灵的呼唤和表达。
在音乐方面,常常采用传统的乐器如马头琴、锣鼓等,或者通过口哨声、呼喊声等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秘而激昂的氛围,这种氛围在仪式中被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感。
而在舞蹈方面,舞者们往往穿着传统的服饰,如满族传统的长袍、头饰等,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舞姿表达出对神灵的敬畏和敬仰之情,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审美特质。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还体现在仪式的祭祀和祈祷环节。
在仪式中,萨满们会为神灵、英灵或祖先进行祭拜和奉献,以此来表达对神灵和英灵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在祭祀和祈祷过程中,萨满们会通过咏诵神赞、献祭物、点燃香火等方式与神灵进行沟通,这种沟通的方式不仅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灵与灵魂的抒发,呈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灵性审美。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是一种对自然、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之情,是一种对信仰与精神世界的表达。
这种审美在仪式中通过音乐、舞蹈、祭祀与祈祷等环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呈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神秘与美感。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凝结了满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承载着他们的信仰和审美情趣。
在满族的历史长河中,萨满教一直是他们的主要信仰之一,而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则是这种信仰的视觉表达。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满族文化的一部分,萨满造型艺术通过代际的传承,确保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延续与发展。
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满族传统村落还是现代城市,都能看到萨满造型艺术的存在。
这些艺术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富有信仰色彩的表达方式,向后代传递着满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
满族人民通过制作、欣赏和传承这些艺术品,也保持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审美继承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欣赏。
萨满造型艺术追求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强调表达对神秘力量和祖先灵魂的崇敬与欢愉。
具有萨满造型艺术特色的篆刻、绘画、雕塑等艺术品都具有强烈的观赏价值,不仅是满族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在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中,家庭和社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家庭是最早接触到这种艺术形式的地方,父母通过教育和示范,将自己对萨满造型艺术的理解、欣赏和制作技巧传递给下一代。
而社区则是孩子们学习和实践的场所,通过与其他艺术家和传统艺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现代教育的普及,传统的文化传承逐渐被冲淡,新一代的满族人对萨满造型艺术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减少。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成为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式,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在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与传承力度,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设艺术培训班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学习和欣赏满族萨满造型艺术。
浅析音乐文化资源中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
浅析音乐文化资源中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是指满族传统音乐与萨满教信仰相结合的音乐艺术形式。
萨满教是满族传统宗教,主要信仰自然神以及祖先灵魂,它在满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满族萨满音乐以其悠扬、舒缓、古老而神秘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它通过使用特定的乐器,如角琴、锣鼓、马头琴等,以及特殊的和声和节奏,表达了满族民间宗教仪式的意义和情感。
这种音乐风格传承了满族古老的音乐传统,并融合了萨满教信仰的元素,使其具有了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满族萨满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艺术形式,更是满族文化的镜像和传承。
它通过歌曲、乐曲和舞蹈等表现形式,传达了满族人民对大自然、神灵和祖先的崇拜。
它展示了满族人民对生活、疾病、婚姻等方面问题的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满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在满族社会中,萨满音乐被视为与神灵交流和祈福的重要媒介。
满族萨满音乐常常出现在重要的社会仪式和庆祝活动中,如婚礼、葬礼、祈福等。
它既是社会团结的象征,也是满族人民对生活和未来的期许。
因此,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对于满族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代化的冲击,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难。
年轻一代的满族人逐渐远离传统文化和信仰,导致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后继乏人,传统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技艺也逐渐失传。
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商业化的泛滥也给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困境,保护和传承满族萨满音乐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满族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鼓励学校开设相关的音乐艺术课程,提高民众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
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探微引言: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满族萨满仪式是满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灵性审美特点。
本文将以2000字的篇幅,探讨满族萨满仪式的灵性审美。
一、满族萨满仪式概述满族萨满仪式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用以祭祀神灵、预见吉凶祸福等。
仪式通常由萨满师主持,包括祭祀、祈祷、歌舞等环节。
这些仪式常常在自然环境中举行,如山林、草原等。
满族人民相信,通过这些仪式可以与自然灵魂沟通,获得保护和祝福。
二、灵性审美的特点在满族萨满仪式中,灵性审美是其核心。
灵性审美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标准,更是一种信仰和情感的表达。
以下几个特点是灵性审美的重要体现:1. 融合自然与人为元素满族萨满仪式看重与自然的融合,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众多神灵。
仪式中常以山林、草原等为场所。
仪式中还常用到自然界的元素,如水、火、土等。
在一些仪式中,萨满师会在火山口祭祀,以期获得火山的祝福。
这种融合自然与人为元素的审美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体现了满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2. 长久而持久的仪式满族萨满仪式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顶礼膜拜。
仪式中的歌舞和祈祷环节往往细腻而缓慢,充满节奏感和力量感。
这种长久而持久的仪式形式,体现了满族人民对于神圣之物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这种审美也通过时间的积淀,使人们进一步感知到仪式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3. 虔诚与投入的祭祀仪式在满族萨满仪式中,祭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祭祀过程中,人们常常会献上丰盛的祭品,如牛羊、糕点等,以示虔诚和敬意。
人们还会参与到祭祀仪式中,跳舞、唱歌、击鼓等,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喜悦之情。
这种虔诚与投入的祭祀仪式不仅仅展示了满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更体现了他们对神灵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1. 加强社区凝聚力满族萨满仪式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可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
在仪式中,人们围绕着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祭祀和宗教活动,增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仪式的陪伴、祝福和参与,让人们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共同体的意识。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萨满造型艺术承载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本文将对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审美继承进行深入探讨。
1.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满族萨满造型艺术起源于古代满族社会,它是满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信仰的艺术表达。
据文献记载,早在元代,满族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萨满信仰和造型艺术。
而随着满洲人民的统一和疆域扩张,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2.宗教信仰的艺术表达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艺术,更是满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艺术表达。
在满族传统宗教信仰中,萨满是一种特殊的宗教职业,他们被认为可以与神灵相通,为人民祈福、祭祀和驱鬼。
而萨满造型艺术则是萨满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定的造型和符号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祈福之情。
3.神话故事的艺术再现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涵盖了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满族人民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也是他们对宇宙秩序和自然环境的崇敬和诠释。
通过萨满造型艺术,这些神话故事得以艺术再现,成为了满族文化传承和审美传承的一部分。
二、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继承1.独特的审美价值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和神秘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
其造型着重表现出满族人民对神灵的崇敬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继承不仅体现在其造型、色彩和材质的表现上,更体现在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上。
2.文化意蕴的传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媒介进行传承和展示,如雕刻、绘画、服饰等。
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了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意蕴,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这些艺术形式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继承的范本,保障了萨满造型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3.现代生活的审美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新的审美表达。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以萨满教为基础,融合了满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意识,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从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的角度来看,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意味。
在满族文化中,萨满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便是在这种传统信仰和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它代表了满族人民对于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和敬畏,宣扬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表现了满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
同时,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所展现的形式和意象,也传承了满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符号和象征,如“翠羽”、“龙马”、“夜明珠”等,这些符号和象征都是满族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次,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浓厚的审美继承价值。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对于审美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满族人民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认知。
它善于运用形式、色彩和符号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
同时,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所体现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也与其他民族的审美观念有所不同。
例如,在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中,夸张、奇特、神秘等元素被大量运用,这与西方审美追求的自然、真实、平衡等元素有所差异。
因此,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继承价值,在于它所传递出的独特美感和审美标准,以及对美学思维和美学体验的启示和启发。
最后,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审美继承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其文化传承和审美继承也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例如,现代的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形式和意义上已经与传统的萨满造型艺术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审美需求和文化内涵的异同。
因此,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审美继承,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总之,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基础。
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
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珲春一中历史杨柳中文摘要:萨满文化是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形态,以萨满教为主要载体的萨满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现象都有极大的影响。
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满族人世代信奉萨满教,他们的宗教信仰体现了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本文主要探讨了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满族民俗对萨满文化的传承以及萨满文化对满族民俗的影响的角度,略述了萨满文化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对研究萨满教对满族社会的进步和稳定以及满族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萨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现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灿烂的文化开始衰败,因此关注满族的宗教信仰,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萨满文化满族民俗关系引言萨满教是我国东北各少数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
“萨满”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三朝北盟会编》,其中记载“兀室(即完颜希尹)奸猾而有才。
……国人号为珊蛮。
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1]。
按照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中解释,“萨满”一词的涵义为“晓彻”之意,即最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的人。
在萨满教中,萨满被认为是沟通人神的中介,按女真语解释,则为“天仆”。
不过,萨满教不能如此简单的定义,萨满教作为一个复杂的宗教体系,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我国学者孟慧英曾对萨满教作了一个比较具体、全面的阐述,“萨满教应看作是以信仰观念和崇拜对象为核心,以规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为,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形式三方面表现相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2]。
满族的萨满教信仰,在北方各个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之中,最具有代表性。
可以说满族萨满教是整个萨满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个分支。
以“萨满教”为载体的萨满文化在满族社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业已渗透并融入到满族民俗中,成为满族的共同文化心理。
随着满族历史的不断的发展,萨满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满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族萨满教
萨满法师日常要为氏族的成 员医病,负责为氏族内部的 各种大事测算吉凶,还要主 持各种祭祀典礼。在各种宗 教仪式上,萨满法师具有超 人的神力,所谓“戴上面具 是神,摘下面具是人”。作 法时萨满们装束怪异,手持 各种法器,如腰铃、铜镜、 抓鼓等,各种法器上都刻绘 着各种神灵图案,尤其是色 彩丰富的萨满面具,无论艺 术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 值都是十分珍贵的。
在院内设案,祭主面南而跪,萨满向空洒米粒二次,致祭天 祝祷辞。祝辞都是祈天赐福之类,如瓜尔佳氏的祝辞为: “„„萨满跪在尘地上,祈祷各位神灵保佑,少者健康如栋梁, 老者延年增寿。百年无灾,六十年无疾。保我财广福长,佑 我全家太平。匀老成双,牛马成群。敬神祭祀,万代流传。” 祝毕,再洒米粒二次,祭主行九叩首大礼。
献牲立杆
祈福毕,即宰猪,以血染神杆的尖端,将猪身各部位均割肉 一块,放在院内锅中煮熟,将肉、饭供于案上。丝、米放在杆端之锡斗中,将神杆立在院子的东南角。 享鸦鹊
《清太祖实录》载,满族始祖布库哩雍顺,即天女佛古伦吞 食神鹊所衔朱果而生;数世之后,子孙暴虐,被部属所杀, 惟一幼儿樊察又被神鹊所救。故此,“满洲后世子孙俱以鹊 为祖”、“祭神时必饲之”,在神杆的锡斗中“每一置食, 乌及鹊必即来共食”。
二、满族萨满教
1、萨满教的起源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的多神宗 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 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 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 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满教原始信 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 的广袤地区。 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 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 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 万物有灵,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 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和祖先崇拜(如佛 朵妈妈等)。
浅析满族的信仰文化
浅析满族的信仰文化【概述】从《甄嬛传》中的一个剧情—萨满给皇太后祈福驱病,引出了探讨的主题即满族的信仰文化--萨满教为满族的主要宗教信仰。
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分析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信仰。
在这一部分中又从萨满教的基本问题概述、满族对萨满教的信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另一方面就是满族的祭祀文化,这个方面从满族先民的祭祀的内容、满族共同体形成之后(努尔哈赤建立满洲国)的祭祀内容入手进行阐述。
将满族的信仰文化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能够清晰把握满族的信仰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萨满、宗教文化、祭祀文化、信仰文化最近一部清宫大剧《甄嬛传》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虽然这部清宫戏的内容是宫里的女人之间的争宠斗争,其实也是反映了雍正时期各个政治派别相互倾轧、尔虞我诈,目的就是维护所在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
这个姑且不说,剧中有一个镜头让人着实关注,那个镜头中的皇太后生病一直不好,雍正皇帝命令萨满给皇太后去治病。
那个穿戴怪异的萨满在火盆边又蹦又跳地来回舞动手中的神器,嘴里还念叨这什么,最后还引起了太后宫中失火了。
为什么满人看病要找萨满?宫中养了那么多的御医不用,找到萨满来为生病的太后做个法事太后的病就会好吗?其实这是反映了满人的一种文化传承吧。
那么萨满在我们汉人眼里就是跟巫师一般,可是这又跟汉人眼里的巫师是有区别的。
以萨满为代表的萨满教反映着满族人的信仰文化的,在此就来说下满族人的信仰文化。
满族的信仰文化一般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了,一方面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萨满巫师,即满族的萨满教信仰;另一方面就是满族的祭祀文化了。
我们先从第一个方面来分析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信仰。
满族的萨满教信仰。
满族及其先民世世代代都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为基础包括自然信仰和祖先崇拜等多种祭祀形式。
一、萨满教的基本问题概述1、萨满是什么?萨满是通古斯语的汉字记音,指因兴奋而狂舞之人。
萨满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中,在这个文献中出现的是“珊蛮”,到了清朝的文献《大清会典事例》中最先使用了“萨满”的写法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民俗——萨满文化
萨满教影响下的满族宗教艺术文化导语: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它的宗教观念、宗教活动对于今天的我们都充满了无穷的神秘感。
萨满教的历史渊源与现今我国北方民族,特别是满族的生活习俗、禁忌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由此而衍生的宗教艺术文化更是绚烂多姿。
关键词:萨满教起源与传播满族的萨满艺术满族宗教习俗萨满教的起源“萨满”一词也可音译为“珊蛮”“嚓玛”等。
该词源自通古斯语saman与北美印第安语shamman,原词含有:智者、晓彻、探究、等意,后逐渐演变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
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
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
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
萨满教对我国北方民族的影响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
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很深蒂固。
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
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蒙古、土、东乡、保安、达斡尔、维吾尔、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裕固,以及朝鲜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
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己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
北方民族的萨满,地位略同于中原的巫。
萨满必须具备许多常识或知识,能够观察事物的发展,预测未来,预言吉凶。
萨满教影响下的满族宗教文化萨满教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其中保留了许多满族特有的民族文化。
萨满教信仰在解放以后随着科学文化普及,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很快淡化下来。
萨满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在今天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已出版了数十种有关萨满教研究的著作,使人们对满族宗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满族的萨满文化
【摘要】满族人信仰萨满文化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萨满教,被视为我国东北各民族宗教信仰的“集大成”。
至今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文化的传统。
萨满是萨满文化中的主角,萨满的产生与萨满文化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萨满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萨满满族传承自然崇拜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黑眼睛黄皮肤的人们创造并发展了古老而又优秀的中华文明,同时,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也繁荣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今天的满族是以明代女真人为主体,尤其是在后金入关之前,他们开始接受了汉族和朝鲜族的农耕文化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掺入了一部分汉族、蒙古族和其它民族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这充分地表明了满族文化的多元性。
满族从古至今一直信仰萨满文化,并且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萨满文化资料。
满族萨满教文化主要分布区为:黑龙江省有以爱辉、依兰、阿城、宁安、东宁五个地区为中心的萨满教分布区;吉林省有以永吉县、珲春县杨泡乡、九台县莽卡乡为中心的分布区。
辽宁省的萨满教文化已很淡薄了,仅在新宾、凤城等地像留一些残散的手抄资料。
关于萨满教的祝祭活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一些满族聚居的地方,在大姓望族中,一直是持续未衰。
至今有些姓氏不仅保留了穆昆选举制,而且有“萨满达”传袭礼序,闻族选送年劫男女学习萨满、接传香鼓的礼仪,萨满活动仍深深铭记在满族心中。
多数的萨满祭祀活动已自动改革变得简单,如只保留敬祖,不杀猪,不磕头,不跳神,阎族在老萨满、老穆昆主持下分辈向祖先行礼, ,互相祝福,吃一次喜饭,一天就结束。
目前萨满教已处于衰弱阶段,即将从满族群众生活、记忆中逐渐减弱或消逝。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
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萨满教的崇拜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对此萨满教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
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授世代嬗递下来。
萨满们也不会象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组织。
萨满教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但归结下来萨满教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对于有记载,《史记匈奴转》:
“祭天地鬼神”《三国志》:“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息拜月。
”萨满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的记载:“珊蛮(萨满)者,女真女巫妪也,以其变通如神,粘罕一下莫能及。
”满族对自然界的诸多劲舞怀有敬畏,故崇拜为神,满语为“恩都力”如:阿布恩都力是天神,哈达恩都力为山神,窝敦恩都力为风神……等等。
其中他们认为火能烧掉人间秽气,只有圣洁的或才能够祛妖邪,消灾病,因此在萨满教火是很受崇拜的。
所以火是萨满祭司仪式中重要一项,以火作为神的使者,沟通人与火神的感情。
如满族锡克特勒氏(石姓)的火神祭中,萨满会模仿火神的各种形态。
萨满教的巫师称呼为萨满。
满族的萨满有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俗称家萨满,满语称饽龙子萨满,有的又称饽额萨满,汉语称为家神。
这种萨满是萨满教文化中神职人员的典型代表。
它和萨满先祖创立的完整的氏族社会密切关联。
家萨满是由萨满教的悠久的祭祀习俗中分化出来的,虽然受到巫俗影响,但不是巫。
是神灵不能附体的宗族中年岁较大的妇女,其职能是主持家族祭祀。
另一种是超越氏族范围的职业萨满,又俗称野萨满,满语称兀洼特萨满或毕干萨满,汉语称为“大神”这种跨氏族跳神医病的萨满的出现略晚于氏族萨满,是能够让神灵附体,降妖灭怪的巫。
家萨满和野萨满在社会地位上也有差别,在氏族血缘纽带较强的时代,家萨满的地位远远高于野萨满。
但在自然灾害频繁交加的东北山乡间,这种野萨满用跳大神的神秘莫测的舞蹈,为崇信者驱邪除灾,世代相传。
满族萨满,最初为女性,后来男性也逐渐多起来。
但在各姓中,女萨满仍占多数,而且也最受推崇。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萨满。
作萨满的人,在体质上,气质上有别于普通的人,并且须有老萨满的挑选和培养,才能成为萨满。
选定新萨满的办法有两种,满族称为“抬神”和“抓萨满”。
通过“抬神”和“抓萨满”这两种形式,确定新萨满人选之后,老萨满便带领新萨满,向他言传身教萨满的一切本领,包括口授神谕,训练授神、领神、跳神的技能。
神谕是神的各种指示,最初是口授,不用文字记载,乾隆朝以后,才逐渐有文字神谕。
老萨满向新萨满传授各种祭祀规程、祭祀经验、神谕、禁忌,以及满族神话传说、历代萨满的神奇业绩时,新萨满都是须先净口、净手,并跪于地上,以示虔诚。
这种学习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新萨满熟练掌握了这些宗教本领,经老萨满同意,才能取得主持宗教活动的资格。
萨满地位崇高,因为他们不但会击鼓甩铃,焚香祈祷,还会用满语吟唱神歌,和诸多的神灵交往,转达人的愿望,传达神的意志,有点还会模拟各种神兽翩翩起舞,甚至跪火池子,喷火,跳上树等各种神技。
萨满也会讲“乌车姑乌勒本”即萨满神教话。
萨满平时与常人无异,自食其力。
为别人跳神时,会得到较高的报酬,甚至以神的名义索取财物。
萨满有一套从事宗教仪礼的服饰和法具,它们是老萨满赠送的,或族人资助的,也有自己筹办的。
萨满
在执行萨满教任务时都要有特殊的装束,使用各种特殊的法器,这些装束和法器以他们的神圣性质被神秘的收藏着,并规定了许多禁忌,比如不能将它们放在寡妇的住所和家里有夭折的人家,也不能放在棺材前。
萨满行术时的服饰是萨满教的重要标志。
这些被叫做神衣,神群的圣物,都和常人的服饰不同,充满了奇异的神秘色彩。
萨满的服饰主要包括发行,头巾,神帽,神衣,神群,神靴,神袜,神手套等。
萨满的萨满戴的神帽,帽顶伸出一付鹿角,鹿角权数多少表示萨满资历的深浅;两角间立一铜鸟,表示萨满所领之祖神。
萨满所用的法具,有神鼓、神刀、神箭、神杖、档士等。
其中神鼓的神秘之处在于古代的鼓正面、背面多有萨满绘画。
这些画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日月星辰,有山有树和各种动物,近代鼓上出现了八卦,、莲花等图案,显然是受了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满族的萨满祭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家神祭,一类为野神祭。
萨满死后的葬法与普通人也是不同的,据《宁安县志》记载:昔时萨满之死,其尸葬于树上,遗迹至今有存者。
盖葬于树之上,选大树之枝叶繁茂者,伐其枝,穿与干,以可以纳尸为率。
近几十年来,由于历史、社会原因,满族中家萨满的传人大多回避了曾做过氏族萨满的身份。
但是,在保护萨满文化方面,大门当中有些做了不少的贡献。
如家萨满传人、满族您吉安文艺家傅英仁,将宁古塔氏族以梅崇山,关寿川,郭鹤龄为代表的十余名家萨满传播的萨满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仙湖编著了《满族民间故事选》和《满族神话故事》等书籍和珍贵资料。
这些稀世的萨满口传神话及有关萨满祭司的资料,使读者可以透过神秘的原始宗教的迷雾来窥测萨满文化深层的魅力。
满族萨满教保留了相当完整和生动的自然宗教特点,具有鲜明的北国地域特色。
甚至可以说,它是该区域文化的聚合体--几乎囊括了宗教、历史、经济、哲学、婚姻制度、道德规范、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各个方面的文化成就。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民间信仰总和“落后”,“愚昧”,“迷信”等连在一起,但其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有其自身存在的逻辑性。
正如萨满教,有着原始宗教的神秘和古朴,使我们得以透过神秘的原始宗教迷雾,窥测萨满文化深层那种企图支配神灵的超自然的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满族通史》李燕光,关捷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2]《满族民间信仰》吴世旭著沈阳出版社
[3]《辽宁满韵清风》外文出版社
[4]《满汉文化交流史话》定宜庄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宁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6]《满族文化概论》赵志忠著
[7]《女真史》孙进己、张瑛如、蒋秀松、千志耿、庄严合著
[8]《萨满教与东北民族》刘小萌定宜庄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
[9]《满族文学史》赵光辉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0]《奉天古迹考》金粱主编。